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CT成像的泡沫混凝土细观损伤模拟方法
1
作者 刘继国 崔庆龙 +2 位作者 舒恒 彭文波 杨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1-1949,共9页
为探究常用于隧道减震设计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在受压荷载下的细观裂纹损伤发展过程以及细观损伤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基于X-CT成像从细观尺度分析泡沫混凝土损伤过程的模拟方法。首先,借助X-CT扫描技术获取可表征泡沫混凝土细观多孔... 为探究常用于隧道减震设计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在受压荷载下的细观裂纹损伤发展过程以及细观损伤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提出基于X-CT成像从细观尺度分析泡沫混凝土损伤过程的模拟方法。首先,借助X-CT扫描技术获取可表征泡沫混凝土细观多孔结构的X-CT图像,并对该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以获取用于建立泡沫混凝土细观模型的二值图;然后,采用自主编译的Python脚本插入内聚力单元模拟泡沫混凝土模型的损伤开裂过程,并分析不同孔隙率下泡沫混凝土的细观损伤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泡沫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阶段、塑性平台阶段的细观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为研究泡沫混凝土材料的细观损伤机制和宏观力学参数标定提供了新手段;2)在单轴受压过程中,连接多孔材料相邻孔隙的水泥基充当了“支柱”作用,接触法向压力随着应变积累而连通发展,泡沫混凝土模型受压时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3)当泡沫混凝土孔隙率较低时,其峰值抗压强度会显著增加,但材料可能会在局部产生大规模开裂,孔隙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x-ct成像 细观损伤模拟 内聚力单元
下载PDF
MAPPING THE DAMAGED ZONE AROUND THE CRACK TIP IN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WITH SYNCHROTRON MICROFOCU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 被引量:3
2
作者 Hans-Friedrich Enderle Dieter Lilge +3 位作者 Stephan V.Roth Rainer Gehrke Jens Rieger 门永锋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round a crack tip in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canning synchrotron microfocus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 The scattering data confirm the process of... The structural changes around a crack tip in a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canning synchrotron microfocus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 The scattering data confirm the process of craze structure development near a crack tip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voids.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stress in the plastic zone near a crack tip exhibited a gradient distribution with respect to its strength and direction. The whole damaged area showed a strain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a flow behavior toward the crack t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microfocus SAXS Crack tip Voids.
下载PDF
In-line phase contrast for weakly absorbing materials with a microfocus x-ray source
3
作者 章迪 李政 +2 位作者 黄志峰 禹爱民 沙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8期1731-1737,共7页
For weakly absorbing materials, image contrast can be enhanced by phase contrast in form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line phase contrast technique relies on its ability to record intensity data which contain inf... For weakly absorbing materials, image contrast can be enhanced by phase contrast in form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line phase contrast technique relies on its ability to record intensity data which contain information on the x- ray's phase shift. Four kinds of approache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nd phase shift ax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A micro-focal x-ray source with high geometrical magnification is used to acquire phase contrast images. A great improvement on image quality is shown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xe modified for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imaging pos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line phase contras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microfocus Fresnel diffraction
下载PDF
Scanning Microfocu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tudy of the Avian Eggshell
4
作者 D. Lammie M. M. Bain +1 位作者 S. E. Solomon T. J. Wes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11-18,共8页
