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意义和推进策略 被引量:102
1
作者 程文浩 杨诗哲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9期90-95,共6页
权力清单所涵盖的范围就是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范围,清单以外就是行政权力不能随意进入的范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权力清单制度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制度。在宏观把握上,应严格树立原则纪律、汲取各... 权力清单所涵盖的范围就是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范围,清单以外就是行政权力不能随意进入的范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权力清单制度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制度。在宏观把握上,应严格树立原则纪律、汲取各地创新经验并统一全国规范;在中观战略上,可结合相关改革举措,采取广泛多层级的立体化推进形式;在微观战术上,应以严格的核查问责制度、信息化政府建设和协商式民主建设为配套保障;在深化实施时,则需深入研判法律约束、改革盲区和未来限度,从而把握改革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清单 廉政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国家现代化何以可能?--以国家动员能力为分析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殷冬水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9,共14页
理解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现代化的政治维度,即政治现代化。这不仅是因为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因为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引领,需要一个强有力国家政权体... 理解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现代化的政治维度,即政治现代化。这不仅是因为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因为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有效推进的一个重要条件。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引领,需要一个强有力国家政权体系的推动,尤其是需要不断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体系的组织、规划、统筹、动员,中国现代化才得以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在适应复杂环境中变革发展。从政治学视角看,中国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加强国家建设,缔造出一个具有强大动员能力的新型现代国家。新型现代国家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构成要素,也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型现代国家通过有效的思想动员,将现代意识植入社会之中,实现社会的深刻变革,培养社会成员对现代化的认知与认同,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通过广泛的参与动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了齐心协力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局面;通过广泛的资源动员,有效汇集和调配现代化所需要的资源。实践业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既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集体命运,也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构建 新型现代国家 国家动员能力
下载PDF
“比较-现代化”视野下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基于历史社会学和新财政史学
3
作者 林光祺 洪利华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9,共16页
1980年代以来,欧美历史社会学界与新财政史界首次把"国家"与"财政史"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分析变量,纳入"比较-现代化"的研究视野,前者从国家建设映射财政变革,后者从财政体系变迁解释国家转型,两者从相反... 1980年代以来,欧美历史社会学界与新财政史界首次把"国家"与"财政史"作为独立的社会科学分析变量,纳入"比较-现代化"的研究视野,前者从国家建设映射财政变革,后者从财政体系变迁解释国家转型,两者从相反的方向携手完成了"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的学术联姻。"国家建设"在经验与逻辑上大体分为"国家形成"与"国家转型"两个部分,前者解释国家"从无到有"或至少"从不发达到发达状态"的实现过程,后者研究国家从"不可欲"状态向"可欲"状态的转型经验与教训;前者勾勒了"外部军事竞争"与"内部财政汲取"相互推动,共同厘定国家边界、确定国家-社会关系的图景,后者通过"国家-社会"互动的多元模式,解释财政体系与财政制度如何构成社会变革的动力、如何决定国家的成长方式与发展路径。国家建设与财政变革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方式,作为工具理性的"国家"与"财政"本身是中性的,在价值理性层面既可能受制于传统国家与财政的那些特色,也可能服务于现代国家与财政的那些规范。应努力摆脱各种通过"国家战胜社会、权力捉弄权利"的方式汲取财政资源、强化国家能力的传统做法。只有把国家建设纳入现代化的价值规范即"民主问责"与"法治限权"的轨道,国家与社会的摩擦成本才可能变得更小,而社会对国家的认同度才可能真正提高;只有在"无代表不纳税"(即税权法定)以及"无公开不支付"(即预算民主)的基础上推动财政变革,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才可能从单向的"支配-服从"走向双向的"契约-合作",而纳税人对税收(及其支出)的遵从与支持度才可能真正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现代化”研究 国家建设 财政汲取 财政变革 历史社会学 新财政史 税权法定 预算民主 财政税收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设及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庆华 《公共行政评论》 2010年第1期55-80,共26页
论文拟从1978年以来中国国家建设的角度来解释我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并试图揭示出我国的政治发展路径。论文认为,现代国家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动发起并引导的,目的是通过在国家的性质、职能、能力、干预范围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有利于... 论文拟从1978年以来中国国家建设的角度来解释我国政治-经济转型的逻辑,并试图揭示出我国的政治发展路径。论文认为,现代国家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主动发起并引导的,目的是通过在国家的性质、职能、能力、干预范围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有利于市场的引入、扩张和运行,并促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论文从结构和治理方式两个向度来考察改革时期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认为,中国国家已转型为一个吸收了当前发达国家先进治理手段的现代行政国家和监管国家。这个基本成功的国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持久的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能力和党的执政能力,使党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增长还为党的领导提供坚实的合法性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 现代国家建设 治理方式 市场转型
下载PDF
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样态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开松 朱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于欧美“资本中心”式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根...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论断。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不同于欧美“资本中心”式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中心逻辑体现为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人民至上的政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处理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的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等方面的关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国家建设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从贺东航《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路径》说起
6
作者 孙国东 《公共治理研究》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当下中国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有两种典型的研究路向:以姚中秋为代表的规范性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即政治哲学路向的历史政治学;以贺东航为代表的描述性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即社会科学路向的历史政治学。与前者相比,后者不是旨在把握中国文... 当下中国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有两种典型的研究路向:以姚中秋为代表的规范性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即政治哲学路向的历史政治学;以贺东航为代表的描述性的历史政治学路向,即社会科学路向的历史政治学。与前者相比,后者不是旨在把握中国文化的不变本质,而是力图呈现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实践经验,因而可以把历史具体主义贯彻到底。但是,贺东航式的历史政治学研究,除了未能形成学理融贯的分析框架外,亦面临着历史阐释与未来建构之间的张力。把历史政治学研究与社会政治理论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弥补单一的历史政治学视角对历史延续性的排他性关注,从而在现代转型中恰当把握政治现象的历史延续性及其现代转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政治学 历史具体主义 现代国家构建 未来建构 社会政治理论
下载PDF
国企党建工作的历史演变与现代转型
7
作者 张熙哲 邱继贤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29-32,共4页
