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DIMENSIONAL ACCURACY FOR GOLD MICROPART PREPARED BY UV-LIGA
1
作者 曲宁松 苏兴 +1 位作者 李寒松 曾永彬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1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The swelling of SU-8 mo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a metal mieropart produced by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UV-LIGA). The isolation belt struc- tu... The swelling of SU-8 mo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a metal mieropart produced by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UV-LIGA). The isolation belt struc- ture is usually employed to enhanc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metal mieropart. However, noble metal is wasted because the isolation belt is filled with metal when noble metal mieroparts are fabricated. There- fore, a semi-isolation belt structure is presented to save noble metal. Furthermore, a high current density is also introduced to shorten the eleetroforming time, and thus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gold micropart is improved by using the electrolyte j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semi-isolation belt and the high current density can help to enhance the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electroformed gold micropart. Its dimen- sional error is only 5 μm at the current density of 0. 6 A/dm2 while the semi-isolation belt structure is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galvanik abformung (UV-LIGA) microelectroforming micropart dimen- sional accuracy swelling of SU-8 structure
下载PDF
Study on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2
作者 王贵林 张飞虎 戴一帆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4期528-532,共5页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 Relatively to non-traditional and high-energy-beam micro-manufacturing techniqu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has many merits. For instance, the machining range is bigger, the cost of equipments is much lower, and the productivity and machining accuracy are higher. Therefore,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will take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achining technique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selfly-developed machine tool, the precision cutting technology of complex shape microparts made of metal material was studied by analyzing the modeling method on complex shape, the means of toolpaths layout and the optimal selection for cutting parameters. On the basis of above work, a typical duralumin specimen of high precision, low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mplex shape micropart was manufactured. This result will provide favorable technical support for farther research on the micro-cutt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form microparts MOLDING CUTTING
下载PDF
纳米压痕法测定微铸件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明星 李邦盛 +1 位作者 杨闯 傅恒志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采用纳米压痕仪,结合恒加载速率/载荷法(const.P/P)和恒载荷法(const.P)测试了室温下ZnAl_4合金微铸件的蠕变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结果表明:微铸件不同位置的m值基本相同,齿顶与齿根处分别为0.0958和0.0879,与微铸件晶粒度无关;同时,同... 采用纳米压痕仪,结合恒加载速率/载荷法(const.P/P)和恒载荷法(const.P)测试了室温下ZnAl_4合金微铸件的蠕变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结果表明:微铸件不同位置的m值基本相同,齿顶与齿根处分别为0.0958和0.0879,与微铸件晶粒度无关;同时,同一位置在不同恒P/P下所获得的m值也基本相等,与加载P/P值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Al4合金 微精密铸造 微构件 蠕变速率敏感指数 纳米压痕
下载PDF
微精密铸造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邦盛 任明星 傅恒志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3-678,共6页
三维复杂形状的金属微构件的微细加工一直是微机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涌现出许多的加工工艺,比较而言,微精密铸造工艺在高效制备三维复杂形状的微构件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文中从微精密铸造工艺、合金、铸型材料及相关理论等... 三维复杂形状的金属微构件的微细加工一直是微机械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近年来涌现出许多的加工工艺,比较而言,微精密铸造工艺在高效制备三维复杂形状的微构件方面具有十分独到的优势。文中从微精密铸造工艺、合金、铸型材料及相关理论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基于熔模铸造的微精密铸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现有微精密铸造工艺的不足,提出了微精密铸造工艺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作者在金属型微精密铸造工艺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 微精密铸造 微熔模 微构件
下载PDF
微装配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席文明 吴洪涛 朱剑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1-865,共5页
