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bin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D2D Communications Underlaying Cellular Networks 被引量:7
1
作者 Xujie Li Wenna Zhang +1 位作者 Honglang Zhang Wenfeng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10期137-145,共9页
As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s usually reuses the resource of cellular networks, 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 and power control are crucial problems. However in most power control schemes, total data rates or ... As device-to-device(D2D) communications usually reuses the resource of cellular networks, 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 and power control are crucial problems. However in most power control schemes, total data rates or throughput are regarded as optimization criterion. In this paper, a combin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CAC) and power control scheme under guaranteeing QoS of every user equipment(UE) is proposed. First, a simple CAC scheme is introduced. Then based on the CAC scheme, a combin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power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 Nex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valuated. Finally, maximum DUE pair number and average transmitting power is calculat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2 D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proposed combining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nd power control sche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aximum DUE pair number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necessary Q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ice-to-device(D2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power control cellular networks
下载PDF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and conceptual system design for super low altitude satellite 被引量:1
2
作者 Ming Xu Jinlong Wang Nan Zho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1期43-58,共1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system engineering and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uper low altitude satel ites in the view of the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Due to the slight advance of imaging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focus... This paper deals with system engineering and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uper low altitude satel ites in the view of the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Due to the slight advance of imaging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focus of camera and the image element of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it is an innovative and economical way to improve the camera’s resolution to enforce the satel ite to fly on the lower altitude orbit. DFH-3, the mature satel ite bus de-velop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is employed to define the mass and power budgets for the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and the detailed engineering design for super low altitude satel ites. An effective iterative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ergodic representation of feasible mass and power bud-gets at the flight altitude under constraints. Besides, boundaries of mass or power exist for every altitude, where the upper boundary is derived from the maximum power, while the minimum thrust force holds the lower boundary before the power reaching the initial value. What’s more, an analytical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numerical y investigate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over the altitude, so that the nominal altitude could be selected from al the feasi-ble altitudes based on both the mass and power budgets and the repetitive ground traces. The local time at the descending node is chosen for the nominal sun-synchronous orbit based on the average evaluation function. After determining the key orbital ele-ments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the detailed engineering design on the configuration and other subsystems, like power, telemetry tele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TT&amp;C), an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ADCS),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benchmark bus, besides, some improvements to the bus are also implemented to accommodate the flight at a super low altitude. Two operation strategies, drag-free closed-loop mode and on/off open-loop mode, are presented to maintain the satel-lite’s altitude. Final y, a flight planning schedule for the satel ite is demonstrated from its launch into the initial altitude at the very beginning to its decay to death in th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low altitude computational mission analysis drag free control mass and power budget.
