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基底中微生物菌相构成分析及其对现制奶茶中菌落数量的影响
1
作者 苏小琴 宋鹏鹏 +3 位作者 孔俊豪 杨秀芳 左小博 胡秀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8期50-58,共9页
目的探究茶基底菌相构成及其对制成的奶茶基底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对茶基底微生物组成分析,按照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 目的探究茶基底菌相构成及其对制成的奶茶基底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对茶基底微生物组成分析,按照GB 4789.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一法-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法测定茶基底及制成的奶茶基底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含量。结果25个茶基底的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的范围分别为未检出~1.0×10^(3) CFU/g、未检出~2.0×10^(3) CFU/g、未检出~43 MPN/g及>1.1×10^(3) MPN/g、未检出~9.3×10^(4) CFU/g。6类典型的茶基底样品微生物门水平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为77.29%,优势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丰度为85.38%,属水平优势细菌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丰度占比60.57%,优势真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占比21.5%。选取3个不同微生物梯度水平的红茶基底样品制成奶茶基底,在25℃条件下放置6.0 h,结果显示菌落总数呈增长趋势,而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含量均未检出。结论茶基底中的微生物尤其是菌落总数对其制成的奶茶基底菌落总数相关性较高,热奶茶的高温制备过程可有效抑制茶基底中霉菌、酵母菌、大肠菌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基底 菌相构成 奶茶基底 微生物
下载PDF
羊奶体细胞数与奶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相关性
2
作者 范斯琴 周宇桥 +5 位作者 李虹佳 龚新宇 雍丛燕 屈金涛 简耀威 杨玲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kg、泌乳日龄(72.0±3.5)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L–SCC组(SCC<5.0×10^(5)个/mL),M–SCC组(5.0... 选择120只(2.5±0.2)胎次、体质量(54.84±4.21)kg、泌乳日龄(72.0±3.5)d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饲养42 d后收集奶样,测定羊奶中体细胞数(SCC),按照SCC将奶山羊分为3组,L–SCC组(SCC<5.0×10^(5)个/mL),M–SCC组(5.0×10^(5)个/mL≤SCC<1.0×10^(6)个/mL),H–SCC组(SCC≥1.0×10^(6)个/mL),从每组随机选取15只奶山羊,收集瘤胃液,测定瘤胃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羊奶体细胞数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SCC水平奶山羊瘤胃微生物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的差异不显著;L–SCC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SCC组和H–SCC组的,主要的差异菌属有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普氏菌UCG–003属(Prevotellaceae_UCG–003)、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Gastranaerophilales_unclassified、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p–251–o5_unclassified、大肠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夏普氏菌属(Sharpe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羊奶SCC与瘤胃解琥珀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普氏菌UCG–003属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羊奶体细胞数 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配方奶粉对小鼠骨骼发育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杨丽 刘恬欣 +3 位作者 方正峰 敖晓琳 韩国全 陈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该研究比较2种奶粉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骨骼发育不良的调节作用。选取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奶粉1组、地塞米松+奶粉2组,分别给予相应饲料饲喂8周,采用肌肉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建立骨骼发育不良模型,每周3次... 该研究比较2种奶粉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骨骼发育不良的调节作用。选取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奶粉1组、地塞米松+奶粉2组,分别给予相应饲料饲喂8周,采用肌肉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建立骨骼发育不良模型,每周3次,实验结束时检测基础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地塞米松组相比,2种奶粉添加后都能改善小鼠的骨微结构。血清生化分析表明,奶粉补充后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上升,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增加,血清中钙含量增加。肠道菌群分析表明,奶粉补充后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在门水平上,奶粉1的添加增加了Verrucomicrobiota的相对丰度,奶粉2的添加增加了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奶粉1的添加能上调Akkermansia和Alloprevotella的相对丰度,而奶粉2的添加能上调Lactobacillus和Lachno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综上所述,2种奶粉都能促进骨骼发育,而调节机制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奶粉配方的独特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 骨骼发育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蛋白源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王紫薇 梁鸽鸽 +5 位作者 鲁昌明 张旭 张永根 谢小来 扈光辉 路允龙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蛋白源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日龄萨能公羔羊,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至22日龄,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milk-derived protein milk replac... 