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y of Flexural Shear, Bending and Torsion for a Thin-Walled Beam of Open Section
1
作者 David W. A. Rees Abdelraouf M. Sami Alsheikh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24年第3期23-53,共31页
Aspects of the general Vlasov theory are examined separately as applied to a thin-walled channel section cantilever beam under free-end end loading. In particular, the flexural bending and shear that arise under trans... Aspects of the general Vlasov theory are examined separately as applied to a thin-walled channel section cantilever beam under free-end end loading. In particular, the flexural bending and shear that arise under transverse shear and axial torsional loading are each considered theoretically. These analyses involve the location of the shear centre at which transverse shear forces when applied do not produce torsion. This centre, when taken to be coincident with the centre of twist implies an equivalent reciprocal behaviour. That is, an axial torsion applied concentric with the shear centre will twist but not bend the beam. The respective bending and shear stress conversions are derived for each action applied to three aluminium alloy extruded channel sections mounted as cantilevers with a horizontal principal axis of symmetry. Bending and shear are considered more generally for other thin-walled sections when the transverse loading axes at the shear centre are not parallel to the section = s centroidal axes of principal second moments of area. The fixing at one end of the cantilever modifies the St Venant free angular twist and the free warping displacement. It is shown from the Wagner-Kappus torsion theory how the end constrained warping generates an axial stress distribution that varies with the length and across the cross-section for an axial torsion applied to the shear centre. It should be mentioned here for wider applications and validation of the Vlasov theory that attendant papers are to consider in detail bending and torsional loadings applied to other axes through each of the centroid and the web centre. Therein, both bending and twisting arise from transverse shear and axial torsion applied to each position being displaced from the shear centre. Here, the influence of the axis position upon the net axial and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s is to be established. That is, the net axial stress from axial torsional loading is identified with the sum of axial stress due to bending and axial stress arising from constrained warping displacements at the fixing. The net shear stress distribution overlays the distributions from axial torsion and that from flexural shear under transverse loading. Both arise when transverse forces are displaced from the shear cent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 Wall theory Cantilever beam Open Channel Section Principal Axes Flexure Transverse Shear TORSION Shear Centre Shear Flow WARPING fixed-End Constraint
下载PDF
Model Study of IPMC Beam Electroactive Response Based on Root Defor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瀚旻 LI Huafeng ZHAO Chunsh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31-39,共9页
