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Chem icalCom position ofIron-m olybdenum Cofactor fromNitrogenase by Fluorescence Analysis
1
作者 ZHANG Feng-zhang XU Liang-shu +3 位作者 HUANG He-qing LONG Min-nan QIU Xue-hui CHEN Zh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86-293,共8页
The iron molybdenum cofactor(FeMoco) of nitrogenase MoFe protein from Azotobacter vinelandii OP was extracted by N methylformamide(NMF). The effects of FeMoco(in NMF) on electronic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The iron molybdenum cofactor(FeMoco) of nitrogenase MoFe protein from Azotobacter vinelandii OP was extracted by N methylformamide(NMF). The effects of FeMoco(in NMF) on electronic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fluorescein dimercury acetate(FDMA)(in 1 mol/L NaOH) were investigated by fluorophotometric titrations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H 4) 2MoS 4 and complexes of (NH 4) 2MoS 4 with Na 2S or Na 2S 2 or (NH 4) 2S x on the relative properties of FDMA. It was found that the electronic spectrum of FDMA displayed hypsochromic shift(17 nm) in the presence of FeMoco just like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other inorganic sulfides and that the titration curve for the quench of FDMA with FeMoco is very similar to that for the quench of FDMA with complex of (NH 4) 2MoS 4 with Na 2S 2(mole ratio is 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Moco(N) probably contained S—S bonds and its structure was found to be changed compared with Kim Rees structural model. This change should profit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ASE Iron molybdenum cofactor Fluorophotometric titration Structural change
下载PDF
同一家系中钼辅因子缺乏症相同MOCS1基因变异不同临床表型特点分析
2
作者 关瑞莲 赖莉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通过同一家系中两个相同MOCS1基因变异序列、却不同临床表型特点的分析,希望未来对这种相关性研究提供可靠临床资料。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家系行致病基因检测,回顾分析2例A型钼辅因子缺乏症(M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 目的通过同一家系中两个相同MOCS1基因变异序列、却不同临床表型特点的分析,希望未来对这种相关性研究提供可靠临床资料。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家系行致病基因检测,回顾分析2例A型钼辅因子缺乏症(MoC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序列。结果先证者为足月儿,无窒息史,生后喂养困难,第2天出现抽搐,MRI示双侧基底节缺氧缺血性损伤和软化灶;3个月随访神经发育评估轻度落后。其5岁姐姐生后精神运动发育描述正常,10月时因“高热”突然出现抽搐,随即出现进行性全面神经发育倒退;MRI同样提示基底节缺氧缺血性改变。故行家系5人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先证者和患病姐姐检出MOCS1基因NM_001358530.2,c.1275delA(p.Gly426Aspfs Ter10)纯合变异,其父母和另一个健康胞姐均为杂合变异。该变异位点未被报道。结论先证者和其患病胞姐具有相同MOCS1基因的突变序列,但二者临床过程并不相同。推测可能先证者亚硫酸盐氧化酶活性尚有残余功能,故临床表型温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辅因子缺乏 MOCS1基因 新发变异 临床表型
下载PDF
