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1
作者 NFabio Puglisi Amy Stem Marie Valero 《Advances in Modern Oncology Research》 2019年第6期20-22,共3页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Firstly,the clinical data of 74 patients with early b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Firstly,the clinical data of 74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mong them,37 patients treated with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were set as the study group,and 37 patients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sion length,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ime were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ostoperative breast beauty was higher,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tant metastasis rate,local recurrence rate,axillary lymph node recurrence rate and fatalit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fore,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 have better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but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has more advantages,such as smaller incision,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shorter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and better postoperative aesthetic effect,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breast cancer Maintain breast augmentation Improved radical resec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下载PDF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on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2
作者 Pengfei Liu Hongjie Zhang Jihai Jin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 2020年第5期29-32,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Methods:Female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combined with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Methods:Female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in clinical stage I and II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objects of this study,the study period started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20.In the breast conserving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patients,5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50 cases in the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Results: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tients recovered faster,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lso better.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breast conserving and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which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onserving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下载PDF
Effect of Ketamine Instillation on Acute and Chronic Post Mastectomy Pain, a Dose Finding Clinical Study
3
作者 Fatma El Sherif Hany Elmorabaa +4 位作者 Khaled Mohamed Fares Sahar Abdel-Baky Mohamed Nourhan M. Elgalaly Khalid Rezk Moaaz Tohamy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2年第4期146-159,共14页
Background: Uncontrolled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is considered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pain afterward.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most effective dose of ketamine instillation (1 of 3 doses: 1, 2,... Background: Uncontrolled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is considered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pain afterward.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most effective dose of ketamine instillation (1 of 3 doses: 1, 2, or 3 mg/kg) for acute and chronic post mastectomy pain (PMP). Methods: Ninety female patients with cancer breast, aged (18 - 60 yrs), weighted (50 - 90 kg), scheduled fo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3 groups to receive ketamine instillation after surgical homeostasis before wound closure (1 of 3 doses;1, 2, or 3 mg/kg as A, B or C groups re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48 h for acute pain (total morphine consumption, the first request of analgesia and visual analog scale at rest and movement (VASR/M), chronic pain by Leeds assessment of neuropathic signs and symptoms (LANSS) for six-months, hemodynamics, and side effects. Results: Median total dose of morphine consumption was 8 mg (5 - 10) versus 6 mg (6 - 7) in A and B groups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48 h postoperatively. Lowest VASR/M was recorded in C then B and lastly A group (P = 0.037). No patients in the C group requested analgesia versus thirty (100%) and nine (30%) patients in the A and B groups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request of analgesia was 12 h (5 - 36) in the A group versus 30 h (12 - 36) in the B group respectively (P Conclusion: Ketamine instillatio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cute post mastectomy pain (PMP)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reduced the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chronic pain in patients who undergoing a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ain breast cancer Chronic Pain Ketamine Instillatio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护理模式构建
4
作者 袁红 谭凤仙 +3 位作者 王倩琳 罗丽燕 常颖智 黄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1期1629-1635,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以此构建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以此构建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淋巴水肿,将患者分为并发淋巴水肿组63例和未并发淋巴水肿组14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影响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法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使用R语言软件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检验预测效能,并以此构建患者康复护理模式。结果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感染、术后规律锻炼、术后健康饮食、抑郁症史均与术后并发淋巴水肿有关(P<0.05),以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0.791,最佳截断值0.335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98、0.772,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18,校准曲线贴合理想曲线,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性能,模型较为可靠稳定。结论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淋巴水肿受年龄、BMI、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感染等因素影响,基于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良好,根据其构建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预防或减少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淋巴水肿 影响因素 康复 护理模式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5
作者 李晓梅 龚君 +2 位作者 胡艺 刘艳 许允琪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4期555-560,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为促进该类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调查...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形象的关系,为促进该类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江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及术后3~7 d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评分;给予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2周,训练结束后应用中文版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简式评分表评价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与自我形象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3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6份。参与调查的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ASH平均得分为26.48±4.06分。不同受教育程度、家庭功能患者DAS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BIBCQ量表平均得分为108.74±12.48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BIBCQ量表各维度评分与DASH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家庭功能差及BIBCQ评分高是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较差,自我形象评分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差均是影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患侧肢体功能 影响因素 自我形象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I评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价值
