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Willis环右颈总动脉灌注Microfil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蓦 王武 +1 位作者 李永东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估通过小鼠右侧颈总动脉途径灌注对比剂Microfil显示Willis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只雄性C57BL/6小鼠(约14周龄,重约20 g)。将小鼠肝素化、麻醉后固定、解剖胸腔,依次自小鼠心尖灌注0.9%氯化钠溶液、4%多聚甲醛溶液和2%戊... 目的评估通过小鼠右侧颈总动脉途径灌注对比剂Microfil显示Willis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取20只雄性C57BL/6小鼠(约14周龄,重约20 g)。将小鼠肝素化、麻醉后固定、解剖胸腔,依次自小鼠心尖灌注0.9%氯化钠溶液、4%多聚甲醛溶液和2%戊二醛溶液混合液;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经右侧颈总动脉近端灌注Microfil,4℃过夜;取脑后体视镜下观察Willis环。将体视镜下观察到的Willis环定义为完全充盈、大部分充盈和充盈不良。结果 20只小鼠全部灌注成功,其中完全充盈11只(55%),大部分充盈4只(20%),充盈不良5只(25%)。大体观察小鼠Willis环完整,染色血管清晰;体视镜下Willis环充盈、立体。结论通过小鼠右侧颈总动脉途径灌注Microfil显示Willis环方法简单、可行,不仅能使Willis环充盈良好,还能清晰显示其立体结构,具有MRA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灌注 microfil
下载PDF
Angiogenesis in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evaluated objectively using MICROFIL perfusion and micro-CT scanning 被引量:7
2
作者 Hong-kui Wang Ya-xian Wang +5 位作者 Cheng-bin Xue Zhen-mei-yu Li Jing Huang Ya-hong Zhao Yu-min Yang Xiao-song G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68-173,共6页
Angiogenesis is a key proces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generally, as well as in the specific field of nerve regeneration. However, no convenient and obje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angiogenesis of tissue-engineere... Angiogenesis is a key proces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generally, as well as in the specific field of nerve regeneration. However, no convenient and objective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angiogenesis of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is study,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were constructed in vitro using Schwann cells differentiated from rat skin-derived precursors as supporting cells and chitosan nerve conduits combined with silk fibroin fibers as scaffolds to bridge 10-mm sciatic nerve defects in rats. Four weeks after surgery, three-dimensional blood vessel reconstructions were made through MICROFIL perfusion and micro-CT scanning, and parameter analysis of the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was performed. New blood vessels grew into the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from three main directions: the proximal end, the distal end, and the middle. The parameter analysi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blood vessel images yielded sever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number, diameter, connec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lood vessels. The new blood vessels were mainly capillaries and microvessel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9 to 301 μm. The blood vessels with diameters from 27 to 155 μm accounted for 82.84% of the new vessels. The microvessels in the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implanted in vivo were relatively well-identified using the MICROFIL perfusion and micro-CT scanning method, which allows th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and changes of angiogenesis in tissue-engineered nerves implanted in v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angiogenesis micro-CT microfil perfusion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issue-engineered nerve skin-derived precursor chitosan nerve conduit Schwann cell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Thermohydro - comfort Durability for Microfi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under Grey System
3
作者 孙锋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2期46-49,共4页
Thin microfl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that is knitted to use new single plated theory on large diameter circular weft knitting machine is a new functional fabric. After military use, the reflective opinions are... Thin microfl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that is knitted to use new single plated theory on large diameter circular weft knitting machine is a new functional fabric. After military use, the reflective opinions are that it is light, thin, soft, smooth - touch, and it has excellent elasticity, good air perviousness, large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is held to use grey system theory, and the thermohydro - comfort durability of this microfi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ommon knitted fabrics. The analytical result proves the microfi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is satisfactory under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that human body needs to eliminate or retain the quantity of heat. It can be use to seam up not only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uniform of serviceman but also civil sporty and sportswear et cet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il - POLYPROPYLENE KNITTED fabric thermo-hydro - COMFORT DURABILITY GREY system.
