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Introduction,Cultivation and Use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under the New Era:A Case Study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1
作者 Lixian CUI Qingming ZENG +2 位作者 Guangyuan MA Yingjie WANG Jinli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8期65-67,共3页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roduction,cultivation and use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analyzed,and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introductio...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roduction,cultivation and use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are analyzed,and the optimize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introduction,cultivation and use of high-level talent team is thought.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vinci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discovering,cultivating and gathering a number of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high-level innovation t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level talent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ptimized development
下载PDF
An Entire View on Research Trends in the Technology Evolution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
作者 Chen-Ju Lin Chih-Peng Chu Tsung-Chih Lih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09年第2期112-133,共22页
"Without an appropriate research setting, a study cannot be qualified as a reasonable piece", this no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methodological polices. In this research, we attempt to examine previous studies within ... "Without an appropriate research setting, a study cannot be qualified as a reasonable piece", this notion is manifested in the methodological polices. In this research, we attempt to examine previous studies within the scope of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market percep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rough extracting research structures, methodologies, corresponding variabl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A general process of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dopted to analyze eighty-four selected papers; and simultaneously, the framework for doing this analysis is established, as well. In this manner, we inspect the subjects and the issues in these papers according to product types, academic domains, and divisions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from 1G to 4G). Then, their research designs are anatomized into the key dimensions of general research conventions. This research eventually provides an entire picture of a research scenario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apparently, this framewbrk can help scholars to establish specific tendencies for academic scenarios in future research plans. Also, we propose the main streams and emerging issues can be expected to engage in the future within both theacademic and the operational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research scenario market evolutiong
下载PDF
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国际研究演进与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 2000—2021年文献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新忠 王欢慧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3-104,共12页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发展和贫富分化加剧,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涌现大批成果。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 2000—2021年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相关论文进行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可视化分析,综合文献内容研究发现,...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发展和贫富分化加剧,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研究涌现大批成果。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 2000—2021年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性相关论文进行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等可视化分析,综合文献内容研究发现,近22年该领域成果呈现伟大的盖茨比曲线、财富累积、大学学位、收入代际流动性、儿童研究、多代传递等聚类块状发展特征;2000年至今显现出鲜明的集中爆发期、稳定发展期和创新突破期,研究热点沿着收入、不平等、家庭、教育等主题向经济增长、技术、分层、机会等主题,进而向平等、质量、健康、多代传递等主题转变;研究内容围绕代际盈利、早期成长、种族分离、斯堪的纳维亚假说等体现各国特色,但也存在国际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密切合作机制等问题。以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世界各国及其学者要加强合作,在计量方法规范、国别案例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发展趋向研究和通用政策研究方面形成合力,促使教育作用从基础性、形塑性向激励性和创造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发展 收入代际流动 国际研究 热点趋势
下载PDF
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设计
4
作者 韩康 申荣卫 《电脑与电信》 2017年第9期49-52,共4页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本文对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汽车学科相关课程,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适用于移动端学习的软件,分析了移动学习资源平台的总体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以及各个功...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学习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本文对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汽车学科相关课程,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了适用于移动端学习的软件,分析了移动学习资源平台的总体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开发思路,并且对相关软件进行了测试。测试表明该软件运行正常,基本满足所需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andROID 软件开发 教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背景下高教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立国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对世界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与高等教育内在关系的规律性把握,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使命与要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逻辑从内涵式发展到高质量发展,从高教自身看待质量转向从科技人才战略和经济社会需求认识高等教育培养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改革,服务和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层次结构的上移,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与质量;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与优势学科建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某院青年人才队伍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欣 李晶 +2 位作者 杨恩明 路巍 杨志云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青年人才队伍现状和青年人才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01名青年人才进行全面调研,明确医院在青年人才队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年人才职业发展困惑和需求。结果医院在青年人... 目的全面了解医院青年人才队伍现状和青年人才职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01名青年人才进行全面调研,明确医院在青年人才队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年人才职业发展困惑和需求。结果医院在青年人才队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高层次青年人才总量不足、培养方式不够多元化等3个问题。结论医院将从加强政治引领和政策宣传、优化分层分类培养机制、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加强人文关怀等4个方面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才 职业发展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党建引领公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于长海 于磊 +1 位作者 刘新彬 邱方远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08-510,共3页
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实证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等,分析了人才工作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顶层设计、领导体系、制度... 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实证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等,分析了人才工作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从顶层设计、领导体系、制度举措、平台建设、关心关爱、责任压实六个方面,进行了党建引领人才工作思考与实践,持续探索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1]的新举措、新机制和新模式,不断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 党建引领 人才队伍建设 实证研究
下载PDF
研究型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及路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远远 李明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7期78-80,共3页
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布局和储备研究型人才在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我国大型公立医院中,由于卫生人力资源总体不足、对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等,专职科研人员占比总体较低,研... 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布局和储备研究型人才在临床型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在我国大型公立医院中,由于卫生人力资源总体不足、对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认识不到位、缺乏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等,专职科研人员占比总体较低,研究型人才队伍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在对医院现有各学科的人才摸底的基础上,对各学科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和“大会诊”,掌握了学科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梳理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后备研究型人才,厘清了不同学科的人才优势和隐忧。通过院内岗位设置、内培外引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临床研究队伍的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为医院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人才队伍建设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学术人才流动可以提高科研产出吗?
