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飞 朱泽源 +3 位作者 廖树良 马杰 黄敏 易国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科行局部麻醉结合麻醉监护镇静下PE-LIF治疗的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 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侧卧位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科行局部麻醉结合麻醉监护镇静下PE-LIF治疗的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临床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后1个月进行腰椎CT检查,采用Gertzbein-Robbins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类标准评估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术后6个月、1年,通过CT检查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5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0~190(160±30)min,术中出血量为52~120(63±15)mL,住院时间为6~15(9.3±3.5)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26(17.4±2.8)个月。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为(7.28±0.93)分,术后1年为(2.22±0.57)分;术前下肢痛VAS评分为(7.82±1.40)分,术后1年为(2.38±0.63)分;术前ODI为(65.80±9.88)%,术后1年为(12.54±4.53)%;术前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为(8.3±1.5)mm,术后1年为(10.8±1.6)mm;术前腰椎前凸角为31.7°±7.3°,术后1年为37.9°±4.4°;术前手术节段前凸角为13.1°±8.1°,术后1年为16.1°±2.4°。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椎弓根螺钉置钉总体优良率为86.64%(201/232)。术后1年时,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神经根损伤、脊柱感染、椎管内血肿、融合器移位、断钉断棒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部麻醉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腰椎融合术 微创 腰椎滑脱症 局部麻醉 侧卧位
下载PDF
Effect of Right Supine Tracheal Extubation on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Airway Pressure in the Waking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Stomatology 被引量:1
2
作者 Zhijun Xin Ning Wang +2 位作者 Huaizhou Wang# Changhui Li Tianfeng Wang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1年第12期347-354,共8页
<b>Objective:</b>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ght supin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n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airway pressure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o provide guid... <b>Objective:</b>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ght supine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on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airway pressure of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b>Methods:</b> Seventy-two children who received oral treatment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from Nov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1 in Yantai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24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entered the PACU after the surgery. The children in Group I were extubated in the supine position, the children in Group II were immediately changed to the right decubitus after extubation in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the children in Group III were extubated in the right decubitus. HR, MAP and SpO<sub>2</sub> of T1 (the time point at the beginning of surgery), T2 (the time point at 1 hour after surgery), T3 (the time point after extubation), T4 (the time point at 1 minute after extubation), T5 (the time point at 3 minutes after extub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t1 (operation time) and t2 (the time of leaving the PACU) were recorded. The airway pressure (P1) in the recumbent position and the airway pressure (P2) in the right decubitus position before extubation were recorded in Group III. The number of sputum suction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extubation were counted. <b>Results:</b> The t2 in Group III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Groups I and II, and the number of sputum suction in Group III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s I and II (P < 0.05). The HR at T3, T4 and T5 in Group III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I, and the HR at T4 and T5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II (P <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sphyxia, bucking and glossocoma postoperative agitation in Group II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I, and the incidence of asphyxia and choking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II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glossoptosis in Group II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I (P < 0.05). In Group III, the airway pressure P2 in the right decubitus position dur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1 in the supine position dur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P < 0.05).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of airway pressure difference was 1.416 - 1.834 cmH<sub>2</sub>O. <b>Conclusion:</b> For children undergoing intraoral therapy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racheal extubation in the right decubitus position can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fluc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extubatio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putum suction and respiratory tract-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can shorten the departure time. The body position change during the tracheal intubation will slightly increase the airway pressure, but the supine position after extubation can better ensure the smooth spontaneous breathing of children, which can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al decubitus position Intraoral Therapy for Children General anesthesia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irway Pressure
下载PDF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曹毅 万业达 +1 位作者 李宝玖 何岸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比较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评价的影响。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位与侧卧位X线腰椎检查,采用Seze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曲线指数和前凸指数,Cobb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前凸角(Cobb角),Ferguson法测量不同体位的骶骨倾斜角... 目的:比较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评价的影响。方法:对50例患者分别行站立位与侧卧位X线腰椎检查,采用Seze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曲线指数和前凸指数,Cobb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前凸角(Cobb角),Ferguson法测量不同体位的骶骨倾斜角,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站立位与侧卧位的弓顶水平均主要位于第三腰椎中份水平。腰椎曲线指数站立位为(1.033±0.323)cm,侧卧位为(0.701±0.348)cm,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764,P=0.000)。前凸指数站立位为(1.126±1.185)cm,侧卧位为(0.572±1.138)cm,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94,P=0.000)。腰椎前凸角(Cobb角)的数值站立位为(44.380±9.930)°,侧卧位为(33.240±9.49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419,P=0.002)。骶骨倾斜角的数值站立位为(31.820±7.410)°,侧卧位为(24.940±6.84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r=0.357,P=0.011)。结论:两种X线摄影体位下所测得的腰椎曲度参数值有统计学差异,但具有相关性。两种摄影体位所获得的参数值不能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曲度 卧位 站立位 X线摄影
下载PDF
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儿童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靓 靳绮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7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儿童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肱骨中下段骨折患儿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观察组按照标准化作业清单行... 目的探讨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儿童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肱骨中下段骨折患儿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观察组按照标准化作业清单行改良后侧卧体位,两组均行后入路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护理时间、术者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者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师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标准化作业清单在幼儿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中操作简便、利于手术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作业清单 手术体位 肱骨骨折 改良侧卧位
下载PDF
