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nges i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Roots in Wintering Period under Single Sowing of Alfalfa and Mixed Sowing of Alfalfa and Bromus inermis Leyss
1
作者 Xiaohui SH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This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change in MDA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roots in wintering period under single sowing of alfalfa and mixed sowing of alfalfa and Bromus inermis Leyss.By the single sowing... This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 change in MDA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of roots in wintering period under single sowing of alfalfa and mixed sowing of alfalfa and Bromus inermis Leyss.By the single sowing of 4 alfalfa varieties with different cold resistance and mixed sowing of alfalfa varieties and Bromus inermis Leyss,the changes in MDA content,SOD,POD and CAT activity of alfalfa roots throughout the wintering period were measured.Results indicated that after single sowing of alfalfa and mixed sowing of alfalfa and Bromus inermis Leyss,the MDA content of roots showed an up-down-up trend with temperature; the CAT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ing temperature but de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ure rose in the spring of the following year; the SOD and POD activity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sharp decline in temperature,and decreased when the temperature continued to decline,but increased with alfalfa reviving in the following year.The enzymic activity of the same variety under mixed sowing was higher than under single sowing.The membership function was us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ld resistance,and the cold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in the order of Wega7F + Bromus inermis Leyss >Wega7F > Xunlu + Bromus inermis Leyss > Xunlu > Aohan + Bromus inermis Leyss > Aohan > WL319HQ + Bromus inermis Leyss > WL319HQ.This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n cold resistant alfalfa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in col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ALFA Bromus inermis Leyss Single sowing mixed sowing Cold resistance
下载PDF
不同混播模式对播种当年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伶俐 孟翔 +6 位作者 谢开云 颜安 刘伟 杨龙 崔荷婷 赵越 褚皓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0-348,共9页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Z1H1B1,Z1H1B2,Z1H2B1,Z2H1B1)],4个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W1P1B1,W1P1B2,W1P2B1,W2P1B1)]和3个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混播模式[杂花苜蓿+红豆草+百脉根+披碱草+无芒雀麦+扁穗冰草豆禾比为1∶3,1∶1,3∶1(L25G75,L50G50,L75G25)],分析研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牧草混播模式下各牧草株高、密度、干物质产量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和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且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均显著低于3种豆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但高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模式(P<0.05);在6种牧草混播模式中混播比例为1∶1时更有利于混播草地牧草干物质总量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模式 牧草产量 营养价值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下载PDF
