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rsion of source process and related studies of the Taiwan Strait earthquake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1
作者 王海军 林邦慧 +1 位作者 陈诗安 林奕山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8年第2期8-19,共12页
pplying genetic algorithm to inversion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solution and using the data of P waveform from digital network and initial motion directions of P waves of Taiwan network stations, we studied the moment... pplying genetic algorithm to inversion of seismic moment tensor solution and using the data of P waveform from digital network and initial motion directions of P waves of Taiwan network stations, we studied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and focal parameters of the earthquake of M=7.3 on 16 September of 1994 in Taiwan Strait and other four quakes of ML5.8 in the near region (21°~26°N, 115°~120°E). Among the five earthquakes, the quake of M=7.3 on September 16, 1994 in Taiwan Strait is the strongest one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area since Nan′ao earthquake of M=7.3 in 1918.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ment tensor solution of M=7.3 earthquake is mainly doublecouple component, and is normal fault whose fault plane is near NW. The strike of the fault plane resembles that of the distributive bands of earthquakes before the main event and fracture pattern shown by aftershocks. The tension stress axis of focal mechanism is about horizontal, near in NE strike, the compressive stress axis is approximately vertical, near in NWW strike. It seems that this quake is controlled by the force of Philippine plate′s pressing Eurasian plate in NW direction. But from the viewpoint of P axis of near vertical and T axis of near horizontal, it is a normal fault of strong tensibility. There are relatively big difference between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of this quake and those of the four other strong quakes. The complexity of source mechanism solution of these quakes represents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of the strait earthquake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s in taiwan Strait seismic moment tensor genetic algorithm INVERSION focal parameter
下载PDF
2018年台湾地区浅滩M_(W)5.7地震的余震序列及发震构造研究
2
作者 唐兰兰 王笋 +3 位作者 徐立 刘善虎 张艺峰 姚道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26-2842,共17页
2018年11月26日台湾地区浅滩北缘发生M_(W)5.7地震,震中不在已知的深大断裂上,且由于缺乏近台控制,破裂方向存疑.本文基于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的宽频带台站记录,利用微震检测技术获取了更加完整的余震序列,检测出的余震数量是福建台网... 2018年11月26日台湾地区浅滩北缘发生M_(W)5.7地震,震中不在已知的深大断裂上,且由于缺乏近台控制,破裂方向存疑.本文基于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的宽频带台站记录,利用微震检测技术获取了更加完整的余震序列,检测出的余震数量是福建台网定位结果的4倍,这些余震集中在2 km×8 km的近EW向条带内.同时利用GCAP方法反演了主震及5个强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主震及强余震均为高倾角的走滑型地震,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向,反演得到的震源深度略有差异,主震震源深度14 km,M_(W)3.9以上强余震的震源深度在12~17 km之间.主震东西两侧余震活动存在显著差异,其东侧余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主震后一个月内,而西侧余震活动在主震后半年内都比较活跃,说明东侧应力水平在主震之后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另外,穿过震中区的多道地震剖面揭示的震中区浅部活断层走向为EW,具有显著的走滑特征,其空间位置与余震分布、震源机制解吻合.基于余震的时-空分布、震源机制解和浅部活断层特征,推测此次M_(W)5.7地震发震断层为近EW向的台湾地区浅滩断裂,可能是台湾岛B Fault的延伸,断裂带南北两侧的俯冲速率差异在上地壳产生的强大右旋剪切应力是2018年台湾地区浅滩M_(W)5.7地震的动力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8年台湾地区浅滩地震 微震检测 震源机制解 多道地震剖面
下载PDF
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_S6.2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小娜 叶秀薇 +1 位作者 黄元敏 王力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73-4683,共11页
本文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广东省地震台网和台湾“中央”气象局17个台的宽频带记录,使用CAP方法反演了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 S6.2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节面1走向/倾角/滑动角为89°/82°/-173°,节面2走向/倾角/滑动角为3... 本文利用福建省地震台网、广东省地震台网和台湾“中央”气象局17个台的宽频带记录,使用CAP方法反演了2018年11月26日台湾海峡M S6.2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节面1走向/倾角/滑动角为89°/82°/-173°,节面2走向/倾角/滑动角为358°/84°/-7°,最佳拟合深度14 km,矩震级5.8.使用双差定位获取了94个M L2.0以上地震的精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主震位于北纬23.36°,东经118.62°,震源深度10.43 km.根据小震分布和构造应力场反演得到余震断层面走向和倾角分别为88°和60°.研究认为,台湾海峡6.2级地震发震构造为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受南海板块张裂拉伸发育而成,孕震过程中有东山隆起东缘断裂的参与,推测在菲律宾板块对欧亚板块NW-SE向挤压碰撞背景下,近EW向的台湾浅滩断裂与近NS向的东山隆起东缘断裂交接部位属于强度薄弱区,最终产生高倾角右旋走滑错动而引发地震,余震主要沿台湾浅滩断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M S6.2地震 震源机制解 双差定位 台湾浅滩断裂
下载PDF
台湾及东部海域强震活动性研究及其对大陆强震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培苓 刘杰 +3 位作者 陈学忠 杨懋源 宋锐 华祥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2,共6页