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体位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秋玲 吕卫娜 +4 位作者 孙爱莲 孙倩 袁晓茹 李萌盟 李红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冲击量给药联合以改良腰麻侧卧位为主的待产体位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疼痛、血糖、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预计可阴道分娩的2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卡单双号分为试...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冲击量给药联合以改良腰麻侧卧位为主的待产体位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疼痛、血糖、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预计可阴道分娩的2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卡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对照组孕妇临产后采用导乐护理,拉玛泽呼吸方法减痛,同时用孕妇自觉舒适的体位进行待产。试验组孕妇临产后对孕妇进行体位指导,采用以改良腰麻侧卧位为主,以坐位、立位为辅的待产体位。并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给予冲击量罗哌卡因。比较2组产妇的产程时限、血糖波动、分娩结局、镇痛满意度及新生儿评分、脐动脉血气、血糖情况。结果试验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镇痛满意度、血糖水平、产后出血、新生儿血糖均优(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联合体位管理,能缩短产程,减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程中的血糖波动,避免新生儿低血糖发生,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促进自然分娩,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产妇乐于接受,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腰麻侧卧位 罗哌卡因 冲击量给药 分娩镇痛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仰卧位与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丽霞 姚尚龙 +2 位作者 彭俊旭 任从才 彭粤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19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仰卧位和侧卧位下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择期行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仰卧位组(S组,n=30)和侧卧位组(L组,n=30),在超声引导下行侧路骶旁坐骨... 目的观察仰卧位和侧卧位下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择期行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仰卧位组(S组,n=30)和侧卧位组(L组,n=30),在超声引导下行侧路骶旁坐骨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观察局麻药向硬膜外腔扩散发生率、超声识别腰丛时间、穿刺时间、操作完成时间、超声下腰丛可见度、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其他不良事件。结果 S组局麻药向硬膜外腔扩散率低于L组(P<0.05)。S组超声识别腰丛时间、操作完成时间均短于L组(P<0.05)。S组腰丛可见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L组(P<0.05)。两组阻滞持续时间和术后1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仰卧位腰丛神经阻滞时局麻药向硬膜外腔扩散的发生率更低,耗时更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因此,仰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可安全便捷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神经阻滞 仰卧位 侧卧位
下载PDF
侧卧位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章玉冰 陶学顺 +2 位作者 郑军 李勇 曹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lumbar dise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男16例,女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切... 目的: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lumbar dise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男16例,女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侧卧位下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切除术,对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手术时间l.5~4.5h,平均2.5h;术后住院时间7~10d,平均8d。23例行3~24个月随访,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16例,良5例,可1例,差1例,1例出现椎间盘感染经去甲万古霉素抗炎治疗2周后病愈出院。结论:侧卧位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侧卧位 经皮椎间孔镜
下载PDF
改良式翻身护理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红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式翻身护理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式翻身护理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与对照组(17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式翻身法予以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法予以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前与治疗第3、5、7、14天时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WBC)计数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linical pulmonary infection score,CPIS)。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7.35±1.38)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8.88±1.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20)。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PCT水平、CRP水平、WBC计数及CPIS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25、0.171、0.957、0.595,P=0.065、0.866、0.348、0.557);治疗第5天,治疗组患者除WBC计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1.063,P=0.298)外,PCT水平、CRP水平及CP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5、2.145、2.231,P=0.042、0.042、0.035);治疗第7天,治疗组患者除PCT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729,P=0.472)外,CRP水平、WBC计数及CPI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85、2.222、2.067,P=0.031、0.035、0.049);治疗第14天,治疗组患者除CPI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82,P=0.047)外,PCT水平、CRP水平及WBC计数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454、0.965、1.844,P=0.654、0.343、0.077)。结论与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护理相比,改良式翻身护理可有效减轻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肺部感染痊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翻身护理 左右侧卧位交替翻身护理 烧伤 吸入性损伤 肺部感染 转归 影响
下载PDF
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曹加明 王祥和 余红 《青岛医药卫生》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II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E)组和重比重(H)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 目的观察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在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I-II级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等比重(E)组和重比重(H)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和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2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有关参数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麻黄素用量(2.95±1.46)mg显著低于H组(9.21±3.42)mg(P<0.05)。结论等比重左旋布卡因腰麻在侧卧位调整麻醉平面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与重比重左旋布比卡因效果相当,麻醉并发症更少,麻醉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 腰麻 侧卧位 剖宫产术
下载PDF
改良侧卧体位和俯卧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夏循富 周凌云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33期115-116,123,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侧卧体位和俯卧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电针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侧卧体位和俯卧位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电针治疗,其中试验组患者采取改良侧卧体位,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作为疗效评判标准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VAS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是试验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更为持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改良侧卧体位下电针治疗,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好,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卧体位 俯卧位 电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侧卧位局麻治疗混合痔72例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陈虎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期44-44,共1页
目的:最小化减轻混合痔患者身心负担。方法:2008-2012年混合痔患者72例,采用侧卧位局麻下行外剥内扎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恢复快速、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减少医疗开支。结论:混合痔在侧卧位局麻下具有快速安... 目的:最小化减轻混合痔患者身心负担。方法:2008-2012年混合痔患者72例,采用侧卧位局麻下行外剥内扎加肛门括约肌松解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恢复快速、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减少医疗开支。结论:混合痔在侧卧位局麻下具有快速安全、经济简便、治疗可靠、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 局麻 混合痔 外剥内扎 括约肌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卧床患者侧卧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冰 刘名名 +1 位作者 吕艳伟 刘华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28期3649-3653,共5页
目的 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卧床期间侧卧位的真实感受,探索促进患者康复的最佳卧位护理方案.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 目的 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卧床期间侧卧位的真实感受,探索促进患者康复的最佳卧位护理方案.方法 采取目的抽样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对获得的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的资料分析法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共总结出4个主题:侧卧需求体验;脊柱中立位卧位体验;专业照顾和亲人陪伴的需求;侧卧舒适体验.结论 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患者侧卧位需求较高,侧卧体验多样化.护士需掌握此类患者的卧位需求,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卧位护理方案,提高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腰椎退行性疾病 侧卧位 舒适度 体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