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然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年第4期10-15,共6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60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treatment for 4 weeks. The clinical symptoms, fecal flora and immunoglobulin content of the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symptoms scores of fecal diarrhea, aversion to cold, cold limbs, loss of appetite, cold and painful waist and knee, abdominal fullness,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abdominal pain, and intestinal bacilli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P < 0.05). The contents of lactobacillus, bifidus bacilli, IgG, IgM and IgA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 0.05),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bo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3.3%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with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and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RRHEA DEFICIENCY and cold syndrome Zhenren Yangz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mmune function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下载PDF
Clinical value of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加味参苓白术散)in treating targeted therapy-induced diarrhe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2
作者 WANG Ming ZHENG Yu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000-1005,共6页
OBJECTIVE:To assess clinical value of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加味参苓白术散,SBP)in intervening targeted therapy-induced diarrhea.METHODS:This study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Eighty-five no... OBJECTIVE:To assess clinical value of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加味参苓白术散,SBP)in intervening targeted therapy-induced diarrhea.METHODS:This study wa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Eighty-fiv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atients with diarrhea who took targeted drug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modified SBP,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modium.During 2 courses of treatment(1 week/course)and 2 weeks of follow-up,we observed remission and recurrence of diarrhea,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Karnofsky score(KPS)in the two groups and drug safety.RESULTS:Eighty cases were completed,with 40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s diarrhea remiss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P<0.05).After 2 courses of treatment,the symptom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with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markably lower(P<0.05).Furthermo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experienced less abdominal fullness and appetite lo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prominent difference in overall diarrhea recurrence,time,or KP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No unique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experimental group or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he modified SBP could improve targeted therapy-induced diarrhea in NSCLC,and is superior to imodium in relieving diarrhea,improving related symptom scores and symptoms,with no obvious drug-related adverse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INOMA non-small-cell lung targeted therapy-induced diarrhea diarrhea remission rate adverse events modified shenling baizhu powder
原文传递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付甜甜 吕勇 +2 位作者 高小琴 范丽丽 章雪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42-747,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中医学辨证为脾虚瘀浊证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2组患者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中医学辨证为脾虚瘀浊证患者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将66例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6例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2组患者均予CAPD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复方颗粒,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联素(APN)、白介素-8(IL-8)、白介素-4(IL-4)水平,检测并计算腹膜透析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透析的充分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医临床有效率56.7%明显低于观察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8、TC、TG、LDL-C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IL-4、APN水平较治疗前均上升,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Kt/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t/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可改善CAPD脾虚瘀浊证患者脂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加味参苓白术散 脂质代谢异常 微炎症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3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家耀 陶冬青 +6 位作者 曾毅 杨健 徐丹 石拓 宋俊呈 马威 时昭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15-1122,共8页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加...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心理状态的干预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针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百会,留针30 min,治疗5次/wk,连续治疗4 wk.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3次/d,0.1 g/次,连续服用4 wk.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 wk结束时、治疗结束后第4周时进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性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severity score,IBS-SSS)、肠易激综合征生存质量量表(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IBS-QOL)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SCL-90)评分,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1.4%,观察组治疗非劣于对照组.IBSSSS量表显示治疗第4周结束时,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腹痛频率及SSS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影响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第4周,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腹痛频率、排便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影响及SSS总积分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IBS-QOL量表显示治疗4 wk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焦虑不安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治疗结束后第4周随访,观察组在焦虑不安、躯体意念、身体角色、健康忧虑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不安、健康忧虑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示两组组间各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结束后4 wk随访时,观察组躯体化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电针治疗较好地改善了D-IBS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躯体化症状改善明显且起效较快;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其治疗效果维持时间更长,远期疗效更为稳定和持久,且未见明显不适反应,显示了良好的治疗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电针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勇 张磊 +3 位作者 陈雪莉 谢如意 王东 王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7-1470,共4页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纠正贫血、调控血压、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考察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对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纠正贫血、调控血压、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平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疗程16周。