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modomain-helicase-DNA binding protein 5, 7 and pronecrotic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serve as potential prognostic bio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resecte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s 被引量:2
1
作者 Crystal S Seldon Lauren E Colbert +3 位作者 William A Hall Sarah B Fisher David S Yu Jerome C Landr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4期358-365,共8页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deadliest cancers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esearch directed towards identifying potential biomarkers that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 Pancreatic cancer is one of the deadliest cancers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esearch directed towards identifying potential biomarkers that can be used to diagnose and provide prognostic information for pancreatic cancer. These markers can be used clinically to optimize and personalize therapy for individual patients. In this review, we focused on 3 biomarkers involved in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pathway and the necroptosis pathway: Chromodomainhelicase-DNA binding protein 5, chromodomain-helicaseDNA binding protein 7, and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present literature provided for these biomarkers and current studies in which their effectiveness as prognostic biomarker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future use as biomarkers in clinical medicine. Based on the data presented, these biomarkers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and should be validated in future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modomain-helicase-DNA BINDING PROTEIN 5 Chromodomain-helicase-DNA BINDING PROTEIN 7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Biomarker
下载PDF
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艳 梁玉美 +1 位作者 冯燕妮 杨松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外周血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NEC患儿纳入NEC组,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NEC组(Ⅰ级)60例和重度NEC组(Ⅱ~Ⅲ级)32例,另选取同期诊治的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明确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EC回肠组织和正常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及联合预测重度NEC的价值。结果NEC组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41±0.52)、(3.03±0.64),高于对照组的(1.02±0.21)、(0.93±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C回肠组织中RIPK3、MLKL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0±0.21)、(1.13±0.24),高于正常回肠组织的(0.34±0.12)、(0.3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组患儿外周血RIPK3 mRNA与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623,P<0.001)。重度NEC组合并气腹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者占比和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轻度NE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PK3 mRNA、MLKL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是重度NE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RIPK3 mRNA、MLKL mRNA联合预测重度NEC的曲线下面积大于RIPK3 mRNA、MLKL mRNA单独预测(Z=4.127、4.261,P<0.05)。结论RIPK3 mRNA、MLKL mRNA在NEC患儿外周血中表达升高,两者均与NEC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且两者联合检测对重度NEC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奶牛乳房炎源性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月 陈莉 +1 位作者 邓昭举 韩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共13页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乳链球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流行率逐年上升。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是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信号蛋白,当MLKL被磷酸化激活后,可易位至细胞膜并诱导膜透化,从而导致坏死性...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无乳链球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流行率逐年上升。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是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关键信号蛋白,当MLKL被磷酸化激活后,可易位至细胞膜并诱导膜透化,从而导致坏死性凋亡。为了探究MLKL介导的坏死性凋亡在无乳链球菌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中的分子机制,本试验通过构建无乳链球菌C28和B19菌株感染bMECs的体外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Western blot试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凋亡、坏死、坏死性凋亡和炎性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感染0 h相比,C28和B19菌株感染9 h时bMECs凋亡细胞数量开始下降,坏死细胞数量增多,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K3)和磷酸化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p-MLKL)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ase-8)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死亡的方式为程序性坏死。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中大量MLKL定位至线粒体,p-MLKL向细胞膜转位。与C28和B19菌株感染组相比,沉默MLKL基因可显著降低p-MLKL表达量(P<0.05),表明MLKL参与无乳链球菌诱导的bMECs程序性坏死。与C28和B19菌株感染组相比,沉默MLKL基因可显著降低无乳链球菌诱导的bMECs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和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表达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量(P<0.05),极显著降低TNF-α、IL-1β、IL-6和IL-18的释放量(P<0.01,P<0.001或P<0.000 1)。结果表明,MLKL作为无乳链球菌诱导bMECs引发坏死性凋亡的执行蛋白,可激活bMECs中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最终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坏死性凋亡 假激酶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
