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砾岩水力裂缝扩展大型矿场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景臣 石善志 +3 位作者 郭晓东 吕振虎 张兆鹏 董景锋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砾岩储层由于砾石的存在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砾岩压裂成缝机理复杂.受限于岩样尺寸和实验条件,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受砾石尺寸效应影响显著,裂缝扩展时间尺度小.为真实记录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反映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 砾岩储层由于砾石的存在而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砾岩压裂成缝机理复杂.受限于岩样尺寸和实验条件,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受砾石尺寸效应影响显著,裂缝扩展时间尺度小.为真实记录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反映现场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搭建一套超大尺寸(2.0 m×2.0 m×1.0 m)真三轴水力压裂矿场实验平台,通过万吨级应力加载装置、真实管汇和压裂泵车,实现现场真实工况条件下的砾岩水力压裂模拟.基于该平台,分析了水平应力差、压裂液黏度和单孔进液速率对砾岩压裂裂缝动态扩展过程和压后裂缝宏观整体形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砾岩压裂趋于在井筒处形成“纵向缝+横切缝”的复杂多裂缝形态,远离井筒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逐步显现,局部遇砾形成分支缝;12 MPa高水平应力差条件下,压后近井区域形成多缝竞争扩展的复杂裂缝带,横切主缝向远端延伸优势减弱;压裂液黏度低于50 mPa·s时,压后横切主缝扩展优势显著,当压裂液黏度高于50 mPa·s时,近井区域形成复杂多裂缝形态;单孔进液速率超过0.3 m^(3)/min后,井筒处趋于形成多条纵向缝,易导致段间压窜.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认识砾岩储层压裂裂缝真实形态,为砾岩水力压裂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致密砾岩 矿场实验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 裂缝形态 限流压裂
下载PDF
文化景观视野下个旧大冲采矿遗址群调查与价值研究
2
作者 侯实 余林阳 +4 位作者 曾巧巧 杨星月 黄磊 蒋林昀 王慧涵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50-62,共13页
以个旧工业遗产普查中新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且未被机械开采破坏的“大冲采矿遗址群”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其开采历史进行追溯;采用倾斜摄影绘制调查图纸;基于多方循证,识别并标注出相关遗址、遗迹,并将其分为采矿遗址(包括草皮尖、硐... 以个旧工业遗产普查中新发现的一处规模较大且未被机械开采破坏的“大冲采矿遗址群”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对其开采历史进行追溯;采用倾斜摄影绘制调查图纸;基于多方循证,识别并标注出相关遗址、遗迹,并将其分为采矿遗址(包括草皮尖、硐尖、冲尖)与建筑遗址二类。从文化景观视角分析了其具有“人与自然长期互动”“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相互印证”的特征,绘制出动态变化示意图。在此基础上,从开采技术的见证、重要工业文化景观、关联性遗产3个维度提炼出“大冲采矿遗址群”的核心价值,并提出整体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旧锡矿 采矿遗址群 工业遗产 文化景观
下载PDF
河北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生态修复现状、存在问题及修复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夏冬 邵国梁 +3 位作者 李小光 姚纪明 李富平 杨天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河北省为北京市、天津市的生态屏障,生态敏感性强。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等导致大量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遍布全省,这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矿产资源的赋... 河北省为北京市、天津市的生态屏障,生态敏感性强。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的乱采乱挖、无序开采等导致大量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遍布全省,这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显得异常突出。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北省矿产资源的赋存状况、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破坏现状及生态修复现状,揭示了河北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河北省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定位,提出构建“环境地质致灾机理模式—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与消除—优化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地质灾害、修复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价”4个环节的生态修复理论框架,依据各生态功能定位区的作用、区位特征、气候、土壤等要素,分析总结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技术与实施方案,并以具体的案例开展了修复工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 生态修复 生态功能定位 河北省
下载PDF
河南地区古代铁矿冶遗址的现代阐释与思考
4
作者 姚智辉 邵盈尹 赵艺博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5期11-20,共10页
古代矿冶类遗址自身的特点,使得对其发掘和认知存在诸多不足,也制约了对于其研究、保护及展示工作的开展。文章对河南地区铁矿冶遗址的阐释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典型矿冶遗址阐释过程中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从阐释方向... 古代矿冶类遗址自身的特点,使得对其发掘和认知存在诸多不足,也制约了对于其研究、保护及展示工作的开展。文章对河南地区铁矿冶遗址的阐释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典型矿冶遗址阐释过程中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从阐释方向、阐释的主题和视角、阐释模式等多角度对河南地区古代铁矿冶遗址现代阐释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冶遗址 古荥冶铁遗址 舞钢冶铁遗址群 阐释
下载PDF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的平庄西露天矿植被恢复效果与归因分析
5