下载PDF
应用高分辨率显微CT进行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毛以华 朱昭炜 +1 位作者 丁茂超 唐茂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Micro-CT)研究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可行性,比较两种不同的造影剂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注明胶-氧化铅和Microfil,取大鼠两侧坐骨神经行Micro-CT扫描,同时设定电压3... 目的探讨采用高分辨率显微CT(Micro-CT)研究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可行性,比较两种不同的造影剂对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注明胶-氧化铅和Microfil,取大鼠两侧坐骨神经行Micro-CT扫描,同时设定电压30kVP、功率40W作为成像时的最佳能量参数。将扫描得到的断层图像转变为Dicom格式输出至个人电脑,利用Mimics 10.0软件对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将灌注不同造影剂后得到的标本图片分别从大体和三维两个方面进行对照,发现明胶-氧化铅的造影效果明显优于Microfil;Micro-CT在扫描重建时呈现出低耗时、低变化以及高清晰度的特点。结论 Microfil在灌注微血管造影时存在着灌注压力要求高、成像质量差等缺点,而传统的明胶-氧化铅在微血管造影上仍有其独到的优越性;Micro-CT不失为一种研究大鼠周围神经微血管三维构筑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il 周围神经 高分辨率显微CT 微血管造影 大鼠
下载PDF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细胞微丝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雷宇华 闫芝芬 +1 位作者 马春红 魏建昆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3,共3页
用稻瘟病菌 90 - 2菌株产生的毒素 ,处理水稻同核异质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珍汕 97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鬼笔环肽为探针 ,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 ,毒素处... 用稻瘟病菌 90 - 2菌株产生的毒素 ,处理水稻同核异质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珍汕 97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鬼笔环肽为探针 ,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 ,毒素处理前珍汕 97A ,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中 ,微丝由内向外广泛散布 ,粗细不等 ,呈无序网络分布。毒素处理后 ,珍汕 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 ,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 ,微丝集聚成粗束 ,有的呈碎片状 ;而珍汕97B的根冠细胞微丝破坏程度轻 ,微丝分布类似于毒素处理前的分布。本文研究了在毒素作用下 ,不同细胞质微丝状态及分布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素 微丝 雄性不育细胞质 信号转导
下载PDF
釉质粘接剂与光固化窝沟封闭剂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小米 邹红 赵睿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评价釉质粘接剂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效果。[方法]对780例6~12岁患儿的1560个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用釉质粘接剂进行窝沟封闭术,并采用Estiseal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效果。[结果]随诊4年后发现釉质... [目的]评价釉质粘接剂用于窝沟封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效果。[方法]对780例6~12岁患儿的1560个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用釉质粘接剂进行窝沟封闭术,并采用Estiseal光固化窝沟封闭剂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价效果。[结果]随诊4年后发现釉质粘接剂组在1~4年的涂膜保留率均比可见光固化组高(P〈0.01),但龋病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釉质粘接剂是一种可靠、方便的化学窝沟封闭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粘接剂 窝沟封闭 磨牙
下载PDF
功能性羊毛复合针织面料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锋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功能性羊毛复合针织面料无刺痒感 ,热湿舒适性好 ,是一种缝制羊毛针织内衣的新型面料。本文论述了它的导热排汗的机理及原料选用和编织工艺 。
关键词 功能性羊毛复合针织面料 热湿舒适性 羊毛针织内衣 原料 编织工艺
下载PDF
热湿舒适性羊毛复合针织内衣的开发
8
作者 孙锋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热湿舒适性羊毛复合针织服装穿着无刺痒感,导汗排湿,是一种新型的羊毛针织内衣。论述了它的原料选用、编织方法及导汗排湿机理。
关键词 羊毛 细旦丙纶 复合纺织 刺痒感 热湿舒适性
下载PDF
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的开发和研究第一部分:编织工艺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锋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21-24,共4页
功能性纤维及其针织新产品的一条龙开发是“九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在本研究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军队换装的需要,开发出薄型的热湿舒适性好的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现已供我国驻港部队和坦克兵部队穿用。在本文中,... 功能性纤维及其针织新产品的一条龙开发是“九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在本研究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军队换装的需要,开发出薄型的热湿舒适性好的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现已供我国驻港部队和坦克兵部队穿用。在本文中,对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大筒径单面圆纬机添纱编织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旦丙纶 热湿舒适性 复合针织面料 编织工艺
全文增补中
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的开发和研究第二部分:染色和整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锋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42-45,共4页
开发出薄型的热湿舒适性好的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且已投入使用。同时,对其染整工艺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细旦丙纶 热湿舒适性 复合针织面料 染色和整理
全文增补中
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与FUJIⅦ玻璃离子型在龋高危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苑荟 邢孔才 王怡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与FUJI Ⅶ玻璃离子型在龋高危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80例(226颗牙)儿童分为A组(114颗牙)与B组(112颗牙),每组40例。A组使用Helioseal ... 目的:比较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与FUJI Ⅶ玻璃离子型在龋高危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医院实施窝沟封闭的80例(226颗牙)儿童分为A组(114颗牙)与B组(112颗牙),每组40例。A组使用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B组使用FUJIⅦ玻璃离子型,在封闭后0.5、1、2年时进行回访,比较两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及龋病发生率。结果:回访2年后,A组与B组的复查牙数分别为101颗、96颗,回访率分别为88.60%、85.71%。在0.5、1、2年回访时,A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7.37%、93.63%、93.07%,B组的封闭剂保留率分别为91.96%、82.24%、65.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0.00%、0.91%、2.97%,B组的龋病发生率分别为0.89%、0.93%、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封闭剂均能有效降低龋病发生率,Helioseal F树脂型封闭剂的防龋效果优于FUJI Ⅶ玻璃离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 龋齿 窝沟封闭 树脂型封闭剂 玻璃离子型封闭剂
下载PDF
国内微孔膜过滤器及应用简况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久传 张金城 黄夫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微孔膜销售产值占总的膜技术产值的50%以上,世界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本文着重介绍微孔滤膜及褶筒微滤器的特性及其在电子、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例如电子工业,目前已进入256K 比特RAM 大型集成电路生产时代,分辨率高(电子元... 微孔膜销售产值占总的膜技术产值的50%以上,世界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本文着重介绍微孔滤膜及褶筒微滤器的特性及其在电子、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例如电子工业,目前已进入256K 比特RAM 大型集成电路生产时代,分辨率高(电子元件线条宽度和线条间间距达到微米及亚微米级),对用于过滤水和空气的微孔滤器的孔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着重对微孔滤器的引进(已引进200多套纯水制造装置)和国产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国内微孔滤器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微孔滤器 微孔膜 超纯水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ilica and Micro-Fillers from Recycling Materials on Strength of Epoxy-Polymer
13
作者 Starokadomsky Dmitro Lvovich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2期63-66,共4页
关键词 聚合物材料 强度特性 二氧化硅 环氧 回收 填料 复合材料 强化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