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acrobenthos in coastal water off Rushan, southern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被引量:14
1
作者 LI Xinzheng LI Baoquan WANG Hongfa WANG Jinbao WANG Xiaochen ZHOU Jin HAN Qingxi MA Lin DONG Chao ZHANG Baol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81-93,共13页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ctuality of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 region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chang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marine ecosystem of the re...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actuality of the marine ecosystem in the southern coastal water region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and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change and the human activities to the marine ecosystem of the region,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researched based on data from 26 sampling stations carried out on four seasonal cruises from December 2006 to November 2007. 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PRIMER 6.0 and SPSS 15.0 software packag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36 macrobenthic species in total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research region by the field works. Most of the species belong to Polychaeta (76 species), Mollusca (75) and Crustacea (60). Of which, 33 species were common species by the four cruises. The dominant species were different among the four seasons, however, the polychaete species Nephtys oligobranchia and Sternaspis scutata were always dominant in the four seasons. The abundances and biomasses of the macrobenthos from the research region were variable in the four seasons.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d MD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imilarities of macrobenthic structures among the stations were low, most of the similarities were at about 40% of similarity values, only that of two stations were up to 60%.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milarity values of the macrobenthic structures, the 26 stations were clustered as six groups at arbitrary similarity level of 30%. The ABC curve indicated that the marcofauna communities in the research region had not been disturbed distinctly. The results of BIOENV and BVSTEP (Spearman) analysis impli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matter in bottom water and heavy metal copper in sediment, water depth and temperature of bottom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affect the macrobentic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biodiversity south Huanghai Sea shandong Peninsula Rushan sea area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范红艳 薛宝琪 +1 位作者 李玉英 LI BLarry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0-85,共6页
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工程沿线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南、河北18个省辖市共计20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GML模型及sys-GMM估计法对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 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工程沿线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和河南、河北18个省辖市共计20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1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GML模型及sys-GMM估计法对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全区水资源静态利用效率总体偏低但呈波动上升态势,区域差异较大,呈京津板块>河南板块>河北板块格局,空间上呈现以京津冀、郑州2个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结构;全区水资源动态利用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作用有限;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科技水平、城镇化进程、人口密度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水污染程度、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GML模型 sys-GMM估计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受水区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侵蚀性降雨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哲 方政 +4 位作者 董智 吴其聪 潘嘉琛 刘超 安淳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侵蚀性降雨可以分为Ⅰ型(小雨量、短历时、大雨强)、Ⅱ型(大雨量、长历时、小雨强)、Ⅲ型(中雨量、中历时、小雨强)3类.各降雨频率为67.53%,3.9%,28.57%,占研究期内总降雨量的44.2%,14.02%,41.78%.②各径流小区产流和土壤流失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裸地、地瓜、花生,花生和地瓜对径流和泥沙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好.在Ⅱ型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量最大,Ⅲ型次之,Ⅰ型最小;但当Ⅰ型和Ⅲ型雨频率较高时,产流产沙量也较大.