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敏组方抗I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毕丽丽 于业军 +1 位作者 刘晓萍 王桂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5期366-36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脱敏组方对I型变态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内注射抗卵蛋白的抗血清(含IgE)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脱敏组方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并以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为细胞模型,观察脱敏... 目的:观察中药脱敏组方对I型变态反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皮内注射抗卵蛋白的抗血清(含IgE)诱导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脱敏组方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并以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为细胞模型,观察脱敏组方对被动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结果:脱敏组方14gkg、28gkg灌胃均可明显抑制由卵蛋白致敏的大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脱敏组方14gkg、28gkg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被动致敏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中药脱敏组方具有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稳定肥大细胞、抑制致敏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是其抗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组方 Ⅰ型变态反应 肥大细胞 大鼠
下载PDF
政治双刃剑——民族主义
2
作者 陆煜 胡鸿保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作者从概念入手,对民族主义及相关的民族、族群等概念作了辨析,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相关概念的实质,并认为民族主义及相关概念大多是应时之需的权力话语。此外,还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这对纠缠不休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民族 族群 民族意识 爱国主义
下载PDF
晚明士商渗透的社会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春玲 《阴山学刊》 2007年第4期55-59,共5页
晚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士商渗透是一显著特点。这种现象强烈冲击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等级结构,也否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晚明社会风气、封建政权、教育事业和商业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晚明 士人从商 商人入士 “重农抑商”
下载PDF
社会各界重视内镜与微创医学发展
4
作者 孙诚谊 王静成 温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6-510,共5页
许多专家、领导对我国内镜与微创医学达发展予以殷切的期待和支持,不仅参会致辞,而且为内镜与微创医学发展题词。
关键词 韩启德 王陇德 黄洁夫 钟南山 陈敏章 裘法祖 王羽 张宗久 高文兵 袁隆平 张阳德 孙诚谊 温浩
下载PDF
从“族类群体”到“少数民族”:中国民族构建的“一个面向”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江成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3,共10页
由各个"族类群体"向"少数民族"的转换构成了中国民族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少数民族构建"。它以中国历史发展中自在并演变至近代的各个"族类群体",在外来民族概念引入之后一步步转变为自觉的... 由各个"族类群体"向"少数民族"的转换构成了中国民族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少数民族构建"。它以中国历史发展中自在并演变至近代的各个"族类群体",在外来民族概念引入之后一步步转变为自觉的少数民族的历史政治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现代国家及中华民族构建为历史政治背景,以近代以来的主要社会政治力量同少数民族的互动为主要构建形式。对它的历史政治分析为认识中国"少数民族"的生成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提出了关于少数民族的新的阐释,为回应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少数民族的解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需处理族别差异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构建 少数民族构建 “族类群体” 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脱敏组方抗Ⅰ型变态反应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王玮 王应方 于业军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豚鼠回肠分别经组胺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剂compound48/80致敏后,加入不同浓度(1.4、2.8kg/L)的脱敏组方,记录肠肌收缩的幅度。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为氯雷他定和酮... 目的观察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离体豚鼠回肠分别经组胺和肥大细胞脱颗粒剂compound48/80致敏后,加入不同浓度(1.4、2.8kg/L)的脱敏组方,记录肠肌收缩的幅度。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为氯雷他定和酮替芬。结果脱敏组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可抑制组胺诱发的肠肌收缩(t=2.194、3.325,P<0.05)及compound48/80诱发的肠肌收缩(t=2.314、3.455,P<0.05)。结论中药脱敏组方具有较好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敏组方 超敏反应 回肠 豚鼠
下载PDF
汉语“民族”概念的特点与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兼谈“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与当前流行的“族群”概念 被引量:26
7
作者 何叔涛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20,108,共11页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 汉语"民族"概念虽然具有含混、模糊的特点,并带来使用和交流的诸多不便,但其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宽泛,所显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是欧美各国语言的相关术语不能比拟的。它能充分展现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综合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民族共同体的共性,揭示民族过程的规律与趋向,适应不同学科民族研究的需要。必须坚持中国民族研究的话语权,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族群"概念的泛化使用会给我国民族研究带来困惑,不赞同用"族群"来取代"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民族研究 话语权 族群
