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和胞外酸性多糖理化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梅秋红 张玲 +3 位作者 王习达 张卫明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比较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IAPS)和胞外酸性多糖(EAPS)的理化性质、组分和结构,旨在将蓝藻水华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得到IAPS和EAPS,并分别... 目的:研究比较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内酸性多糖(IAPS)和胞外酸性多糖(EAPS)的理化性质、组分和结构,旨在将蓝藻水华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方法: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取、分离、纯化得到IAPS和EAPS,并分别通过多种化学手段和HPLC、UV、IR、13CNMR等方法对IAPS和EAPS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醛酸、硫酸根等酸性基团和波谱学特征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硫酸咔唑法测定表明:IAPS糖醛酸含量为12.75%,而EAPS糖醛酸含量为10.74%;HPLC测定显示IAPS分子量(2.0025×105D)明显高于EAPS(7.0012×104D);IAPS主要由31.8341%D(+)木糖、33.0053%D-鼠李糖、4.1284%D-半乳糖、21.8689%L-阿拉伯糖,EAPS则由9.6549%D(+)木糖、19.2522%D-果糖、71.0930%葡萄糖;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表明两者在结构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为研究两者的生理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胞内酸性多糖 胞外酸性多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Facial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treatment with a “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 and immediate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A case report 被引量:3
2
作者 Yi-Ding Xiao Ming-Zi Zhang Ang Ze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期607-613,共7页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skin that is commonly found on the face.It grows slowly and has a low mortality rate.However,for various reasons,including strong histologi...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of the skin that is commonly found on the face.It grows slowly and has a low mortality rate.However,for various reasons,including strong histological invasiveness,clinical in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procedure design,immediate or permanent facial deformity may occur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s.CASE SUMMAR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middle-aged female artist who was diagnosed with MAC on the left upper lip.She declined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plan,which included two-stage reconstruction,skin grafting,or surgery that could have resulted in obvious facial dysfunction or esthetic deformity.We accurately designed a personalized procedure involving a“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for the patient based on the lesion location and the estimated area of skin loss.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both pathological R0 resection and immediate and long-term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effects were achieved.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when treating facial MAC or other skin malignancies,a surgical team should have sufficient plastic surgery-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s.An optimal surgical plan for an individual is needed to achieve good facial esthetics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shorten the treatment 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Esthetic reconstruction Jigsaw puzzle advancement flap Plastic surgery RECONSTRUCTION ESTHETICS Case report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胞外和胞内酸性多糖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及产物的鉴定
3
作者 张玲 周斌伟 +3 位作者 梅秋红 王习达 陆长梅 吴国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4-248,共5页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属于蓝藻,是水华爆发的主体藻类。本实验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分别提取其胞内和胞外多糖的粗制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其中含有醛酸基团的酸性组分,再用具分子筛效应的SephadexG-...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c aeruginosa)属于蓝藻,是水华爆发的主体藻类。本实验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分别提取其胞内和胞外多糖的粗制品,采用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其中含有醛酸基团的酸性组分,再用具分子筛效应的SephadexG-150和G-100进一步纯化出具HPLC单一对称峰的两个胞外酸性多糖组分和一个胞内酸性多糖组分。分别测定和分析三种酸性多糖的分子量、糖醛酸及单糖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胞内酸性多糖 胞外酸性多糖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misdiagnosed as a“recurrent epidermal cyst”:A case report
4