③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降雨量,当作物种类不同时,影响次之的因素有所差别.径流对降雨因素的响应程度高于土壤流失量,控制产流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典型作物 产流 产沙 鲁中南山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年度水量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立亚 惠宇 +2 位作者 马彪 孙宁宁 顾甜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正式通水运行近10 a,随着受水区各省(直辖市)配套设施不断建成,水量消纳能力逐步提高,在水源区供水有限的情况下,受水区之间竞争性用水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受水区各省(直辖...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正式通水运行近10 a,随着受水区各省(直辖市)配套设施不断建成,水量消纳能力逐步提高,在水源区供水有限的情况下,受水区之间竞争性用水问题日益突出。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计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受水区各省(直辖市)设计多年平均分配比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水量分配方法。该方法将可调水量按各省(直辖市)设计多年平均分配比例进行分配,所得结果为各省(直辖市)的年度可调水量初始分配值,进而取该值与该省(直辖市)用水计划建议的较小值作为其年度分配水量;最后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调水量80亿m^(3)为例开展计算。结果表明:根据受水区4省(直辖市)用水计划建议分析水量分配面临情况,提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分配的水量分别为10.4亿,8.56亿,28亿,30亿m^(3)。该方法可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提供参考,为保障工程效益的发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分配 可调水量 年度调度计划 受水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生态保护措施对水源区碳中和的影响——以南阳市为例
5
作者 郝雨彤 张玲玲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对水源区碳中和的影响,以南阳市为研究区域,梳理保障南水北调调水工程运营颁布的相关政策,利用碳排放、碳吸收测算模型分别测算水源区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分析政策驱动引致的生态保护...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对水源区碳中和的影响,以南阳市为研究区域,梳理保障南水北调调水工程运营颁布的相关政策,利用碳排放、碳吸收测算模型分别测算水源区的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分析政策驱动引致的生态保护行动对南水北调水源区减排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南阳市的碳排放量以2014年为结点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阶段性特征,碳吸收量整体呈现显著上升变化趋势;南阳市的碳吸收量大于碳排放量,整体已达到“碳中和”要求;水污染治理、节能减排、水土流失治理、林业建设等保障调水的生态保护措施通过增加水源区的减排固碳能力,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研究结果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双碳”目标 生态保护措施 水源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水域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6
作者 吴康勇 孙卫华 毛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5期1-9,78,共10页
为更好地研究调水对供水区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供水区及其下游四季的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其动因。研究表明:在调水工程实施之后,汉江中下游区域出现了水域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汉江流域水域面... 为更好地研究调水对供水区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供水区及其下游四季的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其动因。研究表明:在调水工程实施之后,汉江中下游区域出现了水域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汉江流域水域面积从2011年到2015年整体减少,尤其是春夏季水域面积减少最多,春季减少52.6km^(2),夏季减少65.8km^(2),减少比例达到17.3%,秋季和冬季水域面积减少幅度较小,秋季水域面积减少23.4km^(2),冬季水域面积减少最少,为4.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供水区 HJ-1A/B卫星 水域面积变化 汉江中下游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山东省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数据模型库构建及应用
7
作者 姜建成 罗军伟 +3 位作者 孔雨光 姜宏良 解希涛 王爱东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4-181,共8页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 “森林矢量标准地/标准木调查技术”是完成森林生态补偿的一项重要指标依据。为了对森林生态补偿指标标准化,通过数据调查精度控制、数据结构格式统一、数据库完整性核查等控制手段,构建了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分区数据库,并分析了18个优势树种DBH(胸径)和树高相关性。研究区域18个优势树种总株数为23910株,其中欧美杨(Populus nigr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 Roxb.)、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银杏(Ginkgo biloba L.)、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和国槐(Sophora japonica L.)10个优势树种株数较多,每个树种的株数均大于300株,总株数共计23089株,约占优势树种总株数的96.57%。18个优势树种的平均每公顷蓄积在51.0~140.6 m 3之间,差别较大。通过分析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欧美杨、银杏、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R 2)均大于0.5,麻栎的相关性最强,为0.5391,欧美杨、油松和银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5、0.5230和0.5215,其他14个优势树种胸径和树高相关性均较低。该工作能够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为该区域科学开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督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标准地 矢量标准木 数据库模型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下载PDF
综合物探在高海拔深切割地区金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
8