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蛋白源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4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日龄萨能公羔羊,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至22日龄,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饲喂乳源蛋白代乳粉(milk-derived protein milk replacer,MD组),试验组逐渐替代饲喂植物源蛋白代乳粉(plant-derived protein milk replacer,PD组),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①与MD组相比,PD组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开食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降低(P<0.05),但料重比(F/G)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MD组相比,PD组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MD组相比,PD组瘤胃中氨态氮(NH3-N)、异戊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④PD组瘤胃Chao1指数、操作分类单位(OTU)数量、香农(Shannon)指数、均匀性(Evenness)指数以及辛普森(Simpson)指数均显著低于MD组(P<0.05);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两组羔羊瘤胃微生物间结构差异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MD组相比,PD组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MD组相比,PD组克里斯滕森氏菌科R-7群、UCG-002、未分类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未分类鼠杆菌科、普雷沃氏菌属、未分类梭菌属_UCG-014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与乳源蛋白代乳粉相比,植物源蛋白代乳粉会降低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性能;此外,试验中植物源蛋白代乳粉会促进羔羊瘤胃发酵,改变瘤胃中微生物菌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代乳粉 生长性能 消化性能 瘤胃发酵 瘤胃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基质栽培与土壤栽培对奶白菜生长及栽培介质中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苗 陈伟 +5 位作者 徐丽萍 刘新红 郭德杰 马艳 严少华 罗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5-1273,共9页
基质栽培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用有机栽培基质和普通菜园土进行奶白菜的盆栽试验,旨在揭示奶白菜在不同栽培介质下的生长状况及栽培介质中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总氮、总磷、总钾养分... 基质栽培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土壤栽培方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用有机栽培基质和普通菜园土进行奶白菜的盆栽试验,旨在揭示奶白菜在不同栽培介质下的生长状况及栽培介质中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总氮、总磷、总钾养分一致时,种植30 d后土壤栽培方式下的奶白菜株高、叶片SPAD值、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基质栽培方式(P<0.05),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分别比用基质栽培的奶白菜高14.55%、42.19%,但是不同处理间的植株地上部干质量无显著差异。高通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种植30 d后,2种栽培介质中的微生物丰度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种植30 d后基质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P<0.05)。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种植奶白菜前后的土壤、基质中均主要有10个细菌门,但是部分门类的相对丰度有明显差异,种植奶白菜前后土壤中各门类的相对丰度几乎无变化,而种植奶白菜后,基质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19.43%)显著低于种植前基质中的相对丰度(42.87%),且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较种植前基质中的相对丰度有所升高。相对丰度排名前20的细菌属也由于2种栽培介质本身性质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并且与环境指标的相关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基质栽培方式下,分别有14个、14个、13个属与pH值、电导率(EC)、碳氮比(C/N)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而在土壤栽培方式下,分别只有7个、3个、2个属与pH值、EC、C/N存在显著、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P<0.05或P<0.01),可见基质栽培方式下的微生物区系受环境影响较大。综上可知,土壤栽培体系的微生物区系稳定性高于基质栽培体系,外在环境条件的改变不易造成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基质栽培体系的微生物区系稳定性比土壤栽培体系低,更宜采用人工调控使其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栽培 土壤栽培 奶白菜 微生物区系 环境因子
下载PDF
PCR—DGGE法分析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费鹏 白洪健 +5 位作者 程述震 曹飞扬 郭鸰 姜亦超 苑秀娟 江岩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3,共4页
利用PCR—DGGE技术探究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为益生菌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细菌的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以15例食源性腹泻婴儿和15例健康婴儿粪便样本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后进行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利用PCR—DGGE技术探究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为益生菌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细菌的16S rDNA V3区通用引物,以15例食源性腹泻婴儿和15例健康婴儿粪便样本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后进行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30份粪便样本的DGGE图谱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食源性腹泻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健康组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明显差异,且食源性腹泻婴儿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通过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可以得出食源性腹泻婴儿的肠道菌群有高度的相似性,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有明显的差异。PCR—DGGE技术可以初步分析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而为婴儿配方乳粉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16S RDNA PCR—GGE 肠道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母乳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守庆 边高瑞 朱伟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3-238,共6页
