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landform Changing due to Urban Development,Case Study:Shiraz Metropolis in the Period of 1967-2018
1
作者 Jamali Meysam Moghimi Ebrahim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83-91,共9页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ity lands due to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Shiraz during the years 1967-2018.Therefore,to find out the type and amount of changes in this...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ity lands due to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Shiraz during the years 1967-2018.Therefore,to find out the type and amount of changes in this area,images of Landsat sensor+MSS,TM,ETM,for years(1976,1986,1996,2006,and 2018),and aerial photographs of Shiraz at a scale of 1:20,000 in 1967,as well as the map and statistics of the demographic changes of the city during the above years have been analyzed.Envi4.8 and ArcGis10.3 software have been used to process and interpret satellite imagery and to provide intended maps.First,the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for Shiraz metropolis and its surroundings were derived and the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and barren lands to urban use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changes detection by 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images technique.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how that during the 50 years of study,the area of this metropolis and its population was increased around 12 and 6 times respectively.These changes were main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includ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the landforms and lands around the Shiraz,such as changes in the steep slopes of the mountains and the canals(from the north),expansion of the city on loose formations with low strength(from northwest and west),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the areas where groundwater levels are high and also the flood plain(from south and e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geomorphology micro-landform CHANGING URBAN development SHIRAZ remote sensing GIS.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微生境的关系
2
作者 曾辰午 李宗峰 +3 位作者 张学朝 陈明月 张梅 陶建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为探究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微生境之间的关系,在中梁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选择坡度、坡向和岩性相对一致的缓坡,调查优势苔藓植物功能性状及其所处的微生境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微生境可划分为石沟、石缝和石洞3种类型;苔藓植物生物量... 为探究苔藓植物功能性状与微生境之间的关系,在中梁山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选择坡度、坡向和岩性相对一致的缓坡,调查优势苔藓植物功能性状及其所处的微生境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微生境可划分为石沟、石缝和石洞3种类型;苔藓植物生物量存在明显差异,石洞型微生境生物量显著大于其他两者(p<0.05);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均表明:微生境宽度、微生境深度、土壤厚度、土壤pH和相对光强是影响苔藓植物功能性状(苔藓植物生物量、苔藓厚度、苔藓盖度)的主要环境因子,微生境长度与苔藓植物生物量无明显关联.研究结果对退化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微生境 微型地貌 功能性状
下载PDF
福建山区机载LiDAR微地貌识别最优点密度研究
3
作者 黄德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0期132-136,共5页
针对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高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的识别,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较传统手段具有非接触、高效率、精准判识等优点。本文采用机载LiDAR、有人机航拍等手段对福建省平溪镇—下党乡潜在高位隐蔽性地... 针对地形复杂、植被覆盖度高的隐蔽性地质灾害的识别,激光雷达技术(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较传统手段具有非接触、高效率、精准判识等优点。本文采用机载LiDAR、有人机航拍等手段对福建省平溪镇—下党乡潜在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数据采集及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工作。首先,采用整体滤波为主,人工精细化分类为辅的方法进行点云去噪滤波处理;其次,利用随机算法抽稀高密度点云数据;最后,分析不同植被覆盖度下,不同点云密度对微地貌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灾害隐患 早期识别 微地貌 最优点密度
下载PDF
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4
作者 卫伟 余韵 +2 位作者 贾福岩 杨磊 陈利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462-6469,共8页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仍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客观需求,许多关键效应和科学机理不明。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上开展的相关研究。认为微地形改造对土壤属性和微生境、降雨入渗和水蚀过程、植被恢复的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并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微地形改造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科学分类标准有待系统化、实地量化技术相对滞后、微地形改造的水文效应有待强化、影响植被恢复的机理不明等若干重要局限。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微地形改造的分类体系研发、发展微地形改造方式的定量刻画技术;设立野外定位站,跟踪监测其长期效应,并加强不同微地形改造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对比,为科学筛选和优化下垫面改造技术、服务区域生态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改造 植被恢复 生态建设 水文过程 下垫面