6
作者 牛永超 马园 +1 位作者 赵丹丹 徐雅慧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9期1529-1533,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拟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IVIM与DCE-MRI检查,检测IVIM参数...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拟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IVIM与DCE-MRI检查,检测IVIM参数[单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假性扩散系数(D^(*)值)]与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随访1年,统计随访期间患者复发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前IVIM参数及DCE-MRI参数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IVIM参数、DCE-MRI参数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0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1年,复发34例,占比32.38%。复发组患者术前Ktrans、Kep高于未复发组,Ve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D值低于未复发组,f值、D^(*)值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Ktrans、Kep、f值、D^(*)值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关系(γ>0,P<0.05);Ve、D值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呈负相关关系(γ<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Ktrans、Ve、Kep、D值、f值、D^(*)值单独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AUC均>0.7,联合预测的AUC>0.9,预测价值更高。结论术前IVIM与DCE-MRI检查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IVIM参数联合DCE-MRI定量参数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复发 预测
下载PDF
深圳地区119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佩戴义乳现状调查及影响佩戴质量的因素分析
7
作者 盛海艳 宋淑芬 张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义乳佩戴情况,探讨影响义乳佩戴质量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汝康云”乳腺癌康复俱乐部平台,采取网络微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119例乳腺癌改良根... 目的:调查深圳地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义乳佩戴情况,探讨影响义乳佩戴质量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汝康云”乳腺癌康复俱乐部平台,采取网络微信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2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11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佩戴义乳相关认知内容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的结果。结果:79.83%乳腺癌患者知道义乳的存在,52.10%患者有获取义乳佩戴的途径。80.00%的患者认为义乳可以改善形体缺失,达到美观作用;61.05%的患者认为可维持身体平衡;47.37%的患者认为还可保护胸部。半数以上(52.10%)的患者有佩戴义乳的需求,能够接受的义乳价位主要集中在>200~≤500元之间。结论:义乳佩戴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义乳作用认识不全、患者对义乳佩戴需求差异可能是影响义乳佩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乳佩戴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苏俊红 张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6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肿瘤科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82例)。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方...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泰安市肿瘤防治院肿瘤科收治的15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干预组(75例)和对照组(82例)。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功能领域、症状领域和特异性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模式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李慧 赵雪 马晓鑫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乳腺癌分期、病灶部位、肿瘤长径、病理分型...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乳腺癌分期、病灶部位、肿瘤长径、病理分型、皮瓣厚度、皮瓣张力、包扎压力、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后是否发生皮瓣坏死等临床资料,并依据术后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将其分为正常组与坏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92例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出现皮瓣坏死30例(3261%),设为坏死组;未出现皮瓣坏死62例(6739%),设为正常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坏死组皮瓣薄、皮瓣张力高、包扎过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6550、6753、6418、6332,P=0010、0009、0011、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包扎过紧以及合并糖尿病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1313~4533、1059~2640、1124~4277、1180~3899,P=0005、0028、0022、0013)。结论皮瓣薄、皮瓣张力高、包扎过紧以及合并糖尿病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皮瓣坏死 危险因素 加压包扎 皮瓣厚度 皮瓣张力
下载PDF
乳腔镜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在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艾小红 艾一凡 赵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MRM)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将...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MRM)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手术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1)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n=39)行乳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MRM。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乳房外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腔镜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MRM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快,可提高乳房外观满意度,增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腔镜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 围术期指标
下载PDF
1例双侧乳腺癌不同术式后保留PICC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童语 林琴 +3 位作者 李旭英 袁忠 宋小花 刘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术后住院18 d,切口愈合好,携带PICC出院。出院后继续相关治疗至治疗结束拔除PICC,共留置338 d(入院前留置128 d,住院期间留置85 d,出院后留置125 d),未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重建 静脉血栓 外科护理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艾小红 艾一凡 赵鹏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3期83-86,106,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0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40例乳腺癌患者的...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10月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生活质量、应激反应、焦虑抑郁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始辅助化疗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功能情况、生理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试验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0.36±2.14)分、(10.95±2.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42±3.51)分、(15.64±3.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行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治疗,会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应激反应,减轻其焦虑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围术期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狄淑群 潘华 +1 位作者 狄挺松 王水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IBC)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行改良根治术后并进行化疗的复发转移的女性IBC患者115例作为复发组,于术后进行化疗且未发生复发转移的260例女性IBC患者中以随访时间为匹配...