作者 李军 王慧 +4 位作者 张成业 彭传盈 胡靖宇 蓝光升 张亚萍 《绿色矿山》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监测与评估生态脆弱区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效果,厘清植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能为排土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现有的利用长时序遥感数据进行矿区植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相关研究,缺少对矿区尺度下排土场全生命周期植被... 监测与评估生态脆弱区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效果,厘清植被变化的驱动因子,能为排土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现有的利用长时序遥感数据进行矿区植被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相关研究,缺少对矿区尺度下排土场全生命周期植被恢复的精细刻画,缺乏专题指标以定量描述排土场植被恢复力。针对上述问题,以平庄西露天矿的3个外排土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生成了研究区逐年的最大INDV数据,采用时序趋势分析法对排土场植被进行全周期精细时空监测,并利用植被恢复力评价区域尺度植被恢复效果。最后,使用多元回归残差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类主要驱动因子对排土场植被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①2008—2023年间,3个排土场的植被指数都呈上升趋势,不同植被覆盖等级的面积比例逐步上升,绝大部分区域已经恢复至露天开采前的水平;②排土场植被恢复力呈现“先增后降再趋于稳定”的特点,山后排土场恢复力最强,其次为三家排土场,太平地排土场恢复力相对较弱;③在植被改善区,主要呈现人类活动主导影响、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2类驱动模式;在植被退化区,还存在气候变化主导影响模式,尤其在三家排土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区 植被恢复力 排土场 遥感监测 INDV
下载PDF
神东矿区接种AMF对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养分回收的影响
6
作者 王董董 肖礼 +2 位作者 毕银丽 聂文杰 张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63,共10页
矿区采煤沉陷地植被恢复和微生物复垦是打造绿色矿山的关键点。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恢复植被类型对植物−枯落叶−土壤连续体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养分回收的影响尚不明朗,但对阐明西北干旱采煤沉陷区生... 矿区采煤沉陷地植被恢复和微生物复垦是打造绿色矿山的关键点。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恢复植被类型对植物−枯落叶−土壤连续体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养分回收的影响尚不明朗,但对阐明西北干旱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后养分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复垦10 a后接种AMF与对照的紫穗槐、沙棘、文冠果、欧李、野樱桃5种恢复植被及对应植被的0~10 cm土壤进行研究,旨在探明接菌和恢复植被类型对植物−枯落叶−土壤连续体碳(C)、氮(N)、磷(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比,养分回收率、养分限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恢复植被各器官平均养分含量与全国水平相比呈现出高C、P低N的特点,土壤N的缺乏限制了枯落物分解和植物生长。冗余分析表明影响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有机碳、P、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并且土壤养分与叶养分回收在菌根介导下呈正相关。AMF接种提高了植物、土壤养分含量、N、P回收率和土壤碳氮比,降低了植被的氮磷比,进而缓解植物N限制,增加植物生长速率支持恢复植被重建,促进连续体养分循环。在不同人工重建植被中接菌的固氮植被紫穗槐和沙棘养分含量、稳定性及生长速率高。植物−枯落叶−土壤连续体生态化学计量及养分回收特征预测土壤氮限制沉陷区可持续生态恢复,接种AMF则促进沉陷区持续生态恢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地 丛枝菌根真菌 矿区生态修复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宁夏干旱区石灰岩矿山废弃地土壤改良及修复植物优选
7
作者 郭源上 何明珠 +4 位作者 韩国君 龚晨琛 候国文 杨晓兵 臧龙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5,共12页
为探索干旱区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方式,设置砂-土-有机肥(体积比2∶1∶1)、砂-土-复合肥(体积比2∶1∶1)、砂-土(体积比2∶1)、土-有机肥(体积比9∶1)4种土壤基质及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细枝羊柴〔Corethrode... 为探索干旱区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方式,设置砂-土-有机肥(体积比2∶1∶1)、砂-土-复合肥(体积比2∶1∶1)、砂-土(体积比2∶1)、土-有机肥(体积比9∶1)4种土壤基质及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细枝羊柴〔Corethrodendron scoparium(Fisch.et C.A.Mey.)Fisch.et Basiner〕、四翼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 Turcz.)、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ov)、短穗柽柳(Tamarix laxa Willd.)7种修复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生长指标、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指标进行比较,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筛选最佳生态修复模式。结果显示:不同土壤基质方面,砂-土-有机肥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土-有机肥的含水量、电导率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砂-土-有机肥中四翼滨藜的新生枝月相对生长速率最高,砂-土-复合肥中四翼滨藜的株高和树冠面积最大;土-有机肥中四翼滨藜叶片的光补偿点最高但光饱和点和最大光合速率最低,砂-土-有机肥中四翼滨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最大光量子产量基本上显著(P<0.05)高于其他土壤基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最优土壤基质为砂-土-有机肥。