下载PDF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微地形与植被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35
5
作者 杨永川 达良俊 由文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30-2840,共11页
植物群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群落中的植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丘陵地区的地形由各种微地形单元构成,这些微地形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化提供的异质化的生境导致了区域丰富的物种和群落多样性的形成。选择浙江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 植物群落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群落中的植物和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丘陵地区的地形由各种微地形单元构成,这些微地形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化提供的异质化的生境导致了区域丰富的物种和群落多样性的形成。选择浙江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在地形识别的基础上,结合详细的植被调查,分析了不同微地形单元物种组成及其林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基于物种组成相似性,7个微地形单元可以归为2组,与通过侵蚀前线划分结果一致。依据物种在这2个小尺度地形单元的分布格局,可以划分出3个特征种组,即上部坡面分布型、下部坡面分布型和无统计偏差型。壳斗科、山茶科、冬青科和山矾科常绿物种是构成上部坡面植被的主要成分,而榆科、槭树科、胡桃科和漆树科等的落叶种及樟科常绿种则是构成下部坡面植被的主要成分。下部坡面各微地形单元的林分垂直构造比上部坡面复杂,由榆科、槭树科、胡桃科和漆树科生境先锋种形成的明显超高层以及超大个体的存在是其显著特征。但其密度低于上部坡面微地形单元。上部坡面的顶坡和谷头凹地明显缺乏乔木层的存在。侵蚀前线是丘陵地区不同生境最重要的划分界限,由其切分的上部坡面和下部坡面是评价物种组成和林分结构的两大基本功能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低山丘陵 微地形单元 侵蚀前线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下载PDF
起垄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和植被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关法春 苗彦军 +2 位作者 Tianfang Bernie Fang 兰小中 梁正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3-767,共5页
通过对起垄处理5年(2003-2007年)后的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分布、物理特性及植被状况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起垄措施对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相比,起垄提高了0-30 cm内垄沟和垄台的表... 通过对起垄处理5年(2003-2007年)后的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土壤水盐分布、物理特性及植被状况等相关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起垄措施对重度苏打盐碱化草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相比,起垄提高了0-30 cm内垄沟和垄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垄沟的土壤电导率(EC)及pH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0-10cm内的土壤EC显著降低(P〈0.05),但是垄台土壤EC,pH升高,其土壤表面出现积盐现象,地表出现条带状碱斑;起垄后垄沟、垄台的土壤物理状况得到改善,其中垄沟0-10 cm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而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P〈0.05);起垄还提高了地表植被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因此,起垄措施的应用加快了重度盐碱化草地的改良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垄 盐碱地 微地形 改良
下载PDF
微地形上太阳辐射模拟及与地表温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魏胜龙 陈志彪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秋云 马秀丽 鄢新余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在微地形上进行太阳辐射模拟对于探讨起伏地表微气候因素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微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实时动态差分仪(real-time kinematic,RTK)实地测量实验样区的微地形,生成分辨率为0.1 m×0.1 m的分... 在微地形上进行太阳辐射模拟对于探讨起伏地表微气候因素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微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利用实时动态差分仪(real-time kinematic,RTK)实地测量实验样区的微地形,生成分辨率为0.1 m×0.1 m的分米级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模拟微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同时结合地面温度实测数据,建立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微地形下太阳辐射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沟脊大,沟底小;阳坡大,阴坡小;坡度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实验样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地形遮蔽效应对太阳辐射影响程度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地表温度与太阳辐射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地表温度 微地形 微气候
下载PDF
残存银杏群落的结构及种群更新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永川 穆建平 +1 位作者 TANG Cindy Q 杨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396-6409,共14页
