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说说地震活动性——漫步地震五千年(7)
1
作者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5期359-371,共13页
谈及中国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必然涉及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梅世蓉。她没有院士的头衔,却是公认的、无人可替代的中国地震预报的领军者。本文以梅世蓉先生在地震活动性上的研究成果为代表,选择了3个方面加以介绍。南北地震带的提出促进... 谈及中国的地震活动性研究,必然涉及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梅世蓉。她没有院士的头衔,却是公认的、无人可替代的中国地震预报的领军者。本文以梅世蓉先生在地震活动性上的研究成果为代表,选择了3个方面加以介绍。南北地震带的提出促进了深浅构造研究的深入,龙日坝断裂带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意义。分析了地震空区和震中迁移现象,给出了南北地震带与南亚地震带间的地震呼应震例,介绍了力学机制。直接前震和前兆震群的正确判断在地震预测上十分重要,简介了直接前震的特征,给出了中国大陆震群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世蓉 南北地震带 地震空区和震中迁移 前震和震群
下载PDF
超标准暴雨洪水条件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各单元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康亚静 刘宇 解家毕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2-351,共10页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639个单元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灌渠河、贾河、金水河、石门河和沙沟5个典型单元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中线工程沿线639个评估单元中,风险事件可能性指数为1的单元占比最大,风险等级以一般风险为主;在5个典型...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639个单元工程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灌渠河、贾河、金水河、石门河和沙沟5个典型单元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中线工程沿线639个评估单元中,风险事件可能性指数为1的单元占比最大,风险等级以一般风险为主;在5个典型单元中,极端降雨移用(植)后在交叉断面处形成的洪水基本上呈现流域面积越小洪水量级越大的特点。此外,灌渠河排水倒虹吸发生渠顶漫溢的风险低;贾河梁式渡槽、沙沟排洪渡槽和石门河渠道倒虹吸均存在较高的工程风险;金水河渠道倒虹吸在超标准洪水下河道冲刷满足要求,工程风险较低。研究成果对提前部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防御超标准暴雨洪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超标准暴雨洪水 风险评估 典型单元分析 极端降雨情景移用(植)
下载PDF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267
3
作者 张功成 米立军 +3 位作者 吴时国 陶维祥 何仕斌 吕建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1,共7页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经历了前裂谷期、裂谷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期4大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多个新生代盆地。在深水区(水深大于300m)裂谷期(古近纪)伸展断裂活动强烈,形成凸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凹陷中沉积了厚度为3 000-6 000m的古近系;热沉降期(早—中中新世)发生了区域性拗陷作用,形成了隆坳相间格局,沉积厚度小于2 000m;新构造期(晚中新世—第四纪)沉降幅度加大,并沉积了巨厚的地层,断裂活动东强西弱。上述3期构造演化均形成了沉积厚度很大的叠加伸展盆地。深水区生烃凹陷是裂谷期的断陷,已经证实的主力烃源岩是渐新统下部中深湖相泥岩、海陆过渡相泥岩、海相泥岩与煤系地层,可能的烃源岩是始新统中深湖相泥岩,潜在的烃源岩是渐新统上部和中新统海相泥岩,生、排烃产物主要是天然气。深水区至少有3套储层,即渐新统海陆过渡相砂岩、新近系海相砂岩及生物礁、始新统陆相砂岩。盖层发育广泛,区域性盖层是新近系海相泥岩和渐新统泥岩。圈闭数量较多,其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油气运移方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变化很大,受新构造期断裂活动控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以侧向运移为主;白云凹陷早期以侧向运移为主,晚期以垂向运移或断坡-断坪运移为主。深水区成藏单元有凸起、凹中次凸、断裂带和深水扇等。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策略是优先勘探凹陷内部及其周边正向构造上的构造圈闭,然后逐渐向凹陷内的非构造圈闭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深水区 构造演化 生烃凹陷 烃源岩 储层 油气运移 勘探领域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与南亚地震带的联系 被引量:23
4
作者 汪一鹏 马瑾 李传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4,共14页
南北地震带1500年以来7级以上强震迁移显示出3种方式:由北往南大致等时距的迁移、由南往北多样式的迁移和一个时段内全带范围内的成组强震群发活动。从以往100年的强震活动分析,南北地震带的活动还与从缅甸至印尼苏门答腊的南亚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1500年以来7级以上强震迁移显示出3种方式:由北往南大致等时距的迁移、由南往北多样式的迁移和一个时段内全带范围内的成组强震群发活动。从以往100年的强震活动分析,南北地震带的活动还与从缅甸至印尼苏门答腊的南亚地震带强震活动相关联,前者的强震往往滞后于后者几月至数年发生。因此,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西面海里发生8·7级大地震后南北地震带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能忽视。南北地震带上述多种强震迁移活动特征既与印度板块向NNE的碰撞、俯冲过程有关,也与青藏高原与其东北缘稳定、坚硬的鄂尔多斯和阿拉善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强震迁移 南亚地震带
