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拮抗菌株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
1
作者 罗政刚 车永梅 +4 位作者 刘知祥 王耀斌 叶青 李伟 刘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 黑胫病和青枯病是危害烟草生长的主要土传病害,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F012和F028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等多种植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研究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平板对峙试验中混合发酵液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抑菌率为77.91%,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1.7 mm;盆栽试验中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防效分别为74.49%和77.27%;混合发酵液能显著上调烟草叶片抗病关键基因NtPAL、NtEDS1、NtPR1和NtPR2的表达,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多酚氧化酶等保护酶活性。由以上结果可知,F012和F028混合发酵液可以激活烟草防御系统,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青枯病的抵抗能力。F012和F028菌株将是研制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理想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混合发酵液 烟草黑胫病 烟草青枯病 保护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酸枣仁百合发酵液的制备及功能研究
2
作者 闵祥博 郝斯佳 +3 位作者 余萍 李晶 矫艳平 赵迪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229-236,共8页
以酸枣仁、百合、黑枣、桑葚、黑果枸杞和葡萄籽等作为原料,使用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和γ-氨... 以酸枣仁、百合、黑枣、桑葚、黑果枸杞和葡萄籽等作为原料,使用植物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发酵。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和γ-氨基丁酸(GABA)浓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酸枣仁百合发酵液的发酵条件;然后对发酵液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最后探讨发酵液对受试者睡眠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酸枣仁百合发酵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菌密度10^(7)个/mL,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72 h,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制作的发酵液SOD酶活和GABA含量最高,产品酸甜适口,且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乳酸的含量为(13.00±0.04)g/kg、总酸的含量为(8.10±0.01)g/kg、粗多糖的含量为(10.40±0.01)g/kg。睡眠试验的结果表明:酸枣仁百合发酵液可以明显改善受试者的多种睡眠问题,且改善效果随着服用时间、服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服用10 d后,便能明显缩短低剂量组受试者的入睡时间并且延长睡眠时长。本研究证实酸枣仁百合发酵液可有效改善受试者的睡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水果 酸枣仁 药食同源 改善失眠 多菌发酵
下载PDF
不同酵母混合发酵对猕猴桃果酒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黄义芬 肖辰 左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将库德毕赤酵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有孢汉逊酵母分别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品,对不同混菌组合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以及最终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 将库德毕赤酵母、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有孢汉逊酵母分别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品,对不同混菌组合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以及最终产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利比克迈耶氏酵母与安琪酿酒酵母混合发酵制备的猕猴桃果酒感官评定结果最佳,其乙醇体积分数为10.25%±0.06%、还原糖含量为(2.07±0.01) g/L、总酸含量为(6.85±0.35)g/L、pH为3.60±0.07、总多酚含量为(756.11±58.97)mg/L、总黄酮含量为(98.40±10.0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酒 混菌发酵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海鲈混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4
作者 聂诗 吴燕燕 +2 位作者 赵永强 王悦齐 李来好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5-892,共8页
为改善发酵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风味和口感,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作为外加复合菌株发酵剂,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海鲈混菌发酵工艺条... 为改善发酵海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风味和口感,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作为外加复合菌株发酵剂,以感官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海鲈混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探究了接菌发酵对海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鲈的最优发酵条件为戊糖片球菌与植物乳杆菌体积比为2∶1、接种菌量为1.0%、发酵时间为30 h和发酵盐添加量为3%;在此工艺条件下,与自然发酵海鲈相比,接菌发酵海鲈的a^(*)值由-1.89增加至-0.94,b^(*)值由1.71下降至1.48,发酵海鲈色泽得到改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性分别由40.17 g、0.44 mJ、33.27 g增加至223.33 g、3.29 mJ、219.30 g,发酵海鲈质地得到明显改善;接菌发酵海鲈的总酸和氨基态氮含量分别提升了23.13%和40.07%。研究表明,混菌发酵有利于提升海鲈的品质和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鲈 混菌发酵 发酵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添加不同微生物数控发酵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
5
作者 彭文书 周伟鹏 +5 位作者 王桥美 杨瑞娟 赵苗苗 龚婉莹 刘聪 严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2-113,共12页
