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traint of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n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process by maximum entropy method 被引量:5
1
作者 DAI YiFan SHI Feng +1 位作者 PENG XiaoQiang LI ShengY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9年第10期3092-3097,共6页
In order to restrain the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n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process, a novel part-random path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Using KDMRF-1000F polishing... In order to restrain the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n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process, a novel part-random path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Using KDMRF-1000F polishing machine, one flat work piece (98 mm in diameter) is polished. The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n the region using part-random path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by using common raster path. After one MRF iteration (7.46 min), peak-to-valley (PV) is 0.062 wave (1 wave =632.8 nm), root-mean-square (RMS) is 0.010 wave and no obvious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s fou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art-random path is a novel path, which results in a high form accuracy and low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in MRF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 (MRF) 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part-random path mid-spatial frequency error
原文传递
考虑结构空间约束的现浇楼盖梁跨中受弯性能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小雷 郑振光 +4 位作者 杨坚 林鹏 陈鑫凯 吴梓楠 季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71,共11页
为研究结构空间约束导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梁跨中受弯承载力超强的机制,以楼盖梁在结构中的空间位置和配筋率为变量,设计12根上部架立筋不伸入支座的楼盖梁试件并开展跨中受弯静力试验,并基于建立经典混凝土理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4根简... 为研究结构空间约束导致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梁跨中受弯承载力超强的机制,以楼盖梁在结构中的空间位置和配筋率为变量,设计12根上部架立筋不伸入支座的楼盖梁试件并开展跨中受弯静力试验,并基于建立经典混凝土理论的试验方法进行了4根简支梁对比试验。对梁试件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能力、轴向伸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楼盖梁试件承载力与按受弯构件计算承载力之比为1.57~2.77,与相应矩形简支梁试件和T形简支梁试件承载力相比均有较大提高,超强程度与配筋率成反比;与简支梁试件相比,楼盖梁试件跨中截面破坏形态未因轴压力而发生显著改变,但楼盖梁试件延性降低;楼盖梁试件轴向伸长随挠度的增大而增大。将楼盖梁视为压弯构件,提出根据楼盖梁试验峰值荷载确定相应轴力和弯矩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楼盖梁试件跨中截面压弯状态弯矩与受弯状态弯矩的比值为1.28~2.19。楼盖梁试件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楼盖梁截面包含的楼板范围增大,轴力沿梁跨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盖梁 结构空间约束 跨中受弯性能 承载力 轴向伸长 压弯构件
下载PDF
光学元件磁流变加工不确定度误差工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博 范斌 +2 位作者 王佳 吴湘 辛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为减少磁流变抛光过程中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实现光学元件磁流变高精度加工,采用一种不确定度误差工艺方法对加工中的误差进行抑制。通过对磁流变加工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和去除函数误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的基础上... 为减少磁流变抛光过程中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实现光学元件磁流变高精度加工,采用一种不确定度误差工艺方法对加工中的误差进行抑制。通过对磁流变加工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和去除函数误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在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实验。由仿真与实验结果可知,加工中面形误差与中频误差均存在3.5 nm的不确定度误差值,通过验证实验,得到了加工后的面形误差RMS值为20 nm,中频误差RMS值为14 nm。结果表明,采用误差不确定度的方法可优化加工工艺流程,减少误差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可以达到不确定度下的面形精度。该方法为磁流变高精度确定性加工以及面形误差与中频误差的抑制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面形误差 磁流变抛光 中频误差
