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ocardial perfusion echocardiography and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被引量:13
1
作者 Giuseppe Barletta Maria Riccarda Del Ben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861-874,共14页
Our understanding of coronary syndromes has evolv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ut of the obstructive atherosclerosis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ies paradigm to include anatomo-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coronary micro... Our understanding of coronary syndromes has evolv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ut of the obstructive atherosclerosis of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ies paradigm to include anatomo-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 No current diagnostic technique allows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coronary microcirculation,but functional assessments of this circulation are possible. This represents a challenge in cardiology.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 was a breakthrough in echocardiography several years ago that claimed the capability to detect myocardial perfusion abnormalities and quantify coronary blood flow. Resear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quantitative MCE an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improved the definition of ischemic burden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collaterals in non-critical coronary stenosis. MCE identified no-reflow and low-flow within and around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pectively,and predicted the potential functional recovery of stunned myocardium using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MCE exhibited diagnostic performances that were comparable t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microvascular reserve and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angina patients. Overall,MCE improved echocardiographic evaluations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daily clinical practice,but the approval of regulatory authorities is la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MYOCARDIAL PERFUSION MYOCARDIAL ISCHEMIA microvascular angina Coronary flow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微血管心绞痛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黄琪 隋向前 +4 位作者 蒋凤春 何武剑 裴德安 王士生 胡永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8期74-78,共5页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测定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primarymicrovascular angina,PMVA)患者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水平评价血管内皮功能,观察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前后v WF水平的改变。方法明确诊断PMVA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麝香保心丸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WF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vWF(50.93±32.98)μg/L治疗后v WF(49.65±35.12)μg/L,麝香保心丸组治疗前v WF(27.45±25.02)μg/L治疗后v WF(17.37±15.68)μg/L。治疗后vWF下降值麝香保心丸组(10.08±16.47)μg/L较常规治疗组(1.28±12.37)μg/L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血管内皮保护功能,PMVA患者能从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的Meta分析
3
作者 邓洪枭 韩小婉 +6 位作者 王达洋 李春燕 谢静 彭文华 寇兰俊 刘力松 潘国忠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949-1957,1962,共10页
目的探索中成药辅助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期间关于中成药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语言限制为英文和中文。使用Revm... 目的探索中成药辅助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和中国科学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5月31日期间关于中成药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相关文献,语言限制为英文和中文。使用Revman 5.3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1760例患者和14种中成药。结果表明,中成药联合西药与单独应用西药相比,在临床有效率[RR=1.30,95%CI(1.18,1.44),P<0.00001],心电图改善率[RR=1.17,95%CI(1.05,1.29),P<0.00001],心绞痛发生频率[MD=-2.33,95%CI(-2.50,-2.16),P<0.00001],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MD=-1.22,95%CI(-2.06,-0.39),P<0.004]方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结论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微血管心绞痛有更好的疗效,可以减轻微血管心绞痛的症状和心绞痛发生的频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微血管心绞痛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型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赵雯馨 赵先锋 +2 位作者 王俐达 蔡永旭 李忠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与微血管型心绞痛(MVA)的相关性,并评估CAR对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因胸痛住院且明确诊断为MVA的64例患者作为MVA组,随机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与微血管型心绞痛(MVA)的相关性,并评估CAR对MV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因胸痛住院且明确诊断为MVA的64例患者作为MVA组,随机选取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正常或狭窄<50%,且运动平板试验呈阴性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RP、ALB等指标,计算CAR,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分析MVA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MVA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和CA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CAR水平(OR=2.416,95%CI:2.234~2.624,P<0.001)、高CRP水平(OR=2.124,95%CI:1.471~3.067,P<0.001)是MV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CAR、CRP水平增加,患者发生MVA的风险增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0.762,95%CI:0.681~0.843,CAR预测MVA的最佳截断值是12.02 ng/ml,敏感性为68.4%,特异性为97.1%。结论血清CAR可作为MV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VA诊断提供正向预测;血清CAR水平的测定有助于早期识别MV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合督脉灸治疗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5
