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Its clinical and fundamental study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 Its clinical and fundamental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Geng Yi, Sun Jianheng, Jiang Sen (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al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10002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he QII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250012)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6期474-477,共4页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 was established as a distinct typ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Lauchlan in 1981 and Hendrickson et al in 1982, and ac- counted for 1 % - 10% of endometrial cancers. The occurre...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 was established as a distinct type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by Lauchlan in 1981 and Hendrickson et al in 1982, and ac- counted for 1 % - 10% of endometrial cancers. The occurrencer of papillary patterns of en- dometrial adenocarcinoma had been reportedly recognized since 1900, while until the late 1970s several authors have had described a variant of papillary endometrial cancer. UPSC is a morphologically unique varia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at is pathologically defin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 nuclear grade, distinct papillary architechtural changes, psammoma bodies, and extensive lymph - vascular space invasion. CA125 is often mentioned a useful tumor marker either for diagnosis before starting treatment or in monitoring recurrence. The optimal treatment of UPSC is controversial and appears to be dependent upon the stage of the disease. Primary surgery comprised of TAH/BSO and complete staging i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The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UPSC in many studies were treated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surgery , radiation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the gneeral poor response of UPSC to 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s not well under- stood. UPSC tumors are more often aneuploid and contain overexpressed mutant p53 protein as compared to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Unlike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 women with UPSC were less likely to be obese, hypertensive, or diabe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癌 子宫乳头状癌 临床分析 UPSC
下载PDF
伴MELF浸润模式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戈文舜 张鹏 +1 位作者 蔡红光 李美平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84-2088,I0006,共6页
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E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浸润模式分为MELF组(13例)和非MELF组(77例)。观察伴MELF浸... 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的子宫内膜样癌(EE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EE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浸润模式分为MELF组(13例)和非MELF组(77例)。观察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因素。结果 MELF组患者中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Ⅱ/Ⅲ期、组织学类型为非侵袭性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灶为微转移和孤立性肿瘤细胞占比较高,FIGOⅡ期较2009 FIGO分期提高了15.4%(2/1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标志物在EEC组织和MELF中存在不同表达状态。MELF组中病灶最大径≥2.0 cm、FIGO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MELF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伴MELF浸润模式EEC患者更易出现病灶最大径≥2.0 cm、FIGOⅡ/Ⅲ期、子宫肌层浸润≥1/2层、LVSI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广泛性LVSI是EEC患者出现MELF浸润模式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理医师应重点关注2023 FIGO分期中的形态学指标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癌 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浸润模式 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
下载PDF
超声诊断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
3
作者 罗斯佳 过新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4-4,6,共2页
患者女,61岁,绝经10年,近3月反复阴道出血,量少。平素无腹痛腹胀,无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反酸嗳气胃痛等不适。超声检查诊断: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块—附件肿瘤可能。病理结果为右侧原发性输卵管癌,呈高级别浆液性癌。
关键词 妇科超声检查 原发性输卵管癌 诊断
下载PDF