检测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TGF-β_(1)、α-SMA、E-cadherin、腹膜功能指标(UF、D/Pcr、D_(4)/D_(0)、Kt/V)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TGF-β_(1)、α-SMA低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UF、D_(4)/D_(0)、Kt/V更高(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常规治疗可降低脾虚挟瘀浊证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α-SMA、TGF-β_(1)水平,升高E-cadherin水平,防止腹膜纤维化,改善腹膜透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常规治疗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 脾虚挟瘀浊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6、IL-10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全辉 邓永文 +2 位作者 周毛生 肖亮 贾明艳 《药品评价》 CAS 2022年第17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UC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进一步阐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UC的疗效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脾虚湿热型UC 6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干预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检测指标为IL-6、TNF-α和IL-10。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90.00%,且Mayo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第5周,干预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降低;对照组除腹胀、纳差和乏力外,其余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结束1月后(第8周)与第5周相比,干预组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积分程度不明显,但腹胀、纳差和乏力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第8周症状积分较第5周无明显降低。分析第5周患者血清中的IL-6、IL-10和TNF-α,发现IL-6和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并且干预组改变幅度更大。第8周与第5周相比,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无明显降低,血清IL-10无明显升高。结论:在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有效增加脾虚湿热型UC患者的疗效,其可能机制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远期疗效及复发率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脾虚湿热型 参苓白术散加减 美沙拉嗪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不同病情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涛 金龙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经病情评估后不同病情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经病情评估后不同病情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加减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所有患者根据2011年COPD全球倡议的修订版首次提出的分组诊疗系统,对COPD患者进行病情综合评估,分为不同病情程度的A、B、C、D组,其中A、C两组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气短等)较少,B、D两组临床症状多;A、B两组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的风险较低,而C、D两组风险高。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计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及圣乔治问卷评分(St.George RespiratoryQuestionnaire,SGRQ)的影响。结果:经病情评估后B、D组人数较多,所占比例较高;与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A、C两组的中医证候计分、D组的一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SGRQ和B组的6MWD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4组治疗组治疗后的6MWD、SGRQ及中医证候计分均有所改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对高风险(易急性加重、住院或死亡等)的COPD患者疗效显著,一方面改善C组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咯痰、气短等),另一方面提高D组患者生存质量;对低风险的COPD患者作用表现为改善A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B组患者运动耐力,从而更好地指导COPD的中医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情评估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联合针刺、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冬英 张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3期91-95,共5页
目的:探究及观察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联合针刺、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于厦门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及观察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联合针刺、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于厦门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0例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联合针刺、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后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 d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症状体征积分、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联合针刺、灸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肠激素表达水平,因此在脾肾阳虚型腹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针刺 灸法 脾肾阳虚型腹泻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锦培 黄争荣 +2 位作者 王泳 林浩 赖义勤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老年肺癌合并癌痛症状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老年肺癌合并癌痛症状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镇痛效果、达到理想镇痛时日所需止痛药物剂量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到理想止痛效果所需奥施康定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老年肺癌癌痛患者,能有效缓解癌痛,减少止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癌性疼痛 参苓白术散加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20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晨 张虹亚 王建锋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及地氯雷他定糖浆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两组均外涂玉泽... 目的观察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参苓白术散及地氯雷他定糖浆口服;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糖浆。两组均外涂玉泽皮肤屏障修护乳。采用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ing atopic dermartitis,SCORA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判定临床疗效,并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eosinophils,EOS)。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SCORAD、EOS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SCORAD评分、EOS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参苓白术散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脾虚蕴湿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参苓白术散 儿童特应性皮炎 脾虚蕴湿证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中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顽固性咳嗽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敬晖 董慧君 黎永明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5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中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顽固性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对中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顽固性咳嗽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咳嗽量表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FEV_(1)、VC、FEV_(1)/FVC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FEV_(1)、FEV_(1)/FVC、VC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周及2周,对照组治疗后日间咳嗽改善低于观察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1周夜间咳嗽症状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夜间咳嗽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能改善治疗中老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顽固性咳嗽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顽固性咳嗽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 临床疗效 肺功能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婷婷 周文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数目变化,并初探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IBS-D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照组口服西药匹维溴铵,观... 目的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黏膜肥大细胞(MC)数目变化,并初探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IBS-D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加味参苓白术散,对照组口服西药匹维溴铵,观察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肠黏膜MC数目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证候积分和肠黏膜MC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IBS-D安全有效,下调肠黏膜MC水平,可能是治疗IBS-D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参苓白术散 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味方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在哮喘缓解期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蔡海彬 李劲松 梅秀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1期1587-1589,159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味方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使用对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哮喘患儿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 目的探讨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味方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使用对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哮喘患儿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方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对比分析患者的疗效情况、哮喘发作次数和哮喘发作时持续的时间、中医症状的改善,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以及每次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方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儿童缓解期哮喘,效果显著,从根本上解决痰液生成的基本病理,改善肺脾气虚的症状,并且降低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味方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 哮喘
