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il Nutrients, Landscape Age, and <i>Sphagno-Eriophoretum vaginati</i>Plant Communities in Arctic Moist-Acidic Tundra Landscapes 被引量:1
1
作者 Joel A. Mercado-Díaz William A. Gould Grizelle González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4年第11期375-387,共13页
Most researc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emistry and vegetation in Alaskan Arctic tundra landscapes has focused on describing differences in soil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e.g. C, N and P) of areas with... Most researc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emistry and vegetation in Alaskan Arctic tundra landscapes has focused on describing differences in soil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e.g. C, N and P) of areas with contrasting vegetation types or landscape age. In this work we assess the effect of landscape age o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in organic and mineral soils from two long-term research sites in northern Alaska, the Toolik Lake and Imnavait grids. These two sites have contrasting landscape age but similar vegetation composition. We also u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valuate if differences in any of these parameters were linked with between-site variation in the abundance of growth forms. Our analysis was narrowed to soils in Sphagno-Eriophoretum vaginati plant communities. We fou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ites for most parameters evaluated, except for total Ca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rganic soils from Imnavait vs. Toolik and total Na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ineral horizons from Toolik compared to Imnavait. Moreover, the abundance of non-Sphagnum moss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Ca in organic soils, whereas the abundance of forbs, non-Sphagnum mosses and bryophyte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Na in mineral soils. We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two elements are most likely tied to landscape a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sites. However, since observed dissimilarity in terms of total Ca in organic soils and total Na in mineral soils is concordant with correlation patterns observed between these elements and the aforementioned growth forms, it is likely that existing differences in vegetation composition between these sites are also influen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elements in soils, particularly that of Ca, since non-Sphagnum mosses are dominant above organic soils and are therefore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t this horizon. Thus, we conclude that except for organic Ca and mineral Na,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sites in terms of their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e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 influence of landscape age on evaluated parameters is masked by factors such as moderate cryoturbation and similarities in terms of vegetation properties and climate. These observations are relevant as they suggest a linkage between soil chemistry an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in this tundra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Alaska soil NUTRIENTS moist-Acidic Tussock TUNDRA VEGETATION
下载PDF
滴灌灌水器特征参数对砂土湿润进程的影响
2
作者 郝闯闯 刘大忠 +6 位作者 买买提明·买吐松 周云鹏 匡乃昆 陈伟杰 刘佩 晓开提江·卡斯木 李云开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8-516,共9页
