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常用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评价研究
1
作者 苏柳 贺伟华 +4 位作者 张干 陈爱亮 章钢刚 赖晓翠 邓省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4-292,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不同序列长度适配体的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法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并评价目前文献报道中常用的21(A21)和72个碱基(A72)长度的AFM1适配体在实际样品中的检... 目的:建立基于不同序列长度适配体的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比色传感法快速定量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并评价目前文献报道中常用的21(A21)和72个碱基(A72)长度的AFM1适配体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溶液,加入AFM1适配体及AFM1标准品后,适配体与AFM1特异性结合形成特殊三维结构,随着NaCl溶液加入,AuNPs溶液的稳定性被破坏而发生聚集,导致溶液颜色变化,通过测定AuNPs溶液的吸光值和吸收光谱定量检测AFM1。结果:通过优化适配体浓度、NaCl浓度、反应温度及pH等实验条件,基于适配体A21和A72的AuNPs比色传感法检测AFM_(1)的检测限分别为25.26和5.77μg/L,线性范围均为10~800μg/L,且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及特异性,在牛奶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7%~103.6%、94.3%~98.2%。结论:A72检测牛奶中AFM1的效果优于A21,可能与适配体长度、构型及亲和性相关。基于适配体A72建立的比色传感法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强且可视化,为AFM1适配体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黄曲霉毒素m_(1) 适配体 比色法
下载PDF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_(1)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的建立
2
作者 侯悦 陈瑞鹏 +3 位作者 芦然 高志贤 周焕英 杨仕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81-186,共6页
该文建立一种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的分析方法。AFM_(1)标准品用甲醇稀释,AFM_(1)标准品与AFM_(1)全抗原竞... 该文建立一种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c-ELISA)快速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的分析方法。AFM_(1)标准品用甲醇稀释,AFM_(1)标准品与AFM_(1)全抗原竞争结合AFM_(1)单克隆抗体,利用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单组分显色液显色后,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在优化好的条件下,浓度范围为9.743~2.605×10^(3)p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为0.9927,检出限IC_(10)为3.84 pg/mL,加标回收率为88.43%~105.75%。该方法适用性好、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满足食品中AFM_(1)分析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 黄曲霉毒素m_(1) 快速检测 食品 试剂盒
下载PDF
含水量对新疆鲜食核桃贮藏期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M_(1)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园梦 白羽嘉 +1 位作者 冯作山 成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48,共6页
目的:提高新疆鲜食核桃的贮藏安全性。方法:以新疆“新2”薄皮核桃为材料,无菌水接种为对照组,黄曲霉菌接种为试验组,将从自然霉变核桃上分离纯化出的黄曲霉菌人工接种至不同含水量(10%,15%,20%,25%,30%)的新疆薄皮鲜食核桃上,探究黄曲... 目的:提高新疆鲜食核桃的贮藏安全性。方法:以新疆“新2”薄皮核桃为材料,无菌水接种为对照组,黄曲霉菌接种为试验组,将从自然霉变核桃上分离纯化出的黄曲霉菌人工接种至不同含水量(10%,15%,20%,25%,30%)的新疆薄皮鲜食核桃上,探究黄曲霉菌生长量及产毒变化情况。结果:最适宜黄曲霉菌生长繁殖并分泌黄曲霉毒素M_(1)的核桃含水量为15%;随着核桃含水量的升高,黄曲霉菌生长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各含水量之间的生长量各不相同,且黄曲霉菌生长量与产生黄曲霉毒素M_(1)的量成正比。结论:原料的含水量与黄曲霉菌生长量及产生黄曲霉毒素M_(1)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菌 黄曲霉毒素m_(1) 含水量 薄皮核桃 鲜食核桃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放疗对不同危险因素分组的pT_(1-2)N_(1)M_(0)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影响
4
