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RISK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MINING AREA OF FULLY-MECHANIZED WORKING FACE WITH TOP-COAL DRAWING
1
作者 罗新荣 李增华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Air leakage velocity in intake goaf and distribution of air leakage in mining area are determined by Instantaneous and steady liberation of tracer gas SF6. Gas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gob are measured and thr... Air leakage velocity in intake goaf and distribution of air leakage in mining area are determined by Instantaneous and steady liberation of tracer gas SF6. Gas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in gob are measured and three oxidation areas in goaf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oxidation experiment of coal and in-site measurements, the gases of carbon monoxide and dioxide can be produced laraely by coal and oxygen combin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coai and rock In goaf con rise 10℃ due to heat produced by coai and oxygen combination.There is a great risk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neighboring oId gob because of air leakage for pillar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SF6 自燃 管道气体 采矿安全
下载PDF
A novel coating technology for fast sealing of air leakage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被引量:5
2
作者 Sihua Shao Chunlei Wu +5 位作者 Min Hao Xiaolin Song Xueyou Su Weihan Wang Guosheng Li Bobo S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313-320,共8页
Air leakage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presents a serious hazard for coal production and the safety of miners.Coating technology is commonly used as an efficient means for preventing air leakage.To address existing pro... Air leakage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presents a serious hazard for coal production and the safety of miners.Coating technology is commonly used as an efficient means for preventing air leakage.To address existing problems with high dust concentrations in large operations involving complex processes and the high cost of traditional coating technology,a novel coating technology that ensures intrinsic safety by utilizing water pressure and wind pressure was developed.This new coating technology was designed to suction and spray,and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its spray performance was also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tests and evaluation indicated the optimum working range is 0.3–0.7 MPa of wind pressure,1.2–10.2 L/min of water quantity,and 1.0–3.5 m of spraying distance.Moreover,this novel coating technology was tested in the Dashuitou Coal Mine i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s,the proposed new technology is safe,efficient,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During spraying,dust concentrations were kept at less than 10 mg/m3,and the average rebound ratio resilient rate of solid materials was below 13%.After spraying,the average leakage every 100 m was 4 m3/min,and the oxygen volume fraction in the adjacent goaf was approximately 4%,demonstrating excellent air leakage pre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ir leakage prevention Roadway spraying Novel coat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麻地梁煤矿首采综放面收作期间防灭火技术研究
3
