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n an Ionomer-Based Encapsulant:A Type of Self-Breathing Encapsulant for CIGS Thin-Film PV Modules 被引量:2
1
作者 Miao Yang Raymund Schäffler +1 位作者 Tobias Repmann Kay Orgassa 《Engineering》 SCIE EI 2020年第12期1403-1407,共5页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ncapsulation concepts for a double glass photovoltaic(PV)module,we introduce an innovative ionomer-based multi-layer encapsulant,by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additional edge sealing t... As an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ncapsulation concepts for a double glass photovoltaic(PV)module,we introduce an innovative ionomer-based multi-layer encapsulant,by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additional edge sealing to prevent moisture penetration is not required.The spontaneous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this encapsulant and its raw materials,poly(ethylene-co-acrylic acid)and an ionomer,a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is work.The relative air humidity is thermodynamically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se inverse processes and determines the corresponding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EMC).Higher air humidity results in a larger EMC.The homogenization of the absorbed water molecules is a diffusion-controlled process,in which temperature plays a dominant role.Nevertheless,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is still relatively low.Hence,under normal climatic condi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V modules,we believe that the investigated ionomer-based encapsulant can“breathe”the humidity:During the day,when there is higher relative humidity,it“inhales”(absorbs)moisture and restrains it within the outer edge of the module;then at night,when there is a lower relative humidity,it“exhales”(desorbs)the moisture.In this way,the encapsulant protects the cell from moisture in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OMER ENCAPSULANT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u(In Ga)Se2 photovoltaic module
下载PDF
Physical, Water Diffusion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Canarium Schweinfurthii Engl”
2
作者 Bernard Morino Ganou Koungang Dieunedort Ndapeu +5 位作者 Gilbert Tchemou Paul William Huisken Mejouyo Bernard Wenga Ntcheping Josepha Tendo Foba Luc Courard Ebenezer Njeugna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20年第9期626-643,共1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ica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diffusion parameters of the Canarium schweinfurthii (CS) shellnut. This work is part of a vast project to valoriz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the morphological,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diffusion parameters of the Canarium schweinfurthii (CS) shellnut. This work is part of a vast project to valorize the above-mentioned cores for possible industrial use as charges in composites or abrasives materials.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rinsic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reshell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SEM) observations desorption, adsorption and absorption kinetics. The water diffusion phenomenon was modeled and it appears that the Page model well predicted the kinetic of drying, absorption and adsorption. The effectiv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the energy of activation were calculated at three isothermal temperatures (5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C, 7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C and 90<span style="white-space:nowrap;">°</span>C). There was a tendency for hysteresis in the sorption-desorption cycles. These results strongly predicted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these products as a filler in composites, clay building materials and cement because of their high water diffusion stability on a macroscopic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sources Shellnut Canarium Schweinfurthii Engl MICROSCOPY Water absorption moisture Adsorption desorption