固氮酶催化作用机理及其化学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朝晖 颜文斌 +2 位作者 张凤章 万惠霖 蔡启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固氮酶是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固氮成氨的主要催化剂 ,其催化机理和化学模拟是国际上长期致力研究的对象 .尽管人们已经揭示了固氮酶催化活性中心铁钼辅基 (Fe Mo- co) Mo Fe7S9(R-高柠檬酸 )的结构 ,然而 ,有关 Fe Mo- co生物合成的... 固氮酶是某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固氮成氨的主要催化剂 ,其催化机理和化学模拟是国际上长期致力研究的对象 .尽管人们已经揭示了固氮酶催化活性中心铁钼辅基 (Fe Mo- co) Mo Fe7S9(R-高柠檬酸 )的结构 ,然而 ,有关 Fe Mo- co生物合成的详细途径和其中包含的钼铁转移和利用 ;固氮酶在哪些活性位和按什么模式结合 N2 ,C2 H2 、CO等多种底物或抑制剂 ;以及其中涉及的电子和质子传递过程等许多问题 ,至今尚有待解决 .本文将综述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厦门大学固氮组最近五年来的相关研究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酶 铁钼辅基 铁钒辅基 化学模拟 高柠檬酸 催化剂 催化机理
下载PDF
牛蜘蛛腿综合征两个致病位点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初芹 焦士会 +13 位作者 王雅春 刘林 刘爱荣 吴宏军 谢振全 侯诗宇 耿繁军 汪聪勇 黄锡霞 谭世新 谈锐 张毅 俞英 张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牛蜘蛛腿综合征(Arachnomelia syndrome,AS)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虽然在瑞士褐牛和西门塔尔牛中症状相同,然而却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分别是SUOX基因c.363-364insG突变和MOCS1基因c.1224_1225delCA突变。文章利用51头西门塔尔牛... 牛蜘蛛腿综合征(Arachnomelia syndrome,AS)是一种隐性遗传疾病,虽然在瑞士褐牛和西门塔尔牛中症状相同,然而却是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分别是SUOX基因c.363-364insG突变和MOCS1基因c.1224_1225delCA突变。文章利用51头西门塔尔牛及80头与配母牛和106头杂交后代,以及55头新疆褐牛公牛为研究群体,通过荧光标记引物PCR扩增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了一种荧光自动化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一次性实现对引起牛AS疾病的两个突变位点的同时检测,为今后我国牛群中AS致病位点的筛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腿综合征 西门塔尔牛 褐牛 SULFITE OXIDASE gene(SUOX) molybdenum cofactor synthesis STEP 1 gene(MOCS1)
下载PDF
高等植物中的钼 被引量:18
5
作者 喻敏 王运华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5期547-554,共8页
阐述了高等植物缺钼症状,分析了植物体存在的钼酶及钼辅因子的生理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及钼辅因子的可能合成途径。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缺钼症状 钼酶 钼辅因子
下载PDF
固氮酶铁钼辅基在分离纯化中结构变化的新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凤章 黄河清 +2 位作者 龙敏南 邱雪慧 许良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28-331,共4页
根据Kim-Rees模型[1],固氮酶铁钼辅基(即FeMoco或M簇),是由一个MoFe3S3簇和一个Fe4S3簇通过三个S-桥联接而成.然而,自Shah等(1977)首次从结晶的钼铁蛋白中分离出具有生物重组活性的F... 根据Kim-Rees模型[1],固氮酶铁钼辅基(即FeMoco或M簇),是由一个MoFe3S3簇和一个Fe4S3簇通过三个S-桥联接而成.然而,自Shah等(1977)首次从结晶的钼铁蛋白中分离出具有生物重组活性的FeMoco以来,固氮研究者们一直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酶 铁钼铺基 分离 纯化 结构
下载PDF
蝶呤型钼辅因子生物合成、运输及组装——潜在的药物靶标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廷玉 王洪海 谢建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41,共7页
钼辅因子作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分子,参与硫、氮、碳的氧化还原代谢.钼辅因子主要分为两类:以铁硫簇为基础的铁钼辅因子和以亚钼蝶呤为基础的钼辅因子.钼-二-亚钼蝶呤-鸟苷二核苷钼辅因子(Mo-bis-MGD)是蝶呤型钼辅因子的重要成员之一... 钼辅因子作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要分子,参与硫、氮、碳的氧化还原代谢.钼辅因子主要分为两类:以铁硫簇为基础的铁钼辅因子和以亚钼蝶呤为基础的钼辅因子.钼-二-亚钼蝶呤-鸟苷二核苷钼辅因子(Mo-bis-MGD)是蝶呤型钼辅因子的重要成员之一,是硝酸盐还原酶的重要辅因子.膜结合硝酸盐还原酶介导的硝酸盐还原为细菌提供了氮源和能源,与分枝杆菌的持留性感染相关.此外,膜结合硝酸盐还原酶能显著增加卡介苗在免疫缺陷鼠中的毒性.人与细菌中蝶呤型钼辅因子生物合成、运输和组装的差异提示,Mo-bis-MGD型钼辅因子的生物合成途径很可能作为新型药物靶标,有益于抗病原菌,尤其有利于抗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新药的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辅因子 硝酸盐还原酶 分枝杆菌
下载PDF