作者 周盾 凌家艳 +2 位作者 余浩 张忠阳 金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235,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合督脉灸治疗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医院诊治的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合督脉灸治疗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医院诊治的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当归四逆汤合督脉灸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发作、运动平板试验、生化指标以评估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依据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疼痛程度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运动时间、ST段压低0.1 mV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ST段压低幅度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Lp-PLA2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hs-CRP、Lp-PLA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3/40)、12.50%(5/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合督脉灸治疗寒凝心脉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发挥镇痛抗炎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微血管 寒凝心脉 当归四逆汤 督脉灸
下载PDF
基于“阳微阴弦”病机自拟温肾祛弦颗粒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6
作者 杨瑞彤 齐锋 宋柏奇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温肾祛弦颗粒治疗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医院门诊及疗区治疗的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祛弦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可... 目的观察中药温肾祛弦颗粒治疗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在医院门诊及疗区治疗的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祛弦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心电图踏车负荷试验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电图踏车负荷试验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温肾祛弦颗粒治疗阳虚痰瘀互结型微血管性心绞痛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心脏负荷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微阴弦 微血管性心绞痛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虫蚁通络法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
7
作者 王冬艳 唐可清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532-1536,共5页
微血管性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发病部位是心之络脉,络脉具有使气血流通、营卫调和、机体内外和谐的作用,邪气侵袭细小络脉,逐渐形成积滞,若人体正气不足,则体内邪气亢盛,痰瘀酝酿化毒,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无法及... 微血管性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发病部位是心之络脉,络脉具有使气血流通、营卫调和、机体内外和谐的作用,邪气侵袭细小络脉,逐渐形成积滞,若人体正气不足,则体内邪气亢盛,痰瘀酝酿化毒,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无法及时排出各种生理、病理产物,损伤机体而成毒,治宜活血化瘀、祛痰利水、解毒通络。虫类药多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药性峻猛、性善走窜的特点,其钻剔搜刮之性,常用于治疗久病入络、经脉痹阻等疾病。瘀血和痰浊是胸痹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虫类药物能搜剔痰瘀,推陈出新,可用于治疗胸痹,酌加益气、养阴、扶正类中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虫蚁通络法 络病
下载PDF
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局部氧和物质代谢变化的观察研究
8
作者 于运福 陈小贞 +2 位作者 闫瑞 孙涛 闫继锋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局部氧和物质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2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而无临床心绞痛症状者18例为对... 目的探讨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局部氧和物质代谢的变化。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2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治疗而无临床心绞痛症状者18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心肌微循环前后局部氧、物质代谢、内环境及心肌微血管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口血pH值、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乳酸、氧分压及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冠状窦口血pH值、乳酸、血糖、氧饱和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葡萄糖摄取率、乳酸生成率、校正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TCFC)、冠状静脉窦充盈时间(CSFT)、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血浆内皮素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微血管心绞痛与冠状动脉TCFC(r=0.327,P=0.040)、CSFT(r=0.435,P=0.006)、IMR(r=0.826,P<0.001)、内皮素1(r=0.517,P=0.001)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r=-0.504,P<0.001)呈负相关。此外,IMR与内皮素1(r=0.480,P=0.002)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r=-0.505,P=0.001)呈负相关。结论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整体心肌氧气供应、代谢正常;区域性心肌灌注不足,局部缺氧、内环境酸化,心肌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心绞痛 心肌微循环 物质代谢 内环境
下载PDF
柴苓汤加减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气滞湿阻证)临床观察
9
作者 虞晶宁 张霞 张佳蓓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1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评价柴苓汤加减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微循环、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M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托洛尔缓释片、阿... 目的评价柴苓汤加减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肌微循环、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M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尼可地尔片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柴苓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DuKe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中医证候评分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CFR);检测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评分、气滞湿阻证积分均下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DuKe评分均升高,LVEF、SV和CFR均增加,TNF-α、hs-CRP和IL-6均降低;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和心绞痛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苓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MVA(气滞湿阻证)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肌微循环,提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气滞湿阻证 柴苓汤 心肌微循环 炎症因子 心功能
下载PDF
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探索
10
作者 于运福 陈小贞 +1 位作者 闫瑞 闫继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探索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2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住院患者为试验组,无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索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心肌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2例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住院患者为试验组,无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微循环血管灌注压力、阻力及局部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冠状动脉口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脉压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造影剂从冠状动脉起始至血管远端显影所需的帧数、冠状窦充盈时间、微循环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NO)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微血管心绞痛患者推动血流循环的动力并未降低,血液通过心肌微循环的速度减慢,微循环阻力增高,与局部心肌循环中的ET-1、NO水平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心绞痛 心肌微循环 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Endocan与Galectin-3在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11
