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长垣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传承与临证经验
1
作者 卜俊成 张景祖 +4 位作者 张昱 邱莹莹 赵蕊 李宁 王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36-541,共6页
作为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河南长垣张氏中医内科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思想鲜明,临床经验丰富,是中原医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该流派创立者张清连在地域文化影响下,传承家学,儒医兼通,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肺病、脾胃病、痹证、... 作为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河南长垣张氏中医内科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思想鲜明,临床经验丰富,是中原医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该流派创立者张清连在地域文化影响下,传承家学,儒医兼通,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肺病、脾胃病、痹证、男科疾病等中医内科疾病。第二代传承人张超然主张为医重在治病救人,除精通家传医学外,在中医外科、妇科、儿科方面也多有创新和突破。第三代传承人张华甫为豫北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临证注重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入手,强调三因制宜和四诊合参,擅长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在脾胃病和肝胆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庆瑞擅长治疗中医妇科和内科杂病,对肝病和神智疾患有所研究,注重培补脾胃,顾全正气。第四代传承人张景祖为河南省名中医,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肺病、脾胃病、痹证、男科疾病、肾病、糖尿病、脑病等疑难杂症,致力于清肺平喘丸、补肾生精丸等流派代表经验方,胃肠病中医疗法、痹证中医疗法等流派特色疗法的临床运用和研究;张昱在继承家学基础之上,师从国医大师王绵之等中医名家,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各类肾脏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长垣张氏中医内科学术流派 痰瘀同治 肺病 胃病 痹证 男科疾病 杂病 阳痿 性功能减弱 早泄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总结张机在中医外科中的辨证论治
2
作者 周鹏飞 陆金根 +2 位作者 王佳雯 张胜威 陈淑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46-2351,共6页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方书之祖,开辨证论治的先河,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总结东汉以前医家著作,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而完成。本书不仅论述外感热病,同时也包括内伤杂病、妇科、外科疾病的诊治,所录外科病证如痈肿肠痈、浸淫疮、阴阳毒、百合病等,其辨证治法至今仍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经查阅文献发现,张机在外科疾病的诊治中具有以六经辨证为本,重视疾病传变,重视脉诊,以经方为主,采用合方,内外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机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 六经 脉诊 经方外治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宁宇 尹萍 +5 位作者 张志航 苑丽华 程诺 夏烨 张武文 童国庆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著名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内伤杂病、妇人病等疾病,疗效良好。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机与肾精亏虚、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针对“肝气郁结”这一病机,结合张机“但见一...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著名方剂,具有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外感、内伤杂病、妇人病等疾病,疗效良好。中医学认为不孕症的病机与肾精亏虚、肝气郁结等因素有关,针对“肝气郁结”这一病机,结合张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宗旨,小柴胡汤常被临床用于治疗不孕症及其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伤寒杂病论》 不孕症 肝气郁结 辅助生殖技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抑郁症
下载PDF
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姜彧 张恺 +1 位作者 孙磊涛 沈敏鹤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5-40,45,共7页
[目的]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 [目的]基于《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及经方使用特点,归纳恶性肿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这一疾病分类方式进行分析,将恶性肿瘤起病、进退、转归的过程动态化。探讨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未变先防,既病防变”的可能性。同时列举了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策略,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和文献研究,整理归纳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现代应用。[结果]六经辨证作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定位方式,能提示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病情的深浅、正邪斗争的状态,为恶性肿瘤形成因机、病位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借鉴。经方具有临床普遍的适用性,加减法的规范性,以及抗肿瘤治疗中全程可参与性,体现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优势。经方在癌性发热、癌性疼痛、放射性炎症、神经损伤、消化道反应等方面有对症治疗的实用价值。[结论]经方的运用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全程、整体、灵活的特点,经方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经方 六经辨证 临床经验 恶性肿瘤 治疗
