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Food Safety in Kunming City,China
1
作者 PENG Er-rui WANG Sui +3 位作者 LV Xia ZHANG Jian-sheng ZHANG Chuan HAO Li-sh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condition,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general situ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of research area are introduced.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of Kunming City in 2006,taking the ...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condition,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nd general situ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of research area are introduced.According to relevant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of Kunming City in 2006,taking the minimum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and index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and combining with two conditions of per capita grain demand which are 300 kg and 400 kg,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minimum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and index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per capita grain demand-Gr is 300 kg,the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in Kunming City has regional differences,reflects different regular pattern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and presents obvious and typical radial distribution.Urban area of Kunming has the lowest point and be taken as the center,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s progressively from suburban to the periphery;when per capita grain demand-Gr is 400 kg,under the same consumption level,cultivated land pressures of each county in Kunming City are different,and so are the driven factors;when per capita grain demand-Gr is 300 kg or 400 kg,the indexes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in Kunming are all greater than 1,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is enormous,the indexes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of each county(district) have two conditions-greater than 1 and less than 2,and the reasons differ from one another.Combining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and food and the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ed to make full use of back-up cultivated land,to plan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each county(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as a whole,to dispos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reasonably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afety Index model of cultivated land pressure minimum per capita cultivated land Regular patter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China
下载PDF
Quantity Calculation of the Land Unsuitable for Farming: A Case Study of Anze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2
作者 Kangkang CHANG Longyi XUE Tao XU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5期67-70,共4页
Adhering to the " red line" of 1800 million mu of arable land is China's arable land protection guideline and policy,and the " red line" places emphasis o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rable l... Adhering to the " red line" of 1800 million mu of arable land is China's arable land protection guideline and policy,and the " red line" places emphasis o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rable land. Taking Shanxi's Anze County as an example,based on ecological safety and natural suitability criteria,we select 10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farming suitability of existing land in the county. Results show that Anze County needs to reuse 48. 7% of the existing arable land for ecological purpose in order to ensure ecological safety. It still retains 51. 3%of existing arable land after abandoning tillage,which can ensure 0. 15 ha of arable land per capita,743. 12 kg of grain per capita and 170%of food self-sufficiency rate,thereby fully ensuring food safety. The farming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land resources should not only consider the natural suitability of land,but also consider ecological safety. Faced with the new situation of arable land protection,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new farmland protection theories and indicator systems based on actual conditions,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OUNTY FARMING SUITABILITY minimum per capita area of ARABLE land
下载PDF
广西县域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变化及耕地压力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家兰 严志强 +1 位作者 彭定新 盛凯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9-127,共9页
基于2012—2021年广西县域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以及粮食播种面积等数据,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在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视角下,对广西县域近十年人口-耕地-粮食变化特征及耕地压力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 基于2012—2021年广西县域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以及粮食播种面积等数据,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在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视角下,对广西县域近十年人口-耕地-粮食变化特征及耕地压力指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广西县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均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县域耕地压力指数异常。建议通过强化人才支撑、严格保护耕地和强化粮食物流、存储系统等措施,促进广西县域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县域 人口-耕地-粮食系统 粮食安全 耕地压力指数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下载PDF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被引量:438
4
作者 蔡运龙 傅泽强 戴尔阜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创新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调控机制已迫切之至。基于中国耕地资源流失原因及态势的分析,提出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构建耕地资源利用和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路。实际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作为耕地保护的基本标准,能因地制宜地兼顾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对士地的需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中国 农业 可持续发展 耕地保护
下载PDF