下载PDF
Neuro-Optimal Guidance Control for Lunar Soft Landing 被引量:3
3
作者 Wang, Dayi Li, Tieshou +1 位作者 Yan, Hui Ma, Xingr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22-31,共10页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 Returning to moon has become a top topic recently.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ft landing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lunar soft landing in this paper begins from a 100 km circular lunar parking orbit. Once the landing area has been selected and it is time to deorbit for landing, a ΔV burn of 19.4 m/s is performed to establish a 100×15 km elliptical orbit. At perilune, the landing jets are ignited, and a propulsive landing is performed. A guidance and control scheme for lunar soft landing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which combines optimal theory with nonlinear neuro-control. Basically, an optimal nonlinear control law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um trajectory from perilune to lunar surface in terms of Pontryagin's maximum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index. Therefore some optimal control laws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soft landing system due to the nonlinear mapping function of the neural network.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ontrol laws are verified in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condi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Functions Lunar landing Lunar missions Maximum principle Neural network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ORBITS
下载PDF
哈勃空间望远镜运行控制及规划模式研究综述
4
作者 张爱成 邹雪梅 +1 位作者 陈翔 朱常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6-46,共11页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作为首个大型且复杂的在轨空间天文观测站,其成功运行离不开NASA的主导及多个控制中心与机构的协同努力。深入探讨了哈勃任务的多机构协同管理模式,详细分析了运控中心飞行操作人员的构成及...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作为首个大型且复杂的在轨空间天文观测站,其成功运行离不开NASA的主导及多个控制中心与机构的协同努力。深入探讨了哈勃任务的多机构协同管理模式,详细分析了运控中心飞行操作人员的构成及其执行的典型操控活动。同时,针对HST的数据上下行处理及转发测控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地面软件系统的架构及其自任务实施以来的升级改造情况。全面分析了哈勃开展天文观测任务的全规划流程及周期规划模式。基于哈勃任务的成功实施经验,为我国未来开展空间望远镜任务提供了具体且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勃空间望远镜 运控中心 飞行操作 天文观测
下载PDF
卫星任务管控系统实战化检验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陈站华 李国勇 +2 位作者 高朝晖 余敬东 曹雁军 《计算机与网络》 2024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随着航天系统运用由业务运行模式向作战使用模式转变,对卫星任务管控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检验试验基于满足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条件单一、检验流程固定。为有效预防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好用”“不实用”的现象... 随着航天系统运用由业务运行模式向作战使用模式转变,对卫星任务管控系统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检验试验基于满足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条件单一、检验流程固定。为有效预防系统在使用中出现“不好用”“不实用”的现象,深入分析系统的实战化要求,构建了测试过程模型,提出了在上线前对系统进行全链路压测的测试方法。通过多角度想定系统应用场景,选取多样本数据,实现了最大限度地模拟实战环境,检验了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为信息系统的实战化检验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验模式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化检验 任务管控系统 全链路压测 场景
下载PDF
Design of Ground Control Station for Operation of Multiple Combat Entities
6
作者 Jinyeong Heo Suhwan Kim Yongjin James Kwon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Recently, if you look at the trend of the Unmanned Combat Entities (UCE) on the world that are actually operational, a large number of personnel per one UCE has been operating the GCS. However, UCEs to perform the att... Recently, if you look at the trend of the Unmanned Combat Entities (UCE) on the world that are actually operational, a large number of personnel per one UCE has been operating the GCS. However, UCEs to perform the attack/reconnaissance mission are very expensive assets and requi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to train for UCE operations. Accordingly, the futur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mportant to develop multiple UCE ground control station.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multiple UCE GCS that one operator can operate up to four UCEs. The software was built with a total of 6 displays using a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s prepar3D. Scenario of resear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operation of the South Korea-type future multiple UCE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for each of the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control Station Multiple Unmanned Combat Entities mission Planning System Ergronomics Design Task Load
下载PDF
无人机集群空中博弈对抗体系指挥控制模型
7