目的研究数控发酵中微生物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固态混合菌接种微小根毛霉、烟曲霉、米曲霉、溜曲霉、总状毛霉、泡盛曲霉、异常毕赤酵母、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等不同微生物,追踪检测发酵过程... 目的研究数控发酵中微生物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固态混合菌接种微小根毛霉、烟曲霉、米曲霉、溜曲霉、总状毛霉、泡盛曲霉、异常毕赤酵母、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等不同微生物,追踪检测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动态变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香气物质。通过其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感官审评结果及发酵成品香气物质对比,分析接菌数控发酵对普洱熟茶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在发酵过程中,各实验组之间理化成分存在差异性(P<0.05),总体大框发酵效果好于小框发酵;茶叶中香气成分接菌发酵后烷烃、杂氧化合物、酚类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酸类化合物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增长趋势,酮类、醇类化合物减少,其余物质变化趋势不大,波动略小。结论添加不同微生物数控发酵能够有效缩短发酵时长,减少杂菌污染,提升普洱熟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发酵 普洱熟茶 固态单菌 混合菌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米糠产谷维素的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评估
6
作者 夏欣欣 林海 +2 位作者 杨谷良 彭霞 贺辛乐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4-161,共8页
目的:提高米糠谷维素的得率。方法:以米糠为研究对象,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固态发酵菌种,以谷维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 目的:提高米糠谷维素的得率。方法:以米糠为研究对象,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固态发酵菌种,以谷维素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对发酵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混菌固态发酵法富集谷维素的原理。结果:在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处理下,米糠谷维素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44 h,发酵温度34℃,接种量10%,含水量40%,在此条件下谷维素含量为(7.816±0.038)mg/g,是未发酵米糠谷维素含量的1.9倍。混菌固态发酵法制备的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220±0.007),(0.409±0.014)mg/mL,与未发酵米糠相比,其IC50值分别降低了28.6%和39.7%。SEM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固态发酵后米糠组织表面油脂更少,结构疏松多孔,更加有利于米糠中谷维素的释放。结论:米糠经混菌固态发酵后,谷维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米糠 谷维素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混合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传统发酵豆豉中活性细菌群落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然 龚福明 +2 位作者 李洁 罗义勇 柳陈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94,共5页
选择两个使用传统发酵的豆豉样品,先进行混合预培养,再对混合培养液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最后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在序列相似度为98%时多样性均较高。其中XG_1的主要细菌为肠球菌、甲基营养... 选择两个使用传统发酵的豆豉样品,先进行混合预培养,再对混合培养液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扩增及焦磷酸测序,最后对得到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样品在序列相似度为98%时多样性均较高。其中XG_1的主要细菌为肠球菌、甲基营养型芽孢菌和乳酸片球菌,在XG_2中的主要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豆豉 混合培养 细菌群落 焦磷酸测序
下载PDF
木薯渣生产菌体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管军军 张同斌 +1 位作者 崔九红 李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556-9558,9596,共4页
[目的]研究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的适宜菌种及条件。[方法]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选用霉菌单菌种、酵母菌单菌种及二者混菌种为供试菌种,通过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并以混合菌为菌种进行4因素正交试验。[结果]混菌种发酵所得蛋白... [目的]研究利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的适宜菌种及条件。[方法]以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选用霉菌单菌种、酵母菌单菌种及二者混菌种为供试菌种,通过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并以混合菌为菌种进行4因素正交试验。[结果]混菌种发酵所得蛋白含量高于单菌种;在混菌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无机氮源,产物中蛋白含量显著提高;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生产菌体蛋白影响顺序为:发酵温度>接种比例>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时间;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温度30℃,时间5 d,培养基含水量60%,酵母菌和霉菌接种比2∶1,其蛋白质含量可达15.68%,较原料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木薯渣混菌固态发酵后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作为饲料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菌体蛋白 混菌发酵 固态发酵
下载PDF
混合菌固体发酵白酒酒糟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余乾伟 胡靖 +4 位作者 谢邦祥 杜鹏程 何斌 张翼 黄情饮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4年第5期87-89,96,共4页
以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单一菌种筛选,筛选出具有较好的产粗蛋白能力的菌株,分别为黑曲霉A11、康氏木霉T8、白地霉G1,并通过混菌实验,初步确定各菌种的添加比例,经试验验证以2∶2∶3的比例为最佳,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9... 以白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单一菌种筛选,筛选出具有较好的产粗蛋白能力的菌株,分别为黑曲霉A11、康氏木霉T8、白地霉G1,并通过混菌实验,初步确定各菌种的添加比例,经试验验证以2∶2∶3的比例为最佳,粗蛋白含量最高为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混菌 固体发酵 蛋白饲料
