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相体系在微通道中的封堵性能研究
1
作者 夏惠芬 杨坤 +2 位作者 李坤龙 蒋丽丽 刘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基于大庆油田天然岩心孔隙尺度分布特征建立了微通道模型,考虑非均相体系中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变形及流动特征,以相场法建立流动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拟了分散相颗粒在微通道内的生成,并实现了颗粒分选,研究了微观孔喉结构中匹配... 基于大庆油田天然岩心孔隙尺度分布特征建立了微通道模型,考虑非均相体系中的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变形及流动特征,以相场法建立流动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拟了分散相颗粒在微通道内的生成,并实现了颗粒分选,研究了微观孔喉结构中匹配系数和孔喉比对颗粒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在微观孔喉结构中发生弹性封堵时,孔喉入口处压力随颗粒运移通过而呈现周期性变化;颗粒与孔喉最佳匹配系数为[1.0,1.4),此区间内颗粒能够在孔喉入口处暂时封堵,变形运移通过孔喉后恢复原形;当孔隙直径相同时,匹配系数和孔喉比越大,颗粒通过压力越大;颗粒粒径越大,颗粒通过压力临界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体系 相场法 封堵性能 孔喉比 匹配系数
下载PDF
烟草中甲霜灵的手性分离方法差异研究
2
作者 王维刚 陈志燕 +4 位作者 唐石云 周芸 朱丽 洪玮 杨飞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MS进行手性分离。从多个性能参数(分离效率、线性、选择性、回收率、重复性、灵敏度、基质效应等)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在10~500 ng/mL范围内,甲霜灵的不同异构体均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在各异构体加标浓度为0.1、0.5、2.0 mg/kg水平下,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8.7%~96.2%)和良好的重复性(RSD<7.0%)。结果表明:RPLC-MS/MS和SFC-MS/MS具有互补性,均适用于手性分离和测定烟草基质中的甲霜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型净化 烟草 甲霜灵 手性分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实验
3
作者 韩培慧 曹瑞波 +2 位作者 姜国庆 陈文林 韩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大庆油田聚驱后弱碱复合驱扩大现场试验取得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3.5百分点的较好效果,但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严重乳化破乳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流度控制难,致使体系中聚合物... 大庆油田聚驱后弱碱复合驱扩大现场试验取得了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3.5百分点的较好效果,但体系中碱的存在导致管线、泵产生腐蚀、结垢和采出液出现严重乳化破乳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优势渗流通道的存在,流度控制难,致使体系中聚合物质量浓度高达2500 mg/L。为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需研发出适用于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的高效中相微乳液驱油体系。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进行测量,初步筛选出能够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然后进行中相微乳液体系水溶性评价,并开展了较为完善的油水相态评价,进一步确定中相微乳液体系的最佳盐度(盐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油水比的关系,从而研发出无碱中相微乳液配方,并加入预交联颗粒凝胶(PPG)组成无碱中相自适应堵调驱体系。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聚驱后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23.3百分点,比常规弱碱复合驱多提高采收率10.1百分点,降低聚合物用量28%。研究成果为大幅提高大庆油田聚驱后油层的采收率提供了理论及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油层 相行为测试 中相微乳液 预交联颗粒凝胶(PPG) 自适应堵调驱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和信息融合的段塞流分相流量测量
4
作者 温佳祺 杨叙宁 +2 位作者 李金硕 丁振君 董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段塞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典型流型,准确测量其分相流量有利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控制,确保系统在安全、经济的工况下运行.本文在改进长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近红外(NIR)、声发射(AE)技术于一体的水平气液流量智能多传感... 段塞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典型流型,准确测量其分相流量有利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控制,确保系统在安全、经济的工况下运行.本文在改进长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近红外(NIR)、声发射(AE)技术于一体的水平气液流量智能多传感系统.利用AE传感器和NIR传感器检测气液两相的流动噪声信息和截面信息,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提取气体体积分数的特征变量.通过集成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级融合,融合后的段塞流体积含气率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4.11%,92.45%的预测结果偏差在±10%以内.