下载PDF
血浆RIP1、RIP3和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4
作者 花威 徐刚 +2 位作者 李玲 王娟 贾乔迪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190-21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 目的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117例(感染组),Hp阴性CAG患者133例(CAG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其中感染组依据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LGA)标准分为Ⅰ期39例、Ⅱ期26例、Ⅲ期32例、Ⅳ期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RIP1、RIP3、MLKL水平与OLGA分期和Hp感染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RIP1、RIP3、MLKL对CAG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分别为(8.70±0.54)μg/mL、(16.49±0.51)μg/mL、(5.70±1.29)μg/mL,明显高于CAG组的(5.70±1.24)μg/mL、(9.02±0.46)μg/mL、(4.49±0.51)μg/mL和对照组的(1.12±0.34)μg/mL、(5.69±0.74)μg/mL、(1.26±0.4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G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LGA分期增加,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逐渐升高,结果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MLKL与OLGA分期均呈正相关(r=0.693、0.721、0.774,P<0.05),与Hp感染均呈正相关(r=0.0.785、0.711、0.8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和MLKL是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浆RIP1、RIP3和MLKL联合预测CAG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明显高于血浆RIP1、RIP3、MLKL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17、0.734、0.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CAG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OLGA分期和Hp感染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CAG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相关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斌斌 苗瑞晗 +1 位作者 王学林 刘晓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程序性坏死标志物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水平、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新的脑梗死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综述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在胰腺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润泽 秦靖 +7 位作者 郭晨博 胡耀华 汪湛东 张延英 宋冰 白敏 师长宏 汪永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3-941,共9页
坏死性凋亡介于细胞凋亡和坏死之间,是一种受调控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非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诱导炎症反应发生。研究表明,它与胰腺疾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胰腺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且相关的坏死... 坏死性凋亡介于细胞凋亡和坏死之间,是一种受调控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非依赖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可诱导炎症反应发生。研究表明,它与胰腺疾病的病程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在胰腺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的双向调控作用,且相关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与诱导剂有望用于胰腺疾病的治疗。基于此,本文对坏死性凋亡发生的机制及其在胰腺疾病进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胰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认识,为其靶向性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急性胰腺炎 胰腺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
下载PDF
RIP1、MLKL蛋白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姜燕 郭越 +2 位作者 王芳 张学 牛彦斌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在未分化甲状腺癌(A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ATC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手术标本组织中RIP1、MLKL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RIP1、MLKL在AT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模式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培养人未分化型甲状腺癌THJ-11T、THJ-16T、THJ-21T、ASH-3、BHT101细胞系、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CAL-62、PDTC-1、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Nthy-ori 3-1、HTORI-3,利用Western blot法及RT-PCR检测细胞系中RIP1、MLKL的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人甲状腺细胞系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系相比,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中RIP1、MLKL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更高。(2)48例ATC患者中,14例起源于乳头状甲状腺癌(PTC),34例起源于滤泡状甲状腺癌(FTC)。肿瘤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多形性。形态学特征包括梭形细胞为主的肉瘤样及鳞状细胞样。(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IP1表达主要定位于ATC细胞膜。48例ATCs中有24例(50.0%)RIP1染色阳性。组织中含有混合岛状或低分化癌成分。MLKL阳性细胞核表达清晰,48例ATC患者中有29例(60.4%)患者MLKL染色阳性。(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IP1和MLKL过度表达会缩短ATC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P<0.05),但对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明显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RIP1高表达、MLKL高表达、N分期、M分期均是影响ATC患者DFS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RIP1、MLKL高表达与ATC的发生及DFS密切相关,或可作为ATC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 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
下载PDF
Mismatched effects of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 on hepatic steatosis and inflamma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被引量:7
8
