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copic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and gas-filled mechanism of shale reservoirs in the western Chongqing area,Sichuan Basin,China
1
作者 FU Yonghong JIANG Yuqiang +8 位作者 DONG Dazhong HU Qinhong LEI Zhi'an PENG Hao GU Yifan MA Shaoguang WANG Zimeng YIN Xingping WANG Zhanle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5期1063-1076,共14页
Taking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to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reservoirs in western Chongqing area as the study target,the argon ion polish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nuclear magneti... Taking the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to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reservoirs in western Chongqing area as the study target,the argon ion polish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experiments of different saturated wetting media were carried out.Based on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gas desorption,the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hale reservoirs and its influence on gas-filled mechanism were analyzed.(1)The reservoir space includes organic pores,inorganic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and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wells i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fractures;the organic pores adjacent to the micro-fractures are poorly developed,while the inorganic pores are well preserved.(2)According to the type,development degree and contact relationship of organic pore and micro-fracture,the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of the shale reservoir is divided into four types.(3)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in NMR T_(2) spectra of shale samples saturated with oil and water,an evaluation parameter of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was constructed and calculated.The smaller the parameter,the better the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is.(4)The shale reservoir with good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has well-developed organic pores,high porosity,high permeability and high gas content,while the shale reservoir with poor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has micro-fractures developed,which improves the natural gas conductivity and leads to low porosity and gas content of the reservoir.(5)Based on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c matter generating hydrocarbon,micro-fracture providing migration channel,three types of micro gas-filled models of shale gas were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reservoir microscopic pore-fracture configuration quality parameter gas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shale gas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Computer simulation of γ′ and θ phase precipitation of Ni-Al-V alloy using microscopic phase-field method
2
作者 李永胜 陈铮 +1 位作者 王永欣 卢艳丽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5年第1期57-63,共7页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of γ′ and θ phases in Ni75Al6.5V18.5 alloy were simu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sequence of two phases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mula...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es of γ′ and θ phases in Ni75Al6.5V18.5 alloy were simul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 precipitation sequence of two phases and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two phases precipitate simultaneousl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γ′ phase precipitates earlier than θ phase at 1 000 K and 1 120 K. With the temperature decreasing, the velocity of precipitation quickens, the quantity of θ phase increases and the size reduces; but the volume fraction increases, the quantity of phase increases and the size reduces as well. The two phases nucleate and grow independentl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θ phase precipitates from the boundaries of γ′ phase at 1 000 K and 1 120 K. We also find that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domain boundaries between the same and different phases. The results of average deviation of composition and average absolute long range order parameter show that the ordering and compositional clustering of γ′ phase happen simultaneously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congruent ordering occurs prior to spinodal decomposition at 1 000 K and 1 120 K and the ordering advances and quickens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Ordering and compositional clustering of θ phase occur simultaneously at each temperature and are quickened with temperature de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相位场 原子排列 轴分解 计算机仿真 镍铝钒合金