微器件的装配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但随着微加工技术、显微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微装配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产品的范围和应用领域被拓宽 ,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它的发展是与微机电系统 (MEMS)、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微器件的装配并不是一个新兴的领域 ,但随着微加工技术、显微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 ,微装配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产品的范围和应用领域被拓宽 ,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它的发展是与微机电系统 (MEMS)、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密切相关的。本文对微装配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现状 微装配 微机电系统 微器件
下载PDF
一种微机械制造的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宝明 刘廷章 +1 位作者 邱复生 卢秉恒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0-132,共3页
提出对金属粉末直接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作微型机械;论述了激光烧结系统的原理及其硬件环境;用微细镍基合金粉末Ni35和铜粉进行了实验,把镍粉、铜粉选择性烧结在一个微型机械中,并给出实验结果的扫描电镜显微照片,为进一步在微型... 提出对金属粉末直接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作微型机械;论述了激光烧结系统的原理及其硬件环境;用微细镍基合金粉末Ni35和铜粉进行了实验,把镍粉、铜粉选择性烧结在一个微型机械中,并给出实验结果的扫描电镜显微照片,为进一步在微型机械中进行多种材料的集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微型机械 金属粉末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性能验证及与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芳 刘光霞 +2 位作者 侯瞻 卢亚敏 边艳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1389-1392,1402,共5页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 目的对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进行性能验证,并对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对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进行性能验证。用化学发光微粒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107例血清样本SCC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低值和高值的批内 CV 分别为2.4%和3.7%,批间 CV 分别为1.2%和1.6%;在0.32~68.26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 R 2 =0.9997;在1 ∶10和1 ∶20稀释倍数性能良好,临床可报告范围上限达到1400 ng/mL;20名表观健康者均在试剂盒给定的参考区间内(0~2.7ng/mL)。电化学发光法和化学发光微粒子法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组内相关系数ICC=0.836,两种方法总体一致性良好;Bland- Altman偏差分析显示两种方法SCCA结果在低值部分(0~5.0ng/mL)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增加,偏差逐渐增大。结论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检测SCCA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稀释倍数、参考区间均符合检测要求。罗氏Cobas e602电化学发光法和新产业Maglumi 2000 Plus化学发光微粒子法检测SCCA在低值部分一致性良好,随着SCCA浓度升高,偏差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法 一致性评价 性能验证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金属粉末制作微型部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宝明 邱复生 卢秉恒 《机械与电子》 1998年第3期27-28,共2页
提出对金属粉末进行选择性激光烧结制作微型部件。用微细镍基合金粉末Ni35、铜粉进行了实验,把镍粉、铜粉选择性烧结在一个微型部件中,证明在一个微型部件中进行多种材料的集成是可行的。
关键词 选择性 激光烧结 金属粉末 微机械 微型部件
下载PDF
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庆丰 周旭东 杨涤心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10期32-35,共4页
阐述了塑性微成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重点从尺寸效应、本构模型、摩擦规律、冲压性能和超塑性微成形等5个方面描述了国外塑性微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简单概括了国内微成形技术的发展状况,指出了这一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塑性微成形 尺寸效应 微型零件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耀 平其能 《药学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综述了目前用于制备微粒的几种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包括 (1)超临界快速膨胀溶液技术及其改进型 :超临界快速膨胀至水性溶液技术 ;(2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3 )气体反溶剂技术 ;(4)压缩流体反溶剂沉析技术 ,也称作气雾溶剂萃取系统... 综述了目前用于制备微粒的几种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包括 (1)超临界快速膨胀溶液技术及其改进型 :超临界快速膨胀至水性溶液技术 ;(2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3 )气体反溶剂技术 ;(4)压缩流体反溶剂沉析技术 ,也称作气雾溶剂萃取系统、超临界反溶剂技术、超临界流体快速分散溶液技术。介绍了用这几种技术制备微粒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沉析技术 药剂学 颗粒微细化 气体反溶剂技术 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技术
下载PDF
一种聚合物平板微器件的制造方法
11
作者 徐征 王林刚 +1 位作者 栾庆蕾 宋满仓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2,共4页
以一种平板微器件-微流控芯片制造为研究对象,针对单一的注塑成型工艺难以保证器件的宏微形位误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聚合物平板微器件集成制造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注塑模具,其中采用双螺纹结构将微镶件和定模架相连,对注... 以一种平板微器件-微流控芯片制造为研究对象,针对单一的注塑成型工艺难以保证器件的宏微形位误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聚合物平板微器件集成制造方法。首先,设计并制造了一套注塑模具,其中采用双螺纹结构将微镶件和定模架相连,对注塑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制得填充率接近1的平板微制件。然后,对平板微制件进行了基于视觉对准的铣削整形和热压整平,有效改善了制件的宏微形位误差和平面度误差。最后,利用加工的器件进行装配,形成微流控芯片,并对芯片进行了流量测试和疲劳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方法制造的微流控芯片,各项精度指标和性能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工艺成果对同类器件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平板微制件 聚合物微器件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原子物理教学中波粒二象性的讨论
12