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珈敏 关皓 +9 位作者 李海萍 贾志锋 马祥 刘文辉 陈有军 陈仕勇 蒋永梅 甘丽 周青平 杨丽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 为探究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发酵全混合日粮(TMR)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制作发酵TMR的燕麦饲用豌豆混播比例,本试验将青海甜燕麦和青建一号饲用豌豆进行混播种植,混播比例为(燕麦∶饲用豌豆)0∶10,5∶5,6∶4,7∶3,8∶2,10∶0。在燕麦乳熟期和豌豆结荚期刈割后调制袋装发酵TMR,共设计12个处理,其中6个不接种乳酸菌,按照6个不同混播比例分别为C_(1)、C_(2)、C_(3)、C_(4)、C_(5)、C_(6);另外6个处理在各比例基础上均匀加入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160∶短乳杆菌248∶戊糖乳杆菌260,比例为1∶1∶1,菌活:10^(6) cfu·mL^(-1)左右),即分别为I_(1)、I_(2)、I_(3)、I_(4)、I_(5)、I_(6)。所有处理按照饲草和农副7∶3的比例加入农副产品(青稞秸秆∶油菜秸秆∶油菜粕=1∶1∶1),实验室温度(20±5)℃下发酵60 d后对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原料中燕麦比例的增加,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蛋白呈下降趋势,产气量呈下降趋势;添加混合乳酸菌显著降低了干物质损失(P<0.05)、pH和NH_(3)-N/TN(P<0.05),其中C_(3)和I3的干物质损失为0.38%和0.15%,显著低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各混合比例的燕麦-饲用豌豆发酵TMR的粗蛋白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单一燕麦发酵TMR和单一豌豆发酵TMR(P<0.05),其中I2的瘤胃降解率最优。C_(3)和I3的瘤胃NH_(3)-N含量为29.65%和31.68%,显著高于同组其他处理(P<0.05)。通过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对发酵TMR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I2(0.868),其次是I3(0.610)和C_(3)(0.469)。因此当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比例为6∶4或5∶5时,可将其作为主要饲草来源生产高品质发酵TMR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用豌豆 混播比例 发酵TMR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苜蓿与老芒麦混播对牧草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独双双 祁娟 +3 位作者 李霞 路欣 贾燕伟 赛宁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为获得持续高产及土壤肥力显著改善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选择建植第三年的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Qingmu No.1)和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Qingshui)混播草地,对不同豆禾混播比例(2∶4、2∶5、2∶6、2∶7和2∶8)及... 为获得持续高产及土壤肥力显著改善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选择建植第三年的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Qingmu No.1)和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Qingshui)混播草地,对不同豆禾混播比例(2∶4、2∶5、2∶6、2∶7和2∶8)及播种方式(同行和间行)下牧草干草产量及土壤肥力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以获得最优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混播方式与比例对牧草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豆禾比2∶4同行混播干草产量最高,较老芒麦单播提高了7倍;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当豆禾比为2∶5时,同行混播的土壤全氮和间行混播的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且分别较老芒麦单播显著增加80.00%和21.99%,其间行混播较苜蓿单播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17.47%;随着混播比例中老芒麦占比增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显著,其中豆禾比2∶8间行混播有效磷含量较老芒麦和苜蓿单播分别提高了1.4倍和2.4倍,豆禾比2∶7间行混播有效磷含量较苜蓿单播提高了1.7倍;豆禾比2∶6同行和间行混播全钾含量较苜蓿单播分别增加12.55%、9.04%,其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单播,较苜蓿单播分别提高9.95%、8.95%,较老芒麦单播分别提高13.32%、11.26%;灰色关联度综合分析表明,混播处理均优于单播处理,其中豆禾比2∶5和2∶6同行混播模式相对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混播模式 全量养分 速效养分
下载PDF
三江源区青甜1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吕亮雨 施建军 +5 位作者 刘青青 蔡宗程 张海蓉 韩玟 王琛 雷莎清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5-130,共6页
试验探究了青甜1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将禾本科饲草青甜1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单播处理4个(A1、A2、A3、A4),混播处理6个(B1、B2、B3、B4、B5、B6),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显... 试验探究了青甜1号与豆科饲草混播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将禾本科饲草青甜1号与3种豆科饲草分别混播,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单播处理4个(A1、A2、A3、A4),混播处理6个(B1、B2、B3、B4、B5、B6),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结果显示:B3处理(青甜1号∶蚕豆=4.5∶1)株高、叶面积较其他处理明显更优;B5处理(青甜1号∶蚕豆=7∶1)鲜草产量最高,为41400 kg/hm^(2),较单播青甜1号(A1)显著增加了72.5%(P<0.05),B6处理(青甜1号∶饲用豌豆=7∶1)次之,鲜草产量为38500 kg/hm^(2)。禾豆混播各处理饲草的营养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单播青甜1号(A1)(P<0.05),显著低于单播饲用豌豆(A2)(P<0.05)。B6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木质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混播处理(P<0.05),分别为16.10%、7.18%、8.80%和12.42%,饲用豌豆(A2)在3种豆科饲草中营养物质含量最高。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6处理的隶属函数值为0.817,属优,为Ⅰ级。研究表明,混播处理中的青甜1号∶饲用豌豆=7∶1时混播各项指标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三江源区的果洛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禾草与豆科饲草混播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下载PDF