作者 Si-Xuan Yang Yan Mou +2 位作者 Shu Wang Xin Hu Fu-Qiu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2期8034-8039,共6页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cutaneous adnexal neoplasm,often presenting as a flesh-colored and slow-growing indurated plaque or cystic nodule in the mid-facial region.Its character... BACKGROUND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MAC)is a rare malignant cutaneous adnexal neoplasm,often presenting as a flesh-colored and slow-growing indurated plaque or cystic nodule in the mid-facial region.Its characteristic indolent presentation usually leads to initial misdiagnosis,resulting in tumor mismanagement and added morbidity due to increased propensity for local invasion.CASE SUMMARY A 63-year-old Chinese male patient with a long-term history of excessive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had received two surgeries for an“epidermal cyst”on his glabella and was presented to our hospital’s Dermatology Department for further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e lesion on his glabella.One month ago,his two 7 mm×7 mm subcutaneous nodules were diagnosed as"recurrent epidermal cysts",and he underwent local excision surgery.Additionally,he has post medical history of surgery for right 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According to his biopsy,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MAC in our hospital,and a tumor remnant was found on his wound.He then underwent wide local excision to achieve negative margins and reconstruction of full-thickness flap transplantation for tissue coverage.He remained tumor-free after six months of follow-up.CONCLUSION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MAC’s possible pathogenic factor of excessive ultraviolet exposure,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o avoid misdiagnosis and mismanagement to adverse prognosis,the patient’s particular medical history of 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the alert for any tumor recurrence in older patients,and his uncommon multiple nodules mess consisting of two 7 mm×7 mm subcutaneous nodules,that will enrich the existing knowledge of MAC’s clinical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ystic adnexal carcinoma Recurrent epidermal cys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 Excessive ultraviolet radia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的预测价值研究
5
作者 王玲 张永涛 +1 位作者 尹虹 邹玉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BOT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BOTs 22例(BOTs组),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组),恶性上皮性肿瘤18例(恶性组)。提取三组患者人口统计数据、临床数据和超声图像等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为避... 目的探讨微囊征对交界性卵巢肿瘤(BOT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BOTs 22例(BOTs组),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组),恶性上皮性肿瘤18例(恶性组)。提取三组患者人口统计数据、临床数据和超声图像等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为避免共线性选择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以建立最优的预测模型。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年龄显著高于BO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性组与BOTs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与恶性组相比BOTs组伴发宫旁肿瘤的几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的发生位置、乳头状突起、实性成分最大径、声影、内壁是否光滑、血流评分、腹水和微囊征等超声特征在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微囊征与BOTs存在正相关性,微囊征是BOTs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结论微囊征对于预测BOTs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提高对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界性卵巢肿瘤 微囊征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伴MELF浸润模式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6
作者 戈文舜 张鹏 +1 位作者 蔡红光 李美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84-2088,I0006,共6页
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E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浸润模式分为MELF组(13例)和非MELF组(77例)。观察伴MELF浸... 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E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浸润模式分为MELF组(13例)和非MELF组(77例)。观察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因素。结果 MELF组患者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Ⅱ/Ⅲ期、组织学类型为非侵袭性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灶为微转移和孤立性肿瘤细胞占比较高,FIGOⅡ期较2009 FIGO分期提高了15.4%(2/1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标志物在EEC组织和MELF中存在不同表达状态。MELF组中病灶最大径≥2.0 cm、FIGO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MELF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更易出现病灶最大径≥2.0 cm、FIGO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医师应重点关注2023 FIGO分期中的形态学指标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浸润模式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在水环境中的分布及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7
作者 茅钱博 方昊 +3 位作者 丁程成 张帅 胡定骏 崔益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8,共12页
由蓝藻水华引起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是全球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以往多数学者聚焦于MCs对动植物的毒害,缺少其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相互响应关系的综述。因此,该文旨在探讨MCs对水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及功... 由蓝藻水华引起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是全球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之一。以往多数学者聚焦于MCs对动植物的毒害,缺少其与微生物群落之间相互响应关系的综述。因此,该文旨在探讨MCs对水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及功能的影响,总结了MCs的化学结构和毒性特点,阐释了MCs在典型水域的分布特征,并重点讨论了MCs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功能微生物对MCs的降解机理。MCs对微生物群落具有毒性作用,能够影响原水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改变微生物群落的代谢能力和生态系统功能,进而对整个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及稳定造成负面影响。该文进一步对水生态系统中MCs污染及对微生物群落的响应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可为MCs的水污染控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微生物群落 微囊藻毒素降解菌