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 (IPMC) is a type of electroactive polymer (EAP). In this paper, based on Nemat-Nasser model, an improved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initial nonlinear response of electric actua... 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 (IPMC) is a type of electroactive polymer (EAP). In this paper, based on Nemat-Nasser model, an improved model is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initial nonlinear response of electric actuation on the fixed end deformation. Three IPMC strip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urface resistance are chosen for analysis. Further, fro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root deformation made the tip movement of the IPMC strip with little surface resistance, but this effect was less and less when the surface resistance reduc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is model for the fixed end show a more accurate simulation for the actual deformation of IPMC str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MC EAP polymer coupling model fixed end root deformation
下载PDF
Science Letters:Analytical solution for fixed-end beam subjected to uniform load 被引量:3
3
作者 丁皓江 黄德进 王惠明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8期779-783,共5页
A bi-harmonic stress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in this work. Ariy stress function methodology is used to obtain a set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both ends fixed beams subjected to uniform load. The treatment for fixed-... A bi-harmonic stress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in this work. Ariy stress function methodology is used to obtain a set of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both ends fixed beams subjected to uniform load. The treatment for fixed-end boundary conditions is the same as that presented by Timoshenko and Goodier (1970). The solutions for propped cantilever beams and cantilever beams are also presented. All of the analytical plane-stress solutions can be obtained for a uniformly loaded isotropic beam with rectangular cross section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class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解 固定电子束 压力函数 边界条件 弹性力学
下载PDF
非饱和土地基中端承桩对SH波的水平地震响应
4
作者 邹新军 杨紫健 吴文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探讨非饱和土地基中SH波作用下端承桩的水平地震响应,先基于一维波动理论得出SH波引起的土层自由场水平振动解,然后考虑非饱和土体动剪切模量随其饱和度的变化特性,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力学和Euler梁模型建立轴向静荷载下非饱和土-端承... 为探讨非饱和土地基中SH波作用下端承桩的水平地震响应,先基于一维波动理论得出SH波引起的土层自由场水平振动解,然后考虑非饱和土体动剪切模量随其饱和度的变化特性,采用三维连续介质力学和Euler梁模型建立轴向静荷载下非饱和土-端承桩水平耦合振动模型,进而通过引入势函数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出桩顶水平位移相互作用因子、桩顶水平位移放大因子和桩身曲率比的表达式,经与已有成果对比验证后再经参数分析,获得土体饱和度、桩身长径比和土体黏滞阻尼对桩身水平抗震特性的影响规律:土体饱和度和桩身长径比仅在高频范围对相互作用因子和放大因子有显著影响;土体黏滞阻尼仅在共振频率使得相互作用因子和放大因子分别逐渐增大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承桩 非饱和土 SH波 水平振动 Euler梁模型
下载PDF
融合有限元理论的DMB方法及其在复杂超大型浮体上的应用
5
作者 陈永强 张显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1,共9页
[目的]将有限元理论融入离散模块梁单元(DMB)方法,优化集中质量刚度矩阵的求解方式,以使DMB方法更易于处理复杂超大型浮体(VLFS)问题。[方法]使用三维势流理论进行水动力分析并给出水弹性方程;引入有限元理论,将每个子模块离散为若干微... [目的]将有限元理论融入离散模块梁单元(DMB)方法,优化集中质量刚度矩阵的求解方式,以使DMB方法更易于处理复杂超大型浮体(VLFS)问题。[方法]使用三维势流理论进行水动力分析并给出水弹性方程;引入有限元理论,将每个子模块离散为若干微小梁单元以求解刚度阵,并基于子结构法和矩阵理论推导集中质量刚度矩阵;处理复杂边界条件时,根据边界约束模式,采用划零置一法或是直接在刚度阵中增加约束项进行处理;处理复杂连接条件时,首先更改节点编号,然后再根据连接件的特点建立连接件约束矩阵并将其融入总刚度阵中。[结果]使用DMB方法计算复杂超大型浮体的位移响应时,在边界条件选取固定端和弹簧−阻尼端、连接件选取铰接、刚性连接和弹簧阻尼连接等情况下,所得结果与直接法吻合较好。[结论]研究表明,融合有限元理论的DMB方法能够方便、快速、准确地处理复杂超大型浮体在多种复杂工况下的水弹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模块梁单元 超大型浮体 固定端 弹簧−阻尼端 弹簧阻尼连接
下载PDF
钢筋锈蚀对RC固端梁振动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徐略勤 陈叙先 +3 位作者 周建庭 王佩 高鹏 阳珊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7-973,1041,共8页