下载PDF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 被引量:38
5
作者 何家雄 苏丕波 +3 位作者 卢振权 张伟 刘志杰 李晓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29,共11页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流体活动强烈,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气源岩类型多,气源供给系统及运聚条件良好,是我国深水水合物资源的重要远景区之一。为深入研究该区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根据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 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流体活动强烈,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气源岩类型多,气源供给系统及运聚条件良好,是我国深水水合物资源的重要远景区之一。为深入研究该区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及资源潜力,根据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条件与多年来的油气勘探成果,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资源潜力;根据高分辨率地震解释资料,重点剖析了气源供给的运聚通道系统与水合物成藏的耦合关系;最后结合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探讨了水合物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该区热解气和生物气气源充足、资源潜力大,能够为水合物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②天然气运聚系统较优越,存在生物气源自生自储型、热解气源断层裂隙下生上储型和热解气源底辟及气烟囱下生上储型3种类型的水合物成藏模式;③深水区热解气源下生上储型水合物,其热解气源输送运聚通道主要为断层裂隙和泥底辟及气烟囱所构成的纵向运聚供给系统,其形成展布及优劣,主要取决于构造沉积演化、断裂活动和活跃地质热流体异常侵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南海北部 天然气水合物 气源 资源潜力 运聚系统 成藏模式 深水区
下载PDF
500年来中国东部雨带的南北摆动 被引量:4
6
作者 董安祥 冯松 张存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区偏北。中国多雨区自北向南的位相差异可能与Hadley环流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雨带 南北摆动 温度 长江流域 干旱 大气环流 降水变化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强震迁移特征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毛可 石特临 杨立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6-11,共6页
在分析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带强震的时空动态图象演化.结果表明,南北带的地震活动有如下特征:①经向迁移,其空间演化有步进型和步进折返型两种形态;②远程的快速响应;③诱发地震的链锁分布,该特征反映了强震间... 在分析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带强震的时空动态图象演化.结果表明,南北带的地震活动有如下特征:①经向迁移,其空间演化有步进型和步进折返型两种形态;②远程的快速响应;③诱发地震的链锁分布,该特征反映了强震间的相互耦合,对未来强震具有示踪意义;④时空可公度性.该结果对分析判定本带的地震趋势从而实现正确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迁移 时空动态 图象演化 地震带
下载PDF
朝鲜移民与韩国迁移者比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姜磊 陈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7-83,共7页
通过回顾朝鲜移民向中国东北地区的迁移史,分析了从清朝末年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朝鲜移民潮,总结了朝鲜移民潮初始期、难民期和移民期的特点,根据建国后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了朝鲜族人口数量及分布变化;中韩建交后伴随着韩国对华投资... 通过回顾朝鲜移民向中国东北地区的迁移史,分析了从清朝末年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朝鲜移民潮,总结了朝鲜移民潮初始期、难民期和移民期的特点,根据建国后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了朝鲜族人口数量及分布变化;中韩建交后伴随着韩国对华投资的增长,越多来越多的韩国迁移者出现在中国大陆,进而形成被称为"韩国城"的族群飞地;从迁移时间、居民身份、流入区域、居留比率、迁移动机、迁移类型以及对移入地经济的影响七个方面比较了朝鲜移民与韩国迁移者的迁移特点。讨论了韩国人"身份"认同对其社会网络的影响及韩国人与朝鲜族的互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移民 韩国迁移者 人口迁移
下载PDF
南北朝时期亡命士人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娟 汤勤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6-163,共8页
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政治斗争残酷,士人流亡便蔚然成为一大景观。文章通过统计南北亡命士人的数量、亡命年份发现,亡命南士的数量不论是在总数上,还是在南北朝政权对立的各个阶段都大于亡命北士,其中个别人物的重要性和相当数量的... 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政治斗争残酷,士人流亡便蔚然成为一大景观。文章通过统计南北亡命士人的数量、亡命年份发现,亡命南士的数量不论是在总数上,还是在南北朝政权对立的各个阶段都大于亡命北士,其中个别人物的重要性和相当数量的群体,使他们不仅在沟通南北文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北政治格局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 亡命士人 北徙 南迁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兴伟 陈家军 郑海亮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基于MIKE11模型的水动力模块、对流扩散模块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水质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模拟了典型跨渠公路桥上发生... 