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fauna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an activated sludge plant i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ZHOU Kexin XU Muqi +1 位作者 LIU Biao CAO H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82-486,共5页
The occurrence and abundance of the microfauna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Baoding Lugang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China. Attached and crawling ciliates were the d... The occurrence and abundance of the microfauna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the Baoding Lugang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China. Attached and crawling ciliates were the dominant groups of ciliates. Crawling ciliates and testate amoebae showed a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effluent BOD5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Therefore, these two groups are likely to be useful bioindicators since their number decreased as the process produced poor quality effluent. Testate amoebae also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effluent TN (total nitrogen), NH4^+-N, SS (suspended solids) and SVI (sludge volumetric index), which means that this group of ciliates may be indicators of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Carnivorous ciliates and flagellate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SVI, suggesting that these two groups may be indicators of bad settlement conditions of sludge. As identification of the microfauna species is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we recommend using microfauna functional group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auna activated sludge INDICATORS sludge biotic index (SBI)
下载PDF
Novel FGBAC reactor for controlling the leakage of microfauna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2
作者 丁国际 施嘉明 +2 位作者 周文琪 张东 蔡云龙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0年第4期246-250,共5页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icrofauna leakage risk from a granula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GBAC) reactor which employs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as adsorption media in drinking 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a 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icrofauna leakage risk from a granula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GBAC) reactor which employs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as adsorption media in drinking 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a novel fiber and granular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GBAC) reactor which employs both GAC and activated carbon fiber (ACF) as adsorption media,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microfauna leaking from FGBAC reactor is almost similar to that leaking from GBAC reactor, however the densities of microfauna leaking from FGBAC reactor is reduced by 26%-81% compared to those leaking from GBAC reactor. In addition, compared to GBAC reactor, FGBAC reactor can increase the removal efflciencies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urbidity by 7% and 10%,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stable operation period of re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GAC) activatedcarbon fiber (ACF) microfauna
下载PDF
Late Quaternary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documented by microfaunas and shell stable isotopes in the southern Pearl River Delta plain,South China 被引量:9
3
作者 Liu Chunlian Franz T. Fürsich +3 位作者 Wu Jie Dong Yixin Yang Tingting Yin Jian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2013年第4期344-361,共18页
Ahigh resolution study of sediments,microfaunas(ostracods and foraminifers),and stable isotopes of ostracod shells from core PRD05,sampled from the Da’ao plai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provides new data about palaeoe... Ahigh resolution study of sediments,microfaunas(ostracods and foraminifers),and stable isotopes of ostracod shells from core PRD05,sampled from the Da’ao plai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provides new data about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The basal fluvial gravelly sediments of the core,representing the lowest deposits of the Quaternary at the core site,were possibly formed prior to the transgres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ast interglacial stage.This fluvial setting changed into a marginal marine setting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 stage,any record of calcareous fossils were destroyed by subsequent dissolu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hase,whe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eltaic sediments experienced subaerial oxidation,indicated by a mottled clay layer in the core.The postglacial sealevel ris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gan at16,700 cal yr B.P.During the first phase of sea-level rise(from ~16,700 to 10,100 cal yr B.P.),a swamp environment developed at the core site.At ~10,100 cal yr B.P.,marine waters intruded onto the Da’ao plain and reached the core site through the Modaomen channel.This timing was earlier than in other