在Collin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的段塞流质量流量预测模型,其MAPE值为0.96%,全部预测结果的偏差在±20%以内.本研究为气液两相流段塞流参数混合不分离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气液两相流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数据融合 段塞流 多传感器 集成学习算法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圆 周书胜 鄢佳蓉 《化工管理》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对后续油气资源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储层伤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储层保护钻井液的关键功能,钻井液对储层的主要伤害分为固相污染、聚合物的吸附堵塞、储层黏土易发生水化膨胀,并可能因钻井液中的成分而分散或... 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对后续油气资源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储层伤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储层保护钻井液的关键功能,钻井液对储层的主要伤害分为固相污染、聚合物的吸附堵塞、储层黏土易发生水化膨胀,并可能因钻井液中的成分而分散或运移,以及钻井液滤液与地层水配伍性伤害。储层保护钻井液大致分为强封堵低滤失钻井液、强抑制低伤害水基钻井液、低固相/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以及在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上发展的可生物降解的无固相钻井液,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为现场储层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封堵降滤失性能 抑制性能 无固相 可降解
下载PDF
深水水下工艺管汇堵漏新方法研究
6
作者 吴小路 江俊达 +1 位作者 邹哲先 余红坤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7期60-64,共5页
为了提高深水水下工艺管汇堵漏效率,通过堵剂优选,选取无固相有机硅作为堵剂,基于外卡套筒与遥控机器人配合使用。利用水下采油树模型模拟深水试验并结合CFD数值模拟,通过不同深度的变量试验,确定了无固相有机硅的最终封堵效率,符合封... 为了提高深水水下工艺管汇堵漏效率,通过堵剂优选,选取无固相有机硅作为堵剂,基于外卡套筒与遥控机器人配合使用。利用水下采油树模型模拟深水试验并结合CFD数值模拟,通过不同深度的变量试验,确定了无固相有机硅的最终封堵效率,符合封堵要求,为深水水下工艺管汇堵漏工艺提供了基础,为深水油田管道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漏 无固相有机硅 外卡套筒 遥控机器人 采油树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故障处理
7
作者 缑绍飞 《冶金动力》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因煤质和负荷变化,燃煤电厂的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极易发生故障,造成除尘器灰斗大量积灰、堵塞,甚至出现超载坍塌事故。为解决该问题,在综合分析电袋除尘器不同灰种的输送特性、正压浓相气力输灰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输灰系统自动程序... 因煤质和负荷变化,燃煤电厂的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极易发生故障,造成除尘器灰斗大量积灰、堵塞,甚至出现超载坍塌事故。为解决该问题,在综合分析电袋除尘器不同灰种的输送特性、正压浓相气力输灰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输灰系统自动程序调整方法以及堵管故障处理措施,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 积灰 自动程序调整 堵管处理
下载PDF
Comment on the correction of gas‐phase signals during IR operando analyses
8
作者 Frederic Meunier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共1页
In a recent contribution[1]to this journal,Guo and co‐workers reported on the design of a dual beam FT‐IR spectrometer system aiming,among others,at totally removing the contribution of gas‐phase species during ope... In a recent contribution[1]to this journal,Guo and co‐workers reported on the design of a dual beam FT‐IR spectrometer system aiming,among others,at totally removing the contribution of gas‐phase species during operando studies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The system consists of two identical cells located in two separate FT‐IR spectrometers,one being loaded with a catalyst wafer and the other one being empty and used as a reference signal.The exhaust gas of the sample cell is sent to the reference cell,both being heated up at the same temperature.Any indication on cell volume or the nature of the flow regime(e.g.,plug flow or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is not mentio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GAS IR reference catalyst cell dual plug
