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细胞培养微芯片的制作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邵建波 吴蕾 +1 位作者 金庆辉 赵建龙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53-1257,共5页
细胞培养是细胞研究的基础,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给细胞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微系统平台上进行细胞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微流体和微结构的性质,对细胞进行操控,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药物筛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SU-8... 细胞培养是细胞研究的基础,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给细胞培养提供了新的方法。在微系统平台上进行细胞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微流体和微结构的性质,对细胞进行操控,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药物筛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SU-8负性光刻胶模具制作双层细胞培养微芯片的方法,该芯片通过狭缝将细胞培养区和微通道区隔离,既保证细胞培养区域的相对独立,又可以利用微流体的特性调节细胞外基质的性质,给基于微芯片进行细胞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微芯片 双层SU-8 微缝隙
下载PDF
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对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苟敏 蔡潇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前,种植修复多采用两段式种植体,由于行使生理功能时的咀嚼负荷、制造的误差和种植体—基台连接处的微动,种植体—基台微间隙不可避免。微间隙在颌骨内的深度越深,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吸收越多;内连接系统比外连接系统有更小的种植... 目前,种植修复多采用两段式种植体,由于行使生理功能时的咀嚼负荷、制造的误差和种植体—基台连接处的微动,种植体—基台微间隙不可避免。微间隙在颌骨内的深度越深,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吸收越多;内连接系统比外连接系统有更小的种植体颈部周围骨吸收,带锥度的内连接系统的骨吸收比对接式连接系统小;种植体—基台的密合性越好,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吸收越少;应用平台转移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吸收。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对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微间隙处的微渗漏和微动来实现的,微渗漏又分为细菌微渗漏和小分子微渗漏,细菌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微间隙进入种植体内部定居、繁殖,成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一个感染灶,微动可以产生局部应力,并且促进微渗漏的发生。总之,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对接式连接系统,选择微间隙平齐或者高于牙槽嵴水平的种植深度,对于带锥度的内连接系统,选择微间隙低于牙槽嵴顶水平的种植深度,尽量选择内连接系统和密合性较好的种植系统,合理应用平台转移技术,以达到保存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目的。本文就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对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影响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基台 微间隙 微渗漏 微动 牙槽骨
下载PDF
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方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种植义齿修复的美学效果,一直是种植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保持种植体颈部周围边缘骨(marginal bone)和相应软组织的稳定,形成良好的上皮袖口封闭,是种植体长期、稳定行使功能和维持美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然而,有文献报道,
关键词 骨吸收 平台转换 种植体-基台界面 微间隙 生物学宽度
下载PDF
交变压力下固井界面微间隙产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效锋 管志川 +1 位作者 廖华林 吴彦先 《石油机械》 2015年第4期22-27,共6页
针对油井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固井界面微间隙产生机理及规律问题,对比国外学者的经典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套管内压交变作用下的固井界面力学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套管和水泥环应力均处在弹性范围内时,没有微间隙产... 针对油井长期服役过程中的固井界面微间隙产生机理及规律问题,对比国外学者的经典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套管内压交变作用下的固井界面力学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套管和水泥环应力均处在弹性范围内时,没有微间隙产生;而在高应力作用下水泥环中存在塑性残余变形时,套管内压交替变化将导致套管、水泥环和地层界面变形不再协调,将可能脱开产生微间隙。因此得出结论:套管内压交变作用下的水泥环塑性残余变形是导致微间隙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对影响微间隙尺寸的关键因素及规律进行分析,指出套管内压值越大,产生微间隙的可能性就越大,套管内交变压差越大,微间隙的尺寸就越大;在套管内交变压力作用下,软地层比硬地层固井界面更容易产生微间隙;同时,选用低弹性模量水泥固井界面产生微间隙的可能性则会降低。研究结果对环空带压和环空窜流的产生原因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间隙 套管 水泥环 固井界面 塑性残余变形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口腔种植体颈部骨吸收和平台转换设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平 谷志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74-476,共3页
