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对幼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美玲 董温昕 杜震宇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5,共9页
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导致养殖鱼类疾病频发,其中幼鱼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保障幼鱼的健康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幼鱼的抗病力、增强幼鱼... 近年来,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导致养殖鱼类疾病频发,其中幼鱼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如何保障幼鱼的健康是当前水产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幼鱼的抗病力、增强幼鱼对营养素的摄取、促进幼鱼的生长发育。已有大量的研究阐述了益生菌在幼鱼生长发育及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但相关机制还需深入探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益生菌在幼鱼生长发育及抗病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讨论了益生菌在幼鱼养殖应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为益生菌在水产动物幼体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发育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静水环境下草鱼幼鱼摆尾-滑行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胡晓 陈伟 +4 位作者 黄慧玲 张奔 杨国党 石小涛 龙泽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9,共8页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比较了草鱼幼鱼头、中、尾部产生的推、阻力占比和游泳效率。结果表明:摆尾阶段的幼鱼推力主要来源于流体负压;滑行阶段的幼鱼则主要依靠鱼体周身流体正压形成的推力推动自身前进。整个摆尾-滑行周期内,草鱼幼鱼尾部流体形成的推力占总推力的48.81%,是推力的主要产生部位,且尾部的平均游泳效率(77.28%±16.87%)要明显高于头部和中部;草鱼幼鱼中部集中的阻力最多,占总阻力的67.82%,是幼鱼的主要阻力形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尾-滑行 推力 阻力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流体压力 游泳效率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的营养成分分析
3
作者 吴金明 吴金平 +4 位作者 董春燕 褚志鹏 叶欢 杜浩 乔新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80-184,190,共6页
以体重、体长基本一致的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法对肌肉、全鱼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的秦岭细鳞鲑全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全鱼粗... 以体重、体长基本一致的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化分析法对肌肉、全鱼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的秦岭细鳞鲑全鱼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及肌肉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肌肉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野生和养殖的秦岭细鳞鲑全鱼、肌肉中均测出27种脂肪酸,其中9种为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野生秦岭细鳞鲑全鱼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养殖秦岭细鳞鲑(P<0.05);而野生秦岭细鳞鲑全鱼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养殖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秦岭细鳞鲑肌肉中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著低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养殖全鱼必需氨基酸中仅组氨酸含量著高于野生秦岭细鳞鲑(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野生 养殖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三种温度下不同饲料方案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唐飞 刘成栋 +3 位作者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8,共9页
温度会对鱼类的营养需求产生影响,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饲料方案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下最适合的饲料方案。设计了等脂等能的4种实验饲料,分别为45%蛋白15%糊精的低蛋白组(LP组)... 温度会对鱼类的营养需求产生影响,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饲料方案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下最适合的饲料方案。设计了等脂等能的4种实验饲料,分别为45%蛋白15%糊精的低蛋白组(LP组)、50%蛋白10%糊精的对照组(CON组)、55%蛋白0%糊精的高蛋白组(HP组)和50%蛋白20%糊精的高糖组(HC组)。在3个温度条件下(15、18和21℃)挑选初始质量(7.50±0.10) g的幼鱼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并对生长、抗氧化应激指标和抗氧化指标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5℃时,CON组和LP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HP组(P<0.05),且CON组和LP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HP组和HC组(P<0.05)。18℃时,CON组的SGR最高,显著高于LP组(P<0.05);且CON组肝脏MDA含量最低(P<0.05)。21℃时,HP组有最高的SGR和最低的饲料系数(FC)(P<0.05),且HP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LP组和HC组(P<0.05)。