苜蓿与禾草不同混播模式研究
6
作者 辛忠民 金晓明 +8 位作者 杨立霞 于志远 巴德日胡 刘福芳 李雪颖 贾楠 乔鹏伟 田芳 姚宪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69-73,共5页
研究苜蓿与一年生或多年生禾草在不同牧草组合、播种比例、种植方式下牧草干草量、土地当量比、种间竞争力、相对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建植当年牧草播种量影响不同种类牧草的产量。在苜蓿、燕麦混播模式下,40%苜蓿+60%燕麦组合表现较... 研究苜蓿与一年生或多年生禾草在不同牧草组合、播种比例、种植方式下牧草干草量、土地当量比、种间竞争力、相对生物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建植当年牧草播种量影响不同种类牧草的产量。在苜蓿、燕麦混播模式下,40%苜蓿+60%燕麦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247 g/m^(2),土地当量比LER为1.1,土地综合效益较高。同行混播25%苜蓿+75%禾草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为951或758 g/m^(2),土地当量比LER为1.2或1.3,土地综合效益较高。异行混播苜蓿与禾草行比9∶3组合表现较优,干草重为964或877 g/m^(2),且牧草间生长竞争较弱,有利于维持人工草地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禾草 混播
下载PDF
混播比例及乳酸菌剂对四川农区燕麦/箭筈豌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白瑞 关皓 +8 位作者 胡晓炜 甘丽 李海萍 汪辉 陈仕勇 陈有军 周青平 黄艳玲 梁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73-481,共9页
为解析四川农区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的最佳混播比例及混播混贮比例,选取“贝勒”燕麦(Avena sativa L.)和“川北”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为原料,设置1∶0(T1)、3∶1(T2)、1∶1(T3)、1∶3(T4)、0∶1(T5)共5个混播比例,在燕麦开花期/... 为解析四川农区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的最佳混播比例及混播混贮比例,选取“贝勒”燕麦(Avena sativa L.)和“川北”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为原料,设置1∶0(T1)、3∶1(T2)、1∶1(T3)、1∶3(T4)、0∶1(T5)共5个混播比例,在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刈割,青贮时设置不添加乳酸菌剂的对照组(CK)和添加乳酸菌剂组(IN),青贮60 d后分析样品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并进行微生物计数.研究发现,随着混播中箭筈豌豆占比的增加,混播饲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上升(P<0.01),青贮后,CK与IN组饲草中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T5(箭筈豌豆单播)处理下CK组和IN组的pH和乳酸菌数量较其它处理显著升高(P<0.01),T1的pH较各比例显著降低(P<0.01),所有组别均未发现肠杆菌和霉菌存在.相同混播比例下,IN组比CK组有更低的干物质损失、pH、氨态氮和有机酸含量及乳酸菌数量(P<0.01),IN组比CK组有更高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1).综上,在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比例为1∶3时原料营养品质及青贮发酵品质更为优质、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开花期 箭筈豌豆 混播比例 乳酸菌剂
下载PDF
水肥协作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吴琼 姚泽英 +10 位作者 位晓婷 逯新明 武瑞鑫 游永亮 胡蒙爱 石丽娜 石雨川 李源 赵海明 韩伽怡 邵新庆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7-3553,共7页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 为探明减水减肥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该地区的水肥处理。本研究以小黑麦(Triticale)+毛苕子(Vicia villosa)(XM)和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YJ)混播建植的牧草为试验对象,设置2个灌水(W_(1)和W_(2))和2个施肥(N_(1)和N_(2))梯度,比较水肥协作下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等指标,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干物质产量均在1500 m^(3)·hm^(-2)+94 kg·hm^(-2)(W_(2)N_(1))处理下最高;而750 m^(3)·hm^(-2)+188 kg·hm^(-2)(W_(1)N_(2))处理下干物质产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但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表明,两种模式均在750 m^(3)·hm^(-2)+_(1)88 kg·hm^(-2)(W_(1)N_(2))处理下综合表现较好,隶属度在0.6以上。综上,在华北平原地区,混播牧草栽培以干物质产量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1500 m^(3)·hm^(-2)+94 kg·hm^(-2)(W_(2)N_(1));以追求综合性能(干物质产量+牧草品质)为目的时,适宜水肥处理为750 m^(3)·hm^(-2)+188 kg·hm^(-2)(W_(1)N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协作 豆禾混播 生产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马勇 刘慧 +2 位作者 高红梅 康雪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93-1804,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氮素水平下的混播比例。【方法】以紫花苜蓿(WL525HQ)和多年生黑麦草(托亚)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N_(0):不施氮;N_(1):...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氮素水平下的混播比例。