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箭技艺与社会互动:宋代山西武庄挽弓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
1
作者 吕慧 宿继光 +3 位作者 李金龙 武晓敏 张锦 杨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本文以宋代山西地区传统武术项目武庄挽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武庄挽弓作为一项传统弓箭技艺的历史文化发展动因,并探讨其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路径。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追溯武庄挽弓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互动过程,... 本文以宋代山西地区传统武术项目武庄挽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武庄挽弓作为一项传统弓箭技艺的历史文化发展动因,并探讨其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路径。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追溯武庄挽弓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互动过程,从历史起源、军事应用到文化融合,探讨其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角色和意义;深入阐释武庄挽弓在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传承,这些文化要素共同塑造了武庄挽弓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实践价值;剖析武庄挽弓通过传承策略和集体记忆构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持续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认为,武庄挽弓通过推广与教育促进参与行为和文化认同、在地方发展中实现体旅融合等现代转型策略,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拓宽新视角,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庄挽弓 弓箭 文化传承 社会互动 现代转型
下载PDF
喜饶嘉措与近代汉藏文化交流
2
作者 陈立华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5,155,共7页
喜饶嘉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爱国宗教人士。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喜饶嘉措及同时代的汉藏有识之士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促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挥了积极作用。喜饶嘉措也是近代汉藏文化交流先驱之一,他是民国时... 喜饶嘉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的爱国宗教人士。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喜饶嘉措及同时代的汉藏有识之士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促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发挥了积极作用。喜饶嘉措也是近代汉藏文化交流先驱之一,他是民国时期在内地国立高校介绍宗喀巴三士道思想的第一位藏族僧侣;他与太虚大师的交往,以及受到汉藏教理院等内地新式佛教教育的启发,设立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创建藏传佛教最早的现代僧伽教育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藏文化交流 喜饶嘉措 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
下载PDF
中国现代丝绸文化记忆的数字化设计研究(1949—1988年)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果 龚建培 张志贤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1949—1988年的中国现代丝绸文化是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文化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的丝绸文化虽由文献、档案、实物等媒介保存着历史情境和社会框架下重建文化记忆的... 1949—1988年的中国现代丝绸文化是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文化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一个缩影。这一时期的丝绸文化虽由文献、档案、实物等媒介保存着历史情境和社会框架下重建文化记忆的种种特质,却也面临着记忆个体淡出、记忆媒介分散、记忆传播低效等问题。为了活化中国现代丝绸文化记忆,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指导,论述了中国现代丝绸文化记忆现状,从记忆内涵、记忆媒介的维度重新梳理其内在结构,并结合信息可视化设计、APP交互设计、3D虚拟场景设计等数字化设计方法,探讨了中国现代丝绸文化复述、复现与复活的新思路及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丝绸文化 数字化设计 中国现代 知识图谱 交互设计 虚拟场景设计
下载PDF
汉代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艺术转译
4
作者 杨雨荷 洪小越 刘冠 《色彩》 2024年第4期92-94,共3页
汉代装饰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汉代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家具设计、虚拟展厅、交互式游戏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 汉代装饰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现代设计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本研究旨在探讨汉代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家具设计、虚拟展厅、交互式游戏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性诠释。通过综合运用木材染色技术、数控雕刻、三维建模和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手段,本研究成功地将汉代装饰纹样的色彩和形式特征融入现代设计实践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装饰纹样 现代设计应用 木材染色技术 虚拟展厅 交互式游戏 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化保护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中的近代蒙古族文学文化语境
5
作者 包红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蒙文版)》 2024年第4期100-108,共9页
解析近代蒙古族作家文学繁荣发展的深层原因,研究的视角不能只固于纯文学的影响关系界框,而有必要聚焦近代汉、满、蒙、藏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宏观语境。半农半牧的经济文化类型、多民族杂居的生计生活状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 解析近代蒙古族作家文学繁荣发展的深层原因,研究的视角不能只固于纯文学的影响关系界框,而有必要聚焦近代汉、满、蒙、藏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宏观语境。半农半牧的经济文化类型、多民族杂居的生计生活状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跨文化空间语境和跨文化生存语境催生出一批精通多民族文化的优秀作家,并通过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的突出成果促进了蒙古族传统文学的再次转化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空间 交往交流交融 近代蒙古文学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基因探赜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聪 崔堂凯 李波 《阴山学刊》 2023年第5期80-86,共7页