下载PDF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Heat Transfer in Problems of Pipeline Plugging Agent Freezing Induced by Liquid Nitrogen
9
作者 Yafei Li Yanjun Liu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2年第3期775-788,共14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in pipelines undergoing freezing induced by liquid nitrogen is elaborated.The basic premise of this technology is that the content within a pipeline is frozen to ...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on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in pipelines undergoing freezing induced by liquid nitrogen is elaborated.The basic premise of this technology is that the content within a pipeline is frozen to form a plug or two plugs at a positio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from a location where work a modification or a repair must be executed.Based on the variable separation method,the present model aims to solve the related coupled heat conduction and moving-boundary phase change problem.An experiment with a 219 mm long pipe,where water was taken as the plugging agent,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is within 18%).Thereafter,the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cooling and freezing process of pipelines with different inner diameters at different liquid nitrogen refrigeration temperatures when water is used as the plugging a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freezing and plugging liquid nitrogen refrigeration heat transfer model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phase change prediction
下载PDF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与粉煤灰稳定泡沫的协同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际江 刘子铭 +1 位作者 李隆杰 王恩卫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复配不同长度碳链羟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以不同粒度粉煤灰颗粒作为稳泡剂,通过Waring搅拌法确定由0.4%起泡剂和1%中值粒径6.879μm粉煤灰共同组成耐温抗盐的起泡体系。使用浊度计和流变仪研究粉煤灰的悬浮性能和不同泡沫... 复配不同长度碳链羟磺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以不同粒度粉煤灰颗粒作为稳泡剂,通过Waring搅拌法确定由0.4%起泡剂和1%中值粒径6.879μm粉煤灰共同组成耐温抗盐的起泡体系。使用浊度计和流变仪研究粉煤灰的悬浮性能和不同泡沫体系的表观黏度,使用表面张力仪和液滴形状分析仪测定体系的表面张力和界面黏弹性。结果表明:90℃条件下三相泡沫的起泡体积为275 mL,消泡半衰期为205 min;加入粉煤灰虽然使体系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但显著提高了表面扩张模量;在同一观察时刻下三相泡沫具有比两相泡沫更低的非均匀系数和更小的中值粒径,由此延缓了液膜的排液和透气过程;两相泡沫所产生的残余阻力系数为36.23,三相泡沫的残余阻力系数高达11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三相泡沫 稳定机制 封堵性能
下载PDF
高黏性水泥3D打印堵塞机理分析
11
作者 王益博 任常在 +1 位作者 闫明 敖晨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31-1937,共7页
为解决高黏性水泥3D打印堵塞问题,通过构建3D打印平台开展了物理模拟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硬化产物进行检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打印喷头内部流场,最后结合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确认堵塞问题原因... 为解决高黏性水泥3D打印堵塞问题,通过构建3D打印平台开展了物理模拟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硬化产物进行检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Polyflow分析打印喷头内部流场,最后结合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确认堵塞问题原因。结果表明:高黏性水泥的凝结时间在10~23 min,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其会更快地硬化形成棱形晶体;打印喷头内部的压力梯度在挤出口变径处达到峰值113.9 kPa,并且螺槽内的浆料以塞流形式输运;在3D打印过程中,部分浆料黏附在螺杆表面,并快速硬化形成的产物嵌入到螺杆微观凹凸表面中,而未黏附的浆料在筒内高压差作用下以塞流形式输送,在筒内变径处发生液相迁移,最终导致打印堵塞。研究结果可为高黏性水泥3D打印喷头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性水泥 堵塞 塞流 压力梯度 液相迁移 POLYFLOW
下载PDF
7075-T651铝合金摩擦塞补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2