Synchrotron microfocu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anostructure and microscopic variation of eggshells. It uses a microbeam allowing the ability to prob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organic ... Synchrotron microfocu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anostructure and microscopic variation of eggshells. It uses a microbeam allowing the ability to prob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nents at nanometer level and is ideal for mapping over small areas to obtai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structural variations. Thin sections of eggshells were scanned from the shell membrane (inner) to the cuticle (outer) surface. The data collected was used to produce two-dimensional maps showing microscopic changes within the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eggshell. The structural alterations ap- parently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of the resulting eggshell. As the organic matrix is embedded within the eggshell this may contribute to the variations observed in calcite crystal form and textur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btained about a biomaterial at different length scales is important in relating the structure to its functional properties. This knowledge and the principles behind the formation of biomaterials could be used in the attempt of bioengineering new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terial EGGSHELL NANOSTRUCTURE microfocus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下载PDF
Studying a kind of portable ultra-bright microfocus x-ray source
5
作者 王凯歌 王雷 牛憨笨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807-1813,共7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perties of a kind of portable ultra-bright microfocus x-ray source with the Monte-Carlo method in detail. The new x-ray source consists of an electron-emission system, an electrostatic focusi...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perties of a kind of portable ultra-bright microfocus x-ray source with the Monte-Carlo method in detail. The new x-ray source consists of an electron-emission system, an electrostatic focusing system and a metal target. A crystal Lanthanum Hexaboride cathode, a Wehnelt grid and an extracted electrode compose the triode electrode electron-gun system. Two equal radius cylinder electrodes form the focusing system. Th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focus properties of the electron beam such as the ratio Dw/H, grid bias Vg, and the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ted electrode arc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reveal that when Dw/H, Vg, the length of the extracted electrod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rid and the extracted electrode equals 5, q).6 kV, 10 mm, and 8 mm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 beam focal spot can be concentrated down to 9 μm in radius and a reasonable focal length about 72.5 mm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athode emission currents can be as high as 3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focus x-ray source high brightness micro-focal spot Monte-Carlo method
下载PDF
X-CT扫描成像技术在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表征中的应用——以大安油田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43
6
作者 李易霖 张云峰 +3 位作者 丛琳 谢舟 闫明 田肖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9-387,共9页
以松辽盆地南部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VGStudio MAX强大的CT数据分析功能结合Avizo软件先进的数学算法,建立了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多尺度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该模型具有样品无损、结果直观、数据丰富等优势;... 以松辽盆地南部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VGStudio MAX强大的CT数据分析功能结合Avizo软件先进的数学算法,建立了大安油田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多尺度三维数字岩心模型,该模型具有样品无损、结果直观、数据丰富等优势;同时结合环境描电镜(ESEM)、Maps图像拼接技术、铸体薄片、恒速压汞等油气分析测试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大安油田扶余油层微观孔隙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为进一步开展大安油田扶余油层渗流机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微米尺度下,大安油田扶余油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溶蚀型孔隙和微裂缝为主,不同孔渗的样品孔喉的形态和尺寸有所不同,孔喉形态多为球状和条带状,孔喉分布状态主要有连片状和孤立状两种;纳米尺度下,大安油田扶余油层储集空间类型以矿物颗粒内部或表面的溶蚀孔隙和微裂缝为主,纳米孔喉形态上多呈小球状、管状,微裂缝对纳米级孔隙有很好的沟通作用。喉道半径较窄是造成样品的实测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油田 扶余油层 x-ct扫描技术 致密砂岩 微观孔隙结构 数字岩心
下载PDF