不同修复植物方面,短穗柽柳根际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最高,柠条锦鸡儿根际土壤的电导率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四翼滨藜的新生枝月相对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沙拐枣叶片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最大光量子产量基本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白刺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柠条锦鸡儿叶片的光饱和点最高且实际光量子产量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整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四翼滨藜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基本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细枝羊柴叶片的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整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短穗柽柳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植物,蒙古莸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整体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最优修复植物为短穗柽柳。综合分析得出,在砂-土-有机肥中种植短穗柽柳可对宁夏干旱区石灰岩矿山废弃地进行有效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石灰岩矿山 生态修复 土壤改良 修复植物
下载PDF
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优势物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8
作者 杜忠毓 邢文黎 +5 位作者 党宁 赵维彬 谭许脉 肖江 盖旭 陈光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6-1047,共12页
种间关系能够揭示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特征及演替规律,对于矿区植被恢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_(R))、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_(C))和Pearson相关系数... 种间关系能够揭示植物群落的物种共存特征及演替规律,对于矿区植被恢复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以甘肃西和锑矿生态破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_(R))、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A_(C))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该区优势植物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特征。结果表明,1)锑矿生态破坏区发现物种35科73属90种,多为菊科(Asteraceae)和豆科(Fabaceae)物种,重要值最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为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42.3%)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9.48%);而对照区则有物种43科86属105种,重要值最大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为平枝荀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10.6%)和薹草(Carexspp.)(21.6%)。2)锑矿生态破坏区灌木层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0的有7对(占比33.3%),其中灌木层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与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和插田藨(Rubus coreanus),草本层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与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和华蟹甲(Sinacalia tangutica)的生态位重叠值均为1.00,表明该类植物对资源利用较为相似。3)锑矿生态破坏区灌木层物种总体负联结,灌木层稳定性较弱,而草本层物种总体呈显著正联结,表明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仍处于演替前期阶段。总之,需要进一步加强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的正向演替,未来可以适当引种乡土且有正联结的物种,例如马桑和薹草等,结合补充当地土壤种子库的种子,以促进植物群落演化,进而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该研究揭示了锑矿生态破坏区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的种间关系,为人工促进受损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生态破坏区 重要值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甘肃西和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某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中药组方规律分析
9
作者 魏一鸣 徐霄龙 +4 位作者 胡雅慧 杨思雯 李珍萱 赵春霞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数统计,筛选出核心药物;通过Excel软件进行药物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的统计;通过R语言操作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有效类方群。结果 共纳入571例脓毒症患者,共903次就诊信息,累计药味总数346味,其中核心药物分别是人参、炙甘草、大黄、麸炒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等。处方药物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归肝经、肺经、胃经,功效主要是清热、补虚、化瘀、祛痰浊。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为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金银花、制附子—人参—干姜、桂枝—麸炒白术—茯苓等,通过聚类分析将核心药物分为3个有效类方群。脓毒症不同感染部位的用药各有侧重,以扶正和祛邪药共举为特点。近15年的脓毒症治疗规律体现出人参等扶正药的使用更加突出。结论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以扶助正气兼祛除热毒、痰浊、瘀血邪实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可为中医临床参与救治脓毒症提供治疗思路和用药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药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感染部位
下载PDF
内蒙古露天煤矿排土场盐碱化土壤脱硫石膏改良研究
10
