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glycerol of brain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1
作者 李爱林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05年第3期186-186,共1页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glycerol of brain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Methods All 33 patients with sTBI(GCS≤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yp...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glycerol of brain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Methods All 33 patients with sTBI(GCS≤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ypothermi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Microdialysis catheters were inserted into the cerebral cortex of perilesion,relative normal brain tissue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of abdome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ctate/pyruvate (L/P),lactate/glucose (L/G) and the glycerol(Gly) in extracellular fluid (ECF).Resul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centration of L/G,L/P and Gly in periphery and that of L/P in ECF of the “normal brain tissu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hypothermic group.In control group,concentration of L/G,L/P and Gly in peripher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elative normal brain.In the hypothermic group,L/P concentration in peripher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elative normal brain.Conclusion Mild hypothermia protects brain by de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L/G,L/P and Gly in periphery and L/P concentration in “normal brain tissue”.The energy crisis and membrane phospholipid breakage in periphery are easier to happen after TBI,where mild hypothermia exerts significant protgective role.12 refs,3 ta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on glucose metabolism and glycerol of brain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g Wang Ya-Dong Yang +1 位作者 Qiu-Fang She Gui-Fen Chen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underwent emergency treatment in Huanggang Central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15 and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39) and mild hypothermia group (n=39) by random number tab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for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 mild hypothermia group received routine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The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brain injury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detected immediately after admission (T0), 1 week after treatment (T1)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2). Results: At T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indexes, 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and brain injury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1 and T2, PO2 levels in mild hypothermi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ile Da-jvO2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cerebral blood flow parameters Vs and Wv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ile PI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brain injury markers MBP, AQP-4 and S-100B 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ile BDNF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djuvant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after routine surgery may further reduce the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and relieve the brain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ild hypothermia CEREBRAL oxygen metabolism Brain injury
下载PDF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PO_2, PCO_2 and pH and body temperat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ead injury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军 林源泉 +4 位作者 刘文峰 钟天安 张浚 叶宇 许亦群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H and body temperature (PbrO2, PbrCO2, pHbr and B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ead injur...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ld hypothermia on cerebr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H and body temperature (PbrO2, PbrCO2, pHbr and B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ead injury. Methods: Thirty-eight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ead injury were treated with mild hypothermia, meantime PbrO2, PbrCO2, pHbr and BT were monitor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PbrO2, PbrCO2, pHbr and BT.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d injury, mild hypothermia obviously increased PbrO2, decreased PbrCO2 and CO2 accumulation and acidosis in brain tissue. BT was 1℃-(1.5)℃ higher than rectal temperature(RT) after injury. The BT and RT were decreased when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ild hypothermia,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T and RT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ead injury the direct monitoring of PbrO2, PbrCO2, pHbr and BT was safe and reliable, and is helpful in estimating prognosis and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 Wounds and injuries mild hypothermia
原文传递