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和其他活性物质,对新生动物具有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和调控微生物区系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母乳中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它们所发挥的具体功能。同时通过比较母乳喂养和配... 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促生长因子、免疫因子和其他活性物质,对新生动物具有提供营养、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和调控微生物区系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母乳中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它们所发挥的具体功能。同时通过比较母乳喂养和配方奶粉喂养的效果来探讨母乳特定的一种或几种活性因子的缺乏对新生动物的影响以及作用。现阶段,由于母乳中很多物质还未被人们所发现,因此其对机体的影响也无从得知,本文期望可以指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营养作用 促生长作用 免疫作用 调控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晓茹 陈红风 +8 位作者 胡升芳 程亦勤 叶媚娜 王冰 吴晶晶 孟畑 殷玉莲 周悦 仲沅芫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81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54例)。两组均外敷金黄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则口... 目的观察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乳汁菌群的影响。方法将81例外吹乳痈初期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54例)。两组均外敷金黄膏,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组则口服消痈方颗粒(随证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乳痈症状体征量化积分、乳汁细菌阳性率及特定细菌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4.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均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痈症状体征量化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痈症状体征中乳房疼痛、皮肤发红、肿块大小、肿块数目、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乳房肿块大小、肿块数目评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乳汁细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乳汁中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上述细菌数量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头孢地尼联合金黄膏外敷比较,消痈方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外吹乳痈初期患者疗效满意,消散结块功效更为显著,且有利于降低乳汁细菌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吹乳痈 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 初期 消痈方 金黄膏 乳汁菌群 中药抑菌
下载PDF
代乳粉对沂蒙黑山羊羔羊早期生长性能及其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永洙 韩照清 +5 位作者 金太花 夏春峰 晁洪雨 张乃锋 王世琴 刁其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00-361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喂代乳粉对沂蒙黑山羊羔羊早期生长性能及其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沂蒙黑山双胎羔羊36只,分为2组,每组18只羔羊。对照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试验组(R组)于10日龄开始哺喂代乳粉,试验期为75 d,...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喂代乳粉对沂蒙黑山羊羔羊早期生长性能及其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沂蒙黑山双胎羔羊36只,分为2组,每组18只羔羊。对照组(B组)羔羊哺喂母乳,试验组(R组)于10日龄开始哺喂代乳粉,试验期为75 d,在10、15、25、45和75日龄时随机称取3头羔羊空腹活体重,且屠宰后收集瘤胃内容物样品,采用IIIumina测序技术分析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R组羔羊体重在15日龄时低于B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到75日龄时显著高于B组(P<0.05)。另外,R组15日龄时Alpha和Beta多样性与B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R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低于B组,其中25日龄时差异显著(P<0.05),与此相反,拟杆菌门(Bacteroides)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均显著高于B组(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25、45、75日龄时显著低于B组(P<0.05)。在属水平上,R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为优势菌属,15日龄时相对丰度高于B组(P>0.05),且在75日龄时显著高于B组(P<0.05);拟杆菌属(Bacteroide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相对丰度在25日龄时高于B组(P>0.05),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la-shigella)相对丰度在15~25日龄呈下降趋势,到25日龄时低于B组(P>0.05)。综上,早期哺喂代乳粉影响羔羊体增重,而45日龄后获得与哺喂母乳羔羊一样的增重效果;25日龄后哺喂代乳粉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明显,其中拟杆菌门成为优势菌群,并且普雷沃菌属等有益菌相对丰度逐步增加,从而改善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有助于促进羔羊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乳粉 瘤胃菌群 生长发育 沂蒙黑山羊羔羊
下载PDF
奶牛乳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詹经纬 童津津 +1 位作者 熊本海 蒋林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86-3692,共7页
乳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微生物也为机体发挥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等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人们对乳汁中微生物区系结构的理解也愈加深入。健康奶牛的乳汁及初乳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 乳腺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微生物也为机体发挥一些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16S rRNA基因测序等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人们对乳汁中微生物区系结构的理解也愈加深入。健康奶牛的乳汁及初乳中具有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微生物区系,若菌群结构紊乱则会发生乳腺炎,伴随着微生物多样性的显著降低。据报道,影响乳汁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奶牛的基因型、代谢紊乱及饲养条件等,而抗生素的使用不会对其造成显著持久的影响。这说明乳汁中微生物区系不仅受到机体的严格调控,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本文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更全面地了解乳汁微生物区系的特点,并在将来通过乳汁微生物区系指征乳腺健康状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汁 微生物区系 菌群结构 营养因素
下载PDF
新疆特色奶疙瘩的菌群分析与抗衰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墨钊 热米拉·阿扎提 +1 位作者 郑晓冬 周文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56,共8页