道路抉择萌蘖于文化传统。追根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大一统”政治理念、历久弥新的道德底蕴与和而不同的道义情怀,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基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延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精髓要义,彰显了以人为本... 道路抉择萌蘖于文化传统。追根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大一统”政治理念、历久弥新的道德底蕴与和而不同的道义情怀,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基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延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精髓要义,彰显了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价值内核。以多维度的全景式文明视角系统观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对文化复古模式、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和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三维超越,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发展重回历史正轨贡献了独具东方智慧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先构 共融 革新
下载PDF
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剑龙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30,共6页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版了《十字架下的徘徊》、《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旷野的呼声》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四部重要专著,打破了这一课题研究中的长久寂寞。这些研究或将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或从宗教文化角度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或以自己的研究填补现代文学史领域的某些空白,或进一步拓展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在文化传布和影响下的深入探索。但更为宏观和理论化的研究、文学本体的研究和与同类现象的国别比较研究等,仍是该课题所需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 传布 影响
下载PDF
圈子:农村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互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静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0-66,4,共7页
以皖北薛村为个案,以农村妇女交往互动的圈子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薛村妇女交往的主要形式以及互动圈子的具体特征,并对制约妇女交往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量留守妇女的存在,使得妇女的交往互动成为闲暇的主要活动方式... 以皖北薛村为个案,以农村妇女交往互动的圈子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薛村妇女交往的主要形式以及互动圈子的具体特征,并对制约妇女交往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大量留守妇女的存在,使得妇女的交往互动成为闲暇的主要活动方式,交往圈子的构成既有传统的基于亲缘关系的家门圈子,也有现代性的趣缘群体。由于传统与现代性交融的乡村转型特征,使得农村妇女交往互动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在传统向现代性过渡之中,现代性的互动方式日益开始取代传统互动特征,这样就兴起了一个以妇女个人为本位的并不稳固的交往圈子。而如何在日益理性化的农村中构建村庄妇女的良性交往和互动是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交往互动 圈子文化 亲缘 现代性
下载PDF
共存与互生──现代法治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96,共5页
理论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多持批判的态度,并认为其对于现代法制建设无多大意义,笔者并不认同。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探讨现代法治与传统法律文化理论上共存的可能性,及其在现实中共存的复杂性,得... 理论界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多持批判的态度,并认为其对于现代法制建设无多大意义,笔者并不认同。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探讨现代法治与传统法律文化理论上共存的可能性,及其在现实中共存的复杂性,得出二者必将融合的结论,并提出法律应当体现人伦关怀,加强法律的内在强制力,注重民间道德规范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法治 传统法律文化 共存 互生 融合
下载PDF
传统文质观的哲理意涵——现代性危机下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4,168,共10页
传统文质观是中国古人用以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索人的理想存在形态的一套重要思想体系。“原始反终”的“连续性”是其思想特质,“阴阳之易”是其形上学基础,“寻根出新”是其现实关怀。传统文质观深刻关涉着个体生... 传统文质观是中国古人用以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索人的理想存在形态的一套重要思想体系。“原始反终”的“连续性”是其思想特质,“阴阳之易”是其形上学基础,“寻根出新”是其现实关怀。传统文质观深刻关涉着个体生命的养成与价值的实现,一以贯之地反映并影响着社会历史的演化。深度诠释传统文质观,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文质观的思想特质与义理内涵,并为消解中国现代性危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之本 原始反终 阴阳之易 寻根出新 现代性危机
下载PDF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互动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悦彤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2-53,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如何选择、继承传统文化并且与现代广告创作相结合,要既不失传统、又能符合现代生活品味。从广告受众心理分析、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广告文化的创新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广告的互动融合。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广告 互动融合
下载PDF
近代Aesthetics一词的汉译历程 被引量:6
12
作者 聂长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9-653,共5页
Aesthetics一词的汉译历程是在中、西、日文化互动间展开的。这一历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般语学词典中普通词汇;第二阶段为西方教育著译中的课程译名;第三阶段为美学著译中的核心术语。其中第三阶段又分"美妙学"、"... Aesthetics一词的汉译历程是在中、西、日文化互动间展开的。这一历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一般语学词典中普通词汇;第二阶段为西方教育著译中的课程译名;第三阶段为美学著译中的核心术语。其中第三阶段又分"美妙学"、"审美学"、"美学"三节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美学(审美学) 汉译 文化互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和发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62-65,共4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聚的智慧结晶,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好的融入了现代社会,寄托了新的指导意义。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凝聚的智慧结晶,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环境,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好的融入了现代社会,寄托了新的指导意义。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把握两者间的内在统一,把握两者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指导和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互动融合 发展
