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esel oil on the polychaete Annelida in model benthic ecosystem
1
作者 Tang Senming Chen Xiaolin +3 位作者 Zhuang Dongfa Wu Shengsan Lin Yu Cai Ziping and Zheng Fengwu(This project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Xiamen 361005, 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25-431,共7页
An experiment about the effect of diesel oil pollution on the model benthic ecosystem was conducted inthe land-based tank at the 3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in Xiamen, added with No.0 ... An experiment about the effect of diesel oil pollution on the model benthic ecosystem was conducted inthe land-based tank at the 3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in Xiamen, added with No.0 diesel oil at concentrations of 5, 25, 125, 625 mg/dm3 in water of series sub-tanks for 16 h. The changes in polychaete community were studied in the period of two weeks with results that though all concentrations did not basically alter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the total biomas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individualstended to be smaller in size. The average weight of individua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iesel pollutan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HAETE benthic ecosystem model experiment diesel oil pollution effect
下载PDF
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苯胺或吡啶的性能
2
作者 姜艺婕 唐克 +2 位作者 王聚财 孙潇镝 洪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9,共8页
采用红外光谱、低温N_(2)吸附-脱附方法对3种A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吡啶的性能,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柴油用量15 m L的条件下,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吡啶的最佳吸附剂用量... 采用红外光谱、低温N_(2)吸附-脱附方法对3种A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吡啶的性能,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柴油用量15 m L的条件下,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柴油中吡啶的最佳吸附剂用量均为1.03 g,最佳吸附温度为50℃,最佳吸附时间为40 min;3种A型分子筛吸附脱除苯胺的性能均强于吸附脱除吡啶的性能,3种A型分子筛吸附苯胺和吡啶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焙烧再生优于醇洗再生;吸附吡啶的3种A型分子筛的再生率均高于吸附苯胺的分子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分子筛 吸附脱氮 吡啶 苯胺 模拟柴油
下载PDF
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波测量方法研究
3
作者 孟亮虎 赵文圣 +4 位作者 王会良 李世伟 乔天旭 何晨晞 杨晓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7,共7页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 活塞组件-缸套摩擦副位置处良好润滑状态能够保障柴油机的稳定运行,润滑油膜厚度能够对其润滑状态进行判断。因此本文以润滑油膜厚度为测量目标,基于等效弹簧模型超声波测量原理对活塞环位置处润滑油膜厚度开展实验研究。搭建了润滑油膜厚度超声测量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证实了超声方法的测量能力。构建了柴油机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测量方案,设计并搭建了活塞环润滑油膜厚度动态测量系统,对不同转速下的润滑油膜厚度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在活塞环处测得了2.2~3.9μm的润滑油膜厚度,并且随转速增加,油膜厚度呈现增大趋势,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测量 弹簧模型 反射系数 油膜厚度 柴油机气缸 活塞环 标定实验 动态测量
下载PDF
常压塔柴油凝点动态软测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毛帅 熊智华 +3 位作者 徐用懋 庄爱霞 黄海龙 王立群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研究了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了影响柴油凝点的多种因素,并充分利用仪表分析值提供的被测变量历史信息,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和Levin-son预测器相结合的动态软测量模型,该模型消除了分析值存在纯滞后的影响。... 研究了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了影响柴油凝点的多种因素,并充分利用仪表分析值提供的被测变量历史信息,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和Levin-son预测器相结合的动态软测量模型,该模型消除了分析值存在纯滞后的影响。针对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研究表明,该模型的预报准确性要优于静态软测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Levinson预测器 动态软测量模型 柴油凝点
下载PDF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器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建明 苏冰 +2 位作者 杨兵 张卫刚 王亚伟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7-259,共3页
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器的物理模型,并对喷油器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仿真值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得到了喷油器喷油特性的规律以及提高喷油器控制灵敏度与准确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喷油器 物理模型 仿真 柴油物理特性