【方法】以紫花苜蓿(WL525HQ)和多年生黑麦草(托亚)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N_(0):不施氮;N_(1):总施氮量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20%、现蕾期追肥60%;N_(2):总施氮量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30%、现蕾期追肥50%;混播比例为副区单播紫花苜蓿(M)、多年生黑麦草(L),播种量分别为22.5、60.0 kg/hm^(2);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7∶3(M_(7)+L_(3))、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6∶4(M_(6)+L_(4))、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5∶5(M_(5)+L_(5))、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4∶6(M_(4)+L_(6))、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3∶7(M_(3)+L_(7));共计21个处理,每个小区播种量按照单播处理的百分比分别播种,3个重复。比较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在氮素水平N_(0)、N_(1)、N_(2)处理下,不同茬次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M_(5)+L_(5)处理干草产量达到1.06 t/hm^(2)。在氮素水平N_(0)、N_(1)、N_(2)处理下,粗蛋白CP、干物质DM、饲料相对值RFV、总可滴化养分TDN和单位面积CP产量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低于单播(P<0.05);N_(1)氮素水平下,除M_(7)+L_(3)处理CP含量显著最高(P<0.05),且随多年生黑麦草的比例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M_(5)+L_(5)处理CP含量最高,M_(6)+L_(4)处理DM含量显著最高(P<0.05),M_(5)+L_(5)处理RFV、TDN最高(P<0.05)。而M_(5)+L_(5)处理NDF、ADF含量显著最低(P<0.05),且随多年生黑麦草的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氮素水平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产量、CP、DM、RFV、TDN、单位面积粗蛋白CP含量均高于单播,NDF、ADF含量低于单播,并在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比例5∶5最优,年干草产量达到1.06 t/hm^(2),粗蛋白含量为26.05%,NDF、ADF分别为26.03%、26.03%;氮素处理的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要高于对照组,且混播中多年生黑麦草的氮素利用率随着其比例的增高而增高,其中以总施氮量(100 kg/hm^(2))的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20%,现蕾期追肥60%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多年生黑麦草 混播 营养品质 产量
下载PDF
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与黑麦立体种植模式探究
10
作者 齐文嘉 宋谦 +1 位作者 田新会 杜文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3,204,共10页
研究5个饲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甘农2号’,‘甘农3号’,‘甘农4号’,‘甘农7号’,‘藏饲1号’)分别与‘甘农1号’黑麦(Secale cereale‘Gannong No.1’)以不同混播比例(100∶0, 90∶10, 80∶20, 70∶30, 60∶4... 研究5个饲用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甘农2号’,‘甘农3号’,‘甘农4号’,‘甘农7号’,‘藏饲1号’)分别与‘甘农1号’黑麦(Secale cereale‘Gannong No.1’)以不同混播比例(100∶0, 90∶10, 80∶20, 70∶30, 60∶40, 50∶50, 0∶100)进行立体种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为陇东旱塬区秋播小黑麦和黑麦立体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陇东旱塬区B1(‘甘农2号’小黑麦与‘甘农1号’黑麦混播)和B2组合(‘甘农3号’与‘甘农1号’黑麦混播)以不同比例混播的平均干草产量显著高于B5(‘藏饲1号’小黑麦与‘甘农1号’黑麦)组合,分别提高21.68%和18.80%;不同小黑麦品种与‘甘农1号’黑麦以A6(50∶50)的比例混播时,平均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小黑麦单播,且高于黑麦单播,增幅分别为22.94%和3.05%;基于干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倒伏率的综合评价表明,‘甘农3号’小黑麦与‘甘农1号’黑麦以70∶30的比例混播进行立体种植时效果最好,适宜在陇东旱塬区及其他气候相似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黑麦 混播 立体种植 综合评价 陇东旱塬区
下载PDF
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与豌豆混播比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邵春慧 徐强 +2 位作者 史志强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53-163,共11页
【目的】筛选适合于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比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3种豆科牧草(加拿大饲用豌豆、青海箭筈豌豆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 【目的】筛选适合于夏河农牧交错区小黑麦与豌豆的混播组合及比例。【方法】本试验研究了3种豆科牧草(加拿大饲用豌豆、青海箭筈豌豆和绿箭1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100∶0)下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结果】从混播组合看,甘农2号小黑麦与加拿大饲用豌豆混播后不同混播比例的平均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最低(31.57%)、鲜草产量最高(48.14 t/hm^(2))、综合评价值(0.954)最高,小黑麦与绿箭1号箭筈豌豆混播时小黑麦的株高(137.00 cm)、豆科牧草的株高(121.78 cm)、粗脂肪(EE)含量(2.76%)最高;从混播比例看,3种豆科牧草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30∶70的比例混播时,平均干草产量最高(13.76 t/hm^(2)),综合评价值(0.687)最高;混播组合和混播比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30∶7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较高(15.69 t/hm^(2)),综合评价值最高(0.706),以20∶80的比例混播时,干草产量最高(16.45 t/hm^(2)),综合评价值较高(0.633)。【结论】夏河农牧交错区青海箭筈豌豆与甘农2号小黑麦以30∶70或20∶80的比例混播时草产量和营养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小黑麦 混播 干草产量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对水稻产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12