在本实验3种温度条件下HC组肝脏MDA含量都最高;同时,CON组和HP组可通过上调Nrf2-ARE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来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度下适合投喂低中蛋白饲料,在适温度条件下适合投喂中蛋白饲料,在高温度条件下适合投喂高蛋白饲料,高糖饲料会导致严重的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温度 饲料方案 生长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中国结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浩清 赫明漪 +5 位作者 李廷银 段远 王敏奇 马光红 毕保良 毕润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中国结鱼幼鱼的影响。选择体重(3.26±0.09)g健康的试验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3.19%、36.48%、39.80%、42.59%、45.80%、48.06%的试验饲料。试验期1...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中国结鱼幼鱼的影响。选择体重(3.26±0.09)g健康的试验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3.19%、36.48%、39.80%、42.59%、45.80%、48.06%的试验饲料。试验期10 w。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45.80%组达到最大,显著高于33.19%组、36.48%组和39.80%组(P<0.05);45.80%组试验鱼终末体长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3.19%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39.80%组、42.59%组和48.06%组(P<0.05)。42.59%组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含量均最高,其中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42.59%组试验鱼胰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45.80%组肠道脂肪酶活性较高,显著高于33.19%组、36.48%组、39.80%组和42.59%组(P<0.05)。33.19%组肠道α-淀粉酶活性较高,显著高于39.80%组、42.59%组、45.80%组和48.06%组(P<0.05)。研究表明,经折线模型及二次非线性模型回归分析,中国结鱼幼鱼饲料适宜蛋白质水平以41.65%~43.5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结 蛋白质水平 增重率 体组成 消化酶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闫学成 孙学亮 +5 位作者 方珍珍 毕相东 张震 尤宏争 郭慧玲 陈成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0±0.5)g的锦鲤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锦鲤幼鱼。K组、C组和T组锦鲤幼鱼分别饲喂基础饲...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对锦鲤幼鱼生长、生理生化、肝脏抗氧化及抗菌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21.0±0.5)g的锦鲤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锦鲤幼鱼。K组、C组和T组锦鲤幼鱼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基础饲料+5‰柴胡生粉和基础饲料+5‰柴胡提取物。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锦鲤幼鱼血清中,14 d时,C组的溶菌酶(LZM)和C组、T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0 d,并显著高于K组(P<0.05)。锦鲤幼鱼肝脏中,14 d时C组的LZM、酸性磷酸酶(ACP)和T组的AKP活性显著高于0 d(P<0.05)。14 d时,C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0 d(P<0.05),丙二醛(MDA)含量低于0、7 d。攻毒试验中,24 h内K组锦鲤幼鱼的死亡率为41.7%;C组死亡率为18.3%,保护率为56%;T组死亡率为21.7%,保护率为48%。C组锦鲤幼鱼血清中48 h的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显著高于24、96 h(P<0.05);C组、T组48 h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24 h(P<0.05)。肝脏中,C组锦鲤幼鱼48 h的白细胞介素-4(IL-4)、IL-13和IgM含量显著高于24 h,IL-13含量显著高于K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柴胡及其提取物投喂14 d可以有效提高锦鲤幼鱼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抗维氏气单胞菌能力,但两者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效果具有差异性,柴胡的作用效果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柴胡提取物 锦鲤 抗氧化 免疫 肝功能 维氏气单胞菌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7
作者 窦曙光 刘成栋 +3 位作者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7-1278,共12页
为揭示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挑选初始体重为(8.00±0.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添加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8种等氮等脂配合饲料... 为揭示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的脂肪酸对水产动物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挑选初始体重为(8.00±0.20)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添加不同链长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8种等氮等脂配合饲料:对照组(CON)、棕榈酸组(PA)、硬脂酸组(SA)、油酸组(OA)、亚油酸组(LA)、亚麻酸组(ALA)、花生四烯酸组(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组(DHA/EPA),在18℃的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有增高的趋势, ARA组WGR和SGR最高, DHA/EPA组PER最高。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大菱鲆幼鱼鱼体的灰分和水分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鱼体的粗蛋白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粗脂肪含量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大菱鲆幼鱼血浆胆固醇(T-CHO)含量逐渐降低,而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在SA组最高,在DHA/EPA组最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随着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相反的趋势。