作者 陈敬 王永强 刘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041-1043,1047,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微血管性心绞痛(CMS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CMS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院内同期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ndocan)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微血管性心绞痛(CMS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CMSA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院内同期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CMSA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水平对CMSA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高血压占比及空腹血糖、血清Endocan、Galectin-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清Endocan、Galectin-3表达水平升高均为CMSA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ndocan、Galectin-3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CMSA的AUC分别为0.731、0.785和0.891。【结论】CMSA患者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均存在高表达,且血清Endocan与Galectin-3在CMSA诊断中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半乳糖凝集素3/血液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12
作者 赵志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联用尼可地尔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联用尼可地尔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心电图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3.44±0.42)次/周,少于对照组的(5.37±0.85)次/周,持续时间为(2.04±0.28)min,短于对照组的(3.65±0.3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为(46.89±4.2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41.33±4.15)μmol/L,内皮素-1水平为(40.15±4.12)ng/L,低于对照组的(46.38±4.37)n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总运动时间、ST段压低0.1 mV时间分别为(8.96±0.87)min、(7.46±0.75)min,均长于对照组的(6.85±0.79)min、(5.87±0.67)min,ST段最大压低幅度为(0.54±0.11)mV,小于对照组的(0.78±0.13)m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可地尔联合硝酸酯类药物可提高微血管心绞痛治疗效果,减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少心绞痛发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心绞痛 尼可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心绞痛发作 安全性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及对其微血管功能、PECAM-1及CD62P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于海燕 孙玉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中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治疗辅助效果,并分析其对微血管功能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S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研究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中应用麝香保心丸的治疗辅助效果,并分析其对微血管功能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P-选择素(CD62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S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保心丸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保心丸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微血管功能、炎症趋化因子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保心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常规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心绞痛发作频率(2.53±0.68)次/周少于常规组的(4.07±1.02)次/周,发作持续时间(1.28±0.18)min/次短于常规组的(2.64±0.47)min/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IMR(17.65±1.32)U低于常规组的(21.47±1.46)U,CFR(2.37±0.25)高于常规组的(1.84±0.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Ⅰ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tPAI-Ⅰ)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MMP-9(17.25±3.12)μg/L、sICAM-1(213.37±54.15)ng/mL、tPAI-Ⅰ(4.31±0.57)kU/L均低于常规组的(23.46±4.07)μg/L、(239.65±61.78)ng/mL、(6.45±0.69)k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ECAM-1、CD62P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保心丸组PECAM-1(68.82±1.37)%、CD62P(4.68±1.03)%均低于常规组的(72.37±1.26)%、(5.37±1.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患者中予以麝香保心丸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加强机体炎症趋化因子表达的抑制,有效缓解机体PECAM-1、CD62P等产生的血小板活化反应,改善微血管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其发作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微血管功能 血小板活化功能
下载PDF
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玉芬 陈艳秋 +2 位作者 陈钧 刘镘利 马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伍用二仙汤治疗组(治疗组)3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包括ST段压低幅度的变...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伍用二仙汤治疗组(治疗组)3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包括ST段压低幅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常规药物合二仙汤加味对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二仙汤加味 心电图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冯泽瑞 王芬 +5 位作者 常方圆 马林 许迎春 陈保增 王云鹏 叶岩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对X综合征患者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尼可地尔联合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胸痛症状改善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及内皮功能指标肱动脉内皮依据性血管合性功能(FMD)、NO和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胸痛症状改善有效(66.67%vs 56.67%)和总有效率(84.44%vs 63.33%)及中医症状积分、肱动脉FMD[(8.6±2.2)%vs(6.0±2.4)%]、NO[(35.1±3.7)μmol/Lvs(25.1±4.0)μmol/L]、内皮素1[(30.4±12.9)ng/Lvs(58.8±8.8)ng/L]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能改善心脏X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内皮 血管 微血管性心绞痛 胸痛
下载PDF