明确灌水器特征参数和土壤粒径组成对湿润进程的影响是进行滴灌系统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提出了使用单位湿润体的灌水强度(AQTV)量化土壤湿润进程,探究了灌水器流量(1,3,6 L/h)、灌水量(5,10,20 L)和覆膜对不同粒径组成砂质土壤(北京大兴D... 明确灌水器特征参数和土壤粒径组成对湿润进程的影响是进行滴灌系统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提出了使用单位湿润体的灌水强度(AQTV)量化土壤湿润进程,探究了灌水器流量(1,3,6 L/h)、灌水量(5,10,20 L)和覆膜对不同粒径组成砂质土壤(北京大兴DX、内蒙古乌盟WM、新疆伽师JS、内蒙赤峰CF)AQTV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组成砂壤土的AQTV均随灌水器流量增大呈上升的变化规律,并且与粒径组成中(0.100,0.250]mm的土壤颗粒占比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随着灌水量增加,4种砂壤土中AQTV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灌水量为5 L以及10和20 L时,AQTV分别与≤0.002 mm的黏粒以及(0.500,1.000]mm的砂粒组分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覆膜滴灌提升了处理DX,WM和CF的AQTV,这可能是由于3种砂壤土大粒径砂粒或黏粒相对较高的原因.此外,随着灌水器间距增加,土壤水分交汇区域与含水量减小,土壤水分在水平和竖直湿润距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锋 砂壤土 水分运移 单位湿润体的灌水强度 交汇入渗
下载PDF
湿润土壤中联苯菊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
作者 薛正杰 曹杨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1-84,92,共5页
为提高房屋白蚁化学屏障质量检测工作效率,在长沙市5个工地基坑中喷洒不同药量的联苯菊酯悬浮剂,比较自然风干土样和湿润土样的药物残留值。结果表明:湿润土样和自然风干土样的联苯菊酯出峰时间基本一致;2种不同样品提取和计算得到的残... 为提高房屋白蚁化学屏障质量检测工作效率,在长沙市5个工地基坑中喷洒不同药量的联苯菊酯悬浮剂,比较自然风干土样和湿润土样的药物残留值。结果表明:湿润土样和自然风干土样的联苯菊酯出峰时间基本一致;2种不同样品提取和计算得到的残留检测结果接近,平均误差值均小于3%,并且差异性不显著。综之可知,湿润土样不经过自然风干,直接进行样品提取和计算的方法适用于土壤中联苯菊酯悬浮剂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防治 联苯菊酯 色谱分析 湿润土壤
下载PDF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密度土壤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孔令迁 刘宪斌 李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8-16,共9页
通过调查和对比不同密度土壤碳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在分解、分馏、沉积和保存碳元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以... 通过调查和对比不同密度土壤碳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分析和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土壤在分解、分馏、沉积和保存碳元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云南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原生林生态系统中进行,以上游森林生态系统原生土和下游草地生态系统淤积土为研究土壤类型,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观察土壤剖面中根层土壤(0~45 cm)不同密度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对比分析土壤碳密度分级法和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全碳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土壤剖面、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剖面中,土壤轻组碳、中组碳、重组碳和全碳均呈衰减式指数分布,且4个测定指标在淤积土土壤剖面的各个土层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原生土土壤剖面相对应的各个土层中的含量,说明单位体积淤积土在沉积土壤碳方面发挥的作用比原生土要大。在所测定的3种不同密度的土壤碳中,轻组碳含量最低,中组碳次之,重组碳最高,说明大部分土壤碳与矿物质形成团聚体而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根系直接利用;3种不同密度土壤碳占土壤全碳的比例数据中,轻组碳和中组碳的比例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重组碳的比例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不同土层在沉积和保存不同密度土壤碳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异。本研究成果为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不同密度土壤碳在各种不同类型土壤剖面中的沉积速率和储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扩展新的调查内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土壤轻组碳 土壤中组碳 土壤重组碳 多钨酸钠 哀牢山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 原生土 淤积土
下载PDF
地表滴灌条件下滴头流量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张志刚 李宏 +3 位作者 李疆 武钰 王真真 刘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8,84,共7页
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的滴灌入渗试验,研究砂壤土在不同滴头流量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滴灌条件下,当滴头流量增加时,湿润体的形状大小会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水平、垂直方向上... 在新疆林业科学院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的滴灌入渗试验,研究砂壤土在不同滴头流量条件下地表滴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滴灌条件下,当滴头流量增加时,湿润体的形状大小会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水平、垂直方向上湿润锋的运移距离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湿润锋的运移速率、入渗距离比值与水分入渗时间符合幂函数关系;湿润锋水平方向的运移速率比垂直方向上的要大,但是持续的运移时间没有垂直方向上的长;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距离滴头距离越近含水率变化幅度也越大,当q≥8 L·h-1时,滴头正下方约40 cm左右的土层含水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湿润体特征值 入渗距离比 土壤含水率
下载PDF
天津黄潮土剖面磷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于丹 张克强 +1 位作者 王风 李军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8-521,共4页