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洁 曾繁林 +2 位作者 刘欣 朱秋平 朱宏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对比不同时程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脱水、降颅压、去骨瓣减压术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加以短时程(治疗2 d)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长时程(治疗5 d)亚低温治疗。对比三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氧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治疗前,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CD4^(+)、CD4^(+)/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_(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IL-6、TNF-α、IFN-γ、P(cv-a)CO_(2)均低于对照组与常规组,CD4^(+)、CD4^(+)/CD8^(+)、ScvO_(2)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 d死亡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程亚低温治疗STBI患者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其免疫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与28 d死亡率更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张胜利 张晓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17-19,27,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亚低温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观察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亚低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状态[改良蒙特利尔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神经损伤相关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PY、GF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可提高认知状态和肢体功能评分,改善神经损伤相关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亚低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 亚低温 重症颅脑损伤 认知 神经功能缺损 肢体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丽 姚依钵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9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分别列...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亚低温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亚低温组实施亚低温疗法辅助治疗,联合组采用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亚低温组;联合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亚低温组,丙二醛(MDA)低于亚低温组;联合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神经肽Y(NPY)分别为(5.44±1.25)μg/L、(8.36±1.47)×10^(3)/mm^(3)、(187.43±20.32)pg/mL,均低于亚低温组(6.33±1.52)μg/L、(10.36±2.27)×10^(3)/mm^(3)、(201.38±20.55)pg/mL;联合组的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OS)(4.52±1.25)分高于亚低温组(3.75±0.83)分,改良Fisher量表(mFS)评分(1.32±0.21)分低于亚低温组(2.33±0.8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能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 醒神开窍针法 术后康复 预后情况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袁博 孙文武 王宇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62-565,579,共5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SCCI患儿为...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SCCI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n=49),分别进行对症抢救及对症+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l(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FCN3)水平.结果:治疗2 w后,联合组(93.88%)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79.59%)(P<0.05);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GO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血清hs-CRP、IL-6、UCH-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FCN3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SCCI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疗法 依达拉奉 重症颅脑损伤 脑神经功能
下载PDF
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
8
作者 李月芳 高琳 陈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冰袋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冰毯降温,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 目的探讨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冰毯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冰袋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冰毯降温,监测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心率、颅内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脑创伤性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中使用冰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创伤性损伤 亚低温治疗 冰毯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9
作者 都小龙 常建永 孙锋磊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前瞻性对照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2022-01—2023-09。所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亚低温组43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评价2组... 目的前瞻性对照分析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2022-01—2023-09。所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与亚低温组43例(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血气指标、脑血流指标、神经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rSO_(2)、CPP升高,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86.24±3.87)mmHg比(79.64±3.48)mmHg,(69.24±4.25)比(62.34±4.31)],ICP均降低,亚低温组低于对照组[(26.18±2.25)mmHg比(31.28±2.2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亚低温组体温明显降低[(36.37±0.27)℃比(34.15±0.31)℃,P<0.05],对照组体温无显著变化[(36.45±0.21)℃比(36.56±0.16)℃,P>0.05];2组患者SaO、PaO_(2)水平均明显升高,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95.64±2.16)%比(92.31±2.13)%,(86.27±5.10)mmHg比(81.31±5.14)mmHg],PaCO_(2)均下降,亚低温组低于对照组(36.15±3.11)mmHg比(42.72±3.2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Qm、Vm均升高,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15.63±4.38)mL/s比(11.49±3.61)mL/s,(42.67±5.18)cm/s比(38.56±4.26)cm/s],DR均降低,亚低温组低于于对照组[(263.36±22.57)kPa/s比(295.27±26.64)k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GCS评分均升高,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9.24±1.18)分比(7.56±1.26)分,NIHSS评分降低,亚低温组低于对照组[(22.65±3.39)分比(25.63±3.53)分],6个月后GOS评分亚低温组高于对照组(4.25±0.24)分比(3.8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6.67%比33.33%,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基础颅脑手术后联合亚低温辅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亚低温 神经功能 脑氧代谢 脑血流
下载PDF
亚低温脑保护应用于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岳胜 蒋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6期149-152,共4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常规... 目的 研究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常规治疗+亚低温脑保护。就两组的治疗总有效情况、神经功能情况、直肠温度、颅内压、血糖指标等展开比较,并且对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其预后情况。结果 连续治疗7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GCS评分、NIHSS评分和直肠温度、颅内压、血糖指标水平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C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但NIHSS评分、直肠温度、颅内压、血糖指标水平更低(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与对照组相比,处于更高的水平(P<0.05)。结论 将亚低温脑保护用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中,能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颅内压,使得脑部神经得到有效的保护,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脑保护 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急诊创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预后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方杰 黄坚 郑晖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56-862,共7页