下载PDF
Pore-pressure and stress-coupled creep behavior in deep coal:Insights from real-time NMR analysis
3
作者 Wenhao Jia Hongwei Zhou +3 位作者 Senlin Xie Yimeng Wang Xinfeng Hu Lei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7-90,共14页
Understanding the variations in microscopic pore-fracture structures(MPFS) during coal creep under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coupling is crucial for coal mining and effective gas treatment. In this manuscript, a triaxi... Understanding the variations in microscopic pore-fracture structures(MPFS) during coal creep under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coupling is crucial for coal mining and effective gas treatment. In this manuscript, a triaxial creep test on deep coal at various pore pressures using a test system that combines in-situ mechanical loading with real-tim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detection was conducted.Full-scal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nline real-time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of MPFS during coal creep influenced by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coupling were performed using NMR and NMR imaging(NMRI) techniqu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eepage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SPM) undergo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s during coal creep, with creep failure gradually expanding from dense primary pore fractures. Pore pressure presence promotes MPFS development primarily by inhibiting SPM compression and encouraging adsorption pores(AP) to evolve into SPM. Coal enters the accelerated creep stage earlier at lower stress levels, resulting in more pronounced creep deforma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icro and macro values was established, demonstrating that increased porosity at different pore pressures leads to a negative exponential decay of the viscosity coefficient. The Newton dashpot in the ideal viscoplastic body and the Burgers model was improved using NMR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a creep model that considers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coupling using variable-order fractional operators was developed. The model’s reasonableness was confirmed using creep experimental data. The damagestate adjustment factors ω and β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a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pore pressure and stress coupling on the creep damage characteristics(size and degree of difficulty) of 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l-time monitoring Pore pressure-stress coupling microscopic pore-fracture structure Variable-order fractional creep model Deep coal
下载PDF
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罗永皓 张伟业 +3 位作者 王志 朱晓武 陈兴驰 董东东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509-521,共13页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化工、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微混合芯片的流道尺寸大多在毫米级别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因此流体粘度对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粘滞力而衰减,使得流体流动趋于稳定,微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表现为层流状态,导致微流体内部扰流效应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此,为实现微流体的充分混合,开发快速高效微流体混合器是基本前提,突破微小尺度流道内流体的层流界限,促进微通道中的全方位扰流以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则是关键。以被动式微混合器的研究进展作为切入点,从芯片的设计维度出发,递进式地介绍了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低维度到高维度的基本结构设计思路及功能的专一化。归纳了微混合技术在微化工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及新能源领域中应用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在其他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微混合技术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体混合芯片 微观混合 扰流效应 被动混合 多维构型 微化工 生物医药 新能源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类型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68