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银杏纲植物现存的唯一种,但其自然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特征至今尚未明晰。对分布于贵州省和重庆市交界的大娄山区7个地点的残存银杏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主要组成种的种群大小级结构等群... 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银杏纲植物现存的唯一种,但其自然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特征至今尚未明晰。对分布于贵州省和重庆市交界的大娄山区7个地点的残存银杏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主要组成种的种群大小级结构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银杏种群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林木层共记录到82个种,其中常绿针叶树3种,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分别为37种和42种;各群落中相对优势度均以落叶阔叶树为高,银杏在7个样方中为顶极优势种,其中在6个样方中为单优势种。银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一般可分为3层,银杏为乔木层的主要成分。各个群落中银杏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均为逆-J型或多峰型,更新连续,而其余种类多为单峰型。不同微地形单元上银杏具有不同的萌枝特性,沟谷生境中银杏的萌枝率显著高于下部边坡和崖锥,有萌个体率的差异是主要的贡献因子,而银杏的萌枝能力与主干的胸径无显著关联。残存银杏群落为典型的发育在不稳定立地上的落叶阔叶林地形顶级群落,银杏通过萌枝维系种群的长期存留和群落的相对稳定。群落中银杏、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红椿(Toona ciliata)和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存,有必要从群落层次上加强对残存银杏群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结构 萌枝 微地形 干扰 更新策略
下载PDF
不同微地形固定沙丘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9
作者 韩润燕 陈彦云 李旺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25-1832,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的方法对盐池荒漠草原区不同微地形固定沙丘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系以及微地形对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物种类型、物种密...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培养的方法对盐池荒漠草原区不同微地形固定沙丘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地上植被、土壤种子库和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系以及微地形对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物种类型、物种密度、相似性和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定沙丘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物种数、密度、相似性、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指数及土壤含水量、地上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种子库储量都呈现出底坡>下部坡位>中部坡位>上部坡位>顶坡的趋势,且土壤含水量、地上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种子库储量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2)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系数随坡位变化呈现出波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区 固定沙丘 微地形 地上植被 土壤种子库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基于栅格DEM的微观地形分类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访滨 刘学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认为微观地貌形态的划分是宏观地貌形态划分的延续,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分析(DTA)技术实现微观地貌形态分类的关键在于提取地形地貌因子和制定合理的分类决策方案.以土壤侵蚀研究中的临界坡度值为参考,改进了Dragut提... 认为微观地貌形态的划分是宏观地貌形态划分的延续,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地形分析(DTA)技术实现微观地貌形态分类的关键在于提取地形地貌因子和制定合理的分类决策方案.以土壤侵蚀研究中的临界坡度值为参考,改进了Dragut提出的山体部位划分的分类决策方案.采用黄土高原的局部DEM进行了山体部位分类的试验研究,实现了微观地形地貌的自动分类,试验结果揭示了微观地形地貌分布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分析 微观地形地貌 分类
下载PDF
喀斯特坡耕地不同微地貌土壤养分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昌兰 戴全厚 程富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4期219-225,共7页
为探索喀斯特坡耕地不同微地貌类型与土壤养分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网格取样法对不同微地貌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地貌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不同,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1.14~191.34 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 为探索喀斯特坡耕地不同微地貌类型与土壤养分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网格取样法对不同微地貌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微地貌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不同,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1.14~191.34 g/kg,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是1.50~3.58 g/kg,土壤全磷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67~1.31 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3.7~36.4 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10.96~320.88、1.47~3.91、94.61~226.76 mg/kg,其大小关系均表现为土面〉土槽〉土窝〉土被。相关分析显示,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因子与微地貌土壤养分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与微地貌类型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坡耕地 微地貌 土壤养分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坡度与坡向对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冲 周卫军 +2 位作者 郑超 陈妙 杨威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53-56,共4页
以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为例,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数字地面模型(DEM)提取地面坡度和坡向,研究了红壤丘陵区不同坡度和坡向下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 以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为例,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统计分析等方法,结合数字地面模型(DEM)提取地面坡度和坡向,研究了红壤丘陵区不同坡度和坡向下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度和坡向对土壤pH值的影响不明显,红壤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随坡度增大而升高的趋势,但没有显著差异,阴坡显著高于阳坡;土壤碱解氮含量在0~5°和5°~10°坡度的显著高于10°~15°和15°-20°坡度的,且阴坡高于阳坡;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有随坡度增大而下降的趋势,0~5°坡度的显著高于其他坡度的,且阳坡显著高于阴坡;土壤全钾含量不随坡度和坡向而变化,但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坡度坡向 土壤养分 空间差异 红壤 丘陵区