下载PDF
内抹调湿砂浆外墙吸放湿特性及对负荷影响分析
3
作者 龚光彩 王洪顺 +1 位作者 刘永超 石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6,共12页
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出发,以内抹WSE(木质纤维Wood fibre、海泡石Sepio⁃lite、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内抹普通砂浆外墙对比,分析吸放湿特性及其对负荷的影响.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 本文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出发,以内抹WSE(木质纤维Wood fibre、海泡石Sepio⁃lite、膨胀珍珠岩Expanded perlit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为研究对象,将其与内抹普通砂浆外墙对比,分析吸放湿特性及其对负荷的影响.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的建筑材料热湿耦合模型,分析环境湿度变化与外墙之间的湿迁移变化,以及与外墙的传热传质.以夏热冬冷典型气候地区长沙为例,分析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负荷及潜热负荷占比,同时选取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寒冷地区北京对比分析外墙的全年能耗.研究发现,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外墙的吸放湿速率远大于内抹普通砂浆的外墙,并能长时间保持高速的吸放湿状态,同时比内抹普通砂浆墙体节省22.31%~23.85%的全年负荷.墙体在吸湿过程中,温升与吸湿速率能力体现出一致性,表明墙体内表面湿迁移对温度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湿迁移越大对温度影响越大.墙体在放湿过程中,温度迅速下降是放湿速率快的表现.内抹WSE基复合调湿保温砂浆墙体具有优良的吸放湿特性和节能潜力,可用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 建筑材料 吸放湿特性 湿度控制 围护结构负荷
下载PDF
海泡石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彤 乔天龙 +2 位作者 冷发光 王万金 刘倩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海泡石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矿物纤维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高体积稳定性、纤维状结构、良好的吸放湿性能以及低收缩率和高抗盐度等特性,将有很大可能在水泥基材料的应用中开辟新途径。综述了海泡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尚存问... 海泡石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的矿物纤维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高体积稳定性、纤维状结构、良好的吸放湿性能以及低收缩率和高抗盐度等特性,将有很大可能在水泥基材料的应用中开辟新途径。综述了海泡石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研究现状、尚存问题及其原因、发展前景等,希望为广大学者提供一定的研究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吸放湿性能 水泥基材料 研究现状 尚存问题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墓葬壁画地仗层吸-放湿动力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邱立萍 张晓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对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吸-放湿实验,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放湿过程,并绘制相应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使用模型对试块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过程均呈现出“... 对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吸-放湿实验,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放湿过程,并绘制相应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使用模型对试块的吸-放湿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墓葬壁画地仗层的吸、放湿过程均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吸湿期”时间明显比“饱和期”时间更短,但吸湿量却达到了吸湿平衡时吸湿量的80%左右,放湿过程展现出同样的规律。在吸-放湿过程后试块的含湿率相较于试块初始含湿率更高,即有部分水分残留在壁画地仗层中。模拟地仗试块的吸湿动力学曲线和放湿动力学曲线分别符合双指数模型和一阶指数模型,R^(2)>0.988,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地仗层 吸-放湿动力学 壁画病害
下载PDF
磷石膏/生土复合调湿材料研究
6
作者 蔡国俊 陈刚 +2 位作者 黄峰 梅江涛 许斌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2期96-100,共5页
以磷石膏、生土为原材料,经无机掺合料改性,制备磷石膏/生土复合调湿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及调湿性能。结果显示,将磷石膏掺量控制在5%~9%,复合调湿材料的60 d抗压强度为4.48~5.83 MPa;软化系数为0.71~0.82;最大... 以磷石膏、生土为原材料,经无机掺合料改性,制备磷石膏/生土复合调湿材料。通过试验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及调湿性能。结果显示,将磷石膏掺量控制在5%~9%,复合调湿材料的60 d抗压强度为4.48~5.83 MPa;软化系数为0.71~0.82;最大吸湿速率达到0.0472~0.0516 kg/(kg·d);最大放湿速率达到0.0380~0.0434 kg/(kg·d)。微观分析显示,磷石膏本身具有胶凝作用,无机改性掺合料与原材料中的SiO_(2)反应,生成二水石膏、C-S-H凝胶、伊利石和钙沸石等物质,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水性;复合调湿材料孔隙结构丰富,可通过毛细孔道效应、表面物理及化学吸附对水分子产生作用力,调湿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生土复合调湿材料 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吸放湿速率