作者 胡启良 杨滨娟 黄国勤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绿肥-双季稻”是一种绿色高产高效、培肥地力的种植模式,绿肥具有提供养分、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排等作用。研究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对水稻产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碳素有效率、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混播比例,为我... “绿肥-双季稻”是一种绿色高产高效、培肥地力的种植模式,绿肥具有提供养分、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排等作用。研究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对水稻产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组分、碳素有效率、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混播比例,为我国南方地区推广绿肥种植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紫云英、油菜单播为对照,共设计5个处理(单播紫云英-早稻-晚稻;3/4紫云英+1/4油菜-早稻-晚稻;1/2紫云英+1/2油菜-早稻-晚稻;1/4紫云英+3/4油菜-早稻-晚稻;单播油菜-早稻-晚稻)。研究结果表明:紫云英与油菜混播处理的水稻产量和有效穗数均高于两个对照,且处理1/2紫云英+1/2油菜最高,有效穗数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混播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处理高,其中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最为显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碳库管理指数、碳素与碳素有效率间和各碳库管理指数间的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紫云英与油菜不同比例混播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影响显著。紫云英、油菜混播可以显著提高早稻产量和提升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含量,其中以处理1/2紫云英+1/2油菜-早稻-晚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 紫云英与油菜 产量 有机碳库
下载PDF
施肥对河西走廊豆禾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陈孝善 吴世文 +2 位作者 南丽丽 傅俊士 张泽龙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共9页
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设置不施肥(N0P0K0)、平衡施肥(N2P2K2)、不施氮(N0P2K2)、不施磷(N2P0K2)和不施钾(N2P2K0)5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豆禾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P0K0处理相比,4种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豆禾混... 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设置不施肥(N0P0K0)、平衡施肥(N2P2K2)、不施氮(N0P2K2)、不施磷(N2P0K2)和不施钾(N2P2K0)5个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其对豆禾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P0K0处理相比,4种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豆禾混播草地的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播种当年和生长第2年N2P2K2处理下干草产量、粗蛋白、相对饲喂价值、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N0P0K0处理高110.55%、19.72%、12.61%、32.46%、42.58%、85.51%、31.25%和61.17%、18.27%、10.37%、27.68%、33.28%、66.08%、32.00%。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比N0P0K0处理低6.26%、6.37%和11.82%、7.71%,且N2P2K2处理的干草产量、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均高于3种偏施肥处理。综合评价显示,河西走廊豆禾混播草地施肥效应表现为:N2P2K2>N2P2K0>N0P2K2>N2P0K2>N0P0K0,磷是该地区生产力最小养分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河西走廊 混播 草产量 营养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豆禾混播组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比较
14
作者 马小龙 赛里克·都曼 +2 位作者 艾比布拉·伊马木 李陆斌 白丽莎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5,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豆禾牧草混播组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开展了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分别和燕麦(Avena sativa)、小黑麦(Triticale)及黑麦(Secale)的混播组合研究。试验设置单播边锋255 kg/hm^(2)(B-D)、凯速255 kg/hm^(... 试验旨在探究豆禾牧草混播组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开展了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分别和燕麦(Avena sativa)、小黑麦(Triticale)及黑麦(Secale)的混播组合研究。