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ganic Phosphorus in Shallow Lake Sediments i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in China 被引量:24
1
作者 JIN Xiang-Can WANG Sheng-Rui +1 位作者 CHU Jian-Zhou WU Feng-Ch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4-400,共7页
Thirteen sediment core samples(0-10 cm) were taken from the seven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of organic phosphorus(P) fractions in the sedime... Thirteen sediment core samples(0-10 cm) were taken from the seven lak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s of organic phosphorus(P) fractions in the sediments of the shallow lakes in the area.The organic P fractions in the sediments were in the order of moderately labile organic P(MLOP) > moderately resistant organic P(MROP) > highly resistant organic P(HROP) > labile organic P(LOP),with average proportional ratios of 13.2:2.8:1.3:1.0.LOP,MLOP,and MROP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TOC),water-soluble P(WSP),algal-available P(AAP),NaHCO3-extractable P(Olsen-P),total P(TP),organic P(OP),and inorganic P(IP).However,HROP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P and weakly correlated with TOC,WSP,AAP,Olsen-P,TP or IP.This suggested that organic P,especially LOP and MLOP in sediments,deserved even greater attention than IP in regards to lake eutrophication.In terms of organic P,sediments were more hazardous than soils in lake eutrophication.Although OP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er in moderately polluted sediment than those in 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LOP and MLOP were higher in the 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which indicated that heavily polluted sediment was more hazardous than moderately polluted sediment in lake eutroph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VAILABILITY chemical extracted phosphorus lake sediment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下载PDF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eighbouring Areas 被引量:1
2
作者 Ma Zhendong and Shan Guangxiang Geochemistry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eal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eighbouring areas. It isshown that the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iff...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eals with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eighbouring areas. It isshown that the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formations and units are con-trolled by the primary mantle heterogeneity, dynamic process of crust-mantle interchange,abundances of uraninm, thorium and lead of various layers of the earth and timing. Studies on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l isotopic compositions may offer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orgeochemical regionalization, tracing of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regionalprognosis of or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of regional 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s tracing action low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neighbouring areas
下载PDF
Impac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XIN Zhong-bao YU Xin-xiao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9年第4期209-218,共10页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 Sediment discharge from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tes mainly from the drainage area between Hekouzhen and Longmen, i.e., the Helong area.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in this area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GIMMS and SPOT VGT NDVI data. We have also analyzed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changes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e consequences from precipitation change and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GGP). The results show that vegetation cover of the Helong area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1981-2007 period. The northwestern part the Helong area, where the flat sandy lands are covered by grass, has experienced the largest increase. The region where the vegetation cover has declined is largely found in the southern and southeastern Helong area, which is a gullied hilly area or forested. Although precipitation was relatively low during the 1999-2007 period, the vegetation cover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Helong area,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During this perio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vegetation cover occurred mainly in the gullied hilly areas of the Loess Plateau, such as the drainage basins of the Kuyehe and Tuweihe rivers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Wudinghe and Yanhe rivers. A comparison of the average annual maximum NDVI between the earlier (1998-2002) stage and the next five years (2003-2007) of the GGP indicates that the areas with increases of 10% and 20% in NDVI account for 72.5% and 36.4%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shows