HE4、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TSH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罗兵 董秋萍 +3 位作者 李涛 徐元宏 熊自忠 肖春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癌症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促甲状腺激素(TSH)及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妇科肿瘤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ELISA法检测血清中HE4的表达,罗氏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血清中CA125、CA72-4、CA153、CA19-9、CYFRA21-1及TSH水平。结果腺癌中的HE4、CA125、CYFRA21-1、鳞癌中的HE4以及炎症反应中CA12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腺癌中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平滑肌瘤、其他肿瘤和鳞癌(P<0.05);良、恶性肿瘤中HE4和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恶性肿瘤中CYFRA21-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和正常对照,CY-FRA21-1在腺癌和炎症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25、CYFRA21-1有助于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联合检测有助于妇科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鳞癌 腺癌 平滑肌瘤 炎症反应 妇科肿瘤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及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敏丽 孙红 +1 位作者 丰有吉 尹德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肿瘤坏死因子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细胞因子,但大多数为实验研究。本研究将肿瘤坏死因子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其结果显示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尚难确定,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妇科恶性肿瘤 晚期 联合治疗 化疗 远期疗效 近期疗效 研究
下载PDF
湖南省24817例体检妇女筛查宫颈病变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群 陈志恒 +1 位作者 朱小玲 李志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状况,探索最佳的普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24 817例已婚妇女常规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或巴氏涂片...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状况,探索最佳的普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24 817例已婚妇女常规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新柏氏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或巴氏涂片法)、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HPV阳性或TCT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24 817例体检妇女中发现慢性宫颈炎14 779例,患病率为59.6%;TCT检查组进行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为92.56%,特异性为80.05%,阳性率2.95%,假阴性率为0.18%,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组敏感性为57.35%,特异性为97.33%,阳性率1.45%,假阴性率为1.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6.61%的体检者HPV-DNA感染阳性;709例有组织病理结果,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6例、CINⅡ36例、CINⅢ48例、早期侵袭性宫颈癌10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标准,TCT异常组的宫颈瘤变率(31.4%),高于TCT正常组瘤变率(4.8%)(P<0.05)。也显著高于HPV-DNA阳性组(19.47%)(P<0.05)。结论 TCT和HPV-DNA联合检查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优于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HPV检测,是推荐宫颈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普查 宫颈癌 HPV TCT 阴道镜
下载PDF
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小红 孔为民 马正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行为干预对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88.5%的患者对淋巴水肿这一... 目的初步探讨行为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作用。方法将78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发生下肢淋巴水肿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析行为干预对下肢淋巴水肿的作用。结果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88.5%的患者对淋巴水肿这一合并症有所认识,而在治疗前仅有53.9%的患者对淋巴水肿有认知;通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缓解率为65%,未经过行为干预的患者水肿的自然缓解率为3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常见合并症之一;但患者缺乏对该合并症的认识,通过行为干预能有效的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促进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提倡患者治疗后尽早采取行为干预避免或减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下载PDF
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岳艳 周希 +1 位作者 高霞 黄光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术后病检证实为卵巢恶性及交界性肿瘤9例,回顾性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7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1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2例,卵黄囊瘤3例,子宫内膜样肿瘤1例,分别行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另2例术后病检证实为未成熟性畸胎瘤,再次行分期手术。结论卵巢恶性肿瘤可见于妇科急腹症中,因此,急诊手术时对术前准备、手术切口选择及手术方式应有充分预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卵巢 急腹症
下载PDF
经髂内动脉灌注顺铂及表阿霉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军 杨慧娟 张国玲 《实用癌症杂志》 2001年第4期417-419,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髂内动脉灌注顺铂和表阿霉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 7例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癌5 4例 ,宫颈癌 47例 ,阴道癌 19例 ,宫体癌 7例 ) ,采用Seldinger术经皮股动脉穿刺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插管 ,联合应用顺铂 (... 目的 观察经髂内动脉灌注顺铂和表阿霉素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2 7例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癌5 4例 ,宫颈癌 47例 ,阴道癌 19例 ,宫体癌 7例 ) ,采用Seldinger术经皮股动脉穿刺 ,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插管 ,联合应用顺铂 (5 0mg/m2 )和表阿霉素 (45mg /m2 )进行灌注化疗 ,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后 ,肿块消退有效率为78.7% ,临床症状缓解率为 91.3 %。 10 0 .0 % (2 8/ 2 8)的Ⅰb~Ⅱa期宫颈癌 ,88.2 % (15 / 17)的Ⅱb期宫颈癌 ,10 0 .0 % (19/ 19)的阴道癌及 10 0 .0 % (7/ 7)的宫体癌患者成功施行广泛全子宫 +双侧附件切除术 +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5 4例卵巢癌化疗后患者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其中 66.7% (3 6/ 5 4)的肿瘤全部切净或残存肿瘤 <2cm。除 99例 (77.9% )发生白细胞I~Ⅳ度下降外 ,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联合应用顺铂和表阿霉素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是 1种安全、有效的妇科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髂内动脉灌注 顺铂 表阿霉素 药物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液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红英 孔北华 张友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与细胞学进行比较。