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马瑞士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比较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3例与对照组57例。研究组采用TLIF治疗,对照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均高于术前,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健侧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与P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但其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侧神经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PLI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老年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 经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功能 神经损伤 疼痛
下载PDF
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俊 赵静 +2 位作者 盖海云 杨巧娟 丁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0例进行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0例进行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尿管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尿管法。比较两组的排尿顺畅情况、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尿量、肉眼血尿率、尿隐血试验阳性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尿管后,改良组的排尿顺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拔除尿管24 h后,改良组的肉眼血尿率及尿隐血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后,改良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24 h后,改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排尿顺畅情况,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增多术后首次排尿量,减少痛苦,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拔尿管法 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留置尿管
下载PDF
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家明 龙新华 +5 位作者 周扬 陈宣银 杨东 段满生 黄山虎 刘志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1岁,合并神经功能损害者8例。术前CT和MRI提示腰椎病灶以单侧为主,均存在明显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2~3周。术中椎体间植骨采用局部骨颗粒和自体髂后松质骨颗粒。术后定期复查腰椎X线片及CT,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和腰椎生理弧度变化。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3±4.2个月。2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7±39min,手术失血量为470±143ml。术后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2%,融合时间6.1±2.5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腰椎前凸Cobb角分别为21.4°±5.7°、33.6°±3.1°,末次随访时为31.3°±2.7°。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7.8±2.6、2.4±1.7,末次随访时为0.9±0.7。术后3个月ESR、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入路 结核 脊柱 腰椎 植骨 内固定器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启福 马永红 +3 位作者 王涛 胡一博 张鹤令 宗群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870-3874,共5页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但是关于修复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有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尤其是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 背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但是关于修复方式的选择目前仍存有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尤其是对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其中前路组33例采取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治疗,后路组32例采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功能,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颈椎活动度。结果与结论:①6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随访时间、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所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后路组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及右旋方向上的颈椎活动度均优于前路组;④提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均减小,且前者较后者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 植骨融合 后路单开门 活动度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9
5
作者 赵慧毅 陈辉东 +2 位作者 华强 陈国能 林劲松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9期711-71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对腰椎不稳56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经单侧腰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腰椎后方上下椎板间、棘突间、关... 目的 探讨经腰椎间孔入路行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2年2月~2005年3月,对腰椎不稳56例行腰椎后正中入路,经单侧腰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腰椎后方上下椎板间、棘突间、关节突间植骨,以及相应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 56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和脑脊液漏等并发症。52例经6~37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未发生内置物断裂、松动移位和椎间隙高度丧失,骨融合率为90.38%。依据日本JOA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总优良率为86.5%。结论 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不稳症,不但技术操作可行,而且能明显降低因侵入椎管而带来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 椎间融合 植骨 经腰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被引量:14
6
作者 林斌 何勇 +3 位作者 张毕 许洋 何永志 何明长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期经单一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脊柱结核患者,记录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 目的 探讨一期经单一后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42例脊柱结核患者,记录后凸角、神经功能及融合率,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手术时间为75~140 min,术中出血量为500~1 000 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7~41个月.后凸角度矫正率术后为85.5%,末次随访时为79.8%.21例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情况: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D级1例;5例B级恢复至C级2例、D级1例,2例未恢复;6例C级恢复至D级4例、E级1例,1例未恢复;8例D级恢复至E级6例,2例未恢复.术后3个月ESR为5.0~14.0 mm/1 h、CRP为4.0~9.0 mg/L.随访1年后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一期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 病灶清除 植骨 椎间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 被引量:11
7
作者 聂治军 白静静 +3 位作者 张银刚 徐洪海 常彦海 李全义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3周,待全身状态改善后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双...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3周,待全身状态改善后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bb角、ESR、CRP,观察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225 min,术中出血量450~1 060 ml。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术中切除病灶组织经病理检查均符合结核改变。末次随访时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ESR及CRP恢复正常。植骨融合时间8~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移位、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神经功能ASIA分级:1例B级者恢复至C级,4例C级者3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8例D级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在全身有效标准化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可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侧前路入路 植骨 内固定 脊柱融合
