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的四重超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传春 张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7-222,共6页
西方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因现代化产生,也应在现代化中解决。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生态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民族生态智慧的基础上,经过百年接续探索于新时代形成的“人与... 西方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因现代化产生,也应在现代化中解决。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生态反思,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民族生态智慧的基础上,经过百年接续探索于新时代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辩证统一看待人与自然关系为前提、以绿色发展为路径、以生态为民为价值取向、以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目标的现代化,从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目标导向四个层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生态超越,不仅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也为世界各国走向生态现代化提供了道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地球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绿色发展
2
作者 胡鞍钢 黄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共2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其显著特征和突出品质。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从生态赤字缓慢扩大期、生态赤字快速扩大期、再进入生态赤字缩小期、局部生态盈余期,未来将转向生态盈余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是其显著特征和突出品质。中国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应地从生态赤字缓慢扩大期、生态赤字快速扩大期、再进入生态赤字缩小期、局部生态盈余期,未来将转向生态盈余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绿色低碳转型、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特色制度体系创新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基础性问题,结构性压力、根源性压力、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为此,中国必须坚持长期主义,避免短期机会主义,坚持绿色增长,追求绿色发展的长期价值,并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即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统筹推进,整体推进与重点攻坚协同并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双向发力,多元参与与协同治理并行不悖,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绿色发展 生态盈余 长期主义
下载PDF
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及其农业伦理原则
3
作者 李建军 李硕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
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既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现代农业创新的基础性支撑方面,也体现在现代农业创新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多重影响和生态后果方面。理解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具有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既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对现代农业创新的基础性支撑方面,也体现在现代农业创新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多重影响和生态后果方面。理解现代农业创新的生态关联性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而且具有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德意义。现代农业创新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表面上看是技术问题或环境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业伦理的缺失。走向负责任、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创新必须重构农业创新和自然生态的多重关联,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 生态关联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农业伦理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4
作者 陈艳波 丁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为当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和哲学基础。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为当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和哲学基础。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视野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主要包括3个维度: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思想;二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整体性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在对西方生态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实现了对“人”与“自然”二者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的理论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批判、构建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5
作者 赵威 张世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69-174,共6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批判了西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及其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开辟了非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是批判与构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条件下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基于马克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批判了西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及其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开辟了非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是批判与构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现代化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条件下对什么是现代化、如何进入现代化的实践指向和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通过生态生产力、实现绿色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实现生态文明,是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化 批判 构建 实现
下载PDF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模式探索——基于学术史的考察
6
作者 陈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101,共11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从学术史上考察,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早有传统A模式和布朗B模式之说,前者注重从“经济”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浅绿”思...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从学术史上考察,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早有传统A模式和布朗B模式之说,前者注重从“经济”的角度看环境,是一种“浅绿”思潮的表征;后者注重从“环境”的角度看经济,是一种“深绿”思潮的表征。但无论是“浅绿”A模式还是“深绿”B模式,它们最终都走向了极端,无益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然而,一种超越于A模式和B模式的升级版C模式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更具合理性和现实性,它是一种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而凝练出的“一体三面四驱动”模式。“一体”即广义上的绿色发展,“三面”即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而“四驱动”则主要指作为生态现代化推动、生态致富路开辟、生态经济带贯通和生态试验区引领的驱动路径。该模式各维度是相互联系和交叉渗透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A模式 B模式 C模式及其升级
下载PDF
以“六个必须坚持”引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7
作者 周鑫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方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既是新时代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明晰其要义和核心要求,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必须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
8
作者 姚丽娟 郜迅冉 《开发研究》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鲜明特色,它既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国在新征程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非空中楼阁,它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鲜明特色,它既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方向的理论概括,也是对我国在新征程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非空中楼阁,它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经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的吸收与发展。这一现代化道路契合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响应了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的内在需求,同时也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客观走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双碳目标稳步实施、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为走出具备中国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本内涵、原则架构和鲜明特征
9
作者 陶火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规范体系,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领导力量,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约束,主要处理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事务和社会...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规范体系,其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领导力量,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约束,主要处理生态文明领域的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原则架构是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个坚持”为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依据、以生态文明领域中若干重大制度为基础性规范、以生态文明建设具体领域一系列重要体制机制为全面表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特征:(1)鲜明的现实性,即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2)系统的完备性,即生态文明法治和制度越来越完整严密;(3)保障的规范性,即真正实现用规范的制度来管理生态环境;(4)持续的发展性,即与时俱进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创新;(5)根本的政治性,即“四维”政治性质在生态文明领域具体展开;(6)价值的人民性,即始终以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及其推进路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茹俊 王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形态,在生态维度上,表现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样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人民创造美好环境福祉、基于中国生态国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维生态意涵。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人类最质朴的生态价值需...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形态,在生态维度上,表现为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样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人民创造美好环境福祉、基于中国生态国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多维生态意涵。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彰显出人类最质朴的生态价值需要,创造了人类生态文明新样态,对推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和世界各国共同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社会-自然”的本质关系,要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起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向度
