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语言模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丰华 韩文龙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短期内将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教学AI开发和应用、拓展高校在线学习、助力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等方面助力高等教育;长期来看能够助推“四新”建设、赋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并催生高校结构性变革。同时,LL...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短期内将从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教学AI开发和应用、拓展高校在线学习、助力虚拟仿真课程开发等方面助力高等教育;长期来看能够助推“四新”建设、赋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并催生高校结构性变革。同时,LLM也可能引发教育安全风险,造成新的教育智能鸿沟,并被大企业寡头垄断。为促进LLM赋能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我国加快开发迭代自己的LLM,促进其均等化可达,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夯实数字化教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语言模型 GPT 高等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森 刘振天 +3 位作者 陈时见 李辉 陈亮 王智超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是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性支撑,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推进高等教育强国高质量建设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谱系,探明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共同特征的强国建设路径;梳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机理,增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回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要;明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实现科技创新层级与能级的双跃升;以“两个大局”的时代理念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坐标,厘清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逻辑。此外,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国必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障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体系实现结构性变革、系统性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科技 “两个大局” 教育评价
下载PDF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兰 刘慧 易熙琼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职业教育作为适应区域产业布局、链接人才质量形成、推动科研创新转化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积累等关键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将从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提升育人适应性水平,基于科教融汇理念推动科研创新转化与技术积累,基于职普融通理念促进技能型社会成型,共同构建起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需求驱动、开放融合的职业教育综合运行体系,共商共议,共建共享,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兰 苏楠 易熙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9,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 职业教育作为链接技能型人才成长、推动应用型技术积累和涵育技能型社会形成的教育类型,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教育基础等重要功能。然而,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尚未构建起系统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框架,尚未形成顺畅的科教融汇技术创新与转化体系,尚未搭建起科学适用的职普融通衔接体系,制约着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应与多方主体逐步构建协同育人框架,不断巩固和夯实技能型人才培养链条;与区域各类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和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引导应用型技术积累与创新转化,不断激活以职业院校为节点的创新链条;凝聚政府、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等多方力量,培育涵盖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优质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效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职普融通 技能型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逻辑、时代要求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平 曾姝倩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并领导教师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过百年奋斗,我国教师教育在目标定位、层次结构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教师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当代使命。面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 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事业,并领导教师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过百年奋斗,我国教师教育在目标定位、层次结构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教师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当代使命。面对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任务,应不断提升新时代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回应新时代中国式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应当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教师教育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经验,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教师教育“立交桥”,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完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城乡教师一体化模式,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强国背景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趋向、逻辑取向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衍 王佳倩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趋向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而清晰的逻辑取向,包括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孕育在我国职业教...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趋向下,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而清晰的逻辑取向,包括职业教育制度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其孕育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基础与改革实践中,并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为增强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社会的适应性,未来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着力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化 中国式 技能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1
7
作者 程秀兰 张永琴 +1 位作者 白洁 刘海丹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从普惠性教育、整体性思维、内涵式发展、共生型主张、前瞻性布局五个维度为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上,通过对我国西部7...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中国式现代化从普惠性教育、整体性思维、内涵式发展、共生型主张、前瞻性布局五个维度为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上,通过对我国西部70所农村幼儿园的大规模调研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仍面临规模与质量协同的“困顿”、教育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园本课程特色与底色的“迷失”、教师专业发展能动与被动的“纠葛”、教育督导与评估机制的“乏力”等困境。为此,有必要建立“量质并举”的教育质量观,顺应人口变动,合理调控教育资源,坚持乡土特色与课程底色并重,构建以教师为核心的“1+3+N”育人新格局,加强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学前教育 高质量发展 西部农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慷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 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全球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经历了从被动反应到双向赋能的过程,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表征为提供高技能人才,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新发展阶段,类型地位的确立使职业教育发展更有底气但是特色不够鲜明、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未能很好体现动态性特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智能化的双重挤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场景下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要坚持技能发展与“人”性的统一,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又突显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既锐意创新,激发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内外兼修,持续优化环境支持系统,遵循多元共治的理念,通过外部条件优化助推职业教育内部整体质变,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牵引,以和谐的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底蕴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洪才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经历了从救亡图存到自立自强再到民族复兴和最终走向民族辉煌的历史考验,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特色化四个典型特征。理性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实用性向本体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外生性逻辑的必然结果;主体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展现了中国教育变革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内在逻辑的要求;民族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展现了中国教育从模仿性向创造性的转变,是教育现代化实践逻辑的必然反映;特色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展现了中国教育从继承性向创新性的转变,反映了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旨在实现对西方教育模式的超越。理性化、主体化、民族化和特色化的不断递进,构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展现出外生型、主体性、本体化和独创性特质,推动了中国教育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理性化 主体化 民族化 特色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下载PDF
区域融通: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性逻辑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德全 沈家乐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区域融通则是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命线。其本质为在特定的地理场域中,调和职业本科在转型中产生的变化、矛盾和冲突,对参与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的各主体进行价值整合与价值重建。“... 中国式现代化是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区域融通则是职业本科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生命线。其本质为在特定的地理场域中,调和职业本科在转型中产生的变化、矛盾和冲突,对参与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的各主体进行价值整合与价值重建。“区域融通”包含教育融通、产教融合与校地联动三个向度,意为职业本科教育与外部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的互动坐标轴。为推动“区域融通”这一行动范式由理想走向现实,需要以城市集群为办学单元、以联合办学为跃升契机、以和而不同为治理理念、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引擎,促进职业本科教育与区域经济、教育、政治、文化达到在协调中耦合、在互通中升值、在递进中生成、在均衡中吸引的理想关系形态,以及构建出“集群生长与共演发展”的经济空间、“错位互补与竞合发展”的教育空间、“同构配套与统筹发展”的制度空间、“正视技能与共识发展”的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区域融通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Research on Innovative Training of Localized STEM Teachers Grounded in Shared Commitment