基于MIKE11模型的水动力模块、对流扩散模块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水质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模拟了典型跨渠公路桥上发生危险货物运输倾翻事故后污染团的迁移扩散过程,以及污染团到达下一个分水口和退水闸的时间和浓度,旨在为制定京石段干渠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京石段 突发水污染 危险货物 运输事故 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 水质模拟模型 模型率定 模型验证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南北段地震迁移现象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兴悦 杨立明 +3 位作者 陈继峰 张辉 王燕 李冬梅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对199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南段发生的M_S5.0以上地震和北段发生的M_S4.5以上地震的迁移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南北地震带南、北段发生的中强地震具有呼应现象,且呈现一定规律,即大致以30°N线为基线对称分布。通过对震源机制的对... 对199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南段发生的M_S5.0以上地震和北段发生的M_S4.5以上地震的迁移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南北地震带南、北段发生的中强地震具有呼应现象,且呈现一定规律,即大致以30°N线为基线对称分布。通过对震源机制的对比分析,发现南段和北段的地震类型不一致,可能与不同的地质构造和作用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地震迁移 地震呼应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客家传统服饰的演变发展与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建新 张海华 钟庆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9,共9页
客家传统服饰特色的形成,与客家族群的迁徙背景、定居环境和服饰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等密不可分。其服饰文化坚守中原汉制,但其特色的形成,却呈现出一种"雪球模式",即以中原汉服形制为核心基础,在北民南迁的历史中不断地融合客... 客家传统服饰特色的形成,与客家族群的迁徙背景、定居环境和服饰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等密不可分。其服饰文化坚守中原汉制,但其特色的形成,却呈现出一种"雪球模式",即以中原汉服形制为核心基础,在北民南迁的历史中不断地融合客地原住民服饰文化,从而形成特色。在融合客地原住民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时,坚持以"生存"为核心,以"实用"为标准,以适应南方生活。从现存的客家传统服饰活态遗存实物看,它兼有中原汉服风韵和少数民族服饰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民南迁 客家服饰 演变发展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北宋末年的两次中原大移民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崇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人的铁骑攻陷开封,北宋覆亡,翌年春,徽宗、钦宗被俘北上。随从徽、钦父子北迁的除后妃、宗室外,还有中原的工匠、医官、乐工、妓女、内侍等约10万人(一说20万),这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不久,高宗赵... 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人的铁骑攻陷开封,北宋覆亡,翌年春,徽宗、钦宗被俘北上。随从徽、钦父子北迁的除后妃、宗室外,还有中原的工匠、医官、乐工、妓女、内侍等约10万人(一说20万),这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不久,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金兵继续牧马南寇,高宗无力回天,抵挡不住金人的凌厉攻势,只得退往江南。随高宗南迁的中原士民亦有10万之众,这批移民对江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金兵 移民 江南文化
下载PDF
我国古代梅的地理分布及相关文化现象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30-55,共26页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梅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南北差异。自古梅在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分布广泛,江南地区和云南等地分布、种植尤为繁盛,海南也有分布信息。梅在陕西南部、黄淮之间及山东南部地区也属自然分布。梅在秦岭、黄河以北分布渐...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梅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南北差异。自古梅在秦岭、淮河以南自然分布广泛,江南地区和云南等地分布、种植尤为繁盛,海南也有分布信息。梅在陕西南部、黄淮之间及山东南部地区也属自然分布。梅在秦岭、黄河以北分布渐少,唐以前相对温暖时期与宋以后相对寒冷时期,梅的分布北界都在今山东滨州、河北邢台、山西临汾、陕西渭水沿岸、甘肃天水一线,并无明显变化。宋元以来北方地区梅的衰落主要是分布数量减少,而非分布范围缩小,主要应由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持续退化尤其是水资源减少所致。受上述分布格局的影响,传统梅文化在物质生活基础、文化创造主体、精神象征意义和历史发展过程上都打着鲜明的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烙印。宋元以来,随着梅文化地位的不断高涨和社会政治中心的北移,北方地区梅资源的稀少和缺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产生了不少相关话题和文化情结。元以来,北京地区出现“南梅北移”、盆梅栽植、堂花育梅等方式,创造了一些即时实地赏梅的条件,拓宽了梅花观赏文化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南北差异 梅文化 南方性 南梅北移
