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顶油环协同开发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佳 程林松 +2 位作者 范子菲 黄世军 张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5,共7页
针对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时,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展开了不同采气速度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的研究,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气顶油环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和与室内实验等尺寸的数值实验模型,模拟不同采气速度下气顶油环油藏的开发过程,... 针对气顶油环协同开发时,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展开了不同采气速度下油气界面运移规律的研究,研究中通过三维可视化气顶油环油藏物理模拟装置和与室内实验等尺寸的数值实验模型,模拟不同采气速度下气顶油环油藏的开发过程,通过模型可视窗口和数值模型饱和度场,实时观察记录油气界面运移规律以及油井生产动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采气速度增加,气顶膨胀能得到有效抑制,油气界面运移速度减慢,且内、外油气界面运移速度逐渐趋于平衡,油气界面运移形态逐渐稳定,有效减缓油井气窜的发生,增加气顶膨胀驱油的动用范围。通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气顶油环协同开采的油藏工程方法,推导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油气界面运移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当采油速度越小,采气速度越大时,油气界面向油环侵入的速度越小,合适的采油速度和采气速度可以保持油气界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油藏 油气界面运移规律 室内实验 数值实验 油藏工程方法
下载PDF
基于构型单元“势控论”研究与剩余油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涂乙 王亚会 +2 位作者 闫正和 高永明 魏启任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为了研究剩余油的开发效果,综合利用地震、地质、生产动态等资料,将“构型精细解剖”与“势控论”相结合,基于单砂体构型单元进行油水动态运移规律研究,从运移方向和时间角度,预测剩余油运移与聚集规律,构建“运聚再生油藏模式”,提出... 为了研究剩余油的开发效果,综合利用地震、地质、生产动态等资料,将“构型精细解剖”与“势控论”相结合,基于单砂体构型单元进行油水动态运移规律研究,从运移方向和时间角度,预测剩余油运移与聚集规律,构建“运聚再生油藏模式”,提出低势闭合区是剩余油挖潜的重点区域。Y 油田主力储层夹层少且薄,砂体连片展布,以堆叠接触为主,关停后 1 a 左右,零散分布的剩余油向低井控、低势能的构造高部位进行运移聚集;非主力储层夹层发育规模大且厚,砂体发育类型包括堆叠、侧叠和孤立型,零散剩余油在纵向上运移受到夹层遮挡,砂体内运移方向受韵律性影响,横向上砂体之间接触类型决定剩余油聚集规模,关停后 3 a 以上时间,剩余油逐渐向油藏低势闭合区富集成藏。Z9 非主力油藏低势闭合区 Y1-6 H 井平均日产油超过 200 m^3,含水率低于 5%,已稳产 4 a;构造高部位 Y1-3 H 井平均日产油低于 60 m^3,含水率约 75%,现已关停,远低于低势闭合区生产效果,其他非主力油藏低势闭合区剩余油也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Y 油田挖潜资料证明了低势闭合区“动态运聚再生油藏模式”的合理性,可为海上中后期老油田剩余油挖潜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界面 势控论 运移方向 运移时间 聚集规律 挖潜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