作者 胡美雪 陈进 权毅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48-256,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pT_(1-2)N_(1)M_(0)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的预后危险因素,并讨论可能省略术后放疗的患者的选择,以期提供临床决策。方法对SEER数据库中2010~2017年诊断的11351例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pT_(1-2)N_(1)M_(0)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的预后危险因素,并讨论可能省略术后放疗的患者的选择,以期提供临床决策。方法对SEER数据库中2010~2017年诊断的11351例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将7928例匹配患者分为放疗组(n=3964)和未放疗组(n=3964),采用单因素成组X^(2)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总生存(OS)及BCSS的预后因素,并使用Kaplan-Meier进行亚组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中位随访时间80个月,PSM后放疗对pT_(1-2)N_(1)M_(0)期乳腺癌总人群OS及BCSS均有显著获益,OS放疗组(86.6%)与未放疗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OS)<0.001);BCSS放疗组(91.3%)与未放疗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BCSS)=0.007);PSM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2岁、Grade分级III级、腋窝淋巴结转移比例>7%、三阴型、肿瘤大小2.4~5 cm是BCS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中,放疗改善了高风险组患者的BCSS,放疗组与未放疗组(89.5%vs.86.7%,P_(BCSS)=0.001);在中风险组中,放疗组与未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4%vs.96.0%,P_(BCSS)=0.764);在低风险组中,放疗组与未放疗组(94.6%vs.98.8%,P_(BCSS)=0.031),放疗增加了患者的特异性死亡率。结论pT_(1-2)N_(1)M_(0)期乳腺癌患者的放疗受益明显不同,因此对于该类人群的放疗应个体化建议。对于高风险组的患者应考虑采用放疗,对于中风险组的患者应谨慎建议,而对于低风险组的患者应不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_(1-2)N_(1)m_(0)期乳腺癌 危险因素 放疗 SEER数据库 倾向评分匹配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对牛奶黄曲霉毒素M_(1)的检测研究
5
作者 陈志坚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12-114,172,共4页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通过抗体的偶联反应,成功制备Ab-NH_(2)-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研究了不同脂肪含量的牛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个... 首先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并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纳米颗粒表面进行修饰。通过抗体的偶联反应,成功制备Ab-NH_(2)-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研究了不同脂肪含量的牛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个不同的加标水平下,AFM 1在全脂牛乳、低脂牛乳和脱脂牛乳中的加标回收率均高于90%,回收率随脂肪含量的波动变化极小,并且Ab-NH_(2)-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现出对于AFM_(1)良好的特异性分离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黄曲霉毒素m_(1) 表面修饰
下载PDF
UPLC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_(1)
6
作者 杨雅雯 张美秀 蒲小春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6期94-96,100,共4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_(1)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提取,上清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和富集,再氮吹复溶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M_(1)在0.0515~5.1500 n... 目的:研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_(1)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溶液提取,上清液稀释,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和富集,再氮吹复溶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器)分析测定。结果:黄曲霉毒素M_(1)在0.0515~5.1500 ng·mL^(-1)线性良好,回归方程为Y=4.00×10^(5)X-8.74×10^(3),相关系数为0.999867,检出限为0.02μg·kg^(-1),定量限为0.05μg·kg^(-1);加标回收率在81.0%~90.3%,变异系数为0.72%~3.18%,且正确度较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黄曲霉毒素M_(1)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黄曲霉毒素m_(1) 婴幼儿配方奶粉
下载PDF
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快速检测方法的比对
7