作者 魏丰丰 甘斌 +1 位作者 何胜 谢达娃当智 《中国锰业》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以东昆仑中段窑洞山东金多金属矿为例,开展高海拔深切割地区大比例尺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工作,圈出磁异常27处和高阻异常带33条,推断出构造蚀变破碎带10条;经探槽和钻孔揭露验证,激电中梯异常带与构造蚀变破碎带完全吻... 以东昆仑中段窑洞山东金多金属矿为例,开展高海拔深切割地区大比例尺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和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工作,圈出磁异常27处和高阻异常带33条,推断出构造蚀变破碎带10条;经探槽和钻孔揭露验证,激电中梯异常带与构造蚀变破碎带完全吻合,圈定26条金矿体和1条铅锌矿体;物探剖面能快速发现弱磁性体和含矿石英脉,指出成矿的有利地段;高磁异常区和高阻异常带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的重要的物探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激电中梯 高精度磁法 高海拔深切割地区 窑洞山东金多金属矿
下载PDF
气候和地形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夏季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分析
9
作者 万君 曹云 柳晶辉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8期25-35,共11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其水源区生态保护对于整个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近年来受工程实施和气候变暖的影响,区域植被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因此,为了掌握水源区植被动态演变规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其水源区生态保护对于整个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水源区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近年来受工程实施和气候变暖的影响,区域植被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因此,为了掌握水源区植被动态演变规律及其环境响应特征,基于2000-2020年MODIS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气象和地形等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夏季FVC的时空特征,探讨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地形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水源区夏季FVC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分布格局整体呈现中间低、两边高,并以库区、汉江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增加的特征,但总体以高FVC为主,占比达到73.5%,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 m以上地区。2)水源区夏季FVC从2000-2020年整体呈明显增加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0.51%/a,其中高覆盖区平均增加速率为1.92%/a,其分布面积也呈显著增加趋势,表明21年水源区植被生态总体呈改善态势。3)水源区夏季91.5%的区域植被得到改善,与近年来水源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保护政策有关。72.7%的区域为植被较低稳定区、中稳定区、较高稳定区,与植被改善分布情况基本吻合;80%以上水源区夏季FVC与春季降水、夏季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是水源区夏季FVC变化的主导因子;与夏季降水,春、夏季日照时数主要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其中,春季降水对夏季FVC变化影响区域面积最大。4)水源区夏季FVC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形梯度特征,随海拔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随坡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坡向的差异不明显;水源区夏季FVC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高程为1600~2000 m的中高山区与坡度>16°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植被覆盖度 气候 地形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十六字”治水方针与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后续高质量发展研究
10
作者 刘梦琴 赵清韬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99-104,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是针对现实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等新型水问题的科学治水思想,是新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是针对现实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等新型水问题的科学治水思想,是新时代水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就生成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治水观和中国传统治水文化是它坚实的理论基础;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的严酷考验;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凝练更增强其针对性和指导性。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高质量发展中,“十六字”治水方针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配置、治理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水资源对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治水方针 生成逻辑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野 聂相田 苏钊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5,101,共5页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核心要素。从水质水量双视角出发构建水源区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水源区为例进行生态补偿量测算,并对受水区各省市生态补偿量进行了分摊测算。结果表明:河南水源区对受水区水质产生正外部性影响,从水质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 667.89万元;河南水源区为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支撑,从水量角度受水区应向河南水源区补偿21 719.55万元;以受水区用水比例和经济发展水平为权重对总补偿额24 387.43万元进行生态补偿量分摊测算,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分别应承担补偿量为4 755.55万、2 560.68万、7 682.04万、9 389.1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 水质 水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河南水源区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南下干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12
作者 韩强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9-95,共7页