分析新疆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奶疙瘩的菌相组成,研究奶疙瘩发酵益生菌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相关生理功能和基因转录的影响,阐明其抗衰老作用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疆5种代表性奶疙瘩的菌相组成及规律,结果显示... 分析新疆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奶疙瘩的菌相组成,研究奶疙瘩发酵益生菌对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相关生理功能和基因转录的影响,阐明其抗衰老作用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和生物统计学方法分析新疆5种代表性奶疙瘩的菌相组成及规律,结果显示:优势细菌菌群主要是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在RS1.1样品外的4个样品中,乳酸菌属均为优势菌,从中分离获得具有延寿功效的耐酸、耐胆盐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R4。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鼠李糖乳杆菌R4对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酶编码基因具有激活作用,可显著提高基因sod-3、hsp-16.2、ctl-1和daf-16的转录水平,而基因daf-2、sir-2.1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表明R4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从而延长线虫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奶疙瘩 秀丽隐杆线虫 菌相分析 抗衰老 胰岛素通路
下载PDF
酸驼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在新疆,对于哈萨克族来说饮用发酵过的驼奶是传统的、普遍的。科学家和消费者们认为酸驼奶有抗菌和保健治疗的特性。概述酸驼奶的成分、微生态分布、抗菌性和医疗保健作用等方面内容。以便促进对酸驼奶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驼奶 酸驼奶 微生态 抗菌性 医疗保健作用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泌乳中后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瘤胃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程 何韵秋 +1 位作者 徐宁宁 叶均安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121,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泌乳中后期奶牛奶产量、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的影响。将20头奶产量(21.3±4.4)kg/d、泌乳天数(211±36.3)d和胎次(1.9±0.7)相近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0...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泌乳中后期奶牛奶产量、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菌群的影响。将20头奶产量(21.3±4.4)kg/d、泌乳天数(211±36.3)d和胎次(1.9±0.7)相近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由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1.0×10~9CFU/g)、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2.0×10~9CFU/g)和米曲霉(活菌数≥2.0×10~4CFU/g)组成的复合益生菌20 g/头,试验期45 d,预试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奶牛奶产量、乳蛋白产量和乳总固形物产量;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并提高日粮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在门水平上,2组相对丰度前10的菌门均无显著差异;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的琥珀酸菌属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相对丰度提高42.1%,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复合益生菌能够改变瘤胃菌群结构,改善瘤胃发酵,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浓度,提高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进而提高奶产量和饲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生产性能 瘤胃发酵 微生物区系 奶牛
下载PDF
羔羊代乳料对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讯业 牛志力 +5 位作者 吴琼 刘英明 李兴华 赵志辉 尹福泉 高振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8-1770,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代乳料对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出生20日龄的健康雷州山羊公羔48只,分为代乳料组(饲喂代乳料+开食料)和母乳组(饲喂母乳+开食料),每组24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羔羊代乳料对雷州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出生20日龄的健康雷州山羊公羔48只,分为代乳料组(饲喂代乳料+开食料)和母乳组(饲喂母乳+开食料),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代乳料组羔羊40日龄平均个体重、21~4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21~40日龄,代乳料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平均日总采食量却显著低于母乳组(P<0.05),且腹泻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0.01)。2)代乳料组羔羊60日龄平均个体重、41~60日龄和21~60日龄平均日增重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均与母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41~60日龄和21~60日龄开食料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母乳组(P<0.01);代乳料组41~60日龄平均日总采食量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但21~60日龄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41~60日龄和21~60日龄腹泻率与母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瘤胃内容物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乙酸/丙酸值以及瘤胃菌群多样性指数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瘤胃厚壁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母乳组(P<0.05),其他菌群相对丰度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代乳料组断奶成活率比母乳组高6.67个百分点,弱羔率比母乳组低8.33个百分点。综上所述,与母乳喂养相比,20日龄断奶羔羊饲喂代乳料会降低21~40日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腹泻率;但对41~60日龄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以及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且可以降低弱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代乳料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瘤胃发酵参数 瘤胃菌群结构 健康状况
下载PDF
牛乳过敏与肠道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曲也直 苏米亚 +2 位作者 陈文亮 贾宏信 刘海安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2期50-58,共9页