为了揭示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固端梁振动特性的影响,制作了纵筋直径分别为14 mm和16 mm的2组梁S‑14和S‑16,每组4片,一共8片。以0%,5%,10%和15%为目标锈蚀率对2组梁开展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基于受迫振动法... 为了揭示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固端梁振动特性的影响,制作了纵筋直径分别为14 mm和16 mm的2组梁S‑14和S‑16,每组4片,一共8片。以0%,5%,10%和15%为目标锈蚀率对2组梁开展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基于受迫振动法测试了2组梁的振动特性,分析了交流电和环境振动两个干扰因素对测试准确性的影响,研究了纵筋锈蚀率、直径对RC固端梁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荷载、截面刚度与频率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干扰因素对固端梁频率的影响可忽略,但对阻尼比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环境振动最大可产生43.62%的偏差;随着纵筋锈蚀率的增大,固端梁的频率不断下降,S‑14和S‑16梁的最大降幅分别达16.89%和8.13%,且纵筋直径越小,频率的降幅和降速越大;2组梁的阻尼比随纵筋锈蚀率的变化规律不一样,从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稳定性和规律性来看,频率均优于阻尼比;随着锈蚀率的增大,固端梁荷载和频率表现出类似的下降规律,两者表现出良好的指数关系,固端梁截面刚度的变化率是其振动频率变化率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固端梁 振动特性 受迫振动法 钢筋锈蚀 纵筋直径 截面刚度
下载PDF
均布荷载下两端固支深梁的解析解
7
作者 梅甫良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5-30,共6页
为了降低固支约束简化对应力和位移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固支边位移简化条件,包括令固支边的纵向位移、横向位移以及纵向位移对横坐标的一阶导数沿高度方向积分后都为零.用半逆解法推导了两端固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下的应力和位移解析式,... 为了降低固支约束简化对应力和位移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固支边位移简化条件,包括令固支边的纵向位移、横向位移以及纵向位移对横坐标的一阶导数沿高度方向积分后都为零.用半逆解法推导了两端固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下的应力和位移解析式,并讨论了固支边不同位移简化对应力和位移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证明:该固支边位移简化对应力和位移精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梁 平面应力 应力函数 固支边简化条件
下载PDF
高层建筑嵌固端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安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7-71,103,共6页
探讨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简称高规)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的规定及嵌固端选取遇到的问题。指出高层建筑宜采用带地下室的整体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无论选定的嵌固端位置在何处,实际的嵌固端都是地下室底板。高层... 探讨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简称高规)关于高层建筑嵌固端的规定及嵌固端选取遇到的问题。指出高层建筑宜采用带地下室的整体模型进行结构分析,无论选定的嵌固端位置在何处,实际的嵌固端都是地下室底板。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顶板不满足高规关于嵌固端的要求时,或不需要以地下室顶板以上结构单独建模分析时,建议均选地下室底板为嵌固端。此时,地下室顶板可以开大洞或错层,可以做成无梁楼盖,地下一层与首层剪切刚度比无需满足大于2的要求。只要结构分析时在地下室外墙处尽可能真实地考虑“土弹簧”的作用,且尽可能真实考虑楼盖的实际状况,计算机软件都能基本正确地反映传力途径及结构构件内力。同时,所有与室外地坪标高接近的地下室楼盖均需按高规关于嵌固端的要求进行构造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嵌固端 地下室 整体模型 结构分析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耦合支护的力学模型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少勇 吴爱祥 +2 位作者 韩斌 尹升华 龚开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486-3492,共7页
为探明树脂锚杆+湿喷混凝土对破碎岩体支护原理,合理确定喷锚支护参数,通过对巷道围岩和混凝土层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将树脂锚杆与混凝土层简化为固支梁力学模型进行解析,结合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建立喷射混凝土层厚度、混凝... 为探明树脂锚杆+湿喷混凝土对破碎岩体支护原理,合理确定喷锚支护参数,通过对巷道围岩和混凝土层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将树脂锚杆与混凝土层简化为固支梁力学模型进行解析,结合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建立喷射混凝土层厚度、混凝土强度、锚杆间距对围岩自承能力影响的力学模型,并由此探明喷锚支护各参数与围岩自承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而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与围岩自承能力呈线性关系,而混凝土厚度与围岩自承能力呈指数函数关系,锚杆间距与围岩自承能力呈负指数关系。优化支护参数后,巷道稳定性增加,年垮冒次数降低77%,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喷参数 固支梁 自承能力 作用规律 力学模型
下载PDF
均布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固支梁的解析解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德进 丁皓江 王惠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1-514,共4页
针对均布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梁在两端固支条件下的平面应力问题,求解了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在求解过程中,构造了一个含待定系数的应力函数,通过Airy应力函数解法,给出了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对固支端边界条件采用两种处理办法,利用... 针对均布载荷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梁在两端固支条件下的平面应力问题,求解了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在求解过程中,构造了一个含待定系数的应力函数,通过Airy应力函数解法,给出了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对固支端边界条件采用两种处理办法,利用应力和位移边界条件,确定应力函数中的待定系数,得到了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结果.结果表明,该解析与由Nastran程序计算的有限元数值结果相比,解析解落在有限元数值的附近,两者较为吻合.该解析解对于跨高比较大的梁有较高的精度,并可退化到各向同性梁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支梁 正交各向异性 应力函数 解析解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计算模型的选择 被引量:31