山东南下干部对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山东南下干部史是解放战争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央指示,解放战争后期山东先后有约十万干部南下,对建立和巩固南方各省政权、恢复社会生产、稳定社会... 山东南下干部对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山东南下干部史是解放战争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央指示,解放战争后期山东先后有约十万干部南下,对建立和巩固南方各省政权、恢复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山东干部南下的历史背景,山东南下干部的概念与范围,山东南下干部的批次、时间与数量,山东南下干部的历史功绩四个基本问题,以便对山东南下干部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解读和澄清,以更好地回顾和总结山东南下干部奋斗历史,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 南下干部历史 山东解放区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南部岩浆岩低山丘陵区地下水赋存特征
13
作者 卜鸿志 秦红梅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12期20-27,共8页
岩浆岩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蓄存环境差,水资源贫乏,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极大的找水困难。通过开展典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找水打井示范,深化了对地下水赋存和补径排条件的认识,地下水赋存空间在垂... 岩浆岩低山丘陵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蓄存环境差,水资源贫乏,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极大的找水困难。通过开展典型地区水文地质调查与找水打井示范,深化了对地下水赋存和补径排条件的认识,地下水赋存空间在垂向上可分为浅部风化裂隙带和中深部岩脉裂隙网络,平面上分为断裂构造裂隙带、岩脉裂隙带和岩性接触裂隙带,总体呈现“两层三带”基本特征;为寻找赋水打井目标、有针对性布置勘查工作提供了参考,提高了找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低山丘陵区 浅部风化裂隙带 鲁中南山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周边农村地区碳排放及影响要素分析
14
作者 孙忠 卢钖钖 +2 位作者 江俞莹 王辰华 王泽熙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5-101,共7页
农村地区因其规模较大且生活方式、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碳排放居高不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周边区域因其特殊的水源需求,生态保护要求更为严格,应严格控制其碳排放,为明确其碳排放量及其影响要素,将农村地区碳排放来源分为4大类31小... 农村地区因其规模较大且生活方式、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碳排放居高不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周边区域因其特殊的水源需求,生态保护要求更为严格,应严格控制其碳排放,为明确其碳排放量及其影响要素,将农村地区碳排放来源分为4大类31小类。选取2005—2020年数据,借鉴KAYA恒等式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指数和LMDI分解法对碳排放影响因素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周边农村地区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较为稳定,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农村能源结构、农村消费结构碳排放逐年增加,是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出先降后增趋势,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农村能源效率、农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成反比,对村庄碳排放有一定抑制作用。为提高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生态安全,提出降低碳排放策略,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实现“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农村地区 碳排放 影响要素 水生态安全
下载PDF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志才 石荣会 +4 位作者 晁洪太 陶九庆 韩延宏 逄锦亮 张春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5-102,共8页
根据野外调查 ,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 根据野外调查 ,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 ,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 ,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 (5 0 0 ka BP)至晚更新世初期 (90 ka 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 ;其中前一类 (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 )断裂数量较多 ,分布较为广泛 ,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 ,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 ,前者可控制 5 .5级左右的地震 ,而后一类可控制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控震能力 第四纪 山东 断裂活动 活动时代 新构造活动
下载PDF
鲁中山区不同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 被引量:30
16
作者 夏江宝 曲志远 +3 位作者 朱玮 张光灿 王贵霞 杨吉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5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了解不同林分土壤水资源的变化规律,为北方石质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圣泉寺林场内,以5种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渗透... 为了解不同林分土壤水资源的变化规律,为北方石质山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圣泉寺林场内,以5种人工林分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渗透速率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指标,明显好于无林地,其中混交林好于纯林,刺楸纯林好于黄连木、栾树纯林。2)在旱季和雨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大部分林分土壤含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其变动幅度小于无林地。3)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森林类型土壤饱和持水量逐渐减小;混交林表层土壤蓄水功能最好,其他林分各层次差异较小;在涵养水源和水分有效性方面,混交林优于纯林,纯林中以刺楸较好,栾树较差。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首先考虑营造混交林分,树种组成以刺楸+黄连木较好,若营造纯林,应选择营造刺楸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山区 人工林 土壤水分特征 土壤容重 孔隙度 渗透速率 森林经营 刺楸 黄连木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南部逆冲变形样式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鹏程 赵淑娟 +5 位作者 李三忠 余珊 刘鑫 许立青 曹现志 刘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0-244,共15页