原文传递
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思索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江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08,共11页
本文通过对50余年前国内史学界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所形成的悬案的考察,提出:当年论辩双方的根本性失误在于没有全面地把握斯大林以及列宁所言"民族"(нация/nation)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汉语"民族"能表述... 本文通过对50余年前国内史学界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所形成的悬案的考察,提出:当年论辩双方的根本性失误在于没有全面地把握斯大林以及列宁所言"民族"(нация/nation)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汉语"民族"能表述两种不同层次的人们共同体,从而将汉民族中的"民族"(ethnic group)概念与中华民族的"民族"(nation)概念相互混淆了。通过回顾、探讨和反思50余年前的汉民族形成问题的学术旧题,我们既可从学理上加强认识中华民族是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又可以进一步认清中华民族人们共同体是一个由多民族(ethnic groups)共同构成的民族(nation),而汉民族与构成中华民族的其他少数民族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人们共同体,相互之间既不分高下、也不分核心和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汉民族 少数民族 нация ethnic group
原文传递
试论民族概念界定的困境与转向 被引量:20
9
作者 郝亚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07,共9页
民族概念界定面临困境是学界的共识,剖析困境形成的缘由有助于推进对民族的认识。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普世性,并未能消解这种共同体在与特定时空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广泛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而理论视角的竞争和意识形态的掺和又增加了民... 民族概念界定面临困境是学界的共识,剖析困境形成的缘由有助于推进对民族的认识。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的普世性,并未能消解这种共同体在与特定时空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广泛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而理论视角的竞争和意识形态的掺和又增加了民族概念界定的主观性与建构性。时空、理论视角与意识形态的共同作用使得传统的民族概念界定方式陷入困境,从全景式界定向类型化界定转向不失为一种可能的理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概念 全景式界定 类型化界定
原文传递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振宏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23,共12页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斯大林民族定义为正统,中间经过民族学研究及民族工作实践与斯大林定义的一次次碰撞,再由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引人们一步步努力解除斯大林民族定义束缚,以艰苦的探索对斯大林民...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斯大林民族定义为正统,中间经过民族学研究及民族工作实践与斯大林定义的一次次碰撞,再由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引人们一步步努力解除斯大林民族定义束缚,以艰苦的探索对斯大林民族定义进行反思与批评,到最后摆脱斯大林模式而做出新的判断,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民族学界民族定义研究的基本线索。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概念的新阐释,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概念研究成果的富有智慧的总结。这个民族定义更符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其诞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定义 民族理论 民族学学术史
原文传递
民族概念三题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叶江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通过对汉语"民族"概念的模糊性,斯大林所论述的"民族"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以及"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等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第一,汉语"民族"概念实际表述着"中华民族"和构成中... 本文通过对汉语"民族"概念的模糊性,斯大林所论述的"民族"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以及"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等三个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第一,汉语"民族"概念实际表述着"中华民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两个层次人们共同体的含义;第二,斯大林所定义的"民族"(нация)概念指的是汉语"民族"概念的第一层次,即中华民族这一层次的人们共同体;第三,不论是"中华民族"层次还是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层次的人们共同体都具有政治性,但是,两者的政治属性具有层次性,即前者的政治性与国家相关,而后者的政治性则与地方自治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华民族 56个民族
原文传递
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郝时远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6,共11页
中国古代的“族”字原指氏族军事组织 ,后具有了分类学意义 ,西周时期主要指宗族。随着国家组织的发展 ,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周氏宗族组织成为统治阶级力量 ,同族的观念也在国家形式的政治层面渐次扩大 ,中原“诸夏”为同族 ,蛮夷戎狄为“... 中国古代的“族”字原指氏族军事组织 ,后具有了分类学意义 ,西周时期主要指宗族。随着国家组织的发展 ,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周氏宗族组织成为统治阶级力量 ,同族的观念也在国家形式的政治层面渐次扩大 ,中原“诸夏”为同族 ,蛮夷戎狄为“他族”。先秦文献中的“五方之民”是最具民族志意义的记载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对“族类”关系的影响是一个方面 ,而以当时“中国”之“教”来教化天下的观念 ,则产生了“有教”则无“族类”之分的观念或事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族类”观与今天理解的“民族”具有渊源关系和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文献 “族” “族类” 字义 分类学 家族 宗族 国族 社会等级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