作者 赵高升 阚磊 +2 位作者 李金虎 卢浩 何启林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21-223,共3页
麻地梁煤矿507首采面是采用放顶方法开采埋藏浅特厚的长焰煤,漏风严重,丢煤多,尤其在工作面收作期间未进行放顶,采空区遗煤量更大。另外,工作面未采阶段推进速度慢,遗煤氧化时间长,极易引起采空区煤自然发火。针对以上情况,采取注氮降... 麻地梁煤矿507首采面是采用放顶方法开采埋藏浅特厚的长焰煤,漏风严重,丢煤多,尤其在工作面收作期间未进行放顶,采空区遗煤量更大。另外,工作面未采阶段推进速度慢,遗煤氧化时间长,极易引起采空区煤自然发火。针对以上情况,采取注氮降氧、高位钻孔注浆和注高固水材料覆盖隔氧、堵漏控风等的综合防灭火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支架的安全撤出,为类似回采条件的工作面收作期间的防灭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特厚的长焰煤 漏风 煤自燃 收作期间防灭火
下载PDF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切顶卸压留巷工作面开采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强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71-172,206,共3页
针对62711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期间面临漏风严重、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以减少漏风、快速惰化采空区为核心的防灭火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采面回采时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可实现采空区内气体成分实... 针对62711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期间面临漏风严重、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风险高等问题,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以减少漏风、快速惰化采空区为核心的防灭火技术,并进行工程应用。采面回采时通过束管监测系统可实现采空区内气体成分实时监测,实现遗煤自燃发火预警;喷洒阻化剂及注氮等均可减少遗煤与氧气接触,从而减缓甚至抑制遗煤自燃氧化进程;留巷段采空区帮喷射聚氨酯封堵可减少采空区内漏风量;当采面或采空区出现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时,通过向采空区灌注凝胶覆盖潜在的自燃氧化区域,及时阻化氧化进程。现场应用后,62711综采工作面得以安全高效回采,采面各位置、采空区等均未监测到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现场取得较好防灭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自燃煤层 切顶卸压 采空区漏风 遗煤自燃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及效果分析
5
作者 潘建国 《陕西煤炭》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为优化杭来湾煤矿30201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解决上隅角CO超限问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特点分析CO超限原因,利用预埋束管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判定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提出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为优化杭来湾煤矿30201工作面防灭火技术,解决上隅角CO超限问题,结合大采高工作面特点分析CO超限原因,利用预埋束管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判定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提出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方案,并对优化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为氧化带范围,回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14~140 m,进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280~410 m;工作面防灭火技术优化后,回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5~85 m,进风侧氧化带距工作面210~285 m,氧化带宽度缩短约60 m,窒息带明显前移,表明防灭火技术优化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煤自燃 危险区域 自燃“三带” 注氮防灭火
下载PDF
110工法采空区漏风控制及煤自燃分区防控技术
6
作者 董亚楠 张宁涛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58-64,共7页
针对陕西黄陵一号煤矿“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通道复杂及煤自燃防治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分析通风量对漏风规律、氧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110工法沿空留巷采空区漏风控制与煤自燃分区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陕西黄陵一号煤矿“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通道复杂及煤自燃防治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分析通风量对漏风规律、氧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110工法沿空留巷采空区漏风控制与煤自燃分区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下,采空区内漏风影响范围随着辅运顺槽风量增加而增大,辅运顺槽侧采空区内氧气浓度大于进风顺槽侧;进风顺槽风量增大也会产生类似的现象,但较辅运顺槽风量改变时不明显。现场观测结果表明:1009工作面进风顺槽氧浓度测点在125m处降至18%,当深入到273m处氧气浓度降至8%,辅运顺槽测点在300m处氧气浓度降至18%,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集“隔离、堵漏、惰化、阻化、应急”为一体的采空区防灭火工艺,研究结果对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采空区 漏风规律 煤自燃防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复合采空区火区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7
