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的价值遵循、基本路径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铭凯 靳玉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和战略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先导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特别需要以价值遵循的坚守厚植建设之根,以基本路径的厘定奠实建设之基,以动力机制的激活赋能建设之实。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着力推进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治理的全面且深入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需要久久为功,澄明并构建适切的动力机制是建设实践持久推进的重要保障。动力机制的构建关键在于廓清内部改革重心以释放内生动力、完善对外开放战略以激活外源动力、深化协同共建共识以凝聚多方合力、探究科学思维方法以提升动力效能和瞄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动能创生。如此,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方可扎实推进,教育强国目标才能稳步实现,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 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
下载PDF
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实习路径探索
2
作者 孙远韬 刘广军 +1 位作者 张氢 罗森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提高机械专业实习的效果,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实习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习方法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结合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探索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机械专业实习路径,并对所完成的机械专业实习过程予以说明... 为提高机械专业实习的效果,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实习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实习方法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结合同济大学机械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探索立德树人-技能培养融合的机械专业实习路径,并对所完成的机械专业实习过程予以说明。从整体看,融合思政过程的专业实践模式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高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奉献机械行业,热爱本专业的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习 课程思政 技能培训 现代机械工程师专业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国情、路径、课题与发展
3
作者 毛振明 彭小伟 胡庆山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述,它是指导各条战线对自身发展理念、道路、经验、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未来发展的最精辟、最高屋建瓴的思想与方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校体育取得巨大成就,它的发展也是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其发展路径与方法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基本特征。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强国”的视角审视中国式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归纳出以下八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性、困难艰巨性、素质教育性、公平全体性、民族文化性、改革创新性、终身基础性和竞体提高性。对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国情背景、独特路径、面临课题和未来发展进行充分研讨,旨在丰富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促进其更鲜明的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增强体质 终身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体教融合 竞技体育
下载PDF
自制何以成为一种德性?——美德伦理学视域下自制的发生、演进与价值
4
作者 张蕴睿 晏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3,共12页
自制问题是反思、批判、预演生命个体行为与实践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奠基性问题。人类非理性因素在由外到内的占有与由内而外的表达过程中,天然地存在着僭越的倾向。自制即原始发生于生命个体内部理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妥善... 自制问题是反思、批判、预演生命个体行为与实践的基础性问题,也是美德伦理学复兴的奠基性问题。人类非理性因素在由外到内的占有与由内而外的表达过程中,天然地存在着僭越的倾向。自制即原始发生于生命个体内部理性对非理性因素的妥善安置,构成了个体成为德性的存在者并在生活实践中选择德性行为的重要前提。随着现代化运动的不断推进,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嬗变使得自制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了冲突性、复杂性和整体性样貌,这极大地加深了人类行为能否自制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与实践论难题。现代化运动既为人类带来了能够快速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经济组织模式,通过激发欲望、扩大需要的方式促进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却也在资本逻辑的嵌入中不断地消解精神公共性,摧毁着人类神圣而崇高的精神家园。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自制是人们走向精神富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德性,无论人们是否认识、理解、承认、掌握,人的自制能力时时刻刻都给人以精神力量,帮助人类走上最符合其“类生命”的道路,帮助个体成为自由而自觉的目的论者和正当的行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德性 欲望 现代性 价值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红艳 程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6-127,131,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主渠道,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战略部署。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主渠道,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资源、文化环境、实践佐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关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分析
6
作者 常小美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复兴,教育先行。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族复兴,教育先行。教育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实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国家要从加强教育改革,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以师为本等方面努力,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改革 立德树人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7
作者 王娜娜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该理论是高职院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于思政课的关键所在,能够助推青年群体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己任,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作为自身发展追求。“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该理论是高职院校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于思政课的关键所在,能够助推青年群体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己任,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作为自身发展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内容丰富,既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又与高职思政课教学紧密联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思政课教学内在契合性有效开展,是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青少年的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高职教育