下载PDF
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
14
作者 陆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88-91,共4页
铁路作为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之一,被西方列强引入中国。中国社会对铁路的认识经历了由拒绝到接受再到积极兴办的过程。而铁路在中国的艰难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及社会风尚产生了缓慢而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铁路 近代中国 社会文化 互动
下载PDF
俄罗斯与中国的相互认知史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米·诺维科夫 尤·谢·梅莉妮科娃 邹璐薇(译)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按章分节对尼·阿·萨莫伊洛夫《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社会文化交流趋势、方式和阶段》一书进行了客观评价。萨莫伊洛夫提出"社会文化互动"这一科学术语,并将中俄两国的社会文化互动分为冷漠、识... 本文按章分节对尼·阿·萨莫伊洛夫《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社会文化交流趋势、方式和阶段》一书进行了客观评价。萨莫伊洛夫提出"社会文化互动"这一科学术语,并将中俄两国的社会文化互动分为冷漠、识别、活跃、借鉴和合成五个阶段,该书的结构则与这五个阶段的历史时期相对应。本文认为,该书代表了中俄关系历史研究的新阶段,是俄罗斯汉学研究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关系史 中国近代史 社会文化互动
下载PDF
瑞典国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述评
16
作者 赵硕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介绍了瑞典自海盗时代到当今福利王国千年的历史人文,解读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族群心理和价值观,剖析了"人民之家"的瑞典模式,纠正了瑞典文化的"4S"印象,分析了瑞典国家浪漫主义... 肖琼女士《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介绍了瑞典自海盗时代到当今福利王国千年的历史人文,解读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族群心理和价值观,剖析了"人民之家"的瑞典模式,纠正了瑞典文化的"4S"印象,分析了瑞典国家浪漫主义的意境以及瑞典人的适度法则、平等至上和詹特法则等理念,是了解北欧文化价值和法则的瑞典国学经典之作。书评从瑞典千年文化价值、瑞典价值与Lagom现象、詹特法则的哲学价值等三个主要方面解读了该书所传递的瑞典国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同时与中国传统国学进行了比较思考,寄望瑞典国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维京文化》(汉译本) 瑞典国学文化 述评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
17
作者 龚政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我国现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目标。为了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的互动性,把马克思主义中... 我国现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目标。为了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之间的互动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根基,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相融合,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传统文化 中国化 现代化 互动 融合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文化分化
18
作者 吴东 刘红梅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的分化,审美文化分化为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主导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分别从不同层面满足社会的精神需求,只有这多种文化形态共生互补,才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并满足人们多方面审美需...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的分化,审美文化分化为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和主导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分别从不同层面满足社会的精神需求,只有这多种文化形态共生互补,才能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并满足人们多方面审美需求的当代新型的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大众文化 高雅文化 主导文化 共生互补
下载PDF
学科的建设的探索——以摄影专业为例
19
作者 瑞米·芬奇 《上海视觉》 2016年第1期46-47,共2页
成立于1982年的国立阿尔勒摄影学院坐落于法国南部一个小城镇。这个城镇每年都会举办世界闻名的阿尔勒摄影展。这个摄影展存有世界各地高水平摄影师的一幅幅传世名作,给阿尔勒摄影学院传递一个主题——照片是摄影师的语言。拍摄的照片... 成立于1982年的国立阿尔勒摄影学院坐落于法国南部一个小城镇。这个城镇每年都会举办世界闻名的阿尔勒摄影展。这个摄影展存有世界各地高水平摄影师的一幅幅传世名作,给阿尔勒摄影学院传递一个主题——照片是摄影师的语言。拍摄的照片要具有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眼光和能力。从1982年阿尔勒摄影学院建校开始,就秉承着十分严格的学生选拔体系,筛选出有一定天赋或造诣的学生,为今后高质量的教学提供了保障。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接受严格的历史学习和技术学习外,经常与世界各地的院校交流并到当地采风,这对于成就一个摄影师来讲是至关重要。学校的教师,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的知名摄影师、艺术家和学者。学校除了有实力的师资外,还具备整个法国最全面的摄影专业图书馆,它是目前欧洲唯一一个能拿到博士文凭的摄影专业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勒摄影节 国家文化 跨界交互 现代摄影态度
下载PDF
温度与共鸣:美术馆展览的主体性建构与社会互通
20
作者 王绍强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1,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美术馆展览中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互动的融合。通过对今年举办的广州设计三年展“有温度的存在”进行分析,揭示了展览如何通过策展理念、展品选择、空间设计和文本解说等方面来传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美术馆展览中主体性建构的重要性及其与社会互动的融合。通过对今年举办的广州设计三年展“有温度的存在”进行分析,揭示了展览如何通过策展理念、展品选择、空间设计和文本解说等方面来传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文章着重讨论了观众互动在促进展览主题共鸣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展览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语境中与观众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实现艺术与公众之间的深层次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主体性 策展理念 文化共鸣 社会互动 现当代美术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