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主义视野下徐志摩非抒情散文的现代国家意识
1
作者 黄红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得到重新评价,但主要在诗歌和抒情散文方面,其杂感、游记等非抒情散文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更缺乏对这些散文所隐含的现代国家意识的深入分析。在人文主义视野下重读徐志摩这些散文,可以窥见其现代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徐志摩的文学成就得到重新评价,但主要在诗歌和抒情散文方面,其杂感、游记等非抒情散文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更缺乏对这些散文所隐含的现代国家意识的深入分析。在人文主义视野下重读徐志摩这些散文,可以窥见其现代国家意识的演变轨迹和基本内涵。从中学投稿校刊开始,徐志摩就表现出忧患国运、希望提高国民素质的思想。出国留学后,他受英伦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向往和提倡民主制度。欧游归来,他论辩苏俄问题,反对暴力革命。他对现实失望又不甘于失望,大胆批评时政,追求自由和理想。他的现代国家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现代中国的忧患和愿景,与此同时也存在理想主义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徐志摩 非抒情散文 现代国家意识
下载PDF
对称与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
2
作者 高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3,共12页
对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是现代政治抒情诗在诗体探索与建构方面的显著特点。从理论角度而言,注重宣传鼓动性、坚持大众化以及倾向于朗诵的传播接受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政治抒情诗与对称间的亲密关联。而在具体的诗体实践中,... 对称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应用,是现代政治抒情诗在诗体探索与建构方面的显著特点。从理论角度而言,注重宣传鼓动性、坚持大众化以及倾向于朗诵的传播接受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代政治抒情诗与对称间的亲密关联。而在具体的诗体实践中,“辞赋式对称”和“楼梯式对称”的创造性使用,则为现代政治抒情诗或创制或改造出了“新辞赋体”和具有民族化特点的“楼梯体”。从对称视角重新检视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修正对现代政治抒情诗的刻板印象,重估其在诗体探索方面的成绩,其中的经验教训也能为中国新诗体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 现代政治抒情诗 诗体 辞赋式对称 楼梯式对称
下载PDF
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小说的“抒情”进路
3
作者 王淼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9-102,共4页
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生发出饱含秦人赳赳之势的抒情传统。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以原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抒情焦点,以抒情话语、反抒情话语、乡土魔幻现实话语介入小说抒情抵牾,以丰富的阅读经验与写作实践,孤独、忧郁与冒... 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生发出饱含秦人赳赳之势的抒情传统。新生代陕西作家范墩子以原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抒情焦点,以抒情话语、反抒情话语、乡土魔幻现实话语介入小说抒情抵牾,以丰富的阅读经验与写作实践,孤独、忧郁与冒险的个人气质建构抒情矩阵,为新生代陕西作家开拓了可能的抒情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墩子 原乡 中国式现代化 抒情抵牾 乡土魔幻现实话语
下载PDF
神性书写与迟子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8,共7页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散文化"因素或者倾向,不惟迟子建所专有,从现代白话小说伊始的鲁迅、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等人,尤其是萧红就更有典型性;对百年汉语新文学,小说的"散文化"几乎可以做连续性和谱系性的整体研究... 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散文化"因素或者倾向,不惟迟子建所专有,从现代白话小说伊始的鲁迅、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等人,尤其是萧红就更有典型性;对百年汉语新文学,小说的"散文化"几乎可以做连续性和谱系性的整体研究。迟子建小说中的宗教情怀、神性因素虽已为很多研究者注意,但鲜有人能够从神性书写的角度,对迟子建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做出细致的梳理分析。本文从神性书写中的风景、人性与"抒情传统"、历史与现实中拯救小说的日常生活美学、作为素材和散文化建构要素的神性书写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迟子建神性书写对其小说散文化倾向的关键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性书写 风景描写 诗性 抒情性 散文化倾向
下载PDF
试论现代歌词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傅宗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1,共5页