试验设置单播边锋255 kg/hm^(2)(B-D)、凯速255 kg/hm^(2)(K-D)、速捷255 kg/hm^(2)(S-D)、捷达冬牧70 255 kg/hm^(2)(J-D)、陇箭2号150 kg/hm^(2)(L-D)为对照,混播边锋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BL-H)、凯速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KL-H)、速捷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SL-H)、捷达冬牧70 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JL-H)为处理组,试验共9个处理,测定生产性能和营养指标,并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播组合中,JL-H总干草产量最高(15.58 t/hm^(2)),极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P<0.01);SL-H的粗蛋白含量为12.73%,显著高于其他混播组合(P<0.05);混播处理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总体低于单播禾草,高于豆草;混播组合中,BL-H的NDF含量和ADF含量最低,分别为56.27%和36.63%。研究表明,SL-H混播组合综合评价值最高(0.218),若兼顾产量和营养品质,SL-H混播组合(速捷210 kg/hm^(2)+陇箭2号120 kg/hm^(2))适合在帕米尔高原牧区种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组合 产草量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与3种生活型多年生禾草混播的根系构型差异
15
作者 张辉辉 师尚礼 +4 位作者 李自立 武蓓 何龙 王文娟 刘旵旵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57,共11页
【目的】探讨豆禾混播草地牧草根系构型对混播组分和比例的响应。【方法】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匍匐茎型草地早熟禾、根茎型无芒雀麦和丛生型苇状羊茅)以豆禾比为7∶3、5∶5和3∶7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各草种单播为对... 【目的】探讨豆禾混播草地牧草根系构型对混播组分和比例的响应。【方法】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匍匐茎型草地早熟禾、根茎型无芒雀麦和丛生型苇状羊茅)以豆禾比为7∶3、5∶5和3∶7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各草种单播为对照,测定不同混播处理下各组分的根系形态和构型特征。【结果】混播改变了牧草根系形态和构型,各草种通过增大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减小根直径,优化拓扑结构,增强空间占有能力和提高根系发达程度等生态策略来响应竞争环境,进而使得混播草地增产。但较高比例的紫花苜蓿会阻碍苇状羊茅根系的生长和产量。较单播草地而言,混播草地牧草根系分支结构均有由叉状分支向鱼尾状分支转变的趋势。混播处理下各草种根系性状变异明显,紫花苜蓿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根尖数,变异系数为51.95%,草地早熟禾匍匐茎型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拓扑指数,变异系数为81.13%,无芒雀麦根茎型根系和苇状羊茅根系性状变异主要表现在根体积,变异系数分别为52.29%和29.17%。【结论】以紫花苜蓿分别与3生活型禾草3∶7混播时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根系发育程度和混播草地增产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 紫花苜蓿 多年生禾草 生活型 根系形态与构型
下载PDF
混播比例对拉巴豆/青贮玉米混合青贮发酵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16
作者 柯强 王斌 +3 位作者 王腾飞 倪旺 冯琴 兰剑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究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混合饲草青贮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单播后青贮为对照(CK),设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1∶1(D1)、1∶2(D2)、1∶3(D3)、1∶4(D4)4个混播比例进行混合青贮... 【目的】探究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混合饲草青贮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单播后青贮为对照(CK),设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1∶1(D1)、1∶2(D2)、1∶3(D3)、1∶4(D4)4个混播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室温发酵60 d后测定各处理营养成分、发酵质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的混合饲草青贮后,干物质损失率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CK 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D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处理(P<0.05);D1处理乙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青贮(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贮玉米/拉巴豆混合青贮能有效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在暴露环境下不易发生二次发酵。综合有氧稳定时间和发酵质量,建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的混播比例为1∶1时混合青贮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拉巴豆 混播比例 有氧稳定性 青贮质量
下载PDF
施肥和豆禾混播对松嫩平原退化草地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玉凤 曹志伟 +4 位作者 唐丽红 任秀彬 姜峰 蒋先翠 高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肥水平显著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P<0.01),施肥水平、混播比例及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牧草粗蛋白含量及产量(P<0.05)。土壤全氮、牧草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两种混播比例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N施用量一致;N施用量300 kg/hm2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0.2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N施用量200~250 kg/hm2在试验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均获得最佳产量;豆禾1∶2混播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2∶2混播,其中N施用量150 kg/hm2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土壤养分 牧草产量 粗蛋白 群落构成