中国耕地警戒值的测算与讨论 被引量:27
5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2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8-164,共7页
耕地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我国未来的耕地压力大,耕地保护是关键。耕地警戒值是影响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和老百姓建立耕地安全意识、参与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人均耕地警戒值0.053hm^2的引用时耕地安全... 耕地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我国未来的耕地压力大,耕地保护是关键。耕地警戒值是影响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和老百姓建立耕地安全意识、参与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人均耕地警戒值0.053hm^2的引用时耕地安全意识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科学测算我国耕地警戒值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构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扩展模型Smis-M/Bn∑i=1βi·Gi/Pi建立饲料粮食消费量与肉蛋奶消费量、食品作物单产量与单产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5个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单产影响因素与时间关系等6个曲线估计方程,测量粮食、植物油、糖和蔬菜等食品作物单产量,计算2006年.20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并与相应年份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时比,确定2006年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0.09035hm^2和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总量1.18×10^8hm^2(17.7亿亩)分别为人均耕地警戒值和耕地总量警戒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结构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扩展模型 实际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警戒值
下载PDF
中国耕地供需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蔡运龙 汪涌 李玉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8,31,共9页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和满足粮食安全的耕地供给之间的消长关系及变化规律,以期为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关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满足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和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的假...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和满足粮食安全的耕地供给之间的消长关系及变化规律,以期为国家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关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即满足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和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的假设。然后对历年中国耕地的统计数据进行订正,重建1980—2006年耕地数据序列。据此计算了同期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反映耕地需求和供给的对比关系),并验证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假设。研究结果:保障粮食安全的人均耕地需求数量逐渐降低,耕地压力指数虽先降后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在基本满足城市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和生态退耕,因而满足粮食安全需求的耕地供给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状况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有所改善;耕地压力指数非但没有加重,反而有所减轻,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耕地非农化逻辑斯蒂增长过程的推导和证明,显示了两个拐点分别出现在1980年和2050年,前者是从缓慢到加速的转折点;后者是从增长到停滞的转折点,保证粮食安全的耕地供给将趋于稳定。其间还有一个由加速到减缓的拐点将出现在2015年。研究结论:城市化—工业化用地需求和粮食安全用地需求可以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用地需求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耕地非农化 逻辑斯蒂增长
下载PDF
江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素娟 赵先贵 +2 位作者 任桂镇 董林林 耿海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GIS软件,分析了1981年以来江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平滑预测理论,对2007—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以及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81—2006年江西省耕地压力...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GIS软件,分析了1981年以来江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平滑预测理论,对2007—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以及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1981—2006年江西省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式上升趋势,耕地压力地区差异明显;未来9年内,人均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耕地压力指数随之进一步增加,到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0.0306hm2/人,耕地压力指数随之达到1.61,耕地压力更加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限制非农占用耕地、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耕地效益,是降低耕地压力、减缓人地矛盾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时空变化 江西
下载PDF
基于耕地压力指数的河南省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治国 张竟竟 郭志富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 利用1978—2012年的统计数据,结合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总体与17地市耕地压力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虽然河南省的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但由于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加大使得产量增加从而全省总体耕地压力指数呈波动降低趋势。1998,2005和2012年,郑州、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和济源耕地压力指数过大,主要原因:(1)复种指数低于全省平均值;(2)受耕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水平限制导致单产水平过低;(3)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值。2003年还有粮食因灾致单产低的因素影响。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单产与复种指数、制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制度以及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可以有效缓解耕地压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粮食安全 河南省
下载PDF
区域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测算模型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1 位作者 马其芳 刘杨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726,共10页
为估计一定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论文在探讨基本农田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单产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因素。以江苏省... 为估计一定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论文在探讨基本农田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的计算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复种指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单产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因素。以江苏省为例,计算1985—2004年江苏省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耗总当量。在此基础上,计算1985—2004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以及估计2005—2020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结果表明,1985—2004年之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平均值为0.054hm2,考虑在外饮食情况时,该值为0.059hm2;2005—2020年之间江苏省人均基本农田需求面积平均值为0.057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经济学 人均基本农田测算 需求模型 耕地保护
下载PDF
陕西省耕地压力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桂镇 赵先贵 +2 位作者 巢世军 董林林 赵毓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8年第2期139-142,147,共5页