基于微焦X-CT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精细表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新伟 许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1,157,共5页
利用微焦X-CT射线层析扫描技术,从精细化、定量化和无损化角度,对西沙海域中新统碳酸盐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表征。碳酸盐岩样品的三元组构中,孔隙、基质和矿物分别具有不同的CT值分布范围,通常孔隙的CT值均小于-70... 利用微焦X-CT射线层析扫描技术,从精细化、定量化和无损化角度,对西沙海域中新统碳酸盐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和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精细表征。碳酸盐岩样品的三元组构中,孔隙、基质和矿物分别具有不同的CT值分布范围,通常孔隙的CT值均小于-700 HU。阈值分割提取二值化图像确定了各切片的平均孔隙度变化,定量表征了岩石微观非均质性特征,其中处于同一沉积相的XY-1、XY-2和XY-3样品的平均孔隙度大小和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表明3块样品的非均质性较其他样品更严重。三维重构后计算的孔隙度略大于传统压汞法测得的结果,两者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建立了三维表面模型和立体模型,清晰地识别出碳酸盐岩样品中孔隙、基质和矿物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其相互连通性。该技术为评估样品非均质性提供了新的方法,也为估算渗透率和储层潜力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焦x-ct 微观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三维重构 碳酸盐岩 南海西沙海域
下载PDF
基于X-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三维数值化试样重建 被引量:34
8
作者 万成 张肖宁 +2 位作者 王邵怀 吴文亮 吴志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3-37,42,共6页
为了对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构,采用德国Compact-225型工业X-CT扫描混合料试件,实现试件的三维可视化,计算出集料、砂胶、空隙的体积组成。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实现了由三维可视化模型向三维数值化模型的转化。提出了边界空隙... 为了对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构,采用德国Compact-225型工业X-CT扫描混合料试件,实现试件的三维可视化,计算出集料、砂胶、空隙的体积组成。采用自行编写的程序,实现了由三维可视化模型向三维数值化模型的转化。提出了边界空隙率的概念,通过设置一定的边界空隙率,使模型的边界空隙分布符合实际试样的空隙分布。建立了基于实际试样真实内部微细观分布的数值化试样,弥补了传统的数值方法采用统计学原理或采用对试件损伤研磨建立三维细观模型的不足,为数值化测试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数值化试样 三维重建 沥青混合料 x-ct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工业X-CT2代扫描运动控制卡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开龙 魏彪 +2 位作者 米德伶 胡现辉 路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8-172,共5页
分析比较了工业X-CT扫描运动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在优先满足工业X-CT 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业X-CT扫描运动通用控制的设计方案,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扫描的运动控制。通过将FPGA芯片EP1C3T100C8及单片机AT89LV52应用于2代扫... 分析比较了工业X-CT扫描运动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在优先满足工业X-CT 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业X-CT扫描运动通用控制的设计方案,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扫描的运动控制。通过将FPGA芯片EP1C3T100C8及单片机AT89LV52应用于2代扫描运动控制的设计,研究开发了控制卡,即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数据的同步采用了FIFO技术,功能模块的选择采用了译码电路的方法,并通过状态机以实现对时序的匹配。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2代扫描运动控制卡不仅快速、稳定,而且可以利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进行各种控制参数的灵活选择,达到了使其能同时支持1,2,3代运动扫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x-ct 扫描运动控制 FPGA 单片机
下载PDF
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层为例 被引量:114
10
作者 孙卫 史成恩 +1 位作者 赵惊蛰 赵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5-779,i0009-i001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受沉积—埋藏—成岩等因素控制。特低渗透储层具有其独特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应用X-CT扫描成像实验技术进行砂岩岩心微观孔隙结构水驱油驱替实验,通过CT扫描切片图像观...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受沉积—埋藏—成岩等因素控制。特低渗透储层具有其独特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应用X-CT扫描成像实验技术进行砂岩岩心微观孔隙结构水驱油驱替实验,通过CT扫描切片图像观察分析了注入水微观驱替渗流机理及不同注入压力下的水驱油效率变化分布规律(实验岩心的水驱油效率最高为62%,最低为42%,平均为51.6%),定量评价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实验表明低孔、低渗和储层微观双重孔隙结构是造成注入水启动压力、水驱油效率差异大的根本原因;而较强的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是造成注入水波及效率不高、水驱油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成像 特低渗储层 微观孔隙结构 渗流机理 非均质性 启动压力 水驱油效率
下载PDF
利用蒙特卡罗建模及估算儿童X-CT检查受照剂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羽晞 邱睿 +2 位作者 郑钧正 高林峰 李君利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在儿科X射线-CT检查迅速增加的当下,尤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儿童,其所致医疗照射剂量的评估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已建立的1岁儿童体素体模,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建立扫描模型,进行CT检查所致儿童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估算。建立... 在儿科X射线-CT检查迅速增加的当下,尤其对电离辐射敏感的儿童,其所致医疗照射剂量的评估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课题。本文结合已建立的1岁儿童体素体模,利用蒙特卡罗技术建立扫描模型,进行CT检查所致儿童受检者的医疗照射剂量估算。建立了CT单层轴向扫描时对1岁儿童36个器官或组织所产生医疗照射剂量的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可快速估算1岁儿童受检者接受CT扫描时的医疗照射剂量。并与同样扫描条件下的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相对偏差在2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x-ct检查 CT扫描模型 蒙特卡罗 医疗照射 器官剂量