下载PDF
CoMo/Al2O3催化剂柴油加氢脱芳烃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江洪波 吕海龙 +3 位作者 陈文斌 秦康 李明丰 聂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3-439,共7页
为满足生产国六标准车用柴油的需要,采用等温高通量反应器,对加氢精制催化剂CoMo/Al2O3上的柴油加氢脱芳烃(HDA)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氢/油体积比、空速等因素对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影响。根据芳烃加氢反应机理... 为满足生产国六标准车用柴油的需要,采用等温高通量反应器,对加氢精制催化剂CoMo/Al2O3上的柴油加氢脱芳烃(HDA)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氢/油体积比、空速等因素对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影响。根据芳烃加氢反应机理将柴油中的芳烃化合物按所含芳环个数分成了三集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竞争吸附影响的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鲍威尔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所得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柴油加氢脱芳烃过程,所得模型可为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操作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脱芳烃 集总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常压塔柴油凝点软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帅 熊智华 +3 位作者 徐用懋 庄爱霞 黄海龙 王立群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EI CAS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研究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过程变量对柴油凝点的影响。基于在线分析仪6min采样数据,利用前向网络和时延前向网络(TDNN)分别建立了三线柴油凝点的静态软测量模型和动态软测量模型,并结合在线分析仪对模型实... 研究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过程变量对柴油凝点的影响。基于在线分析仪6min采样数据,利用前向网络和时延前向网络(TDNN)分别建立了三线柴油凝点的静态软测量模型和动态软测量模型,并结合在线分析仪对模型实现了在线修正。通过两种模型的仿真和在线实施效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而且动态模型的实施效果优于静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延前向网络 动态模型 柴油凝点 软测量 在线修正
下载PDF
超声乳化生物油/柴油稳定性的响应面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晓莉 沈维政 +2 位作者 王述洋 谭文英 张爱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75-3482,共8页
针对生物油替代石化燃油在理化特性及稳定性上的缺陷,提出超声乳化制取生物油/柴油混合燃油的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的通用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激励波形对混合燃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浊度... 针对生物油替代石化燃油在理化特性及稳定性上的缺陷,提出超声乳化制取生物油/柴油混合燃油的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的通用组合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激励波形对混合燃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浊度值、油珠粒径及析油时间为响应值分别建立二次回归模型,模型揭示出超声因素对各响应值影响的因子贡献率,及超声时间、超声频率、声功率密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响应面模型的显著性影响关系,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90.39%、90.72%、92.79%,相对误差分别小于12%、10%、14%。因此,合理匹配超声参数有利于增加生物油,柴油的乳化效果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稳定性模型 因素分析 生物油/柴油
下载PDF
中国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趋势分析与节能的战略措施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睿 高焕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0-284,共5页
通过对中国农业机械动力消耗和构成分析,比较国外部分国家和国内典型农场、机械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动力配备,指出按目前水平发展,全面机械化农田作业动力消耗将达到8.97kW/hm^2,比合理动力配备2.25~6kW/hm^2上限高49.5%。结合... 通过对中国农业机械动力消耗和构成分析,比较国外部分国家和国内典型农场、机械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动力配备,指出按目前水平发展,全面机械化农田作业动力消耗将达到8.97kW/hm^2,比合理动力配备2.25~6kW/hm^2上限高49.5%。结合农田和非农田农业机械柴油消耗现状趋势分析,按目前消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实现中国耕播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战略目标,柴油消耗量将达到6455万t左右。根据统计数据,针对中国农业机械在2020年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0%战略目标,建立了柴油需求量的Logistic模型,通过检验拟合精度较好。据此预测结果,提出通过实施改革耕作制度、采用节能机械等有效的节能措施,到2020年实现战略目标,中国农业机械化柴油消耗量可减少到5000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柴油消耗 LOGISTIC模型 节能措施
下载PDF
柴油正构烷烃含量与其低温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姜少华 周剑鸣 张玉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3-245,共3页
以孤岛原油和大庆原油为原料 ,采用实沸点蒸馏工艺得到不同馏分段组成的一系列柴油样品。通过测定柴油的低温性质 (浊点、冷滤点和凝点 )和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从C12 到C2 5正构烷烃的含量 ,研究了各正构烷烃含量对柴油低温性质的影响。并... 以孤岛原油和大庆原油为原料 ,采用实沸点蒸馏工艺得到不同馏分段组成的一系列柴油样品。通过测定柴油的低温性质 (浊点、冷滤点和凝点 )和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从C12 到C2 5正构烷烃的含量 ,研究了各正构烷烃含量对柴油低温性质的影响。并利用多元回归拟合建立了关于柴油低温性质与其正构烷烃含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正构烷烃 含量 低温性质 研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供油提前角对375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阳爱国 罗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5-786,共2页