两段式种植体修复1年后种植体-基桩界面即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约1.5~2mm已被作为种植成功标准之一,但骨吸收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平台转换设计应用于种植体修复后可显著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种植体-基桩界面 平台转换 微间隙 生物学宽度
下载PDF
一种新型微隙突波吸收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宏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采用半导体技术和Si半导体材料研制出一种新型微隙突波吸收器。它具有固有电容小、电流吸收容量大、响应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等特点。
关键词 微隙 突波吸收器 半导体
下载PDF
气井水泥环微间隙封堵材料粒径分形级配优选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照明 高洪祥 金春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8期1965-1968,共4页
天然气在微间隙中的气窜流动特征比较复杂,一旦发生环空气窜,就会造成生产损失,甚至影响施工安全。针对目前封堵材料粒径选择方法的不足,国内外公司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油田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熟,气体上窜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引... 天然气在微间隙中的气窜流动特征比较复杂,一旦发生环空气窜,就会造成生产损失,甚至影响施工安全。针对目前封堵材料粒径选择方法的不足,国内外公司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油田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熟,气体上窜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引入分形理论,建立微间隙封堵的物理模型,结合激光粒度测试得到的材料粒径分布状况及分形维数的合理筛选(D=2.556mm),假定在小于1.68mm、(1.68—56.8)mm、大于56.8μm三个粒径范围内分别填充微硅、水泥和漂珠,设计出水泥、微硅和漂珠的质量配比为100∶22.068∶12.973。并对封堵体系进行试验测定,结果表明该堵剂有良好的固结强度、造壁性和封堵效果。从而为微间隙封堵工艺提供技术指导,减少气窜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间隙 气窜 封堵材料 分形理论
下载PDF
微隙突波吸收器在电话机防雷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宏 施仕君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9年第4期64-69,共6页
对电话机用的小型微隙突波吸收器防雷保护电路及其效果作了详细测试,给出了一种低压(Vp<400V)开始起作用、具有防雷增强型效果、对通话传输性能影响小的保护电路.
关键词 微隙突波吸收器 电话机 防雷 保护电路 过压保护
下载PDF
非平稳噪声下基于凸优化的自适应焊缝跟踪算法
9
作者 冯宝 张绍荣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32-235,共4页
针对非平稳性噪声下焊缝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技术的自适应焊缝跟踪方法。通过熔池质心来描述焊缝位置特征,建立焊缝跟踪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运用凸优化理论,将量测过程中非平稳噪声的稀疏性特征以先验约束的形式引... 针对非平稳性噪声下焊缝跟踪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技术的自适应焊缝跟踪方法。通过熔池质心来描述焊缝位置特征,建立焊缝跟踪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运用凸优化理论,将量测过程中非平稳噪声的稀疏性特征以先验约束的形式引入优化过程中,通过最小化非平稳噪声的范数实现对非平稳噪声的实时估计。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凸优化的自适应焊缝跟踪方法能够减小因非平稳噪声引起的焊缝位置测量偏差,有效提高了焊缝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析 非平稳噪声 微间隙焊缝 自适应焊缝跟踪
下载PDF
对称单微隙放电管
10
作者 李宏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2,14,共3页
研制了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单微隙放电管 ,研究了它的电特性。结果表明这种对称微隙放电管的耐冲击电流能力大于 15 0 0 A、极间电容小于 1p F、冲击击穿电压约 40 0 V。它可以克服非对称单微隙放电管在直流击穿电压对称性和稳定性方面... 研制了一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单微隙放电管 ,研究了它的电特性。结果表明这种对称微隙放电管的耐冲击电流能力大于 15 0 0 A、极间电容小于 1p F、冲击击穿电压约 40 0 V。它可以克服非对称单微隙放电管在直流击穿电压对称性和稳定性方面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管 单微隙 对称结构
下载PDF
放电器件中的半导体技术
11
作者 李宏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1997年第3期83-88,共6页
用半导体技术和材料制作了性能良好的电真空放电管。
关键词 微隙 放电管 半导体
下载PDF
口腔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捷 王齐帅 +3 位作者 张兵华 陈天天 蔡国平 宋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植入1颗Straumann种植体。建立对不同大小种植体-基台微间隙(5、6、7、8、9μm)胶质充填后的种植系统模型,于面垂...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植入1颗Straumann种植体。建立对不同大小种植体-基台微间隙(5、6、7、8、9μm)胶质充填后的种植系统模型,于面垂直向加载100 N咬合力和斜向45°加载100 N咬合力,分析种植体系统各部件及下颌骨的等效应力。结果:不论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与否,修复体整体和基台的受力基本相同。当该微间隙被充填时,种植体上的等效应力略微减小,下颌骨与种植体接触部分的等效应力有较明显减小。当该间隙变大时,模型的受力整体变大。结论: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可有效减小种植体及下颌骨的受力,添加封闭材料可能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牙基台 微间隙 有限元分析 等效应力
下载PDF
阴极曲率半径对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泽洲 孟国栋 +1 位作者 应琪 成永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2-1041,共10页