下载PDF
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8
作者 姜雨彤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7期33-36,共4页
红色教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红色教... 红色教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式发展、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红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立足现实和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育内容,拓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等融入途径,以期为红色教育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教育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手段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7
9
作者 钟贞山 程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战略认识。...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使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教育是国之大计和党之大计的战略认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在教育领域的有力体现,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 立德树人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人民满意教育
下载PDF
师德传统与现代建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朝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4,共7页
师德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的内涵是随着时代以及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发生变化的,需要教师与他所处社会中的其他人群共同构建。师德早期起源于教师的自律自求,秦汉“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后引入他律,甚至他... 师德是从事教育的人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的内涵是随着时代以及特定的空间与时间发生变化的,需要教师与他所处社会中的其他人群共同构建。师德早期起源于教师的自律自求,秦汉“以吏为师”“官师合一”后引入他律,甚至他律超越了自律。传统的师道尊严是以“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基础、“天地君亲师”为内容的等级次序的伦理设定,它是他主、与权威合一、强调服从而不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存在。现代师德需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应社会发展的多重需求与矛盾,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以创造人类幸福而非培养人上人为教育目标。师德水平的提升主要靠教师自主内求,靠不断提升追求和底线,同时需要政府与社会创设良好的环境。走崇尚良师之路是整体提升师德水平的有效途径。培养出有能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福祉服务的学生方能彰显教师的良师良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传统 师道观 现代建构
下载PDF
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一体推进“三不腐”
11
作者 蔡宝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2-42,共11页
一体推进“三不腐”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需要加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凝练。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理论是深入诠释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引,法治和德治... 一体推进“三不腐”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需要加强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凝练。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理论是深入诠释一体推进“三不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引,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治理逻辑和治理方式中蕴涵着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必行性。在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够形成相得益彰的整体成效,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和腐败治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治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一体推进“三不腐” 腐败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12
作者 魏长领 王宁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3年第2期2-15,250,共15页
传统与现代化并非一种此疆尔界的对峙,传统为解决不同价值和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色,使之成为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之一。“大一统”的民... 传统与现代化并非一种此疆尔界的对峙,传统为解决不同价值和不同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提供了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底色,使之成为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逻辑之一。“大一统”的民族观、“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崇德利用”的社会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等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丰厚精神滋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价值载体,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源泉。新时代,要从澄明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基础、遵循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则要求、厘清继承传统文化的核心灵魂三个维度,传承和弘扬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文化 大一统 以民为本 崇德利用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振天 郭华桥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的特色民主思想结晶,是政治民主的新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且能办成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坚守服务师生员工...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百年奋斗的特色民主思想结晶,是政治民主的新形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即集中力量办大事且能办成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坚守服务师生员工的初心、以师生员工发展为中心、保障大学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升、点燃师生员工的创新火种等基本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民主新形态:有助于大学“牢记使命”,永葆中国大学底色;有助于根治大学师生员工为“工具人”思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德性建设;有助于消除大学行政化和“一言堂”现象,形成同舟共济促发展的和谐氛围。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大学治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委总揽全局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检视学校制度德性,培育有利于“大师、巧匠”成长的沃土;运用大数据技术,保障民主协商机制有效履行;通过隐性淘汰和容错机制,保障想干事者将事做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 大学治理现代化 民主新形态 制度德性
下载PDF