下载PDF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后不同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兵 黄海锋 +2 位作者 羊刚毅 宋晋刚 尹振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1985-198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后不同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同分为研究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 目的对比分析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后不同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式同分为研究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术,n=41)和对照组(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前入路病灶清除术,n=4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实验室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影像学参数(后凸Cobb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为(131.38±14.82)min、(292.64±62.65)mL、(13.16±4.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62.21±16.49)min、(387.12±72.63)m L、(15.25±3.6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CRP、ESR水平均明显降低,后凸Cobb角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CRP、ESR、后凸Cobb角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ODI评分、VAS评分为(12.51±2.81)、(1.37±0.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73±3.14)、(2.52±0.63)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后入路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改善患者椎体功能,缓解疼痛感,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入路 病灶清除术 安全性
下载PDF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星 万趸 +4 位作者 梅国龙 石华刚 邓轩赓 顾韬 熊小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行TLIF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5例)和对照组(术中不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53例)。比较两组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情况、术后各时间点腰椎JOA评分、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47(40.2±5.3)个月。术后24个月椎间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JOA总分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照组为24.53%,观察组为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邻椎退变发生率对照组为15.09%,观察组为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的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不影响椎间融合率,且对于中后期腰骶部术后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韧带复合体 经椎间孔腰椎间植骨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家文 蔡宏华 +4 位作者 刘桂华 陈锦标 王昊 岳签 谢惠缄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腰骶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腰椎椎弓根钉和骶骨椎弓根钉或侧翼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 min ±24.2 min,术...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腰骶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腰椎椎弓根钉和骶骨椎弓根钉或侧翼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170.5 min ±24.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80.3 ml ±168.6 ml。无硬脊膜和大血管损伤,无窦道形成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9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脱。按骨结核治愈标准评价:患者全部治愈,无结核复发迹象。11例术前下肢肌力不同程度减退,末次随访时除1例趾伸肌力由Ⅲ级恢复至Ⅳ级外,其余全部恢复至Ⅴ级;11例术前小腿或足皮肤痛触觉减退,末次随访时除2例部分恢复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术前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9例,末次随访时2例部分恢复,其余全部恢复正常;术前6例直腿抬高试验60&#176;内阳性,术后全部恢复正常。结论在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植骨融合 后路
下载PDF
改良滑槽植骨术加空心螺钉固定行胫距关节融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昕光 尹志江 +2 位作者 王祥成 杨晨雨 尚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42,共4页
背景:胫距关节融合术式很多,针对伴有距骨坏死的患者融合难度较大,但各种术式植入物的修复效果比较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比较改良滑槽植骨术加空心螺钉固定与单纯螺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术行胫距关节融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 背景:胫距关节融合术式很多,针对伴有距骨坏死的患者融合难度较大,但各种术式植入物的修复效果比较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比较改良滑槽植骨术加空心螺钉固定与单纯螺钉内固定、钢板内固定术行胫距关节融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胫距关节融合修复的患者56例,其中应用螺钉内固定16例、钢板内固定22例与改良滑槽植骨术加空心螺钉固定18例。比较3种术式修复后患者足踝功能,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同时比较3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支具固定时间和融合时间,末次随访的步态。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年。试验符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病个体及其家属为自愿参加,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全部患者踝关节均得到确切骨性融合,滑槽植骨组与传统钢板固定组在融合时间及末次步态均明显改善(P <0.05),螺钉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上有优势(P <0.05);②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估,滑槽植骨组与传统钢板固定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优于螺钉固定组(P <0.05);③各组末次随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病例;④结果证实,改良滑槽植骨术加空心螺钉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与单纯螺钉固定相比,有效提高了踝关节融合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槽植骨 改良 胫距关节 融合术 空心螺钉 钢板 距骨坏死 固定效果 足踝功能
下载PDF
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15例
12
作者 刘昌生 贾世青 +5 位作者 宁运乾 陈涛 黄开 李远春 赖英静 张翔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5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腰骶段脊柱结核15例,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植骨融合时间。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1~...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疗效及应用指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腰骶段脊柱结核15例,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植骨融合时间。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拍片显示植骨及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植骨均在3.5~7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Cobb角平均14°,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按Frankel分级,术前C级4例,术后恢复到D级1例,E级3例;术前D级11例,术后均恢复至E级。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间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创伤小,植骨稳定,融合率高,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后路 植骨 融合
下载PDF
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A3型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姜渤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损伤A3型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合并神经损伤A3型腰椎骨折,均给予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随访24个月以上,记录手术相关...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损伤A3型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合并神经损伤A3型腰椎骨折,均给予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随访24个月以上,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4.42±18.98)min,引流量(86.33±7.01)ml,术中出血量(183.23±7.23)ml;随访24~40个月,术后7 d、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Cobb角、椎管侵占率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较术后7d时Cobb角增加,伤椎前缘高度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SIA分级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1例浅表切口感染,1例腰部慢性疼痛,无内固定松动、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A3型腰椎骨折创伤小、恢复快,神经减压及矫正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后外侧入路 减压植骨内固定 神经损伤 A3型腰椎骨折
下载PDF
颈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植骨融合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觅 赵承斌 +2 位作者 张捍军 李华哲 张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473-2478,共6页