方法:收集50例妇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包括27例卵巢癌,20例子宫内膜癌,2例输卵管癌和1例原发性腹膜间皮瘤。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并与细胞学进行比较。方法:收集50例妇科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包括27例卵巢癌,20例子宫内膜癌,2例输卵管癌和1例原发性腹膜间皮瘤。对照组采用10例良性卵巢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采用TRAP-银染方法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同时行细胞学检查。结果:50例妇科恶性肿瘤腹腔液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总的阳性率为74%(37/50),细胞学检查总的阳性率为46%(23/5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27。10例对照标本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端粒酶活性测定2例阳性。端粒酶活性检测与细胞学诊断符合率为70%(42/60),二者联合检测恶性肿瘤腹腔液阳性率为76%(38/50)。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腹腔液中癌细胞的检出,端粒酶活性检测比细胞学检查更为敏感,可以作为细胞学检查的辅助方法,尤其是细胞学阴性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腹腔液 妇科恶性肿瘤 TRAP-银染色法 腹腔细胞学
下载PDF
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 被引量:5
11
作者 严杰 乔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75-278,共4页
放化疗技术的进步,使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损伤卵巢功能致生育力下降,影响患者治愈后的生育能力。如何保存年轻癌症患者的生育力,日益受到重视。辅助生殖技术(ART)和妇科手术的应用,为癌症患... 放化疗技术的进步,使年轻女性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损伤卵巢功能致生育力下降,影响患者治愈后的生育能力。如何保存年轻癌症患者的生育力,日益受到重视。辅助生殖技术(ART)和妇科手术的应用,为癌症患者保存并恢复生育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可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范围、患者年龄来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个体化方案。乳腺癌、淋巴瘤及卵巢肿瘤等多种患者在治疗后获得生育力已经取得成功。加强癌症专科和生殖专科之间的医疗协作,向癌症患者提供保存生育力知识的医疗咨询,为癌症患者提供保存生育力的治疗,将纳入癌症诊疗计划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 生殖技术 辅助 妇科外科手术
下载PDF
紧密连接蛋白与妇科肿瘤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华 郑秀 《医学综述》 2007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紧密连接蛋白作是细胞之间黏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随着对分子成分和结构的不断探索,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其基本功能是屏障和围栏功能,保持细胞极性,并与细胞增殖和肿瘤抑制有关。本文对紧密连接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在妇科... 紧密连接蛋白作是细胞之间黏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随着对分子成分和结构的不断探索,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其基本功能是屏障和围栏功能,保持细胞极性,并与细胞增殖和肿瘤抑制有关。本文对紧密连接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在妇科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妇科肿瘤 细胞黏附
下载PDF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各类妇科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庆忠 胡玉玲 李新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各类妇科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CC-Ag对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73例)...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各类妇科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差异,以探讨SCC-Ag对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573例)、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270例)、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05例)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1459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上述不同类型疾病患者间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而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妇科恶性肿瘤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P<0.05),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g水平升高对于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鳞状细胞癌 妇科肿瘤
下载PDF
多途径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对伴发远处转移的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疗效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格平 陈诵芬 +2 位作者 谢宗贵 谢智农 李红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7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多途径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对已有远处脏器转移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有肝、肺脏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29例进行了选择性盆腔动脉、肝动脉和肺动脉插管造影,继行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经治疗15~30d后,2... 目的:探讨多途径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对已有远处脏器转移的妇科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对有肝、肺脏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29例进行了选择性盆腔动脉、肝动脉和肺动脉插管造影,继行化疗及栓塞治疗。结果:经治疗15~30d后,21例(72.4%)病灶直径缩小50%以上,5例(17.2%)病灶直径缩小不足50%,3例(10.4%)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多途径动脉灌注造影,行药物及栓塞治疗对有远处脏器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不仅有较强的局部作用,而且副作用较轻。但本组例数较少,随诊时间短,有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疗法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浦红 何成章 +1 位作者 谢其根 吕蓓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5-1066,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39例、卵巢癌3例、肠癌术后盆腔转移 2例、多原发癌1例、阴道癌1例)行介入治疗,观察与评价其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30例有效,总...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39例、卵巢癌3例、肠癌术后盆腔转移 2例、多原发癌1例、阴道癌1例)行介入治疗,观察与评价其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30例有效,总有效率 65.2%,宫颈癌有效率74.4%;23例分别行宫颈癌根治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无严重并发症;30例有效患者中死亡3例,复发2 例,1例失访,存活时间最长为49个月。结论:介入治疗对妇科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宫颈癌效果良好,但对有深肌层浸润、盆淋巴结转移肿瘤是否有显著优越性及能否提高远期疗效,需进一步探讨;晚期卵巢癌如同时结合静脉化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