9
作者 柳瑛 陈建伟 苏丽锋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学术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学术共同体推动科研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其流动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科研产出却仍然存在争议。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使用计量模型检验流动对学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流动能够推动学者科研产... 学术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学术共同体推动科研生产的重要议题,但是其流动是否能够真正提高科研产出却仍然存在争议。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样本,使用计量模型检验流动对学者科研产出的影响作用。回归结果表明,流动能够推动学者科研产出的提升,特别是对学者英文发表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以匹配激励效应和知识重组效应展开回归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趋势,匹配激励效应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作用机制。政府应完善学术人才流动的制度环境,探索建立对人才流出高校的利益补偿机制,以推动学术人才在学术共同体内的有序流动,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和引导流动知识重组效应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人才 人才流动 科研产出
下载PDF
政策变迁对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莹莹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4期65-78,共14页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结合港澳优势已发展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以及人口集聚能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与国...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至今,粤港澳大湾区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结合港澳优势已发展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以及人口集聚能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与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人口迁移流动除了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制度差异的制约。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提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具体政策影响来看,创业就业政策、税收支持政策以及优质生活政策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具直接性。由此,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口和劳动力高效便捷流动,实现大湾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仍需要进行制度和政策创新,在就业、税收、优质生活、通关服务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更多切实有利于人口流动、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如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统一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标准、提升生活便利度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发展 人口流动 人才政策
下载PDF
面向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邱泽国 徐耀群 张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0期21-23,共3页
全面推进研究型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开展研究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结合研究型人才教育特点,对当前课程实施与实践中存在的课程培养方向被弱化、课程案例实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改革主体的... 全面推进研究型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为了有效开展研究型人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结合研究型人才教育特点,对当前课程实施与实践中存在的课程培养方向被弱化、课程案例实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改革主体的表象化、管理缺乏评价与反馈等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建议,结合课程思想教育和脉络,落实改革方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改革质量;改革鼓励研究型人才自主参与课程实践;改革中注重评价和反馈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 人才培养 课程改革与实践
下载PDF
泰州科技人才发展政策集成体系调查与研究
12
作者 朱星 孟祥山 姜荣斌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文章聚焦泰州科技人才发展政策集成体系,全面梳理剖析政策现状。对泰州市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深入解析科技人才政策中的难题与瓶颈。针对性提出建立持续追踪与调整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估机制等对策,以推... 文章聚焦泰州科技人才发展政策集成体系,全面梳理剖析政策现状。对泰州市在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深入解析科技人才政策中的难题与瓶颈。针对性提出建立持续追踪与调整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估机制等对策,以推动泰州市科技人才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发展政策 评估机制 调查与研究
下载PDF
中国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及动态变化——基于知网数据分析
13
作者 郭建科 高京燕 熊子尧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6-1701,共16页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年间,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态势,网络表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网络被少数枢纽型节点城市控制。2)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以青岛为核心,大连、北京、上海、广州为顶点的菱形结构,海洋研究型人才迁移分为城市内的闭环迁移和异地迁移2种模式,闭环迁移占比逐年增加,市内迁移现象凸显。3)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迁入人次的空间分布逐渐均衡化,迁出人次则趋向集中分布。华东、华南地区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流入活跃区,东北、华中地区以及北京等地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迁出活跃区,且这些区域的高强度净流入现象和净流出问题在逐渐缓解。4)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马太效应”显著,青岛一直处于网络的核心,半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保持较强的人才往来,彼此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关系流,边缘城市的海洋研究型人才主要流向核心城市、半边缘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研究型人才 人才流动 空间分布 网络结构 中国
下载PDF
2018-2022年重庆市39个区县疾控中心科研情况分析
14
作者 黄强 徐思垚 +1 位作者 李小燕 毛菊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39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的人才和科研情况,为培养科研人才队伍、提升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重庆市39个区县疾控中心人员基本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在研课题、科研管理制度及伦... 目的分析重庆市39个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的人才和科研情况,为培养科研人才队伍、提升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2年重庆市39个区县疾控中心人员基本情况、论文发表情况、在研课题、科研管理制度及伦理建设情况等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重庆市区县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从1821人升至2602人,涨幅为42.89%,本科占比从64.03%增至68.49%,硕士研究生从6.81%增至12.53%,专科及以下从29.10%减至18.79%(χ^(2)=111.022,P<0.001)。中文论文888篇,核心期刊占比23.76%,英文论文共14篇,SCI占85.71%,年人均发表论文0.09篇。作为牵头单位立项的省部级课题共14项,其中2020年占10项,厅局级课题共172项,年均34.4项。仅10个区县疾控中心设立较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其中开展伦理审查项目的区县疾控中心只有7个。结论重庆市区县疾控中心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所占比例增加,年论文发表量有所增长,但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自主立项课题少。疾控发展需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营造科研氛围、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发展 疾控中心 人才培养 重庆