高等植物ABA醛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丽霞 万小荣 李玲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S1期90-95,共6页
ABA醛氧化酶催化ABA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反应,是ABA合成途径的重要步骤.拟南芥AO3基因编码由1332个氨基酸组成的AOδ蛋白,具有ABA醛氧化酶性质,参与拟南芥叶片的ABA生物合成和调节,其在钼辅因子硫化后才具有活性.AO3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 ABA醛氧化酶催化ABA生物合成最后一步反应,是ABA合成途径的重要步骤.拟南芥AO3基因编码由1332个氨基酸组成的AOδ蛋白,具有ABA醛氧化酶性质,参与拟南芥叶片的ABA生物合成和调节,其在钼辅因子硫化后才具有活性.AO3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其cDNA全长含有198bp5'-非翻译区域,3999bp开放阅读框架区域和121bp3'-非翻译区域,含有与2个铁硫中心和5个钼辅因子结合有关的基序,均为醛氧化酶的保守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ABA醛氧化酶 钼辅因子
下载PDF
钼辅因子缺乏症1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9
作者 张广宇 李三松 +3 位作者 杨磊 王明梅 陈功勋 朱登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钼辅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钼辅因子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儿,6月龄,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抽搐,并逐渐出现小头畸形、痉挛型四肢瘫等。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MOCS2基因存在c.473T>G(p... 目的探讨钼辅因子缺乏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确诊钼辅因子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儿,6月龄,生后即出现喂养困难、抽搐,并逐渐出现小头畸形、痉挛型四肢瘫等。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MOCS2基因存在c.473T>G(p.Leu 158*)和c.472_477 del(p.Leu 158_Lys 159 del)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学会指南,c.473T>G为致病变异,c.472_477 del为可能致病变异。结论患儿被确诊为MOCS2基因杂合变异所致的钼辅因子缺乏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辅因子缺乏症 MOCS2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下载PDF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钼中心与配体的相互作用
10
作者 王传铭 张旭东 +1 位作者 王栋 谢昆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5-51,共7页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核酸代谢调控酶类,过渡金属钼和蝶呤等辅因子构成其主要的催化活性位点.本文根据PDB数据库中现存的晶体结构和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在此酶的催化过程、抑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其钼中心与底...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核酸代谢调控酶类,过渡金属钼和蝶呤等辅因子构成其主要的催化活性位点.本文根据PDB数据库中现存的晶体结构和国内外学者多年来在此酶的催化过程、抑制机制等方面开展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对其钼中心与底物和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 抑制剂 底物 钼辅因子 分子模拟
下载PDF
MOCS1基因突变致钼辅酶缺乏症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连洪 蒋艳 胡越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6-419,共4页
患儿男,1月龄时因左手抖动1周就诊。血尿酸降低,头颅MRI示脑软化、萎缩、囊变,婴儿期出现小头畸形、特殊面容(长脸、长额头、前额隆起、长人中、低鼻梁、颜面部浮肿、厚下嘴唇)、下肢肌张力增高及严重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行全外显子组测... 患儿男,1月龄时因左手抖动1周就诊。血尿酸降低,头颅MRI示脑软化、萎缩、囊变,婴儿期出现小头畸形、特殊面容(长脸、长额头、前额隆起、长人中、低鼻梁、颜面部浮肿、厚下嘴唇)、下肢肌张力增高及严重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示MOCS1基因存在c.217C>T(p.R73W)纯合变异,来源于父母,该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的"。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查明确诊断为钼辅酶缺乏症A型,该病为国内首次报道。[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4):416-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辅酶缺乏症 MOCS1 基因 新生儿