下载PDF
大型工程移民与政府演进博弈的分析——基于移民住房拆迁和补偿的角度
15
作者 李波平 程广帅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5-78,共4页
大型工程移民问题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政府与移民是这项难题的两大主角。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居民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移民历程中与政府进行着长期的重复的动态博弈。政府作为政策的供给者,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应该考虑政策需求者的利益。因... 大型工程移民问题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政府与移民是这项难题的两大主角。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居民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移民历程中与政府进行着长期的重复的动态博弈。政府作为政策的供给者,在制定政策制度时应该考虑政策需求者的利益。因此政策制度应该随着移民与政府博弈均衡态的调整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移民 南水北调 演进博弈 移民住房
下载PDF
西晋时期南人之北迁及其遭遇
16
作者 王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西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蜀、吴两地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两地再次发生割据的危险,将原蜀、吴两国的宗室、大臣及土著名士悉数迁往中原。这些人入北后虽然受到一定优待,但身为亡国之士,他们在生活中、官场上备受北人的排抵。北迁南士... 西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对蜀、吴两地的控制,从根本上消除两地再次发生割据的危险,将原蜀、吴两国的宗室、大臣及土著名士悉数迁往中原。这些人入北后虽然受到一定优待,但身为亡国之士,他们在生活中、官场上备受北人的排抵。北迁南士为了在仕途上谋求发展,以乡曲之情为纽带,相互提携,表现出了很强的地域群体意识。但纵观西晋时期北迁南士的遭遇会发现,他们在政治上并无多大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蜀汉 孙吴 南人北迁
下载PDF
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在地域迁移中的嬗变及启示
17
作者 张华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41-44,68,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民俗体育 地域迁移 南水北调
下载PDF
遗留在紫阳民歌中的明清移民印记(上)
18
作者 余海章 戴承元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17-22,27,共7页
紫阳县在明、清时代曾有大批外省人因各种原因落户入住。客民的迁入造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探讨了明、清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原因。上... 紫阳县在明、清时代曾有大批外省人因各种原因落户入住。客民的迁入造成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探讨了明、清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在文学和音乐两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追溯紫阳民歌“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原因。上篇主要从歌词的相同或相似性上来分析论证移民活动对紫阳民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阳民歌 移民 文化融合 本土化 北地南腔 南北融汇
下载PDF
移民史视阈下南水北调精神的历史地位——兼论精神形态的生成标准、类型归属 被引量:4
19
作者 焦金波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以精神形态生成所需的先进性、大众性、持久性、稳定性作为界定尺度和判断标准来衡量,南水北调精神业已形成,在类型归属与本质上属于工程类精神。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因工程自身实际而成为新中国移民史上持续最长、影响最广的移民精神,在... 以精神形态生成所需的先进性、大众性、持久性、稳定性作为界定尺度和判断标准来衡量,南水北调精神业已形成,在类型归属与本质上属于工程类精神。南水北调移民精神因工程自身实际而成为新中国移民史上持续最长、影响最广的移民精神,在新中国移民史精神形态序列中居于较高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史 南水北调移民精神 历史地位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建设征地与移民特点浅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太山 张健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5,共2页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全长1277km,涉及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由于输水工程呈带状分布,其施工用地、料场用地和弃土用地沿渠道布置,占地分散。工程的临时占地与水库工程相比要大得多,且由于各阶段设计深度不同,工程临时占...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全长1277km,涉及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由于输水工程呈带状分布,其施工用地、料场用地和弃土用地沿渠道布置,占地分散。工程的临时占地与水库工程相比要大得多,且由于各阶段设计深度不同,工程临时占地范围各阶段的变化较大。这将影响工程临时用地实物指标的准确性,给控制投资带来困难。此外,沿线河滩地较难界定,使实物指标调查困难。因此,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输水总干渠工程建设的征地移民设计工作应对这些特点和特殊性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地 移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