根据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和模型,分析了陕西省耕地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并对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虽然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耕地面积大量持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多,1978~2005年陕西省耕地压力指数较高... 根据耕地压力指数理论和模型,分析了陕西省耕地压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并对未来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虽然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耕地面积大量持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多,1978~2005年陕西省耕地压力指数较高,耕地压力较大,并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区间耕地压力差异不显著,但区间1996~2005年耕地压力变化差异明显,陕北高原区〉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区。通过预测,2015年陕西省耕地压力指数达到2.237,耕地压力非常大。针对陕西省耕地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现状,为减缓耕地压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图6,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陕西
下载PDF
广州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书成 李丹 +1 位作者 熊建华 易森鹏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6期648-654,共7页
在分析广州市近20年来耕地、人口和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其1995—2015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模型和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未来五年的耕地数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研究... 在分析广州市近20年来耕地、人口和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其1995—2015年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模型和三点滑动平均法对未来五年的耕地数量、人口数量和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1995—2015年广州市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都不断减少,且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且继续上升,表明过去20年广州市耕地资源流失情况严重,粮食供需矛盾突出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未来五年广州市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虽粮食总产量发展趋势较为平稳,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将继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据此提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和多渠道进行粮食储备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安全 广州市
下载PDF
关中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倩倩 陈印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29-234,共6页
为了了解关中地区的耕地利用状况,给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该地区1990—2009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成因,然后对2010—2020年的耕地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 为了了解关中地区的耕地利用状况,给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该地区1990—2009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情况及成因,然后对2010—2020年的耕地压力指数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关中地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但因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不同,耕地压力总体呈波动状态,最近2年有下降趋势。预测表明,科技投入对减少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作用大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减少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作用,2010—2020年关中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将逐渐减小,但始终大于1,耕地仍存在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实际人均耕地面积 关中地区
下载PDF
昆明市耕地压力空间分布与粮食安全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尔瑞 王穗 +3 位作者 吕霞 张建生 张川 郝莉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474-7476,共3页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结果表明,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kg时,昆明市人均耕地面积具有区域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空间的分布规律,呈现了明显而典型的径向分布特点,以昆明市区为中心处于全市最低,从市郊向四周递减;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400kg时,在同样的消费水平条件下,昆明市各县耕地承受的压力不同,而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400kg时,昆明市耕地压力指数都大于1,耕地资源压力巨大,各县(区)耕地压力指数存在大于1和小于2种情况,其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昆明市耕地、粮食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规划昆明市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压力指数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空间分布规律
下载PDF
鲁西北地区现状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模拟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邵晓梅 张洪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4-330,共7页
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和社会问题,论文从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评价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小劳均耕地面积、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规模种植压力指数和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 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和社会问题,论文从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评价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小劳均耕地面积、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规模种植压力指数和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指数的概念及模型,在建立模型分析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估算劳动力的剩余。结果如下:在现实收入水平下,鲁西北地区最小劳均耕地面积为0.39hm2,而实际劳均耕地面积为0.34hm2;在现实收入水平下,鲁西北地区约有53.3×104个劳动力需要转移,剩余劳动力约占农林牧渔业总劳动力的14.9%;规模种植压力指数K=1.18>1,表明耕地处于正压力状态(承受压力)。说明目前鲁西北地区单位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所拥有的耕地规模较小,致使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要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必须缩减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规模,寻求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 最小劳均耕地面积 规模种植压力指数 鲁西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粮食安全的区域耕地压力测算——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岳秋丽 白明哲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8期297-301,共5页
为了探究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以便为有效地进行耕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江苏省1971—2009年修正后的耕地数据,使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江苏省及其地市耕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20年... 为了探究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以便为有效地进行耕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江苏省1971—2009年修正后的耕地数据,使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江苏省及其地市耕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耕地压力指数呈逐年减小的总趋势;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使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下降,耕地压力逐渐增大,继而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又使全省平均耕地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全省13个地市耕地压力程度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耕地承受巨大压力;徐州、镇江和南通耕地压力初现;其余6个地市无耕地压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压力研究表明,缓解耕地压力的途径一是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二是防止耕地的继续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调控对策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长江中游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晓艳 宋祯利 +2 位作者 宋亚男 王柏源 韩丽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1期136-142,150,共8页