下载PDF
硫唑嘌呤致AOX1和MOCOS基因型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钱家健 陈超 +3 位作者 王振疆 黄载伟 张晓敏 艾新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10期665-671,共7页
目的以核苷二磷酸连接部分X型基序15(NUDT15)rs116855232作为对照位点,分析醛氧化酶1(AOX1)rs55754655和钼辅因子硫化酶(MOCOS)rs594445基因多态性对硫唑嘌呤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性。方法招募曾经接受或正在服用硫唑嘌呤的患者,收集静... 目的以核苷二磷酸连接部分X型基序15(NUDT15)rs116855232作为对照位点,分析醛氧化酶1(AOX1)rs55754655和钼辅因子硫化酶(MOCOS)rs594445基因多态性对硫唑嘌呤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性。方法招募曾经接受或正在服用硫唑嘌呤的患者,收集静脉血。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上述位点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红细胞中硫唑嘌呤活性代谢产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监测患者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80例患者中AOX1突变杂合子(AG)2例,无纯合突变;MOCOS突变杂合子(CA)24例,纯合突变(AA)4例;NUDT15突变杂合子(CT)16例,未发现纯合突变。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OCOS突变对硫唑嘌呤所致骨髓抑制有保护性(P=0.012);与硫唑嘌呤所致流感样症状和脱发相关(P=0.043,0.030);NUDT15突变与硫唑嘌呤所致骨髓抑制相关(P=0.012);其他药品不良反应与上述位点突变无相关性。6-硫鸟嘌呤核苷酸血药浓度在上述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UDT15 rs116855232与MOCOS rs594445联合分析,MOCOS野生型且NUDT15突变型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会更高(OR=18.40, P=0.001)。结论硫唑嘌呤首次用药前检测患者MOCOS rs594445和NUDT15rs116855232基因型,可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醛氧化酶1 钼辅因子硫化酶 药品不良反应 6-硫鸟嘌呤核苷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的能量代谢途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芮 李登辉 +3 位作者 李学恭 张维佳 赵苑 吴龙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78-2093,共16页
【目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及非海洋环境中,具有多种代谢途径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生境。本研究从能量代谢途径角度出发,探究该属菌株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科技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 【目的】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细菌广泛分布于海洋及非海洋环境中,具有多种代谢途径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生境。本研究从能量代谢途径角度出发,探究该属菌株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科技数据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数据库中获取146个Exiguobacterium属菌株的基因组,查找并统计光营养、厌氧呼吸和底物代谢等多种能量代谢途径的关键蛋白或关键酶基因在各菌株基因组中的分布,包括光营养型的视紫红质基因、厌氧呼吸营养型的钼辅因子合成蛋白基因,以及底物代谢营养型中乙醛酸分流途径的异柠檬酸裂解酶及苹果酸合酶基因等。根据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构建视紫红质、MoaC和异柠檬酸裂解酶的系统发育树,分析不同能量代谢途径在该属菌株进化过程中的保守性,推测其对于该属菌株的重要性。【结果】Exiguobacterium属中50%的种具有视紫红质基因,其中分离自非海洋生境的菌株更趋向于含有视紫红质基因。本研究所统计的全部非海洋生境菌株中,含有视紫红质基因的菌株占比约为70%,而在海洋生境菌株中该比例仅为19%。Exiguobacterium属约27%的种存在钼辅因子合成蛋白基因,分离自海洋环境的菌株有该类蛋白的可能性更高(32%:21%),具有完整钼辅因子合成途径的菌株集中于进化树同一分支上的少数种。该属约61%的种存在乙醛酸分流途径相关酶基因,这些种隶属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且种内所有菌株都具备相关基因,表明乙醛酸分流途径在Exiguobacterium属的分布具有种特异性。【结论】Exiguobacterium属细菌具有多种能量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包括基于视紫红质的光营养型能量代谢途径、基于钼酶的厌氧呼吸型能量代谢途径和底物代谢营养型能量代谢途径中的乙醛酸分流途径。能量代谢途径多样性可能是Exiguobacterium属细菌适应复杂多样生境的机制之一。此外,本研究发现Exiguobacterium属中不同种、同种不同菌株间存在能量代谢途径差异,且能量代谢途径在该属内的分布多不具备种特异性,表明仅通过16S rRNA基因种属鉴定来预测目标菌株的代谢类型可能有较大偏差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杆菌属 能量代谢 视紫红质 钼酶 钼辅因子 乙醛酸分流