下载PDF
研发型新材料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15
作者 王春雨 吴剑谦 +2 位作者 刘功亮 夏龙 钟博 《科技风》 2024年第21期32-34,共3页
近年来,高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既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也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多个企业的创新合作为基础,分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问题,打造了“1+1+N”新材料产业研发型人... 近年来,高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既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也能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多个企业的创新合作为基础,分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问题,打造了“1+1+N”新材料产业研发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这种先有校企合作,即形成了“1+1”,再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成多个企业参与的产业链式的市场研发型培养模式,即构建成“1+1+N”新材料产业研发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通过产教融合过程培养研发型新材料产业人才新模式,可以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提升水平,为高校教育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研发型人才 培养新模式
下载PDF
国家一流专业、虚拟教研室协同建设背景下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农机专业建设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利桥 张若宇 +5 位作者 坎杂 李景彬 张茜 蒙贺伟 杨旭海 高宗余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5期33-37,共5页
为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跨区域多校协同共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虚拟教研室为契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集中各高校优势,围绕传统农机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发展智慧农业新兴产业的需要,结合新工科... 为持续深入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跨区域多校协同共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虚拟教研室为契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集中各高校优势,围绕传统农机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发展智慧农业新兴产业的需要,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推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农机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探索构建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探索共建共享共赢的多校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专业 虚拟教研室 区域产业发展 农机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战略特征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秋衡 常静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数智化时代倒逼新型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而教育和科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技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高科技引领基础研究实现科教融汇、以... 数智化时代倒逼新型核心竞争力的建构,而教育和科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技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高科技引领基础研究实现科教融汇、以原创性倒逼高等教育全域革新、以组织性助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是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战略特征。为适应人工智能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格局变革要求,高等教育应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融通为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发挥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筑基和跨学科攻关发展的先导性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新时代全局性变革,以人工智能领域产教深度融合强力推动基础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有组织科研
下载PDF
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及对其回流后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孙雨蕾 吴瑞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6-177,共12页
本研究立足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从人才流动的周期性视角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特征、流动动因以及流动的时空经历等多维度因素,构建海外人才跨国流动模式与其回流后职业发展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 本研究立足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从人才流动的周期性视角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特征、流动动因以及流动的时空经历等多维度因素,构建海外人才跨国流动模式与其回流后职业发展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出国留学(工作)—回国就业(定居)”的一次性返迁模式和“国外定居‘落户’—回国就业(创业)”的跨国循环模式两大类;②职业驱动的跨国流动原因对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应重视人才流动前后期阶段的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流动策略;③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与国外居住时长存在“倒U形”关系,与回国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一系列优化海外引才及促进回流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人才 跨国流动模式 职业发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探讨
19
作者 吴楠 岳晓历 王明秋 《农业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81-84,共4页
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人才引进、量化考核、团队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军人才的... 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创新,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人才引进、量化考核、团队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强化领军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团队成员组成宜多学科结合、按团队的成长阶段进行阶段性评价等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农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科研单位 人才培养 量化考核 团队建设
下载PDF
外籍学者的“流动想象”与“流动实践”——基于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质性分析
20
作者 陈琼琼 李梅 李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
本文以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全职外籍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析其来华工作的动因,以及在华工作的真实感受、认知与体验。外籍学者在来华工作中存在“流动想象”与“流动实践”之间的关联和反差。积极的“流动想象”赋予外... 本文以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全职外籍学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析其来华工作的动因,以及在华工作的真实感受、认知与体验。外籍学者在来华工作中存在“流动想象”与“流动实践”之间的关联和反差。积极的“流动想象”赋予外籍学者来华工作的合理化归因,包括学术职业发展需求、中国工作经历的独特价值、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吸引力等。而情境化的“流动实践”体现了流动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外籍学者在科研、教学、生活中会遭遇与其原有职业惯习和母国工作场域相似或相异的各种情境和体验感知,这些主观因素对其在华工作的满意度与去留决策产生影响。本文深化了对外籍学者和跨国学术人才流动的研究,对完善我国高校国际人才管理制度、营造集聚世界一流人才的学术生态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学者 学术人才跨国流动 新型研究型大学 国际人才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