part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Since then,a semi-enclosed estuarine environment developed and was maintained until ~5560 cal yr B.P.During this transgressive interval,short-term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s can be recognized based on microfauna and shell geochemical data.From ~10,100 to 8630 cal yr B.P.,the sea-level rose,which was followed by a fall from ~8630 to 8520 cal yr B.P.An expanded transgression occurred between ~8520 and 7900 cal yr B.P.The time intervals from ~8520 to 8200 cal yr B.P.and from ~8080 to 7900 cal yr B.P.were marked by peak transgression.From ~7900 to 5560 cal yr B.P.,the core site generally showed a reduced marine influence and enhanced freshwater input.A fluvial environment developed from ~5560 to 3100 cal yr B.P.,and was succeeded by an alluvial plain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Quaternary microfauna shell stable isotopes PALAEOENVIRONMENT Pearl River Delta
原文传递
污泥减量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何赞 王海燕 +2 位作者 田华菡 汪莉 周岳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共7页
针对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从基于微生物隐性生长、代谢解偶联、微型动物捕食和维持代谢等方面阐述了污泥减量化水处理技术的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相关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指出了其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污泥减量 隐性生长 解偶联 微型动物捕食 维持代谢
下载PDF
利用微型动物削减剩余污泥量的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1 位作者 曹宏 徐军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 在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的浓缩、脱水、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如果处置不当 ,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 ,最大限度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生态学的理论 ,加强微型动物对细菌的捕食作用 ,可使能量在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 ,同时污泥量得以减少。应用两段式生物反应器或者直接向曝气池中投加微型动物均可达到此目的。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两种方法 ,讨论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剩余污泥 捕食作用 活性污泥 污水 好氧生物处理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污泥减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立欣 赵乾身 +1 位作者 马放 潘鹏志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随着污水厂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剩余污泥处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污泥减量技术是目前解决剩余污泥难题的重要途径。从基于解偶联、隐性生长、微型动物捕食等方面阐述了废水处理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相关技术及工艺的... 随着污水厂污水处理量的不断增加,剩余污泥处理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污泥减量技术是目前解决剩余污泥难题的重要途径。从基于解偶联、隐性生长、微型动物捕食等方面阐述了废水处理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相关技术及工艺的原理和特点,并提出了其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解偶联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 隐性生长 微型动物捕食
下载PDF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2
7
作者 梁鹏 黄霞 +1 位作者 钱易 丁国际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52,共9页
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 ,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性生... 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 ,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 ,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性生长的各种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技术 ,介绍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污泥减量化技术 有效性 解偶联 隐性生长 微型动物捕食
下载PDF
利用微型生物指示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郑雅楠 王淑莹 +3 位作者 郭建华 黄惠珺 孙治荣 彭永臻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43-1949,共7页
目前基于理化指标和出水水质来调控污水处理厂运行工况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建立的控制策略不利于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状态对微型生物的种群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可利用微型生物种群结构来指示和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且有利... 目前基于理化指标和出水水质来调控污水处理厂运行工况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建立的控制策略不利于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状态对微型生物的种群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可利用微型生物种群结构来指示和评价污水处理厂运行,且有利于建立面向种群优化的控制系统。在介绍微型生物分类、鉴定、计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微型生物种群结构与污水处理厂运行状态的相关性与内在联系,力求为今后利用微型生物种群结构特性来指示、评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奠定基础,并对此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物种群结构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生物指示 评价
下载PDF
除草剂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淑花 高梅香 +3 位作者 张雪萍 郑丽影 江涌起 高兴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3,99,共5页
采用野外定点试验方法,分析除草剂乙草胺、2,4滴丁酯、噻吩磺隆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取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2 748只,隶属于2门,4纲,10目,其中占优势的类群有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分别占总个体数量的51.... 采用野外定点试验方法,分析除草剂乙草胺、2,4滴丁酯、噻吩磺隆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取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2 748只,隶属于2门,4纲,10目,其中占优势的类群有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分别占总个体数量的51.16%和26.82%,常见类群包括前气门亚目、弹尾目、膜翅目和鞘翅目,占总个体数量的20.27%,稀有类群占总个体数量的1.75%。喷施除草剂使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使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减少最大,使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高,优势度指数降低,但没有使土壤动物类群数发生明显变化;3种除草剂影响下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量、群落特征指数没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层次的表现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中小型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农田