下载PDF
辨病思维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探析
5
作者 袁卓杰 郑明岚 吴芳汀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3-577,共5页
辨病思维是指准确认识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施以相应治法的临床思维,在诊疗中运用辨病思维,能规避辨证论治机械化,避免陷入强调片面临床表现而忽略整体病机的误区。运用辨病思维剖析《伤寒杂病论》,能明确经典中诊疗手段... 辨病思维是指准确认识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施以相应治法的临床思维,在诊疗中运用辨病思维,能规避辨证论治机械化,避免陷入强调片面临床表现而忽略整体病机的误区。运用辨病思维剖析《伤寒杂病论》,能明确经典中诊疗手段的现代临床意义,更好地剖析条文涵义,并运用现代医学认识来扩展方剂适用病证,强调辨病论治并非否定辨证论治,而是强调两者应有机结合,不应轻辨病重辨证,而应在整体观念基础上以辨病思维主导施行辨证论治,提倡辨病为先、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辨病思维 经方方证 辨证论治 思维模式
下载PDF
裴林治疗上热下寒证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月 裴林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05-709,共5页
裴林教授认为,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密不可分,三焦运行人体产生的诸气,传输布散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气血以此为通路,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调会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病情缠绵难愈,大多虚实寒热并见,临床可结合三焦辨证治疗,三焦辨证... 裴林教授认为,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密不可分,三焦运行人体产生的诸气,传输布散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气血以此为通路,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调会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病情缠绵难愈,大多虚实寒热并见,临床可结合三焦辨证治疗,三焦辨证不仅包括脏腑辨证,也包括卫气营血辨证。裴教授认为,上热下寒证的病机是人体气机不畅,中焦阻滞不通,阴阳不能交通上下,会出现“上热下寒”,治疗应从调和阴阳入手,以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为要,清上焦热,温下焦寒,引下焦虚火归元,并将上热下寒证分为:上焦热,下焦寒;上焦热,中焦寒;中焦热,下焦寒。裴教授常用黄连、黄芩清上焦之热,以附子、巴戟天温下焦之寒,肉桂引下焦上浮之阳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热下寒证 内伤杂病 三焦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裴林
下载PDF
从证态角度论述太阳病
7
作者 崔光宇 郭迪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145-1148,共4页
从证态角度来看,太阳表证本质为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各种外感病症的前驱期,不同体质的人又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机体强壮者会出现交感张力相对低下的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状态本质是机体交感张力的相对不足,难以解除疾病。麻黄... 从证态角度来看,太阳表证本质为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各种外感病症的前驱期,不同体质的人又会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机体强壮者会出现交感张力相对低下的麻黄汤证,麻黄汤证的状态本质是机体交感张力的相对不足,难以解除疾病。麻黄汤因势利导,提高人体交感神经张力,进而提高整体代谢能力以解除疾病;如果机体虚弱,便会出现交感张力偏亢的桂枝汤证,桂枝汤证的状态本质为体质的虚弱与交感的偏亢,此状态会加大能量的消耗,使机体更加虚弱,陷入恶性循环。桂枝汤一方面改善虚弱的体质以治本,另一方面抑制偏亢的交感功能以治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病 证态 外感病 麻黄汤证 桂枝汤证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岳良明教授应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内科杂病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经验
8
作者 李占林 陈泽云 岳良明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岳良明教授认为,内科杂病寒热错杂证多伴痰饮、湿热、气滞、血瘀等病因病机,且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病篇的首方,具有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寒热并举、攻补兼施、调和气血之功。本文总结了岳良明教授运用乌梅... 岳良明教授认为,内科杂病寒热错杂证多伴痰饮、湿热、气滞、血瘀等病因病机,且患者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病篇的首方,具有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寒热并举、攻补兼施、调和气血之功。本文总结了岳良明教授运用乌梅丸寒热并举法治疗寒热错杂证如痹证、腹痛等内科杂病的经验,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良明 名医经验 内科杂病 寒热错杂证 乌梅丸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的辨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许乐思 岳滢滢 +4 位作者 王梦莎 明浩 周贤 刘昊 刘松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72-274,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的因机证治,及后世医家对相关病证和方证的论述,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为: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均因情志不舒发病,或思虑过多,或惊恐刺激,或七情郁结所致,可致肝郁失疏、气机不畅、气滞... 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的因机证治,及后世医家对相关病证和方证的论述,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为:抑郁症相关病证和方证均因情志不舒发病,或思虑过多,或惊恐刺激,或七情郁结所致,可致肝郁失疏、气机不畅、气滞痰凝、气郁化火、火热伤阴等病机变化;病变部位涉及肝、心、脾、胃等脏腑;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解枢机为主,或清泄肝胆养血和胃、或补益心脾宁心安神、或顺气开结化痰、或养阴清热。