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aoling Gold Deposit, Gaixian, Liaoning Province
1
作者 Qin Dajun Cai Xinping Wan Jie Xu Xingwang Zhang Baolin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0-92,共3页
Maoling gold deposit is hosted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Gaixian Formation, which is mainly phyllonitized sericite phyllite with interbed sericite quartzite. Four altered zones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are delineated.... Maoling gold deposit is hosted in the Second Member of Gaixian Formation, which is mainly phyllonitized sericite phyllite with interbed sericite quartzite. Four altered zones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are delineated. Gold is mainly hosted in arsenopyrite, pyrrhotite, pyrite and minor in galena and quartz. Ore δ ( 34 S) is characterized by concentrating heavy sulfur. δ ( 18 O) and δ (D)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have the same ranges as those in wall rocks, suggesting that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solution and meteoric water may b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eposit. Moreover, deep faults and that some deep derived ore forming materials seem to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y maoling gold deposit.
下载PDF
Re-Os dating of gold-bearing arsenopyrite of the Maoling gold deposit,Liaoning Province,Northeast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17
2
作者 YU Gang YANG Gang +3 位作者 CHEN Jiangfeng QU Wenjun DU Andao HE W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14期1509-1514,共6页
The Maoling gold deposit, one of the large gold deposits in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NE China, is an ar- senopyrite-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with a resource of ap- proximately 25 t Au and an average Au grade of 3.2... The Maoling gold deposit, one of the large gold deposits in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NE China, is an ar- senopyrite-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with a resource of ap- proximately 25 t Au and an average Au grade of 3.2 g/t. Six arsenopyrites closely related to Au mineralization of the Maoling gold deposit are dated by Re-Os technique and de- fine a Re-Os isochron with an age of 2316±140 Ma,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deposit was formed in the Paleoproterozoic era rather than in the Indosinian period as some early re- searchers suggested. High initial 187Os/188Os ratio of 1.32±0.48 indicates a crustal derivation of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of the deposit, which may be derived from rocks of the Gaixian formation of the Liaohe Group. Furthermore, the result also implies that the age of the Gaixian Formation in the Maoling district is older than 2316±14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辽宁 地质学 黄金沉积 黄铁矿
原文传递
从29届地质大会看矿床地质学研究的进步 被引量:11
3
作者 翟裕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全面概括地介绍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矿床地质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海底热水成矿、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和黑矿型矿床新模式作了详细介绍,此外也对成矿流体、矿床成因理论、矿床实验研究、矿床形成环境和演化规律,以及隐伏矿... 本文全面概括地介绍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有关矿床地质学的进展和发展趋势,重点对海底热水成矿、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和黑矿型矿床新模式作了详细介绍,此外也对成矿流体、矿床成因理论、矿床实验研究、矿床形成环境和演化规律,以及隐伏矿床的勘查方法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地幔流体研究和区域成矿学日益受到重视,一些新的基础理论,如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耗散结构、分形几何学以及非线性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开始引用于矿床学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在勘查中的应用有较明显的进展。矿床学研究的4个重要趋势是:1.向宏观发展:如地球历史中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和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2.向微观深入:如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实验和水—岩作用机理的研究;3.成矿多来源、多成因和多阶段的研究;4.现代成矿作用与古老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地质学 研究
下载PDF
甘肃夏河-合作一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晓林 《甘肃冶金》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夏河-合作金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的金成矿富集区之一,通过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点)的重点解剖和分析、对比、研究,划分出三个金的成矿亚带,总结出该区金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建立起金的地质与异常综合找矿模型。
关键词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综合找矿模型 夏河-合作
下载PDF
华北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 被引量:5
5
作者 付超 党智财 +6 位作者 李俊建 周淑敏 倪振平 彭翼 宋立军 张彤 侯占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9-1197,共19页