作者 李书新 孙转平 +2 位作者 刘旭 王立梅 马帅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5-101,I0008,共8页
以2219-T87铝合金为塞棒材料,采用摩擦塞补焊工艺对8 mm厚7075-T651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无缺陷的接头,塞棒和母材摩擦界面形成了等... 以2219-T87铝合金为塞棒材料,采用摩擦塞补焊工艺对8 mm厚7075-T651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接头的成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进行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可以获得无缺陷的接头,塞棒和母材摩擦界面形成了等轴晶.根据组织形貌可以把摩擦塞补焊接头分成再结晶区、热力影响区、塞棒热力影响区、热影响区、塞棒热影响区和母材6个区,热力影响区组织发生了变形和长大以及沉淀相的溶解和粗化,局部发生了软化,尤其是塞棒热力影响区硬度值最低,在90~95 HV左右,拉伸试验时无缺陷的接头断裂位置在塞棒区,断裂模式为韧性特征.摩擦塞补焊接头抗拉强度最高可达343 MPa,断后伸长率最高达7.0%,分别达到母材的63.8%和77.8%.创新点:(1)通过研究7075-T651铝合金摩擦塞补焊工艺和组织结构探究了焊接缺陷的主要类型和形成原因.(2)揭示了摩擦塞补焊接头不同区域力学性能下降和微观组织形貌及沉淀相分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塞补焊 7075-T651铝合金 微观组织 沉淀相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棕榈油制备生物柴油过程中的物相组成及产品性质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惠娟 尚琼 +1 位作者 鲁厚芳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2,共4页
利用棕榈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制备过程中各物相的组成以及产品生物柴油的性质。酯交换反应完成后,甲醇在甲酯相和甘油相的分配比例分别是48.4%和51.6%;催化剂NaOH基本上都分布在甘油相中;12.4%的皂分布在甲酯相,87... 利用棕榈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制备过程中各物相的组成以及产品生物柴油的性质。酯交换反应完成后,甲醇在甲酯相和甘油相的分配比例分别是48.4%和51.6%;催化剂NaOH基本上都分布在甘油相中;12.4%的皂分布在甲酯相,87.6%的皂分布在甘油相;0.7%的甲酯溶解在甘油相,1.9%的甘油溶解在甲酯相。棕榈油的转化率为99.0%,生物柴油的收率为97.4%。制得的生物柴油的密度、黏度、游离甘油含量、酸值、碘值、闪点等性质符合我国标准及美国标准。棕榈油生物柴油的冷滤点为13℃,与0#柴油掺混的混合物B10、B20、B30、B40的冷滤点均为1℃,基本可达到0#柴油的标准;从B50到B100,冷滤点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油 生物柴油 物相组成 冷滤点
下载PDF
过渡塑性相工艺制造刚玉-氮化硅质透气砖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文东 孙加林 +1 位作者 洪彦若 钟香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在刚玉 -氮化硅材料中添加 5 %和 1 0 %的金属硅进行塑性相成型 ,成型后在氧化气氛下于1 60 0℃保温 3h烧成。对烧成后材料的常温性能进行分析发现 ,随着金属硅含量的增加 ,试样的显气孔率明显下降 ,耐压强度上升。显微结构分析发现 ,... 在刚玉 -氮化硅材料中添加 5 %和 1 0 %的金属硅进行塑性相成型 ,成型后在氧化气氛下于1 60 0℃保温 3h烧成。对烧成后材料的常温性能进行分析发现 ,随着金属硅含量的增加 ,试样的显气孔率明显下降 ,耐压强度上升。显微结构分析发现 ,烧成后材料的内部仍然有金属硅存在 ,并且金属硅与周围颗粒紧密连结。同时还发现 ,材料内部的氮化硅发生反应生成了氧氮化硅 ,有利于氮化硅材料的烧结 ,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工艺 刚玉-氮化硅质透气砖 金属硅 塑性相成型 氮化硅 过渡相饶结 钢水质量
下载PDF
可动凝胶的封堵性能及其对渗流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同玉 李继山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可动凝胶在油田稳油控水中具有重要应用,可动凝胶的封堵行为及其对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用常规岩心驱替流程进行了可动凝胶对岩心的封堵性能实验及可动凝胶对油、水单相渗流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 可动凝胶在油田稳油控水中具有重要应用,可动凝胶的封堵行为及其对油水渗流规律的影响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用常规岩心驱替流程进行了可动凝胶对岩心的封堵性能实验及可动凝胶对油、水单相渗流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率低于2200×10-3μm2的岩心,可动凝胶的有效封堵能力在90%以上;油水在可动凝胶封堵的岩心中单相渗流呈现非线性渗流特征,油相启动压力低于水相启动压力,油相渗流能力大于水相渗流能力;油水在可动凝胶封堵的岩心中两相渗流特征也发生变化,两相区范围变窄,油水渗流能力变差,油相相对渗透率恢复明显高于水相,说明可动凝胶对水相的封堵远大于对油相的封堵,可以稳定油相,控制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有效封堵能力 选择性封堵 单相渗流 两相渗流
下载PDF
超流氦气液相分离器实验装置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洪国同 余兴恩 +3 位作者 李正宇 杨健慧 李强 李青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外太空科学探测系统需要 4K以下制冷系统的支持 ,超流氦 (HeII)是在此温度区间的一种理想冷却剂 ,超流氦空间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超流氦相分离器是利用超流氦的超流特性和热机械效应实现气液相分离的。根据超流氦相分离器研究的需要 ,研... 外太空科学探测系统需要 4K以下制冷系统的支持 ,超流氦 (HeII)是在此温度区间的一种理想冷却剂 ,超流氦空间制冷系统的关键部件超流氦相分离器是利用超流氦的超流特性和热机械效应实现气液相分离的。根据超流氦相分离器研究的需要 ,研制了一套超流氦多孔塞气液相分离器的实验装置及其测量系统。利用该实验装置成功地完成了多批多孔塞样品的特性实验 ,获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介绍了实验装置方案选择、结构组成、实验方法及调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低温技术 超流氦 多孔塞 相分离器 制冷系统 实验装置 研制
