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mpensation Ability Terms on Traffic Accident Crime
1
作者 ZHAO Yingp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5年第7期127-130,共4页
In 20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law on the trial of traffic accident criminal cases was issued by the Supreme People' s court. The second article and the fourth article in the judicial inte... In 20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law on the trial of traffic accident criminal cases was issued by the Supreme People' s court. The second article and the fourth article in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take the "no ability of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as conviction and aggravated punishment standard after the traffic accident, causing the academic community fierce controversy. This article briefly states the publishing backgrou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defects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provisions. This paper nresents the immature modification suggestions for the two nrov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ident crime Compensation ability Equality before criminal law Statutory crime modesty principle.
下载PDF
预防性刑法扩张的理性审视和应对
2
作者 郭理蓉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刑事法律的预防性刑法扩张倾向明显,在刑法学界引起争议。面对方兴未艾的犯罪化趋势,有必要对预防性刑法扩张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从理论基础来说,对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滥用与零容忍政策的误读,使得二者难以构成预防性刑法扩张... 近年来我国刑事法律的预防性刑法扩张倾向明显,在刑法学界引起争议。面对方兴未艾的犯罪化趋势,有必要对预防性刑法扩张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从理论基础来说,对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滥用与零容忍政策的误读,使得二者难以构成预防性刑法扩张的充分理论根据。在轻罪的立法模式问题上,我国的轻罪立法不宜采用“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入罪模式,违法行为制裁体系的多元化更符合对违法行为分级分类处理的需要,并且越轨行为的早期惩戒对于防止初级越轨发展为犯罪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预防性刑法扩张导致犯罪标签负面效应突出的应对之策,轻罪的司法出罪与前科消灭受到关注。通过司法出罪限缩犯罪圈的效果实现有赖于司法观念的转变和轻罪类案出罪标准的规范化,同时还要监督和制约权力在司法出罪过程中的行使,防止司法出罪成为寻租机会。前科消灭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犯罪标签的消极影响,但也要看到其效果的局限性。作为对风险的反应举措,预防性刑法在某些领域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但以预防性理念为指导过度扩张犯罪圈,则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刑法 理论基础 入罪模式 司法限缩 前科消灭
下载PDF
刑法谦抑性的实践展开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光权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4,共14页
坚持法秩序统一性在保证刑法谦抑性的实现、限定处罚范围等方面有特殊意义。与法秩序统一性紧密关联的刑法谦抑性具有实践价值而非一个学术口号,对此有必要结合司法实务全面审视刑法补充性、刑法宽容性、刑法不完整性三方面的内容。刑... 坚持法秩序统一性在保证刑法谦抑性的实现、限定处罚范围等方面有特殊意义。与法秩序统一性紧密关联的刑法谦抑性具有实践价值而非一个学术口号,对此有必要结合司法实务全面审视刑法补充性、刑法宽容性、刑法不完整性三方面的内容。刑法补充性的核心是在其他部门法上合法的行为,以及其他部门法足以规制的行为,不是刑法的处罚对象。根据刑法宽容性,违法行为相对轻微的,刑罚不宜发动;从推定的行政违法中,无法得出犯罪的结论。按照刑法不完整性,前置法违法性只是判断刑事违法性有无的素材,对犯罪的认定还受制于构成要件的行为类型,并应考虑保护法益、规范目的等方面;刑事违法阻却事由的存在也说明刑法与其他法域的违法性之间有“质”的不同,不宜一般性地认为刑法从属于前置法或刑法仅有定量功能,而必须从刑法不完整性出发肯定刑法所固有的违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谦抑性 法秩序统一性 实质判断 体系解释 刑法所固有的违法性 法益
下载PDF
轻罪时代行政出罪机制的理论塑造
4
作者 黄小龙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4-116,共13页