下载PDF
以皮肤微囊性淋巴管畸形和关节畸形为表现的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一例
8
作者 李梅赵 吴玮 +1 位作者 史建强 李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4期271-274,共4页
本文报道一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该患者乳头瘤样增生的皮疹加上肛周的发病部位很容易让人误诊为尖锐湿疣,本病合并骨的损害多为出生时就有,该患者后天出现的关节畸形报道罕见。
关键词 综合征 Klippel-Trenaunay 微囊性淋巴管畸形
下载PDF
伴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的研究
9
作者 韩莉 谢玉汶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伴微囊性、伸长、碎片状(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9年1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72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判定MEL... 目的探讨伴微囊性、伸长、碎片状(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9年1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72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判定MELF浸润情况,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伴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伴MELF浸润组)占16.7%(12/72);不伴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不伴MELF浸润组)占83.3%(60/72)。不伴MELF浸润组的年龄、绝经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MELF浸润组的病理分级、淋巴脉管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等与不伴MELF浸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MELF浸润组中,ER、PR、Ki-67、P16、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6.7%、91.6%、100.0%、100.0%。不伴MELF浸润组中,ER、PR、Ki-67、P16、CK呈棕黄色强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随访期内患者均无肿瘤转移与肿瘤复发情况发生。结论MELF浸润在子宫内膜样癌中比较常见,伴MELF生长方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R与PR表达阳性率显著降低,淋巴结转移阳性率、LVSI阳性率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微囊性 伸长 碎片状
下载PDF
低级别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其与MELF浸润的关系
10
作者 黄相艳 王富强 +2 位作者 段情 王苗苗 李秀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630-3634,共5页
目的:探讨病理分级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与微囊性/伸长/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ed,and fragmented,MELF)浸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0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诊治病... 目的:探讨病理分级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与微囊性/伸长/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ed,and fragmented,MELF)浸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0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诊治病理分级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共266例,由高年资病理医生重新阅片,根据是否存在MELF浸润分为MELF组(40例)和非MELF组(226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及随访生存资料,采用多因素法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和5年无进展生存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评估MELF浸润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MELF组CA125水平、子宫颈间质侵犯比例、子宫肌层侵犯达1/2以上比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脉管癌栓比例均显著高于非MELF组(P<0.05)。整体人群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非MELF组(P<0.05);FIGOⅠ期和FIGOⅡ期患者中非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MELF组(P<0.05);FIGOⅢ期患者中MELF组和非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LF浸润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ELF浸润与脉管癌栓均是无进展生存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ELF浸润用于盆腔淋巴结转移及疾病进展风险预测具有良好效能,AUC分别为0.82(95%CI:0.70~0.90)、0.84(95%CI:0.74~0.96)。结论:MELF浸润与CA125水平、子宫颈间质侵犯、子宫肌层侵犯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有一定相关性;MELF浸润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存在更高盆腔淋巴结转移及疾病进展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腺癌 预后 微囊性/伸长/碎片状浸润 淋巴结转移 无进展生存
下载PDF
微囊丁酸钠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戚营营 侯嘉 +4 位作者 柘丽 吴鹏 朱相德 李浙烽 张倩云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31,共5页
为了研究微囊丁酸钠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732只42~45周龄的黄羽肉种鸡,按照初始周龄无差异原则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22只黄羽肉种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囊丁酸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微... 为了研究微囊丁酸钠对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732只42~45周龄的黄羽肉种鸡,按照初始周龄无差异原则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22只黄羽肉种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囊丁酸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试验分为两个阶段:预饲期4周,试验期9周,共13周。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黄羽肉种鸡各周平均产蛋率和1~9周平均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1~9周平均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6.63%;②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种蛋活胚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P<0.05),活胚出苗数提高2.25只。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能够提高黄羽肉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丁酸钠 黄羽肉种鸡 产蛋性能 繁殖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浸润1例