作者 李婕 曹学思 +3 位作者 杨爱君 何瑛 纪坤发 罗少杰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2期74-78,85,共6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_(1)残留量结果的重现性、回收率和精密度,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其结果的呼应度,证实2种方法联合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生乳样品中的黄曲霉素M_(1)进行...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_(1)残留量结果的重现性、回收率和精密度,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与其结果的呼应度,证实2种方法联合使用的可行性。[方法]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生乳样品中的黄曲霉素M_(1)进行检测,并用黄曲霉毒素M_(1)ELISA检测试剂盒(鲜奶检出下限为0.018μg/kg)做对照试验。[结果]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生乳中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M_(1)残留量的检测结果呈现梯度效应,并能与ELISA检测试剂盒的定量检测结果呼应。ELISA法对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_(1)不同浓度残留量的定量试验结果重现性较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回收率为94.83%~100.53%,RSD值在1.11%~3.01%之间。[结论]2种快速检测方法对生乳中黄曲霉毒素M_(1)的测定便捷快速,结果稳定准确、可信度高,可作为乳品企业日常快速进行原奶验收工作的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黄曲霉毒素m_(1)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酶联免疫法测定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8
作者 李婕 曹学思 +2 位作者 杨爱君 陈欣 陈蓓蕾 《中国乳业》 2023年第11期75-80,共6页
[目的]讨论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法结果不确定度的量化和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鱼骨图分析引入不确定度的各项目因素,并将其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具体量化和比较,得到按照置信水平95%,包含因子k=2... [目的]讨论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法结果不确定度的量化和评定。[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结合鱼骨图分析引入不确定度的各项目因素,并将其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具体量化和比较,得到按照置信水平95%,包含因子k=2,则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23μg/kg。[结果]采用ELISA法测定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结果应表示为0.480±0.023μg/kg。其中,对该不确定度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结论]以后该项检验中,可酌情增加标样或质控样的测试次数,减少该项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检验结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粉 黄曲霉毒素m_(1) 不确定度 ELISA
下载PDF
M_(99-1)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等松甲虫的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赵锦年 林长春 +3 位作者 姜礼元 吴沧松 姚剑飞 俞盛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3-529,共7页
报道了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间 ,在马尾松 -栎类次生混交林、马尾松 -湿地松人工林和黄山松天然林 3种不同林分中 ,应用 M99-1引诱剂诱捕钻蛀性松甲虫种类、主要钻蛀性松甲虫成虫种群数量及其比率和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其比... 报道了松墨天牛成虫活动期间 ,在马尾松 -栎类次生混交林、马尾松 -湿地松人工林和黄山松天然林 3种不同林分中 ,应用 M99-1引诱剂诱捕钻蛀性松甲虫种类、主要钻蛀性松甲虫成虫种群数量及其比率和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其比率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 ,M99-1引诱剂诱获鞘翅目害虫达 2 6种 ,其中钻蛀性松甲虫达 14种 ,占诱获种类的 5 3.8%。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比率最高 ,分别达 5 7.3%~ 69.8%和 2 7.2 %~ 2 9.3%。 3种不同松林林分中 ,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薄翅锯天牛等其它主要钻蛀性害虫的数量比率也较高。不同诱捕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孕卵量及其比率 ,以活动前期 (6月下旬前 )为最高 ,分别达 16.9粒和 4 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99-1引诱剂 钻蛀性松甲虫 松墨天牛 种群数量比率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震源区断层系统的几何复杂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姗姗 徐志国 +3 位作者 张广伟 邹立晔 刘艳琼 郭铁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27-846,共20页
地震精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能够提供发震构造信息,特别在地表无明显断层迹线的震源区,可有效揭示隐伏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18日—6月4日期间云南区域台网记录到的漾濞M_(S)6.4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主... 地震精定位及震源机制反演能够提供发震构造信息,特别在地表无明显断层迹线的震源区,可有效揭示隐伏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文中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18日—6月4日期间云南区域台网记录到的漾濞M_(S)6.4地震序列进行精定位,得到主震前4d和主震后14d共3233次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并计算了漾濞震源区的b值;进一步利用云南和四川区域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了包括主震在内10个4.0级以上地震的全矩张量解,并反演得到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地震定位结果显示,前震序列和余震序列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前震主要在NW-SE方向呈条带状分布,且震中位置存在往返迁移现象;余震主要在NW和NE 2个方向分布,呈不对称共轭断层分布形态,在NW向地震带南端存在多组不同走向的余震分布,暗示震源区介质及断层几何结构的复杂性。