下载PDF
红壤侵蚀区微地形上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胜龙 陈志彪 +3 位作者 陈志强 王秋云 马秀丽 鄢新余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42-47,共6页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 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区由于土壤侵蚀在均匀坡面上形成细沟、浅沟、切沟等不同规模的侵蚀沟,以及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微地形。为研究芒萁分布与地形湿度和地表起伏的关系,本研究在实测微地形生成高精度DEM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湿度指数的计算;在以地形位置指数和坡度为主要判定依据划分坡位的基础上,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调查实验样区芒萁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地表起伏的微地形上,芒萁趋向于分布在0~15°坡度的沟谷和缓坡范围内;沟底芒萁生物量、生长密度、高度分别为沟坡的2.25倍、1.57倍和1.68倍。模拟结果显示,地形湿度指数:沟谷〉缓坡〉陡坡〉脊部;有芒萁覆盖区与无芒萁覆盖区的地形湿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3和1.15,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基于上述结果,为研究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区芒萁的生长蔓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区 微地形 芒萁 地形湿度指数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Micro-Land Form Databas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te Ampl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被引量:1
14
作者 Tsutomu Ochiai Takahisa Enomoto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9年第1期66-81,共16页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soil ground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ground motion amplitude when earthquake happens. Recent studies in Japan on seismic zonings use a database that covers entire Japan with 1 km m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surface soil ground has great effect on the ground motion amplitude when earthquake happens. Recent studies in Japan on seismic zonings use a database that covers entire Japan with 1 km mesh size, which is useful for prefecture scale researches. However, it is hard, even with 500 m or 250 m mesh sizes to consider a city, a county or award as scale studies. Kanagawa Prefecture is highly urbanized and vulnerable to seismic disaster. The prefecture suffered a wide spread damage during the 1923 Kanto earthquake. In this paper, we deploy a very fine mesh 50 × 50 m mesh to develop a general seismic intensity map useful for micro scale disaster management f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for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promotion. In this paper, first we prepared two detailed databases for 50 × 50 m mesh size over entire Kanagawa Prefecture. One was for geologic formations and the other the geomorphologic condition. Then these databases were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high-resolution digital soil classification maps for 15 categories of micro landforms of prefecture. The later database was used for mapping the site amplification factors for 50 × 50 m mesh by applying the empirical relations for AVS30. We could create a GIS platform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to consider potential risk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andform GIS SITE Response SITE AMPLIFICATION Factor GEOLOGIC DATABASE Geomorphologic DATABASE
下载PDF
机械浚挖与河道整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左东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8,49,共5页
讨论浚挖技术和河道整治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探索机械浚控在治河中恰当的地位和作用,运作的条件和局限,以及提高发展的问题和方向。在分析黄河下游河道现状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造河槽河滩泛区的微地貌的任务和建立有效的... 讨论浚挖技术和河道整治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探索机械浚控在治河中恰当的地位和作用,运作的条件和局限,以及提高发展的问题和方向。在分析黄河下游河道现状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造河槽河滩泛区的微地貌的任务和建立有效的机械浚挖技术措施体系,并提出当前待开展的若干具体科学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机械浚挖 河道整治
下载PDF
战国七雄都城的特点及对今日之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正林 《唐都学刊》 2012年第6期65-69,77,共6页