轻罪治理是轻罪时代所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行政出罪是实现轻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限缩刑罚权、强化个人自由保障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避免罪犯标签负效应和缓解司法人案矛盾的积极价值。行政出罪并未僭越刑事司法... 轻罪治理是轻罪时代所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行政出罪是实现轻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限缩刑罚权、强化个人自由保障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避免罪犯标签负效应和缓解司法人案矛盾的积极价值。行政出罪并未僭越刑事司法权。犯罪判断的实质法益侵害原则、刑法谦抑性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立场以及节约司法资源的效益价值追求,为行政出罪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移送标准则为行政出罪提供了规范依据。为保证行政出罪权能的合理行使,还应当从适用范围、适用程序、适用监督以及责任机制等维度筑牢其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治理 行政出罪 行政处罚 实质法益侵害原则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轻罪立法的积极扩张及其省思
5
作者 刘寅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0-68,共9页
近年来,我国轻罪立法呈现积极扩张态势,具有回应民生、注重预防、强化管理、简化证明等规范特点。但是,积极推进轻罪立法极易造成司法资源不堪重负、犯罪附随效应明显以及轻罪治理功能失灵等问题,因此,轻罪立法的推进需要立足于我国国... 近年来,我国轻罪立法呈现积极扩张态势,具有回应民生、注重预防、强化管理、简化证明等规范特点。但是,积极推进轻罪立法极易造成司法资源不堪重负、犯罪附随效应明显以及轻罪治理功能失灵等问题,因此,轻罪立法的推进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进行理性反思。中西方轻罪立法的逻辑前提和初衷不尽一致、轻罪治理体制依托的政法体制的根本不同以及我国司法裁量权的规范化水平有限共同决定了我国不宜积极推进轻罪立法。目前,我国应立足于轻罪立法积极扩张的现实,在立法层面重申谦抑主义,坚持“定性+定量”的二元制裁模式;在司法层面明确轻罪规范适用的理念和方法,最大化轻罪立法的积极价值,尽可能降低轻罪立法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立法 犯罪化 刑法谦抑 轻罪司法
下载PDF
生物安全治理的刑法应对:理念遵循与完善进路
6
作者 沙良旺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8-128,共11页
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现代社会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日趋复杂、紧迫。刑法作为社会防卫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生物安全治理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我国当前的生物安全刑法保护制度还存在着保护法益缺乏明确性、规制范... 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现代社会面临的生物安全风险日趋复杂、紧迫。刑法作为社会防卫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生物安全治理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我国当前的生物安全刑法保护制度还存在着保护法益缺乏明确性、规制范围缺乏全面性、刑法介入缺乏预防性等问题。为此,在完善过程中,须以风险预防原则缓和技术风险,统筹生物技术发展与安全问题,以刑法谦抑性理念指引刑事立法,以法秩序统一原理畅通保护体系,从而不断夯实生物安全刑法保护制度的基础,强化对生物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使生物安全犯罪的入罪更加谨慎、出罪途径更加畅通,并有效实现生物安全治理的行刑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刑法保护 风险防控 罪刑谦抑
下载PDF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限缩适用
7
作者 马丰凯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罪名,体现了立法者对网络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的决心,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当正犯达不到定罪标准时,帮助者的责任该如何认定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时不需要正犯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且违...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的罪名,体现了立法者对网络犯罪进行全链条打击的决心,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当正犯达不到定罪标准时,帮助者的责任该如何认定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时不需要正犯的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且违法,只要现有证据表明他人(正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了符合构成要件的不法行为,根据限制从属性说的原理,实施帮助行为的人就成立帮助犯。本罪名在刚刚出台时的认定并不多,但是在近几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案件数量有所增加,甚至有滑入“口袋罪”的风险,值得深入思考。因此强调本罪是对网络犯罪刑法体系的补充,限缩本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谦抑性 刑法规制 网络犯罪
下载PDF
儿童色情制品单纯持有行为入罪化之检视
8
作者 皇平平 高效吉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9-100,共12页
通过刑事立法规制儿童色情制品犯罪责任链“顶端”的制作行为和“中间”的传播行为,基本已获共识,但处于责任链“底端”的单纯持有行为的可罚性则存在疑问。主张单纯持有行为入罪的可罚性根据包括市场理论、引诱理论、倾向理论和隐私理... 通过刑事立法规制儿童色情制品犯罪责任链“顶端”的制作行为和“中间”的传播行为,基本已获共识,但处于责任链“底端”的单纯持有行为的可罚性则存在疑问。主张单纯持有行为入罪的可罚性根据包括市场理论、引诱理论、倾向理论和隐私理论,通过对入罪理由的检视和反思,可以发现单纯持有行为与儿童性虐待之间的规范性因果关系模糊且不确定,将其入罪可能导致刑法面临“越界”风险和“过载”风险。通过行政处罚及相关配套措施规制单纯持有行为,可在坚守刑法谦抑性和最后手段性的同时,预防和阻止儿童性虐待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色情制品 单纯持有行为 儿童性虐待 隐私权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解释论视野下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