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特性研究对微结构绝缘性能评价和微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微米气隙击穿的二维物理模型,利用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PIC/MCC)方法开展微米气隙击穿过程中电场分布及带电粒子的仿真研究,得到阴极的曲... 微米尺度气隙击穿特性研究对微结构绝缘性能评价和微放电等离子体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建立了微米气隙击穿的二维物理模型,利用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PIC/MCC)方法开展微米气隙击穿过程中电场分布及带电粒子的仿真研究,得到阴极的曲率半径对于微米气隙电场分布、带电粒子分布以及击穿路径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最后讨论分析极不均匀场下微米空气气隙击穿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阴极曲率半径R_(0)对微米尺度击穿特性的影响规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当R_(0)<5μm时曲率半径的变化对电场畸变的影响较大,进而导致击穿电压变化较大;当R_(0)>5μm时R_(0)对电场畸变的影响逐渐变小,对击穿电压影响减弱。当间隙距离d为5μm时阴极场发射电流占总电流的95%以上,证明了场致电子发射成为击穿的主导机制。同时,阴极表面的放电区域面积随曲率半径的增加而增大,进而导致击穿电流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理解微米尺度击穿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微观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间隙击穿 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 阴极曲率半径 场致发射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微间隙焊缝磁光图像磁荷理论建模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甄任贺 熊建斌 周卫 《焊接》 2020年第9期8-11,61,共5页
对于激光焊接要求的微间隙焊缝(≤0.1 mm),可采用磁光传感器进行检测跟踪。利用磁荷理论建模,在外加直流磁场对焊件焊缝磁化的情况下,研究焊缝表面所产生漏磁场分布特征,并利用磁光传感器把焊缝近表面磁场分布特征转换为对应的磁光图像... 对于激光焊接要求的微间隙焊缝(≤0.1 mm),可采用磁光传感器进行检测跟踪。利用磁荷理论建模,在外加直流磁场对焊件焊缝磁化的情况下,研究焊缝表面所产生漏磁场分布特征,并利用磁光传感器把焊缝近表面磁场分布特征转换为对应的磁光图像。通过对焊缝近表面磁场分布特征和其对应磁光图像焊缝过渡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确定焊件微间隙焊缝磁光图像焊缝过渡带中心,对应实际焊件焊缝中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焊缝磁光图焊缝信息,为采用焊缝磁光图进行焊缝跟踪识别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荷 激光焊接 微间隙 漏磁场 磁光图像
下载PDF
水平井固井质量对套管变形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雪刚 吴彦先 +3 位作者 李世平 庹钰恒 于浩 林铁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6-143,共8页
针对某井区深井X-1h井中出现的套管变形损坏问题,对比分析了压裂段固井质量与套损位置关系,基于现场数据,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地层力学耦合模型,分析了套管-水泥环界面胶结失效后形成微间隙的大小、水泥环破坏后的缺失角度以及水泥环缺... 针对某井区深井X-1h井中出现的套管变形损坏问题,对比分析了压裂段固井质量与套损位置关系,基于现场数据,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地层力学耦合模型,分析了套管-水泥环界面胶结失效后形成微间隙的大小、水泥环破坏后的缺失角度以及水泥环缺失方位对套管应力和变形失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固井质量不佳对套管的应力及变形失效有显著影响;套管-水泥环界面过大的微间隙会由于套管在内压作用下的鼓胀效应而放大内压的作用;当水泥环缺失角度在45°~60°区间时,套管Mises应力最大,超过套管材料最小屈服强度;当水泥环缺失方位与井周最小主应力方向一致时,套管应力集中最明显,略大于套管材料的最小屈服强度,套管局部发生塑性变形失效。研究结果可为现场固井作业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水平井 套管变形 界面胶结 微间隙 水泥环缺失
下载PDF
对种植体内径螺丝微隙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红阳 李佳欣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收集和分析种植病例,讨论种植体内径微隙与种植体上部周围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种植中心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9月30日154位种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位,女性患者72位.共植入395颗植体,均为NobeIBi0.care RepIace系统.对比其... 目的:收集和分析种植病例,讨论种植体内径微隙与种植体上部周围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种植中心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9月30日154位种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位,女性患者72位.共植入395颗植体,均为NobeIBi0.care RepIace系统.对比其中一段式与二段式术后3-6月复诊时螺丝孔内径有无异味或异物,及种植体上部周围的骨吸收情况和有无感染.结果:根据资料显示,植体内径的螺纹与基台的螺丝之间存在约60um的缝隙.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许多患者在取出基台后,都可以闻到植体内径散发出来的异味,甚至可以看到软垢,因此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收集和分析考虑植体内径的微隙可能会引起植体上部周围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隙 感染 骨吸收
下载PDF