进一步对大菱鲆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得出,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可以通过调控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FAS、PPARγ、SREBP1、PPARα和ACOX1)进而控制大菱鲆幼鱼鱼体的脂肪合成和分解。PA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DHA/EPA组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进一步对肝脏免疫基因定量得出, PA、SA组显著提高了促炎因子(IL-1β、IL-8、MyD88、NF-κB p65、TLR2、TLR8、TLR9和TNF-α)的基因表达量,且显著降低了抗炎因子的表达量(TGF-β),而LA、ALA、ARA和DHA/EPA组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添加脂肪酸链长和不饱和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影响大菱鲆幼鱼的生长、脂代谢和非特异性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脂肪酸 生长 脂代谢 抗氧化 非特异性免疫 大菱鲆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林欣 谢希尧 +1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0-669,共10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组织的影响,探究四指马鲅应对低氧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四指马鲅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试验材料,设3种溶解氧含量处理,常氧...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溶解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组织的影响,探究四指马鲅应对低氧胁迫的适应机制,为四指马鲅的抗逆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四指马鲅幼鱼为试验材料,设3种溶解氧含量处理,常氧组(CG)6.33±0.15mg/L、中度低氧组(OC4)3.99±0.18mg/L和重度低氧组(OC2)2.05±0.15mg/L,处理29 h,采集鳃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DEGseq筛选不同比较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GOseq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利用KOBAS进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EM对DEGs进行表达趋势分析。【结果】OC4 vs CG比较组有86个DEGs,其中28个上调表达,58个下调表达;OC2 vs CG比较组有2018个DEGs,其中740个上调表达,1278个下调表达;OC4vsOC2比较组有171个DEGs,其中68个上调表达,103个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涉及代谢过程、有机物生物合成、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细胞内、染色质、核糖体结构成分和催化活性等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蛋白酶体、DNA复制、脂肪酸降解、磷酸戊糖途径、氧化磷酸化、谷胱甘肽代谢、赖氨酸降解和核糖体生物发生等信号通路;其中pac1、lsm7、mcm6、mcm2和mdm2等基因富集在蛋白酶体、剪接体、DNA复制和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与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蛋白合成有关,随着溶解氧含量下降,其表达量呈下降趋势;shmt2、hsd17b10、sucla2和glo1等基因富集在磷酸戊糖途径信号通路,与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能量代谢有关。【结论】四指马鲅幼鱼鳃组织蛋白质合成能力和能量代谢活动均随着溶解氧含量下降而下降,溶解氧含量下降显著影响细胞周期、DNA复制、脂肪酸降解和糖代谢等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溶解氧 转录组
下载PDF
基于水体及胃含物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鳠幼鱼食性分析
9
作者 蒙庆米 马兰 +3 位作者 陈继位 莫显义 姚俊杰 杨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物,分属于15个门,12大类。从门水平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轮虫动物门、绿藻门、脊索动物门。从属水平看,中镖水蚤属(Sinodiaptomus)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鲃属(Barbus)和Paralamyctes。2)在斑鳠幼鱼生存的河道中,共获得193个物种,分属于18个门。从门水平来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绿藻门。从属水平来看,中镖水蚤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衣藻属(Chlamydomonas),占比较高的还有臂尾轮虫属、筒壳虫属(Tintinnidium)和单壳缝藻属(Monoraphidium)。节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绿藻门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和水体中都是相对丰度较高的类群。在水体中,脊索动物门相对丰度较低(第15位),而在胃含物中列第4位。研究揭示了斑鳠幼鱼食性选择受水域环境食物的易得性及其喜好性两方面的影响。从能量收支效益的角度来看,斑鳠幼鱼在摄食过程中遵循以最小的能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原则,利于幼鱼存活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 胃含物 食性 DNA宏条形码技术
下载PDF
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鱼类的DNA条形码鉴定
10
作者 王乙婷 朱文斌 +4 位作者 张亚洲 王业辉 贾程豪 陈治 高天翔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6,共13页