9
作者 赵惠霏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4-99,共6页
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学说包括故意说、过失说、混合罪过说、择一罪过说和层级罪过说。主张本罪的罪过形式“包括过失”既缺乏文理依据,也难寻伦理依据。故意说适应了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调整,与污染环境罪的行为构造相契合,满足本罪在司法... 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学说包括故意说、过失说、混合罪过说、择一罪过说和层级罪过说。主张本罪的罪过形式“包括过失”既缺乏文理依据,也难寻伦理依据。故意说适应了环境刑法保护法益的调整,与污染环境罪的行为构造相契合,满足本罪在司法实务中的需求。在已经采取生态学的人类中心的法益论,提前介入打击环境犯罪的基础上,刑法不应继续降低污染环境罪的罪过条件,应该恪守刑法谦抑主义,提倡污染环境罪故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罪过形式 故意说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刑法谦抑性实践理性辨析 被引量:88
10
作者 储槐植 何群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67,191,共9页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了20个新罪名,这是我国刑法继续朝着严密刑事法网方向发展的结果。但是,随着犯罪圈的进一步扩大,有学者对我国刑法是否有违刑法谦抑性原则表示担忧。从罪与刑两个层面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内涵进行解读,扩大...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了20个新罪名,这是我国刑法继续朝着严密刑事法网方向发展的结果。但是,随着犯罪圈的进一步扩大,有学者对我国刑法是否有违刑法谦抑性原则表示担忧。从罪与刑两个层面对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内涵进行解读,扩大犯罪圈无疑是我国当下进一步严密刑事法网、提升公民守法意识的必然选择。我国刑法谦抑性的着重点主要体现在总体刑罚量配置以及个罪平均刑罚量配置的减轻上;我国刑法的谦抑主要体现在刑的谦抑而不是罪的谦抑,这是现阶段我国刑法发展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谦抑性 消极责任主义 公民守法意识 犯罪圈
下载PDF
论微罪体系的构建--以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研究为切入点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翔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1-50,共20页
近年来,我国活跃的刑事立法中呈现出法定最高刑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含拘役)的微罪类型,这在我国刑罚结构明显趋重的刑法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我国刑罚附随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微罪在司法适用中受到了质疑,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醉酒驾... 近年来,我国活跃的刑事立法中呈现出法定最高刑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含拘役)的微罪类型,这在我国刑罚结构明显趋重的刑法体系中显得尤为特殊。我国刑罚附随后果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微罪在司法适用中受到了质疑,其中最为明显的当属醉酒驾驶型危险驾驶罪。微罪的正当性建立在法益保护原则以及比例原则的基础上。在立法设计方面,微罪入刑应当严守“非实害犯”的界定,并以故意这一主观要件对刑事可罚性予以限制;同时应配置轻缓化的处遇措施,注重与行政处罚的衔接。在司法适用方面,微罪一律起诉、一律判刑的思维不可取。为实现个案公正,应当充分发挥现有刑事诉讼制度框架内的相对不起诉制度功能,并激活我国《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条款,以达到微罪的轻缓化处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罪 刑法谦抑性 前科封存 处遇措施 轻缓化
下载PDF
比例原则与刑罚积极主义的克制 被引量:30
12
作者 姜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103,326,共15页
比例原则对克制刑法积极主义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避免刑罚过剩,弥补刑法的谦抑性不足,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罪刑规范,正确处理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立足于比例原则,刑法制定应正确处理其与行政法等法律之间的关系,坚持法律体系调整对象的内... 比例原则对克制刑法积极主义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避免刑罚过剩,弥补刑法的谦抑性不足,而且有利于合理配置罪刑规范,正确处理宪法与刑法的关系。立足于比例原则,刑法制定应正确处理其与行政法等法律之间的关系,坚持法律体系调整对象的内在规律,不可以把本应由其他法律调整的对象直接规定为犯罪。而刑法实施应当固守刑法解释的保守性,重视形式解释,即使采取实质解释,也应当确立有利于被告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刑法解释 刑事立法 刑罚积极主义 刑法的谦抑性 二元化犯 罪模式
下载PDF