作者 王常建 佘长超 +5 位作者 王晓 余丽娜 张梦利 张萌 高思华 陆兆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鉴于露天煤矿排土场存在土壤盐碱化、瘠薄化等问题,以煤矿区发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gypsum,FGD gypsum)为土壤改良剂,以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为盐碱化土壤基质,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本地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 鉴于露天煤矿排土场存在土壤盐碱化、瘠薄化等问题,以煤矿区发电厂废弃物脱硫石膏(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gypsum,FGD gypsum)为土壤改良剂,以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为盐碱化土壤基质,以内蒙古半干旱区本地植物斜茎黄芪(Astragalus adsurgens)为试验对象,设置两组试验——土壤柱淋溶试验和盆栽试验,探讨不同添加量(0、1、2、3、4 kg/m^(2))的脱硫石膏对排土场盐碱化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及土壤肥力提升的效果。结果发现:施加脱硫石膏后,两组试验中的土壤pH值均显著降低,表明脱硫石膏可通过中和作用有效降低土壤碱性;脱硫石膏添加量小于2 kg/m^(2)时,两组试验土壤中Na^(+)、HCO_(3)^(-)含量均随脱硫石膏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说明适量施加脱硫石膏可以提高土壤离子交换作用的活跃程度,使大量的Na^(+)、HCO_(3)^(-)析出到土壤表面,从而降低土壤盐度,即脱硫石膏对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显著;脱硫石膏添加量小于2 kg/m^(2)时,两组试验土壤中速效氮(AN)、速效钾(AK)的含量均随脱硫石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说明适量施加脱硫石膏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有利于缓解土壤瘠薄化,提升盐碱化土壤的肥力水平;脱硫石膏添加量为2 kg/m^(2)时,盆栽试验中斜茎黄芪的种子发芽率、株高、根长、生物量、根量及碳氮比均达到最大值,幼苗成活率接近最大值,表明脱硫石膏改良露天煤矿排土场盐碱化土壤效果显著,2 kg/m^(2)是脱硫石膏的最适宜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排土场 脱硫石膏 土壤盐碱化 土壤改良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露天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鹤燕 李龙 +2 位作者 李强 张亮 高鑫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为研究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自然地貌(ZR)、未复垦的排土场(WF)与复垦5年排土场(FK)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运用方差分析、... 为研究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自然地貌(ZR)、未复垦的排土场(WF)与复垦5年排土场(FK)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运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复垦对排土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复垦排土场的土壤容重和砾石含量均显著高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低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其中田间持水量显著低于复垦排土场和自然地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拟合分析发现,土壤砾石含量影响土壤容重和持水保水性能。复垦使排土场土壤容重及砾石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含水率、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呈升高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排土场土壤容重、含水率、饱和含水率呈升高趋势,而田间持水量和砾石含量呈降低趋势。复垦排土场40—60 cm、自然地貌40—60 cm、复垦排土场20—40 cm土层土壤的综合评分分别排第1、2、3位,说明排土场复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优化土壤质地,并在复垦5年情况下对土壤的改良深度可达60 cm。以上研究结果对矿区复垦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土壤物理性质 复垦
下载PDF
中欧城市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对比分析——以中国淮北市和德国盖尔森基兴市为例
12
作者 孙振凯 王成 金佳莉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是重要的治理内容。欧美国家矿山生态修复开始较早,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介绍,缺乏对比分析。文章选取矿山生态修复类型... 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是重要的治理内容。欧美国家矿山生态修复开始较早,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介绍,缺乏对比分析。文章选取矿山生态修复类型相似的中国淮北市和德国盖尔森基兴市(位于鲁尔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两个城市采煤塌陷地发展概况,以及各自国家、省、城市等不同尺度在生态修复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进展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实践与经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德国建立法律法规、政策机制等方面的生态修复治理体系在时间上较为同步,但是中国实践进度落后;淮北市和鲁尔区均注重通过矿山生态修复恢复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空间;淮北市资金投入来源少,管理效率和工程效益有待提升;鲁尔区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管护技术值得借鉴;两个城市的生态修复质量均有待提升,需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工程监督和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城市对比 矿山废弃地 棕地 受损弃置地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深海采矿船总强度有限元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夕滨 钱笠君 +1 位作者 王璞 张勇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解深海采矿船在位工况时环境载荷作用下的全船结构响应状态,选取合理的装载工况和波浪特征载荷,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对波浪载荷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确定设计波载荷并进行总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深海采矿设施指南》,以及CCS、ABS、B... 为了解深海采矿船在位工况时环境载荷作用下的全船结构响应状态,选取合理的装载工况和波浪特征载荷,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对波浪载荷响应进行数值分析,确定设计波载荷并进行总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根据《深海采矿设施指南》,以及CCS、ABS、BV的其他相关规范,可以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深海采矿船总强度分析的方法及要求;深海采矿船结构设计应重点关注月池及其相连结构、货舱区纵向桁材向舱壁的过渡结构,以及货舱区角隅等结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船 总强度 有限元 在位工况