原文传递
植物中钼的吸收转运及钼辅因子与钼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利 高东升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1-393,共13页
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有和蛋白质或者蝶呤结合形成钼辅因子才能产生生物活性。自然界存在2种钼辅因子:以铁硫簇为基础的铁钼辅因子(Fe Moco)和以钼蝶呤为基础的钼辅因子(MPT/Moco)。植物对钼的吸收有2种转运蛋白系统,一... 钼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只有和蛋白质或者蝶呤结合形成钼辅因子才能产生生物活性。自然界存在2种钼辅因子:以铁硫簇为基础的铁钼辅因子(Fe Moco)和以钼蝶呤为基础的钼辅因子(MPT/Moco)。植物对钼的吸收有2种转运蛋白系统,一种是专一性转运蛋白,如MOTl和MOT2;另一种是共转运蛋白,如磷酸盐转运蛋白(PHT)和硫酸盐转运蛋白(SULTR)。最近研究发现一种钼酶——线粒体氨肟还原蛋白(m ARC)。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体内钼的吸收与转运机制、钼辅因子的合成过程以及钼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转运蛋白 钼辅因子 钼酶 线粒体氨肟还原蛋白
原文传递
New GATEWAY vectors for High Throughput Analyses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by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被引量:11
15
作者 Christian Gehl Rainer Waadt +2 位作者 Jorg Kudla Ralf-R. Mendel Robert Hansch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1051-1058,共8页
Complex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constitute plant metabolic and signaling systems.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and th... Complex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constitute plant metabolic and signaling systems. 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planta. However, the generation of large plasmid collections to facilitate the exploration of complex interaction networks is often limited by the need for conventional cloning techniques. Here, we re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GATEWAY vector system enabling large-scale combin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candidate proteins in BiFC studies. We describe a set of 12 GATEWAY-compatible BiFC vectors that efficiently permit the combination of candidate protein pairs with every possible N-or C-terminal sub-fragment of S(CFP)3A or Venus, respectively, and enable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color BiFC (mcBiFC). We used proteins of the plant molybdenum metabolism, in that more than 20 potentially interacting proteins are assumed to form the cellular molybdenum network, as a case study to establish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new vectors. Using these vectors, we report the formation of the molybdopterin synthase complex by interaction of Arabidopsis proteins Cnx6 and Cnx7 detected by BiFC as well as the simultaneous formation of Cnx6/Cnx6 and Cnx6/Cnx7 complexes revealed by mcBiFC. Consequently, these GATEWAY-based BiFC vector systems should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 the large-scale investigation of complex regulatory networks in plan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C GATEWAY molybdenum cofactor nitrate reductase.