以无锡柴油机厂375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试验并测量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油耗率、排放烟度和排气温度,得到375柴油机不同性能要求下最佳供油提前角大小。
关键词 供油提前角 375柴油机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劣质柴油加氢脱硫工艺条件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元奇 刘冬 +4 位作者 高媛 敖红伟 王淑波 李清云 闫锋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5-19,29,共6页
采用HPL-1型催化剂,在小型加氢装置中对4种劣质柴油进行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7.0 MPa、体积空速... 采用HPL-1型催化剂,在小型加氢装置中对4种劣质柴油进行加氢脱硫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脱硫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7.0 MPa、体积空速1.0h-1、氢油体积比800∶1;该条件下劣质柴油加氢脱硫率最高,可达96.57%。通过修正压力、氢油体积比、体积空速等参数,建立了劣质柴油0.5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检验发现,4种劣质柴油硫质量分数的实验值和模拟值的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柴油 加氢脱硫 工艺条件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磷钨酸/氧化锆催化剂催化氧化柴油脱硫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瑞丽 李波 张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4-1030,共7页
采用过饱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HPW/ZrO_2(HPW为磷钨酸),利用XRD、FTIR和N_2吸附-脱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_2O_2为氧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相转移催化剂,对比研究了HPW和HPW/ZrO_2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同时... 采用过饱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HPW/ZrO_2(HPW为磷钨酸),利用XRD、FTIR和N_2吸附-脱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_2O_2为氧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相转移催化剂,对比研究了HPW和HPW/ZrO_2催化剂的氧化脱硫性能,同时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和氧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HPW/ZrO_2催化剂的脱硫效果优于HPW催化剂;在n(H_2O_2):n(S)=4.0、HPW/ZrO_2催化剂用量为2.5%(基于柴油质量)、CTAB用量为0.25%(基于柴油质量)、氧化温度60℃、氧化时间90 min的条件下脱硫效果最佳,柴油中硫的含量由3 647 mg/L降至72 mg/L,脱硫率达98.0%。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后脱硫率仍达95.3%,且该氧化脱硫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GC-SCD分析结果显示,HPW/ZrO,催化氧化法易脱除柴油中加氢法难以脱除的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钨酸/氧化锆催化剂 氧化脱硫 柴油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Pro/E及ANSYS Workbench的柴油机油底壳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猛 祖炳锋 +2 位作者 徐玉梁 王振 孟祥山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2-56,共5页
针对一款全新设计的四缸柴油机,计算了油底壳机油容量;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油底壳的三维模型,模拟了油底壳内最大及最小机油容量情况,以及最小机油容量时集滤器不存在吸空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油底壳进行了模态分析... 针对一款全新设计的四缸柴油机,计算了油底壳机油容量;采用Pro/E软件建立了油底壳的三维模型,模拟了油底壳内最大及最小机油容量情况,以及最小机油容量时集滤器不存在吸空现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油底壳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出了提高其低阶频率的3种结构优化措施;经过装机试验,优化后的油底壳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油底壳 机油容量 模态分析 PRO E ANSYS WORKBENCH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柴油硫含量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家胜 张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近红外分析方法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快速测量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各个领域中,而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硫含量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柴油硫含量进行了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10... 近红外分析方法是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快速测量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各个领域中,而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硫含量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柴油硫含量进行了研究。选取有代表性的100个柴油样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校正模型。由17个样品组成验证集,用建立的分析模型预测其硫含量,将近红外光谱测定的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标准偏差为426.95,相关系数是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分析模型 多重线性回归 硫含量 柴油