下载PDF
若尔盖高寒草甸退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51
10
作者 吴鹏飞 杨大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745-3757,共13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中心环节,也是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青藏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年7月和10月分别对若尔盖高寒草甸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和沙化草...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中心环节,也是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为了查明青藏东缘若尔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2008年7月和10月分别对若尔盖高寒草甸沼泽草甸、草原草甸和沙化草甸3个不同退化阶段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中小型土壤动物9450个,隶属于4门5纲12目70科104类(科、属等小类群);优势大类群中,线虫(Nematode)个体数占85.79%;蜱螨目(Arachnida)、弹尾目(Collembola)、寡毛纲(Oligochaeta)和昆虫纲(Insect)依次占8.73%、3.24%、1.32%和0.88%。群落密度、类群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均在7、10两月份均随高寒草甸的退化而显著降低(P<0.01或P<0.05),10月份的差异更明显。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各主要类群个体数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呈波动性变化,但沙化可使蜱螨目与弹尾目的数量比值(A/C)相对提高。随退化程度的加重,3个退化阶段的Sorenson群落相似性逐渐降低,而Morisita-Horn相似性的变化则不同,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较大,对群落优势类群数量的影响较小。10月份的群落密度、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均高于7月份,表明群落结构组成受季节的影响;但是各退化阶段的Sorenson和Morisita-Horn季节相似性比较说明,季节变化对沙化草甸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大于草原草甸,对草原草甸土壤动物群落优势类群数量的影响大于沙化草甸。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表聚性程度也随退化加重而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的退化能够降低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结构复杂性,将会影响其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寒草甸 退化 中型土壤动物 小型土壤动物
下载PDF
污泥减量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1
作者 寇青青 朱世云 +2 位作者 覃宇 汤正泽 荣春 《净水技术》 CAS 2012年第6期4-8,13,共6页
面对近年来污水处理行业污泥产量大、处理处置成本高而环境要求日趋严格的严峻形势,该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系统介绍了污泥减量的理论基础,即污泥隐性增长、解偶联代谢、生物捕食和维持代谢。并详细探讨了基于4种减... 面对近年来污水处理行业污泥产量大、处理处置成本高而环境要求日趋严格的严峻形势,该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系统介绍了污泥减量的理论基础,即污泥隐性增长、解偶联代谢、生物捕食和维持代谢。并详细探讨了基于4种减量原理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置 污泥减量 解偶联代谢 隐性生长 微型动物捕食 维持代谢
下载PDF
公路运营对农田和防护林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炜华 李晓强 +3 位作者 宋扬 吴祥文 刘同洲 许修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3-480,共8页
对距高速公路不同距离样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相似性进行统计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 994只,隶属3纲6目15科。研究发现:1高速公路旁林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高于农田;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样点和... 对距高速公路不同距离样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相似性进行统计及典范对应分析(CCA)。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9 994只,隶属3纲6目15科。研究发现:1高速公路旁林地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高于农田;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在样点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林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1 600 m样点、农田距离高速公路5 m和800 m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3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高速公路林地和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土壤环境因子。距离高速公路远的林地和农田样点(800 m和1 600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高于近距离样点(5 m)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公路的运营对周边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地表植被等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林地 农田 中小型土壤动物 多样性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基成 廖婷婷 +2 位作者 周彦波 戚桂贞 鲁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变化情况与活性污泥状况和出水水质密切相关。在某大型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类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 活性污泥系统中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和变化情况与活性污泥状况和出水水质密切相关。在某大型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曝气池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微生物镜检监测出30多种微型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固着型纤毛虫的种类最多,出现频率也较高。对微型动物密度与曝气池出水水质和污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口钟虫可作为曝气池混合液DO浓度的指示生物,小口钟虫密度越大,DO浓度越高;小口钟虫、八钟虫和转轮虫可作为曝气池出水COD的指示生物,其数量增加是水质净化程度提高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微型动物 相关分析 指示生物
下载PDF
锡林河中游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何冬梅 由文辉 +3 位作者 李喜和 王建国 宋兴安 刘永江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50-358,共9页
本文讨论了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为: 1.中小型土壤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下的水平和垂直数量分布,不单纯受某一种生态因子的制约,而是由于诸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中小型土壤动物与... 本文讨论了草原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主要结果为: 1.中小型土壤动物,在草原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下的水平和垂直数量分布,不单纯受某一种生态因子的制约,而是由于诸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2.中小型土壤动物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类型的生境中有不同的相关性。3.沙地羊茅草原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在土壤中的数量垂直分布,可能主要制约于土壤温度的变化,因此出现本身的特异性规律。4.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人为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因子不稳定性的反应是敏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动物 有机质