b值随时间变化的结果显示,主震前b值已有上升趋势,表明震前震源区应力积累已开始逐步得到释放,可能和本次地震为前震-主震-余震的序列类型有关;而主震发生后b值的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反映余震活动较为剧烈,应力释放变化较大。震源机制结果显示地震以走滑型为主,正断分量其次,并包含显著的非双力偶成分,可能表明震源区NW及NE向断裂交错分布,地震破裂并非简单地沿断层平面滑动。综合上述结果以及近SN向挤压、EW向拉张的应力场环境,我们认为漾濞M_(S)6.4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位于宝山地块内部一条NW向的高倾角右旋走滑断裂,可能是与维西-乔后-巍山断裂平行的次级断裂,并且该断裂在南段包含多条NE向分支断裂。文中结果表明漾濞震源区断层系统几何结构的复杂性控制了地震序列时空分布范围及震源破裂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漾濞m_(S)6.4地震 分支断层 B值 全矩张量 应力场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M_(2-1)基因转染人肺腺癌细胞(PAa)后的电镜观察
11
作者 陈杭薇 夏永宏 +2 位作者 邬光惠 尤兰华 张利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2 1基因致癌的超微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比观察RSVM2 1基因转染前后人肺腺癌细胞(PAa)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转染后肺腺癌细胞(PAa M2 1)呈现低分化超微结构特征: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M2 1基因致癌的超微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比观察RSVM2 1基因转染前后人肺腺癌细胞(PAa)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转染后肺腺癌细胞(PAa M2 1)呈现低分化超微结构特征:细胞膜表面微绒毛减少或缺如;细胞核明显增大,核浆比例增大,多见畸形核和双核,并可见巨大或多个核仁。核膜不规则,呈锯齿状或佛手状,核质富含常染色质。癌细胞胞浆少,以游离核糖体为主,其他细胞器稀少。偶见癌细胞凋亡。未转染肺腺癌细胞(PAa)呈现高分化超微结构特征: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胞浆内有较多发育完好的细胞器。结论:RSVM2 1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可诱导和促进PAa细胞去分化,其变化的分子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染 m2-1基因 人肺腺癌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毒 胞浆 RSV PA 细胞器 超微形态 超微结构特征
下载PDF
先天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_1型合并肠道畸形1例
12
作者 张金彪 翟文燕 +2 位作者 杨国平 赵淑景 宁欣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83-3483,共1页
患儿,男,出生20 min,主因胎龄35-(+5)周,出生后呻吟,吐沫20 min于2014年7月2日上午8点经我院产科收入重症儿科。患儿特点:患儿为生后20 min新生儿;胎龄35-(+5)周,G4P2,无生后窒息,无胎膜早破,羊水Ⅲ度粪染,量约400 m L,脐带绕颈1... 患儿,男,出生20 min,主因胎龄35-(+5)周,出生后呻吟,吐沫20 min于2014年7月2日上午8点经我院产科收入重症儿科。患儿特点:患儿为生后20 min新生儿;胎龄35-(+5)周,G4P2,无生后窒息,无胎膜早破,羊水Ⅲ度粪染,量约400 m L,脐带绕颈1周,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1 min、5 min、10 min分别为9分(肤色1分,余项均为2分)、10分、10分。体格检查:精神反应弱,呻吟,吐沫,周身胎脂附着,前卤平坦,张力不高,呼吸节律不规整,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反应 m_1 生后窒息 湿性啰音 肠道畸形 呼吸节律 瓣膜听诊区 胎膜早破 肺呼吸音 脐带绕颈
下载PDF
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和青海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电离层扰动
13
作者 张学民 刘静 +1 位作者 周煜林 杜晓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共20页
基于中国区域GPS反演TEC、GIM TEC、川滇垂测、张衡一号卫星探测等离子体参量数据,着重分析了2021年5月21日—22日连续发生的云南漾濞6.4级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现象,研究认为这两次地震前电离层异常信号具有出现时间早... 基于中国区域GPS反演TEC、GIM TEC、川滇垂测、张衡一号卫星探测等离子体参量数据,着重分析了2021年5月21日—22日连续发生的云南漾濞6.4级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现象,研究认为这两次地震前电离层异常信号具有出现时间早,扰动区域偏南,存在正负异常均有的时空发展特性.多参量异常对比分析显示其同步性较差,3种手段同步的信号较少,加上空间弱磁扰动对孕震区电离层造成的临震异常增强效应,导致空间电离层异常信度降低,也导致预测区域有较大偏差.综合考虑空间弱磁扰影响及磁共轭区地震的电离层响应,如何有效在中国周边地震活跃的情况下提高本地地震的监测预测能力是未来重点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漾濞6.4级地震 青海玛多7.4级地震 地震电离层扰动 GPSTEC 张衡一号卫星
下载PDF
(Sm_(1-x)Y_x)_2Fe_(17)N_y的Mossbauer谱研究
14
作者 罗广圣 贺伦燕 +1 位作者 曾贻伟 杨伏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通过Mossbauer谱等研究(Sm1-xYx)2Fe(17)Ny的磁性。结果表明:Sm次格子的单轴各向异性较强,对总的各向异性贡献起主导机制;Y原子的择优占位导致晶体结构的变化,而对各向异性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各向异性 moessbauer谱 永磁材料 磁性