体外反搏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佳佳 杨展 +5 位作者 张利娟 刘素花 张宝凤 张海涛 樊俊雅 张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93-2196,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ECP)治疗心脏X综合征(CSX)的近期临床疗效,为CSX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由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SX患者120例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ECP)治疗心脏X综合征(CSX)的近期临床疗效,为CSX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由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CSX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搏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患者EECP治疗前1周及出院后1周心绞痛发作次数、静息心电图,入院时及治疗结束时运动耐量(包括运动总时间及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P<0.05)。反搏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长于入院时(P<0.05);反搏组患者治疗结束时运动总时间、开始运动至ST段下降1 mm时间长于入院时(P<0.05)。结论 EECP是治疗CSX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反搏动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岑运光 李伟 +3 位作者 张旭日 吴多智 谢方遒 廖卫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水平显著升高,ET-1及CRP水平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可地尔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改善微血管性心绞痛症状,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微血管性心绞痛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超声实时心肌造影对X综合征心肌微循环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杨杰 任卫东 +3 位作者 乔伟 毕文静 孙志军 刘双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定量评价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19例CSX患者作为CSX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MCE检查,测量并记录受检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峰速(E)、舒... 目的探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定量评价心脏X综合征(CSX)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19例CSX患者作为CSX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及MCE检查,测量并记录受检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峰速(E)、舒张末期血流峰速(A)、E波速度下降时间(EDT)、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期运动速度(S')、收缩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注入造影剂,记录注入造影剂后心尖位三切面及左心室短轴基底、中间、心尖节段闪烁显像前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以及闪烁显像后1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应用QLab 8.1软件对存储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曲线峰值强度(A*)、曲线斜率(β),计算心肌血流量(MB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X组E值、E/A值、E'峰速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29、-2.36,P<0.05),CSX组EDT延长、E/E'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24,P<0.05)。两组LVEDD、LVESD、LVEF值、A值、S'、A'峰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0.57、0.33、1.24、-1.17、0.77,P>0.05),CSX组A*、β、MB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3.75、-3.69,P<0.05)。结论 CSX患者存在微血管灌注异常,MCE可以定量评价CSX患者的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造影 微循环
下载PDF
基于痰瘀伏邪理论干预大鼠冠状动脉微血栓炎症因子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齐锋 靳宏光 +2 位作者 王义强 宋柏奇 邓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莪术通络颗粒对大鼠冠状动脉微血栓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II、血栓素A2干预作用,与冠脉血流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血栓微颗粒诱导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内形成急性血栓,1天后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60只大... 目的:观察莪术通络颗粒对大鼠冠状动脉微血栓炎症因子氧化应激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II、血栓素A2干预作用,与冠脉血流储备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血栓微颗粒诱导大鼠冠状动脉微循环内形成急性血栓,1天后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60只大鼠均分到实验组及对照组、空白组,分别给予莪术通络颗粒、硝酸甘油、生理盐水灌胃,术后28 d查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II、血栓素A2(TXA2);结果:在一氧化氮增多方面:莪术通络颗粒组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硝酸甘油组优于空白组(P<0.05)。在血管紧张素II减少方面:莪术通络颗粒组优于硝酸甘油组、空白组(P<0.05),硝酸甘油组与空白组疗效相当(P>0.05)。在减少血栓素A2方面:莪术通络颗粒组优于硝酸甘油组、空白组(P<0.05),硝酸甘油组与空白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莪术通络颗粒具有改善冠脉血流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伏邪 微血管性心绞痛 炎症因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径及迂曲与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建国 梁淑芹 +7 位作者 杨倩倩 石斗飞 徐文文 齐洁 马慧 闫晓红 毛艳华 张清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023-3028,共6页
背景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是易被忽视的疾病,目前因无明确的相关指标而导致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快速准确判定MVA,且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径及迂曲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就诊于滨... 背景微血管性心绞痛(MVA)是易被忽视的疾病,目前因无明确的相关指标而导致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快速准确判定MVA,且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径及迂曲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心绞痛症状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361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每例患者的SYNTAX评分,大于0分者为冠心病(CAD)组,等于0分者再按照临床标准分为MVA组及非冠心病(NCAD)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脂指标、肾功能指标、胆红素及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和冠状动脉迂曲的情况〕,并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基线资料与原发性MVA的相关性。结果MVA组与CAD组的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ESR、Hb、NLR、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组与NCAD组性别、平均年龄、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吸烟史、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比例、H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较CAD组,冠状动脉近段平均内径〔OR=8.279,95%CI(5.459,12.556),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6.761,95%CI(3.755,12.174),P<0.001〕、Hb〔OR=1.057,95%CI(1.031,1.083),P<0.001〕、女性〔OR=3.019,95%CI(1.379,6.609),P=0.006〕、高血压〔OR=0.194,95%CI(0.106,0.353),P<0.001〕、糖尿病〔OR=0.105,95%CI(0.020,0.548),P=0.008〕、LDL-C〔OR=0.617,95%CI(0.412,0.914),P=0.019〕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NCAD组,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OR=9.246,95%CI(6.050,14.129),P<0.001〕、冠状动脉迂曲〔OR=4.105,95%CI(2.288,7.363),P<0.001〕、Hb〔OR=1.042,95%CI(1.017,1.068),P=0.001〕、Glu〔OR=1.214,95%CI(1.030,1.432),P=0.021〕、高血压〔OR=0.282,95%CI(0.154,0.517),P<0.001〕及糖尿病〔OR=0.138,95%CI(0.026,0.745),P=0.021〕是原发性MVA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原发性MVA〔OR=5.150,95%CI(3.366,7.881),P<0.001〕、女性〔OR=1.460,95%CI(1.097,1.944),P=0.009〕、高血压〔OR=1.564,95%CI(1.169,2.094),P=0.003〕和HDL-C〔OR=1.479,95%CI(1.067,2.050),P=0.019〕是冠状动脉迂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与原发性MVA独立负相关,Hb、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冠状动脉迂曲与原发性MVA独立正相关。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增大、冠状动脉迂曲可能是原发性MVA的继发表现而不是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平均冠状动脉近段内径 冠状动脉迂曲 冠状血管造影术 SYNTAX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