作者 吕茂隆 段海滨 +3 位作者 杨任农 张群 万路军 陈希亮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空中博弈对抗体系的指挥控制问题,系统阐述了无人机集群协同空战典型场景的作战过程模型,分析设计了空中无人机集群博弈对抗体系的作战任务剖面,构建了空中无人机集群协同作战体系信息流程模型。研究结论能够为空中无人... 针对无人机集群空中博弈对抗体系的指挥控制问题,系统阐述了无人机集群协同空战典型场景的作战过程模型,分析设计了空中无人机集群博弈对抗体系的作战任务剖面,构建了空中无人机集群协同作战体系信息流程模型。研究结论能够为空中无人作战体系构建、无人集群协同空战指挥控制架构以及协同作战规划设计方法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博弈对抗 体系 协同作战 指挥控制 任务剖面 信息流程模型
下载PDF
小天体智能附着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梁子璇 鲁冰洁 +5 位作者 崔平远 朱圣英 徐瑞 葛丹桐 宝音贺西 邵巍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24,I0003,共13页
面向小天体探测与开发稳健附着的需求,结合国内外小天体附着探测任务,分析了小天体智能附着技术的需求,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小天体附着探测的相关工程任务、介绍了小天体传统的刚性附着模式与新型智能柔性附着的概念、梳理了... 面向小天体探测与开发稳健附着的需求,结合国内外小天体附着探测任务,分析了小天体智能附着技术的需求,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小天体附着探测的相关工程任务、介绍了小天体传统的刚性附着模式与新型智能柔性附着的概念、梳理了小天体智能附着技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从动力学、任务规划、感知、导航、制导与控制等方面归纳总结了智能附着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小天体附着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天体 智能附着 柔性附着 任务规划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下载PDF
火星探测飞行控制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9
作者 金文马 陈俊刚 +2 位作者 润冬 程艳合 赵兴乾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95,共11页
针对火星探测超远测控距离、超大传输时延工况下飞行控制难题,研究了火星探测大时延飞行控制任务规划技术,构建了深空探测通用大时延飞行控制体系,提出了基于行星际大时延模型的预测迭代飞行控制方法,设计了深空测控上下行链路状态解耦... 针对火星探测超远测控距离、超大传输时延工况下飞行控制难题,研究了火星探测大时延飞行控制任务规划技术,构建了深空探测通用大时延飞行控制体系,提出了基于行星际大时延模型的预测迭代飞行控制方法,设计了深空测控上下行链路状态解耦合的控制模式,实现了火星探测器复杂测控数传模式切换天地协同自动化调度以及不同器地距离遥控发令传输时延自适应动态修正,测控资源优化配置,飞控事件合理安排及冲突自动排解等功能,解决了火星探测天地测控时延大、飞控工作模式新、器地状态协同难、应急处置要求高的难题。本研究有力确保了首次火星环绕探测和进入下降着陆(Entry,DescentandLanding,EDL)控制稳妥可靠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 大时延 飞行控制 任务规划 测控资源
下载PDF
基于任务模型的装备体系动态构建的语义实现机制和方法
10
作者 庞凯怡 熊庆旭 萧翰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3,32,共11页
针对异构装备协同完成任务时需要统一规范的装备体系描述,基于装备体系的应用目的提出面向任务完成的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的语义实现架构和方法。从装备体系“面向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出发,提出任务模型作为装备体系语义描述范式及其... 针对异构装备协同完成任务时需要统一规范的装备体系描述,基于装备体系的应用目的提出面向任务完成的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的语义实现架构和方法。从装备体系“面向使命任务”的本质要求出发,提出任务模型作为装备体系语义描述范式及其框架与构成;提出一种任务模型描述框架的原型实现方法,包括任务模型原型本体实现与动态控制机制,规范化描述装备体系及其动态重构过程。兵棋推演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任务模型具备描述框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语义描述 任务模型 体系构建 构建控制
下载PDF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通用化研究
11
作者 何文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信息汇聚中心和指挥控制中心,是保障飞行安全、遂行作战任务和共享侦察载荷信息的关键,同时也是无人机与其他作战力量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同的飞机平台单位、甚至相同单位不同的团队设计的...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作为无人机系统的信息汇聚中心和指挥控制中心,是保障飞行安全、遂行作战任务和共享侦察载荷信息的关键,同时也是无人机与其他作战力量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手段。目前不同的飞机平台单位、甚至相同单位不同的团队设计的地面控制站也无法通用,文中通过分析目前地面控制站现状,构建通用地面控制站型谱,建立通用化标准体系,设计系统和软件体系架构,提出无人机通用地面控制站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控制站 无人机 通用化 指挥控制 侦察任务 型谱 标准体系 体系架构
下载PDF
美军太空作战任务式指挥探析
12
作者 罗剑 于小红 +2 位作者 薛勇 王杰娟 黄林江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当前美军正加速太空军事力量转型发展,其太空军已明确将任务式指挥作为太空作战指挥控制的基本原则。阐述了任务式指挥的概念及内涵,辨析了任务式指挥与指挥控制的关系,分析了美军在太空领域推行任务式指挥的缘由。通过研究美军太空作... 当前美军正加速太空军事力量转型发展,其太空军已明确将任务式指挥作为太空作战指挥控制的基本原则。阐述了任务式指挥的概念及内涵,辨析了任务式指挥与指挥控制的关系,分析了美军在太空领域推行任务式指挥的缘由。通过研究美军太空作战任务式指挥在文化、系统、组织和力量等方面的经验,得出了对我国太空领域适应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启示,从而为加快太空领域指挥控制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作战 任务式指挥 指挥与控制 太空军
下载PDF
海洋自主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任务规划模型与技术发展研究
13
作者 王亮 徐同乐 +3 位作者 肖玉杰 李烨 靳子荣 郑升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8,共8页
跨域协同任务规划是无人系统实现集群化、自主化、多功能化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支撑。主要聚焦海洋自主无人系统,阐述了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特点,分析了跨域无人集群典型应用案例,提出了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任务规划的... 跨域协同任务规划是无人系统实现集群化、自主化、多功能化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支撑。主要聚焦海洋自主无人系统,阐述了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任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特点,分析了跨域无人集群典型应用案例,提出了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任务规划的控制结构和基本流程,构建了分布式任务规划模型,并通过剖析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下一步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海洋自主无人系统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协同 海洋自主无人系统 控制架构 分布式任务规划模型
下载PDF
甘肃特色防沙治沙总体布局及发展对策
14
作者 王增辉 陈文业 +4 位作者 肖云飞 谈嫣蓉 王斌杰 朱丽 窦英杰 《林草政策研究》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文中总结甘肃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围绕“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提出甘肃防沙治沙总体布局、攻坚任务,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遏制风沙危害的战略前沿阵地,生态保护任务艰巨。文中总结甘肃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围绕“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提出甘肃防沙治沙总体布局、攻坚任务,分析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生态用水保障、强化区域联防联治、强化政策支持、着力提升科技支撑,旨在为甘肃省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总体布局 战略任务 特色沙产业 甘肃省