下载PDF
InSAR数据约束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颜丙囤 季灵运 +3 位作者 蒋锋云 殷海涛 陈其峰 连凯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0-457,共8页
利用Sentinel-1A卫星升降轨道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得青海门源2022年1月8日M_(S)6.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其震源参数,利用分布滑动模型确定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利用Sentinel-1A卫星升降轨道数据和D-InSAR技术获得青海门源2022年1月8日M_(S)6.9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模型反演其震源参数,利用分布滑动模型确定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地震的同震形变场沿NWW-SEE方向分布;断裂带南缘升轨影像和降轨影像最大视距分别为61 cm和62 cm,断裂带北缘升轨影像和降轨影像最大视距地表形变量分别为43 cm和56 cm。InSAR同震形变场断裂尺度模型断层长30 km,宽18 km,最大滑移量3.5 m;断层滑动分布模型表明该地震为左旋走滑地震。结合冷龙岭断裂的运动特征和几何特征,初步确定此次M_(S)6.9地震的发震断裂为冷龙岭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同震形变 Sentinel-1A INSAR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黄曲霉毒素M_(1)的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惠媛媛 王毕妮 +4 位作者 张富新 彭海帅 刘玉芳 贾蓉 任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49-256,共8页
本实验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构建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M_(1)(AFM_(1))检测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采用红枣汁还原氧化石墨烯(GO)制备RGO,RGO通过滴涂法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金修饰在RGO/GCE上,AFM_(1)的适配体... 本实验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构建了一种用于黄曲霉毒素M_(1)(AFM_(1))检测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采用红枣汁还原氧化石墨烯(GO)制备RGO,RGO通过滴涂法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金修饰在RGO/GCE上,AFM_(1)的适配体(Apt)通过Au-S键固定在Au NPs/RGO/GCE电极表面用于靶标AFM_(1)的捕获。当AFM_(1)存在时,AFM_(1)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形成AFM_(1)-Apt复合物,该复合物阻碍了电子的传递,导致电化学信号减弱。对RGO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监测电极表面的电化学信号,并对不同类型的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B_(1))、不同浓度的AFM_(1)(1×10^(-7)~5×10^(-4) ng/mL)以及羊乳样品进行检测以确定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特异性、灵敏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GO:红枣汁=2:1(V:V),pH=11时所制备的RGO的导电能力最强。传感器的电信号与AFM_(1)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测范围为1×10^(-7)~5×10^(-4) ng/m L,检测限为3.3×10^(-5) pg/mL,同时所建立的方法仅对AFM_(1)的检测有响应,而对干扰毒素无响应,说明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特异性良好。使用建立的AFM_(1)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羊奶中的AFM_(1)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所构建的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良好的选择性,有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真菌毒素的快速、准确检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m_(1)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还原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鹅可食用组织中维吉尼亚霉素M_(1)的残留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蕊 王霄旸 +4 位作者 李继东 薛飞群 张可煜 王春梅 周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8,共10页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鹅肌肉、肝脏、肾脏、皮脂组织中维吉尼亚霉素M_(1)的残留检测方法。组织样品使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经过滤后直接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鹅肌肉、肝脏、肾脏、皮脂组织中维吉尼亚霉素M_(1)的残留检测方法。组织样品使用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经过滤后直接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鹅各组织的定量限分别为肌肉10.0μg/kg、肝脏50.0μg/kg、肾脏50.0μg/kg、皮脂50.0μ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肌肉93.09%~98.62%、肝脏98.41%~103.8%、肾脏101.5%~113.3%、皮脂100.9%~114.3%。批内、批间的RSDs均符合相关要求。该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准确性,可用于检测鹅可食用组织中维吉尼亚霉素M1的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鹅组织 维吉尼亚霉素m_(1)