5
作者 隋风贵 赵乐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研究了济阳坳陷第三系内部发育的多个地层不整合的样式。着重探讨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关不整合宏观样式的划分方案;认为济阳坳陷第三系内部的不整合可划分为4类宏观...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研究了济阳坳陷第三系内部发育的多个地层不整合的样式。着重探讨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有关不整合宏观样式的划分方案;认为济阳坳陷第三系内部的不整合可划分为4类宏观构建样式、16种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了不整合结构对圈闭、输导、封盖的控制作用,并建立了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分布模式,探讨了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的勘探部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结构类型 构建样式 微观组构 控藏作用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分流河道储层内微观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雁 冯殿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2,66,共5页
在河流相储层中,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葡一组分流河道砂体的... 在河流相储层中,由于微观孔隙结构不同,致使注水开发油田中水驱波及区域内尚残留着大量的剩余油,研究这部分油的存在位置、形态及其成因对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薄片、电镜、压汞等资料详细研究了杏南油田葡一组分流河道砂体的微观孔隙特征,并划分了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流河道储层内不同孔隙结构类型中剩余油的形态及分布规律,探讨了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水驱开发早期剩余油多以网络状、簇状为主,开发晚期则以斑块状、孤滴状、附着状及油水混相为主;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因素为岩石表面润湿性、微观孔隙结构、填隙物成分、含量及油水粘度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分流河道砂体 孔隙结构
下载PDF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截面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燕 凌均棨 安少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05-507,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内径和截面形态,为临床进行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磨牙108个,上颌第二磨牙167个。自根管口水平截取近中颊根,包埋。自根尖面开始每隔lmm横切牙根至距根... 目的:研究国人离体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根管的内径和截面形态,为临床进行上颌磨牙根管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一磨牙108个,上颌第二磨牙167个。自根管口水平截取近中颊根,包埋。自根尖面开始每隔lmm横切牙根至距根尖6mm处,第7个横切面平近中颊根的根管口水平面。根管显微镜(DOM)下观察、拍摄每个牙根的7个切片的冠面,记录每个冠面含有的根管数,测量各截面各根管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并按标准记录根管截面形状。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共截取756个切片,均见近中颊根主根管(MB),464个切片中可观察到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上颌第二磨牙共截取1 169个切片,含MB共1169个,MB2共442个;含MB2的标本数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96个和90个,占88.89%和53.89%。近中颊根主根管(MB)的颊舌径多大于近远中径,截面形状以扁形和椭圆形多见,但愈近根尖,两径间的差距愈小,即MB愈近根尖,愈趋向成圆形: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间的差距变化不大,截面形状以圆形最多,椭圆形次之,扁形最少。结论:上颌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的根管截面形态复杂,提示临床上需配合有效的清理和成形技术以提高该牙位的根管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截面形态 牙科手术显微镜
下载PDF
12种苜蓿叶片表面微形态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波 于海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苜蓿的12个品种叶片表面气孔、表皮毛和蜡质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苜蓿叶片表皮气孔开度和密度﹑表皮毛长度和密度、蜡质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4、7和11号品种上下表皮气孔开度比较小;除4号品种...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苜蓿的12个品种叶片表面气孔、表皮毛和蜡质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苜蓿叶片表皮气孔开度和密度﹑表皮毛长度和密度、蜡质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4、7和11号品种上下表皮气孔开度比较小;除4号品种叶片的上表皮有表皮毛外,其它品种均无表皮毛的存在,4、5、12号品种的下表皮毛密度较大、表皮毛较长;不同品种苜蓿的上表皮均有蜡质覆盖,且4、9和10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下表皮中只有2、4、5、6、7、9号品种存在蜡质,且2、5、6和7号品种蜡质覆盖较密集,叶片表面蜡质出现线状、螺旋桨状、垂直片状、网状和棒状5种形态。气孔的开度和密度及表皮毛的长度和密度、蜡质的分布与苜蓿的抗旱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叶表皮 微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PDF
显微镜的配置、评估与维修保养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捷 任晓敏 +2 位作者 唐荣高 李潘宇 张殷雷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该文介绍了医院用显微镜各基本组件性能指标、质量分析与评估,包括物镜、目镜、物镜转换器、调集机构、载物台、聚光镜机构与图像处理装置。对主要附件的配置作了分析说明,同时还介绍了显微镜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经验与体会。
关键词 研究用显微镜 仪器的配置 评估
下载PDF