12
作者 付家驹 周晓莉 +2 位作者 顾文贤 高蔚 程羽青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453-1458,共6页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MELF)浸润者罕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52岁的女性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病理标本中出现了微乳头结构,微乳头形态类似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子宫内膜样癌伴有微乳头结构和微囊、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MELF)浸润者罕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例52岁的女性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病理标本中出现了微乳头结构,微乳头形态类似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由簇状或小巢团状肿瘤细胞组成,缺乏纤维血管轴心,与周围组织存在空隙,异型性明显;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显示特征性的黏蛋白1外缘染色和E-钙黏蛋白杯状染色。肿瘤浸润前沿同时可见MELF浸润方式。肿瘤浸润深肌层,可见脉管癌栓和1枚淋巴结隐匿性癌转移。患者术后接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恢复良好,随访53个月无复发或转移。临床上此类病例具有高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容易漏诊,需要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微乳头 微囊、伸长及碎片状浸润
下载PDF
微囊性附属器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13
作者 王林茹 袁静 +2 位作者 李淑英 宋欣 曹晨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17-220,22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收集患者临床信息、病理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额部,... 目的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收集患者临床信息、病理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额部,组织学检查见肿瘤位于真皮层,向深部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组成,形态温和,呈岛状、条索状或腺管样结构,真皮浅层见大量小的角质囊肿,深部见导管分化结构,局部见神经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CK7、CK5、EMA,肿瘤细胞巢周围细胞p63阳性,而中央的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具有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以局部浸润为主,需与圆柱状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鉴别,治疗常为Mohs显微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性附属器癌 鉴别诊断 P63 BerEP4 Mohs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药学综合实验室开放模式的初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欢 祁宝辉 +1 位作者 杨燕 王敏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92-193,2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于实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医药行业来说,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校的药学专业相关实验室基本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且现有的实验课主要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教育... 近年来,我国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对于实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医药行业来说,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就显得更为重要。我校的药学专业相关实验室基本采用半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且现有的实验课主要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教育学习,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为此,我们首先对我校的药剂学实验室开展了开放管理使用,初步探索合适的开放模式,为后期药学综合实验室的完全开放总结经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药学综合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 开放模式 微囊
下载PDF
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金意 赵世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the pancreas,SCAP)、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hypo-vascularizedneuroendocrinetumors,hypo-PNETs)中的鉴别效果与...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在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serous microcystic adenoma of the pancreas,SCAP)、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hypo-vascularizedneuroendocrinetumors,hypo-PNETs)中的鉴别效果与其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2年8月莒县碁山镇卫生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8例SCAP与hypo-P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S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S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另分析SCAP与hypo-PNETs的影像特点差异。结果:病理检查显示:78例患者中,SCAP共40例,hypo-PNETs共38例。MSCT检查共检出39例SCAP,38例hypoPNETs,总诊断符合率为98.72%(77/78);hypo-PNETs边界不清占比为77.50%(31/40)、无纤维间隔占比为80.00%(32/40)、动脉期强化占比为87.50%(35/40)、无浮云征占比为75.00%(30/38)、有转移或侵犯占比为80.00%(32/40),高于SCAP患者的21.05%(8/38)、26.32%(10/38)、44.74%(17/38)、26.68%(9/3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的部位、形态、胰管扩张、密度、钙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在SCAP、hypo-PNETs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而SCAP、hypo-PNETs两者的影像学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浆液性微囊腺瘤 胰腺乏血供神经内分泌肿瘤 多层螺旋CT 诊断效能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陈淑梅 阮顺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4年9月—2022年4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证实的17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5例,年龄30~81岁。其中11例为微囊型...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4年9月—2022年4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证实的17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5例,年龄30~81岁。