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形态在旱地黄潮土0~12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施肥,供试土壤剖面100~120cm的底层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各无机磷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剖面速效磷与全磷含量的... 采用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形态在旱地黄潮土0~120cm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施肥,供试土壤剖面100~120cm的底层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各无机磷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土壤剖面速效磷与全磷含量的相关系数(0.8139)达到显著水平(P<0.05)。无机磷形态中Fe-P和O-P的含量分别达到52.03和53.57mg·kg-1,分别高于0~20cm的表层土壤的含量,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但总体上看,由于供试土壤下层质地较为粘重以及高达10%的CaCO3含量,促使磷在剖面的移动得以放缓,还不足以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磷的垂向迁移 无机磷分级 质地 深层累积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区山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212
7
作者 何其华 何永华 包维楷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在这些地区开展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土壤水分测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中子水分仪和时域反射仪已成为常规测量仪器 ,新型仪器不断出现 ... 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区山地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在这些地区开展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对农业生产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土壤水分测定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中子水分仪和时域反射仪已成为常规测量仪器 ,新型仪器不断出现 ,总的趋势是仪器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壤水分有其时空变化规律 ,一方面土壤水分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另一方面土壤水分随土壤深度和水平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应变化。降水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区山地土壤水分的最重要因素 ,气温、太阳辐射等其它气象因子对土壤含水量也用一定影响。此外 ,坡向、坡度、坡位等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特性、地表植被、土地利用情况等对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也有重要影响。总之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是各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重点是对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就我国而言 ,宜加强干旱河谷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促进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山地 土壤水分 植物 中子水分仪 时城反射仪
下载PDF
天津滨海地区吹填淤泥与其他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成宝 贾美清 +3 位作者 李阳 黄维 隋欣 张国刚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84-87,共4页
为了解天津市滨海地区吹填淤泥的化学性质以便进行土壤改良,比较分析其与天津市盐碱土、湿潮土、农田土和天津市周边森林土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的因素.结果表明:(1)吹填淤泥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仅低于农田土... 为了解天津市滨海地区吹填淤泥的化学性质以便进行土壤改良,比较分析其与天津市盐碱土、湿潮土、农田土和天津市周边森林土化学性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土壤化学性质的因素.结果表明:(1)吹填淤泥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仅低于农田土,全氮含量低于农田土和森林土而高于盐碱土和湿潮土;(2)吹填淤泥的有机质含量低于森林土、农田土和湿潮土;(3)含盐量方面,5种土壤类型的顺序为吹填淤泥>盐碱土>湿潮土>森林土>农田土,吹填淤泥与其他类型土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吹填淤泥中Na++K+离子含量是Ca+离子含量的32倍,Cl-含量是HCO3-含量的52倍,吹填淤泥的阳离子交换量仅高于盐碱土而低于其他3种类型的土壤.总的来看,吹填淤泥养分含量较高,但含盐量也高,这是制约淤泥成土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农田土 森林土 盐碱土 湿潮土 土壤性质
下载PDF
湿润地区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洪斌 武伟 +1 位作者 谢德体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出发,以降水量、温度和区域水文观测等因子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利用重庆市34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计算不同地区的土壤干旱指数,划分干旱等级,并分析了土壤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 湿润地区 土壤干旱指数模型 干旱等级 空间分布特征 土壤水分平衡
下载PDF
涌泉根灌双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恒卿 黄强 魏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1-207,共7页
【目的】探求涌泉根灌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特性,为涌泉根灌理论研究及技术要素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在20 L的灌水量和160~300 min的灌水历时条件下,以滴头流量(4,6,8 L/h)、滴头间距(30,50 cm)为变量,通过变化其中的一个量... 【目的】探求涌泉根灌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特性,为涌泉根灌理论研究及技术要素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在20 L的灌水量和160~300 min的灌水历时条件下,以滴头流量(4,6,8 L/h)、滴头间距(30,50 cm)为变量,通过变化其中的一个量进行双点源交汇入渗条件下的涌泉根灌试验,测定并分析湿润体水平剖面和垂直剖面湿润锋运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涌泉根灌双点源交汇入渗不同布置方式对水平、垂直剖面湿润锋运移及水分分布有一定影响,不同流量(4,6,8 L/h)入渗结束后24 h,水平和垂直方向湿润锋分别相差1.5,4.0 cm;4.2,2.8 cm和6.7,6.8 cm。不同滴头间距(30,50 cm)入渗结束后24 h,水平剖面水平方向和交汇界面湿润锋分别增加24.5,11.3 cm和17.7,20.3 cm,垂直剖面水平方向和交汇界面湿润锋分别增加26.0,30.2 cm和22.1,36.6 cm。灌水量和滴头间距相同条件下,灌水结束时大滴头流量湿润体表层土壤的含水量较高,但深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滴头流量低。【结论】 在灌水量20 L和灌水历时160~300 min条件下,涌泉根灌滴头流量和滴头间距对湿润体的运移、交汇时间、土壤含水量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泉根灌 湿润锋运移 湿润体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覆膜深度对滴灌土壤湿润区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伟敏 李明思 +1 位作者 孙浩 丁浩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7,共3页