作者 冯祥森 郭志斌 +2 位作者 赵占军 章镇雄 骆鑫 《煤》 2024年第3期8-12,73,共6页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形成的上下煤层复合采空区火区治理难题,以唐山沟煤矿83101工作面复合采空区火区为例,采取漏风封堵、均压控风和注浆注氮降温等技术对火区进行治理。启封前,采用注氮惰化及注浆封堵协同技术,在控制异常区域温度和CO... 针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形成的上下煤层复合采空区火区治理难题,以唐山沟煤矿83101工作面复合采空区火区为例,采取漏风封堵、均压控风和注浆注氮降温等技术对火区进行治理。启封前,采用注氮惰化及注浆封堵协同技术,在控制异常区域温度和CO气体扩散的同时,降低氧气体积分数,抑制遗煤氧化;启封后,采用均压控风技术,并对高温区域进行强化注浆降温,有效阻断遗煤氧化自燃的蔓延,减少有害气体扩散。现场结果表明,83101复合采空区火区启封前后未发生火区复燃现象,实现了工作面在慢采条件下的安全复采。该实践成果可为近距离煤层开采火区启封及工作面安全复采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采空区漏风 火灾治理 均压防灭火
下载PDF
株柏煤矿急倾斜煤层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利国 夏文营 +2 位作者 王自波 王运动 史志军 《煤矿现代化》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急倾斜煤层回采过程中较缓倾斜和倾斜煤层更易发生煤体自然发火灾害,相关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工程施工也更加困难。工作面回采形成的采空区内需要留设保护煤柱,同时采空区具有空室体积大、漏风严重等特点,导致采空区内煤体自然发火诱因多,... 急倾斜煤层回采过程中较缓倾斜和倾斜煤层更易发生煤体自然发火灾害,相关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工程施工也更加困难。工作面回采形成的采空区内需要留设保护煤柱,同时采空区具有空室体积大、漏风严重等特点,导致采空区内煤体自然发火诱因多,加之急倾斜煤层的地质特点,使得对采空区内火灾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较为困难。为保证工作面的安全接续开采,采空区防灭火技术研究成为实现急倾斜煤层条件下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株柏煤矿地质特征和工作面回采特征,分析诱发火灾的关键因素,相应设计煤矿火灾监测系统,并对工作面回采前、回采期间及回撤期间采空区的防灭火措施展开研究。研究方案可为株柏煤矿及其他同类型矿井火灾防治作业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煤炭自燃 防灭火技术 采空区 束管监测
下载PDF
Y型通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遗煤防火技术研究
9
作者 赵泽鑫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74-175,180,共3页
8205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留巷方式降低巷道掘进工程量、提升煤炭采收率,同时采用Y型通风解决回风隅角瓦斯集聚问题。受进回风端压差以及留巷段巷道漏风裂隙发育影响,采空区漏风量较大,导致8205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存在自燃发火问题。为... 8205综采工作面采用切顶留巷方式降低巷道掘进工程量、提升煤炭采收率,同时采用Y型通风解决回风隅角瓦斯集聚问题。受进回风端压差以及留巷段巷道漏风裂隙发育影响,采空区漏风量较大,导致8205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存在自燃发火问题。为此,提出以减少采空区漏风(采面上下端头封堵、留巷段喷浆等)、破坏遗煤自燃发火条件(多点注氮、喷洒阻化剂以及灌浆等)以及强化监测为核心的综合防灭灭火技术措施,并进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820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空区遗煤未有自燃发火征兆,采用的防灭火技术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确保了煤炭回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煤层 沿空留巷 采空区漏风 防灭火
下载PDF
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隅角快速封堵技术
10
作者 史默 樊亮 +3 位作者 杨剑 张园 李苏虎 和递 《陕西煤炭》 2023年第1期83-87,共5页
厚煤层综放开采易造成上下隅角向采空区大量漏风从而诱发煤炭自燃,而隅角封堵是解决工作面隅角漏风、防治自燃灾害的有效方法。通过优化传统封堵气囊选用材料、设计性能指标,成功设计出一种集阻燃耐寒、轻便抗冲击、变形可塑性于一体的... 厚煤层综放开采易造成上下隅角向采空区大量漏风从而诱发煤炭自燃,而隅角封堵是解决工作面隅角漏风、防治自燃灾害的有效方法。通过优化传统封堵气囊选用材料、设计性能指标,成功设计出一种集阻燃耐寒、轻便抗冲击、变形可塑性于一体的新型隅角快速封堵气囊。对该气囊进行了抗压和抗冲击物理试验,结果均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并在彬长矿区文家坡煤矿4105综放工作面对新型封堵气囊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封堵气囊封堵下隅角后,能够有效封堵隅角整个断面,防止工作面隅角漏风,可以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遗煤浪费,并且气囊可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了隅角封堵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开采 采空区漏风 煤炭自燃 隅角封堵 快速封堵气囊
下载PDF
防止采空区自燃减漏风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英学 唐海清 +1 位作者 邹声华 施式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30-634,共5页