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牛乳过敏(cow’s milk allergy,CMA)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婴幼儿的发病率,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能够影响食物过敏的发展进... 近几十年来,由于生活环境和方式的改变,牛乳过敏(cow’s milk allergy,CMA)发病率急剧上升,尤其是婴幼儿的发病率,成为世界瞩目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免疫系统间相互作用,能够影响食物过敏的发展进程,且早期肠道微生态的失调将会导致宿主在日后发生免疫介导疾病的概率增加。因此,生命早期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群的定植很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CMA的关键靶点。本文在阐述CMA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肠道微生物群与CMA的关系和微生物在防治CMA中的积极作用,旨在为精准预防CMA、改善CMA危害提供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过敏 过敏原蛋白 过敏机制 肠道微生物群 防治方法
下载PDF
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洪健 郭鸰 +4 位作者 韩英 李艾黎 杜鹏 苑秀娟 江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的规律,为缓解或治愈牛乳蛋白过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例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和5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的16SrDNAV3区通用引物,以研究对象的粪便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 目的探讨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的规律,为缓解或治愈牛乳蛋白过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例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和5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菌的16SrDNAV3区通用引物,以研究对象的粪便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kctrophoresis,DGGE)分析,结果应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结果牛乳蛋白过敏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牛乳蛋白过敏组的多样性高于健康对照组。牛乳蛋白过敏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能聚类到不同簇中,说明两组样本的肠道优势菌群结构不同。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过敏组相似性范同为27%~72%,健康组相似性范同为28%~64%。结论牛乳蛋白过敏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相比较健康儿童肠道优势菌群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揭示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是造成牛乳蛋白过敏的潜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蛋白过敏 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肠道菌群 儿童
原文传递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菌相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兴佳 王玉英 +3 位作者 柴艳兵 张耀广 李飞 赵媛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9-293,共5页
从市场上随机抽取不同生产厂家的婴幼儿奶粉,通过菌落总数测定,单菌落的分离,利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对不同菌株进行16S rDNA片段扩增、测序,建立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 从市场上随机抽取不同生产厂家的婴幼儿奶粉,通过菌落总数测定,单菌落的分离,利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对不同菌株进行16S rDNA片段扩增、测序,建立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主要有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其中,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优势菌种。说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为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菌相 16S RDNA序列分析 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不同糖耐量乳母产后42天母乳微生物群落差异
18
作者 朱鸿妮 林松 +4 位作者 叶慧 陈洁 黄芳 陈婕 郭福川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8-995,共8页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与对照乳母产后42天母乳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探讨GDM对母乳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省福清市妇幼保健院选择足月分娩的25例孕期血糖正常(对照...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与对照乳母产后42天母乳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探讨GDM对母乳微生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省福清市妇幼保健院选择足月分娩的25例孕期血糖正常(对照组)及21例诊断为GDM的母婴(GDM组)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了解乳母的基本信息和膳食摄入情况,使用无菌电动母乳泵收集母乳。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V3-V4可变区进行PCR扩增,利用Miseq PE300平台进行测序,对测序后的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蔬菜类摄入量[M(P25,P75)]GDM组高于对照组[222.7(190.6,333.1)g/d比176.4(49.5,247.0)g/d,P<0.05]。两组母乳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两组母乳的微生物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菌群差异分析显示,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GDM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3.41±2.59)%比(1.23±0.82)%,(1.08±3.02)%比(0.10±0.11)%,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GDM组母乳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Fluviicola菌属显著降低[(38.93±28.85)%比(26.70±28.37)%,(9.23±6.87)%比(4.88±6.03)%,(7.66±4.80)%比(2.77±1.33)%,(6.18±11.90)%比(2.76±6.10)%,(1.21±1.31)%比(0.33±0.62)%,P<0.05],黄杆菌科中的未分类细菌属(unclassified_f__Xanthobacteraceae)显著增加[(0.85±3.15)%比(23.64±23.63)%,P<0.05]。结论不同糖耐量乳母产后42天母乳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Burkholderia-Caballeronia-Paraburkholderia菌属、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Fluviicola菌属在GDM母亲的母乳中相对丰度显著低于糖耐量正常母亲的母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母乳微生物 菌群结构 膳食摄入量 相对丰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