下载PDF
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传递函数的影响
4
作者 陈建军 王琳琳 +4 位作者 霍立民 匡翠方 毛磊 郑驰 尹禄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5-732,共8页
中频面形误差(MSFSE)会导致光学系统发生小角度散射,影响系统性能。为了在光学设计和光学加工中制定合理的中频面形误差公差,就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在衍射受限条件下,推导出正弦型中频面形... 中频面形误差(MSFSE)会导致光学系统发生小角度散射,影响系统性能。为了在光学设计和光学加工中制定合理的中频面形误差公差,就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研究。在衍射受限条件下,推导出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学系统MTF的影响的表达式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光学设计软件仿真验证理论推导结果。假设光学系统光瞳上带有正弦型中频面形误差,对光瞳函数进行傅立叶变换,然后平方得到点扩散函数(PSF),再对PSF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光学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OTF),对OTF取模,即可得到中频误差影响下的MTF表达式。将该式与衍射受限条件下无中频误差的光学系统MTF进行对比,得到中频误差对光学系统MTF的量化影响。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正弦型中频误差会使光学系统的MTF在不同空间频率处产生不同的损失,损失值随空间频率呈周期性变化;峰谷值(PV)分别为0.030μm、0.095μm、0.159μm和0.223μm的中频面形误差,导致的光学系统MTF的最大损失比例分别为0.89%、8.80%、23.48%和43.31%;随着中频误差PV的增加,MTF的损失值呈非线性快速增加。软件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面形误差 光学传递函数 自由曲面 光学加工 光学设计
下载PDF
华南石炭纪中期白云岩地层分布及其形成模式
5
作者 宋英凡 王向东 +5 位作者 李莹 史宇坤 胡科毅 黄兴 盛青怡 要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62,共17页
石炭纪是地质演化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海西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大冰期(LPIA)达到峰值,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导致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剧烈变化。在华南,石炭纪中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广泛发育一套白云岩沉积。本文系统总结华... 石炭纪是地质演化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海西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大冰期(LPIA)达到峰值,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导致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剧烈变化。在华南,石炭纪中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广泛发育一套白云岩沉积。本文系统总结华南3个主要碳酸盐台地内白云岩的厚度及时代,识别出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结合石炭纪中期全球气候环境特征,认为冰期兴盛引发了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南各沉积盆地形成利于白云岩化的环境,白云岩得以发育。而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可能与各沉积盆地独特的构造演化以及不同成岩模式有关。中下扬子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主要为萨勃哈模式和成岩早期浅埋藏的渗透回流模式,形成相对较薄的白云岩沉积;中南部和西南部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为渗透回流模式,成岩规模较大,沉积较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中期 白云岩 时空分布 古环境 白云岩化模式
下载PDF
中红外大气强吸收波段地气杂波全球空间分布研究
6
作者 姚前 李正强 +3 位作者 樊程 许华 王思恒 陈震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04-3512,共9页
中红外大气强吸收波段(2.7和4.3μm附近)具有抑制背景杂波信号的特点,常被用于红外探测卫星载荷上,实现目标的稳定探测与跟踪。背景杂波起伏水平对红外目标探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中红外2.7和4.3μm波段附近的地气杂波空域起伏具有重要... 中红外大气强吸收波段(2.7和4.3μm附近)具有抑制背景杂波信号的特点,常被用于红外探测卫星载荷上,实现目标的稳定探测与跟踪。背景杂波起伏水平对红外目标探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中红外2.7和4.3μm波段附近的地气杂波空域起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迭代求解6种标准大气模式下水汽和CO_(2)的光学厚度(OD),根据OD>1的准则筛选强吸收波段,并对各种大气模式下的波段计算结果取交集,最终确定的强吸收波段为:2.52~2.83和4.18~4.47μm。然后,根据遥感卫星数据产品、数据同化资料生产出背景地表和大气的全球月均产品。