目的探究急诊创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TI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246例急性创伤并发TI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72)和验证集(n=74)... 目的探究急诊创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TI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246例急性创伤并发TI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7∶3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172)和验证集(n=74),比较患者临床资料,以明确两组的可比性。训练集患者根据28 d内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11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得到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预后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死亡组患者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25分、确诊TIC时低体温、未使用氨甲环酸治疗占比高于存活组,外周血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存活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乳酸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ISS评分≥25分、确诊TIC时低体温、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低、血浆乳酸水平高均可能为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决策曲线发现,基于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风险阈值在0.00~1.00范围内,模型临床净获益率始终大于0,最大净获益率为0.332;绘制列线图将风险预测模型可视化,结果显示,模型预测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死亡的C-index为0.820(95%CI 0.776~0.864),模型辨别度良好;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提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内部验证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 0.918~0.999),已建立的预测模型在验证集同样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入院时ISS评分、确诊TIC时低体温情况、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乳酸均可能是急诊创伤并发TIC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死亡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 创伤性凝血病 预后 风险预测模型 低体温 纤维蛋白原 乳酸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任晓飞 耿颖 +2 位作者 刘娜 甄运钰 芮淑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组和联合组,其中HBO组采用HBO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联合组在HBO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用美国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氧含量(CaO_(2))和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_(2));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疗效、S-100B水平、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GOS评分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HBO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在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_(2)均低于HBO组;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高于HBO组。结论亚低温联合HBO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Da-jvO_(2)及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 预后
下载PDF
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卫民 姜启周 +3 位作者 程军 陆峰 赵晖 吴建跃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比较选择性脑亚低温与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患者分成 3组 :1选择性脑亚低温组 2 2例 ,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将脑温降... 目的 :比较选择性脑亚低温与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 6 6例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患者分成 3组 :1选择性脑亚低温组 2 2例 ,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将脑温降至 33~ 35℃ ,辅以冬眠合剂 3~ 5日 ;2全身亚低温组 2 1例 ,采用冰毯机将全身温度降至 33~ 35℃ ,辅以冬眠合剂 3~ 5日 ;3常温对照组 2 3例 ,予常规治疗。监测 3组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丙二醛 (MDA )含量。结果 :选择性脑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5 4.5 % (12 / 2 2 ) ,病死率 2 2 .7% (5 / 2 2 ) ,结果与全身亚低温组相仿〔分别为 5 2 .4% (11/ 2 1)和 2 3.8% (5 / 2 1)〕,与对照组相比较 (良好率 2 6 .1% ,病死率 47.8% )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与全身亚低温相仿 ,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 ,未见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脑亚低温 选择性降温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前瞻性临床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52
14
作者 江基尧 方乃成 +8 位作者 张建平 李维平 徐蔚 朱诚 许文辉 包映辉 王勇 邱永明 罗其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0-272,304,共4页
目的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42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高压病人的效果。方法6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2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10)接受32~35℃低温治疗,常温组(n=218)维持在(37±0... 目的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428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合并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高压病人的效果。方法6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2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10)接受32~35℃低温治疗,常温组(n=218)维持在(37±0.5)℃,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6年,亚低温组75例预后良好(35.7%)、32例中残(15.2%)、50例重残(238%)、7例植物生存(3.3%)、46例死亡(21.9%);常温组56例预后良好(25.7%)、中残25例(11.5%)、重残58例(26.6%)、植物生存8例(3.7%)、死亡71例(32.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组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常温组(P<0.05),其应激性溃疡和癫痫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两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心律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优于常温组,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病人 脑挫裂伤 颅内高压 脑水肿 临床 伤病 前瞻性 结论
下载PDF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9
15