11
作者 杨靖波 韩军科 +2 位作者 李茂华 李峰 杨风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特高压钢管塔按整体空间桁架简化模型,采用杆单元进行受力计算,由于假定杆件只承受轴向力而忽略杆端弯矩作用,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以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特高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分析对象,采用铁塔设计通... 特高压钢管塔按整体空间桁架简化模型,采用杆单元进行受力计算,由于假定杆件只承受轴向力而忽略杆端弯矩作用,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以1000kV淮南—上海(皖电东送)输变电工程特高压同塔双回钢管塔为分析对象,采用铁塔设计通用程序的杆单元、有限元计算通用软件ANSYS的梁杆混合单元和梁单元3种计算模型,对钢管塔的静、动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由3种单元模型计算的主材轴力、杆塔动力特性基本一致;梁杆混合单元模型与梁单元模型计算的主材杆端弯矩接近。建议特高压钢管塔的受力计算,采用梁杆混合单元模型的整体空间桁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钢管塔 计算模型 梁杆混合单元模型 杆端弯矩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流问题的分段固支梁计算机仿真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薛国新 顾怀中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796-1798,共3页
用分段固支梁模型描述高速公路上三车辆行驶过程。给定了三车辆的初始位置,整个时间过程被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每一时间段内车辆具有一定的排列次序,任意一个车辆或者处于跟车过程中,或者处于超车过程中。基于梁挠度曲线方程给出车辆在超... 用分段固支梁模型描述高速公路上三车辆行驶过程。给定了三车辆的初始位置,整个时间过程被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每一时间段内车辆具有一定的排列次序,任意一个车辆或者处于跟车过程中,或者处于超车过程中。基于梁挠度曲线方程给出车辆在超车和跟车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关系曲线解析表示式。这些解析表示式中包含一定个数的参量,用于体现司机行为;各有关时间段的起始和终了端点则根据有关车辆运动距离相等的条件及跟车和超车的判别条件确定。由计算机自动给出计算任意时刻各车辆位置的公式。与传统方法相对比,该方法考虑建立尽可能大范围的局部模型(跟车或超车模型)并明确给出不同阶段局部模型的衔接方法,因而能较好地刻画车辆的行驶过程。旨在为开发出类似于Maple的高速公路交通流仿真软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通流 仿真 固支梁 MAPLE
下载PDF
弹性地基梁单元的等效结点荷载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鸿儒 阎贵平 +1 位作者 夏禾 王道堂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22-526,共5页
推导了Winkler弹性地基梁单元的固端弯矩和等效结点荷载的计算表达式.考虑的荷载条件有三种:跨内集中弯矩、跨内集中横向荷载和部分分布的均布荷载.为了分析地基相对刚度对等效结点荷载的影响,对不同地基相对刚度条件下的固... 推导了Winkler弹性地基梁单元的固端弯矩和等效结点荷载的计算表达式.考虑的荷载条件有三种:跨内集中弯矩、跨内集中横向荷载和部分分布的均布荷载.为了分析地基相对刚度对等效结点荷载的影响,对不同地基相对刚度条件下的固端力和等跨普通梁单元进行了对比,表明弹性地基梁的固端力总是小于普通梁单元,但在地基相对较软弱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 固端力 等效结点荷载
下载PDF
压阻式加速度计双端固支梁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伟 郝雁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0-32,共3页
介绍一种压阻式加速度计双端固支梁的结构,并建立其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梁的应力及应变,并对弹性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讨论影响灵敏度、固有频率等主要指标的因素,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模拟,以达到优化... 介绍一种压阻式加速度计双端固支梁的结构,并建立其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惯性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梁的应力及应变,并对弹性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讨论影响灵敏度、固有频率等主要指标的因素,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模拟,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阻式加速度计 弹性粱 双端固支梁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弹性结构
下载PDF
通用频率指纹库在固接梁损伤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杨 李国强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从理论上推导了基于梁的自振频率数据进行损伤定位的基本原理,得出了一些梁的基于频率数据定义的动力参数(任意两阶频率变化比)仅是损伤位置的函数,而与损伤的程度无关的结论。随后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利用任意两阶频率变化... 从理论上推导了基于梁的自振频率数据进行损伤定位的基本原理,得出了一些梁的基于频率数据定义的动力参数(任意两阶频率变化比)仅是损伤位置的函数,而与损伤的程度无关的结论。随后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利用任意两阶频率变化比作为损伤定位的参数,建立了两端固接梁损伤定位通用频率指纹库,建立的过程中还考虑了损伤程度对指纹库的影响。最后通过两个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指纹库用于固接梁损伤定位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从而为工程中任意固接梁的损伤定位找到了一个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定位 自振频率 固接梁 频率指纹库 损伤因子
下载PDF