其中,结合MODIS短波红外和中红外4个波段(2.13、3.75、3.96和4.05μm)的月均地表反射率/发射率产品(MYD09A1/MOD11C3),采用非负矩阵分解(NMF)的方法重建出强吸收波段处的全球地表反射率产品;根据ERA5再分析数据生产全球地表温度月均产品;水汽和云光学厚度(COT)全球月均产品分别由MODIS大气产品(MOD05_L2和MOD06_L2)拼接融合得到;CO_(2)全球月均产品来自OCO-2卫星的数据同化产品;为了各类数据产品的空间匹配和节约计算资源,将全球产品限制在南北纬60°区间范围内并重采样至1°×1°的空间分辨率;接着,在有云和无云情况下,分别逐像元仿真计算两个强吸收波段的背景杂波强度,分析杂波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利用11×11方窗邻域统计法,对仿真结果进行杂波空域起伏的计算,换算95%概率下的杂波起伏,并进行直方图统计,从杂波抑制的角度,给出两个吸收波段的红外目标探测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有云情形下,2.52~2.83μm波段背景杂波起伏水平具有“点状峰值、区域增强、整体低值”的特征;4.18~4.47μm波段杂波起伏水平呈现“区域高值、片状增强、高纬低值”的特征。无云情形下,2.52~2.83μm波段背景杂波起伏水平在水汽含量低值区,有较大增幅;4.18~4.47μm波段杂波起伏水平总体较低,大部分控制在2×10^(-4)W/m^(2)/sr/μm以内。在全球尺度上,有云时,2.52~2.83μm波段的红外目标探测性能较优,无云时,4.18~4.47μm波段的红外目标探测性能较优;研究结果能够为探测红外目标提供空域规律和谱段优选的参考依据,对增强目标的可探测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强吸收波段 杂波空域起伏 辐射传输 红外目标探测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干流水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多时间尺度分析
7
作者 刘秀林 李雨 曾凌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基于黄家港等5个水文站长序列年均水温及月均水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及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汉江中下游干流河流水温的年内、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量化评估丹江口水库建设、加高运用以来下游河道水温的变化程度,揭示水温... 基于黄家港等5个水文站长序列年均水温及月均水温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及复Morlet小波函数,对汉江中下游干流河流水温的年内、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量化评估丹江口水库建设、加高运用以来下游河道水温的变化程度,揭示水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同时对水华易发期及鱼类产卵期水温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温情势的改变程度与距离相关,丹江口坝下黄家港水文站在水库低温水下泄的影响下各特征值已显著改变,年均温呈下降趋势,距坝109km的襄阳站在夏、冬两季受一定影响,皇庄站以下河道水温在沿程气候作用下恢复至天然情势。(2)黄家港站年水温存在25~28年、15~19年、9~11年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不同时期尺度特征不同,水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襄阳、皇庄、仙桃3个站点年水温主周期集中在5~7年、9~11年尺度,与黄家港站天然水温序列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尺度一致。(3)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坝下至襄阳站水温进一步迟滞化,襄阳站日均水温18℃达到时间约有2旬的延迟;水华易发期1—3月水温增幅在0.9~1.5℃之间,温度的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华爆发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汉江中下游 水温 时空分布特征 时间尺度
下载PDF
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郭隐彪 杨炜 +3 位作者 王振忠 彭云峰 毕果 杨平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71-178,共8页
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多种学科新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促进了民用和国防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在国家大光学工程的推动下,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取得显著的成果。围绕大口径光学元件'高精度磨削+确定性抛光'超精密加工... 大口径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多种学科新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促进了民用和国防等尖端技术领域的发展,在国家大光学工程的推动下,我国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取得显著的成果。围绕大口径光学元件'高精度磨削+确定性抛光'超精密加工体系,介绍该领域研究进展及厦门大学微纳米加工与检测联合实验室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光学元件磨削和抛光两个加工流程,详细分析磨削装备技术、磨削工艺技术、精密检测技术、可控气囊抛光技术、加工环境监控技术和中频误差评价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这些技术研究从超精密加工的需求出发,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通过对装备、工艺、检测等各方面整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口径光学元件磨抛超精密加工体系,从而实现大口径光学元件高精度、低缺陷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磨削加工装备 磨削加工工艺 精密检测 气囊抛光 环境监控 中频误差评价
下载PDF