为全面了解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种类,探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I(COⅠ)基因片段在幼鱼鉴定方面的有效性,本实验采用DNA条形码辅助形态分类的方法,以2021年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所得192尾鱼为研究对象进行条形码研究,最终鉴定... 为全面了解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种类,探究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I(COⅠ)基因片段在幼鱼鉴定方面的有效性,本实验采用DNA条形码辅助形态分类的方法,以2021年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所得192尾鱼为研究对象进行条形码研究,最终鉴定出48种鱼类,隶属2纲11目36科46属,其中46个种类鉴定到种,2个种类鉴定到属,并成功鉴别11个形态学误判鱼种。研究共获得152条COⅠ序列,平均长度为654 bp(634~656 bp);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2523)为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0034)的74倍,表明基于COⅠ基因可以有效鉴定幼鱼;自动条形码间隙检索ABGD分析产生48个OTUs,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基于COⅠ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同一种类的个体均聚为一支,物种可以有效区分,但在科级和目级水平的聚类关系不清晰,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可作为鉴定浙江沿岸日本鳀幼鱼渔业兼捕鱼类的有效方法,弥补了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不足。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物种识别工具,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渔业资源评估中鱼种组成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浙江沿岸鱼类多样性及产卵洄游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日本鳀幼鱼渔业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鳀 DNA条形码 兼捕 线粒体COⅠ基因
下载PDF
氨氮胁迫下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研究
11
作者 计红 林育青 +4 位作者 陈诚 何梦男 于道平 余世金 万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1.0 mg·L^(-1)),选取栖息地面积、栖息地斑块数和栖息地连通性指数三个景观生态学特征指标,定量评估了高、中、低三组代表性流量下氨氮对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氨氮指标情况下的洄游通道质量相比,(1)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1.6%、6.7%和3.4%,氨氮对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的影响较小。(2)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斑块数分别增加4.5%、28.7%和3.6%,在原本具有较高破碎度的情况下氨氮影响最大,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和协同效应。(3)鲢幼鱼下洄游通道连通性分别降低54.3%、34.6%和24.8%,连通性下降幅度与入流边界流量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栖息地指标体系构建和基于水质需求的生态流量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栖息地模型 二维水质模拟 洄游通道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对黄河鲤幼鱼生长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艳丽 李琦 +8 位作者 张文静 李丹 范智程 周建平 王纪亭 云霄 周杰 孙明 赵芳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58-65,共8页
在水温(25.5±3.0)℃下,将体质量20 g左右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饲养在循环水养殖可控实验系统0.4 m3水族中,每箱30尾,分别饲喂含0(基础饲料,对照组)、0.02%、0.04%、0.06%质量比壳寡糖(分子量小于3500 Da纯度为10%)的饲料。饲... 在水温(25.5±3.0)℃下,将体质量20 g左右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饲养在循环水养殖可控实验系统0.4 m3水族中,每箱30尾,分别饲喂含0(基础饲料,对照组)、0.02%、0.04%、0.06%质量比壳寡糖(分子量小于3500 Da纯度为10%)的饲料。饲养56 d时,测定生长指标、血清血糖(GLU)、总蛋白质(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物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研究壳寡糖对黄河鲤生长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04%和0.06%组鲤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43%和6.00%,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而肝胰指数分别显著降低17.5%和12.5%(P<0.05)。各壳寡糖组鲤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比对照组均有提高,且随着壳寡糖添加量的增加上升。0.04%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血清SOD活性。不同浓度壳寡糖不同程度提高了血清和肝脏GSH-Px活性,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0.06%壳寡糖组鲤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在高量植物性蛋白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尽管没有显著影响鲤的生长,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鲤的免疫和抗氧化水平,即提高了鲤的机体健康水平。综合多种指标以及经济成本因素,建议饲料中壳寡糖的添加量为0.02%~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壳寡糖 生长 抗氧化
下载PDF
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生长特性研究
13
作者 王淘 符鹏 +3 位作者 彭飞 王永明 周龙 谢碧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 【目的】探明花斑副沙鳅幼鱼的生长规律,揭示其周年生长特性,为花斑副沙鳅养殖和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月龄人工繁殖的花斑副沙鳅幼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天平秤测量其体长、全长和体质量等周年生长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花斑副沙鳅幼鱼周年平均体质量由0.47 g/尾增至2.12 g/尾,增幅为351.06%;平均体长由30.30 mm增至55.70 mm,增幅为83.83%。体质量变异系数为10.75%~30.56%;体长变异系数为6.77%~12.30%。周年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0.35%/d~0.43%/d,体长特定生长率为1.28%/d~1.71%/d;肥满度为0.98~1.97。花斑副沙鳅幼鱼体质量全年均呈增长趋势,在水温月均值大于18℃时(3—8月),其体质量增长较快,增幅较大;在水温月均值小于18℃时(9月至翌年3月),其体质量增长趋势相对缓和,增幅较小;体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y=0.0319x^(2.3004),异速生长系数(b)为2.3004;全长与体长的拟合方程为y=1.4553x^(0.8773),异速生长系数(b)为0.8773。【结论】花斑副沙鳅幼鱼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属负异速增长类型,可根据其周年生长规律,分阶段和分季节优化投喂策略,促进其营养供给和快速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副沙鳅 人工养殖 生长特性 特定生长率 异速生长系数