背景: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因其疗效确切,术中创伤较小,减压明确,被脊柱外科医生奉为经典的手术方式。此次研究在遵循原有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基础上扩大纵向减压范围,进而与经典术式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目的:比较2种颈前... 背景: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因其疗效确切,术中创伤较小,减压明确,被脊柱外科医生奉为经典的手术方式。此次研究在遵循原有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式基础上扩大纵向减压范围,进而与经典术式的临床疗效相比较。目的:比较2种颈前路减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其中A组接受经典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B组接受颈椎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手术。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从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颈椎曲度、颈椎屈伸活动度、椎间植骨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等方面对2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①A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②术后B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2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及颈椎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术后椎间植骨愈合时间B组短于A组(P <0.05),而在融合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⑤2种方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经典的颈前路术式术中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离床活动方面存在一定优势;术后颈椎曲度恢复及椎间植骨融合率上2种术式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恢复及椎间植骨愈合时间方面,颈前路扩大纵向减压范围术式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颈前路减压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损伤 椎间植骨愈合时间 椎间植骨融合率 减压范围
下载PDF
MIS-TLIF下椎间Cage融合术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5
作者 国晓明 朱冬承 +1 位作者 朱振 吴鹏 《颈腰痛杂志》 201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椎间Cage融合术与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02-2015-01于我院接受MIS-TLIF术治疗的8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下椎间Cage融合术与单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02-2015-01于我院接受MIS-TLIF术治疗的8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下椎间Cage融合42例,作为A组,采用单纯椎间植骨融合40例,作为B组,统计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术后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腰腿痛改善效果及椎间融合状况。结果 (1)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B组,其手术优良率略高于B组,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前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A组椎间隙高度高于B组(P<0.05);术后24个月,A组融合率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椎间Cage融合与单纯椎间骨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突出症疗效相同,但椎间Cage融合可减少椎间隙高度丢失,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 椎间植骨融合 Cage融合
下载PDF
颗粒植骨,钛网植骨和髂骨植骨在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官印 欧云生 +4 位作者 朱勇 罗伟 杜兴 张威 秦万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比较颗粒植骨,钛网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在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接受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其中32例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植骨... 目的比较颗粒植骨,钛网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在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接受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其中32例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植骨,34例颗粒植骨。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次要参考指标:矫正和丢失Cobb角,植骨融合时间。记录所有参考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8月(14~53月)。颗粒组手术时间(192.6±42.2)min,植骨融合时间(5.2±1.1)月,均优于髂骨块组(229.2±61.6)min,(8.0±2.9)月和钛网组(233.1±51.1)min,(8.6±5.6)月,P<0.05。术中出血量颗粒组(385.3±251.8)ml,少于钛网组(660.9±486.4)mL,P<0.05;与髂骨块组(534.4±395.4)ml无统计学差异,P=0.122。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腰椎节段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丢失及矫正Cobb角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指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髂骨块植骨和钛网植骨相比,颗粒骨植骨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快,应用于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植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后入路 内固定 植骨融合方式
下载PDF
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汉辉 李辉 刘鹄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1期63-66,73,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住院的63例胸腰段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采用一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予规范的抗结核... 目的 探讨一期单纯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住院的63例胸腰段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采用一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予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矫正、神经功能恢复及结核转归、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10.0±45.8)min,术中出血量为(550±139)ml。6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31.0±12.1)个月,植骨融合时间为(5.0±1.3)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慢性窦道形成、感染性脑脊髓膜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21例术前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1-2个等级;VAS评分由术前(7.8±0.7)分降至术后(1.9±0.3)分(F=21.4,P〈0.05);Cobb角由术前(27.6±5.3)°矫正为末次随访时(9.8±4.3)°(F=83.6,P〈0.05),终末矫正率为63.5%。结论 采用一期单纯经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式治疗短节段且病灶较局限的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入路手术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明 程建 华臻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 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落、钛板断裂等情况,只有1例在术后经过X片检测后发现其钛网位置固定不佳,术后0.5年对其进行了调整,术后1年检测见其恢复良好,没有出现钛网移动情况。结论: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颈胸段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 内固定 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劲松 沈宏达 +3 位作者 艾买尔江 焦见海 李建刚 付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1~128例,T12~L112例,L1~216例。术前后凸Cobb角12°~20°,均伴有神...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1~128例,T12~L112例,L1~216例。术前后凸Cobb角12°~20°,均伴有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C级12例,D级24例。术前、术后常规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40~19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住院时间13~16 d。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后5~8个月植骨均愈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脱落,均无结核复发。术后Cobb角0°~11°。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6例术前C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病灶清除一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很好地完成脊髓及神经根减压、植骨融合稳定,矫正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植骨融合 后路
下载PDF
改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龙 冯骁 +5 位作者 王海波 蒋健 袁泉 孟柏屹 赵德勇 王业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3期2538-25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骨量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骨量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观察组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1、3、6个月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率及术后1、3、6个月椎间隙高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4%,优于对照组的7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为(4.31±0.96)、(2.22±0.47)、(0.85±0.55)分和(20.45±5.31)、(11.12±3.63)、(7.52±2.32)分,均低于对照组[(4.89±0.79)、(2.97±0.38)、(1.45±0.86)分和(26.53±5.73)、(15.34±3.67)、(10.75±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5.37±99.63)m L,少于对照组[(293.32±115.21)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51.85%、79.63%,高于对照组(45.28%、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椎间隙高度为(11.81±1.26)、(10.92±0.96)、(9.84±0.78)mm,低于对照组[(12.61±1.11)、(12.25±1.43)、(12.16±1.1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能提高骨量减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降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植骨融合率并降低椎间隙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改良PLIF 骨量减少 疗效 植骨融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