作者 Waqar Khalid Saeed Dae Won Jun +5 位作者 Kiseok Jang Sang Bong Ahn Ju Hee Oh Yeon Ji Chae Jai Sun Lee Hyeon Tae K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8年第48期5477-5490,共14页
AIM To validate the effects of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RIP3) dele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and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METHODS Wild-type(WT) and RIP3 knockout(KO) mice w... AIM To validate the effects of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RIP3) deletion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and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METHODS Wild-type(WT) and RIP3 knockout(KO) mice werefed normal chow and high fat(HF) diets for 12 wk. The body weight was assessed once weekly. After 12 wk, the liver and serum samples were extracted. The liver tissue expression levels of RIP3, 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polipoprotein-B, X-box binding protein-1,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fatty acid synthas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36, diglyceride acyltransferase,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 and interleukin-6 were assessed. Oleic acid treated primary hepatocytes from WT and RIP3 KO mice were stained with Nile red. The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cluding chemokine(C-X-C motif) ligand(CXCL) 1, CXCL2, and TNF-α, in monocytes was evaluated.RESULTS RIP3 KO HF diet fed mice showed a significant gain in body weight, and liver weight, liver to body weight ratio, and liver triglycerides were increased in HF diet fed RIP3 KO mice compared to HF diet fed WT mice. RIP3 KO primary hepatocytes also had increased intracellular fat droplets compared to WT primary hepatocytes after oleic acid treatment. RIP3 overexpression decreased hepatic fat content.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s secretion markers(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nd apolipoprotein-B) was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in RIP3 KO mice. The overall NAFLD Activity Score was the same between WT and RIP3 KO mice; however, RIP3 KO mice had increased fatty change and decreased lobular inflammation compared to WT mice. Inflammatory signals(CXCL1/2,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ncreased after lipopolysaccharide and pancaspase inhibitor(necroptotic condition) treatment in monocytes. Neutrophil chemokines(CXCL1, and CXCL2) were decreased, and TNF-α was increased after RIP3 inhibitor treatment in monocytes.CONCLUSION RIP3 deletion exacerbates steatosis, and partially inhibits inflammation in the HF diet induced NAFL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CROPTOSIS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3 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STEATOSIS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文正燕 孙传俊 杨献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caspase-8及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mRNA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75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CHB)组(n=67)、肝硬化(LC)组(n=61)和肝细胞肝癌(HCC)组(n=47);另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8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各组受试者外周静脉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对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4组受试者PBMC中MLKL、RIPK3、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9.364、1009.381、159.407,P<0.05)。CHB组、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C组、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HB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HB组(P<0.05)。HCC组患者PBMC中MLKL、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LC组,caspase-8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LC组(P<0.05)。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不同阶段HBV感染组患者PBMC中MLKL mRNA表达与RIPK3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14、0.432、0.449,P<0.01),MLKL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56、-0.378、-0.721,P<0.01),RIPK3 mRNA表达与caspase-8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15、-0.400、-0.416,P<0.01)。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CHB和HCC的AUC分别为0.918、0.859和0.912,三者联合鉴别CHB和HCC的AUC为0.945。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鉴别LC和HCC的AUC分别为0.768、0.834和0.839,三者联合鉴别LC和HCC的AUC为0.895。结论HBV感染不同阶段患者PBMC中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MLKL、caspase-8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不同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肝癌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CASPASE-8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下载PDF