地膜覆盖对于滴灌土壤湿润区的形状和大小有很大的影响,灌水结束后,测得无膜和覆膜以及不同的覆膜深度的土壤湿润体是不同的。通过灌水试验,研究沙土和中壤土在相同的单滴头流量和灌水量,不同的地膜膜边的埋深条件下,膜边的埋深对于滴... 地膜覆盖对于滴灌土壤湿润区的形状和大小有很大的影响,灌水结束后,测得无膜和覆膜以及不同的覆膜深度的土壤湿润体是不同的。通过灌水试验,研究沙土和中壤土在相同的单滴头流量和灌水量,不同的地膜膜边的埋深条件下,膜边的埋深对于滴灌土壤湿润区的影响机理。试验过程中观测了土壤水平和垂直湿润锋随时间的运移和地膜覆盖以后,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同时和无膜的土壤湿润体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体 覆膜深度 湿润锋 土壤水分运动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砂壤土枣林的水分入渗及再分布过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长城 李宏 +5 位作者 张志刚 程平 刘帮 韩莹莹 孙明森 刁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55-2161,共7页
本文研究了水分在砂壤土中入渗和再分布的规律特征,为枣树的合理灌溉及有效节水提供依据。以各径级枣树根系在沙壤土中的分布为依据,运用Decagon公司生产的ECH20土壤水分传感器与48通道的自动数据采集器动态测量其合理的布置,得到灌水... 本文研究了水分在砂壤土中入渗和再分布的规律特征,为枣树的合理灌溉及有效节水提供依据。以各径级枣树根系在沙壤土中的分布为依据,运用Decagon公司生产的ECH20土壤水分传感器与48通道的自动数据采集器动态测量其合理的布置,得到灌水期及灌水结束后水分分布的特征值。根据被采集数据的特征值对水分的运移距离、运移时间、运移速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了解土壤水分运移及含水率的变化,绘出灌水结束及水分再分布湿润体模型。结果表明,(1)在灌水初期,不同滴头流量的水分运移距离,运移速率水平方向均大于垂直方向;(2)水分再分布湿润体大于灌水结束时湿润体,而在相同位置灌水结束时湿润体含水率大于再分布湿润体含水率;(3)砂壤土中水分特征值及湿润体分布范围为枣树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达到节水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湿润体特征值 水分运移距离 土壤含水率
下载PDF
土壤水分和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3
作者 梁银丽 陈培元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6-60,共5页
采用小偃6号小麦品种,在模拟田间原状土容重的条件下土培,研究了土壤水分和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长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70%范围内,土壤水分亏缺,小麦根系生长受到限制,根系比表面积(RA)、... 采用小偃6号小麦品种,在模拟田间原状土容重的条件下土培,研究了土壤水分和磷营养对小麦根系生长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70%范围内,土壤水分亏缺,小麦根系生长受到限制,根系比表面积(RA)、根呼吸速率(Rp)、根水势(Rψw)和叶片蒸腾强度(EI)明显降低,根系干物重(RDW)减少;轻度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延伸生长;在土壤干旱条件下,磷营养可以提高根系RA,降低根系Rp,提高Rψw、增加叶面EI,促进根系延伸生长,扩大小麦根系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进而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RDW。磷除作为一种营养物质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外,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磷营养可明显改善植株体内的水分关系,增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作物抗旱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水分利用的有效方法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调节磷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磷素营养 根系生长生理 小麦
下载PDF
旱作物灌溉用水预测公式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乐湘 钟平安 陆宝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9-31,35,共4页
从土壤湿润层水量平衡出发,推导出旱作物灌溉用水预测公式,利用历史实测灌溉用水及同期降雨资料率定有关参数,根据降雨预报资料预测灌溉用水量。方法简便,适用于种植结构不明的灌区,特别是数个灌区构成的灌溉区域。
关键词 旱作物 灌溉 供水 预测 土壤湿润层 农业
下载PDF
岩溶山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地蓄水能力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红杰 傅瓦利 +3 位作者 甄晓君 杜富芝 马志敏 段正锋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4-309,共6页
分析研究了中梁山岩溶山区竹林、灌丛、草地、园地、坡耕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凋落物和土壤的蓄水功能。结果表明,自然利用的竹林地、灌丛地、草地的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都远远大于其余两种农耕利用的土地。当自然利用土地改为园地... 分析研究了中梁山岩溶山区竹林、灌丛、草地、园地、坡耕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凋落物和土壤的蓄水功能。结果表明,自然利用的竹林地、灌丛地、草地的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都远远大于其余两种农耕利用的土地。当自然利用土地改为园地、坡耕地以后,其表层土壤的最大蓄水能力下降31.2%、非毛管蓄水能力下降65.5%、坡耕地的毛管蓄水能力下降34.3%。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还使园地整个土壤剖面(60cm)蓄水潜力增大4.4%,坡耕地蓄水潜力减少6.1%,园地、坡耕地剖面土壤非毛管蓄水能力较自然利用方式土地剖面非毛管蓄水能力下降55.7%。毛管蓄水量和前期含水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整个剖面毛管蓄水量和前期含水量都以园地最高。从保水能力上考虑,园地是岩溶山区开垦土地较为理想的利用方式。建议加强园地凋落物的保护;在雨季尽量不让坡耕地空闲裸露,以防止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土地利用方式 凋落物 土壤 蓄水能力