下载PDF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的脏器生理差异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文婷 蒋宏雷 +3 位作者 江柳 刘哲宇 李有志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域内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000尾大黄鱼同生群幼鱼,停食2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体质量(3.45±0.43)g,出现率5%]、B[体质量(2.60±0.18)g,出现率20%]、C[体质量(2.00±0.21)g,出现率50%]、D[体质量(1.22±0.23)g,出现率20%]、E[体质量(0.74±0.04)g,出现率5%]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脏器比例性状(鳃系数、内脏系数、内脏净重比、鳃净重比和鳃脏比)的基础上,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内脏和鳃组织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鳃系数、内脏系数和日均耗氧率的显著高企(P<0.05)均可导致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的明显下降;(2)耗氧昼夜节律的分化是引起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发生明显改变的主因,具体表现为A、B子群的昼均耗氧率显著大于夜均耗氧率(P<0.05),以及E子群的日均耗氧率与昼均和夜均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耗氧率性状聚类和脏器比例性状聚类分别对甄别C、E子群具良好的辨识效果;(4)随着窒息点水中含氧量的趋势性提高,大黄鱼幼鱼的增重性能将表露出极明显的减弱效应,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呈E>A≈B;(5)内脏消化酶和磷酸酶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分别为淀粉酶和AKP,前者随增重性能增强呈趋势性增加,后者则呈A<B<C<D<E(P<0.05);ATP酶中,Ca^(2+)/Mg^(2+)-ATPase酶活力无组间差异(P>0.05),Na^(+)/K^(+)-ATPase酶活力除A显著大于D、E子群(P<0.05)外,其余子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6)鳃SOD、CAT和POD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为SOD,呈A>B>C≈D≈E,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呈A>B≈C>D≈E。上述研究可为大黄鱼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内脏 增重性能 耗氧率 窒息点 酶活力
下载PDF
饲料组合投喂对白神仙幼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比较
15
作者 兰帅勤 李东霖 +6 位作者 陈煜 毛晶 尹泽 VASQUEZ HerbertEly 於锋 郑兴 顾志峰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354-360,共7页
投喂管理是鱼类育苗及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种苗的存活、生长和后期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白神仙鱼幼鱼阶段的投喂管理及体色变化认知,通过微颗粒饲料(M)、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饲料(MA)、卤虫无节幼体+鱼粉混合饲料(AF)3种... 投喂管理是鱼类育苗及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种苗的存活、生长和后期发育有着重要影响。为提高白神仙鱼幼鱼阶段的投喂管理及体色变化认知,通过微颗粒饲料(M)、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饲料(MA)、卤虫无节幼体+鱼粉混合饲料(AF)3种不同饲料组合进行投喂管理,对淡水白神仙幼鱼生长过程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体色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3种不同饲料组合幼鱼存活率均高于82%,MA组显著高于M组和AF组(P <0.05)。(2)M组和MA组体质量、体长、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AF组(P <0.05)。(3)幼鱼体表不同部位的颜色特征值具有一定规律性:明度值(L^(*))方面,其大小顺序为腹部中央>鳃盖后缘>后背部;红度值(a^(*))方面,其大小顺序为鳃盖后缘>腹部中央>后背部;黄度值(b^(*))方面,其大小顺序为后背部>腹部中央>鳃盖后缘。(4)卤虫无节幼体的投喂会影响幼鱼体表的黄度特征值的变化。上述结果表明,在白神仙鱼幼鱼养殖的适当阶段使用卤虫无节幼体,可提高其生长性能和强化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 生长 体色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国洺达 王洋 +3 位作者 李佳昕 朱国霞 杨广 白东清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10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61±0.01)g,初始体长为(3.14±0.02)cm的750尾健康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投喂0、2.5‰、5.0‰、7.5‰、10.0‰中草药饲料,每组3个重复... 为研究不同水平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消化、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0.61±0.01)g,初始体长为(3.14±0.02)cm的750尾健康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投喂0、2.5‰、5.0‰、7.5‰、10.0‰中草药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饲养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组大口黑鲈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2.5‰和5.0‰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中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5.0‰组的胃、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5.0‰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5.0‰、7.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7.5‰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2.5‰和5.0‰组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5.0‰和7.5‰组的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显著降低(P<0.05),2.5‰和5.0‰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复方中草药对大口黑鲈幼鱼具有促生长、促消化、提高抗氧化能力和降脂作用,饲料中复方中草药适宜添加水平为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大口黑鲈 生长 消化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植物多糖对长江鲟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明 张德志 +1 位作者 田甜 舒德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06,共11页