下载PDF
竹纤维水泥基材料力学及调湿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倩 魏太兵 +1 位作者 李华伟 刘飞宇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45-51,共7页
为研究竹纤维对水泥基材料力学和调湿性能的影响,以竹纤维掺量、竹纤维长度、水灰比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三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制备竹纤维水泥基材料。以28 d抗压强度、28 d抗折强度、软化系数、总吸放湿率、吸放湿速率为测试指标... 为研究竹纤维对水泥基材料力学和调湿性能的影响,以竹纤维掺量、竹纤维长度、水灰比为三个因素,每个因素设置三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制备竹纤维水泥基材料。以28 d抗压强度、28 d抗折强度、软化系数、总吸放湿率、吸放湿速率为测试指标,进行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试验。通过试验,寻找强度和耐水性能满足要求且调湿性能优良的配合比。结果表明:竹纤维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竹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调湿性能随竹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竹纤维的长度对力学和调湿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当竹纤维掺量为5%、竹纤维长度为8 mm、水灰比为0.6时,材料强度和耐水性符合要求,此时调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强度 耐水性 调湿 吸放湿速率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种子的水分变化规律及其建模验证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婧 李晓丽 +3 位作者 姜朋 田凤龙 侯文倩 孙庆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种子平衡水分(EMC)是评价种子吸湿或解吸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不同初始水分(IMC)小麦和玉米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吸湿解吸规律,并建模验证。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8.0%IMC、15℃、相对湿度(RH)<18.8%,25℃或40℃... 种子平衡水分(EMC)是评价种子吸湿或解吸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不同初始水分(IMC)小麦和玉米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吸湿解吸规律,并建模验证。结果表明,玉米种子在8.0%IMC、15℃、相对湿度(RH)<18.8%,25℃或40℃和RH<48.1%条件下;以及在13.5%IMC或18.0%IMC,15℃、25℃或40℃,RH<48.1%条件下呈解吸变化;而在其他条件下均呈吸湿变化。小麦种子在贮温15、25和40℃时,8.0%IMC在RH≤18.8%、18.0%IMC在RH≤48.1%时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13.5%IMC在15℃和RH<48.1%以及25、40℃和RH<18.8%时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小麦种子在15℃和RH=53.0%、25℃和RH=48.0%以及40℃和RH=43.0%时的安全水分(SWC)依次为13%、11%和9%;玉米种子在15℃和RH=55.0%、25℃和RH=50.0%以及40℃和RH=40.0%时,其SWC依次为14%、12%和9%。小麦种子EMC在15℃和RH>50.0%、25℃和RH>50.0%、40℃和RH>48.0%时超过其对应条件下的SWC;玉米种子EMC在15℃和RH>50.0%、25℃和RH>47.0%以及40℃和RH>47.0%时超过其对应条件下的SWC。玉米郑单958的平衡时间(d)与IMC(x)、RH(y)和温度(z)的预测模型为d=35.34+4.32x-0.28y-0.35z-0.031xy-0.012xz-0.0011yz+0.003y2,农大108为d=39.76+2.35x-0.39y-0.27z-0.022xy-0.014xz-0.0057yz+0.008y2,小麦山农15为d=25.69+7.65x-0.27y-0.89z-0.12xy-0.07xz-0.007yz+0.006y2+0.04z2,泰农18为d=46.67+0.39x-0.28y-1.72z-0.006yz+0.006y2+0.017z2。模型经验证,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子 玉米种子 吸湿解吸 建模 模型验证
下载PDF
不同细度羊毛的吸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海涛 徐艳龙 +2 位作者 蒋芳 凌新龙 黄继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9-52,共4页
通过对66、80、90、100支不同细度羊毛做吸湿、放湿实验,得出不同细度羊毛的吸湿放湿曲线及拟合方程,通过统计与计算可以得出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则纤维的吸湿回潮率、放湿回潮率均提高,且每种纤维的放湿回潮率均大于吸湿回潮率;在吸湿... 通过对66、80、90、100支不同细度羊毛做吸湿、放湿实验,得出不同细度羊毛的吸湿放湿曲线及拟合方程,通过统计与计算可以得出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则纤维的吸湿回潮率、放湿回潮率均提高,且每种纤维的放湿回潮率均大于吸湿回潮率;在吸湿的起始阶段纤维越细吸湿速率越大,经过一段时间后,较粗纤维吸湿速率大于较细纤维的吸湿速率;在放湿过程中,100支羊毛的放湿速率由开始阶段的最慢变为一段时间后的相对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细度 吸湿 放湿
下载PDF
不同贮藏条件下棉花和大豆种子的水分变化规律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婧 姜朋 +5 位作者 李栋 马强 台述金 左振朋 董鲁浩 孙庆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61-1168,共8页