党建工作在国企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国企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党建工作经历了初步建立、制度完善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党建工作在国企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国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更是国企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党建工作经历了初步建立、制度完善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国企党建工作的现代转型十分紧迫,围绕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探索和实施了各项党建工作创新举措。其现代转型的策略与安排:(一)加强顶层设计;(二)推进制度创新;(三)强化队伍建设;(四)注重品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党建 历史演变 现代转型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建构与公民教育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明玉 饶从满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5,共6页
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就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亦即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的过程。民族国家建构需要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来对分散的社会加以整合。公民教育则通过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公民科等学科的教学以及... 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就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亦即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的过程。民族国家建构需要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来对分散的社会加以整合。公民教育则通过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公民科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的教学实现这种整合功能。民主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还包含着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民主意识的塑造。公民教育则通过公民科等学科的直接教学和课外实践、社区参与等途径,实现其民主化功能。各国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取决于各自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建构与民主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公民教育 国家建构 民族国家 民主国家
下载PDF
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基于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微观视角 被引量:19
9
作者 胡晓燕 曹海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持续巨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无论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还是职能权限上都发生了变化。各地基层政权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围绕"撤街强社"还是"强街扩... 随着社会利益结构和组织形式的持续巨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无论在机构设置、人员构成还是职能权限上都发生了变化。各地基层政权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角度,围绕"撤街强社"还是"强街扩社"推动了区—街道—社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街道体制改革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由于国家基层政权及其派出机构依法要求社区(居委会)协助行政,导致了社区的行政化到再行政化的内卷化过程,严重影响了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国家基层政权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典型改革实践,对我们深刻认知当代中国基层社会巨大变迁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互动关系,创新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典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国家基层政权建设 内卷化
下载PDF
国家能力视角下的政府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益兵 廖义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6,共11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内部控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山的国家建构理论和王绍光国家能力理论为基础,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内部控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政府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福山的国家建构理论和王绍光国家能力理论为基础,可建立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的政府内部控制框架。该政府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定义:基础性国家能力目标、国家公共管理能力目标和国家治理能力目标。在该体系中,政府内部控制要素同样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对控制的监督。政府内部控制的范围除了涵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政内部控制和预算管理之外,还应该包括政府部门一般业务的内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建构 国家治理 国家能力 政府内部控制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政治动员与社会革命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9,共7页
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历经挫折,唯在社会革命的背景下方才获得成功,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革命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即政治动员,其对现代国家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动作用。革命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凭借由政治动员... 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历经挫折,唯在社会革命的背景下方才获得成功,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革命中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即政治动员,其对现代国家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动作用。革命战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凭借由政治动员所赢取的资源优势和社会支持,战胜了旧政权统治者、各路地方军阀以及外国干涉势力,建立起主权独立的中央集权型国家;革命完成阶段,政治动员又继续在国家主权统一性与独立性的巩固、国家基础性权力的强化、民众政治要求的有效因应等主题上为现代国家建构的发展和深化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动员 社会革命 现代国家构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变革、政治效能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雷 黄硕明 周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9,共9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领导国家建设实现发展前途转换、发展道路转变、发展体制转轨和发展方式转变,成功走出一条以政党领导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对政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领导国家建设实现发展前途转换、发展道路转变、发展体制转轨和发展方式转变,成功走出一条以政党领导为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对政党地位与功能的狭隘理解,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价值凝聚效能、权威塑造效能和组织动员效能。在党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自觉组织变革、坚持党的自主理论创新、坚持党的政策创新试验等基本经验。这些经验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并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建设 现代化 政治效能
下载PDF
基础性权力:现代国家的标识——国家基础性权力的政治理论透视与解释 被引量:12
13
作者 殷冬水 赵德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88,192,共9页
基础性权力是现代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一个重要标识,在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基础性权力建设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理论阐释亦不可或缺。国家基础性权力是国家能够实际穿透市民社会、并依靠后勤支持在其统治的疆域内实施政治决策的能力。它... 基础性权力是现代国家区别于传统国家的一个重要标识,在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基础性权力建设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理论阐释亦不可或缺。国家基础性权力是国家能够实际穿透市民社会、并依靠后勤支持在其统治的疆域内实施政治决策的能力。它的基础条件是理性官僚体系和工业文明下的技术条件;其运转方式是国家与社会多元行动者的协作;其存在形态是以国家与社会多元行动者协作为核心的制度化;公共性是其价值取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矛盾深刻、复杂、多发的大国而言,基础性权力的建设在现阶段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制度建设。为此,必须注重制度建设中对国家代理人行为嵌入社会治理的规范,对社会行动者参与国家治理不仅要有所规范更要有所保障,同时要注重维持一种行之有效的、常态化的国家与社会协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基础性权力 专断性权力 制度建设