上翼缘受侧向支撑的固端钢梁整体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滇生 王乐洋 阮雪琴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687-690,694,共5页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受混凝土板刚性约束的两端固定H型钢梁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分别研究了钢梁在高度变化和下翼缘宽度变化两类情况下梁负弯矩段的侧扭屈曲对梁整体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翼缘有刚性侧向支撑的两端固定H型钢梁存在部... 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受混凝土板刚性约束的两端固定H型钢梁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分别研究了钢梁在高度变化和下翼缘宽度变化两类情况下梁负弯矩段的侧扭屈曲对梁整体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上翼缘有刚性侧向支撑的两端固定H型钢梁存在部分屈曲后强度,钢梁在屈曲后承载力能继续提高,构件未发生过度变形前可充分利用钢梁的部分塑性,提高其设计承载力;另外下翼缘宽度变化对两端固定梁整体稳定影响较大,梁截面较高同时下翼缘又比较窄时,负弯矩段的侧扭屈曲会使钢梁发生过度变形,对下翼缘无侧向支撑的H型钢梁设计时仍需考虑其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端梁 侧向支撑 负弯矩 整体稳定 屈曲后强度
下载PDF
含固支端梁的解析解 被引量:3
17
作者 詹春晓 刘一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07,367,共7页
采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函数法求含固支端梁的应力和位移时,无法严格满足固支端的实际边界条件,需要采用简化的固支边界条件。本文对已有的简化固支边界条件进行了改进,基于新的简化固支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四种含固支端梁的应力和位移的解析... 采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函数法求含固支端梁的应力和位移时,无法严格满足固支端的实际边界条件,需要采用简化的固支边界条件。本文对已有的简化固支边界条件进行了改进,基于新的简化固支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四种含固支端梁的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计算,对几种固支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由本文方法得到的上表面受均布载荷作用悬臂梁的位移u和v的解析解与有限元解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0%和1.0%,两端固支梁的应力σx的解析解与有限元解的最大误差为5.3%。通过理论与数值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改进的固支边界条件是对固支端一种很好的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支端 边界条件 应力函数 解析解
下载PDF
均布荷载下一端固定的文克尔地基梁的基底压力特性及其工程意义 被引量:31
18
作者 杨学祥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79,共4页
利用文克尔局部弹性地基模型,求解均布荷载作用下一端固定的弹性地基梁的基底压力;并发现其规律:在距离固定端的一定范围内,地基梁的基底压力分布具有随着与固定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大、且存在一个最大值。基于这个特点,提出并分析将一端... 利用文克尔局部弹性地基模型,求解均布荷载作用下一端固定的弹性地基梁的基底压力;并发现其规律:在距离固定端的一定范围内,地基梁的基底压力分布具有随着与固定端的距离增加而增大、且存在一个最大值。基于这个特点,提出并分析将一端固定的文克尔地基梁应用于工程的可能性,以解决如“桥头跳车”等由于建筑地基差异沉降而导致的工程缺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地基梁 文克尔地基模型 一端固定 基底压力分布 地基差异沉降 桥头跳车
下载PDF
凝汽器管板梁带模型端部载荷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明川 赖喜德 +3 位作者 张翔 陈小明 周翔 杨亚斌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0-554,共5页
凝汽器是热电站的主要辅机设备之一,其管板的结构和受力都非常复杂。为了准确分析端部载荷对管板强度的影响,根据凝汽器结构特点,改进了梁带计算力学模型。根据管板受力情况,计算分析得到梁带模型端部载荷(端部力和端部弯矩)的表达式,... 凝汽器是热电站的主要辅机设备之一,其管板的结构和受力都非常复杂。为了准确分析端部载荷对管板强度的影响,根据凝汽器结构特点,改进了梁带计算力学模型。根据管板受力情况,计算分析得到梁带模型端部载荷(端部力和端部弯矩)的表达式,然后分别通过Heat Exchange Institute(HEI)标准和根据圆弧性水室的特点及凝汽器结构特点求解出端部载荷,再利用矩阵位移法求解出管板梁带受力情况,最后通过某电站实例来验证端部载荷算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方法能正确计算梁带模型端部载荷,为管板的强度设计提供了一套解决端部载荷的方法,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管板 端部力 端部弯矩 梁带模型
下载PDF
地铁车站端头井受力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丁春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1-625,共5页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某地铁车站,提出采用空间梁-板单元模型分析车站端头井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并与传统的平面简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对于端头井墙体结构,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内力、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基...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某地铁车站,提出采用空间梁-板单元模型分析车站端头井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并与传统的平面简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对于端头井墙体结构,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内力、变形和弯矩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对端头井上、下框架梁结构,采用空间梁-板单元模型计算,其内力变化较大,端头井空间效应显著,且可避免平面简化模型计算中框架梁出现轴向拉力这种失真现象.最后,建议采用空间梁-板单元模型分析地铁车站端头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端头井 梁-板单元模型 平面简化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