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udy of Box Culvert Jacking-Out Construction under Existing Railway Line
1
作者 Senqiang Lu Yating Sun Qiaowen Hu 《Engineering(科研)》 CAS 2023年第3期196-206,共11页
To shorten the existing box culvert demoli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the jacking-out construc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he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abl... To shorten the existing box culvert demolition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the jacking-out construc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he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box culvert and soil body of the relying project, and three excavation thickness (0m, 1 m, 2 m) were used as the main variation parameters for numer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the change law of the box culvert itself and soil body stress during the culvert jacking out process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jacking force-displacement curves of the three working condi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nd the jacking force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at the moment when the static friction turns into sliding friction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tag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t the bottom slab of the box culvert in the jacking process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and the stres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oadbed excavation thickness. The increase of the roadbed excavation thickness can reduce the soil pressure on the side of the box culvert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oadbed in the jacking-out proces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oadbed during the jacking process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roadbed exca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isting Box Culvert jacking-Out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Thickness jacking Force
下载PDF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
2
作者 Liang Liu Lizhao Zhao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3年第6期29-35,共7页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struction method.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avoid a large amount of excavation work,improve drainage c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projects,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is a relatively common construction method.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 avoid a large amount of excavation work,improve drainag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avoid large-scale damage to the road surface,and exert small traffic impact.Therefore,it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in drainage construction,but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actual application situation,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require further improvement.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and current technical problems in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detail,explor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municipal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roads Drainage projects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Advantages
下载PDF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Rainwater Pipeline Engineering
3
作者 Yao Tong Xiaoqing Hu +1 位作者 Yuwenhui Guo Minjun Gao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4年第6期5-10,共6页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long construction dur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ainwater pipelines.Pipe jacking technology,a new t...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long construction dur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rainwater pipelines.Pipe jacking technology,a new type of pipeline construction method,enables non-excavation construction and can addres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pipeline construc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pipe jacking technology.Combining engineering examples,it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unicipal rainwater pipelines for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engineering Rainwater pipeline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下载PDF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Large Span Continuous Steel Arch Bridge Based on 3G Network
4
作者 NI Chuanzhi SONG Yumi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8年第4期39-42,共4页