a declining trend, especially since the 1980s, when the decrease became very obvious. Compared with the 1950-1969 period, the average runoff during the 1980-2007 period was reduced by 34.8 × 10^8 m3 and the sediment discharge by 6.4 ×10^8 t, accounting for 49.4% and 64.9% of that in the 1950-1969 period,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nual maximum NDVI and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This correlation was reverse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GP in 1999 and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He- long area has increased,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Less precipit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 tor driving the decrease in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uring 1999 2007. However,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vegetation cover may also have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decrease in annual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by enhancing evapotranspiration and alleviating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Hekouzhen to Longmen area (Helong area vegetation restoration Grain forGreen Project (GGP) runoff and sediment
下载PDF
Two series of copper-gold deposi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MLYRA) and the hydrogen, oxygen, sulfur and lead isotopes of their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ystems 被引量:40
4
作者 周涛发 袁峰 +1 位作者 岳书仓 赵勇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0年第S1期208-218,共11页
Based on studies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pper-gold deposi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MLYRA) and their hydrogen, oxygen,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s, it is ... Based on studies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pper-gold deposi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MLYRA) and their hydrogen, oxygen, sulfur and lead isotope composi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existed two series of copper-gold deposits. They are evolutional products of two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ystems in different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geological era. Series I is stratiform or stratabound copper-gold deposits. These deposits were formed by submarine exha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s in Her-cynian 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after bot brine ascending along contemporaneous faults and exhaled into the sea-floor. Series II consists of copper-gold deposits related to medium and acidic magmatic intrusions. Their mineralizations took place in Yanshanian in a tensional or a transitional period to the ten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from the composite of the tethys tectonic regime and the Paleo-Pacific ocean tectonic regime, as well as in the upper mantle doming and crustal thinning environment. Copper-gold deposits were formed from the hydrothermal fluids, mixtures of magmatic water and part of meteoric water, by complex water-rock interactions and coupling dynamic processes of transport-chemical reactions. Super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rge-scale copper-gold ore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ORE-FORMING system ISOTOPE copper-gold deposit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
原文传递
Corridor effect of the spatial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s in arid areas:A case study of the river corridor area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被引量:2
5
作者 ZHOU Huarong XIAO Duning ZHOU Kef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A01期82-91,共10页
在 Tarim Riverare 的中间、更低的活动范围的河走廊区域在 Ruoqiang 从 Qara 水库 inYuli 县沿着河节由传统的绿走廊统治了到泰泰马·莱克县,它在 Tarim 河分水岭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一个重要作用与一极其重要的生态的功能。对... 在 Tarim Riverare 的中间、更低的活动范围的河走廊区域在 Ruoqiang 从 Qara 水库 inYuli 县沿着河节由传统的绿走廊统治了到泰泰马·莱克县,它在 Tarim 河分水岭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一个重要作用与一极其重要的生态的功能。对水路垂直的缓冲区地区从水路在 5-kminterval 开始沿着两个河边被定义(10 km 更宽) 用缓冲区地区分析的方法。每个缓冲区地区的风景模式索引被计算,并且主要风景模式的索引被分析以便在风景和补丁层次上揭示放射的效果和河走廊的特征。放射的宽度通常是在学习区域的 30 km 的结果表演,和罐头直到在潜水艇的 50-70 km -- 区域 FG1 因为学习区域位于二排水盆,与在他们之间的一个生态的空隙的地区。树林和沼泽地的 Thelandscapes 通常在 10 km 缓冲区地区以内被散布(它意味着缓冲区地区是离开水路的 5 km;一样此后) 沿着两个河边。而且,缓冲区地区越靠近到水路,补丁密度和最大的补丁索引是越多 higher。在为学习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新生,河走廊的生态的效果的程度必须充分被考虑,并且工程必须科学地并且讲道理地被计划并且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带 水通道 通道效应 塔里木河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基于江西与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小玉 邱信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承接长三角数字产业转移示范区、赣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江西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协同规划缺乏、协同层次偏低、协同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滞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弱和数据要素共建共享不畅等问题。这需从强化规划引领、提高协同层次、优化协同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和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用等方面加以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协同发展 江西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 长江中游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小麦新品系条锈病抗性评估与抗病基因分析