RIP3/MLKL通过激活4EBP1-eIF4E通路诱导程序性坏死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树超 徐玫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9-985,共7页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 目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介导的细胞死亡形式,有研究指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可能参与程序性坏死的调控,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 protein 1,4EBP1)-真核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通路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最重要的下游分子通路之一,然而此通路是否参与程序性坏死的发生,目前尚无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索4EBP1-eIF4E通路在程序性坏死中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首先向小鼠上皮样成纤维细胞系L929细胞中加入程序性坏死诱导剂TSZ(TNF-α/SM-164/Z-VAD-FMK),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坏死情况;进一步向敲除RIP3和MLKL基因的L929细胞中加入TSZ,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EBP1和eIF4E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野生型L929细胞用TSZ处理后,坏死细胞增加,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磷酸化的4EBP1(phosphorylated 4EBP1,p-4EBP1)/4EBP1值增加(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磷酸化的eIF4E(phosphorylated eIF4E,p-eIF4E)/eIF4E值增加(均P<0.01);在敲除L929细胞中的RIP3和MLKL基因后,PI阳性坏死细胞明显减少,4EBP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p-4EBP1/4EBP1值下降(P<0.05或P<0.01),eIF4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p-eIF4E/eIF4E值下降(均P<0.01)。结论:4EBP1-eIF4E通路在RIP3/MLKL介导的程序性坏死中发生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真核起始因子4E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邹曲 符丹丹 +1 位作者 范腾阳 欧阳瑶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0-1065,共6页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Wo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o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50、100 mg/kg),氨茶碱组(阳性对照,灌胃给药,2.3 mg/kg),重组大鼠受体...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Wog)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Wog低、高剂量组(灌胃给药,50、100 mg/kg),氨茶碱组(阳性对照,灌胃给药,2.3 mg/kg),重组大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激活剂]组(尾静脉注射给药,8μg/kg),Wog高剂量+rRIPK1组(灌胃100 mg/kg Wog并尾静脉注射8μg/kg rRIPK1),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利用烟熏联合气管注射脂多糖的方法构建COPD模型。建模24 h后,进行给药处理;每天给药1次,持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吸气峰流量(PIF)、呼气峰流量(PEF)、每分钟通气量(MV)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并测定大鼠肺组织中RIPK1、RIPK3、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MLKL)mRNA和RIPK1、RIPK3、磷酸化MLKL(p-MLK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IF、PEF、MV、FEV_(1)/FVC比值显著降低(P<0.05),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支气管壁增厚,肺上皮细胞凋亡率及RIPK1、RIPK3、MLKL mRNA和RIPK1、RIPK3、p-MLKL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Wog低、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而rRIPK1组大鼠对应指标却显著恶化(P<0.05),病理损伤也进一步加重;并且,rRIPK1可明显减弱高剂量Wog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和RIPK1/RIPK3/MLKL通路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Wog可能通过抑制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改善COPD大鼠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激酶区域样蛋白
下载PDF
坏死样凋亡执行分子MLKL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叙言 涂画 彭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坏死样凋亡是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之一,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信号通路介导。其中,MLKL对坏死样凋亡最终执... 坏死样凋亡是细胞调节性死亡方式之一,由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1/RIPK3/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 protein,MLKL)信号通路介导。其中,MLKL对坏死样凋亡最终执行分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IPK1/RIPK3/MLKL坏死复合体的形成诱导MLKL磷酸化激活,活化的MLKL插入细胞膜双分子层形成膜孔,破坏膜完整性,从而导致细胞死亡。除参与坏死样凋亡外,MLKL也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如中性粒细胞特殊死亡方式(NETosis),细胞焦亡和细胞自噬]密切相关。MLKL参与多种细胞死亡通路异常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病理过程,有可能成为多种疾病的治疗靶点。了解MLKL在不同细胞死亡方式中的作用,可为多种MLKL相关疾病靶点的寻找奠定基础,也可为MLKL抑制剂的开发应用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样凋亡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 心血管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癌症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非坏死性凋亡功能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沈钺 陈东良 +1 位作者 陆远富 李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00-2106,共7页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Degterev等[1]于2005年命名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受阻时,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备用途径确保细胞死亡的进展[2]。不同于凋亡对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依赖,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依赖于混合谱系激酶...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Degterev等[1]于2005年命名的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受阻时,坏死性凋亡作为一种备用途径确保细胞死亡的进展[2]。不同于凋亡对胱天蛋白酶(caspase)活性的依赖,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依赖于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的磷酸化。MLKL属于蛋白激酶超家族,是一种不具有激酶功能的假激酶,作为终末专属效应蛋白在坏死过程中发挥作用[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坏死性凋亡 自噬 内体转运 磷酸化 易位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抑制剂Pexidartinib对小鼠遥远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的影响
14