该规律的总结为抑郁症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抑郁症 病证 方证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人参药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柴程芝 刘志刚 +1 位作者 黄煌 余伯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89-1691,共3页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应用指征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张仲景时期,人参药证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部扁平、硬满、... 人参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通过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人参应用指征和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张仲景时期,人参药证以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腹部扁平、硬满、脉搏沉细少力为体质特征。人参主治呕吐、腹泻等体液大量丢失后引起的消化功能、呼吸功能减退为主的疾病。人参药证以发热、烦躁、口舌干燥、口渴;脉沉而喘;头痛、发热;腹痛、呕吐;下利、心下痞满及恶寒为临床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药证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平乐正骨气血理论学术源流浅述 被引量:10
11
作者 肖碧跃 郭艳幸 +4 位作者 何清湖 郭珈宜 孙贵香 刘密 张云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30-32,41,共4页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理论是中医临证的重要指导思想,最早形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发挥、创新,气血理论逐渐丰富。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林改错》《血证论》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探...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理论是中医临证的重要指导思想,最早形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不断发挥、创新,气血理论逐渐丰富。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医林改错》《血证论》气血理论对平乐正骨的影响,探讨平乐正骨气血学说形成的脉络,有助于理解平乐正骨理论内涵。平乐正骨博采众长,并融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继承创新,发挥气血理论:病因上,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纲,也是伤科病因病机之总纲;治疗原则上,提出早期以行气祛瘀,中期调和气血,晚期补益气血三期辨证的核心思想;用药上,强调气血互根,活血药与行气药并用;治疗手法上,强调运用手法后配合功能锻炼,旨在使筋骨放松,气血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乐正骨 气血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医林改错》 《血证论》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心身疾病诊疗方法浅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兰英 龚鹏 +2 位作者 刘玉良 朱国苗 朱抗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心身疾病学的理论,以期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通读《伤寒杂病论》,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文献法筛选出心身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仲景以"烦""狂""谵语"&...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中医心身疾病学的理论,以期指导临床诊疗。[方法]通读《伤寒杂病论》,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文献法筛选出心身疾病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仲景以"烦""狂""谵语""欲、喜、嗜、恶"等词来描述生理疾病时的心理表现,如以"烦"的发作时间、兼证、程度来判定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情、病势等;此外,在《金匮要略》中还专门对百合病、奔豚气病、癫狂病、惊悸、失眠、脏躁、诈病等心身疾病做了详细阐述,如百合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内热,百脉受病,以养阴清热为治疗大法,方用百合地黄汤。[结论]仲景《伤寒杂病论》对心身疾病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其不仅擅以异常心理现象为依据进行辨证,而且确立了常见心身疾病理、法、方、药的辨治体系,这些阐述至今仍有较高的理论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伤寒杂病论 辨证 诊疗方法 中医
下载PDF
李赛美运用六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日东 刘煜洲 +1 位作者 魏德全 李赛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是一种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等为临床表现。本病病情反复、诊断困难、疗效欠佳,当属疑难病范畴。西药治疗以非甾体类药物、...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是一种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不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白细胞升高等为临床表现。本病病情反复、诊断困难、疗效欠佳,当属疑难病范畴。西药治疗以非甾体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等为主,或加用中药为辅。目前,单纯以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极少。现将李赛美教授运用六经辨治成人斯蒂尔病验案1则报告如下,供同道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 疑难杂病 六经辨证 医案 李赛美
下载PDF
“半表半里证”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选贤 殷光辉 郝秀梅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1-62,共2页