下载PDF
音乐放松缓解作业人员应激情绪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秦海波 裴倩萍 +3 位作者 吴斌 田立平 王峻 刘芳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音乐放松对缓解特殊作业人员应激情绪的作用。方法在参加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工作人员中招募志愿者15人,任务过程中和任务后各进行1次音乐放松。在音乐放松前、后采集主观体验指标和唾液皮质醇指标,音乐放松过程中采... 目的研究音乐放松对缓解特殊作业人员应激情绪的作用。方法在参加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工作人员中招募志愿者15人,任务过程中和任务后各进行1次音乐放松。在音乐放松前、后采集主观体验指标和唾液皮质醇指标,音乐放松过程中采集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音乐放松后,心率(heart rate,HR)降低[(71.08±7.97)beats/min vs.(68.15±7.05)beats/min)],相邻NN间期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ferences,RMSSD)升高[(29.15±13.27)ms vs.(36.86±14.22ms)],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HF)升高[(219.05±180.39)ms^2vs.(329.01±235.87)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皮质醇(cortisol)水平降低[(6.50±1.04)ng/mL vs.(6.01±0.65)ng/mL],差异接近显著(P=0.079)。结论音乐放松对于缓解作业人员应激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HPA)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放松 皮质醇 心率变异性 任务控制人员
下载PDF
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0
16
作者 朱华勇 牛轶峰 +1 位作者 沈林成 张国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无人机系统是未来进行信息对抗、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火力打击的重要手段。"自主性"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实现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提高其智能程度,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 无人机系统是未来进行信息对抗、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火力打击的重要手段。"自主性"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实现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提高其智能程度,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需求,然后介绍了自主控制的概念和自主等级的划分;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感知与认知、规划与控制、协同与交互等;最后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控制 环境感知 任务规划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基于星上动态指令调度的卫星使用效能提升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田志新 汤海涛 +2 位作者 王中果 汪大宝 曹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5-1113,共9页
针对传统任务管理模式采用静态约束指令序列导致卫星使用效能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模型的动态约束自适应任务管理方案。采用面向用户的星地任务控制接口,利用地面仿真和星上实时遥测获取任务运行过程的动态约束参数,星载计算机据... 针对传统任务管理模式采用静态约束指令序列导致卫星使用效能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有向图模型的动态约束自适应任务管理方案。采用面向用户的星地任务控制接口,利用地面仿真和星上实时遥测获取任务运行过程的动态约束参数,星载计算机据此动态生成任务指令序列。针对某高性能光学卫星的仿真试验表明,与传统任务管理模式相比,卫星操作接口复杂度减少88.5%,任务注入效率提升699%,有效载荷数据传输效率提升10%,全球数据获取能力提升11%,对我国区域的实时数据获取能力提升100%。方案对遥感卫星在轨运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向图模型 面向用户的操作模式 星上指令调度 动态约束 效能提升
下载PDF
海洋勘测水下无人航行器的自主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严浙平 赵玉飞 陈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52-1158,共7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海洋勘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AS)的自主控制技术.自主控制结构采用分布式的智能体结构,智能体之间通过通信和协作来共同完成复杂的整体操作.海洋勘测使命要求航行器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中,利用不同的勘测...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的海洋勘测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MAS)的自主控制技术.自主控制结构采用分布式的智能体结构,智能体之间通过通信和协作来共同完成复杂的整体操作.海洋勘测使命要求航行器在动态不确定的环境中,利用不同的勘测传感器进行多个局部区域的勘测.引入基于多属性路径点的使命描述方法,方便使命描述和控制.使命控制过程采用离散事件驱动的Petri网形式建模.针对事件管理过程中并发事件缺乏中央控制的问题,离散事件被赋予优先级以消除冲突.通过湖海试验验证了所提自主控制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海洋勘测 使命控制 多智能体 PETRI网
下载PDF
基于XML的无人机任务链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龙涛 叶媛媛 +1 位作者 朱华勇 沈林成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33-235,260,共4页
对无人机系统地面任务控制站与飞行器通信协议中的任务链进行了研究。根据功能将任务链分为航路计划、传感器计划、通信计划和控制权限交接计划4个部分,建立了能够支持复杂任务的任务链模型。采用XML语言对任务链进行表达,增强了任务链... 对无人机系统地面任务控制站与飞行器通信协议中的任务链进行了研究。根据功能将任务链分为航路计划、传感器计划、通信计划和控制权限交接计划4个部分,建立了能够支持复杂任务的任务链模型。采用XML语言对任务链进行表达,增强了任务链的标准性和通用性。最后实现了任务控制站通过任务链控制多架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任务控制站 任务规划 任务链 仿真
下载PDF
空间在轨服务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66
20
作者 崔乃刚 王平 +1 位作者 郭继峰 程兴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5-811,共7页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方向,传统的、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空间在轨服务成为了今后这个方向的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技术,它以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 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空间在轨服务技术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方向,传统的、以航天飞机为代表的空间在轨服务成为了今后这个方向的发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技术,它以成本低、风险小、隐蔽性高、军事利用价值强等特点,成为了未来空间技术新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空间在轨服务技术的概念、任务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并着重分析了空间自主在轨服务中的自主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在轨服务 航天飞机 自主控制 任务规划 运行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