下载PDF
锡林浩特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恢复措施植被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伟璇 王彤彤 +3 位作者 沈浩伟 李岳 高天 王明玖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14-2224,共11页
有效的排土场植被重建会有利于矿区及周边生态功能的恢复,不同措施植被恢复效果不同。以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西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开始进行修复工作,本研究对排土场恢复第13年3种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 有效的排土场植被重建会有利于矿区及周边生态功能的恢复,不同措施植被恢复效果不同。以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田西二号露天煤矿外排土场为研究对象,于2007年开始进行修复工作,本研究对排土场恢复第13年3种不同恢复措施下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其中,3种不同措施分别为生物笆覆盖措施(简称SW)、沙障覆盖措施(简称SZ)和人工条播措施(简称RT)。不同措施坡面同时分为坡上(PS)、坡中(PZ)、坡下(PX)和平台(PT)4个高度。结果表明:(1)覆盖措施恢复效果明显,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RT措施,其中SW措施效果较好。(2)同一措施下各高度中,PT恢复效果最好,坡度对于植物生长存在一定影响。(3)一年生草本植物芸薹(Brassica rapa var.oleifera),多年生草本植物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灌木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对于胜利煤田矿区排土场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盟 露天煤矿 排土场 生物笆措施 沙障措施
下载PDF
南丹锑矿区不同工业场地植物群落特征
15
作者 谭昭 赵清英 +4 位作者 张泽民 彭甜恬 宋霓 李文杰 关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4-1384,共11页
研究锑矿区不同工业场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锑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丹县五一锑矿各工业场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锑矿区周边未被破坏的植物群落作为对照区,探究锑矿区不同工业场地(采矿区、冶炼... 研究锑矿区不同工业场地植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锑矿区的生态恢复和植被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丹县五一锑矿各工业场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并选择锑矿区周边未被破坏的植物群落作为对照区,探究锑矿区不同工业场地(采矿区、冶炼区、尾矿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锑矿区各工业场地群落组成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Poaceae)为主,2科植物在锑矿区工业场地内为群落建群种和优势种。对照区与各工业场地植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P<0.05),冶炼区植物群落组成与采矿区和尾矿区差异显著(P<0.05)。各工业场地优势种的重要值及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对照区>采矿区>尾矿区>冶炼区(P<0.05),表明冶炼区群落复杂程度最低,群落结构最为简单,生态退化形势较为严重。矿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pH及有机质、总钾、总氮含量呈正相关,与总磷含量、锑砷含量呈负相关,总锑、总砷和土壤含水率是影响锑矿各工业场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限制因子;重金属含量对尾矿区和采矿区植物群落多样性影响最强,土壤含水率对冶炼区影响最强。研究表明,工业场地植物物种数量下降,植被多样性指数降低,采矿等工业活动对矿区生态环境构成一定破坏和干扰,矿区植被恢复方案应考虑矿区场地类型和关键环境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区 植物群落特征 工业场地 物种多样性 重金属
下载PDF
万历年间陈增山东开矿地址及其原因考论
16
作者 李家豪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35,41,共6页
《明史》记载陈增曾在青州、济宁、沂州、蓬莱、福山、栖霞、招远、文登等地开矿,矿址散见于《明实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及各地方志中,考证得出陈增所开矿址三十二处,主要分布于鲁东、鲁中及鲁南地区,且距当地的县城较近,其原因有二:... 《明史》记载陈增曾在青州、济宁、沂州、蓬莱、福山、栖霞、招远、文登等地开矿,矿址散见于《明实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及各地方志中,考证得出陈增所开矿址三十二处,主要分布于鲁东、鲁中及鲁南地区,且距当地的县城较近,其原因有二:一是明代官矿之经营需要在当地征发劳力,与县城之距离不宜过远;二是由于明朝历代矿政之变动,存留了一些已经开发的矿场,为陈增之开矿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增 山东 开矿地址
下载PD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at the National Reference University Hospital Center of N’Djamena (Chad):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ognostic Aspects
17
作者 Joseph Mad-Toïngué Mahamat Ali Ahmat +8 位作者 Oumaïma Mahamat Djarma Alifa Adjibera Philippe Ali Mahamat Moussa Ngakoutou Rangar Choua Ouchemi Mahamat Ali Bolti Djiddi Ali Sougoudi Mamissou Didi Mahamat Doungous Atim 《Advanc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CAS 2024年第2期478-486,共9页