【研究目的】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展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 【研究目的】金矿是华北地区的优势矿种之一,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开展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金矿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收集和整理了已有金矿地质资料,全面总结了华北地区金矿资源禀赋、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控矿因素、成矿演化及资源潜力。【研究结果】从矿床成因角度,华北地区金矿类型可划分为花岗-绿岩型、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型、变质碎屑岩中热液型、砂金型和风化壳型等6大类;从矿产预测角度,可划分为44个矿产预测类型,其中与岩浆岩、火山岩、绿岩建造有关金矿类型最为重要。根据金矿演化规律,将华北地区金成矿划分为五台—吕梁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5个主成矿期,其中燕山期为金矿爆发期。金矿主要产出于华北克拉通边缘、裂谷带及造山带内,形成于大陆裂谷、岛弧(火山弧)、活动大陆边缘等构造环境。【结论】本文在华北地区划分出47处金矿重要找矿远景区,并提出加强重要找矿远景区及矿集区深部金矿资源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资源特征 矿床类型 成矿规律 资源潜力 华北地区
下载PDF
青海五龙沟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马国栋 贾建团 +2 位作者 韩玉 陈苏龙 李玉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72-178,共7页
五龙沟金矿是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对于确定该区成矿类型及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收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 五龙沟金矿是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分析和研究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对于确定该区成矿类型及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收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的资料,首先对区内红旗沟-深水潭、百吨沟、岩金沟典型金矿床特征进行了描述;然后从地层、岩浆岩、构造3个方面对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五龙沟金矿床经历了长期及多期次的成矿阶段,复杂的构造演化使金矿床的形成与地层、岩浆岩、构造关系密切。在分析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建立了金矿床成矿模式,揭示了成矿地质因素,直观地反映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具有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矿化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龙沟金矿 矿床特征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下载PDF
浙江金鸡岩金矿床中银金矿与黄铁矿的成因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杨松 江云华 叶桂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14-221,共8页
金鸡岩金矿床中银金矿的形态不规则,粒度细,成色低。黄铁矿的金含量和砷含量分别为1793×10-6和5143×10-6(均为平均值),其Au/Ag、Co/Ni、S/Se和As/(Co+Ni)比值分别为019... 金鸡岩金矿床中银金矿的形态不规则,粒度细,成色低。黄铁矿的金含量和砷含量分别为1793×10-6和5143×10-6(均为平均值),其Au/Ag、Co/Ni、S/Se和As/(Co+Ni)比值分别为0195、153、145×104和19934。同时,矿区出现的黄铁矿都为单一P型黄铁矿,其热电动势(Vp)主要集中于30~50mV。所有这些资料都表明,金鸡岩金矿床具有与中—大型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相似的特征,现已发现的矿段可能属矿体的上部,因此在该金矿的深部有可能找到下部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金鸡岩 银矿 金矿 黄铁矿 成因矿物学
下载PDF
辽宁卧龙泉地区金厂沟—猫岭金成矿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8
作者 肖鹏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7年第2期72-77,108,共7页
金厂沟金矿、三道河金矿、猫岭金矿是辽南卧龙泉地区金成矿带典型,构造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辽宁营口—宽甸台拱中部。金厂沟—猫岭金成矿带在地质、构造、岩浆岩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在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等方面存在相似性。通过地... 金厂沟金矿、三道河金矿、猫岭金矿是辽南卧龙泉地区金成矿带典型,构造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辽宁营口—宽甸台拱中部。金厂沟—猫岭金成矿带在地质、构造、岩浆岩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在矿床、矿石及金矿物特征等方面存在相似性。通过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该区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和多期性,稀土元素、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与辽河群盖县组一致,体现出亲缘性。各矿床之间相互联系的成矿模式、演化特征、矿床成因表明其成矿作用具有同源异生性,通过对该区成矿条件研究,将对寻找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金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厂沟-猫岭金成矿带 金矿床特征 成矿模式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地球物理方法在猫岭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伍旭光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21-325,共5页
航空磁测、地面磁测、电法及能谱测量等地球物理方法可以为猫岭金矿矿产预测提供可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成矿地质环境分析、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建立及含金蚀变带的深部变化等进行科学地推断。
关键词 矿产预测 地球物理信息 金矿床 找矿模型
下载PDF
小兴安岭高松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的富集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百武 张文钊 +5 位作者 葛良胜 卿敏 朱鹏 赵洪海 薛继广 任传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9,共12页
近年来发现的高松山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育于佳木斯地块以西小兴安岭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带。主要通过电子探针和镜下分析,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黄铜矿,其中以石英为主。石英内的金伴生有大量银和一定量铋,其主要... 近年来发现的高松山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发育于佳木斯地块以西小兴安岭浅成低温热液成矿带。主要通过电子探针和镜下分析,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和黄铜矿,其中以石英为主。石英内的金伴生有大量银和一定量铋,其主要以自然金形式存在于次生石英粒间;矿床内黄铁矿主要分布于安山质围岩内,并具有多期次性,其内存在自然金和离子金两种形式,整体早期以自然金为主,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主要为离子金。黄铁矿内大量发育As,其可能为Au得以赋集的原因;沸腾作用和围岩硫化反应是高松山金矿Au沉淀的主要机制,两种机制都是在还原条件下,以H2S浓度降低为基础,使自然Au析出。矿床内大量"明金"存在于晶形较发育的次生石英颗粒间及黄铁矿(赤铁矿)内,其暗示另一期含H2S浓度较高的流体对早期矿化及围岩的清扫,使Au发生二次富集作用。矿床内发育的晚期黄铁矿和黄铜矿含有较弱金矿化,以及大量早期黄铁矿被氧化现象,其与矿床内存在的高温流体包裹体相对应,说明晚期流体性质已发生改变。在部分晚期流纹质围岩内发现较弱的金矿化,进一步说明高松山陆相火山岩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的矿化具有多期、多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金矿物 金的赋存状态 成矿作用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高松山 小兴安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