作者 王来法 王雪琴 +2 位作者 邓玲 张辉 崔艳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107-1113,共7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抑制剂Pexidartinib对小鼠遥远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2组小鼠均置于场景恐惧反应箱中进行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训练,构建场景性恐惧模型,并记录每...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抑制剂Pexidartinib对小鼠遥远场景性恐惧记忆再巩固的影响。方法将12只健康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2组小鼠均置于场景恐惧反应箱中进行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训练,构建场景性恐惧模型,并记录每次电击后小鼠的僵直时间;7 d后,实验组小鼠给予含Pexidartinib制剂PLX3397的鼠粮喂养,对照组小鼠给予普通鼠粮喂养,直至行为实验结果。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训练后第16天,将小鼠重新放入场景恐惧反应箱中进行恐惧记忆唤起,不给予任何刺激呈现,小鼠自由探索5 min后取出,记录小鼠在此期间的僵直时间。在恐惧记忆唤起后24 h,将小鼠再次置于场景恐惧反应箱中,使其自由探索3 min,并记录其在该时间段所呈现的僵直时间。采用僵直时间百分比来表示小鼠的恐惧反应。行为实验结束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2组各取3只小鼠迅速开胸暴露心脏,将灌注针自心尖插入左心室,使用4℃预冷的40 g·L^(-1)多聚甲醛(pH=7.4)进行灌注,至小鼠全身不自主抽动消失、全身肢体僵硬为止,取脑组织,多聚甲醛溶液固定,置于蔗糖溶液进行沉糖,然后用组织包埋剂包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组小鼠海马中小胶质细胞数量。2组其余小鼠迅速断头取脑组织,冰上分离两侧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溴结构域蛋白4(pBRD4)、消皮素D(GSDMD)、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蛋白表达。结果在场景性恐惧条件化训练阶段,2组小鼠的僵直时间百分比均随足底电击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但2组小鼠第1、2、3、4、5次电击后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起阶段,2组小鼠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记忆检测阶段,实验组小鼠的僵直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海马CA1、CA3和DG区小胶质细胞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海马组织中pBRD4、GSDMD和MLKL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胶质细胞抑制剂Pexidartinib能够损伤遥远场景性恐惧记忆的再巩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下调pBRD4、GSDMD和MLKL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Pexidartinib 遥远场景性恐惧 记忆再巩固 磷酸化溴结构域蛋白4 消皮素D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下载PDF
麦冬皂苷D’通过RIP1/MLKL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程序性坏死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佳佳 卢宗亮 +3 位作者 孔亚 宋伟 王贺 许红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1-207,共7页
目的研究天然皂苷类化合物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OPD’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后,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和PI双染,Wes... 目的研究天然皂苷类化合物麦冬皂苷D’(Ophiopogonin D’,OPD’)对雄激素非依赖的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OPD’处理前列腺癌PC3细胞后,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Fitc和PI双染,Western blot检测程序性坏死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1,RIP1)、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区域样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MLKL)的表达,结晶紫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OPD’抑制PC3细胞生长活性,24 h IC50值为(6.25±0.31)μmol/L。5μmol/L OPD’处理24 h诱导PC3细胞凋亡和坏死,5μmol/L OPD’处理6 h PC3细胞在晚期凋亡/坏死象限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r=0.728,P<0.001)。OPD’诱导PC3细胞Caspase非依赖性死亡,且其死亡能被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特异性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所抑制(P=0.047),表明OPD’诱导PC3细胞程序性坏死。OPD’下调Cleaved-RIP1、上调RIP1的表达;上调p-MLKL四聚体的表达,并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r=0.907,P=0.005)。形态学上OPD’诱导PC3细胞坏死样改变。结论 OPD’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而诱导其通过RIP1/MLKL通路发生程序性坏死可能是其发挥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皂苷D’ 前列腺癌 PC3细胞 RIP1 MLKL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RIP1/RIP3-MLKL-信号通路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永锋 李小荣 +5 位作者 赖薇薇 朱飞宇 谭鑫 鲜维 康品方 王洪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34-153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中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RIP1、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表达水平,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RIP1/RIP3-MLKL在HF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2月~2020年10月...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与慢性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中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激酶RIP1、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的表达水平,探讨程序性坏死信号通路RIP1/RIP3-MLKL在HF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20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HF患者(NYHAⅡ~Ⅳ级)。正常对照组(n=21),Ⅱ级(n=20),Ⅲ级(n=33),Ⅳ级(n=43)。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IP1/RIP3-MLKL表达水平和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对心功能Ⅳ级患者进行为期5个月的临床随访,评估临床预后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功能Ⅱ、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II级组相比,心功能Ⅲ、Ⅳ级组RIP1、RIP3、MLKL表达量均增加(P<0.01);与Ⅲ级组相比,心功能Ⅳ级组RIP1、MLKL表达量增加(P<0.05)。WB检测RIP1/RIP3-MLKL通路中各蛋白表达量,均存在上调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F患者RIP1/RIP3-MLKL表达量与Scr、AST、LVEDD、NT-ProBNP呈正相关(r=0.375、0.231、0.238、0.339、0.299、0.373、0.228、0.256、0.253、0.184、0.189、0.18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268、-0.234、-0.322,P<0.05)。此外对临床随访结果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发现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RIP1/RIP3-MLKL表达量更高组临床预后指标更差。