[目的]利用GWR模型揭示长江中游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为今后管理该区域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均耕地的Moran’s I指数,利用相关年份数据分析了最小二乘法(OLS... [目的]利用GWR模型揭示长江中游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为今后管理该区域耕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总结该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人均耕地的Moran’s I指数,利用相关年份数据分析了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的差异,采用GWR模型对该区域各市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城镇化率对人均耕地的影响由正相关向负相关变化,影响程度增强,系数值空间差异较大;(2)人口增长率与人均耕地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局部地区呈正相关,影响程度减小,空间差异较大;(3)第一产业总产值比重与人均耕地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局部呈负相关,影响程度下降,空间差异较大;(4)粮食单产与人均耕地由负相关向正相关变化,影响程度增强。[结论]GWR比OLS更能反映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成功揭示了各因素对人均耕地的影响程度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人均耕地面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耕保底线测算和“等效面积”耕保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博 许学工 蔡运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3,共5页
在明确粮食生产作为耕地基础性功能的前提下,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2020年北京不同耕地保护目标下的3种情景模式,分析了各情景经过生产波动校正后单产情况,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法,结合粮食自给水平和规划人口数量测算了北京耕保需求... 在明确粮食生产作为耕地基础性功能的前提下,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2020年北京不同耕地保护目标下的3种情景模式,分析了各情景经过生产波动校正后单产情况,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法,结合粮食自给水平和规划人口数量测算了北京耕保需求的底线数量。结果显示,无论以何种目标进行耕地保护,北京的耕地保护压力都是严峻的。结合测算分析结论,并针对现有耕保政策对耕地保护单一采用数量约束指标的问题,提出"等效面积"的概念,采取综合权重系数方法对影响耕地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基本因素和拓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将耕地实际面积转化为等效耕地面积。最后,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分析了基于"等效面积"的耕保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最小人均耕地 等效面积 北京市
下载PDF
1999—2011年梅州市耕地压力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春来 夏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33-236,共4页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分析了梅州1999—2011年的耕地压力情况,结果表明:梅州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在1999—2006年间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引起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粮食单产;研究期间耕地压力指数... 根据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分析了梅州1999—2011年的耕地压力情况,结果表明:梅州市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在1999—2006年间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引起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在于粮食单产;研究期间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耕地为保障粮食安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通过相关度和主成分分析发现,水田面积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与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强负相关性,说明梅州市耕地面积的占用多用于农业服务业发展。梅州市应该采取措施注重耕地的调控和管理,通过降低耕地的压力指数、减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更好地保障本地区的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粮食安全 梅州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下载PDF
都市郊区县域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分析及预测——以石林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尔瑞 王穗 +3 位作者 郝莉莎 王波 张建生 余建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184,共4页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理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及Excel软件,在分析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对2020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理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及Excel软件,在分析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对2020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石林县耕地、人口和粮食生产矛盾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水平较低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等方面。据此,提出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科学规划,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提高土地质量,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安全 石林县
下载PDF
中国居民口粮消费特征变化及安全耕地数量 被引量:21
20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7,共7页
明晰中国口粮消费的变化特征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全国尺度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提供了多期的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调查数据。文章利用食物成分表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折算成原粮,分析1997-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 明晰中国口粮消费的变化特征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全国尺度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提供了多期的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调查数据。文章利用食物成分表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折算成原粮,分析1997-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数量与结构变化特征,以期明晰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真实情景。结果表明:1)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明显减少,1997-2011年间,中国城镇居民口粮消费量从168.4 kg/a下降到111.2 kg/a,农村居民从209.6 kg/a下降到131.5 kg/a,全国平均水平从196.6 kg/a下降到124.7 kg/a。以发达国家或地区口粮消费的125 kg/a稳定态为参考,中国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下降区间可能有限。2)城乡口粮消费的差距在缩小。1997-2011年间,中国城镇与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差距由41.2 kg/a缩小为20.3 kg/a,而且两者也正由存在显著性差异向无显著差异转变,最终两者可能会归为统一值。3)2011年中国口粮绝对安全的耕地保障面积为2 691.6万hm2,约占1/4的基本农田面积。《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稳定2020年稻谷、小麦8亿亩播种面积,极有可能会造成稻谷与小麦的生产过剩,产生口粮饲用或卖粮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粮食安全 作物 城乡居民 口粮消费量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口粮耕地保障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