下载PDF
血中循环DNA启动子甲基化与妇科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班蕊 曲芃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356,共4页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循环DNA,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水平且具有与肿瘤原发灶相一致的基因异常改变,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基因异常中一项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导致肿瘤抑癌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等表达沉默...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存在着循环DNA,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水平且具有与肿瘤原发灶相一致的基因异常改变,DN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基因异常中一项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是导致肿瘤抑癌基因、DNA错配修复基因、转移抑制基因等表达沉默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目前已检测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DNA中有多种基因存在异常甲基化,且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使得非创伤性早期诊断肿瘤、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监测疗效、预测预后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DNA 甲基化 妇科肿瘤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不同妇科疾病患者血清CA125和SCC-Ag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萍 张志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2895-2896,共2页
目的检测不同妇科疾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探讨血清CA125和SCC-Ag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72例妇科住院患者血清CA125和SCC-Ag水平,以门诊体检健康妇女20例... 目的检测不同妇科疾病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25(CA125)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的水平,探讨血清CA125和SCC-Ag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72例妇科住院患者血清CA125和SCC-Ag水平,以门诊体检健康妇女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血清CA125在不同妇科疾病中的水平及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腺肌症组、宫颈癌组尤为明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CC-Ag在宫颈癌组中的水平及阳性率较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A125可作为妇科疾病筛查的一项指标。血清SCC-Ag是宫颈癌较特异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妇科疾病
下载PDF
CIK细胞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玲 施玲燕 刘继斌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5期428-429,共2页
目的评估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骨髓移植中心建立的CIK细胞培养方法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4 d后分次回输给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肿瘤标志物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32例接受... 目的评估CI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妇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骨髓移植中心建立的CIK细胞培养方法诱导扩增CIK细胞。培养14 d后分次回输给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瘤体变化、肿瘤标志物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32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中,CR+PR+MR 28例,总缓解率为87.5%,随访1年生存率为90.6%,2年生存率为81.3%,3年生存率为75.0%。生存质量卡氏评分提高率为78.1%,体质量提高率为84.4%;肿瘤标志物CA125显著降低(t=3.95,P<0.05);少数患者有发热反应,大多在38℃以下,未经处理自行退热。结论CIK细胞疗法为无法手术、放疗、化疗的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妇科肿瘤 CIK细胞 过继免疫疗法
下载PDF
Ki-67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谢丽 安瑞芳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4年第6期391-393,共3页
Ki-67存在于细胞核中,在除G0期之外的所有细胞周期中表达。该文综述Ki67在妇科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认为,Ki-67在帮助妇科临床医师进一步明确肿瘤的分级、增生程度、预测肿瘤的预后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等方面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KI-67 妇科肿瘤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下载PDF
10349例已婚妇女妇科普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红梅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867-869,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妇科健康状况,探索科学的妇科普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10349例已婚妇女的常规体格检查、盆腔B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巴氏...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妇科健康状况,探索科学的妇科普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10349例已婚妇女的常规体格检查、盆腔B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巴氏涂片法或新柏氏TCT法)等资料。部分妇女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HR-HPV阳性或TCT异常者进行阴道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0349例体检妇女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100例,患病率为21.8%;子宫肌瘤1371例,患病率为14.2%;乳腺病878例,患病率为8.5%;阴道炎420例,患病率为4.1%。在296例HR-HPV阳性或TCT异常者中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早期宫颈浸润癌4例。TCT异常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显著高于HR-HPV阳性组的上皮内瘤变发生率。结论:妇科普查能及时发现妇科常见病,TCT和HR-HPV联合检查有助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普查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TCT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