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控制方法—确定区域修正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旭升 李圣怡 +2 位作者 戴一帆 郑子文 杨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8-167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确定区域修正法。给出了确定区域修正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流程,并基于最大熵原理对抛光盘运动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行星运动方式转速比为-1或0,偏心率为接近于0但不等于0)。最后,在Φ100 mm... 提出了一种有效控制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确定区域修正法。给出了确定区域修正法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流程,并基于最大熵原理对抛光盘运动参数进行了优化选择(行星运动方式转速比为-1或0,偏心率为接近于0但不等于0)。最后,在Φ100 mm K9玻璃平面镜上进行了抛光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确定区域修正法,在1.5 min内可使0.28 mm-1频率误差对应的PSD值从14.76 nm2.mm下降到3.70 nm2.mm,有效地控制了光学表面的中频误差。与其他方法相比,确定区域修正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确定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表面 中频误差 确定区域 最大熵原理
下载PDF
磁流变加工对中频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曦 杨李茗 +2 位作者 石琦凯 雷向阳 侯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95-1699,共5页
基于传统抛光的亚表面损伤层厚度,进行磁流变去除亚表面损伤层的实验以便验证在该加工方式下对元件中频误差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数据表明:磁流变加工的走刀间距会引起中频误差评价指标PSD曲线出现对应频率的峰值;抛光斑的不稳... 基于传统抛光的亚表面损伤层厚度,进行磁流变去除亚表面损伤层的实验以便验证在该加工方式下对元件中频误差的影响。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数据表明:磁流变加工的走刀间距会引起中频误差评价指标PSD曲线出现对应频率的峰值;抛光斑的不稳定性会引起PSD曲线出现不确定的次主峰;去除深度与PSD曲线峰值之间有近似的线性关系。采用磁流变作为亚表面损伤层的去除手段,元件的中频误差质量受加工参数影响很大。如果前级加工不佳导致留下的亚表面损伤层较深,用磁流变加工进行去除时会造成中频误差质量超过限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 中频误差 走刀间距 抛光斑稳定性 去除深度
下载PDF
超精密飞刀切削加工表面中频微波纹产生机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安晨辉 王健 +2 位作者 张飞虎 许乔 陈东菊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39-446,共8页
超精密飞刀切削是一种重要的超精密加工手段,安装大飞刀盘的超精密铣床能够加工大口径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表面具有很高的面形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但是加工表面普遍存在中频微波纹(空间周期从100μm到300μm,幅值低于0.1μm),极... 超精密飞刀切削是一种重要的超精密加工手段,安装大飞刀盘的超精密铣床能够加工大口径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表面具有很高的面形精度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值.但是加工表面普遍存在中频微波纹(空间周期从100μm到300μm,幅值低于0.1μm),极大影响了光学元件的使用.超精密铣床的主轴旋转精度对加工工件影响很大,尤其是主轴轴线偏转会使安装在大飞刀盘外缘处的刀具产生很大位移.为此,建立了适用于空气静压轴承支撑的立式主轴角位移欧拉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方程解析解,得出主轴运动规律及其对表面中频微波纹的影响,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终给出了抑制中频微波纹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微波纹 欧拉动力学方程 三维形貌仿真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精密光学表面中频误差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毕果 郭隐彪 杨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对于高端光学元件,除限制低频面形误差和高频表面粗糙度之外,需要严格控制中频误差,以确保其使用性能。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曲线评价中频误差,该方法以Fourier变换为基础,在全局水平上给出中频误... 对于高端光学元件,除限制低频面形误差和高频表面粗糙度之外,需要严格控制中频误差,以确保其使用性能。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曲线评价中频误差,该方法以Fourier变换为基础,在全局水平上给出中频误差的综合评价。但是,光学元件磨削与抛光工艺过程中,局部波动和变周期波动是常见的中频误差存在形式。为更加准确地评价中频误差,指导补偿加工,需要识别中频误差频率及位置信息。鉴于此,从光学表面属于非平稳空间信号的角度出发,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精密光学表面中频误差提取和识别方法,对光学表面拟合残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根据各阶固有模态函数特征,识别不同空间位置存在的表面误差和波动频率,并将其合成得到光学表面的中频和高频误差。仿真与实际检测结果分析证实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中频误差特征及其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表面 中频误差 经验模态分解 误差分离
下载PDF
