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琪辉 张艳珍 张喜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102例(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平滑肌...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检测在子宫内膜异位疾病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腺肌病102例(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子宫平滑肌瘤80例(子宫肌瘤组),以及在此期间健康体检的正常妇女72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术前及对照组患者体检时的血NLR、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A125、CA199值,并比较分析,评价NLR、CA125及CA199在3种疾病的诊断敏感性。结果:3种疾病组血NLR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种疾病组血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Ⅲ、Ⅳ期患者的血CA125值及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两者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期间血NLR及CA199值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瘤都显著升高,表明免疫抑制是这3种疾病的共性。血NLR、CA125及CA1993种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对这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子宫内膜异位疾病 子宫肌瘤
下载PDF
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病变中脂联素及炎性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孟凡萍 郝坡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病变--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 目的探讨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病变--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新发子宫内膜癌40例(EMC组)、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EMS组)、子宫肌瘤40例(EM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另以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BMI、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F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APN及炎性因子CRP、TNF-α、IL-6、IFN-γ水平。并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HOMA-IR,Pearson相关分析BMI、IR与APN、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OMA-IR、CRP、TNF-α、IL-6及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3个观察组的APN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EMC组患者BMI、HOMA-IR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EMS组、UM患者均显著增加,而APN则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MS组患者BMI与APN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r=0.632,P=0.091),而另两个观察组合并后BMI与APN则呈负相关(r=-0.569,P=0.025),3组BMI、HOMA-IR与CRP、TNF-α、IL-6和IFN-γ均呈正相关,HOMA-IR与APN呈负相关。结论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病变致使机体炎症因子升高,而增高的炎症因子又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是此类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APN在此类疾病中处于低水平,上调APN可能会缓解雌激素依赖性子宫病变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胰岛素抵抗指数 脂联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气虚血瘀和益气化瘀法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尤昭玲 王若光 付灵梅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年第9期440-444,共5页
益气化瘀法是作者提出的论治妇产科难治性疾病的大法。作者认为气虚、水蓄、血滞是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益气化瘀、水血同治是治疗盆瘀征的有效方法 ;通过益气增加静脉张力、化瘀改善盆腔循环、益气化瘀 ,调整 6—Keto—PGF1a、TX... 益气化瘀法是作者提出的论治妇产科难治性疾病的大法。作者认为气虚、水蓄、血滞是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主要病机 ;益气化瘀、水血同治是治疗盆瘀征的有效方法 ;通过益气增加静脉张力、化瘀改善盆腔循环、益气化瘀 ,调整 6—Keto—PGF1a、TXB2 平衡为治疗取效的主要机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病机是气虚邪积 ,积邪伤正 ,因虚致瘀 ,而成瘕积聚 ;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月经量多是气虚证的证据 ,有形积、经血夹块、痛经等为血瘀存在的依据 ;益气摄血而固本 ,活血逐瘀而消 ,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月经量 ,降低肌瘤或囊肿局部雌、孕激素受体水平等为治疗取效主要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是气虚、血瘀、因虚致瘀 ,故论治上应以祛瘀调经为主 ,益气补虚为次。慢性盆腔炎的病机是气虚无力御邪祛邪 ,血行瘀滞 ,阻于胞宫 ;宜益气行血与化瘀祛邪并重。因此 ,提出气虚血瘀是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证 益气化瘀法 盆腔瘀血综合征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妇科疾病103例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秀玲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977-978,共2页
目的:回顾103例腹腔镜下妇科微创手术中的经验体会,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的广泛性。方法:对103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镜下完成手术103例,术后开腹2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创伤... 目的:回顾103例腹腔镜下妇科微创手术中的经验体会,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及应用的广泛性。方法:对103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镜下完成手术103例,术后开腹2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创伤小,应用范围广,技术易于掌握。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妇科大部分手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异位妊娠 卵巢囊肿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下载PDF
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的诊疗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国云 王凯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9-553,共5页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不孕不育和子宫增大。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生育年龄的延迟,子宫腺肌病和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日益受到重视。子宫腺肌病往往不单独存在,经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 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多、不孕不育和子宫增大。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以及生育年龄的延迟,子宫腺肌病和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日益受到重视。子宫腺肌病往往不单独存在,经常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输卵管积水等复杂妇科疾病情况。合并疾病的存在增加了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的诊治难度。对于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妊娠率和改善妊娠结局?本文对复杂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患者的诊疗进行专题述评,旨在为复杂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探索有效的诊疗模式,提高其妊娠和活产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不孕症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输卵管积水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余晓茹 郑飞云 杨孝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A组、9.8%)、或合并子宫肌瘤21例(...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可能存在的内在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3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A组、9.8%)、或合并子宫肌瘤21例(B组、15.9%)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20例做对照(C组)。结果:A、B组的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分别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而A、B组间的比较则无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属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预后较好。单纯性子宫内膜癌多为非雌激素依赖性肿瘤,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病理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菁 张蔚 周涛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324-328,328,共6页
为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选择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40例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6例,采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共90d。观察子宫、肌瘤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囊)体积和血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 为评价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选择绝经前子宫肌瘤患者40例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6例,采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共90d。观察子宫、肌瘤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囊)体积和血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子宫、肌瘤及巧囊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改善,P明显降低,无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异位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