为防止采空区因漏风而导致遗煤自燃,经计算机模拟与现场实施研究,定期在采空区“U”形漏风带构筑隔漏风墙,能明显地造成采空区内漏风量及漏风范围跳跃式骤减,扩大不自燃区范围,有效地杜绝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与瓦斯爆炸灾害.经六枝... 为防止采空区因漏风而导致遗煤自燃,经计算机模拟与现场实施研究,定期在采空区“U”形漏风带构筑隔漏风墙,能明显地造成采空区内漏风量及漏风范围跳跃式骤减,扩大不自燃区范围,有效地杜绝了采空区遗煤自燃与瓦斯爆炸灾害.经六枝矿务局木岗矿两年多实施,减少灾害经济损失300多万元.该措施还具有施工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很适合于经济较不发达、井下条件复杂的突出易燃矿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 自然发火 漏风 减漏措施
下载PDF
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工作面回撤期均压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33
12
作者 任万兴 郭庆 +1 位作者 左兵召 王振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8-52,94,共6页
为了解决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工作面撤架期间因通风系统不稳定、工作面停滞时间长导致采空区浮煤自燃的问题,基于回撤的一般步骤,提出了分阶段实施均压的防灭火技术:在扩大回撤通道阶段,采用调节风门与局部通风机联合均压,以提高工作面... 为了解决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工作面撤架期间因通风系统不稳定、工作面停滞时间长导致采空区浮煤自燃的问题,基于回撤的一般步骤,提出了分阶段实施均压的防灭火技术:在扩大回撤通道阶段,采用调节风门与局部通风机联合均压,以提高工作面的压能,抑制外部漏风;在设备回撤阶段,采用联合调节工作面与回风巷风门有效通风面积,使得风门通风面积小于工作面有效通风面积,从而减少内部漏风。建立了分阶段实施均压防灭火前后工作面风阻的数学模型,推导了2个阶段均压调节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设备回撤阶段调压的条件。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张双楼煤矿的9421综采工作面,使回撤期回风流CO体积分数从40×10^(-6)降低至1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漏风 均压防灭火 自燃
下载PDF
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的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的反演计算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朝瑜 王继仁 +1 位作者 王雪峰 司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23,共6页
以六家矿WⅡN16-7综放工作面为试验地点,研究采空区氧化带漏风情况。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防火注氮技术原理,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确定注氮防火基本参数。首先,利用热重试验方法确定采空区惰化防火... 以六家矿WⅡN16-7综放工作面为试验地点,研究采空区氧化带漏风情况。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防火注氮技术原理,通过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确定注氮防火基本参数。首先,利用热重试验方法确定采空区惰化防火指标。根据惰化防火指标,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确定采空区在注氮和不注氮情况下自燃"三带"分布。然后,根据自燃"三带"分布范围,构建氧含量分布数学模型,计算出采空区氧化带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平均值。最后,基于以上参数,通过反演计算得到采空区氧化带漏风量。计算结果表明,采空区氧化带内漏风量为15.12 m3/min,约占总供风量的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自燃“三带” 氧化带漏风量 惰化防火指标 反演计算
下载PDF
工作面上隅角CO浓度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翟小伟 马灵军 邓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9-62,共4页
为建立工作面上隅角CO气体浓度的定量计算模型,以煤氧化过程中CO气体产生机理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开采工作面CO气体来源及影响因素,综合煤自燃的内因和外因条件,以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参数和煤自燃氧化特征参数为计算依据,... 为建立工作面上隅角CO气体浓度的定量计算模型,以煤氧化过程中CO气体产生机理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开采工作面CO气体来源及影响因素,综合煤自燃的内因和外因条件,以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参数和煤自燃氧化特征参数为计算依据,建立了工作面上隅角CO气体浓度值的计算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灵武矿区不同回采工艺工作面上隅角CO气体浓度进行了计算,计算参数和实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在1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工作面CO浓度 漏风强度 CO浓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4
15
作者 秦波涛 高远 +1 位作者 史全林 时国庆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7,共7页