400mm口径平面窗口元件中频误差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钟波 陈贤华 +4 位作者 王健 邓文辉 谢瑞清 袁志刚 廖德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87-3291,共5页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所需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进行了小工具数控抛光中频误差控制工艺研究。对数控加工过程中卷积效应对中频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残余误差分析模型,对卷积效应所引入的残余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该模型对中频误差...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所需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进行了小工具数控抛光中频误差控制工艺研究。对数控加工过程中卷积效应对中频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残余误差分析模型,对卷积效应所引入的残余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该模型对中频误差修正工艺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进行了修正工艺参数实验验证,确定了全面匀滑最优化参数。在最优化工艺参数的基础上,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开展了数控抛光中频误差控制工艺实验验证,使400mm口径平面窗口元件加工精度达到透射波前PV值为0.27λ,透射波前PSD1RMS值为1.67nm。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400mm口径平面窗口元件的中频PSD1控制技术研究,使窗口元件能够达到高功率激光装置对中频PSD1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中频误差 去除函数 残余误差
下载PDF
平面光学元件中频误差的磁流变加工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浩 唐才学 +1 位作者 罗子健 温圣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76-3082,共7页
为了利用磁流变加工实现对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波前中频误差的控制,研究了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频谱误差校正能力和磁流变加工残余误差抑制方法。首先,比较了模拟加工前后元件中频功率谱密度(PSD1)误差和元件PSD曲线的变化,分析了磁流变... 为了利用磁流变加工实现对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波前中频误差的控制,研究了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的频谱误差校正能力和磁流变加工残余误差抑制方法。首先,比较了模拟加工前后元件中频功率谱密度(PSD1)误差和元件PSD曲线的变化,分析了磁流变去除函数的可修正频谱误差范围。然后,利用均匀去除方法分析了加工深度、加工轨迹间距和去除函数尺寸等磁流变加工参数对中频PSD2误差的影响,提出了抑制中频PSD2误差的方法。最后,对一块400mm×400mm口径平面元件的频谱误差进行了磁流变加工控制实验。实验显示:3次迭代加工后,该元件的波前PV由加工前的0.6λ收敛至0.1λ,中频PSD1误差由5.57nm收敛至1.36nm,PSD2由0.95nm变化至0.88nm。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磁流变加工参数并合理选择加工策略,可实现磁流变加工对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中频误差的收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加工 平面光学元件 中频误差 功率谱密度 去除函数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Wigner分布的光学元件中频误差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涛 杨炜 +1 位作者 郭隐彪 王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对于大尺寸高精密光学元件,不仅要对光学元件表面低频面形精度和高频粗糙度进行控制,还需要严格限制中频误差,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确定光学元件的不合格区域并指导其返修,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和Wigner分布(WVD)函数方法... 对于大尺寸高精密光学元件,不仅要对光学元件表面低频面形精度和高频粗糙度进行控制,还需要严格限制中频误差,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和稳定性.为了确定光学元件的不合格区域并指导其返修,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和Wigner分布(WVD)函数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确定该方法与功率谱密度函数间的关系,实现对光学元件表面中频误差的辨识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EMDWVD方法不仅可以识别分布在实验光学元件表面15~27 mm空间频率为0.1mm-1的中频误差,还可以减小多分量信号所引起的空间频率为1.0~1.5 mm-1的交叉项干扰,提高中频误差辨识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误差 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WIGNER分布
下载PDF
基于斜率的TMT三镜面形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其昌 张景旭 +1 位作者 杨飞 乔兵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84-1889,共6页
为了完成对于30 m望远镜(TMT)三镜面形的检测,引入了基于斜率的测量方法。首先,针对斜率信息分别提出了对于低阶像差拟合以及中频误差分析的方法,并利用数值仿真以及实测数据对于之前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最后,针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基... 为了完成对于30 m望远镜(TMT)三镜面形的检测,引入了基于斜率的测量方法。首先,针对斜率信息分别提出了对于低阶像差拟合以及中频误差分析的方法,并利用数值仿真以及实测数据对于之前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最后,针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误差分配,讨论了在TMT招标方所提出的精度要求下,各个检测仪器的精度如何分配。文中使用的方法 ,不仅对于TMT三镜的面形检测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类似的大口径平面镜的检测也有一定助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 m望远镜 波前斜率 中频误差 低阶像差 蒙特卡洛法
下载PDF