下载PDF
中国居民谷胱甘肽转硫酶M_1、T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关系Meta分析
18
作者 高玉敏 王海生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1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谷胱甘肽转硫酶M_1(GSTM_1)、谷胱甘肽转硫酶T_1(GSTT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有关中国居民GSTM_1、GSTT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M_1缺失或GSTT_1缺失的比值...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谷胱甘肽转硫酶M_1(GSTM_1)、谷胱甘肽转硫酶T_1(GSTT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有关中国居民GSTM_1、GSTT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关系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和对照组GSTM_1缺失或GSTT_1缺失的比值比(0R)为效应指标,对文献进行评价筛选,一致性检验,计算合并0R值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系统评价进行Meta分析的GSTM1基因缺失或GSTT_1缺失与胃癌关系研究的有13篇,包括胃癌患者1 409例,对照2 022例,Meta分析结果GSTM1基因缺失与胃癌关系合并0R=1.84,95%CI为1.40~2.42。GSTT1基因缺失与胃癌关系合并0R=1.24,95%CI为0.93~1.65。结论目前相关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中国居民GSTM_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有关,而GSTT1基因缺失与胃癌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硫酶m_1基因 谷胱甘肽转硫酶T_1基因 胃癌 mETA分析 比值比
下载PDF
T_(1)M_(1)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 丁鹏鹏 +3 位作者 王亚丹 崔建芳 王沧海 刘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T_(1)M_(1)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筛选SEER数据库T_(1)M_(1)期胃癌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生存曲线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因素。结果共纳入... 目的探讨T_(1)M_(1)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筛选SEER数据库T_(1)M_(1)期胃癌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生存曲线绘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肿瘤特异性生存的独立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T_(1)M_(1)期胃癌患者1144例,纳入生存分析患者972例,中位生存时间(5.000±0.312)个月,胃癌特异性1年生存率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与T_(1)M_(1)期胃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密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肿瘤分化程度差、无淋巴结转移、合并多器官转移的T_(1)M_(1)期胃癌患者生存期更短。结论T_(1)M_(1)期胃癌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不足半年,高龄、肿瘤分化程度差、无淋巴结转移、合并多器官转移是影响T_(1)M_(1)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_(1)m_(1)期 转移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耀龙 陈怡怡 +1 位作者 朱军莉 陆海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221-322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快速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的方法。方法通过离心筛选出合适粒径的群青蓝纳米粒子,经羧基化修饰后与AFM_(1)单克隆抗体...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快速检测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的方法。方法通过离心筛选出合适粒径的群青蓝纳米粒子,经羧基化修饰后与AFM_(1)单克隆抗体通过碳二亚胺法共价偶联,制备免疫探针,用于AFM_(1)检测。实验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并结合Image J软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经条件优化后,该方法定性视觉检出限为0.30 ng/mL,定量限为0.051 ng/mL,与其他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牛奶样品中AFM_(1)检测,样品检测结果符合国家限量标准,同时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易于判断,适用于现场快速初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法 群青蓝纳米粒子 黄曲霉毒素m_(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