Introduction: leishmaniasis is a group of parasitic diseases caused by a parasite of the genus Leishmania transmitted by the bite of an infected vector called a sandfly. There are four forms.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s... Introduction: leishmaniasis is a group of parasitic diseases caused by a parasite of the genus Leishmania transmitted by the bite of an infected vector called a sandfly. There are four forms.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s the most severe form. The aim of our work is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dia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ognostic aspects of the disease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the Centre Hospitalier Universitaire de Référence Nationale in N'Djaména. Methodology: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 signs suggestive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e. prolonged fever, splenomegaly and altered general condition. Biological confirm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rapid diagnostic test using recombinant K39 parasite antigen, which is known to have good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Epidata version 3.1 software was used to process patient data. Results: From 05/04/21 to 15/12/23, 153 positive cases were managed.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was 18 years, with a sex ratio of 9.2. Of these patients, 103 (67.3%) had recently stayed at gold mining sites. Patients testing positive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stibogluconate combined with paromomycin for 17 days.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3.2%. Conclusion: Leishmaniasis is a serious and little-known disease in Chad.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disease, it is necessary to reinforce the capacities of health structures and to carry out appropriate actions in the outbrea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eral Leishmaniasis Gold Mining Sites CHAD
下载PDF
提高矿山资源利用率的设计优化措施
18
作者 邓勇 于全景 +2 位作者 程立明 陈家光 钱洪春 《水泥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矿山资源利用率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公司设计的广东阳春石灰石矿山项目的实际问题,分析了矿山设计过程中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通过综合分析项目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结果显示,合理调整采... 矿山资源利用率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结合我公司设计的广东阳春石灰石矿山项目的实际问题,分析了矿山设计过程中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通过综合分析项目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结果显示,合理调整采场边坡角度、优化矿岩量计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资源利用率 采场边坡角度 断面法 地质剖面
下载PDF
半干旱区露天矿排土场不同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的季节变化
19
作者 张亮 李龙 +2 位作者 王婧 王鹤燕 刘彤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47,共11页
[目的]探究旱雨两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苜蓿与沙棘的水分来源,为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满来梁煤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区,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研究区内3种植被配置模式下植物木质部样品、土壤样品... [目的]探究旱雨两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苜蓿与沙棘的水分来源,为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满来梁煤矿排土场平台为研究区,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研究区内3种植被配置模式下植物木质部样品、土壤样品、降水样品,分析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①随着雨季的来临各样地土壤含水率均呈现增大的趋势,纯沙棘地由旱季的6.56%增长至9.88%,纯苜蓿地由7.94%增长至9.15%,混交地由9.4%增长至15.45%。②旱季不同植被配置模式下苜蓿与沙棘主要利用80-100 cm土壤水作为其水分来源。而雨季随着降水对土壤水的补充,土壤含水率增大,各类植被吸水深度发生上移,主要集中于20-60 cm处。[结论]植被不同配置模式下苜蓿与沙棘在旱雨两季水分来源大不相同,旱季二者主要集中于深层土壤,雨季吸水深度上移且吸水范围增加。雨季混交情况下沙棘为避免资源竞争会选择深层土壤水作为其主要水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排土场 同位素 植被 水分利用
下载PDF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20
作者 王奇伟 张建伟 +1 位作者 王冠男 陈佳德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25-28,共4页
以红岭铅锌矿采场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其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670 m中段试验采场回采进行模拟,分别选择了5 m、6 m、7 m的矿房跨度以及4 m、5 m、6 m的矿柱跨度,通过分析在各种参数要求下的塑性... 以红岭铅锌矿采场结构参数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其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矿-670 m中段试验采场回采进行模拟,分别选择了5 m、6 m、7 m的矿房跨度以及4 m、5 m、6 m的矿柱跨度,通过分析在各种参数要求下的塑性区体积变形及分布规律、位移量大小及分布规律等,并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比较各方案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域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最经济合理的金属矿房矿柱跨度均为6 m。该研究对各类金属矿山采场构造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支护跨度 塑性区 位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