7
作者 李壮 黄彦川 +8 位作者 张传量 蔚睿 刘胜杰 吴建辉 李春莲 郑炜君 曾庆东 康振生 韩德俊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5-845,共11页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tritici Eriks.&Henn.)引起的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的重要病害。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小麦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点防控地区。准确评价该...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tritici Eriks.&Henn.)引起的条锈病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的重要病害。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和重要的小麦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重点防控地区。准确评价该地区小麦品种(系)对当前小麦条锈病流行小种的抗性,了解抗条锈基因在各个品种及所处麦区内的分布状况,对及时调整抗病育种目标、指导抗病品种及抗病基因的合理布局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2019-2021年间苏、皖、鄂等长江中下游麦区103份小麦材料,包括34份当地主栽品种和69份参加新品种区域审定试验的高代品系,于2021年分别在陕西杨凌混合小种(CYR32、V26-lab)人工病圃及四川江油自然诱发病圃进行成株期抗条锈性鉴定;以当前流行条锈菌小种条中32(CYR32)和G22致病类群(V26-lab)对参鉴品系进行苗期分小种鉴定,利用16个已知抗条锈基因的19个SNP标记进行分子检测,其中包括11个全生育期抗病基因[Yr5a、Yr5b (YrSP)、Yr6、Yr7、Yr9、Yr15、Yr26、Yr28、Yr81、YrZH84和YrAS1676]和5个成株期抗病基因(Yr18、Yr30、Yr78、Yr86和YrLT26),推测小麦品系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表明,34份主栽品种中,23份表现成株期抗病。在69份高代品系中,苗期对CYR32和V26-lab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系分别有11份和13份,对CYR32和V26-lab均表现免疫或者近免疫的品系仅有2份。根据品系成株期抗病DS值的聚类热图结果表明,在杨凌表现抗病的品系有44份,在江油表现抗病的品系有25份,在两地均表现环境稳定抗病的品系有17份。分子检测表明,参鉴品系中可能携带Yr5b、Yr6、Yr7、Yr9、Yr30、Yr78、Yr81、Yr86、YrZH84、YrLT26和YrAS1676,其中只有Yr6、Yr81和YrLT26显著影响抗病性,没有发现可能携带Yr5a、Yr15、Yr18、Yr26和Yr28的品系。此外,Yr78、Yr81、Yr86和YrAS1676组合表现可有效抗条锈病。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系对小麦条锈菌当前流行小种的抗性整体水平较2010年前明显提高,抗病基因的使用呈多样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Yr基因 SNP标记 小麦抗条锈育种 长江中下游麦区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景观占比的响应及其阈值
8
作者 田昌园 张红丽 +3 位作者 张艺 李嘉宁 汪军红 查同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150-8158,共9页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显著影响,厘清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面积占比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对区域景观调控与用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以二级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InV... 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显著影响,厘清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面积占比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对区域景观调控与用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以二级流域为研究单元,基于InVEST模型、RULSE模型以及NPP数据,评估产水量(WY)、固碳量(CS)以及土壤保持(SC)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分段线性回归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TES)对人类活动影响较为强烈的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占比的响应及其阈值。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地区林地占比较高地区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地区分布在东部和北部,耕地占比较高地区分布在东北部和中西部。(2)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其中WY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CS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SC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区,TES与SC分布呈现相似特征。(3)林地面积占比对TES有正向促进作用,其影响阈值为93.2%,当超过此阈值,促进作用会加强;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占比对TES有着负向的作用,当面积占比分别超过8.7%和46.9%时,二者的负向作用会减弱,耕地在阈值前后的负向影响均弱于建设用地,因此,约束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开发,促进林地面积增加可以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域的景观调控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面积 阈值效应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大渡河上游某河段鱼类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美萍 段斌 +2 位作者 王海胜 覃事河 万帆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以大渡河上游某水电站坝下13 km大渡河干流河段和坝下支流入大渡河汇合口以上4 km支流河段鱼类栖息地为研究河段,从鱼类有效栖息地面积计算、支流河底连通性模拟两方面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重点分析评价了产卵期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 以大渡河上游某水电站坝下13 km大渡河干流河段和坝下支流入大渡河汇合口以上4 km支流河段鱼类栖息地为研究河段,从鱼类有效栖息地面积计算、支流河底连通性模拟两方面开展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重点分析评价了产卵期齐口裂腹鱼和重口裂腹鱼两种目标鱼类对流速与水深的适宜性指标,得到了研究河段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和等级:坝下干流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为0.68,适宜性等级为适宜;支流河口以上4 km河段鱼类栖息地适宜性指数为0.58,适宜性等级为一般适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上游 鱼类栖息地 有效栖息地面积 河底连通性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长江中游干流河段洲滩民垸行蓄洪能力研究
10
作者 毕祯珊 李昌文 +2 位作者 伍岳 黄艳 张维奇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41-46,共6页
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具有巨大行蓄洪能力,对保障重点地区防洪安全起重要作用。但是,洲滩民垸点多面广,地形数据缺乏,无法充分利用并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行蓄洪作用。基于长江中下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构建长江中游干流河段洲滩民垸... 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具有巨大行蓄洪能力,对保障重点地区防洪安全起重要作用。但是,洲滩民垸点多面广,地形数据缺乏,无法充分利用并有效构建数学模型分析行蓄洪作用。基于长江中下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构建长江中游干流河段洲滩民垸数字高程模型,以生产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成果,分区分类研究洲滩民垸的行蓄洪能力。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干流洲滩民垸行蓄洪能力强,但空间分布差异大,其中,荆江河段洲滩民垸面积及蓄洪容积占比最高,在面临大洪水时调度运用多。研究成果能够直观有效呈现长江中游干流洲滩民垸的行蓄洪能力,为洲滩民垸的调度运用打牢数据基础,为科学准确制定防洪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洲滩民垸 行蓄洪能力 水位-面积-容积关系 遥感影像 长江中游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区水域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11