以不同初始水分(IMC)大豆和棉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吸湿解吸规律,并建模验证。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贮温15℃、25℃和40℃时,4%IMC在相对湿度(RH)≤18.78%、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棉花种子,15℃... 以不同初始水分(IMC)大豆和棉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吸湿解吸规律,并建模验证。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贮温15℃、25℃和40℃时,4%IMC在相对湿度(RH)≤18.78%、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棉花种子,15℃时,4%IMC在RH≤7.49%、8%IMC在RH≤18.7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25℃时,4%IMC在RH≤18.78%、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40℃时,4%IMC在RH≤7.49%、8%和12%IMC在RH≤48.10%条件下解吸,其他条件下吸湿。棉花种子,4%IMC在15℃RH>55%、25℃RH>55%和40℃RH>50%时的安全水分(SWC)依次为10.5%、9.5%和6.5%;8%IMC在15℃RH>60%、25℃RH>55%和40℃RH>45%时的SWC分别为10.5%、9.5%和6.5%;12%IMC在15℃RH>55%、25℃RH>55%和40℃RH>45%时的SWC分别为10.5%、9.5%和6.5%。辽豆11在15℃RH>60%、25℃RH>55%和40℃RH>45%时,其平衡水分(EMC)超过其SWC(依次为12%、11%和8%);菏豆13在相同条件下水分平衡时的RH比辽豆11高5%。棉花种子EMC在15和25℃RH>55%、40℃RH>60%时超过其SWC;大豆种子EMC在25℃RH>55%、25℃和40℃RH>60%时超过其SWC。棉花种子的水分平衡时间(d)与IMC(x)、RH(y)和温度(z)的预测模型为d=36.97+1.78x-0.58y-0.58z-0.016xy-0.021xz-0.0012yz+0.007y^2,辽豆11的为d=23.29+3.72x-0.19y-0.86z-0.02xy-0.09xz-0.008yz+0.005y^2+0.03z^2,菏豆13的为d=48.64+0.36x-0.44y-1.49z-0.008yz+0.006y^2+0.026z^2。模型经检验,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种子 大豆种子 吸湿解吸 建模 模型验证
下载PDF
焙烧处理对硅藻土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佟钰 马秀梅 +1 位作者 张君男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204-2209,共6页
为阐明焙烧过程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解析硅藻土孔结构与调湿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硅藻原土及不同温度制度焙烧硅藻土的吸/放湿能力,结果表明,500-700℃焙烧后硅藻土的放湿率高于硅藻原土,吸湿率则低于... 为阐明焙烧过程对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影响、解析硅藻土孔结构与调湿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静态吸附法测试了硅藻原土及不同温度制度焙烧硅藻土的吸/放湿能力,结果表明,500-700℃焙烧后硅藻土的放湿率高于硅藻原土,吸湿率则低于硅藻原土;焙烧温度提高或时间延长,样品的吸/放湿率均呈下降趋势,800℃长时间焙烧后的降幅尤为明显。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焙烧过程不会显著改变硅藻壳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结构;孔结构表征(氮吸附法)发现,500~700℃焙烧处理导致硅藻土的微孔含量降低、中孔含量提高;硅藻土的中孔含量与放湿率之间存在良好的一致性关系,说明中孔的存在是决定硅藻土调湿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焙烧 吸/放湿 中孔
下载PDF
新型调湿涂料调湿性能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双林 吴玉庭 +1 位作者 马重芳 孟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02-504,共3页
本文对不同湿度下调湿材料的吸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湿度下调湿材料的吸湿性能曲线,同时还成功研制调湿涂料,并将其涂于瓷砖上,并对调湿瓷砖的调湿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调湿涂料在实现调湿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空调除湿能耗高的... 本文对不同湿度下调湿材料的吸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湿度下调湿材料的吸湿性能曲线,同时还成功研制调湿涂料,并将其涂于瓷砖上,并对调湿瓷砖的调湿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调湿涂料在实现调湿的同时克服了传统空调除湿能耗高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控制 调湿涂料 吸放湿特性
下载PDF
硅藻土对苯丙内墙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谷亚新 田莹 +2 位作者 王晴 刘运学 范兆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考察硅藻土对内墙涂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硅藻土基苯丙内墙涂料,通过配方设计,分别考察了硅藻土粒径和添加量对苯丙内墙涂料的涂膜表观、耐冲击性及柔韧性的影响,并对涂膜进行了吸放湿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可用于制备具有调湿功能的... 为考察硅藻土对内墙涂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硅藻土基苯丙内墙涂料,通过配方设计,分别考察了硅藻土粒径和添加量对苯丙内墙涂料的涂膜表观、耐冲击性及柔韧性的影响,并对涂膜进行了吸放湿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可用于制备具有调湿功能的内墙涂料,其涂膜具有良好的吸放湿性能。实验确定了硅藻基苯丙内墙涂料的最佳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苯丙内墙涂料 吸放湿性能
下载PDF
几种常用建材的等温吸放湿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裴清清 陈在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96-99,共4页
设计建造了恒温恒湿试验台,用盐水饱和溶液保持密闭小室恒定的湿度,通过对3种常用建材的平衡湿容量研究。
关键词 建筑材料 吸放湿特性 等温过程 恒温恒湿试验
下载PDF
SiO_2气凝胶调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磊 陈超 +3 位作者 王陈栋 赵墨 闻婧 祁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17-520,共4页
对一种纳米级材料———SiO2气凝胶的吸、放湿性能及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普通变色硅胶的调湿性能进行了实验比较.初步实验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具有较好的调湿性能.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硅胶 调湿性能 比较实验
下载PDF
钒铁渣复合物改性硅藻土制备高强耐水调湿材料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明玉 付超 +1 位作者 魏丽丽 刘章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0-1235,共6页