番荔枝属不同品种叶表面微形态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雪华 邓穗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属九个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角质、蜡质、表皮毛、气孔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蜡质和气孔等微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无核番荔枝上下表面...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荔枝属九个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角质、蜡质、表皮毛、气孔等微形态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叶表面表皮毛、角质、蜡质和气孔等微形态均有较大的差异。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无核番荔枝上下表面均具有单列丝状毛,气孔只分布于下表面;普通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粗鳞番荔枝叶表面均无表皮毛;秘鲁番荔枝、AP杂交番荔枝、普通番荔枝、粗鳞番荔枝上下表皮角质呈不规则的岛状突起,而圆滑番荔枝、无核番荔枝表面角质较平,角质膜形状不甚清晰;以上所述番荔枝叶表面都覆盖有密厚的针晶状蜡被;除圆滑番荔枝的气孔有副卫细胞外,其它气孔只有保卫细胞而无副卫细胞;刺番荔枝、山刺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的叶表皮毛为短棍棒状,其表皮角质细胞呈乳突状或波状突起;山刺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钝圆,而刺番荔枝与牛心番荔枝的棒状毛顶端尖锐;刺番荔枝和山刺番荔枝只有下表皮才具有棒状毛,其气孔形状近似圆形,孔口略内陷于表皮层,牛心番荔枝表面角质呈不规则波状突起,气孔细长稍突。由于这些不同的叶表面微形态是长期受各物种原产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影响所形成的,因此研究番荔枝品种的叶表面微形态结构,对正确引种和推广番荔枝果树种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荔枝属 品种 叶表皮 微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
下载PDF
单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杰 孙润广 《生命科学仪器》 2005年第2期15-19,共5页
首先强调了研究单细胞的生物学意义;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显微探测和操纵工具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在单细胞研究中的巨大优势。回顾了国内外有关AFM在单细胞表面形态与结构、活细胞的力学响应和生理过程的监控、细胞间... 首先强调了研究单细胞的生物学意义;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显微探测和操纵工具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生命科学特别是在单细胞研究中的巨大优势。回顾了国内外有关AFM在单细胞表面形态与结构、活细胞的力学响应和生理过程的监控、细胞间粘附力的测量和肿瘤的科学诊断等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自己在肿瘤细胞形态研究中的经验和体会对AFM在细胞研究中的深入研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单细胞 结构与功能 细胞研究 生物学意义 生命科学 主要特点 显微探测 表面形态 生理过程 力学响应 形态研究 肿瘤细胞 应用情况 AFM 国内外 活细胞 粘附力 细胞间
下载PDF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动态成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向斌 尚宏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是否动态成胶"决定了深部调剖技术的可行性,关系到凝胶调剖技术是否真正有效和规模应用。为了解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封堵性能,建立了长岩心模型,形成了凝胶调剖剂长岩心动态成胶模拟评价方法,对凝胶调剖... 凝胶调剖剂在地层深部"是否动态成胶"决定了深部调剖技术的可行性,关系到凝胶调剖技术是否真正有效和规模应用。为了解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封堵性能,建立了长岩心模型,形成了凝胶调剖剂长岩心动态成胶模拟评价方法,对凝胶调剖剂地层深部动态成胶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凝胶取样评价实验表明,随着凝胶的连续注入,岩心沿程各点取样黏度逐步降低,模型注入前端黏度降低比例大,后端趋于平缓,成胶黏度随注入量的增加不断增强,多测点压力监测表明其压力变化趋势与静态黏度观察数据一致,岩心电镜扫描微观成胶形态评价实验表明凝胶在岩心孔隙中呈致密的宽网膜状分布,其动态成胶特征与取样黏度和压力观察结果一致。综合评价结果确定铬凝胶调剖体系可实现地层深部的有效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岩心 凝胶 调剖 黏度 动态成胶 微观成胶形态 封堵 压力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梯度互穿网络聚合物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穆中国 王源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设计了一种新的梯度组分分布数学模型,采用梯度因子和梯度层数控制梯度组分的分布,并采用逐层浇铸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PU)/环氧(EP)梯度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材料,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梯度组分含量沿梯度方... 设计了一种新的梯度组分分布数学模型,采用梯度因子和梯度层数控制梯度组分的分布,并采用逐层浇铸的方法制备了聚氨酯(PU)/环氧(EP)梯度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材料,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梯度组分含量沿梯度方向的变化,不同梯度单层的相结构和断裂特性也呈现相应的变化,逐渐由分散相向连续相转变。从中心层到表面层,梯度单层的弯曲模量逐层降低,挠度逐层增大,梯度IPNs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低于普通IPNs,抗冲击性能高于普通I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 梯度IPNs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一种长工作距视频显微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健 向阳 +1 位作者 尹志东 周丹 《光学仪器》 201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视频显微镜随着CCD探测器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工作距离受以往折射式光学系统的限制,工作距离较短,影响了其应用范围。分析了长工作距视频显微镜的像差特点,并结合其长工作距离,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进行光学成像效果的仿真,给... 视频显微镜随着CCD探测器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工作距离受以往折射式光学系统的限制,工作距离较短,影响了其应用范围。分析了长工作距视频显微镜的像差特点,并结合其长工作距离,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进行光学成像效果的仿真,给出了工作距84.5mm,数值孔径0.16,光学放大倍率5倍,物方线视场1.2mm,分辨率7.7μm的折反射式显微镜光学系统的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微镜 长工作距 光学设计 折反射式
下载PDF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产权逻辑和制度构造——从宏观经济到微观企业
15
作者 杨七中 黄瑞玲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如何将宏观政策落实为微观企业的实际行动,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之一。将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会计学科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融合,打破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的割裂现状,推动宏观经济层面的产权逻辑向微观企业内部延伸... 如何将宏观政策落实为微观企业的实际行动,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之一。将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会计学科的管理会计工具进行融合,打破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的割裂现状,推动宏观经济层面的产权逻辑向微观企业内部延伸,拓展出一个由市场外部"看不见的手"和企业内部"看得见的手"两手共同作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机制,实现政策落地。提出完善产权法律法规制度,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创新有效地衡量和激励产权,重视意识形态降低交易费用正效应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产权逻辑 制度构造 宏观微观