现代歌词作为抒情文类之一种,其文体特征总体上类同于"书写—阅读"式的诗歌,但其艺术生成却是通过谱曲并以人声为传播媒介,以听觉为接受方式。音乐、人声等的介入,又使歌词呈现出有别于"书写—阅读"式诗歌的特征,... 现代歌词作为抒情文类之一种,其文体特征总体上类同于"书写—阅读"式的诗歌,但其艺术生成却是通过谱曲并以人声为传播媒介,以听觉为接受方式。音乐、人声等的介入,又使歌词呈现出有别于"书写—阅读"式诗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文本生成的非独立性和文本形态的开放性;此外,接受方式上的"直面相向"的特点,使歌词的文本生成与接受语境之间形成一种显豁的共生共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歌词 文体 诗歌 文本
下载PDF
听觉话语与“70后”小说的抒情形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颜水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1,共9页
在中国当代小说接受的跨媒介影响中,音乐和戏剧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小说中不仅有声音景观的直接描摹,小说中的音乐和戏剧实际上也是一种拟声写作。音乐、戏剧和声音景观都可以看作是听觉话语。小说中的听觉话语是自然与生活的外在呈... 在中国当代小说接受的跨媒介影响中,音乐和戏剧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小说中不仅有声音景观的直接描摹,小说中的音乐和戏剧实际上也是一种拟声写作。音乐、戏剧和声音景观都可以看作是听觉话语。小说中的听觉话语是自然与生活的外在呈现,也是人类心理与情感世界的外在化身。"70后"作家对声音有着特殊而又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老百姓的日常声音中听到了艰辛的内容与劳苦的基调。"70后"小说通过歌曲唱词、复调形式和声音景观构筑了声音的大合唱,再现了丰富复杂的生活画面和情感世界。听觉话语使"70后"小说在体裁、结构、语音方面都呈现了抒情特征,也体现了对听觉意识形态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后”小说 听觉话语 抒情形式 意识形态 “70后”作家 巴赫金 《现代小说的风格》 《他乡》
下载PDF
“以文为诗”话题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展开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茂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189,208,共14页
杜甫开启了中唐诗歌“以文为诗”的转型。由于杜诗的核心地位,“以文为诗”话题也成为中国诗学展开的一个核心支点。表面上看,“以文为诗”是诗、文技巧的互渗;实际上,在宋代以后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演进史上,许多重要的作家如欧阳修、苏... 杜甫开启了中唐诗歌“以文为诗”的转型。由于杜诗的核心地位,“以文为诗”话题也成为中国诗学展开的一个核心支点。表面上看,“以文为诗”是诗、文技巧的互渗;实际上,在宋代以后文学和文学思想的演进史上,许多重要的作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陈师道以及元明清的重要文学理论家都参与了相关讨论。此话题又与杜诗学、唐宋诗之争、“诗必盛唐说”纠结在一起。“以文为诗”话题的激烈争论,加深了对诗、文两大核心文体和文学体性的认识,是中国古典诗学的展开与演进。“以文为诗”话题透露了中国文学从古典抒情传统向近代叙事传统的转型密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为诗 诗文之辨 抒情文学传统 叙事文学传统
下载PDF
楚骚与汉代抒情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洲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1-56,共6页
先秦的抒情作品严格说只有《诗经》和楚辞 ,研究汉代的抒情赋 ,沟通两个时代血缘关系相近的抒情文学体裁 ,可以认识抒情主体的思想变化和对抒情体裁的继承与发展。汉代抒情赋体现出作者在新的封建政权统治下的心路历程、人格变化和主动... 先秦的抒情作品严格说只有《诗经》和楚辞 ,研究汉代的抒情赋 ,沟通两个时代血缘关系相近的抒情文学体裁 ,可以认识抒情主体的思想变化和对抒情体裁的继承与发展。汉代抒情赋体现出作者在新的封建政权统治下的心路历程、人格变化和主动向道家思想的追求 ;体现出伴随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女性形态美的欣赏和汉代士人的婚姻观念 ;在表现形式上 ,继承并发展了楚辞纪行、写景抒情的手法 ,使之更加自觉、细腻 ,和文人五言诗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抒情赋 楚辞 人格 艺术继承 发展 《诗经》 《离骚》 楚骚
下载PDF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艺术手法与风格特征探微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征 肖艳平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文章从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韵辙、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客家山歌歌词的艺术手法特点及风格特征,旨在促进赣南客家山歌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进而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山歌 歌词 艺术手法 风格特征
下载PDF
骚体赋:汉代的一种抒情文体——兼议以诗歌为抒情文学和自觉文学的局限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淑娟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5-67,共3页