基于微间隙生物芯片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华丽 蒋成 +3 位作者 徐睿鑫 宋涛平 邱志鹏 杨丽霞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以微间隙生物芯片阵列电极为基础电极,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结合酶的生物催化银沉淀反应,放大电化学分析信号,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方法以微间隙生物芯片阵列电极为基础电极,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结合酶的生物催化银沉淀反应,放大电化学分析信号,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对其他菌株无交叉反应。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10~5~10~8 CFU/m L浓度范围内变化时,电导与菌浓度成线性关系(R^2=0.993),最低检出限为105 CFU/mL。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好等优点,在食品检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间隙生物芯片 电化学信号 银沉淀 双抗夹心
下载PDF
基于微间隙阵列电极传感器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丽霞 邱华丽 +1 位作者 周金沙 邱志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3151-3155,共5页
目的建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间隙阵列电极作为基础电极,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和酶催化银沉积反应实现分析信号放大,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对非目标菌株无交叉反应,对... 目的建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法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间隙阵列电极作为基础电极,运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反应和酶催化银沉积反应实现分析信号放大,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对非目标菌株无交叉反应,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限为10~5 CFU/mL,线性范围为10~5~10~8CFU/mL,传感器的电导率与副溶血性弧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55。增菌6h后,只需2h即可完成检测。结论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检测成本低等特点,为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间隙阵列电极传感器 副溶血性弧菌 酶催化银沉淀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浅层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继超 段发鹏 +4 位作者 郑会锴 汤少兵 陈小旭 李建华 滕兆健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叙永区块地质复杂,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五峰组有机孔与微裂隙发育,富气页岩段含气量高,气层压力系数总体为1.2~1.6,处于弱超压状态。漏失与气层同层,固井压稳与防漏难度大;水平段长,位垂比大,套管居中、顶替效率不易保... 四川盆地太阳背斜叙永区块地质复杂,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五峰组有机孔与微裂隙发育,富气页岩段含气量高,气层压力系数总体为1.2~1.6,处于弱超压状态。漏失与气层同层,固井压稳与防漏难度大;水平段长,位垂比大,套管居中、顶替效率不易保证;泥浆驱替困难,影响界面胶结或导致出现微间隙;分段强化压裂要求水泥石须具有良好的韧性。针对上述固井难点,通过研发弹性水泥浆体系和高效冲洗加重隔离液体系,结合浆柱结构设计、防漏压稳、提高顶替效率、预应力等固井工艺措施,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块的浅层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并进行现场应用11井次,为同类井固井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 水平井 固井 弹性水泥石 微间隙 预应力
下载PDF
A CMOS Microarray with On-Chip Decoder/Amplifier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a Bio-Nano-System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雷 顾臻 +2 位作者 余志平 贺祥庆 陈涌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47-1955,共9页
A fully integrated CMOS bio-chip is designed in a SMIC 0.18μm CMOS mixed signal process and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with a novel bio-nano-system. The proposed circuit integrates an array of 4 × 4 (16 pixels) o... A fully integrated CMOS bio-chip is designed in a SMIC 0.18μm CMOS mixed signal process and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with a novel bio-nano-system. The proposed circuit integrates an array of 4 × 4 (16 pixels) of 19μm × 19μm electrodes,a counter electrode, a current mode preamplifier circuit (CMPA) ,a digital decoding circuit,and control logics on a single chip, It provides a - 1.6- 1.6V range of assembly voltage,Sbit potential resolution, and a current gain of 39.8dB with supply voltage of 1.8V. The offset and noise are smaller than 5.9nA and 25.3pArms,respectively. Experimental resuits from on-chip selective assembly of 30nm poly (ethylene glycol) (PEG) 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targeted at biosensor applications are included and discuss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ircu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bio-chip CMOS integrated microarray fully integration current mode preamplifier selective as- sembly magnetic nano-particl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