为探究黄芪多糖(APS)和茯苓多糖(PCP)对长江鲟幼鱼不同组织器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将90尾长江鲟幼鱼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和茯苓多糖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试验鱼,在基础日粮中按照体质量添加黄芪多糖和茯苓多... 为探究黄芪多糖(APS)和茯苓多糖(PCP)对长江鲟幼鱼不同组织器官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试验将90尾长江鲟幼鱼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多糖组和茯苓多糖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试验鱼,在基础日粮中按照体质量添加黄芪多糖和茯苓多糖,采用灌服方式投喂,试验周期为20 d。试验结束时每个试验组随机选取15尾鱼采集血清、肝脏、肾脏、肌肉、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器官,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植物多糖对长江鲟幼鱼不同组织器官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长江鲟幼鱼血清、肝脏、肾脏、肠道、肌肉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43.36%、60.27%、43.75%、64.65%和56.87%;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27.97%、38.83%、126.43%和47.93%;可显著增强血清、肾脏、肌肉等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12.39%、22.80%和14.14%;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肾脏、肠道、肌肉、体表黏液等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24.34%、33.96%、34.65%、25.00%、15.73%和38.96%;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肾脏、肌肉、体表黏液等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提高率分别为16.88%、20.36%、10.59%、12.07%和13.56%;可显著降低血清、肝脏、肾脏、肠道、肌肉、体表黏液等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P<0.05),降低率分别为29.14%、25.18%、18.15%、28.53%、22.20%和24.40%。茯苓多糖可显著增强长江鲟幼鱼肠道、肌肉等组织中SOD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71.95%和43.00%;可显著增强肾脏、体表黏液等组织中CAT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23.25%和51.29%;可显著增强血清中POD的活性(P<0.05),提高率为16.87%;可显著增强血清、肾脏、体表黏液中GSH-Px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21.78%、19.69%和36.81%;可显著增强血清、肾脏、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中T-AOC(P<0.05),提高率分别为11.69%、13.24%、8.23%和10.17%;可显著降低血清、肠道等组织中MDA的含量(P<0.05),降低率分别为29.86%和24.03%。(2)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长江鲟幼鱼血清、肝脏等组织中IgG的含量(P<0.05),提高率为34.23%和39.39%;可显著增强血清、肾脏等组织中IgM的含量(P<0.05),提高率为23.16%和37.13%;可显著增强血清中C3、C4的含量(P<0.05),提高率分别为38.24%和27.88%;可显著增强肾脏组织中IFN-γ的含量(P<0.05),提高率为41.04%;可显著增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P<0.05),提高率为25.99%;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肾脏、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中溶菌酶(LSZ)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59.75%、50.00%、75.00%、37.50%和66.50%;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肾脏、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中抗菌肽(TP)的含量(P<0.05),提高率分别为39.37%、34.65%、21.24%、55.42%和36.38%。茯苓多糖可显著增强长江鲟幼鱼血清组织中IgG的含量(P<0.05),提高率为26.59%;可显著增强血清组织中C3的含量(P<0.05),提高率为44.50%;可显著增强血清、肝脏、肾脏、肠道等组织中LSZ的活性(P<0.05),提高率分别为36.55%、33.33%、25.00%和25.00%;可显著增强肠道、体表黏液等组织中TP的含量(P<0.05),提高率分别为36.56%和27.23%。由此得出,黄芪多糖和茯苓多糖均对长江鲟幼鱼不同组织器官的抗氧化和免疫机能具有改善作用,黄芪多糖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鲟 黄芪多糖 茯苓多糖 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大蒜素对从江鲤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涂娇 李珊 曾令洋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为提高从江鲤幼鱼在稻田养殖中的存活率及免疫力,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素对从江鲤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大蒜素0 mg/kg、250 mg/kg、300 mg/kg、350 mg/kg、400 mg/kg,试验周期为45 d,每15 d各组处理采... 为提高从江鲤幼鱼在稻田养殖中的存活率及免疫力,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素对从江鲤幼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在鲤鱼配合饲料中添加大蒜素0 mg/kg、250 mg/kg、300 mg/kg、350 mg/kg、400 mg/kg,试验周期为45 d,每15 d各组处理采集12尾从江鲤幼鱼内脏测其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能有效提高从江鲤幼鱼的存活率和抗氧化能力,使过氧化氢酶(CAT)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丙二醛酶(MDA)含量下降,提高从江鲤幼鱼的免疫力。饲料中大蒜素添加量为300 mg/kg时,从江鲤幼鱼存活率为95%,投喂45 d后,CAT含量最高,为5.623 U/mg prot;GSH含量较高,为54.847μmol/g prot;T-AOC最高,为0.031 U/mg prot,综合而言抗氧化能力较好。饲料中大蒜素添加量为350 mg/kg时,从江鲤幼鱼存活率为96%,饲喂45 d时MDA含量最低,为0.975 nmol/mg prot,从江鲤幼鱼内脏组织的保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抗氧化能力 从江鲤