This paper takes the right branch main channel Bridge of Huai River Bridge in Huainan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uses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 and the ANSYS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jacking constructio... This paper takes the right branch main channel Bridge of Huai River Bridge in Huainan as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uses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Midas and the ANSYS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jacking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plan is developed, and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key section and part of the structure are monitored.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combined with 3 g network and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monitoring data for the real time measurement, the centralized acquisi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accomplish on-lin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control of jacking construction and monitor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easur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reasonable, and the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scheme based on 3G network and data collection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engineering jacking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3G network real-time monitoring
下载PDF
World’s first implementation of close-fit pipe jacking of twin tunnels for construction of subway station--Innovation in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5
作者 Xiangsheng CHEN Bo SUN +8 位作者 Wei LI Yongzhao WU Wenpeng ZHOU Meng FENG Lei WANG Wensheng YANG Xiang WU Weiyi LONG Dong SU 《Frontier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SCD 2024年第2期369-376,共8页
1 Project overview The Shasan station of Phase II of Shenzhen’s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12 is situated in Bao’an District,Shenzhen.It comprises a two-level underground island platform station,measuring 212 m in leng... 1 Project overview The Shasan station of Phase II of Shenzhen’s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12 is situated in Bao’an District,Shenzhen.It comprises a two-level underground island platform station,measuring 212 m in length,and 22.6 m in width,with an overburden thickness of about 7.0 m.Fig.1 illustrates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 stormwater culvert,measuring 11.5 m by 3.6 m,traversing the station’s ce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way station close-fit pipe jacking of twin tunnels modular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machin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construction
原文传递
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6
作者 丁东强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顶管施工测量是顶管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测量顶管机的空间位置,指导顶管机沿设计轴线开挖,直至顺利贯通。以上海某污水排管工程为背景,结合项目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的特点,从地面控制测量、顶管施工导墙测量等方... 顶管施工测量是顶管施工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时测量顶管机的空间位置,指导顶管机沿设计轴线开挖,直至顺利贯通。以上海某污水排管工程为背景,结合项目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的特点,从地面控制测量、顶管施工导墙测量等方面阐述了顶管施工测量关键技术,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保证了顶管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测量 曲线顶管 大直径 长距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与技术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建庄 徐浩林 +4 位作者 郭书浩 曾亮 夏冰 袁斌 蓝戊己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 顶升逆作法综合了顶升和逆作法两种技术的不同特性,是一种在邻近地面对建筑逐层建造并逐层顶升的新型建造工艺。通过对顶升各阶段的原理分析,结合强时变结构特点,对顶升点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竖向顶升位移不同步工况下的结构受力机理,厘清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的受力特点,梳理了现有的相关配套技术,指出了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新型建造工艺的强时变特征,提出了结合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两种技术进行智能调控的发展趋势,构建了面向减碳优化的综合目标函数,并通过算例证明合理的顶升方案对减少建造阶段构件内力的作用。结果表明:依托装配式建筑结构顶升逆作法原理,采用机械化施工取代人工作业、大重量顶升替换高空吊运,减少设备的层间转运和材料的竖向运输,能够在提高施工建造效率的同时,将工艺流程控制在临近地面的有效高度范围内,有望降低环境影响、减少碳排放、提高建筑结构在未来服役末期的资源化可行性,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造 顶升逆作法 时变性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
下载PDF
沁伊黄河大桥主梁施工方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闫生龙 张波 +1 位作者 王健 宋松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01-105,共5页
沁伊黄河大桥主桥采用85m+25×100m钢混组合梁,主梁采用整体槽型箱组合截面,主梁总高4.8m,桥面总宽16.56m。为了减少对河道的施工干扰,经综合比选,主桥施工时不在水中设置临时墩,采用无支墩顶推法施工。主梁采用多点自平衡分联顶推... 沁伊黄河大桥主桥采用85m+25×100m钢混组合梁,主梁采用整体槽型箱组合截面,主梁总高4.8m,桥面总宽16.56m。为了减少对河道的施工干扰,经综合比选,主桥施工时不在水中设置临时墩,采用无支墩顶推法施工。主梁采用多点自平衡分联顶推工艺,标准步距0.35m。钢主梁顶推到位后,分别对中支点和边支点设置20cm和25cm的预抬升,再按“皮尔格”法进行混凝土桥面板架设。计算结果表明,顶推过程中主梁各关键部位受力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梁 顶推法 施工技术 方案
下载PDF