结论RIP1-RIP3-MLKL信号通路在HF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加,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慢性HF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RIP1/RIP3-MLKL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RIP1 RIP3 MLKL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Kongensin A抑制坏死性凋亡途径在慢性肾脏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欢 颜晓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3513-3517,共5页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在炎症性、免疫性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发展,但其明确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热休克蛋白90 (HSP90)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底物蛋白种类繁多,广泛参...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在炎症性、免疫性和神经退行性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发展,但其明确的分子机制还没有被完全阐明。热休克蛋白90 (HSP90)作为一种重要的分子伴侣,底物蛋白种类繁多,广泛参与诸多生命活动,在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方面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坏死性凋亡途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均受到热休克蛋白90的调控。而天然产物Kongensin A (KA)是一种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热休克蛋白90受到抑制后进而阻断了坏死性凋亡途径。进一步研究坏死性凋亡途径及其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必将为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ngensin A 坏死性凋亡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热休克蛋白90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真 张银妆 +1 位作者 匡圆圆 马琦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6-1103,共8页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HD...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CH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HD患者血浆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及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ixed-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住院患者190例以及健康受试者70例。根据CHD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n=4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n=56)、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n=42)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n=46)。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同时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UAP组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NSTEMI组及STEMI组显著高于UAP组(P<0.05)。而NSTEMI组与STEMI组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RIPK1,RIPK3,MLK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5),并且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RIPK1,RIPK3,MLKL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平均随访24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及未发生MACE组。与未发生MACE组相比较,发生MACE组血浆RIPK1,RIPK3及MLKL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RIPK1曲线下面积为0.72(P<0.001),RIPK3曲线下面积为0.83(P<0.001),MLKL曲线下面积为0.75(P<0.001)。结论:血浆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质RIPK1,RIPK3及MLKL水平与CHD密切相关,且对CHD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中的表达及调控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衡 武琳琳 +2 位作者 李世杰 匡野 马兴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构建小鼠早期妊娠模型、人工诱导子宫蜕膜化模型、雌二醇和(或)孕酮处理子宫模型;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应用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和二丁... 目的探讨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及蜕膜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构建小鼠早期妊娠模型、人工诱导子宫蜕膜化模型、雌二醇和(或)孕酮处理子宫模型;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应用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和二丁酰环腺苷酸诱导其蜕膜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小鼠早期妊娠子宫、蜕膜化子宫和激素处理子宫中ML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规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1)在小鼠早期妊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在妊娠第1~4天的子宫腔上皮表达量较低且不规律,在妊娠第5天的子宫腔上皮及其周围的蜕膜细胞中表达,妊娠第6~8天主要集中在蜕膜组织中表达,着床后表达量逐日增高并在妊娠第7天达到最高峰,妊娠第8天表达稍有下降。(2)在人工诱导蜕膜化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表达量很高,整个蜕膜区域均有表达,而在对照组小鼠子宫中则无明显表达。MLKL蛋白的表达与mRNA相一致。MLKL mRNA在体外诱导的人蜕膜化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孕酮处理的小鼠子宫中MLKL mRNA及蛋白表达量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LKL受孕酮的调控参与哺乳动物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程序性细胞坏死 妊娠 胚胎植入 蜕膜
下载PDF
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越 张海威 +1 位作者 章海兵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方法·分别对RIPK3中的4个氨基酸(Q84WDF87)进行突变,并将这些突变体与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 目的·研究新型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突变体的激酶活性。方法·分别对RIPK3中的4个氨基酸(Q84WDF87)进行突变,并将这些突变体与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 likepseudokinase,MLKL)共同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型RIPK3突变体S232位点自磷酸化的情况及其对MLKL S345位点磷酸化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观察RIPK3与MLKL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非还原裂解法检测MLKL的寡聚化情况。结果·RIPK3ΔQ84、RIPK3ΔW85和RIPK3ΔD86的激酶活性显著降低,RIPK3Q84A/RIPK3Q84E、RIPK3W85Y和RIPK3D86A/RIPK3D86Y的激酶活性无明显改变;RIPK3W85A的自磷酸化减少,但不影响MLKL的磷酸化与寡聚化。结论·Q84、W85与D86是调节RIPK3激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RIPK3W85A的激酶活性减弱,但其对MLKL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蛋白激酶样假激酶 激酶活性 程序性细胞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