作者 吴康勇 孙卫华 毛峰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5期1-9,78,共10页
为更好地研究调水对供水区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供水区及其下游四季的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其动因。研究表明:在调水工程实施之后,汉江中下游区域出现了水域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汉江流域水域面... 为更好地研究调水对供水区域水域面积的影响,利用遥感技术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供水区及其下游四季的水域面积变化情况及其动因。研究表明:在调水工程实施之后,汉江中下游区域出现了水域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汉江流域水域面积从2011年到2015年整体减少,尤其是春夏季水域面积减少最多,春季减少52.6km^(2),夏季减少65.8km^(2),减少比例达到17.3%,秋季和冬季水域面积减少幅度较小,秋季水域面积减少23.4km^(2),冬季水域面积减少最少,为4.2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供水区 HJ-1A/B卫星 水域面积变化 汉江中下游 丹江口水库
下载PDF
黑河中游耕地变化与节水灌溉对地表耗水与地下水的影响
12
作者 张震域 唐娜 +2 位作者 吴彦昭 董国涛 赵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 为探究黑河中游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影响下地表水耗水及地下水动态演变特征,基于1985—2022年黑河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实测径流量月数据和中游地区49眼地下水观测井埋深月数据,结合对节水灌溉的实地调研结果,利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地表水耗水和地下水埋深对耕地面积变化与节水灌溉的响应。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变化、节水灌溉和水量统一调度多重影响下,黑河中游地表水耗水量略有下降;黑河中游地下水埋深总体呈增大趋势,扩耕较大的大满灌区东南部与东北部及友联灌区中部地下水埋深明显增大;不同灌溉方式对地下水埋深也有较大影响,河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表水入渗补给量变化,井灌区和混灌区地下水埋深随地下水开采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耗水 地下水埋深 耕地面积变化 节水灌溉 黑河中游
下载PDF
农业绿色转型约束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效应
13
作者 吕添贵 付舒斐 +1 位作者 胡晗 耿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79,289,共12页
[目的]基于农业绿色转型约束探究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效应,可为制定生态耕种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合Dagum基尼系数... [目的]基于农业绿色转型约束探究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空间效应,可为制定生态耕种政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2005—2019年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其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 2005—2019年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总体由0.425上升至0.674,效率值空间差异较大但差异度有所下降;(2)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空间非均衡性显著且逐渐缩小,基尼系数由0.265降至0.185,地区空间非均衡程度表现为湖南地区>湖北地区>江西地区;(3)人均GDP、有效灌溉率和财政支农力度对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正向影响,复种指数和城乡收入差距呈负向影响。[结论]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但空间非均衡性显著,受自然、经济社会、技术和政策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应激发农户耕地绿色生产积极性,降低污染排放量,以及推进耕地绿色利用技术均衡化,提高区域整体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转型 耕地利用 生态效率 时空分异特征 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碳源汇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14
作者 吕添贵 邱蓉 +2 位作者 李泽英 付舒斐 赵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1-261,共11页
辨识粮食主产区耕地碳源汇平衡特征及驱动因素,对推动耕地低碳生产跃迁和稳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碳源-碳汇双重视角测度2005—2021年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净碳汇量,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 辨识粮食主产区耕地碳源汇平衡特征及驱动因素,对推动耕地低碳生产跃迁和稳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碳源-碳汇双重视角测度2005—2021年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净碳汇量,运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并提出固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净碳汇总量从2005年2674.09万t增加至2021年3757.58万t,年均增幅2.22%,碳汇功能愈发凸显,空间上各地市耕地净碳汇呈“低值区点状分散、高值区片状集聚”的差异分布态势;2)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净碳汇空间相关性存在“正集聚-负集聚-正聚集”交替变化规律,整体和省域耕地净碳汇均存在扩散现象且区域差异有所增强;3)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净碳汇时空格局演化受耕地利用和农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其中,耕地规模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关键主导因素且影响力区域异质性明显;4)应推动耕地规模化与机械化经营、科学量化物资投入及重视耕地生产主体素质培养,带动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固碳减排。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测度耕地碳源汇、完善耕地碳循环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净碳汇 时空演化特征 驱动因素 固碳减排路径 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黑河中游荒漠化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自然驱动因素分析
15
作者 赵玉红 兰天 +5 位作者 雷军 郭彩霞 赵明 王艺林 武龙庆 兰晓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8期110-114,118,共6页