传统诚信美德的现代转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辉 《征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传统诚信美德是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文化之根。实现传统诚信美德的现代转化,必须坚持特殊诚信与普遍诚信的相互融合、德性诚信与制度诚信的情理结合、目的诚信与工具诚信的价值整合的价值导向,... 传统诚信美德是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的文化之根。实现传统诚信美德的现代转化,必须坚持特殊诚信与普遍诚信的相互融合、德性诚信与制度诚信的情理结合、目的诚信与工具诚信的价值整合的价值导向,开辟系统有效的实现路径:一是辩证看待传统诚信美德,培养正确诚信认知;二是革新传统诚信教育方法,增进个体诚信行为;三是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建设,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传统诚信 诚信美德 现代转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师德师风:历史维度·内涵要义·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虹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4-28,共5页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师德师风的根本性、方向性、关键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的境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有... 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师德师风的根本性、方向性、关键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新的境界。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有着鲜明的内涵要义,必须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基本任务,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坚持教育自律与制度他律相结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坚持师德师风失范问题的单一处置与统筹治理相结合,坚持实现校内规范与校外引导相结合,以昂扬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师德师风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德”“法”共治一体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婵 赵家乐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期73-79,共7页
法治乡村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应有之义,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由之路。德治与法治不同的功能特点和乡村法治建设的自身特征决定了二者共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为“... 法治乡村建设是基层治理的应有之义,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由之路。德治与法治不同的功能特点和乡村法治建设的自身特征决定了二者共同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而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为“共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乡村法治作为社会法治的基本单元,需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通过二者之间形成的优势互补关系共同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德”“法”共治一体推进法治乡村建设,首先要重视传统治理方式,强化道德对法律的引领和滋养,同时依靠法治,提高法律对道德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让德治与法治同构乡村治理格局;其次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崇法尚法信仰,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同时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实行决策民主,加大惩戒,确保追责“有声”,形成良好乡村法治文化氛围;最后,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的法规制度,坚持基层党组织对依法治村的领导,加强基层党建文化建设,引领乡村文明新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德治 法治 乡村建设 基层党建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地方政府治理的理论逻辑及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志栋 樊潇飞 纳慧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17,共9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被提到新的高度并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双向运动”理论昭示了地方治理能力提升对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从评估结果看,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区域差异,东南沿海...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被提到新的高度并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双向运动”理论昭示了地方治理能力提升对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从评估结果看,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存在区域差异,东南沿海城市治理能力明显优于西北等内陆省份;从实施现状看,地方政府治理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整体较弱,尤其是西部的大部分省份更显不足。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为导向,我国地方政府对乡村治理应当以建立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秩序为终极目标,构建精神文明、社会秩序与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治理框架,将流动人口这一治理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治理的重点和核心,精细实施乡村分级分类管理,并通过“三治融合”避免乡村治理内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能力现代化 耦合协调模型 “三治融合” 社会秩序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博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确立的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教育事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改变我国学校人才培养中根深蒂固的“重智轻...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确立的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教育事业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改变我国学校人才培养中根深蒂固的“重智轻德”问题,对于应对西方价值理念的渗透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立德树人”是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中国式现代化教育 根本方向
下载PDF
麦金太尔的语言理论及其美德伦理意涵
19
作者 蒋福明 王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17,共7页
麦金太尔认为:语言根植于传统,特定的语言是特定传统的自我表达;现代语言脱离了传统,由此造成一系列语言现代性问题;虽然不同传统间存在语言翻译的困难,但译不准恰恰为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些语言理论是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思想... 麦金太尔认为:语言根植于传统,特定的语言是特定传统的自我表达;现代语言脱离了传统,由此造成一系列语言现代性问题;虽然不同传统间存在语言翻译的困难,但译不准恰恰为语言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条件。这些语言理论是麦金太尔美德伦理思想在其语言观上的投射,分别对应于他关于道德与传统间关系的基本主张、他的现代道德批判理论以及他为打通不同道德传统间的隔阂而作出的尝试。基于麦金太尔语言理论与美德伦理思想的同构性,对其语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既能为当下的语言现代性问题提供必要的反思,又能为考察其美德伦理思想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金太尔 语言理论 美德伦理 现代性
下载PDF
内外契合——中国传统美德现代转化的新思路
20
作者 洪美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0期185-188,共4页
中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相对完备的道德体系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国传统美德,对内主要包含继承个人美德、家庭美德、社会美德和国家民族美德,然而在对外传播时面临不适应社会发展等困境。基于其历史意蕴、价值内涵、现实... 中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铸就了中华民族相对完备的道德体系和丰富的道德内涵。中国传统美德,对内主要包含继承个人美德、家庭美德、社会美德和国家民族美德,然而在对外传播时面临不适应社会发展等困境。基于其历史意蕴、价值内涵、现实冲突、发展潜力4大契机,中国传统美德的现代转化主要通过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合理吸收,科学使用;古今结合、持续创新等路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德 内在生成 外显张力 现代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