下载PDF
基于土壤墒情模拟的农业干旱动态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正杰 黄薇 陈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已有的农业干旱研究中,土壤墒情的模拟与干旱程度的动态评估常常是独立进行的,二者并没有统一起来。基于此,建立了田间土壤水分平衡模型,通过作物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模拟农业干旱过程。为了将土壤墒情模拟与农业干旱的动态评估统一起来... 已有的农业干旱研究中,土壤墒情的模拟与干旱程度的动态评估常常是独立进行的,二者并没有统一起来。基于此,建立了田间土壤水分平衡模型,通过作物生育期内的土壤水分模拟农业干旱过程。为了将土壤墒情模拟与农业干旱的动态评估统一起来,引入了阶段性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通过干旱缺水对农业产量影响的定量分析,反推得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应的干旱程度和缺水权重,从而将土壤墒情模拟与农业干旱评估结合起来,达到农业干旱动态模拟与评估的目的,为从土壤墒情状况实时动态评估农业干旱程度提供了一种便捷可行的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模型方法结合某灌区进行了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农业干旱 干旱评估
下载PDF
中国主要沼泽草炭土的形成环境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7
作者 佴磊 苏占东 +1 位作者 徐丽娜 杨旭然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7-1484,共8页
沼泽草炭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腐殖质土,其形成是多种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主要沼泽草炭土地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和植被条件等形成环境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地区有着共同的生成环境特征:地形平缓,多宽谷地貌和微地貌,... 沼泽草炭土作为一种特殊的腐殖质土,其形成是多种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主要沼泽草炭土地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和植被条件等形成环境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地区有着共同的生成环境特征:地形平缓,多宽谷地貌和微地貌,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隔板'效应显著,共同形成了积水潮湿环境;一方面使沼泽植被生长茂盛,另一方面低温环境使微生物活性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植物残体分解能力下降,最终使沼泽草炭土不断堆积和发育并呈规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草炭土 “隔板”效应 积水潮湿环境 低温环境 分布特征
下载PDF
水稻吸硅特点及硅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翠珍 邵长泉 +3 位作者 孟凯 李焕玲 韩学斌 张俊生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在滨海盐化潮土条件下进行水稻施用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吸硅量为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苗期—分蘖期。因此,水稻施用硅肥,既可以作基肥施用,也可以在分蘖期作追肥。施硅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成熟期提前,抗病... 在滨海盐化潮土条件下进行水稻施用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吸硅量为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苗期—分蘖期。因此,水稻施用硅肥,既可以作基肥施用,也可以在分蘖期作追肥。施硅处理与对照相比,水稻成熟期提前,抗病能力增强,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后期,增产效果1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吸硅特点 硅肥 肥效 生育期 施肥技术
下载PDF
温棚土壤湿度自动控制节水喷灌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阳厚森 刘文敏 张天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水资源缺乏而农业用水量增加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原理和作物灌水与土壤水分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温棚土壤湿度自动控制节水喷灌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 水资源缺乏而农业用水量增加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节水灌溉是促进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原理和作物灌水与土壤水分分布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温棚土壤湿度自动控制节水喷灌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设计了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该系统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特点,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棚 土壤湿度 喷灌技术 喷灌系统 农业用水量 土壤水分分布 土壤水分运动 农业生产 中国 增加
下载PDF
软土海岸地区测量控制点标志的设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衍坤 李新国 +1 位作者 朱绪伟 苏衍国 《海洋测绘》 2007年第3期43-47,共5页
分析了软土、湿地、滩涂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对测量控制点的影响;主要探讨了此类地区控制点标志的设计、施工。借助于建筑桩基技术和道桥施工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某三角洲湿地滩涂地区统一布网。几年来,结合滩涂湿地测量、海岸防护和滩涂... 分析了软土、湿地、滩涂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对测量控制点的影响;主要探讨了此类地区控制点标志的设计、施工。借助于建筑桩基技术和道桥施工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某三角洲湿地滩涂地区统一布网。几年来,结合滩涂湿地测量、海岸防护和滩涂开发工程对部分控制点进行了初步检测,给出了部分检测数据。应用和检测均表明:桩基标石可较好地解决软土、湿地、滩涂地区控制点布设难题,显著提高软土海岸地区测量控制点标志的稳固性,从而延长控制网的可使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工程测量 控制测量标志 桩基标石 软土 湿地 地面沉降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