刑法修正之于社会舆论:尊重更应超越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强军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3期104-111,共8页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众基于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考量会对刑法有一定的期待,这种客观现实和合理诉求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尊重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而社会舆论的非理性、片面性等特点和刑法的残酷性、谦抑性等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应当...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公众基于社会安全和自身安全的考量会对刑法有一定的期待,这种客观现实和合理诉求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尊重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而社会舆论的非理性、片面性等特点和刑法的残酷性、谦抑性等特点又共同决定了刑法修正时应当超越社会舆论的正当性。过度尊重和囿于社会舆论会导致情绪性立法,而过度超越社会舆论又可能造成对社会舆论的"傲慢与偏见"。为此,应当从切实坚守刑法发展的理性、坚持危害性原则、揭开社会舆论的面纱等方面实现刑法修正和社会舆论的合理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 社会舆论 刑法谦抑 情绪性立法
下载PDF
从责任伦理视角反思中国刑法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宏杰 刘红霞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几乎所有的传统伦理学均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前提下,其道德要求也得自于"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价值选择,"他者"在传统伦理学视域下沦为"自我"的附庸。现代责任伦理学试图摆正"自我"与&qu... 几乎所有的传统伦理学均建立在"自我"中心的前提下,其道德要求也得自于"自我"的主观感受和价值选择,"他者"在传统伦理学视域下沦为"自我"的附庸。现代责任伦理学试图摆正"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和位置,承认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差异性的存在,从而演绎出"他者"思维和"为他"责任。法律和道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规范法学曾经一度妄图摆脱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但实践证明,缺乏道德和伦理基础的法律,不仅无法成为"善"的法律,更会因为缺乏社会认可而无法付诸实行。因此,笔者沿寻现代责任伦理学的逻辑思路,认真反思刑法基础理论问题,试图为现代刑法提供更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伦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伦理 犯罪本质 法人责任 国家刑事责任 刑法谦抑
下载PDF
论我国轻罪案件出罪机制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杜文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4,172,共15页
轻罪化立法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结合轻罪特殊属性展开出罪机制建构是适应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以应然价值为导向寻求轻罪出罪的立法建构固然重要,但尊重现实从既有规范制度展开探索则更为关键。因此,必须... 轻罪化立法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刑事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结合轻罪特殊属性展开出罪机制建构是适应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以应然价值为导向寻求轻罪出罪的立法建构固然重要,但尊重现实从既有规范制度展开探索则更为关键。因此,必须正视当前轻罪化立法格局已然形成,司法重刑主义倾向并未得到有效转变的轻罪刑事治理客观现实,理性认识到推进轻罪出罪机制建构的政策逻辑、实践逻辑以及内在理论逻辑。基于此,在轻罪治理理念上需以消极主义司法消解积极主义立法的客观隐患,实现以出罪思维优位于入罪思维的现实转变;在实体规范上应激活既有规范出罪功能,以罪量要素的目的性解释为关键,强化“但书”及免予刑事处罚等规则在轻罪治理中出罪出刑作用的发挥;在程序规范上,应以既有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度挖掘酌定不起诉等制度内在独立的出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罪 出罪机制 谦抑主义 消极刑法观 程序出罪
下载PDF
论垄断行为入罪化的限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金善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68-74,共7页
反垄断法是垄断行为规制的制度性工具,其实施效果取决于责任体系的合理设置;《反垄断法》针对垄断行为已经设置民事和行政责任但并没有刑事责任的规定,因而是否应将垄断行为入罪化,一直是中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的争议点,责任设置应与... 反垄断法是垄断行为规制的制度性工具,其实施效果取决于责任体系的合理设置;《反垄断法》针对垄断行为已经设置民事和行政责任但并没有刑事责任的规定,因而是否应将垄断行为入罪化,一直是中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的争议点,责任设置应与法益保护需求相应适应;通过对《反垄断法》责任机制进行评估发现,既有的责任规范能够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并对垄断行为予以有效规制,因而没有必要导入刑事责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行为 入罪化 谦抑性 立体刑法学
下载PDF