下载PDF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黄立新 张光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2,共2页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是导致油气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在室内对不同分散体系封堵孔隙喉道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分析和理论推导,建立了屏蔽带压差方程,掌握了影响屏蔽带压差大小的... 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是导致油气层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探讨固相颗粒封堵孔隙喉道的机理,在室内对不同分散体系封堵孔隙喉道的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分析和理论推导,建立了屏蔽带压差方程,掌握了影响屏蔽带压差大小的主要因素,即屏蔽带压差不但与固相颗粒侵入相对深度、固相颗粒的极限剪切应力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 微粒堵塞 孔隙喉道 封堵 油层损害
下载PDF
防冻型纳米乳化石蜡PF-EPF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春花 夏小春 +2 位作者 项涛 耿铁 苗海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4,共6页
为解决普通纳米石蜡乳液低温下易析出石蜡并凝结成固态,导致钻井现场无法正常应用的问题,选用液体石蜡作内相,多元醇水溶液为外相,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适的乳化分散工艺(相转变组分法),制备了一种防冻型纳米乳化石蜡PF-EPF。... 为解决普通纳米石蜡乳液低温下易析出石蜡并凝结成固态,导致钻井现场无法正常应用的问题,选用液体石蜡作内相,多元醇水溶液为外相,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合适的乳化分散工艺(相转变组分法),制备了一种防冻型纳米乳化石蜡PF-EPF。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水相、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含量、乳化温度和油相含量等因素对PF-EPF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制备工艺,即多元醇溶液质量分数为50%~70%,体系的HLB值在10左右,油剂比为1∶1,乳化温度为80℃,体系的油相含量在30%左右,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乳化石蜡PF-EPF平均粒径在160 nm左右,凝固点最低达到-30℃,防冻能力突出,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入2%PF-EPF以后,海水基浆的PPT滤失量(砂盘孔径为5μm)从18.8 mL减少到10 mL左右,加入3%PE-EPF后使PEC钻井液的PPT滤失量从17.2 mL减少到6.4 mL。评价实验表明,PE-EPF能够明显提高钻井液的封堵性,起到防止井塌、提高钻速和保护油气层的作用。该剂在渤海区域CFD6-4-6D井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 纳米乳化石蜡 多元醇 复合乳化剂 相转变组分法
下载PDF
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理想型面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侃 刘宇 +1 位作者 任军学 廖云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没有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需考虑两相流因素和极限粒子流线的几何约束。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证明了常滞后两相流中的普朗特-迈耶函数关系式,并...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没有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需考虑两相流因素和极限粒子流线的几何约束。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证明了常滞后两相流中的普朗特-迈耶函数关系式,并给出了最终设计公式。用F luent软件计算了改进法设计的喷管型面性能。算例结果表明,与未考虑两相流效应的纯气相理想型面相比,该法设计的型面长度缩短近33%,推力增大约1%,证明了提出常滞后两相流假设的合理性及改进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两相流 塞式喷管
下载PDF
管道油流携水系统的界面分布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广丽 张国忠 +3 位作者 BRAUNER N ULLMANN A 刘刚 张鑫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9,共6页
成品油管道低洼处积水引起的腐蚀产物堵塞管道事故严重威胁管道的正常运行,为研究管道中油流携水作用机制,从试验、理论两个角度对油流携水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以柴油和水为介质,在内径27 mm的水平-上倾管流试验系统上对上倾管段0.5 m... 成品油管道低洼处积水引起的腐蚀产物堵塞管道事故严重威胁管道的正常运行,为研究管道中油流携水作用机制,从试验、理论两个角度对油流携水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以柴油和水为介质,在内径27 mm的水平-上倾管流试验系统上对上倾管段0.5 m位置处的出水量以及临界油相流量(出水量不为零时的最小油相流量)进行测量,同时根据试验模型,基于油水两相动量方程和光滑分层流稳定的条件,建立水相厚度梯度的计算模型,对水平测试段中相界面分布进行分析,对出水量以及临界油相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很好地预测两参数的变化;在油流携水系统中,油相处于层流状态时,建立的水相厚度梯度模型能很好地预测相界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界面分布 出水量 界面稳定性 水塞 管道腐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