下载PDF
华南成矿省福建魁歧晶洞花岗岩样品孔隙结构的工业X-CT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鹏 魏彪 +3 位作者 陈超 冯鹏 米德伶 任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7-783,共7页
地球科学的发展与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长足进步,产生了更为先进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使其在地球科学中的作用日益为世人瞩目,工业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技术即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形象、... 地球科学的发展与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长足进步,产生了更为先进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使其在地球科学中的作用日益为世人瞩目,工业X-CT(X-ray Computed Tomography)测量技术即是其中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观显示地质岩矿样品内部的、无损的、原位的二维或三维(立体)信息等特点,可实现对地质岩矿样品CT二维断层图像进行全数字化的三维可视化处理与分析。本研究针对华南成矿省福建魁歧晶洞花岗岩KQ-6样品的孔隙结构,依据工业X-CT 技术的原理及方法,获得了样品的 CT 二维序列图像,借助于数字图像处理分析工具,得到了样品的孔隙度和孔径分布统计结果,孔隙度测量值为8.14%,孔径尺寸0.4~2 mm;基于此,开展了该地质样品的三维可视化孔隙结构研究,获得了样品的孔隙连通的拓扑图形,直观展现了样品内部孔隙连通性,这对精细刻画地质样品内部结构特征及成矿流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孔隙结构 工业x-ct 三维可视化 孔径分布 孔隙连通性
下载PDF
基于X-CT技术对黔西滇东区域煤储层物性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熊波 刘坤 +1 位作者 郭凯 赵广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7-412,417,共7页
黔西滇东区域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区,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和矿场试验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X-CT技术系统研究了该区的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表明,X-CT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矿物、暗煤、镜煤和孔隙这4种介... 黔西滇东区域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区,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和矿场试验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通过X-CT技术系统研究了该区的煤储层物性特征。研究表明,X-CT扫描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矿物、暗煤、镜煤和孔隙这4种介质,它们的CT数分别为:〉1 800,1 500~1 800,1 000~1 500,〈1 000 HU,但是具体CT数又因样品而异;通过X-CT扫描技术估算得到的煤孔隙度值为3.33%~7.14%,矿物含量为0.11%~89.03%,与氦气法和工业分析法得到的结果相关性很好;X-CT切片分析结果显示在应力作用下,原生煤具有最强的均质性,糜棱煤具有最强的非均质性,初碎裂煤和碎裂煤介于两者之间,表明煤岩在没有受到应力作用之前,煤岩组成在轴向上的均质性相对较好,后期的应力作用造成了煤中的煤岩组分、孔裂隙以及矿物的分布不均匀,煤岩非均质性增强;通过煤储层三维模型的建立,定量表征了研究区煤中矿物质、孔隙以及裂隙的空间分布特征,实现了煤储层的三维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 物性特征 均质性 三维模型 煤储层 黔西滇东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在子仲姜盘制作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忠明 周亚 吴来明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5,共14页
子仲姜盘内现有12只圆雕水生动物不能从盘中拔出,但都能在原地作360°旋转,在青铜器制作技术上堪称一绝。为了揭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分析了子仲姜盘的圆雕水生动物、攀龙、虎足及附耳与盘体的连接方式... 子仲姜盘内现有12只圆雕水生动物不能从盘中拔出,但都能在原地作360°旋转,在青铜器制作技术上堪称一绝。为了揭示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X-CT)分析了子仲姜盘的圆雕水生动物、攀龙、虎足及附耳与盘体的连接方式和内部结构。结果显示:圆雕水生动物内部都相应地配有一个转轴与盘体铸接。轴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带有柱帽的圆柱体转轴;另一种是下半部分圆柱体,中间设有直径较大的圆盘,上半部分是圆锥体的转轴,在水生动物脊背上设有与圆锥体相对应的卯口;攀龙与虎足都自带多个"铸接销",与盘体构成隐蔽、牢固的铸接结构;附耳实心,与盘体浑铸。通过对子仲姜盘的X-CT检测,充分揭示了中国古代工匠在继承先人高超的陶范技术基础上,又有创新性应用。其理念是在设计中以美观为前提,呈现复杂而和谐的外观,而在制作技术上则以实用、简便为主,体现了合理性与巧妙性。运用X-CT检测技术对子仲姜盘内部复杂结构的精确呈现,表明该技术在古代青铜器工艺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仲姜盘 x-ct技术 转轴 铸接销 铸接 晋国
下载PDF
基于X-CT技术的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精细描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淑玲 汤达祯 +3 位作者 陶树 孟艳军 房媛 李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72,共6页
基于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通过表征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的孔-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分析煤岩组构,建立煤岩体可视化与三维重构,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层储层特征行了精细描述。结果表明:扫描CT数在不同煤岩类型的样品中呈现较大... 基于X射线层析扫描(X-CT)技术,通过表征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的孔-裂隙和矿物的发育特征,分析煤岩组构,建立煤岩体可视化与三维重构,对沁水盆地南部3号和15号煤层储层特征行了精细描述。结果表明:扫描CT数在不同煤岩类型的样品中呈现较大差异,孔裂隙及矿物发育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切片平均CT孔隙度及矿物含量均与切片平均CT数有良好相关性。对比这2个煤层的X-CT试验结果,发现3号煤层平均CT数小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中无机组分含量较低,孔裂隙较为发育,而15号煤层中存在相对多的无机矿物质;3号煤层CT数的极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大于15号煤层,说明3号煤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较15号煤层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技术 煤岩类型 煤储层 CT数 三维重构 沁水盆地南部