其中11例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6例为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1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5例表现上腹部闷痛、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影像学检查CT多表现为低密度影,MR则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影。影像学检查对于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64.7%(11/17),对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正确率为52.9%(9/17)。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形态温和,边界清晰,胞浆因富含糖原呈透亮,特殊染色PAS为阳性而D-PAS为阴性。17例浆液性囊腺瘤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为胰腺肿物切除。1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5个月,术后皆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影像学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一定帮助,但最终诊断仍需要病理检查,该病通过外科手术切除一般可治愈。此文的研究成果将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对这类疾病的诊疗和开展相关科研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浆液 囊腺瘤 微囊型 寡囊型 病理分析
下载PDF
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丁惠君 张维昊 +4 位作者 周伟斌 周连凤 吴小刚 张伟安 甘南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共3页
探讨了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在0.015mg/L和0.1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没食子酸为2mg/L时... 探讨了两种酚酸类化感物质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在0.015mg/L和0.1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加,两种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没食子酸为2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达72.5%,对苯二酚为0.2mg/L时,可完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对苯二酚和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96h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0.059mg/L和1.73mg/L。显然,对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酚 没食子酸 化感作用 铜绿微囊藻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静 韦玉春 +2 位作者 王国祥 程春梅 夏晓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7-1301,共5页
以藻蓝蛋白标准品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为参照,于2011年春、夏、秋三季在太湖采集75个水样,分析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其与标准品、单一藻种光谱特征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 以藻蓝蛋白标准品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为参照,于2011年春、夏、秋三季在太湖采集75个水样,分析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其与标准品、单一藻种光谱特征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形态可根据500~700 nm的吸收峰个数划分为无峰型、单峰型和双峰型三类。无峰型光谱在500~700 nm间变化平缓,620 nm附近无藻蓝蛋白的特征吸收峰出现。根据300~450 nm的吸收差异,无峰型可划分为无峰Ⅰ和无峰Ⅱ两个亚类。峰型Ⅰ仅在260 nm附近出现吸收峰,250~800 nm的谱型更接近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峰型Ⅱ在260和330 nm处均有吸收峰出现。单峰型光谱在620 nm的藻蓝蛋白特征吸收峰明显,受藻种差异和提取纯度的影响,其在250~300,300~450和500~700 nm的吸收峰出现位置和峰值比与标准品、单一藻种不同。双峰型光谱在620和670 nm附近各具一个吸收峰,同时在350~450 nm出现吸收肩,兼具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复合蛋白的吸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吸收光谱 太湖水体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藻种识别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有机物特性及氯消毒副产物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乃云 王昊 +1 位作者 黎雷 张可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分析比较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藻毒素、嗅味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有机物质量浓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亲疏水特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内有机物含量较细胞外高3倍以上(以DOC计算... 分析比较了铜绿微囊藻细胞内外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藻毒素、嗅味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有机物质量浓度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亲疏水特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细胞内有机物含量较细胞外高3倍以上(以DOC计算).藻细胞内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区间主要分成3个部分:小于1 kD(叶绿素,胡萝卜素,藻毒素,嗅味物质等)、40~800 kD(藻蓝蛋白)、大于800kD(核糖体,蓝藻淀粉等);细胞外有机物分布主要集中在1~200 kD之间(约占90%),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较少.此外,亲疏水性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内外主要有机物均为中性亲水物质,质量分数分别为75.9%和52.7%.消毒副产物研究表明,细胞内外有机物三氯甲烷生成潜能分别为18.24μg和26.72μg.mg-1DOC;细胞内外总氯乙酸总生成潜能分别为66.98和58.56μg.mg-1DOC.此外,细胞内外有机氮/有机碳较普通原水高3倍以上,ρ(DON)/ρ(DOC)=0.23.可能造成以有机氮为前体物的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大量生成.同时,细胞内还大量存在细胞外不存在的致嗅物质Beta环柠檬醛等,藻毒素含量较细胞外也高数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细胞内外 亲疏水性 消毒副产物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习达 吴国荣 +1 位作者 陈景耀 王建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65-867,共3页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通过理化分析及IR、UV、HPLC、^(13)CNMR分析其性质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是一种新型的α型吡喃糖,平均分子量为2.0028×10~5,由鼠李糖、木糖...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通过理化分析及IR、UV、HPLC、^(13)CNMR分析其性质和化学结构。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酸性多糖是一种新型的α型吡喃糖,平均分子量为2.0028×10~5,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酸性多糖 分离 纯化 结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