下载PDF
四川分布白腹鼠属动物臀部直针毛显微性状种间差异
16
作者 潘立 周材权 +3 位作者 黄燕 何娅 毛军 汪静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36-341,376,共7页
目前应用毛皮学知识对小型兽类的分类研究较少.笔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四川分布的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川西白腹鼠(N.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针毛鼠(N.fulvescens)4种白腹鼠臀部针毛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这4种鼠针毛上... 目前应用毛皮学知识对小型兽类的分类研究较少.笔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四川分布的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川西白腹鼠(N.andersoni)、社鼠(N.confucianus)、针毛鼠(N.fulvescens)4种白腹鼠臀部针毛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这4种鼠针毛上分布有不同的鳞片类型.通过对这些鳞片类型的观察及数据测量比较,发现鳞片类型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这4种白腹鼠分类的有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腹鼠属 直真毛 形态结构 光学显微镜
下载PDF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在聚合物结晶形貌观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恩猛 苏玉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3期33-35,56,共4页
高聚物结晶形貌的观察是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典实验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针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案,即结合数字成像、计算机及图形处理技术,利用MiVNT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原实验进行了创新。并以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实验为例... 高聚物结晶形貌的观察是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典实验之一。该文介绍了一种针对该实验的改进方案,即结合数字成像、计算机及图形处理技术,利用MiVNT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原实验进行了创新。并以偏光显微镜法观察聚合物球晶实验为例,介绍了其使用方法。该系统的使用,实时再现了高聚物结晶的过程,提高了实验效率,增加了实验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成像 聚合物 结晶形貌 实验改革 偏光显微镜
下载PDF
渝西区块页岩气储集层微观孔-缝配置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永红 蒋裕强 +8 位作者 董大忠 胡钦红 雷治安 彭浩 谷一凡 马韶光 王子萌 尹兴平 王占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6-927,共12页
以渝西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开展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饱和不同润湿介质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与现场解吸结果,分析微观孔-缝配置类型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储集空间... 以渝西区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开展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及饱和不同润湿介质核磁共振实验,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与现场解吸结果,分析微观孔-缝配置类型及其对页岩气赋存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储集空间包括有机孔、无机孔和微裂缝,微裂缝发育特征的井间差异明显,有机孔发育程度与毗邻微裂缝的距离成反比,而无机孔则正好相反;(2)依据有机孔、微裂缝发育类型、程度及相互接触关系,将孔-缝配置类型划分为4类;(3)根据饱和油、水核磁T2谱差异构建并计算孔-缝配置的评价参数,其值越小,孔-缝配置越好;(4)孔-缝配置好的页岩储集层具有有机孔发育、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含气性高的特点,而孔-缝配置差的页岩则表现为微裂缝相对发育,增强了天然气输导能力,导致孔隙度和含气性偏低;(5)基于孔-缝配置类型,从有机质生烃、微裂缝提供运移通道的角度出发,建立3类页岩气微观赋存模式。图8表3参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集层 微观孔-缝配置 品质参数 含气特征 页岩气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多铁性BiFeO_(3)薄膜中复杂畴组态的亚埃尺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彤彤 耿皖荣 +5 位作者 朱银莲 唐云龙 宫风辉 陈雨亭 刘嘉琦 马秀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2-528,共7页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外延生长的BiFeO_(3)/DyScO_(3)[110]O薄膜中复杂畴组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衬度分析表明薄膜中存在由锯齿状畴和界面纳米畴组成的复杂畴。像差校正电镜研究发现锯齿状畴的顶点通常位于180°畴壁、109°...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外延生长的BiFeO_(3)/DyScO_(3)[110]O薄膜中复杂畴组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衬度分析表明薄膜中存在由锯齿状畴和界面纳米畴组成的复杂畴。像差校正电镜研究发现锯齿状畴的顶点通常位于180°畴壁、109°畴壁和71°畴壁的交点,纳米畴位于薄膜与衬底的界面位置。且界面处存在纳米尺寸缺陷,分析得出这种界面纳米缺陷促进了纳米畴的形成,进而诱导复杂畴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铋薄膜 畴组态 铁电畴壁 缺陷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透射电镜真空控制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川 董全林 《真空》 CAS 2013年第3期10-13,共4页
按照透射电镜对真空系统的控制要求与真空系统的构成,采用集散控制的思想,建立了以PLC为底层核心控制器,组态王作为集中管理软件的控制系统。上位机组态软件通过以太网与下位PLC进行通讯与数据交换,实现了较为完备的透射电镜真空系统的... 按照透射电镜对真空系统的控制要求与真空系统的构成,采用集散控制的思想,建立了以PLC为底层核心控制器,组态王作为集中管理软件的控制系统。上位机组态软件通过以太网与下位PLC进行通讯与数据交换,实现了较为完备的透射电镜真空系统的控制,该系统已投入使用,真空度符合要求,运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真空系统 PLC 组态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