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圣法 程家骅 严利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依据1997~2000年东海中南部(25°30′~29°00′N,120°30′~127°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了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 依据1997~2000年东海中南部(25°30′~29°00′N,120°30′~127°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了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大致可分为近海群聚和外海群聚.在不同季节两个群聚的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近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为带鱼、发光鲷等.外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主要为黄鳍马面鲀、短尾大眼鲷、黄鲷等.鱼类群聚与环境因子水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聚 东海中南部 空间特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技术控制大口径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存栋 郑列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83-86,共4页
在分析中频误差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人工均匀修抛的工艺,提出了基于机器人技术控制大口径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建立了机器人抛光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机器人加工工具。利用机器人对大口径光学表面进行了抛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功率谱密... 在分析中频误差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人工均匀修抛的工艺,提出了基于机器人技术控制大口径光学表面中频误差的方法,建立了机器人抛光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机器人加工工具。利用机器人对大口径光学表面进行了抛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明显减小,在0.2 mm-1处的值由24.15 nm2·mm降到2.61 nm2·mm,说明机器人抛光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大口径 非球面 中频误差 功率谱密度
下载PDF
无定河流域全新世中期人类聚落选址的空间分析及地貌环境意义 被引量:30
19
作者 胡珂 莫多闻 +4 位作者 毛龙江 李水城 王辉 曹炜 张翼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20,共6页
以无定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位置叠置和聚类分析,讨论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距河流水平距离、河网等级等6个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以无定河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陕西北部无定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址的分布位置叠置和聚类分析,讨论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距河流水平距离、河网等级等6个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全新世中期无定河流域人类在聚落选址时,对水文条件、地貌和地面坡度条件有较强的倾向性,而对地面朝向无明显倾向性。选址时选择地形地貌影响因子的优先顺序为:地貌类型、遗址距河流距离、遗址处地面坡度、遗址处河流等级、遗址处地面朝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河流域 全新世中期 聚落 地貌环境选择 空间分析
下载PDF
长江中游农田土壤微量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3
20
作者 张智 任意 +5 位作者 鲁剑巍 郑磊 苗洁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9-1496,共8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长江中游土壤肥力状况,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41 943个土壤样品的微量养分(铁Fe、锰Mn、铜Cu、锌Zn、硼B)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土壤有效态Fe、Mn... 为了更好地掌握长江中游土壤肥力状况,运用地统计学和Arc 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41 943个土壤样品的微量养分(铁Fe、锰Mn、铜Cu、锌Zn、硼B)含量的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土壤有效态Fe、Mn、Cu、Zn、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0、27.2、3.05、1.71、0.41 mg kg-1。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Fe、Mn均以江汉平原区较低,Zn以湖南省较低,Cu、B空间分布较为不均;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微量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Fe、Mn、Cu含量为缺乏或严重缺乏的面积比例分别降至0.1%、2.2%和0.1%,而Zn和B分别为30.8%和17.7%。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成土母质对土壤微量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微量养分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越来越突出,亟须根据土壤微量养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养分 空间分布 ARCGIS 农田土壤 长江中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