下载PDF
城市化、国家建设与农民公民权保障 被引量:6
14
作者 易承志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5,共5页
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与城市化的具体历程相联系。总的说来,农民公民权的缺失因城市化受限而遮蔽,因此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日益凸显,而城市化又体现了国家建设的逻辑。由此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尽管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的凸显是中国大... 中国农民公民权问题与城市化的具体历程相联系。总的说来,农民公民权的缺失因城市化受限而遮蔽,因此也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而日益凸显,而城市化又体现了国家建设的逻辑。由此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尽管农民权利保障问题的凸显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但其根源是中国的国家建设逻辑。走向现代国家要求国家对农民公民权问题进行及时的应对,改变原有的权利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公民权利保障。由于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国家对原有权利保障体系的改变和农民公民权利保障的加强也不是弥补性的,而需要从宪政建设、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系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城市化 国家建设 农民 公民权
下载PDF
当下中国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之探析——基于现代国家构建的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81,163,共8页
当下中国部分县域地区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客观现实,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在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大量的解释模型中,现代国家构... 当下中国部分县域地区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客观现实,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在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大量的解释模型中,现代国家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认此为切入点,探析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权力在某些公共领域的不适当退出,以及国家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县域政治的衰败和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构建 国家权力 国家能力 县域政治权力生态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设:中国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琳 韩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0-165,共6页
现代国家建设是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历史过程,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瓦解后,推进现代国家建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国家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家建设是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历史过程,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国传统政治秩序瓦解后,推进现代国家建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毛泽东时代,中国有效地推进了现代国家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改革时代,伴随着市场的兴起,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国家建设将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设 国家权力 官僚体制 公共服务 中国民主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构与农业财政的终结 被引量:49
17
作者 徐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5,共6页
免除农业税是对以农业财政支撑国家体系的传统时代终结,也是建立以工商业为支撑的公共财政新时代的开始。终结农业财政既是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结果,更是建构现代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在终结农业财政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
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构 农业财政 公共财政 城乡统筹
下载PDF
现代国家建设视野中的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筱秀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63,共7页
作为一项体现人民民主的特殊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了重大的功能变迁,见证了民族—国家确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前后两个维度的成长,是观察中国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标本。建国六十年来... 作为一项体现人民民主的特殊的制度设计,人民政协制度在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经历了重大的功能变迁,见证了民族—国家确立和民主—国家建设前后两个维度的成长,是观察中国现代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标本。建国六十年来人民政协制度功能变迁的轨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在民族—国家建设与民主—国家建设两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导致人民政协功能变迁的原因在于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党、国家与社会三者关系的深刻变化与调整以及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建设 人民政协制度 功能变迁 人民民主
下载PDF
内生责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现代国家建构逻辑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军亚 张鑫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8,共13页
从脱贫到振兴的乡村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国家发动的政治工程。它由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前提”所规定,内生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容和进程。国家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制度安排及其行动,体现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生责任:它由社会... 从脱贫到振兴的乡村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项国家发动的政治工程。它由中国建设现代国家的“历史前提”所规定,内生于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容和进程。国家在这一社会工程中的制度安排及其行动,体现了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内生责任:它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质所决定,并在“人民认同”中获得国家的治理效能。这一政治工程体现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内在逻辑:它不仅要建立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权体系,还要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改变旧的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将国家政权体系建立在与之匹配的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上。只有提升到国家这一最重要的政治组织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并从其重要性中解读这一工程成功的政治逻辑,才能深化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以此来提高实践中的政治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内生责任 现代国家建构
下载PDF
迈向现代国家——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国家政权建设的回顾、总结与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4-22,共9页
在国家建设理论的视野下,建国后的六十年,也就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六十年。这六十年,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走过的道路,既与普遍意义上的国家建设有相通之处,更具有中国的独特个性,值得我们在今天深入反思。进一步细分,大致可以将这... 在国家建设理论的视野下,建国后的六十年,也就是中国迈向现代国家的六十年。这六十年,中国在国家政权建设方面走过的道路,既与普遍意义上的国家建设有相通之处,更具有中国的独特个性,值得我们在今天深入反思。进一步细分,大致可以将这六十年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国家政权建设在两大阶段分别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但这两大阶段之间因为诸多机制的支撑实现了平稳转换。历史发展到今天,仍有必要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思考未来我国的建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国家政权建设 前三十年 后三十年 未来道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