下载PDF
葡萄糖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法生产2-酮基-L-古龙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军 康艳红 +2 位作者 杨伟超 王纯利 徐慧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50-53,共4页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的方法,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菌系生长产酸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控。最适加糖调控措施为:装液量为20 mL/250 mL摇瓶,接种量为10%,加糖时间为发酵启动后24 h,加糖量为0.08%,培养温度为29℃。最终调控组与... 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的方法,对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菌系生长产酸过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控。最适加糖调控措施为:装液量为20 mL/250 mL摇瓶,接种量为10%,加糖时间为发酵启动后24 h,加糖量为0.08%,培养温度为29℃。最终调控组与对照组相比糖酸转化率提高了3.02%,发酵周期缩短了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发酵 2-酮基-L-古龙酸 混菌发酵体系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和饮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原媛 欧竤宇 +2 位作者 汤卫华 李飞 贾士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8-191,共4页
在以葡萄糖和酵母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中,研究了假丝酵母菌(CandidaSp.Y-7)和胚乳杆菌(Lactobocillus PlantarumL-1)对木醋杆菌(A.Xylinum X-2)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Y-7)能促进木醋杆菌(A.Xylinum X-2)生产细... 在以葡萄糖和酵母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中,研究了假丝酵母菌(CandidaSp.Y-7)和胚乳杆菌(Lactobocillus PlantarumL-1)对木醋杆菌(A.Xylinum X-2)生产细菌纤维素的影响。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Y-7)能促进木醋杆菌(A.Xylinum X-2)生产细菌纤维素,产量提高了39%,而胚乳杆菌(Lactobocillus PlantarumL-1)对木醋杆菌生产纤维素无明显促进作用。以蔗糖和茶水为培养基,利用木醋杆菌(A.Xylinum X-2)、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Y-7)和胚乳杆菌(Lactobocillus Plantarum L-1)三株菌的互生作用,生产细菌纤维素及饮料,实现清洁生产和零废水排放。培养3d,当pH3.0时终止发酵,细菌纤维素产量0.5g/L。发酵液经调配制成饮料,保质期大于6个月。发酵液深度及气液表面积对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有影响,发酵液深度以2~4cm为宜。采用间歇反复发酵生产工艺,可将细菌纤维素产量提高至2.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饮料 多菌种发酵 木醋杆菌 清洁生产
下载PDF
一步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丙倩 管军军 +2 位作者 杨国浩 李世豪 杨晓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一步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3∶1∶3。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豆粕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温度32.4℃,含水量45.8%,接种量12... 利用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一步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酵母菌、米曲霉、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最佳接种比例为1∶3∶1∶3。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豆粕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温度32.4℃,含水量45.8%,接种量12%。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小分子肽含量由1.22%提高到5.41%,粗蛋白含量由46.0%提高到55.1%。通过SDS-PAGE和发酵豆粕的物理特性分析得出,发酵豆粕中大分子蛋白基本降解为14.4 kDa以下的小分子肽,且具有浓郁的酸香和醇香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固态发酵 响应面试验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混合拮抗菌防治葡萄白腐病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齐牧遥 赵丹 +2 位作者 王芬 谢云 陈五岭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
为筛选并优化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混合拮抗菌工业生长的最优培养基,试验选择复合诱变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PT2′,与具有较高拮抗能力的广谱拮抗菌QM34混合培养,以吸光值与抑菌圈大小为标准,筛选最佳培养基;进而在确定的培养基配方中加入... 为筛选并优化用于防治葡萄白腐病的混合拮抗菌工业生长的最优培养基,试验选择复合诱变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PT2′,与具有较高拮抗能力的广谱拮抗菌QM34混合培养,以吸光值与抑菌圈大小为标准,筛选最佳培养基;进而在确定的培养基配方中加入少量的MnS,观察其对混合菌株发酵液拮抗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液体培养基对混合发酵液中的菌数和发酵液的拮抗能力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确定其最佳配比为:玉米粉150.0 g/L,α-淀粉酶1.5 g/L,糖化酶1.1 g/L,CO(NH2)2 5.0 g/L,KH2PO4 5.0 g/L。低质量浓度MnS可以提高混合菌株的拮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株 混合发酵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松针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育肥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娜 丁秋芸 +3 位作者 孙建政 库倩倩 沈思军 孙国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2,共6页