我国近距离煤层赋存比重大,开采时多个采空区易连通形成复合采空区。复合采空区面积大、漏风区域多、遗煤分布范围广,煤自燃灾害极为严重。针对某矿复合采空区煤自燃迅速发展、CO和C 2H 4大量涌出的异常情况,综合分析了复合采空区漏风... 我国近距离煤层赋存比重大,开采时多个采空区易连通形成复合采空区。复合采空区面积大、漏风区域多、遗煤分布范围广,煤自燃灾害极为严重。针对某矿复合采空区煤自燃迅速发展、CO和C 2H 4大量涌出的异常情况,综合分析了复合采空区漏风源、漏风汇、地质构造、回采期间丢煤情况及煤自燃气体涌出特征等因素,确定了复合采空区煤自燃高温隐患的分布范围及发展状态,制定了隐患应急控制与隐患高效治理的“两步走”综合治理方案,采取均压与喷浆结合减少漏风、注氮惰化采空区等措施达到隐患应急控制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划分出治理煤自燃隐患的有效措施区域,采用复合泥浆封堵、液态CO 2冷却降温、三相泡沫覆盖隔氧技术实现隐患高效治理目标,构建了“堵漏控风-惰化降温-覆盖隔氧”三位一体的复合采空区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应用上述技术后,复合采空区内C 2H 4体积分数由72.1×10-6降低至0,CO体积分数由3912.6×10-6下降至20×10-6以下并保持稳定,有效消除了该矿复合采空区煤自燃高温隐患,保障了邻近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复合采空区 煤自燃隐患 采空区漏风 煤自燃综合防治 隐患应急控制 隐患高效治理
下载PDF
采场自燃发火危险预测方法与控制原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新荣 蒋曙光 +3 位作者 李增华 张迎第 许波云 王春耀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8,共6页
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通风阻力及其通风网络等势图 ,采用释放示踪气体SF6技术 ,确定了综放面进风隅角采空区的漏风风速和采场漏风量及其分布状态。测定了采空区气体浓度和温度的分布状况 ,划分了采空区煤炭氧化三带范围。煤炭氧化自... 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通风阻力及其通风网络等势图 ,采用释放示踪气体SF6技术 ,确定了综放面进风隅角采空区的漏风风速和采场漏风量及其分布状态。测定了采空区气体浓度和温度的分布状况 ,划分了采空区煤炭氧化三带范围。煤炭氧化自燃模拟试验证明 :常温下煤氧复合的自由基反应生成大量的CO、CO2 气体 ,所产生的热量使采空区煤岩温度升高 10℃。保证采空区流体动力相似 ,便可满足采空区注氮模拟条件。对 2 0 0m长的综放面采空区注氮 ,难以取得有效的惰化效果。综放面无煤柱开采的邻近老空区漏风及自燃发火危险大 ,应在漏风源处注氮 ,配合堵漏和均压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 自燃发火 危险预测 控制原理
下载PDF
矿井角联通风卸压式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卫亮 张春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1,65,共4页
针对芦子沟煤矿开采的5401工作面出现长时间停产,且地表向工作面漏风严重,其上覆采空区遗煤出现自然发火迹象,根据矿井角联通风理论,结合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建立卸压式均压防灭火系统。采取卸压式均压防灭火措施后,工作面CO体积分数由30... 针对芦子沟煤矿开采的5401工作面出现长时间停产,且地表向工作面漏风严重,其上覆采空区遗煤出现自然发火迹象,根据矿井角联通风理论,结合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建立卸压式均压防灭火系统。采取卸压式均压防灭火措施后,工作面CO体积分数由300×10-6降至0,上部钻孔内CO体积分数由5 000×10-6逐渐减小至0,防灭火效果明显,解决了这种短期内迫切需要克服的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通风 漏风 煤自燃 防灭火 角联通风
下载PDF
综放开采采空区煤炭自燃特征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卢平 鲍杰 +2 位作者 韩德明 吴超 廖光煊 《火灾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73-179,共7页
针对7201综放面煤层易自燃、回采过程中存在工作面过断层、工作面面长加大接面等影响正常回采速度的现实条件,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高温热源的位置,及时采取了优化配备工作面风量、顶板走向长钻孔压注阻化液、设置隔漏风... 针对7201综放面煤层易自燃、回采过程中存在工作面过断层、工作面面长加大接面等影响正常回采速度的现实条件,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高温热源的位置,及时采取了优化配备工作面风量、顶板走向长钻孔压注阻化液、设置隔漏风墙、气雾阻化及煤柱预注阻化液等综合防治煤炭自燃措施,有效抑制了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实现了易自燃煤层综放安全开采。研究结果对类似条件的综放安全开采有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采空区 自燃 漏风 阻化
下载PDF
晓南矿上下行通风采空区自燃危险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宗翔 刘宇 +1 位作者 魏国山 吴邦大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运用CFD仿真技术模拟采空区流场,得到工作面漏风情况,以及采空... 为了比较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结合晓南矿W2722工作面的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煤样封闭耗氧试验,得到晓南矿煤样耗氧速度与环境氧浓度呈线性关系;运用CFD仿真技术模拟采空区流场,得到工作面漏风情况,以及采空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当仅考虑瓦斯涌出情况时,下行通风工作面采空区受到瓦斯上浮作用的影响,抑制了工作面向采空区漏风,漏风率为3.68%,反之,上行通风工作面瓦斯上浮加速了工作面漏风率,漏风率为7.35%;模拟加入能量源项的采空区流场,得到下行通风工作面漏风率进一步降低至2.94%,相比上行通风的仿真计算,工作面漏风率高达8.09%。结果表明,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采取上行通风会促进自燃危险的发生,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取下行通风的方法,可以抑制自然发火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通风 工作面漏风 封闭耗氧试验 自然发火 采空区
下载PDF
山区煤矿综采面遗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海刚 冯姗 杨军伟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210,共4页
为了研究贵州山区煤矿近距离、多灾害并受废弃小煤窑干扰等煤层分段综采遗煤自燃,以某矿P41102工作面为例,采用SF6示踪气体连续释放法探测漏风源及漏风路径,实验分析采空区预测预报指标,提出多点封堵及注浆注氮防灭火措施。
关键词 山区煤矿 漏风源 煤自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