下载PDF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对斑马鱼幼鱼生长、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王涵颖 张心月 +5 位作者 彭怀云 杨君烨 邱浩宇 黄玲 陶晨智 王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5-278,共14页
旨在探究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对斑马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影响。将初体重为(0.019±0.003)g的270尾斑马鱼随机均分为3组,ZF0组(对照组,基础饲料)、ZF5组(基础饲料+105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与... 旨在探究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对斑马鱼幼鱼生长、抗氧化免疫、肠道菌群与代谢的影响。将初体重为(0.019±0.003)g的270尾斑马鱼随机均分为3组,ZF0组(对照组,基础饲料)、ZF5组(基础饲料+105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与ZF7组(基础饲料+107CFU/mL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每组3个平行,试验周期为33 d。实验结果表明:(1)各组间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ZF5和ZF7组的GPT活性显著高于ZF0组(P<0.05),ZF5组AKP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ZF7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相对于ZF0和ZF5组显著提高(P<0.05)。(4)ZF7组肠道绒毛高度、V/C都显著高于ZF0与ZF5组(P<0.05);ZF7组的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5)从肠道菌群组成来看,各组间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ZF5和ZF7组显著降低了肠道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的丰度并显著提高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的丰度(P<0.05)。属水平上,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试验组显著减少了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的丰度同时显著提高了戈登氏菌属(Gordonia)、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等有益菌属的丰度(P<0.05)。(6)ZF5和ZF7组与ZF0组的肠道代谢物差异明显,其中Lipoxin a4、Prostaglandin g2和11-dehydrothromboxane b2显著上调(P<0.05),5'-phosphoribosyl-5-amino-4-imidazolecarboxamide(aicar)显著下调(P<0.05)。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ABC转运蛋白、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路中。综上所述,养殖水体中添加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有利于改善斑马鱼幼鱼的肠道消化性能、组织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 斑马 生长性能 抗氧化免疫 肠道菌群 代谢
下载PDF
黑鲷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
20
作者 冉多映 黄琳 +4 位作者 张利君 刘哲宇 郑嘉豪 蒋宏雷 王志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999,共9页
根据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揭示增重性能与机体代谢和取食运动对策与机制间的相关性,对于精准遴选黑鲷幼鱼优质增殖群体和科学指导黑鲷幼鱼高效集约化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 根据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背肌质构和脏器生理的差异,揭示增重性能与机体代谢和取食运动对策与机制间的相关性,对于精准遴选黑鲷幼鱼优质增殖群体和科学指导黑鲷幼鱼高效集约化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任选西沪港海区板式网箱养殖的黑鲷同生群幼鱼3000尾,停食暂养1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体质量(8.2±1.5)g,出现率5%]、B[体质量(5.3±0.9)g,出现率20.6%]、C[体质量(3.8±0.6)g,出现率48.3%]、D[体质量(2.4±0.4)g,出现率21%]、E[体质量(1.7±0.5)g,出现率5.1%]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背肌质构和脏器质量比例的基础上,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及鳃组织和内脏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脏器比例性状的聚类特征,可较清晰地区分本研究所涉及的各个子群;(2)背肌质构性状和耗氧率性状中随增重性能增强呈单调增加的仅为耐咀性和日均耗氧率,耗氧昼夜节律除C子群呈昼均≈夜均(P>0.05)外,其余子群均呈夜均>昼均(P<0.05);(3)窒息点水中含氧量随增重性能增强呈阶梯式下降趋势,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呈E>A≈B;(4)内脏淀粉酶、蛋白酶及AKP、ACP和ATP活力随增重性能增强均呈阶梯式下降趋势,SOD、CAT和POD酶活力均呈阶梯式上升趋势,而脂肪酶和LDH酶活力则均呈先降后升趋势;(5)鳃组织SOD、POD、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随增重性能增强呈阶梯式上升趋势,CAT酶活力则呈先降后升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黑鲷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速生种质发掘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重性能 耗氧率 窒息点 背肌质构 酶活力 黑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