下载PDF
基于UHPLC-QE-MS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调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
14
作者 易菲 李淑豪 +7 位作者 易玉柳 周丽 苏丹 王万春 严张仁 邱明亮 曾晶晶 陈浩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6-817,共12页
目的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由参苓白术散化裁)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MS)联用技术确定固本化湿降脂汤的入血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查询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借... 目的探讨固本化湿降脂汤(由参苓白术散化裁)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E-MS)联用技术确定固本化湿降脂汤的入血成分;利用相关数据库查询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借助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建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胃给药4周,并观察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阿黑皮素原(POMC)、刺鼠相关蛋白(AgRP)两个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大鼠瘦素(Leptin,LEP)、大鼠脂肪素(Apelin)、大鼠脂联素(ADP)和大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鉴定出31个固本化湿降脂汤的入血成分,获得591个预测靶点,核心靶点是IL6、EGFR、ESR1,涉及AGE-RAGE、HIF-1、乙型肝炎、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固本化湿降脂汤组大鼠下丘脑中POMC抑制食欲蛋白表达升高(P<0.001),AgRP促食欲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ADP含量有所升高(P<0.01),LEP、Apelin、FFA含量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炎症因子含量都有所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固本化湿降脂汤可通过肠-脑轴来影响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大鼠进食机制,发挥其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湿阻 单纯性肥胖 肠-脑轴 UHPLC-QE-MS 固本化湿降脂汤 参苓白术散化裁 网络药理学 入血成分 大鼠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莹莹 徐光福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1期2254-2259,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每日0.5 mg)联合护肝片(每日3次,每次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加味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加水煎服,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外周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CD3^(+)、CD4^(+)、CD8^(+)T细胞水平以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比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3%(27/28)比78.57%(22/28)](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9%(25/28)比64.29%(18/28)](P<0.05)。ALT、AST组间和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CD3^(+)T、CD4^(+)T细胞水平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IL-12、IFN-γ、IL-4、IL-10水平和Th1/Th2细胞比值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IL-12、γ干扰素水平和Th1/Th2细胞比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NF-α、IL-1β水平组间、时点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与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及护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主要通过调节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细胞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进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加味参苓白术散 免疫细胞功能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慧峰 郑文静 +1 位作者 马平平 张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型T2DM患者116例,按照单双号法为对照组(5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有氧运动)观察组(59例,对照... 目的评价参苓白术散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型T2DM患者116例,按照单双号法为对照组(57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有氧运动)观察组(59例,对照组基础联合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脂肪激素(脂联素和瘦素)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低血糖)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22%(55/59)高于对照组的80.70%(4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腰臀比、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及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腰臀比、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且FPG、2 hPG、HbA1c和HOMA-IR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8%(3/59)和10.53%(6/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有氧运动治疗肥胖型T2DM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肥胖症状和糖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T2DM 参苓白术散加减 有氧运动 临床疗效 糖代谢指标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铭俊 刘水清 +3 位作者 谢宏民 曾德映 梁杰斌 黄丹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30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成本-效果。方法 30例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成本-效果比(C/E)。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8.22±0.77)d短于对照组的(10.73±1.63)d,住院费用(5634.63±738.42)元少于对照组的(7138.51±876.6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C/E为60.38,低于对照组的133.86。结论 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C/E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虚湿热型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成本 治疗效果 成本-效果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文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取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对结直肠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采取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化疗 参苓白术散加减方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可聪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5期91-92,共2页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n=84)、对照组(n=84),给予实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给予对照...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8例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n=84)、对照组(n=84),给予实验组患者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体质量、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指标。结果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体质量,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二甲双胍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加减 二甲双胍 脾虚痰瘀型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证明 刘一鸣 刘文利 《山西中医》 2020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予益生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仅予益生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3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腹痛等症状改善时间、肿大淋巴结缩小时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腹痛等症状改善时间及肿大淋巴结缩小时间较对照组短,2个月复发率6.67%较对照组3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益生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参苓白术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