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发育燕山早期(J1-J2)逆冲推覆事件,形成的断裂-褶皱构造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纵向上,逆冲变形具有分带性,本文将长江以南的中下扬子逆冲变形划分成根部带、中部带、前锋带三个次级分带,它们的运... 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发育燕山早期(J1-J2)逆冲推覆事件,形成的断裂-褶皱构造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纵向上,逆冲变形具有分带性,本文将长江以南的中下扬子逆冲变形划分成根部带、中部带、前锋带三个次级分带,它们的运动学特征是由南向北的逆冲,变形从根部带的厚皮构造变为中部带、前锋带的薄皮构造。野外考察和地球物理资料揭示,根部带断裂陡,叠瓦式逆断层为主,向下收敛于基底和盖层之间的深部滑脱层;中部带逆冲断裂具叠瓦式和双冲式特征,断裂产状相对较缓,深部滑脱层较根部带变浅,浅部的志留系滑脱层也十分发育,带内构造不对称性不明显,褶皱样式Ω为""和"Ω"型为主;前锋带断裂组合为叠瓦状,发育大量反冲断层及倒转褶皱,其滑脱层主要是志留系或三叠系内部的软弱层。横向上,逆冲变形具有不均一性,体现在中下扬子的差异变形上:中扬子逆冲构造在中部带、前锋带卷入变形主体地层为志留系-三叠系,而下扬子中部带和前锋带却大量出露震旦-寒武系;中扬子在前锋带主要为向北倒转的不对称褶皱,前锋带Ω到根部带都是隔槽式褶皱组合,而下扬子逆冲构造前锋带为""和"Ω"式褶皱,前锋带、中部带、根部带分别为上古生界-三叠系体现的隔档式、下古生界体现的隔档式、隔槽式褶皱组合。另外,中、下扬子深部滑脱层的深度也有显著差别。在变形的动力学上,中、下扬子燕山早期逆冲作用同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下俯冲有关。中、下扬子逆冲变形的差异性表现可能是由于J3-K1后期赣江断裂走滑逆冲造成的不均一的隆升导致的。赣江断裂以东的下扬子逆冲抬升剥蚀严重,导致深部层次构造剥露,而中扬子保留了J1-J2时期逆冲构造的浅部构造原始样式。这种模式也符合在J3-K1东亚属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 隔槽式褶皱 隔档式褶皱 变形样式 机制 长江中下游南部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运贤 张乃群 +4 位作者 李玉英 杜敏华 庞发虎 胡兰群 施建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5,共7页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结合理化指标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8门40属71种(包括变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浮游植物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结合理化指标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8门40属71种(包括变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浮游植物对水体污染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水体为寡污型水体.本研究为建立中线水源区长期生态研究数据信息库及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浮游植物 生物检测 水质评价 南水北调中线 水源区 长期生态研究 水体污染 环境保护政策 数据信息库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58
19
作者 沈泽昊 张全发 +4 位作者 岳超 赵俊 胡志伟 吕楠 唐园园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44,共12页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LC)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大规模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制定了该工程中线水源区约95000km2面积的LULC分类系统,利用2000年前后的TM影像完成LULC分布现状图,并结合DE...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简称LULC)变化对流域水资源动态具有深刻的影响。这对于我国大规模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尤为重要。本文制定了该工程中线水源区约95000km2面积的LULC分类系统,利用2000年前后的TM影像完成LULC分布现状图,并结合DEM分析了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森林覆盖率为50.97%,灌丛25.58%;农田约占15%,其中旱地与水田的比例约10:3;石砾裸地等强烈退化类型合占5.66%;水域约占1%。②区内秦岭南坡、汉—丹平原丘陵、巴山北坡三部分的LULC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强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退化土地类型主要分布在汉—丹平原丘陵地区;秦岭南坡耕地的水分条件较巴山北坡好,但局部土地退化现象也更严重。③地形对LULC具有明显影响。海拔高度控制着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异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利用强度的分布;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分布显示了坡度对土地开发强度的限制作用;坡向对局部LULC格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区域尺度上可能对秦岭南坡与巴山北坡的LULC结构差异具有贡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当前的LULC结构和空间格局显示,总体上植被状况良好,高强度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平缓地区,而退化土地类型也主要存在于这一区域,是流域水质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LULC 空间格局 汉江中上游地区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利平 秦琳琳 +1 位作者 胡志芳 曾思栋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61-1271,共11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研究流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采用1980—1990年日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检验,研究了SWAT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型...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研究流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采用1980—1990年日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检验,研究了SWAT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型多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特别排放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与基准期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1世纪气温将持续增高,年降水量将增加,径流量较基准期将出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21世纪40年代年径流量开始较基准期增加,预示着水源区的水资源在21世纪前期将出现减少,21世纪中后期将增加。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径流变化影响不大,总体来看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气候变化 水文循环 SWA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