作者 梁晋 祝捷 +2 位作者 李建国 张赛 陈旭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急性sTBI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温治疗组(NT组)和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20例。NT组给予常规治疗,HT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动态监测两组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期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浓度。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纤溶亢进、脑梗死3种常见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于伤后3个月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估预后。结果 NT组伤后PT、APTT、TT显著缩短,12 h达谷值〔PT(s):10.6&#177;0.8比11.6&#177;1.2,APTT(s):16.7&#177;1.2比20.8&#177;1.4,TT(s):9.8&#177;0.8比13.6&#177;0.8〕,Fg、D-二聚体水平于伤后显著上升,12 h达峰值〔Fg(g/L):3.2&#177;0.9比2.5&#177;0.8,D-二聚体(μg/L):4126.7&#177;1170.3比873.5&#177;140.2〕,表明NT组伤后12 h内呈现高凝状态,12 h后向纤溶亢进转变。HT组PT、APTT、TT在给予亚低温治疗后缓慢延长,于伤后12 h达峰值〔PT(s):14.4&#177;0.9比10.9&#177;1.0,APTT(s):45.4&#177;1.0比20.2&#177;1.0,TT (s):25.3&#177;1.2比13.0&#177;0.6〕,Fg逐渐下降,12 h达谷值(g/L:1.8&#177;0.7比2.3&#177;0.6),然后趋于正常水平;D-二聚体逐渐上升,12 h达峰值(μg/L:3079.8&#177;947.6比795.6&#177;120.7),72 h趋于正常水平,且HT组上述指标早于NT组恢复正常水平。NT组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高于HT组(10%比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T组纤溶亢进(5%比35%,P<0.05)和脑梗死(0比25%,P<0.05)的发生率低于NT组。HT组良好率较NT组明显升高(30%比5%,P<0.05),病死率明显高于HT组(25%比10%,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减轻sTBI患者凝血功能紊乱,降低凝血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sTBI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颅脑损伤 重型 凝血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陶宁 汪翼 +3 位作者 杜柯君 胡建平 王毅 何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933-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3),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33),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治疗时间为72h。动态监测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开始第1~7天ICP,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脑血流指标动态阻力(DR)、脉搏波速(Wv)、脑部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和脑氧代谢指标脑氧摄取率(CER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CjvO2、CaO2。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ICP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82、6.324,P〈0.05);第2天开始,观察组ICP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至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第7天DR、Wv、CaO2均显著降低,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第7天比较,观察组DR、Wv、CaO2显著低于对照组,Qmean、Vmean、CjvO2、CERO2、Sjv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血流 脑氧代谢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明亮 杨细平 +2 位作者 田竺 侯志勇 张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77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创伤(sTBI)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收治的77例s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及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均于伤后24 h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亚低温及依达拉奉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脑脊液TNF-α及IL-6含量,同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ICP)变化,并于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伤后1 d治疗组患者脑脊液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3 d明显升高,7 d开始下降,14达谷值,且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TNF-α(μg/L):2.43±0.39比3.12±0.47,IL-6(ng/L):83.53±11.48比101.69±13.64,均P<0.01〕;两组治疗前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 d两组患者ICP逐渐升高,至伤后3 d达峰值,7 d开始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更显著〔mmHg(1 mmHg=0.133 kPa):14.88±3.73比21.76±4.78,P<0.01〕。治疗组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5.9%(14/39)比21.1%(8/38),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8.2%(11/39)比42.1%(16/38), 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可明显降低sTBI患者脑脊液TNF-α及IL-6表达水平,降低ICP,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重型 亚低温 依达拉奉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晓猛 史载祥 +3 位作者 李茂琴 马丽丽 程书立 莫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脑创伤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按照脑创伤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颅内压、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每日测定血糖、血细胞分析、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并进行GCS评分,于伤后3个月根据GOS分级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维持12、24h及复温后24h,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复温后24、48、72h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月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心率、血小板、血钾降低,血糖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相应治疗后无不良后果。结论在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中,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重症颅脑创伤 颅内压 监测
下载PDF
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朱曦 陈浩辉 +3 位作者 付军 王宇欣 伊敏 谢京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 目的研究亚低温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和效果。方法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亚低温组于伤后3~24h内,平均(12±3.3)h接受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RT)控制在31.3~34.7℃,平均(33.7±1.1)℃持续7~14d,平均(171±25.3)h。同时监测生命体征、ICP、CPP、血SOD和血MDA、脑葡萄糖摄取、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和并发症。对照组RT控制在38℃以内,其它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患者均于伤后3月根据GOS评定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亚低温治疗后36h两组ICP和CPP无显著差异。治疗120h开始亚低温组ICP明显降低(P<0.05),而CPP明显升高(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SOD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72h脑葡萄糖摄取分别为(6.33±0.2)mg%和(8.71±0.3)mg%,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温后(第14天)分别为(12.7±0.5)mg%和(9.91±0.4)mg%,亚低温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h后亚低温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亚低温组良好率62.9%(22/35)、中残率8.6%(3/35)、重残率11.4%(4/35)、植物生存5.7%(2/35)、死亡率11.4%(4/35),对照组分别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孟庆军 孟磊 +2 位作者 金保哲 时会敏 周文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963-966,969,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当天或急诊术后以及入院后4、7、14 d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脑水肿变化情况;患者出院当天格拉斯哥预后功能(GOS)评分以及随访3个月时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得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亡13例(13%),观察组死亡6例(6%),观察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院当天或急诊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7、14 d GCS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院当天或急诊术后以及入院后4、7、14 d相邻2次测定颅脑水肿面积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当天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GOS评分分别为4.45±0.57、3.99±0.64,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KPS得分分别为93.24±5.89、81.41±6.72,观察组患者KP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头颅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 亚低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