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杜明芳 张燕 +1 位作者 陈家豪 张鹏 《工程建设》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研究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郑州市金水路(西三环至东四环)项目东明路行人非机动车下穿通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顶管及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总结... 为研究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以郑州市金水路(西三环至东四环)项目东明路行人非机动车下穿通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顶管及基坑施工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总结了新建下穿通道施工全过程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变化特征,并将模拟值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下穿通道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诱发地铁1号线隧道的最大水平位移为0.52 mm,最大竖向位移为2.12 mm,既有地铁隧道的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最大值均满足控制标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通道 既有隧道 顶管法施工 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菊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能有效监控建筑物顶升施工,确保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稳定进行。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架构,并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4个层面入手,按建筑物顶升施工现场真实施... 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能有效监控建筑物顶升施工,确保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稳定进行。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技术架构,并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4个层面入手,按建筑物顶升施工现场真实施工过程,构建相应的数字孪生虚拟模型,实现建筑物顶升施工物理模型及数字孪生虚拟模型间的实时交互,并把二者所产生的数据,同步发送到云端,生成数字孪生数据平台,由数字孪生数据平台对所获数据实施分类处理,最终在机器学习驱动模块,通过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测模型,经数据去噪与输入、模型训练等操作,输出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测结果,并通过数字孪生虚拟方式视觉呈现所获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实现建筑物顶升施工安全监控,监控后效果较好,在较少epoch次数下,便可收获较为理想的顶升施工安全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建筑物 顶升施工 安全监控 数据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泥水平衡顶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经伟 《路基工程》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结合某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穿越段京包客专、京包铁路、呼王联络线路基及呼王联络线桥梁变形进行仿真分析,揭示泥水平衡套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对路基及桥梁的影响。结果表明... 结合某电厂至呼和浩特市长输供热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管穿越段京包客专、京包铁路、呼王联络线路基及呼王联络线桥梁变形进行仿真分析,揭示泥水平衡套管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对路基及桥梁的影响。结果表明:客专线路路用便梁和管棚加固、普速线路路基采用管棚加固、桥梁基础采用注浆防护后,既有运营铁路路基及桥梁的变形值均能满足铁路运营的安全要求,根据三种不同等级的铁路,所提出的三种加固设计方案均切实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水平衡顶管 下穿施工 运营铁路 线路加固 自动监测 安全管控 稳定性
下载PDF
百年文物宏恩医院隔震和顶升一体化研究
12
作者 王玮 姚激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8-145,共8页
城市更新过程中文物建筑作为历史留存多被赋予新的使命,但在修缮改造中抗震加固由于范围广对文物建筑保护影响很大。对于位于高烈度区或者抗震安全需求高的文物建筑,需要合理解决建筑保护和抗震安全之间的矛盾。宏恩医院是上海市文物保... 城市更新过程中文物建筑作为历史留存多被赋予新的使命,但在修缮改造中抗震加固由于范围广对文物建筑保护影响很大。对于位于高烈度区或者抗震安全需求高的文物建筑,需要合理解决建筑保护和抗震安全之间的矛盾。宏恩医院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建成至今一直作为医疗场所使用,属抗震重点设防类建筑,但原结构存在体型不规则、结构转换、抗震承载力严重不足等多项抗震不利情况。为此,在文物保护基础上,对文物建筑抗震性能目标的确立、抗震加固方案比选、软土地基上隔震布置及效果评估、结构顶升阶段的安全控制以及隔震和顶升施工的结合等多个关键技术进行介绍。通过隔震顶升一体化和性能化设计实现了文物建筑抗震安全和最小干预的保护要求,对文物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和抗震韧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建筑 抗震性能 顶升施工 组合式隔震支座 抗震加固
下载PDF
双线矩形顶管上穿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霍超 阮恒丰 +4 位作者 李忠超 梁荣柱 肖铭钊 高坤 郭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接头受力-位移的关系模拟管片间接头的受力变形过程,并以管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然后,依托工程实例,进一步建立盾构隧道结构-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对比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全面分析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环间错台和接头剪力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首次穿越的综合管廊诱发的盾构隧道隆起占据主导,而二次穿越的低位箱涵对最大隆起量贡献仅为9%;主要穿越区内管环呈现竖椭圆化收敛变形,拱顶隆起位移最大,分别为拱腰和拱底的1.15倍和1.35倍;盾构隧道沿纵向的隆起曲线呈现“阶梯状”,隆起位移主要以管片环间受剪切产生的错台为主,其中拱顶错台量最大,为拱腰和拱底的1.1倍和2倍;穿越影响区内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呈现非均匀分布,拱顶和拱腰遭受较大剪力,而拱底所受剪力最小;穿越区边缘位置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最大,约为穿越中心区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的2.6~2.8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隧道上穿盾构隧道保护与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矩形顶管 上穿施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装配式桥梁顶升调坡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承泽 罗冰 +2 位作者 高洪波 曾洋 曹鸿猷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2期135-139,161,共6页
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需纵面抬升的多跨32.5m简支桥面连续T梁桥为背景,为解决此类装配式桥梁顶升设计、顶升高度界限值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此类桥梁竖曲线拟合分析方法、不同墩柱高度采用不同的断柱接头设计方案,确保顶升过程... 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需纵面抬升的多跨32.5m简支桥面连续T梁桥为背景,为解决此类装配式桥梁顶升设计、顶升高度界限值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此类桥梁竖曲线拟合分析方法、不同墩柱高度采用不同的断柱接头设计方案,确保顶升过程中桥梁结构安全,提高施工精度;根据小偏心受压理论,以新、老支座垫石交界面处不出现拉应力为控制标准,确定垫石的加高限值并结合桥墩加高盖梁限值分析,得出3种抬升高度界限值使用不同方案的结论;同时,结合桥梁拆除、建筑物移位等新技术,研究了桥梁顶升与抬升设计方案,分析2种施工工艺优缺点,得出其不同适用性,拓展了桥梁调坡改造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 顶升 抬升 设计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顶管近接穿越既有箱涵的施工扰动与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宁 段隆鑫 王博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更好地控制顶管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以上海某圆形顶管近接下穿既有箱涵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考虑顶管-土体-既有地下箱涵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土体损失、开挖面支撑力等对周围地层和既有箱涵沉降的影响... 为更好地控制顶管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以上海某圆形顶管近接下穿既有箱涵施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考虑顶管-土体-既有地下箱涵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土体损失、开挖面支撑力等对周围地层和既有箱涵沉降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既有箱涵沉降随周围土体损失的增大而增加,两者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当开挖面支撑力为初始地层压力1.5倍时,顶管施工对既有箱涵结构的扰动最小,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顶管施工导致的周围地层及既有箱涵沉降。最后,分析了多种既有箱涵MJS加固方案,提出了优化的加固参数,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施工扰动 有限元分析 土体损失 开挖面支撑力