战国七雄的都城均建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经考古发掘,证明它们均建都于河流沿岸的平原之上。而且充分利用平原地区的地理优势,使微地形的利用达到了极致,使城市建设辉煌壮丽;高台建筑皇宫雄伟,低平之地利用恰到好... 战国七雄的都城均建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经考古发掘,证明它们均建都于河流沿岸的平原之上。而且充分利用平原地区的地理优势,使微地形的利用达到了极致,使城市建设辉煌壮丽;高台建筑皇宫雄伟,低平之地利用恰到好处,道路纵横交错、宽畅豁达,河渠清流、湖泊晶莹,郊区广阔、风景如画。战国七雄都城的城市建设,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对河流、地形的利用充分、周到,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树立了样板。首先,对微地形的利用必须得到重视,无需挖高填低,巧妙利用不同地形布设不同建筑物,既省力又省经费,何乐而不为!其次,要合理布设道路,不仅有网状格局,而且必须十分宽畅,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再次,一定要留住郊区,促使城郊一体化发展,使城市有充分的绿肺和蔬菜、蛋、奶供应基地;同时也使城市预留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战国七雄都城的城市建设经验十分丰富,值得今天城市建设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七雄 都城 城市建设 微地形 重要启示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微地形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冯学梅 梁玉文 +2 位作者 李阿波 黄岳 岳海英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1期11-12,21,共3页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葡萄产区开展了滴灌条件下微地形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赤霞珠在成熟过程中,果实总酸含量随还原糖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降低,而果实糖酸比呈上升趋势。在果实成熟采收时,南北向坡顶...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葡萄产区开展了滴灌条件下微地形对酿酒葡萄赤霞珠品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赤霞珠在成熟过程中,果实总酸含量随还原糖含量的不断增加而降低,而果实糖酸比呈上升趋势。在果实成熟采收时,南北向坡顶含糖量最高,南北向平地最低;总酸含量南北向平地最高,南北向坡底最低;糖酸比表现为南北坡坡底最高;单宁含量表现为南北向的平地高于坡地的各地形;总花色素含量表现为南北向的坡顶最高,东西向的坡底最低;总酚含量表现为南北向的坡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滴灌 微地形 果实品质
下载PDF
黄土高原微地貌之梯田三维建模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蕾 李天文 +1 位作者 王伟星 刘军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生态地貌——梯田的三维建模。方法以水平梯田为例提出了基于格网DEM的求值建模方法与基于剖面拟合的求值建模方法。结果以陕西省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试验区,基于ARC/VIEW及ERDAS软件平台对两种方法进行...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业生态地貌——梯田的三维建模。方法以水平梯田为例提出了基于格网DEM的求值建模方法与基于剖面拟合的求值建模方法。结果以陕西省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试验区,基于ARC/VIEW及ERDAS软件平台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初步试验,成功地实现了梯田的三维建模,格网DEM求值法建模比基于剖面拟合的求值方法更准确、逼真地生成了水平梯田的三维模型。结论格网DEM求值法建模实现宏观地形与微观地貌的统一建模,真实表达和显示地形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梯田 微地貌 三维建模
下载PDF
微地貌制约下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分异特征及变化方向 被引量:7
19
作者 潘方杰 王宏志 李仁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2,164,共6页
江汉平原大平小不平,具有平原湖区、平缓岗地区和起伏丘陵区3种微地貌单元。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研究分析微地貌格局下土地利用的特征。将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图层(1990,2010年)与微地貌单元图进行叠置,提取不同地貌单元下两期土地利用类... 江汉平原大平小不平,具有平原湖区、平缓岗地区和起伏丘陵区3种微地貌单元。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研究分析微地貌格局下土地利用的特征。将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图层(1990,2010年)与微地貌单元图进行叠置,提取不同地貌单元下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图斑的周长、面积等信息;分析验证了江汉平原微地貌单元下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分形关系,采用分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不同微地貌单元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和变化方向。结果表明:(1)各微地貌单元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差异明显,平原湖区和起伏丘陵区耕地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平缓岗地区林地占绝对主导地位。(2)各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的连片性在不同微地貌单元呈现出很大差异。1990—2010年平原湖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连片性均很好,而起伏丘陵区仅有林地和草地表现出最好的连片性。(3)1990—2010年平原湖区各地类分维数呈下降趋势,稳定性增加;各微地貌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值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人类干扰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貌单元 土地利用 连片度 分维数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榆树疏林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地形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隐 韩东 +2 位作者 姚雪玲 张静 王锋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1-537,共7页
依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长期生态定位观测大样地(42。57,53"N、115°57'30'E),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样地内3 768棵榆树空间位置和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地面调查数据。... 依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长期生态定位观测大样地(42。57,53"N、115°57'30'E),利用无人机获取的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样地内3 768棵榆树空间位置和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地面调查数据。综合坡度、坡向、坡向变率和小尺度的海拔高差,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方法对样地地形进行分类,分析榆树疏林在不同地形上的数量、密度和榆树结构的空间特征。主要结果为:1)样地地形分为沙平地、沙甸、阳坡、阴坡和沙脊5种类型,各类型面积分别占样地总面积的52.89%、17.25%、12.47%、10.05%和7.35%。2)在沙平地、沙甸、阳坡、阴坡和沙脊5种地形下的榆树密度分别为28.9、17.0、41.2、141.7和65.2棵血也。3 )位于沙地阳坡的榆树胸径、冠幅和树高最大,分别为1&9 ± 7.52cm、5.19 ± 2.33m和4.89 ± 2.33 m。4)榆树在沙丘阴坡的分布密度最高,阳坡的榆树胸径、冠幅和树高显著大于其他地形部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综合地形因子的沙地微地形分类可更好地表征榆树疏林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也证明了无人机可成为分析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植被格局 微地形 榆树疏林 浑善达克沙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