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IBC)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行改良根治术后并进行化疗的复发转移的女性IBC患者115例作为复发组,于术后进行化疗且未发生复发转移的260例女性IBC患者中以随访时间为匹配因素按1∶1选取11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口学特征、肿瘤信息、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等资料并进行比较,通过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另随机选取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IBC患者102例作为验证组,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果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5 cm、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ER/PR均阴性以及未完成既定周期化疗为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靶向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logit(P)=0.723×(肿瘤直径>5 cm)+0.515×(组织学分级)+0.202×(腋窝淋巴结转移)+1.565×(ER/PR均阴性)-0.791×(术后靶向治疗)+0.980×(未完成既定周期化疗),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具有良好校准度(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789(95%CI:0.729~0.849),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73.90%。结论肿瘤直径>5 cm、组织学分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4枚、ER/PR均阴性、未完成既定周期化疗为IBC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靶向治疗为保护因素,据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可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复发 影响因素 预测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巩海洋 刘潇 李朝战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7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使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乳房美容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8.45±32.16)ml、术后引流量(170.95±28.37)ml均少于对照组的(433.54±50.27)、(382.62±52.08)ml,手术时间(162.31±23.05)min、住院时间(12.13±2.65)d均短于对照组的(221.47±29.26)min、(15.48±3.16)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状况、功能状况、社会状况、情感状况、附加关注、睡眠状况、依从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对早期乳腺癌的根治效果相当,但保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能更好的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与传统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京鹏 高鹰 +1 位作者 张晓明 张海峰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成功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及二期还纳手术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82例。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成功施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及二期还纳手术的164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每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造口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还纳手术时间短,造口旁疝发生率、总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造口术后首次流质饮食时间、还纳术中出血量、首次术后住院时间、还纳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预防性回肠造口改良术式与传统术式的临床效果相近,改良术式的二次还纳手术时间短,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预防性回肠造口术 改良回肠造口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雷 卢鑫怡 +2 位作者 李景刚 王六林 杜伟坡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585-586,共2页
目的对比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 目的对比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4%(P<0.05)。术后2年,两组局部复发率(7.27%vs.3.64%)及远处转移率(3.64%vs.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与保乳手术治疗的远期预后相当,但保乳手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保乳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子棋(综述) 戴建国(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49-1352,1357,共5页
乳腺癌是目前我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发病前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通常就医时癌变肿块已较大,故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诊治方式。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我国仍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 乳腺癌是目前我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发病前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通常就医时癌变肿块已较大,故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诊治方式。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我国仍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区域神经阻滞、缩小切除范围和乳房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区域神经阻滞 综述
下载PDF
乳腺癌病人术后家庭回避癌症沟通与心理反应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
18
作者 孙金凤 张利群 +3 位作者 邢巧英 兰晶 邢仪茗 杨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419-442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家庭回避癌症沟通与心理反应的动态变化,并研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回避癌症沟通量表、乳腺癌病人心理反应量表对223例乳腺癌病人于术后14 d、2个月、4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术后4个月内...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家庭回避癌症沟通与心理反应的动态变化,并研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回避癌症沟通量表、乳腺癌病人心理反应量表对223例乳腺癌病人于术后14 d、2个月、4个月进行调查。结果:术后4个月内,乳腺癌病人家庭回避癌症沟通水平呈先维持后下降趋势(P<0.01),心理反应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0.01)。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前一时间点的家庭回避癌症沟通均能够有效预测后一时间点的心理反应(均P<0.01),术后14 d的心理反应能够有效预测术后2个月的家庭回避癌症沟通状况(P<0.001),术后2个月的心理反应对术后4个月的家庭回避癌症沟通的预测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141)。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4个月内家庭回避癌症沟通和心理反应水平呈动态变化,家庭回避癌症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关注此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改善家庭沟通环境缓解乳腺癌病人术后的不良心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家庭回避癌症沟通 心理反应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分析
下载PDF
摆位误差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心脏剂量影响
19
作者 周海英 郭冉 +5 位作者 杨慧鹏 赵聪 苗亚丽 王晗 高运宾 孙宗文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7期49-53,68,共6页
目的研究模拟摆位误差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心脏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计划系统中,模拟靶区中心相对于计划射野中心的偏移,包括向颅(S)、尾(I)、左(L)、右(R)、前(A)和后... 目的研究模拟摆位误差对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心脏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7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调强放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计划系统中,模拟靶区中心相对于计划射野中心的偏移,包括向颅(S)、尾(I)、左(L)、右(R)、前(A)和后(P)各移动5 mm,并评估心脏受照剂量,分析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对心脏剂量的影响。结果原始计划心脏平均剂量(Dmean)为5.72 Gy。射野中心向6个不同方向移动5 mm后,L、A、S方向心脏受照剂量减少,R、P、I方向心脏受照剂量增加,P方向心脏Dmean增加(1.46±0.24)Gy,R方向心脏Dmean增加(1.14±0.17)Gy,I方向心脏Dmean增加(0.43±0.25)Gy。结论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向R、P、I方向的摆位误差可增加心脏受照剂量,向L、A、S方向的摆位误差可减少心脏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心脏剂量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药学监护自我优化模型研究
20
作者 叶伊佳 田龙 于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1,共5页
目的创建基于“CMT”理念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药学监护(PC)自我优化模型并评价其参考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6月-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846例。模型包含4个层次:生活质量(QOL... 目的创建基于“CMT”理念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药学监护(PC)自我优化模型并评价其参考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6月-2023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846例。模型包含4个层次:生活质量(QOL)评分、调研、QOL评分分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统计患者QOL评分,通过调研收集患者PC特征,采用自动分箱分析对QOL评分分类,采用关联规则法分析兴趣类QOL评分患者的PC特征间有效强关联规则。对全部患者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兴趣类QOL评分的独立风险因素。参考统计学结果评价模型的参考价值并拟定PC优化措施。结果患者QOL评分可分为四类,以最低类QOL评分为兴趣类。有效强关联规则共6条:“CCI>4”“明确长期用药目标:否”“及时发现和报告不良反应:否”“交代用药预后:否”“解答患者疑问:否”“药物选择”“培训不足”均为导致最低类QOL评分的原因。模型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根据模型反馈结果拟定措施以优化PC。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PC自我优化模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为PC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药学监护 自我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