研究了 1 90 0年以来台湾及东部海域强震 (M≥ 7)时空分布特征 ,收集和测定了 1 933年以来强震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 ,台湾及东部海域存在 3个强震活动带及 4个活跃时段。 2 9个强震震源机制解较好地反映了 3个地震活动带的区域应力场... 研究了 1 90 0年以来台湾及东部海域强震 (M≥ 7)时空分布特征 ,收集和测定了 1 933年以来强震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 ,台湾及东部海域存在 3个强震活动带及 4个活跃时段。 2 9个强震震源机制解较好地反映了 3个地震活动带的区域应力场特征和力源。研究认为 ,台湾及东部海域自 1 986年开始的第四活跃时段与大陆地区强震活动的第五活跃期有同期活动特点。据推测 ,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强震活动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应力场 强震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震断层的地震学证据 被引量:7
5
作者 彭美凤 周峥嵘 《华南地震》 2000年第3期9-13,共5页
通过地震学观测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并综合其他作者的研究成果 ,论证了台湾海峡 1994年 7 3级地震发震断层的主破裂面走向应为北西向 ,地震的发生是由分布于该区域的巴士系构造活动所致。
关键词 地震断层 断层走向 震源机制 应力场
下载PDF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断裂危险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韶稳 詹文欢 +1 位作者 张帆 朱俊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9-430,共12页
利用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的资料,计算了由台湾海峡7.3级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震后余震的分布与应力场的情况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震源地分布的角度对库仑应... 利用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的资料,计算了由台湾海峡7.3级地震造成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从震后余震的分布与应力场的情况及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震源地分布的角度对库仑应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正演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在距震中相对较远的区域与余震分布的一致性较好,约90%的余震发生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在震中附近计算出的库仑应力变化比较复杂,与余震的分布序列并不完全一致。在距震中较远的区域,库仑应力变化能比较好的反映余震的分布,而在震中附近库仑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则比较复杂。以闽粤滨海断裂带为接收断层计算了其上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其西南段上的应力增加,促使其活动性增强,认为在闽粤滨海断裂带与NW走向的上杭-东山断裂交汇的南澎岛-东山岛海域发生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应力变化 台湾海峡7.3级地震 震源机制解 断裂危险性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惠芳 林彬华 +2 位作者 张燕明 蔡杏辉 于伟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3-857,共5页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 采用波形互相关技术获得Pn震相准确到时,然后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获取sPn与Pn震相的走时差,通过该走时差测定台湾海峡M6.2地震震源深度为14.7 km,并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对比本文计算结果与CAP方法的反演结果得出,本文研究方法更加方便、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地震 震源深度 SPN震相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下载PDF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序列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绚敏 胡瑞贺 《华南地震》 1996年第3期9-16,共8页
根据粤闽台网和汕头地震遥测台网资料,讨论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南部7.3级地震的序列特征及震源机制等问题。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为大陆地壳下部破裂的产物,与北东向断裂活动有关。
关键词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台湾海峡 地震 地震参数
下载PDF
由层次法讨论1994年台湾海峡强震的孕育和发生 被引量:1
9
作者 秦保燕 刘耀炜 《华南地震》 1998年第2期21-26,36,共7页
基于复杂震源系统,研究强震孕震期的阶段性划分和孕震后期非线性阶段层次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此进行强震的长中短临预报,这种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方法简称层次法.本文简要介绍强震孕育的综合模式和层次法的原理及实现步骤,并应用该法对1994年... 基于复杂震源系统,研究强震孕震期的阶段性划分和孕震后期非线性阶段层次的时空演化特征,以此进行强震的长中短临预报,这种非线性的统计预报方法简称层次法.本文简要介绍强震孕育的综合模式和层次法的原理及实现步骤,并应用该法对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强震的整个孕震过程和预报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震源 孕育模式 层次法 台湾海峡 地震
下载PDF
1987年江西寻乌5.4级地震及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图像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大庆 杨雪 《华南地震》 2019年第S01期78-82,共5页
通过震前中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图和结合构造分区的D-T图对1987年江西寻乌5.4级地震及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前活动图像特征做了研究。两次地震主破裂面都为北西向,但破裂方式不同。研究发现震前压应力区闭锁地震活动减弱,张应力区中... 通过震前中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图和结合构造分区的D-T图对1987年江西寻乌5.4级地震及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震前活动图像特征做了研究。两次地震主破裂面都为北西向,但破裂方式不同。研究发现震前压应力区闭锁地震活动减弱,张应力区中小地震活动呈活跃的趋势。通过主震前全时空的地震活动图像分析方法,对2次地震前的中小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震源机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地震 台湾海峡地震 活动图像 震源机制
下载PDF
2002年3月31日台湾M7.5地震概述
11
作者 封长华 张洪由 《国际地震动态》 2002年第6期17-20,共4页
20 0 2年 3月 3 1日在台湾以东沿海附近发生里氏 7.5级地震 ,造成生命和财产的较严重损失。文章概述了这次地震的情况 ,包括震源参数、震源机制解、破坏、伤亡和发震背景。
关键词 2002年 3月 台湾地震 地震参数 震源机制解 财产损失 伤亡人员
下载PDF
福建地震台网对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定位方法探究
12
作者 段刚 蔡杏辉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利用JOPENS系统中交互分析软件MSDP提供的定位方法,对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进行定位,分析福建地震台网结果与中国台湾公布的地震参数的吻合性,进而判断合适的定位方法。
关键词 定位方法 中国台湾中深源地震 结果对比
下载PDF
利用浙江地震台网记录到的sPn震相确定台湾地震的震源深度
13
作者 高绪兵 汪贞杰 吕奥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4期89-92,共4页
浙江地震台网能够清晰记录到部分台湾地震的深度震相sPn,文章利用所记录到的sPn震相测算了两次台湾地震的震源深度,其结果与精确值基本一致。表明,利用sPn震相计算震源深度值是可靠的,震源深度的有效测定能为地震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深度震相 台湾地震 震源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