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材料,以钒铁渣复合物为无机改性掺合料,采用简单成型和自然养护工艺制备调湿材料。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合料掺量对硅藻土调湿材料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并根据SEM分析及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对无机改性掺合料的改... 以天然硅藻土为原材料,以钒铁渣复合物为无机改性掺合料,采用简单成型和自然养护工艺制备调湿材料。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合料掺量对硅藻土调湿材料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并根据SEM分析及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对无机改性掺合料的改性机理和硅藻土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无机改性掺合料用量为15%~20%时,材料60d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可分别达到5.5~6.10MPa、0.62~0.74,最大平衡含湿率为19.9%~20.8%,最大吸、放湿速率为0.069~0.073kg/(kg·d)、0.042~0.045kg/(kg·d),具有很好的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无机改性掺合料与硅藻土发生离子交换、硬凝反应和团粒化作用,并在毛细孔道效应、化学吸附和表面物理吸附作用下,使硅藻土调湿材料具有高的强度、耐水性和优异的调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调湿材料 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平衡含湿率 吸、放湿速率
下载PDF
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吸湿解吸特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齐华春 刘一星 程万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解吸过程中,在同一环境湿度下,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低于低温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水分吸着量随处理木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高呈减少趋势;处理前后的木材均有吸湿滞后现象;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比低温条件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热蒸汽处理 木材 吸湿解吸特性
下载PDF
海泡石黏土建筑调湿材料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明玉 付超 +1 位作者 吴琼 刘章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8-413,432,共7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合料对海泡石黏土调湿材料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并根据X射线衍射(XRD)研究掺合料对海泡石调湿材料强度和耐水性的改性机理;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分析了海泡石调湿材料的调湿... 通过试验研究了无机改性掺合料对海泡石黏土调湿材料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能的影响,并根据X射线衍射(XRD)研究掺合料对海泡石调湿材料强度和耐水性的改性机理;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材料的吸附/解吸理论分析了海泡石调湿材料的调湿机理.研究表明:改性掺合料掺量(质量分数)为15%~25%时,调湿材料60d抗压强度达10.3~12.8MPa,软化系数为0.56~0.73,最大平衡含湿率18.3%~21.5%,最大吸、放湿速率分别为0.064~0.075,0.044~0.050kg/(kg·d),强度、耐水性和调湿性良好;改性掺合料与海泡石中的SiO_2,Al_2O_3及MgO反应生成的Ca·1.7MgO·3SiO_4,Ca_3Mg(SiO_4)_2,2CaO·Al_2O_3·SiO_2和2Ca_2SiO_4·CaCO_3等新产物,以及改性掺合料中α-C_2S和γ-C_2S水化生成的C-S-H凝胶,使材料产生强度和耐水性.海泡石黏土对空气中水分子的表面化学和物理吸附以及毛细孔道效应,使其具有很好的调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黏土 抗压强度 软化系数 平衡含湿率 吸放湿速率
下载PDF
硅藻土基调湿板材的水热合成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民 王羽 +1 位作者 魏征 李秀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1-236,共6页
天然硅藻土中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含量很高,以其为硅质材料,可用于制备硅酸盐制品。实验中采用铺浆注模、压制脱水成型、常压湿热养护等工艺措施制备硅藻土板材,考察了原材料掺量、脱水压力对硅藻土板材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不同钙硅比对板... 天然硅藻土中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含量很高,以其为硅质材料,可用于制备硅酸盐制品。实验中采用铺浆注模、压制脱水成型、常压湿热养护等工艺措施制备硅藻土板材,考察了原材料掺量、脱水压力对硅藻土板材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不同钙硅比对板材吸放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钙硅比在2∶6时可获得最大抗折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样品抗折强度呈上升趋势,提高脱硫石膏掺量,样品的抗折强度随之增加,脱水压力的增加可提高样品的抗折强度,增加木质纤维掺量可提高制品抗折强度,外掺1%耐碱玻璃纤维可获得最大抗折强度;钙硅比的变化明显影响样品的吸放湿率,对样品的放湿速率影响较大,吸湿速率影响不大;样品的吸放湿率优于市面已有石膏板及硅酸钙板;SEM照片显示,硅藻土内部孔中水化产物随钙硅比的增加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吸放湿性能 水热合成 抗折强度
下载PDF
回潮率对棉纺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玉峰 陆振挺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4,共4页
探讨回潮率对棉纺质量的影响与控制措施。根据纤维的吸放湿特性,通过在生产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加湿、恒湿,稳定纤维在不同工序的吸放湿状态和回潮率,实践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棉纺全流程的回潮率,采取"两线一结果"的控制措施,能够... 探讨回潮率对棉纺质量的影响与控制措施。根据纤维的吸放湿特性,通过在生产中对其进行合理的加湿、恒湿,稳定纤维在不同工序的吸放湿状态和回潮率,实践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棉纺全流程的回潮率,采取"两线一结果"的控制措施,能够保持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良好状态,从而稳定成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潮率 吸放湿平衡 原棉 强力 毛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