下载PDF
回溯、思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锦秀 蔡璐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0,共13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凝练,深刻领悟这一新论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把握。通过梳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凝练,深刻领悟这一新论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把握。通过梳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拨资本主义生态僭越逻辑的发展进程,有助于把握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趋势;统筹“生命共同体”“两山论”“两个重大”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深刻认识其内涵意蕴对于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现实意义;立足系统治理、数字引领、助力全球的总体规划,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思想智慧,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与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绿色发展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探赜
12
作者 窦立春 刘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19,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依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何以必要”、何以“生态”“、何种”生态以及“有何世界意义”,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具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依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何以必要”、何以“生态”“、何种”生态以及“有何世界意义”,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具体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深化,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物质实践与精神家园建构的必然选择。从生态学科学知识和生态系统特质的一般意义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内蕴生态价值观,而马克思生态世界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基本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观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中国方案,从理论到实践皆具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世界观 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建国 李雨豪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9,22,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理论沿袭、实践论证与创新发展中,其形成过程涵盖了三个大的生成环节,即以实践经验为本的生态认知、以保护自然为先的生态策略和以构建生命共同体为主的生态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理论沿袭、实践论证与创新发展中,其形成过程涵盖了三个大的生成环节,即以实践经验为本的生态认知、以保护自然为先的生态策略和以构建生命共同体为主的生态治理。在这三个环节中,“辩证统一”的方法论、“自然优先”的价值论、“和谐发展”的实践论构成了该重要论述从观念到行动、理论到实践、局部到整体的发展逻辑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为引领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以理念引导行动;构建生态现代化制度,以制度推进改革;制定系统的生态发展战略,以战略规划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生命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14
作者 李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9-38,125,共11页
生态集体主义是在反对西方社会长期坚持的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承续传统集体主义的精髓,又克服以往集体主义视野中只有“人”没有“自然”的弊端,进而生成的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价值观念,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 生态集体主义是在反对西方社会长期坚持的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承续传统集体主义的精髓,又克服以往集体主义视野中只有“人”没有“自然”的弊端,进而生成的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价值观念,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生态集体主义的价值内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深度契合。这有力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何以可能。因此,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不断深化生态集体主义的现实表达,保持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张力,坚持以整体论为本位的生存性关怀,践行“理性生态人”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集体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构建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多维逻辑、理论框架与实现机制
15
作者 罗胤晨 张智勇 文传浩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63,共17页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选择。鉴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应以实体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基...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选择。鉴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应以实体经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基于这一目标,在回溯产业结构及产业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概念,并阐明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与既有研究的“单层式”解读不同,本文建构涵盖一个目标体、四类域态面、两项助力轴的“一体、四域、两助力”多层式理论框架,通过剖析“体系内链接”“体系外助推”协同运行机理,进一步阐释构建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所蕴含的“自上而下”传导、“域态链接”融通、“自下而上”反馈三重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及其伦理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
16
作者 靳媛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列斐伏尔将空间生产理解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统一,即空间三元辩证法。在空间三元辩证法视域下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大致经历了农业社会的朴素单一和谐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以及工业社会抽象多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 列斐伏尔将空间生产理解为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征性空间的三元统一,即空间三元辩证法。在空间三元辩证法视域下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大致经历了农业社会的朴素单一和谐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以及工业社会抽象多元对立的人与自然空间结构,目前正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结构是人的感性生存论的表达,其中,感性生活空间是根基,营造生命共同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最终目的,自然与人的感性生存空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结构的完成,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意味着人的生成和自然自身都发生了深刻革命:消解了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关系,真正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共在,转向实践生存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生产理论 空间三元辩证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空间结构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想研究述评
17
作者 张丽 赵晓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6,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想拓展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经提出便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出场逻辑、科学内涵、鲜明特征、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展开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想拓展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经提出便成为学界研究热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出场逻辑、科学内涵、鲜明特征、现实困境、实践路径以及时代价值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成果趋同、系统性研究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研究内容上主要以党的相关政策宣传解读为主,学理性较为薄弱,缺乏深入探讨分析。鉴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近几年新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还处于理论发展阶段,对该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准确揭示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全面深入挖掘其包含的理论、实践价值,拓展研究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以进一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构想的后续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内涵特征、基础制约与推进策略
18
作者 罗胤晨 薛琴 +1 位作者 周贤能 文传浩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4,F0002,共11页
构建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立足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战略构想,利用系统论方法... 构建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的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途径。立足国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及长江上游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战略构想,利用系统论方法对其进行三重属性内涵诠释、生态产业新时代新特征解析。从产业资源、组织和空间三个层次,论证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基础条件及短板制约。针对投入产出消耗整体粗放、结构高级化现代化程度不足、分工协作成效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以后发地区为视野推展建立“2+2+3”圈层推进框架,从制度、市场、技术、主体、资源、组织和空间等方面提出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的协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 系统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长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共同富裕导向下推进农村生态幸福的现存问题及路径选择
19
作者 程宇航 王宏斌 王宝华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推进生态幸福与共同富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地”,具有丰厚的“生态幸福”基底,但存在着人居环境问题、农民主体地位虚置、农村生态... 推进生态幸福与共同富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是生态资源的“富集地”,具有丰厚的“生态幸福”基底,但存在着人居环境问题、农民主体地位虚置、农村生态文化式微、生态发展失衡等方面的现实梗阻。针对现实问题,提出以生态共富为导引,夯实农村生态幸福的物质基础;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筑牢农村生态幸福的环境基底;以赋能农民主体能力为依托,激发农村生态幸福的内生动力;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为抓手,强化农村生态幸福的精神支撑的建议,以便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民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 生态幸福 人民至上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逻辑叙事、时代方位、价值旨归
20
作者 李国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是对已有现代化模式“反生态”实践的反思,更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有力响应。在特征鲜...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内在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是对已有现代化模式“反生态”实践的反思,更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有力响应。在特征鲜明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命题中,人口规模巨大是其现实前提,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使命指向,“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其时代保障,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其世界昭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