探讨《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说对半表半里证的认识,阐述半表半里证的现代研究进展,从而为临床治疗半表半里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半表半里证 伤寒杂病论 温病学说 膜原
下载PDF
从药到方—《伤寒杂病论》小柴胡汤方证辨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思毅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504-506,共3页
小柴胡汤作为经方代表,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重要方剂之一,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历代医家所常用。通过《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文献记载,经文互参,对应比较,归纳分析组成小柴胡汤的7味药的功效,从而探讨张仲... 小柴胡汤作为经方代表,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重要方剂之一,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为历代医家所常用。通过《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文献记载,经文互参,对应比较,归纳分析组成小柴胡汤的7味药的功效,从而探讨张仲景对7味药的应用规律和加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小柴胡汤 神农本草经 方证
下载PDF
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临症思维源流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沛 尹天雷 +1 位作者 刘天舒 朱克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962-965,共4页
文章主要探讨湖湘欧阳氏杂病临症思维形成发展之源流。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创始人提出寒温并重,对比思辨,开流派临症思维之肇端,第一代传承人构建了以主症辨证三法;三型二十一纲,互为纲目辨证纲领;由症入手,病证纵横结合的症证病三联诊... 文章主要探讨湖湘欧阳氏杂病临症思维形成发展之源流。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创始人提出寒温并重,对比思辨,开流派临症思维之肇端,第一代传承人构建了以主症辨证三法;三型二十一纲,互为纲目辨证纲领;由症入手,病证纵横结合的症证病三联诊疗体系。第二代传人则致力于各自临床或方法学领域,提出疑难杂病临床辨治和临床科研的具体原则、思路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完善和发展了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临床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氏 杂病 学术流派 临床思维 病证结合
下载PDF
基于《伤寒杂病论》探析干燥综合征口干证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兆荣 王悦 莫成荣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6-20,共5页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方之祖”,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通过对其中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口干、口渴等条文整理分析,发现其病机主要归纳为津液输布失常和阴液亏虚两方面,故该文从这两个方... 干燥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燥痹”范畴。《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方之祖”,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通过对其中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口干、口渴等条文整理分析,发现其病机主要归纳为津液输布失常和阴液亏虚两方面,故该文从这两个方面将条文梳理,论述不同的病机、治法及方药,并结合相关的临床验案报道,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以期为临床诊治干燥综合征提供新思路,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 口干
下载PDF
《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之湿热兼表与瘀热在里证辨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窦一田 曹式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50-1851,共2页
辨析《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湿热兼表与瘀热在里的病机特点及药物配伍规律,阐述其理论内涵。
关键词 伤寒论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证治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永明 崔德强 +2 位作者 陈广东 袁小丹 李志鹏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38-40,共3页
分析归纳《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证治规律。小柴胡汤中柴胡和甘草是方根,治疗病证为外感、杂病、妇人病等三大类,可扶正祛邪、发汗解表。运用时需注意类证鉴别、方证转变和中病即止。
关键词 小柴胡汤 《伤寒杂病论》 证治
下载PDF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八条浅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娇娇 徐光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八条原文旨意。[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阅历代医家对第八条条文的注解,围绕妇人杂病的因机证治对本条原文进行分析、阐... [目的]探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八条原文旨意。[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阅历代医家对第八条条文的注解,围绕妇人杂病的因机证治对本条原文进行分析、阐释。[结果]《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八条为妇女诸病纲领,"因虚、积冷、结气"六字为其病因机要,而"因虚"居六字之首;第2句"久成肺痈"之"痈"字当是"痿"字之误;病证"凝坚在上"、"在中盘结",男女均可出现,非女子独有,"肺痿"、"寒疝"、"胁腹痛"、"脐下关元痛"、"劳热"、"肌肤甲错"等证在《金匮要略》其它篇章各有专述及记载;病证"在下"则专属妇人杂病,以经带诸病为主,证属虚寒夹瘀(郁)型。[结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开后世辨治妇人杂病之先河,随人类社会之发展,时代之更替,仲景对妇科杂病的认识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人杂病 金匮要略 第八条 注解 因机证治 中医经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