下载PDF
针对多产柴油的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建立和工业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阳福生 江洪波 翁惠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3,共8页
在已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进行了按柴油产品新馏程标准 (GB2 5 2 2 0 0 0 )的集总分族研究 ,建立了一步法确定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的方法。与传统的分层测定法相比 ,一步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而且提... 在已开发的重油催化裂化十一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进行了按柴油产品新馏程标准 (GB2 5 2 2 0 0 0 )的集总分族研究 ,建立了一步法确定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的方法。与传统的分层测定法相比 ,一步法不仅大大减少了实验的工作量 ,而且提高了参数估计的精度。并通过一步法得到了MLC 5 0 0催化剂的动力学参数。模型的工业验证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外推性 ,能够适应炼油厂柴油馏程多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催化裂化 动力学模型 工业模拟 催化剂
下载PDF
成品油二次配送调度优化模型及其遗传算法求解 被引量:20
17
作者 马义飞 孙晓燕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78,共6页
成品油二次配送是成品油销售的重要环节,配送中心要以有限的车辆及时满足多个加油站的油品需求,为了节约成本,要选择最短行车路径,同时尽量满载。本文构造了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遗传算法求解方案,编制了C++程序,用一个算例说明算... 成品油二次配送是成品油销售的重要环节,配送中心要以有限的车辆及时满足多个加油站的油品需求,为了节约成本,要选择最短行车路径,同时尽量满载。本文构造了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遗传算法求解方案,编制了C++程序,用一个算例说明算法和程序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管理 调度优化模型 遗传算法 成品油二次配送 行车路径问题
下载PDF
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泄漏检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礼程 王宪成 +1 位作者 张更云 和穆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5,31,共6页
通过分析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的异常泄漏部位,建立了某重型柴油机缸内机油消耗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够实时估算缸内机油消耗并监测机油箱内机油液面变化,从而实现对机油异常渗漏的监测。柴油机润滑系统异常泄漏监测主要采用缸内压力... 通过分析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的异常泄漏部位,建立了某重型柴油机缸内机油消耗的数学模型,此数学模型能够实时估算缸内机油消耗并监测机油箱内机油液面变化,从而实现对机油异常渗漏的监测。柴油机润滑系统异常泄漏监测主要采用缸内压力和缸壁温度作为缸内机油消耗的运行状态参数,把机油温度作为工况参数。通过对4个工况下机油消耗量的测量与分析,揭示了机油消耗量随转速、负荷的增加而增大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机油消耗量与实际测量的机油消耗量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润滑系统 机油消耗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生物燃油/柴油混合乳化燃料制取参数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述洋 苏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2-637,共6页
为方便快速的寻找生物燃油/柴油混合乳化燃料的最佳超声乳化制备参数,将超声乳化燃料制取的实验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构建乳化燃料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非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为种群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建立混合乳化... 为方便快速的寻找生物燃油/柴油混合乳化燃料的最佳超声乳化制备参数,将超声乳化燃料制取的实验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构建乳化燃料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非线性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作为种群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建立混合乳化燃料制备参数的遗传算法寻优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随机、自适应搜索的方式确定乳化燃料生产制取的最佳乳化超声参数(超声波频率、功率、作用时间和矩形脉冲占空比)。按该参数进行试验,其试验数值与计算数值相符合。结果表明,运用混合乳化燃料预测模型及遗传算法优化模型能够准确设计出稳定性能较好混合乳化燃料制取的超声乳化参数,为混合乳化燃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优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油/柴油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VECM的汽柴油价格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焦建玲 范英 魏一鸣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2006年第3期97-102,共6页
原油作为成品油的主要原材料,原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成品油价格的相应变化,从成品油价格关于原油价格变化的反应可以了解成品油定价的合理性。本文利用一个不对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Model,VECM),检验了我国汽柴... 原油作为成品油的主要原材料,原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成品油价格的相应变化,从成品油价格关于原油价格变化的反应可以了解成品油定价的合理性。本文利用一个不对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Model,VECM),检验了我国汽柴油关于原油成本变化不对称性问题,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汽柴油对原油成本上涨的反应快,但持续的时间短;对原油成本下降的反应慢,但持续的时间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的改革和企业实施油价风险管理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柴油价格 原油 不对称性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