警惕“泛刑论”——从刑罚负价值谈起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粤兴 李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学界及司法实务界存在的将某些不法行为设立犯罪纳入刑罚的呼声及可能导致的“泛刑”倾向,笔者以吸毒、卖淫嫖娼这两种犯罪学上的“无被害人犯罪”为例证,在考察国外相应立法及刑事政策基础上,结合刑罚的负价值对其予以否定,并由此... 针对学界及司法实务界存在的将某些不法行为设立犯罪纳入刑罚的呼声及可能导致的“泛刑”倾向,笔者以吸毒、卖淫嫖娼这两种犯罪学上的“无被害人犯罪”为例证,在考察国外相应立法及刑事政策基础上,结合刑罚的负价值对其予以否定,并由此引发出“刑法应谦抑”的命题,主张通过充分调动诸如伦理道德、侵权行为法、行政处罚法等替代措施来规制这些具有相当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作为最后手段的刑罚仅在“不得已”之时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刑主义 刑罚负价值 谦抑性
下载PDF
非法经营罪的异化扩张与理性限缩 被引量:7
18
作者 叶晓川 钱程 管依依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91,共7页
非法经营罪在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新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兜底条款的不规范适用和对罪状要素的理解偏差,非法经营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异化扩张的现象,这种异化扩张的现象... 非法经营罪在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秩序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新经济模式的不断涌现、兜底条款的不规范适用和对罪状要素的理解偏差,非法经营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日益呈现出异化扩张的现象,这种异化扩张的现象源自于刑事法律的稳定性与现实社会的多变性、刑法适用的谦抑性与刑法解释的多样性、罪刑法定的确定性与罪状要素规定的模糊性之间的矛盾。避免非法经营罪的滥用并使其回归理性,就必须坚持刑法在经济领域的谦抑,在适用兜底条款没有司法解释时,应当坚持按照相关法律文件实行“一案一报”制度,并准确把握罪状要素,进而保证非法经营罪的司法规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经营 兜底条款 刑法谦抑性 扰乱市场秩序
下载PDF
民营企业产权刑法保护问题及其根源与对策——兼评《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条文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金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1-171,共11页
从最终利益享有者、产权内容、侵权形式及其保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等四个维度解析民营企业产权,而非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企业的财产权,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影响罪刑设置的因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可知,民营企业产权面临的主要威胁是... 从最终利益享有者、产权内容、侵权形式及其保护对刑法的依赖程度等四个维度解析民营企业产权,而非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企业的财产权,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影响罪刑设置的因素。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统计分析可知,民营企业产权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纵向侵权、新型侵权和非物质产权侵权;预防内部侵权和传统侵权的条文,多被当成纵向侵权的通道。其制度原因是,当前刑事立法对非物质产权、新型侵权介入程度不足,部分条文有被滥用的危险,刑法对权力的节制程度不够。其思想根源在于,以传统社会为背景发展出的刑法理论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存在严重的错位。为防止纵向侵权,有必要放宽滥用职权罪的入罪条件,在管制性条文中引入实质的不法内容,贯彻立法明确性优先于公正的原则;为应对横向侵权,应根据非合作情形下的均衡保护原则、合作情形下的损害原则、持续合作情形下的“不告不理”原则调整刑法规定。《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部分条文回应了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需要,但有关企业内部犯罪的规定与立法目的之间存在错位;部分值得推广的理念遗憾地停留在现象层面,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未获得体系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产权 平等保护 纵向侵权 非物质产权侵权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新《食品安全法》的刑事责任优先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永景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87,共7页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全面、严格的法律责任,更树立起刑事责任优先的法律理念。刑事责任优先是对刑法谦抑原则的相对突破。食品安全犯罪是典型的法定犯,与某些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表现一致、特征相符,导致实践中出现行刑不分、以罚代刑...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全面、严格的法律责任,更树立起刑事责任优先的法律理念。刑事责任优先是对刑法谦抑原则的相对突破。食品安全犯罪是典型的法定犯,与某些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表现一致、特征相符,导致实践中出现行刑不分、以罚代刑的责任混淆,亟须甄别两种不同责任承担方式。在此基础上,坚持刑事责任优先的法律理念,需要在理念层面上采纳"刑罚优先适用说",在操作层面上完善行政违法行为与食品安全犯罪的执法、司法案件相互移送和结果互认,整体上实现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 刑法 刑事责任优先 刑法谦抑性 衔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