对2019—2023年黑河中游4个类型荒漠区样地植被生长状况和监测区气温、空气湿度、蒸发量、土壤含水率等自然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监测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风速低的年份... 对2019—2023年黑河中游4个类型荒漠区样地植被生长状况和监测区气温、空气湿度、蒸发量、土壤含水率等自然因子进行监测,分析监测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与自然驱动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风速低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盖度、高度、密度和生物量都比较高;相反,降水量小、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风速高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状况相对较差。从年际变化趋势看,各样地植被变化规律很不稳定,总体来说由于降水、气温、空气湿度等关键气象因子数据的不稳定性,植被变化规律也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从月际数据分析,各样地均表现出5月、6月、7月、8月和9月盖度、生物量、高度较大的特性。4个样地之间植被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说明气象因子对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植被的影响是不同的。单从2023年数据看,4个样地植被状况和往年纵向相比有明显长势变弱的趋势,2023年出现持续高温、少雨现象,植被生长量下降,一些植物受高温、干旱影响而死亡,造成植被盖度降低。5年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含水率不论年际还是月际数据变化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只随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而变化;土壤含水率明显降低的年份和月份,植被生长也相应缓慢,植被高度、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类数据均表明,样地2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样地,说明盐碱区(沼泽草地)土地的持水能力要好于其他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动态变化 自然驱动因素 定位监测 黑河中游 荒漠化地区 甘肃张掖
下载PDF
长江中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和压力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海英 姚畋 +1 位作者 王传胜 于秀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9-433,共5页
长江中游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区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压力 ,认为生境破碎萎缩、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是生物多样性面... 长江中游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生态区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与压力 ,认为生境破碎萎缩、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水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而传统方式下的经济增长、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增长与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长江中游地区 经济增长 贫困 土地利用 最大 政策 护面 合理开发利用 水生态
下载PDF
安徽庐江—枞阳地区A型花岗岩的LA-ICP-MS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6
17
作者 范裕 周涛发 +3 位作者 袁峰 钱存超 陆三明 DAVID Cooke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15-1724,共10页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 本文对安徽庐江—枞阳地区产出的 A 型花岗岩体(碱性侵入岩体)进行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城山岩体、花山岩体、黄梅尖岩体和枞阳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6.5±2.1Ma、126.2±0.8Ma、125.4±1.7Ma和124.8±2.2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126~124Ma 之间。这些岩体的硅含量和全碱含量均较高,准铝质;稀土含量中等,强 Eu亏损,呈略右倾的海鸥型稀土配分模式,均为 A1型花岗岩。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碱钙碱性侵入岩和盆地内火山岩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126~124Ma 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壳伸展最强烈的阶段,这一研究成果对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早期的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LA—ICP—MS定年 长江中下游 庐江—枞阳地区 地臻动力学
下载PDF
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光辉 刘少玉 +5 位作者 张翠云 陈宗宇 聂振龙 申建梅 王金哲 王昭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 大量野外调查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和更新演变具有重要影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是现代水补给,35%来自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通过地表径流转化补给,其他是降水和冰雪融水在山前戈壁带入渗补给,具有较强的更新能力;深层承压水主要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性补给,与现代水循环有联系;中游区人类活动是造成下游区地下水补给能力减弱、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中游区人类活动的科学调控,是实现黑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下游区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循环演化 深层承压水 黑河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铜陵Cu-Au(Ag)成矿区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 被引量:51
19
作者 邓晋福 戴圣潜 +1 位作者 赵海玲 杜建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文章讨论了铜陵Cu_Au(Ag)成矿区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标志 ,划分出 9个亚系统 ,其中的 5个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的分布地段 ,4个为该文预测的可能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亚系统。在此基础上概略地识别出 8个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 文章讨论了铜陵Cu_Au(Ag)成矿区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和亚系统的识别标志 ,划分出 9个亚系统 ,其中的 5个为已知的中型以上矿床的分布地段 ,4个为该文预测的可能找到中型以上矿床的亚系统。在此基础上概略地识别出 8个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的岩浆_流体_成矿系统 ,提出火成岩构造组合的类型和性质制约矿床 (田 )内优势矿种的发育。壳底岩浆房和壳内岩浆房分别控制系统和亚系统的形成及其分布。提出对系统、亚系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识别、结构、成因、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岩浆-流体-成矿系统 亚系统 铜银成矿区 铜金成矿区 长江中下游 铜铁成矿带 成因 分布
下载PDF
安徽月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62
20
作者 张乐骏 周涛发 +1 位作者 范裕 袁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5-1732,共8页
月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月山矿田中最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本文对月山岩体主要岩石——闪长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得到年龄值为138.7±0.5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该结果与铜陵等地的高钾... 月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月山矿田中最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本文对月山岩体主要岩石——闪长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得到年龄值为138.7±0.5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该结果与铜陵等地的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类似,但早于月山矿田内的花岗质岩体和庐枞盆地、宁芜盆地中的岩浆岩。在综合区内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月山矿田内的铜金铁成矿作用与月山岩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二者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皆发生于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发生于区域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山岩体 锆石SHRIMP U—Pb定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