下载PDF
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结构优化的可控途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可新 许木启 +1 位作者 曹宏 徐军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0,共3页
优化活性污泥微型动物群落的结构实际就是从根本上优化活性污泥的运转效能。优化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为活性污泥中的微型动物提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运行参数 ;优化这些生物所需的营养 ;向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投放微型动物。
关键词 动物群落 活性污泥法 细菌 微生物 污水处理技术 微型动物 COD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基于生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博杰 樊慧菊 +1 位作者 封莉 张立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3,39,共5页
采用序批式投加剩余污泥方式,连续34d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了MBR中微型动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生物捕食作用对污泥减量效果的贡献。研究发现,MBR中出现密度较高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共13种,其中以红斑... 采用序批式投加剩余污泥方式,连续34d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了MBR中微型动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生物捕食作用对污泥减量效果的贡献。研究发现,MBR中出现密度较高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共13种,其中以红斑顠体虫平均密度最高,达到了338.5个/mL;MBR在运行过程中,MBR内的微型动物呈现出"纤毛虫—轮虫—红斑顠体虫"的演替变化规律;MBR内的污泥减量效果与微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在试验初始阶段,MBR内污泥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之后随着MBR内红斑顠体虫的快速增殖,开始大量生物捕食其他原生动物和轮虫,MBR内微型动物总量降低,导致试验后期(运行约20d后)MBR内的污泥质量迅速增加,可见保持MBR内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的相对稳定是MBR工艺能够长期实现污泥减量的关键。整个试验期间,向MBR中投加的待处理污泥总量为126.9g,污泥累积减少量为100.2g,污泥总减量率为78.96%,其中生物捕食作用引起的污泥累积减少量占总的污泥累积减少量的73.9%,是MBR工艺实现污泥减量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膜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化系统的污泥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艾恒雨 汪群慧 谢维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2-75,共4页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沉降性能约36%,轮虫可作为该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指示生物;低底物浓度下,大型微型动物的捕食活动可以增强污泥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捕食 污泥减量 污泥特性 微型动物
下载PDF
生物载体内孔径对生物膜微型动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小兵 王振振 +5 位作者 林睿 沈翼军 钟梅英 李晶晶 陈红伟 周佳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92-5302,共11页
为了给废水处理生产中最佳孔径的生物载体选型提供依据,本研究系统考察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5种孔径(0.6~4mm)大小对生物膜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肉足虫等是运行前期与中期的优势种属,游泳型与固着型纤毛... 为了给废水处理生产中最佳孔径的生物载体选型提供依据,本研究系统考察聚氨酯海绵生物载体5种孔径(0.6~4mm)大小对生物膜微型动物群落多样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鞭毛虫、肉足虫等是运行前期与中期的优势种属,游泳型与固着型纤毛虫、轮虫是后期的优势种属.不同孔径载体在不同时期,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性等参数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小孔径(0.6mm)载体微型动物仅在运行中期内表现出较高多样性,中小孔径(1mm)载体多样性总体偏低,中大孔径(3mm)和大孔径(4mm)载体微型动物多样性波动剧烈.小孔径、中小孔径载体内微型动物稳定性好,中大孔径载体稳定性波动大,而大孔径载体最不稳定.中等孔径(2mm)载体内微型动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高,多样性高且稳定(后期H=2.12、R=1.19、λ=0.16),其微型动物群落最为稳定(后期WH=0.13),且表现出较好的废水处理效果,中等孔径是理想的生物载体内部孔径大小.在生物膜系统中,微型动物多样性稳定指数WH可作为废水中CODcr去除效果的指标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孔径 微型动物 群落 多样性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填料生物膜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荣芳 胡小兵 +3 位作者 卢学成 叶星 张新喜 钟梅英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85-192,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异同,研究采用3种填料(多面空心球、K3悬浮填料、煤焦粉)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时微型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共出现微型动物57种,包括鞭毛虫7种、... 为了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异同,研究采用3种填料(多面空心球、K3悬浮填料、煤焦粉)处理模拟生活污水时微型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及其与水处理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共出现微型动物57种,包括鞭毛虫7种、肉足虫5种、纤毛虫42种和微型后生动物3种;煤焦粉上以小型鞭毛虫为优势类群,多面空心球与K3悬浮填料上由小型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和固着型纤毛虫交替构成优势类群;悬浮型填料、堆积型填料上微型动物多样性H分别呈"M"型、"前高后低"型变化;煤焦粉对COD、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且稳定,去除率分别为(87±10)%、(92±6)%;煤焦粉生物膜上微型动物多样性H、丰富度R与NH_4^+—N去除率有明显正相关(P<0.01),均匀度λ与其显著负相关(P<0.05);填料上微型动物物种多样性H逐渐降低,但变化规律呈现不同形式;固着型纤毛虫为煤焦粉填料对NH_4^+—N去除的指示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动物 物种多样性 填料 生物膜 污水处理
下载PDF
B类维生素对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霍培书 管越强 +3 位作者 周可新 毕小宝 杨秀芬 马向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9-701,共3页
[目的]为探索添加单一维生素对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在12℃条件下,向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B族维生素,研究其对活性污泥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出水中TN和TP含量、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的... [目的]为探索添加单一维生素对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在12℃条件下,向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中添加适宜浓度的B族维生素,研究其对活性污泥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出水中TN和TP含量、污泥浓度(MLSS)、污泥沉降比和污泥体积指数的影响,并分析了添加VB5对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系统内微型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VB3、VB5可加快人工合成污水中CODCr、TN、TP的去除,并对MLSS有一定影响。添加VB1和VB7则分别对TP的去除和MLSS有一定的影响,但均不明显。VB1、VB2、VB6和VB7对CODCr和TN去除均没有影响。添加VB5对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明确各种单一微量营养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活性污泥 CODCR去除率 微型动物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