作者 孙利平 《长沙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77-79,共3页
物质的波粒二家处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也是在原子物理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讲清问题来龙去脉的前提下,使学生突破传统经典理论的束缚,初步感受量子理论的观点,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 波粒二象性 量子力学 原子物理 教学
下载PDF
01076 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购买微技术输送专家
13
作者 熊富霞 《国外药讯》 2005年第1期28-28,共1页
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将从它的母公司Steag AG购得微技术专家Steag microParts,购买价格没有透露。促成这件事的理由实际上是Steag macroParts的Respimat Soft Mist吸入设备,这项设备是由Steag AG和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共同... 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将从它的母公司Steag AG购得微技术专家Steag microParts,购买价格没有透露。促成这件事的理由实际上是Steag macroParts的Respimat Soft Mist吸入设备,这项设备是由Steag AG和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共同开发的,专门用于输送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而这两种疾病是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治疗领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 微技术输送专家 Steag microparts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表现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瑾 赫程晨 +2 位作者 杨倩 王珊珊 孙长俭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的表现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ARCHITECT-i2000SR对21747例临床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测定,以数字序号1、2...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M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的表现模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ARCHITECT-i2000SR对21747例临床标本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测定,以数字序号1、2、3、4、5分别代表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以检出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病例共检出18种表现模式,人群中HBV总感染率为5.05%,感染期以"145"和"135"为主,占87.71%;恢复期以"2"、"245"、"45"和"5"为主,占92.64%;HBsAg(+)<250 IU/ml和HBsAg(+)>250 IU/ml病例中,模式"135"比例分别为0.74%和23.5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结果的表现模式较为复杂,其与HBsAg定量结果均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 肝炎病毒 乙型 血清学标志物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庆 涂敏端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文章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有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在分析我国的具体现状后 ,提出了加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萃取 超临界色谱 超细颗粒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化膜微粒通路的初步探索
16
作者 卫小娟 张红超 +4 位作者 申征征 王芳 王燕 郭子宽 刘朝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膜微粒(microparticles,MP)的可能途径。方法:将人骨髓MSC经低氧低营养诱导后收集上清,超速离心机分离提取MP,电子显微镜鉴定其形态及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MP表面标记... 目的:探讨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膜微粒(microparticles,MP)的可能途径。方法:将人骨髓MSC经低氧低营养诱导后收集上清,超速离心机分离提取MP,电子显微镜鉴定其形态及大小;流式细胞术检测MP表面标记物及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HUVEC是否表达PS受体(PSR)。将Di I标记的MP与HUVEC共孵育,体系中加入PSR封闭性抗体,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P的内化过程。结果:MSC在低氧低营养条件下诱导产生的膜微粒高表达PS,内皮细胞表面表达PSR。MP可快速进入内皮细胞,并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周围胞浆。抗体封闭内皮细胞PSR后,HUVEC内化MP的过程明显受抑,抑制率达80%以上。结论:MSC-MP表面的PS与HUVEC表面PSR的特异性结合,是MP内化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膜微粒 脐静脉内皮细胞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丝氨酸受体 内化
下载PDF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的评价
17
作者 林津 黄伟刚 +1 位作者 赖建生 许胜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91-292,共2页
目的:对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 )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PSA)进行方法学评价。 方法:MEIA测定血清总 PSA(T- PSA)、游离 PSA (F- PSA )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校正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进行... 目的:对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 )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PSA)进行方法学评价。 方法:MEIA测定血清总 PSA(T- PSA)、游离 PSA (F- PSA )的精密度、灵敏度、回收率、校正曲线的稳定性及干扰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MEIA法检测 T- PSA、F- PSA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总 CV分别为4 .4 6 %~ 4 .83%和 3.96 %~ 4 .70 % ) ,灵敏度分别为 T- PSA0 .0 5μg/ L ,F- PSA0 .0 3μg/ L ,回收率分别为 91.7%~10 2 .8% ,92 .6 %~ 10 2 .1% ,校正曲线至少可稳定 4周 ,黄疸、脂血、溶血现象对测定结果基本无影响。结论:MEIA法操作简单 ,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速度快 ,有较高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准确可靠 ,适合各实验室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Measurement and machining in microfabrication based on radiation pressure control 被引量:1
18