试验研究松针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育肥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50只哈萨克公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羊。松针在混合青贮中的比例分别为0(Ⅰ组)、5%(Ⅱ组)、10%(Ⅲ组)、20%(Ⅳ组)、30%(Ⅴ组)。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 试验研究松针与苜蓿混合青贮对育肥羔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50只哈萨克公羔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羊。松针在混合青贮中的比例分别为0(Ⅰ组)、5%(Ⅱ组)、10%(Ⅲ组)、20%(Ⅳ组)、30%(Ⅴ组)。正式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每组选取4只羔羊,取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析瘤胃菌群结构。结果显示,试验Ⅴ组羔羊瘤胃pH值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Ⅴ组羔羊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Ⅱ组(P<0.05);试验Ⅴ组羔羊乙酸浓度、乙酸/丙酸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羔羊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Ⅳ组、Ⅴ组(P<0.05);试验Ⅰ组羔羊普雷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Ⅴ组(P<0.05);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羔羊产琥珀酸菌属和瘤胃球菌属丰度显著高于试验Ⅳ组、Ⅴ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30%松针与苜蓿混合青贮可显著降低羔羊瘤胃氨态氮、丙酸和丁酸浓度,提高乙酸/丙酸,降低瘤胃内菌群丰度;日粮中松针占混合青贮的比例建议低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苜蓿 混合青贮 羔羊 瘤胃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白酒糟的多元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蔡凤娇 蔡林洋 +1 位作者 孔博 汪江波 《酿酒》 CAS 2020年第2期11-15,共5页
我国是一个蒸馏酒酿造大国,白酒每年的产量巨大,伴随而来的副产物酒糟产量也巨大。酒糟里面成分复杂,大量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留在酒糟中,酒糟还保留比较致密的纤维结构难以分解,使其利用变得困难,如果能够合理利用酒糟里面的成分,就能... 我国是一个蒸馏酒酿造大国,白酒每年的产量巨大,伴随而来的副产物酒糟产量也巨大。酒糟里面成分复杂,大量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留在酒糟中,酒糟还保留比较致密的纤维结构难以分解,使其利用变得困难,如果能够合理利用酒糟里面的成分,就能变废为宝,为企业带来效益;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是否使用微生物的角度介绍几种现有的对酒糟进行开发利用的方法,为更好地应用酒糟这一资源提供思路,同时展望一下接下来酒糟综合利用比较有可行性的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利用 简单处理 混菌发酵 纯菌发酵
下载PDF
白酒糟的多元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凤娇 蔡林洋 +1 位作者 孔博 汪江波 《酿酒》 CAS 2019年第6期9-12,共4页
我国是一个蒸馏酒酿造大国,白酒每年的产量巨大,伴随而来的副产物酒糟产量也巨大。酒糟里面成分复杂,大量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留在酒糟中,酒糟还保留比较致密的纤维结构难以分解,使其利用变得困难,如果能够合理利用酒糟里面的成分,就能... 我国是一个蒸馏酒酿造大国,白酒每年的产量巨大,伴随而来的副产物酒糟产量也巨大。酒糟里面成分复杂,大量的微生物代谢抑制物留在酒糟中,酒糟还保留比较致密的纤维结构难以分解,使其利用变得困难,如果能够合理利用酒糟里面的成分,就能变废为宝,为企业带来效益;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是否使用微生物的角度介绍几种现有的对酒糟进行开发利用的方法,为更好地应用酒糟这一资源提供思路,同时展望一下接下来酒糟综合利用比较有可行性的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利用 简单处理 混菌发酵 纯菌发酵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刺五加-五味子混菌发酵工艺的研究
17
作者 茆鑫 郑剑斌 +2 位作者 李广耀 曲敏 郑心琪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7-64,共8页
刺五加和五味子是药食同源植物,也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新资源食品,多糖是刺五加和五味子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刺五加-五味子,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菌种比例、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进行优... 刺五加和五味子是药食同源植物,也是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的新资源食品,多糖是刺五加和五味子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采用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协同发酵刺五加-五味子,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对菌种比例、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混菌发酵刺五加-五味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嗜酸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比例为1:2、接种量为5%、初始pH值为5.5、料液比为1:20、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72h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5.84%,较未发酵水液增加了59.12%,黄酮和皂苷含量分别增加了89.81%和88.48%。发酵液呈深褐色,有淡淡的苦涩味。研究表明混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良好,且存在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促进了多糖的代谢合成,为后续刺五加-五味子发酵液的进一步食品开发利用、拓展绿色功能性食品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五味子 多糖 混菌发酵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菌培养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莲 卢红梅 +3 位作者 陈莉 罗锦洪 苏佳 乔岩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针对工业上食醋淋浇发酵过程中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膜的普遍现象,考虑在同一发酵体系中同时培养醋酸菌和木醋杆菌,研究了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和醋酸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生物量、细菌纤维... 针对工业上食醋淋浇发酵过程中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膜的普遍现象,考虑在同一发酵体系中同时培养醋酸菌和木醋杆菌,研究了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菌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和醋酸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通过测定发酵过程中的生物量、细菌纤维素和醋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利用Origin8.0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综合产物生成模型以及底物消耗模型,同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拟合良好,且相对误差较小,说明该组模型能很好的反应木醋杆菌与醋酸菌混菌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菌发酵 食醋 细菌纤维素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