下载PDF
工业X-CT二代扫描运动控制系统及其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鹏 魏彪 +2 位作者 唐波 潘英俊 先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研制了一套工业X -CT二代 (Ⅱ代 )扫描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即“平移 +旋转”的扫描运动系统。针对Ⅱ代扫描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旋转运动 ,根据其运动特点 ,获得旋转运动的传递函数。利用Matlab开发软件 ,在时域和频域对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仿... 研制了一套工业X -CT二代 (Ⅱ代 )扫描运动控制实验装置 ,即“平移 +旋转”的扫描运动系统。针对Ⅱ代扫描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旋转运动 ,根据其运动特点 ,获得旋转运动的传递函数。利用Matlab开发软件 ,在时域和频域对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 ,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 ,改善其响应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x-ct Ⅱ代扫描 响应特性 MATLAB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三维高分辨工业X-CT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贤刚 郭志平 +2 位作者 彭亚辉 张朝宗 田杰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4-67,共4页
介绍了采用高分辨CCD面阵列探测器的微焦点三维CT系统的基本结构 ,应用基于Feldkamp的近似三维重建算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与以往用线阵列探测器的CT系统比较 ,该系统具有采集数据快 ,成像速度快 ,检测周期短的特点 ,可实现对... 介绍了采用高分辨CCD面阵列探测器的微焦点三维CT系统的基本结构 ,应用基于Feldkamp的近似三维重建算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图像质量。与以往用线阵列探测器的CT系统比较 ,该系统具有采集数据快 ,成像速度快 ,检测周期短的特点 ,可实现对被检测陶瓷样品 10 0 %的检测。给出了使用该系统检测陶瓷轴承球的DR(数字照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分辨工业x-ct系统 微焦点 快速数字成像 三维图像重建 陶瓷零件 检测
下载PDF
用微焦点X-CT成象研究岩石微观特征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玉彬 李向良 高岩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50-52,共3页
利用ACTIS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 (CT)扫描仪对岩石微观孔隙特征进行成象 ,对直径 2 .5mm的样品进行成象 ,空间分辨率能达到几个微米 ,能直观地描述岩石内部流体分布的特征 ,并利用CT定量分析、CT图象分析和分形几何方法对岩石孔隙进行... 利用ACTIS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 (CT)扫描仪对岩石微观孔隙特征进行成象 ,对直径 2 .5mm的样品进行成象 ,空间分辨率能达到几个微米 ,能直观地描述岩石内部流体分布的特征 ,并利用CT定量分析、CT图象分析和分形几何方法对岩石孔隙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焦点X射线 计算机层析(CT) 孔隙结构 流体分布 微观成象
下载PDF
基于X-CT的C60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细观结构损伤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杜红秀 樊亚男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0-215,共6页
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20~600℃下C60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掺0.2%聚丙烯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PPHPC)的细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高温及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及劣化衍化的影响,揭示高性能混凝土... 采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技术,对20~600℃下C60高性能混凝土(HPC)和掺0.2%聚丙烯纤维C60高性能混凝土(PPHPC)的细观结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分析高温及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损伤及劣化衍化的影响,揭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爆裂及聚丙烯纤维改善其高温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孔隙率、平均孔径不断增加,裂缝长度、宽度、面积及周长均有所发展,内部细观结构不断劣化,抗压强度随之降低;400℃高温作用后,PPHPC内部孔隙数量较HPC有所增加;X-CT图像直观表明PPHPC劣化滞后于HPC,PPHPC孔隙增长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较HPC低;受火温度与缺陷率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掺聚丙烯纤维可以改善HPC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细观结构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高温损伤 孔隙
下载PDF
X-CT设备低对比度分辨力检测方法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康立丽 余晓锷 +1 位作者 冯晓刚 卢广文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 :检测X CT设备低对比度分辨力 ,评价X CT系统在低对比度条件下区分目标物的能力。方法 :利用Catphan体模的CTP51 5模块进行测试 ,同样扫描条件重复三次 ,得到CT设备在低对比度条件下可分辨目标物的最小直径。结果 :1 %、0 .5 %和 0... 目的 :检测X CT设备低对比度分辨力 ,评价X CT系统在低对比度条件下区分目标物的能力。方法 :利用Catphan体模的CTP51 5模块进行测试 ,同样扫描条件重复三次 ,得到CT设备在低对比度条件下可分辨目标物的最小直径。结果 :1 %、0 .5 %和 0 .3 %对比度条件下 ,A设备三次重复扫描得到的结果分别为 (2、4和 5mm)、(2、3和 3mm)、(2、3和 5mm) ,螺旋扫描结果为 (2、5和 6mm) ;B设备三次重复扫描得到的结果分别为 (3、5和 7mm)、(2、6和 8mm)、(2、4和6mm)。针对多种对比度检测结果 ,利用Excel绘制低对比度分辨力变化曲线。结论 :利用多种对比度条件评价低对比度分辨力使评价更客观全面。利用低对比度分辨力变化曲线图可对体模不能提供的其他对比度条件下的低对比度分辨力进行估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ct设备 低对比度分辨力 重复扫描 低对比度分辨力变化曲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