作者 Yasuhiro TAKAYA, Satoru TAKAHASHI, Takashi MIYOSHI(Osaka University,2-1 Yamadaoka, Suita, 565-0871 Osaka, JAP AN )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2-29,共8页
We have been developing new fabrication tools based on optical radiation pressur e and related phenomena to develop a flexible and accurate microfabrication tec 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laser trapping probe for the... We have been developing new fabrication tools based on optical radiation pressur e and related phenomena to develop a flexible and accurate microfabrication tec 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laser trapping probe for the nano-CMM for assessment , in addition to micromachining technique using a small particle controlled by o p tical radiation pressure and laser aggregation technique are discussed. As the p o sitional detection probe for the nano-CMM, an optically trapped silica particle with 8 mm diameter in forced oscillation state is used. A probe sphere retains a stable position when applied with trapping force by Nd:YAG laser light formed an nu lar and is forced to oscillate by the driving force changed by modulating the in tensity of LD emission. Experi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vibrational microprobe h as the possibility to achieve positional sensing accuracy of less than 25 nm. As a new micromachining technique, nano-removal process using an optically trapped m icro-grain is proposed. The laser trapping force enables not only to stably trap the diamond grain with asymmetrical shape but also to freely control the positi on with spinning. Using this micro machining tool, the machining experiments of h ydrocarbon film are performed. AFM observation confirmed that the fine groove wi th depths of about 3~4 nm can be fabricated. As an additive process based on ra diation pressure, a laser microstructure fabrication using laser agglomeration p h enomena of colloidal particles aided by radiation pressure is investigated. By c ontrolling laser beam scanning in slurry containing KOH solution and SiO 2 par ticles with a diameter of 140 nm, colloidal particles are aggregated and adhered firmly to a silicon wafer substrate. Using this laser agglomerating process, two-dimensional grid microstructures at the pitch of 5 mm can be fabric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压力 微型元件 加工 检测
下载PDF
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β-HCG在妊娠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津 黄伟刚 陈荣策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1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法)检测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和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EIA法检测36例异位妊娠患者,35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包括葡萄胎患者23例,绒毛膜癌患者12例),28例非妊娠所致急腹症患者及52例... 目的 探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法)检测血清β-HCG在异位妊娠和滋养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EIA法检测36例异位妊娠患者,35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包括葡萄胎患者23例,绒毛膜癌患者12例),28例非妊娠所致急腹症患者及52例正常早孕患者血清β-HCG水平,并与正常未孕妇女组比较。结果 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与正常未孕组和非妊娠急腹症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1)。滋养细胞疾病组血清β-HCG则明显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MEIA法测定血清β-HCG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对妊娠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Β-HCG 异位妊娠 葡萄胎 绒毛膜癌
下载PDF
PSA与年龄及前列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龙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成年男性血清PSA随年龄变化的意义。方法 检测不同年龄段 696例正常男性血清总PSA(T -PSA)、游离PSA(F -PSA)浓度 ,计算F T比值与 15 4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和 69例前列腺癌患者比较。结果 正常成年男性年龄与血清中T -... 目的 研究正常成年男性血清PSA随年龄变化的意义。方法 检测不同年龄段 696例正常男性血清总PSA(T -PSA)、游离PSA(F -PSA)浓度 ,计算F T比值与 15 4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和 69例前列腺癌患者比较。结果 正常成年男性年龄与血清中T -PSA、F -PSA显著相关 (P <0 .0 1) ,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 ,F T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 (P >0 .0 5 )。各年龄段间差异显著 (P <0 .0 1) ;F T比值各年龄段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15 4例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T -PSA、F -PSA及F T比值分别为 (8.80± 16.16)ug L ,(1.67± 2 .82 )ug L ,(0 .2 1± 0 .0 6) ;69例前列腺癌患者T -PSA、F -PSA分别为 (13 6.0 9± 198.0 2 )ug L ,(13 .74± 2 4.11)ug L ,明显高于正常男性 (P <0 .0 1) ,F T比值为 (0 .11± 0 .0 3 ) ,明显低于正常男性 (P <0 .0 1)。结论 应用特定年龄范围联合检测T -PSA、F -PSA及F T比值 ,可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比值 F-PSA 前列腺疾病 年龄 正常男性 患者 成年男性 良性 前列腺癌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