下载PDF
较大纵坡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立华 张传安 陈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38-140,144,共4页
以杭州地铁3号线支线留下站A1-A2出入口连接通道为背景,结合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始发井及接收井端头加固、较大纵坡及覆土较浅顶进控制等施工技术,对顶管变形和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顶管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变形特征。... 以杭州地铁3号线支线留下站A1-A2出入口连接通道为背景,结合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始发井及接收井端头加固、较大纵坡及覆土较浅顶进控制等施工技术,对顶管变形和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顶管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变形特征。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有效、综合的顶管施工控制措施,避免了顶管下穿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浅覆土 较大纵坡 沉降 施工控制
下载PDF
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对减阻效果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浩东 余童真 +2 位作者 樊伟 李明广 刘念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67-1074,共8页
浆液扩散是影响顶管注浆减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顶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扩散环模拟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过程,根据管周土体与管片接触情况修改管土摩擦因数,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过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顶进... 浆液扩散是影响顶管注浆减阻的关键因素,为此建立顶管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扩散环模拟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的扩散过程,根据管周土体与管片接触情况修改管土摩擦因数,研究顶管施工过程中浆液扩散过程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将计算得到的顶进摩阻力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顶管施工过程中滤过效应对土体位移的影响及注浆扩散相关参数对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体位移及顶进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滤过效应时的地表沉降更小;滤过效应引起的渗透系数衰减越强则地表沉降及顶进摩阻力越小;浆液扩散的越快,泥浆套越完整,则顶管顶进期间的注浆减阻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注浆减阻 数值模拟 浆液扩散
下载PDF
市政宽幅空心板梁桥加固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卫红 夏刚 陈世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5期117-120,M0012,共5页
针对当前普遍暴露出来的装配式空心板梁桥病害,以武汉市三环线地面层五座空心板梁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进行维修加固设计,提出的主要设计方法包括:梁体横向分块依次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案;新支座垫块双层设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 针对当前普遍暴露出来的装配式空心板梁桥病害,以武汉市三环线地面层五座空心板梁桥维修加固工程为背景,进行维修加固设计,提出的主要设计方法包括:梁体横向分块依次整体顶升的施工方案;新支座垫块双层设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的三种不同的支座垫块与墩台帽梁连接方式;铰缝跨缝植筋处理。施工过程及运营情况表明,这些设计方法在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缩短了工期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有效恢复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恢复了结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空心板梁 梁体顶升 支座垫石设计 铰缝处理 施工工序
下载PDF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整体平移改造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保平 戴军翔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宿迁古黄河老桥为(22.5+3×30+22.5)m四幅分离式连续梁桥,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桥,中间为机动车道桥。由于该桥位于生态保护区且梁体质量良好,为满足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需要,采取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通过交通导改先后将西侧和东... 宿迁古黄河老桥为(22.5+3×30+22.5)m四幅分离式连续梁桥,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桥,中间为机动车道桥。由于该桥位于生态保护区且梁体质量良好,为满足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需要,采取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通过交通导改先后将西侧和东侧机动车道桥分别往两侧整体平移3.25 m,再于中间修建新桥的改造方案。结合桥位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在非机动车道桥外侧设置“钢板桩+过水钢管”围堰进行无水条件下的基础墩身拼宽施工。改造施工时,根据单侧机动车道桥支座处顶升荷载及梁底空间选配布置顶升千斤顶和步履器;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梁体顶升与平移施工过程中各支点竖向和横向位移偏差控制指标,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操控步履器与千斤顶交替顶升与平移,既能保证梁体整体顶升与平移的精度又能有效控制梁体应力突变;待梁体平移到设计位置后,拆除步履器和顶升千斤顶,复原垫石、支座及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连续梁桥 旧桥改造 步履式 同步顶升 整体平移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智能技术在智慧工地中的应用研究——以顶管工程为例
20
作者 刘袁辰 董锦坤 +1 位作者 贾君 张玉桂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传统顶管工程施工工地具有地下施工长度大、有害气体含量高、施工作业面在水位线以下等特点,存在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故以南水北调顶管工程为例,研究了智能技术在施工工地安全管理、进度监管、数据管理、人员管理等... 传统顶管工程施工工地具有地下施工长度大、有害气体含量高、施工作业面在水位线以下等特点,存在施工安全风险系数高、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故以南水北调顶管工程为例,研究了智能技术在施工工地安全管理、进度监管、数据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合理运用智能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环境危险源、设备数据的有效管理,从而提升工程施工管理质量与水平,促进工程管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智能监测 顶管施工 智慧工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