下载PDF
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8
作者 王宣茗 杨钦忠 +6 位作者 张鹏 赵沛义 任永峰 韩云飞 杜二小 张彪 李树生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88-99,共12页
【目的】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农业旱作区不同比例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以毛叶苕子和燕麦为试验对象,设置单播毛叶苕子(DB1)、单播燕麦(DB2)、80%毛叶苕子+20%燕麦(HB1)、60%毛叶苕... 【目的】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农业旱作区不同比例毛叶苕子与燕麦混播对作物产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以毛叶苕子和燕麦为试验对象,设置单播毛叶苕子(DB1)、单播燕麦(DB2)、80%毛叶苕子+20%燕麦(HB1)、60%毛叶苕子+40%燕麦(HB2)、40%毛叶苕子+60%燕麦(HB3)、20%毛叶苕子+80%燕麦(HB3)6个处理,分别在生育前期、生育中期、生育后期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分析不同混播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变化。【结果】HB1、HB2、HB3处理较DB1处理毛叶苕子相对籽粒产量提高1%~11%,较DB2处理燕麦相对籽粒产量提高3%~25%。0~20 cm土层下生育中期,与DB1和DB2处理相比,HB2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9.65%和11.55%(P<0.05)、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11.47%和15.44%(P<0.05),HB1处理脲酶活性提高8.07%和19.41%(P<0.05);HB2处理微生物量碳含量、HB1处理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5.79、21.02 mg/kg。与DB2处理相比,HB2处理土壤细菌OTU指数显著增加15.79%(P<0.05)、Shannon指数增加5.41%;与DB1处理相比,HB2处理真菌OTU指数增加33.58%(P<0.05)、Shannon指数增加36.50%、Chao1指数增加6.56%。在门水平上,HB2处理提高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结论】60%毛叶苕子+40%燕麦混播处理为内蒙古阴山北麓农业旱作区较适宜的混播比例,该处理下作物籽粒产量最高,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较高,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丰富度与有益菌门的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苕子 燕麦 混播 作物产量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氮磷添加对紫花苜蓿-羊草混播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19
作者 齐非 李海港 +2 位作者 陈薇薇 李轲 刘锦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播草地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播草... 为了明确施肥对混播草地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旱作基础上研究氮磷添加对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紫花苜蓿-羊草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2021年9月和2022年6月混播草地豆禾总产量在施肥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均为氮磷处理下的豆禾总产量最高,分别为3.57 t/hm2和4.55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9.38%和85.71%。(2)氮磷添加改变了混播草地中紫花苜蓿和羊草的产量占比。2021年6月,氮添加处理下羊草产量占比为56%;磷添加处理和氮磷添加处理下苜蓿产量占比高于羊草,分别为56%和54%。苜蓿的再生速度高于羊草,使得刈割后混播草地的产量占比发生明显改变。2021年9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76%。2022年6月,苜蓿产量占比在各处理中均超过87%。综上所述,氮磷添加可促使苜蓿-羊草混播草地产量增加。苜蓿作为优势种主导了混播草地的生物量,决定了混播草地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牧草产量 混播 盐碱地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预测的高寒地区燕麦和豌豆混播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20
作者 马晓涓 王维英 +4 位作者 张晓娟 才让卓玛 马祥 李思达 刘凯强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5期33-40,共8页
本研究通过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地区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燕麦+豌豆混播草地,分析不同混播草地的种间关系和饲草产量,评价并筛选青海省海北州地区最佳燕麦+豌豆混播比例。通过采集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利用主成分... 本研究通过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地区建植不同混播比例的燕麦+豌豆混播草地,分析不同混播草地的种间关系和饲草产量,评价并筛选青海省海北州地区最佳燕麦+豌豆混播比例。通过采集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不同光谱指数中筛选适用于草地产量估算的指标,以有效提升草地牧草产量估算效率。结果表明:当混播比例为5∶5时,混播草地中燕麦和豌豆均受到促进作用,可获得最高的牧草干草产量。此外,利用无人机搭载多功能成像仪采集多源影像是高效预测禾豆混播草地牧草产量的有效方法。利用REDVI、MSAVI、DVI、RVI、MNDI和NDRE光谱指数构建的牧草产量综合度量值(D)可用于预测评价混播草地的牧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混播 燕麦 豌豆 综合评价 无人机多源影像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