近几年许多人只强调汉代文学的代表体式是猎苑大赋而断言汉代没有抒情文学,认为只有诗歌才是抒情文体。而大量骚体赋的存在尤其是它所担当的抒情功能却一直被忽略。笔者认为骚体赋是汉人默认的抒情载体,与骋词大赋共同构成了汉代文学的... 近几年许多人只强调汉代文学的代表体式是猎苑大赋而断言汉代没有抒情文学,认为只有诗歌才是抒情文体。而大量骚体赋的存在尤其是它所担当的抒情功能却一直被忽略。笔者认为骚体赋是汉人默认的抒情载体,与骋词大赋共同构成了汉代文学的整体,不应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骚体赋 抒情 文体分工
下载PDF
略论《伤逝》的叙事艺术及其文体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玖 《绥化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53-57,共5页
《伤逝》是“东方伟大的叙事诗” ,是鲁迅先生独特艺术才能的杰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 ,即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三方面 ,对《伤逝》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文体予以详细解读。
关键词 《伤逝》 散文化 诗化 抒情文体 叙述角度 叙述方式 叙述语言 叙事艺术 文体特征 现代文学研究 小说 鲁迅
下载PDF
李清照与纳兰词艺术相似性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海燕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李清照与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婉约派词人,他们的词都以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二人在语言艺术、抒情方式以及意象的选用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上多采用叠字、化用典故、白描等手法,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 李清照与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婉约派词人,他们的词都以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二人在语言艺术、抒情方式以及意象的选用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上多采用叠字、化用典故、白描等手法,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怀,"梦"意象成为他们倾诉感情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纳兰性德 语言艺术 抒情方式 “梦”意象 相似性
下载PDF
对当代旧体诗词写作热的反思
13
作者 张三夕 王兆鹏 裴涛 《中文论坛》 2017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当代旧体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形式的新体现,具有现代性,应该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范畴。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增加现当代旧体诗词作品以扩大其影响。作为历史留存,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当代旧体诗词的文献。针对不同的创作主体与读者受众,当下... 当代旧体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形式的新体现,具有现代性,应该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范畴。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增加现当代旧体诗词作品以扩大其影响。作为历史留存,应注意收集和整理当代旧体诗词的文献。针对不同的创作主体与读者受众,当下旧体诗词写作可以有不同的格律宽严要求,但都需要表达真情实感,体现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词 现代性 时代性 文学史
下载PDF
试论“五四”女性新诗的书写特征
14
作者 欧阳小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中国第一代女性新诗的作者诞生于"五四"启蒙时期,此时的女性自我一般都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同时也接受新思想文化影响,开始与男性共同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初涉于世的稚嫩、现实的复杂、以及对于白话语言的生疏,对... 中国第一代女性新诗的作者诞生于"五四"启蒙时期,此时的女性自我一般都深受传统文化熏染,同时也接受新思想文化影响,开始与男性共同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初涉于世的稚嫩、现实的复杂、以及对于白话语言的生疏,对其诗歌创作水平产生了较大限制,使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书写显示出较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女性新诗 抒情 阴柔 过渡
下载PDF
诗性悬置与叙事诉求——1930—194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抒情文体”的悖论镜像
15