12
作者 Wei Ye Jiyuan X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3年第12期253-257,共5页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driven by talent necessitates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education.The goal of localizing STEM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c...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driven by talent necessitates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 Mathematics)education.The goal of localizing STEM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innovative technology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STEM teachers play a core role in this concept,and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M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future talents in the country.Therefore,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STEM teacher training,the shared commitment to“high-quality STEM teacher training”is employed as a guiding principle,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STEM teacher training process.The practical path for STEM teacher training is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top-level design goal orientation,resource integration to solve supply imbalance,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ability.This study hopes to provide guidelines for innovative training of localized STEM teacher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teachers The theory of plural subjects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tyle education
下载PDF
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洪才 刘斯琪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其构建原理,即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评价根本、以师德师风为评价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为评价重点、以科研创新为评价抓手。其次是遵循这些原理确立工作原则并构建指标框架,即依照价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性原则与主动性原则,构建起以高等教育一般发展能力、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能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为一级指标,内含整体规模等8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34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为全面系统地构建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指引高等教育未来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与行动路向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会庆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强劲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业建设作出了系统性阐述与战略性部署,也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位一体”引领下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是高等教育具有自成系统与互成系统的双重属性,依赖并支撑“三位一体”协同演变。新时代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融合行动路向是科学全面把握高等教育之于“三位一体”复杂系统的逻辑关系和多元适应性主体涌现出的复杂行为,以坚持系统认知、以人为本、功能耦合、内外融合为行动准则,奋力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党的二十大 “三位一体” 系统逻辑 行动路向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耦合机制探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颖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将三者脱域于工作领域与学科范畴,呈现出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三位一体”样态。经历分立到耦合演进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论断,将三者脱域于工作领域与学科范畴,呈现出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以至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即“三位一体”样态。经历分立到耦合演进过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下,耦合机制应运而生。“三位一体”耦合机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积极调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知,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成果。在理论原理层面,教育是前提与基础,奠定耦合坚固度;科技是支撑与动力,增加耦合协调度;人才是主体与目的,保持耦合持续度;创新是耦合点,确保耦合流畅度。面对实践推行的困境,以党的领导为节点进行“互嵌”,以人民满意为旨归“互通”,聚焦主体、主力、队伍保障“互促”,既抓“牛鼻子”基础研究又联动发展“互鉴”,以此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 科技 人才 耦合
下载PDF
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向度与实现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16
作者 周平 兰梁斌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3,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多维解读,初步建构起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践,离不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指引和经验素材。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与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目标耦合、关系耦合、工具耦合三重内在耦合关系。基于耦合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逻辑表征为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理论逻辑表征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知识体系现代化,实践逻辑表征为以数字技术赋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进程,一是完善育才体系,优化知识创新的人才结构和布局;二是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提取标识性概念和完善理论构建;三是把握数字革命,重塑高等教育学科与学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中国模式”的概念史寻绎
17
作者 刘晖 蔡志奇 张艳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而独特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概念。厘清这一概念的源起和本质,对于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推进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念史研究范式,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而独特的发展使“高等教育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概念。厘清这一概念的源起和本质,对于理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推进高等教育学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概念史研究范式,梳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文献并综合分析话语内涵的演进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是它的最初形态,独立自主这一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它的思想内核,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它生成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是它的本质内涵;它在政治和经济变迁中被持续建构和反复定义,彰显出丰富的价值。“高等教育中国模式”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历史注脚和学理概括,也必将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模式 概念史 高等教育治理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内涵、价值与路径
18
作者 张婧 刘波林 苑大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72,共7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性、技术先进性五大特征,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稳定运行的需要、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等三重价值。但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终身学习文化尚未在全社会稳固形成、终身学习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健全、终身学习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向未来,应以树立积极主动的现代化终身学习观念为根本基准,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终身学习法律与制度为强力支撑,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的现代化终身学习促进方法为可靠依托,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三重逻辑:历史、政策与价值
19
作者 杜尚荣 王著琴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9,共8页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振兴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逻辑
下载PDF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演变及其启示
20
作者 杨晓萍 袁志桃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23-39,共17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宏观背景和总体引领,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学前阶段的细化和深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紧跟国际教育现代化步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根基,基于国内教育实际...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宏观背景和总体引领,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在学前阶段的细化和深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紧跟国际教育现代化步伐,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根基,基于国内教育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颁布并实施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打破“教育现代化”等同于“教育西方化”的片面性认知局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学前教育新样态。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特征表现为教育模式具有时代性,教育价值取向重新回归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持续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政府主导下实施普及普惠实效性显著。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的演变经历了发展模式从借鉴到创生、价值取向从对立到整合、发展目标从量变到质变和发展动力从单一到融合。基于此演变逻辑获得相关启示,即坚持党引领下的政府主导制不动摇,始终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学前教育现代化理念,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以创新为驱动力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前教育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 普及普惠 公平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