原文传递
Split-HaloTag imaging assay for sophisticated microscopy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planta 被引量:1
16
作者 Rieke Minner-Meinen Jan-Niklas Weber +10 位作者 Andreas Albrecht Rainer Matis Maria Behnecke Cindy Tietge Stefan Frank Jutta Schulze Henrik Buschmann Peter Jomo Walla Ralf-R.Mendel Robert Hänsch David Kaufholdt 《Plant Communications》 2021年第5期148-159,共12页
An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intracellular multi-protein network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lant cells.Split-GFP-base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ssay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in vivo interaction studies in a nati... An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intracellular multi-protein network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lant cells.Split-GFP-base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ssay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in vivo interaction studies in a native environment with additional visualization of protein complex localization.Because of their simple protocols,they have become som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However,standard fluorescent proteins present several drawbacks for sophisticated microscopy.With the HaloTag system,these drawbacks can be overcome,as this reporter forms covalent irreversible bonds with synthetic photostable fluorescent ligands.Dyes can be used in adjustable concentrations and are suitable for advanced microscopy methods.Therefore,we have established the Split-HaloTag imaging assay in plants,which is based on the reconstitution of a functional HaloTag protein upo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nd the subsequent covalent binding of an added fluorescent ligand.Its suitability and robustness were demonstrated using a well-characterized interaction as an example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at cellular structures:the anchoring of the molybdenumcofactor biosynthesis complex to filamentous actin.In addition,a specific interactionwas visualized in a more distinctivemannerwith subdiffractional polarizationmicroscopy,Airyscan,and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to provide examples of sophisticated imaging.Split-GFPand Split-HaloTag can complement one another,as Split-HaloTag represents an alternative option and an addition to the large toolbox of in vivo methods.Therefore,this promising new Split-HaloTag imaging assay provides a unique and sensitive approach formore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using specific microscopy techniques,such as 3D imaging,single-molecule tracking,and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ced microscopy cytoskeleton photostable fluorescent dyes gateway cloning molybdenum cofactor biosynthesis complex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Split-HaloTag imaging assay
原文传递
以Leigh样综合征为表现的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小娟 李鑫 +4 位作者 方方 刘志梅 吴文娟 刘康 孙素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Leigh样综合征起病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的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对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例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结果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Leigh样综合征起病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的表型及基因型特点。方法对2018年1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及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例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基因结果等资料进行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以“MOCS2”“钼辅因子缺乏症”“Leigh-like syndrome,MOCS2”“molybdenum cofactor deficiency,Leigh-like syndrome”分别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建库至2020年9月进行文献检索并文献复习。总结MOCS2基因相关钼辅因子缺乏症表型及基因型特点。结果患儿男,7月龄14日龄,因“咳嗽6 d,姿势异常4 d,发热2 d”于2018年12月收入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患儿姿势异常表现为“角弓反张”样,伴吞咽困难,无惊厥发作,发病前发育基本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围生期缺氧窒息史,父母非近亲婚配。辅助检查示血乳酸轻度增高;血尿酸明显降低;尿代谢筛查示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水平增高;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双侧苍白球、大脑脚对称斑片样T2加权相、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诊断为Leigh样综合征,予鸡尾酒疗法及对症治疗好转不明显。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示受检者携带MOCS2基因c.19G>T(p.Val7Phe)纯合变异,父母携带c.19G>T杂合变异,该位点为文献已报道的致病位点,可导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文献检索加上本例共收集41例MOCS2基因相关钼辅因子缺乏症患者,30例信息完整,其中23例(77%)新生儿期起病,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发育落后等,血尿酸明显降低,尿黄嘌呤、次黄嘌呤升高,头颅影像学提示脑萎缩,囊状脑软化等,神经系统受累程度重。7例发病年龄在5月龄至23岁,4例发病前发育正常,均在诱因下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均有基底节受累。30例中3例临床表型相对较轻,可简单交流及独走或扶走。结论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罕见,多数表型严重预后不良,但也有部分患儿临床表型相对较轻。MOCS2基因变异所致钼辅因子缺乏症B型可表现为Leigh样综合征的代谢性脑病,早期发育可正常,感染后进行性加重;血尿酸降低,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增高为其生化特征,发现MOCS2基因变异可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病 低尿酸血症 MOCS2基因 钼辅因子缺乏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