作者 王爱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写实化"文体潮流中,以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诗意体小说为代表的"抒情文体"时常出现。它们的内聚焦叙述方式必须服从于特殊时期的外倾型叙事诉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悬置了抒情文体的"诗...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写实化"文体潮流中,以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诗意体小说为代表的"抒情文体"时常出现。它们的内聚焦叙述方式必须服从于特殊时期的外倾型叙事诉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悬置了抒情文体的"诗性"自觉,互文了某种"合理性"内容:日记体小说文体形式昭示的是时代价值,书信体小说文体形式彰显的是群体意识,诗意体小说文体形式表征的是教化功能。"抒情文体"一时难以承受时代内容之重,呈现出形式与内容的悖论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 抒情文体 诗性悬置 叙事诉求 悖论镜像
下载PDF
论吴嘉纪诗歌的艺术特色
16
作者 乐进 洪林(校对)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吴嘉纪的诗歌主要有苦吟诗、山水游历诗、送别寄怀诗等类型,其诗体形式丰富多样,并以一种"冰霜高洁,刻露清秀"的诗风自成一家。从诗歌的抒情艺术、语言艺术、表现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归纳出吴嘉纪诗歌以凄冷为主调的多样化诗风。
关键词 吴嘉纪 诗歌风格 抒情艺术 语言特点
下载PDF
论周作人散文文体的形态
17
作者 郑萍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从文体形态上看,周作人散文可以分为议论体、记叙抒情体和文抄体。这几大类散文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它们不仅是周作人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同样是时代审美的选择。周作人的散文虽因形式不同各有所侧重,但又具有博采众体的... 从文体形态上看,周作人散文可以分为议论体、记叙抒情体和文抄体。这几大类散文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它们不仅是周作人对世界的感受方式,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同样是时代审美的选择。周作人的散文虽因形式不同各有所侧重,但又具有博采众体的自由,不落入窠臼。这种自由地运用文体,自由地表达,充分体现周作人杂家的一面,也是其散文的韵味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形态 议论体 记叙抒情体 文抄体 生活艺术化 艺术生活化
下载PDF
谈哈代及其抒情诗
18
作者 邢孟达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57-60,共4页
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其长达6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近百首不同题材的诗歌。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抒情诗在主题、抒情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作者由不懂哈代到读懂哈代直至回味哈代... 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其长达60余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近百首不同题材的诗歌。其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抒情诗在主题、抒情风格、语言运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作者由不懂哈代到读懂哈代直至回味哈代这一过程主线的描写,分析阐述了哈代抒情诗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抒情诗 抒情风格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中国现代抒情散文的几种审美表现形式
19
作者 汪小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83-84,共2页
郁达夫的"感伤的行旅",何其芳的"独语",梁实秋的"雅舍散文"是中国现代抒情散文审美意识表现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形式。它们清晰地勾勒出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抒情散文的审美意识嬗变的轨迹:由感伤而趋向睿智。
关键词 现代 抒情散文 审美 意识 嬗变
下载PDF
浪漫·现代·现实:穆旦诗歌的“另类”抒情
20
作者 彭海云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2-16,共5页
穆旦是嘉兴籍现代著名诗人,从抒情传统视角来解读穆旦诗作,似乎会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穆旦诗歌的主题和风格虽然常以"现代"面目出现,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又或隐或显地夹杂着"浪漫"和"现实"... 穆旦是嘉兴籍现代著名诗人,从抒情传统视角来解读穆旦诗作,似乎会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穆旦诗歌的主题和风格虽然常以"现代"面目出现,但更多的时候,它们又或隐或显地夹杂着"浪漫"和"现实"的思索维度和美学意蕴,穆旦诗歌可谓是"浪漫""现代""现实"三重面相的交织变奏。不必讳言,这三重面相主要源于欧美现代文化,但又潜隐着中国古典抒情因子,并与时代的现实境遇遥相呼应。它们通过一条变迁的"自我"抒情绳索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从而持续地挥发着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气韵。穆旦诗歌的"另类"抒情处理,最后凝结为"新的抒情"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观念言说,这在中外诗歌史上都比较少见,具有独特的写作示范及诗学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诗歌 抒情 浪漫化 现代性 现实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